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 格式:docx
- 大小:14.35 KB
- 文档页数:2
卢沟桥事变卢沟桥的风貌卢沟桥的重要位置卢沟桥上的抗争卢沟桥事变的影响卢沟桥距LOGO 北京城十余公里,是北京西南的门户。
这是三十年代的卢沟桥。
卢沟桥事变LOGO 看录像,结合教材,回答问题:1. 卢沟桥位于什么地方?2. 日军全面侵华为什么从卢沟桥开始?3.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地理位置:卢沟桥位于北平西南,是平汉、平绥和平津三大铁路的汇合地。
经过:1937年7月7日夜,日军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
日军竟开始攻击中国驻军,中国驻军第29军奋起还击。
原因:事变爆发前,北平的东、西、北都已被日军所控制,卢沟桥成为北平通往南方及其他地区的唯一通道。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八年抗战开始﹗二十九军奋起反抗佟麟阁赵登禹LOGO想一想:佟麟阁的话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体现了他把自己的盛衰荣辱同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的爱国主义精神。
LOGO 本目必记卢沟桥事变:时间:1937年7月7日地点:北平西南卢沟桥守军:29军将领: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影响: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南京大屠杀LOGO看录像和图片,回答问题:⑴南京大屠杀持续多长时间?⑵日军使用了什么手段?⑶结果如何?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活埋中国平民日军在南京枪杀后,浇上煤油准备焚烧中国平民日军教官在教士兵如何杀中国人向井敏明和野田毅丧心病狂地进行“杀人竞赛”。
LOGO 南京大屠杀⑴南京大屠杀持续多长时间?⑵日军使用了什么手段?⑶结果如何?从1937年12月开始,持续六周集体枪杀、焚烧、活埋、砍头、军犬撕咬等残忍的手段屠杀平民和俘虏30万人以上南京大屠杀的惨痛一幕已经成为过去,但是,遇难同胞的累累白骨还在。
我们要永远记住……国共合作共赴国难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八路军新四军正面战场的抗战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在大江南北开展对日作战LOGO 全文小结卢沟桥事变时间:1937年7月7日地点:北平西南卢沟桥守军:29军将领: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影响: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南京大屠杀时间:从1937年12月开始,持续六周手段:集体枪杀、焚烧、活埋、砍头、军犬撕咬等残忍的手段结果:屠杀贫民和俘虏30万人以上LOGO 拓展训练(一)有人说:古代,日本是中国的学生,近代,日本是中国凶恶的敌人。
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1.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_______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_______,炮轰_______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2. 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和_______在西安临潼华清池扣押了蒋介石,这就是_______。
它最终得到_______,这标志着_______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3.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A.九一八事变B.柳条湖事件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4.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A.济南惨案B.皇姑屯事件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5.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耻大辱是()A.五四运动B.五卅惨案C.南京大屠杀D.卢沟桥事变6.卢沟桥事变又被称为()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西安事变7.阅读下列材料:在卢沟桥作战中,29军组织大刀突击队夺桥,战士们抡起大刀,冲入敌阵,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几乎全部战死桥头,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卢沟桥。
音乐家麦新为此做《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抗战的正规军,后面有支前的老百姓,我们万众一心共同前进。
冲向那敌人,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歌成为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
请完成:(1)《大刀进行曲》中的“鬼子们”指的是什么人?(2)大刀突击队的英勇事迹及《大刀进行曲》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3)这首歌成为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柳条湖北大营沈阳2.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3.C 4.D 5.C 6.B 7.(1)日本侵略者。
(2)体现了抗日军民团结一心、共抗外侮、誓死杀敌的爱国主义精神。
(3)激励着中华儿女英勇抗战。
七七事变七七事变也称“卢沟桥事变”(Lugouqiao Incident/ Lugou Bridge Incident/Lukouchiao BridgeIncident/Marco Polo Bridge Incident/Roko BridgeIncident)简介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占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
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
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
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
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
掀开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
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市)。
具体简述1937年7月7日夜10时,日军在距北平(今北京)十余公里的卢沟桥(西方称作马可波罗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向中国驻军挑衅。
日军诡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边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就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
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
中国驻军二十九军官兵奋起抗战,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
团长吉星文亲赴前线,指挥作战。
一位战士用大刀接连砍死砍伤日军13人,自己也壮烈殉国。
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战士,战到最后只剩下4人。
9日凌晨,二十九军收复了永定河东岸的失地。
发生时间:民国25年。
失踪士兵:志村菊次郎。
失踪原因:拉肚子了。
失踪时间:20分钟自救。
事变元凶:东条英机。
