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美学》课程作业必做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6
浙江省2018年4月美学试题课程代码:10017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6分)1.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中,认为“事物由于数而显得美”,美就来自于数的秩序(均衡、对称、和谐、多样统一以及黄金分割等形式)。
在古希腊较早提出这一观点的代表是( )。
A.柏拉图B.亚里斯多德C.贺拉斯D.毕达歌拉斯学派2.在西方美学历史上,最早提出“美是理念说”的美学家是( )。
A.德莫克里特B.贺拉斯C.柏拉图D.托马斯·阿奎那3.西方经验派美学家常把美看成是事物所引起的生理或心理上的快感和愉悦。
但真正严格地把美感与快感区别开来的是《判断力批判》的作者( )。
A.黑格尔B.康德C.歌德D.席勒4.西方美学史上,认为美的本质和根源在于性的欲望及其在想象中的满足,艺术美、自然美也是因为我们把它们当成“情人”的替代品,欣赏它们都是性欲的升华,都是寻求失去了的或没有得到满足的爱情。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克罗齐B.佛罗伊德C.荣格D.马斯洛5.美学史上,用心理距离来解释审美现象,把“距离说”当成一种美论提出来的美学家是( )。
A.立普斯B.爱德华·布洛C.黑格尔D.康德6.在人对现实的一切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是( )。
A.实用关系B.伦理关系C.认识关系D.审美关系7.从马克思主义美学观来看,美是一种( )现象。
A.自然B.社会C.历史D.人的感觉8.“美学”一词在希腊文中的原义是( )。
A.“理性认识”B.“爱智的学问”C.“人类知识的完善”D.“凭感官可以感知的学科”、“感觉学”9.在西方美学历史上,( )于1871年开创了实验美学,倡导一种“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
A.费希纳B.费希特C.康德D.克罗齐10.一般心理学家都把人的心理功能分为理智、情感、意志三个部分,美感就是以情感为主,包容着( )。
浙江省2018年7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10017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1750年,德国美学家( )的学术专著《美学》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宣告成立。
A.鲍姆嘉登B.歌德C.康德D.费希特2.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定位在:以( )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A.审美B.艺术C.自然美D.文学3.古代希腊思想家( )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
A.苏格拉底B.亚里斯多德C.柏拉图D.毕达哥拉斯4.“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的提出者是( )。
A.黑格尔B.马克思C.席勒D.博克5.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的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一转移是从他的著作( )开始的。
A.《资本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D.《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6.在我国当代美学研究中,主张美是主客观统一的,以( )为代表。
A.朱光潜B.李泽厚C.蔡仪D.吕荧7.美在本质属性上是一个( )的系统。
A.封闭B.开放性C.自律D.他律8.实践特别是人在劳动中对( )的使用,不仅是人类诞生的必要条件,也是美感产生的必要条件。
A.语言B.艺术C.工具D.文字9.刘勰所提倡的“风骨”在内涵上基本相当于西方的( )范畴。
A.悲剧B.崇高C.优美D.喜剧10.在西方对于悲剧的探讨中,到了( ),把悲剧从重大的社会矛盾推向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A.尼采B.叔本华C.斯宾塞D.莎士比亚11.在中国古代关于艺术功能的载道说,较早可追溯到( )。
A.老子B.庄子C.孔子D.韩愈12.“以美育代宗教”是我国美学家( )所提出的。
A.王国维B.蔡元培C.