进攻者:清水节郎,清直等。
中国守军:第29军“大刀队”,军歌“大刀进行曲”,军长宋哲元,副军长佟麟阁(首位抗日殉国的高级将领)。
全民族抗战新时期的开始标志是什么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一名士兵“失踪”的原因,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词拒绝。
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
第29军奋起抗战。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在21世纪,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值得特别珍视和发扬。
日本军国主义在和平年代仍然阴魂不散,日本极右势力极力通过各种方式企图为侵略战争翻案。
中国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应保持高度的警惕。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只有尊重和正视历史,才能赢得未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华民族八年抗日战争的序幕。
一个这样的民族,开始在一种痛苦中学会以血还血、捍卫生命和民族的尊严。
70年过去了,之所以还在纪念“七七事变”,并不是仅仅纪念那个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的日子,而是纪念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八个年头,所要怀念的英烈也不仅仅是“七七事变”中抗敌的勇士,而是整整八年抗日战争中死难的所有勇士和平民。
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目标导航1.学会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说出中国卢沟桥守军英勇抗战的故事,知道全民族的抗战从此开始;了解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2.搜集中国军民英勇抗战、侵华日军暴行等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与同学围绕“日军为什么在南京制造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当前日本国内的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认为这是中国人捏造的”两问题进行讨论,学习讨论的方法。
3.通过七七事变中爱国官兵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爱国情感,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通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暴行,认识法西斯反人类、反社会的反动本质与侵略战争的罪恶。
了解抗日战争前期,国共两党合作与配合作战,推动了抗日形势的发展,认识民族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随堂演练一、选择题1.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发生C.卢沟桥事变爆发D.日军攻陷南京2.1937年发生的南京大屠杀,日寇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 )A.10万人以 B.20万人以上 C.30万人以上 D.40万人以上3.国难当头之际,中国共产党将中手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任命的总指挥是( )A.朱德 B.彭德怀 C.叶挺 D.项英4.日本右翼新编历史教科书将日本在20世纪对亚洲国家的侵略美化成“把亚洲人从欧美统治下解放出来”。
以下侵华史实能使这一谎言不攻自破的有( )①挑起甲午战争,制造旅顺大屠杀②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③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④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沈阳日军的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一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1)材料中“沈阳日军的行动”是指什么事件?蒋介石要求张学良“力避冲突”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抗战时期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民族抗争,全面抗战时期是抗战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以坚定的意志和勇敢的行动,与侵略者进行顽强抗争,为保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抗战时期。
一、全面抗战的起因全面抗战时期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931年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日军侵略中国东北地区。
此后,日本侵略者不断扩大侵略范围,占领中国大片土地。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华民族的抗战从此全面展开。
全面抗战时期的起因是中国人民不愿意屈服于侵略者,为了保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而奋起。
二、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战中国人民在全面抗战时期表现出了巨大的勇气和抗争精神。
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各种抗日力量,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国民党领导的军队等。
中国人民不分阶层、党派和地域,齐心协力抗击日寇。
他们进行了长期的游击战争和正面战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为全面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全面抗战的胜利全面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经受了巨大的磨难和牺牲。
无数的烈士为了抗战胜利英勇献身,他们的血肉之躯浇灌着中华民族的大地。
全面抗战的胜利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坚定信念。
在中共领导下,中国人民顽强抗击日寇,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四、全面抗战的启示全面抗战时期,中国人民不仅展现了英勇的抗战精神,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民族的团结和自强不息是战胜侵略者的关键。
抗战还教会了我们珍惜和平的宝贵,珍惜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全面抗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要时刻警惕任何威胁和侵略,坚决捍卫国家的安全。
总结: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抗战时期是抗战的重要阶段。
中国人民在这个时期展现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坚决抵抗侵略者的入侵,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全面抗战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历程,也是中华民族的自强和团结的象征。
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提醒我们珍惜和平、珍惜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说出驻卢沟桥守军英勇抗战的故事,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2.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3.培养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迁移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钻研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收集有关中国军民英勇抗战、侵华日军暴行等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学习收集历史材料的方法。
2.围绕“日军为什么会在南京制造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当前日本国内有一批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认为这是中国人捏造的,你是怎么看的”等问题展开讨论,学习讨论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卢沟桥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2.通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暴行,认识法西斯反人类、反社会的反动本质以及侵略战争的罪恶。
【教学重难点】重点: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
难点: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课前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进入新课。
刚才同学们都在倾听这首抗战初期最流行的革命歌曲《松花江上》。
谁能告诉我刚才这首歌曲反映了那一历史事件?或者说这首歌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呢?(学生回答略)归纳:是啊,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使日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东三省,带给东北人民是无尽的灾难。
提问:日军占领东三省之后是否满足了他们的侵略欲望呢?答:没有,他们开始不断向华北推进,扩大战争规模,此刻的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由此中国人民的抗战也将由局部抗战变成全国性、全民族的抗战。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段历史(翻书至P91)(3分钟)新授:欣赏一组卢沟桥的照片(卢沟桥是一座历史名桥,而它之所以成为历史名桥,不仅仅因为它的美、它的建筑水平的高超,更因为美丽的卢沟晓月,可爱的石狮子,在1937年7月7日这一天经历了一场血雨腥风,隆隆的炮声击碎了她的宁静。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是今天初中历史1号考生。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8课。
讲述的是日本1937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国难当头之际,爱国的中国人团结一致,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国共二次合作,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日战斗时期。
本节课共分为了三个子目: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和共赴国难。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生特点,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如下:
1.简述卢沟桥事变的史实,知道它的历史地位。
了解南京大屠杀,认识侵华日军的罪恶行径。
2.围绕南京大屠杀,让学生收集日军在中国犯下的其它罪行,学习收集历史材料的方法。
3.通过学习抗日军民英勇奋战的事迹,激发学生爱国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通过南京大屠杀,认识日军侵华战斗的罪恶;国共二次合作,共同抗日,说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重点:把握卢沟桥事变的史实和地位,了解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难点:如何全面客观的分析国民党在抗战初期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已有的知识情况进行教学。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对抗日战争都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迅猛发展,已经能够比较理性的分析历史材料,提取相关信息。
介于此,老师应多引导自主学习,学会思考,客观的评价历史事件。
三、教法与学法
叶澜先生说“要让课堂充满活力”。
为此,我采用了讲故事发、提问法、演讲法和讨论法。
讲故事法,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法,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思考;演讲法即让学生讲述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提高学生的情感卷入度,更深刻的认识历史;讨论法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着重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1.导入
展示东北三省沦亡形式图。
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
面对中国其它的大好河山,日本就想啊,这些也应该是我们日本的。
今天我们就跟随历史的脚步,学习日本是如何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中国军民又是如何全民族抗战。
这样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注重历史的延续性,又能引起学生兴趣。
2.播放卢沟桥事变的视频,让学生讲述卢沟桥事变这一的概念含义。
让学生讨论并提问,为什么说卢沟桥事变是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而不是九一八事变呢?这一问题帮助学生卢沟桥事变的历史地位。
展示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
和学生一起分析日本侵略的路线和范围,揭示日军妄想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企图,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3.日本在侵华途中犯下了滔天罪行,其中在南京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展示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说明日本法西斯发动侵华战争的罪恶。
提问学生:“当前在日本国内有一批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认为是中国捏造的,你对他们的这种观点有什么看法?启发学生思考历史是不容篡改的。
让学生思考日本人为什么要进行南京大屠杀?揭露日本灭亡中国的本质
让学生讲一讲他们知道的日本在中国犯下其它罪行,进一步揭露日本的罪恶行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
4.让学生阅读课文,制作表格,列出国共两党在这一阶段所做出的抗日活动。
让学生认识,国共两党为挽救民族危亡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呈现国共两党开赴战场的照片,让学生体会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强烈责任感。
五、板书设计
根据以上教学程序,我做了如下板书设计:
这样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又凸出文章主旨。
我的说课完毕,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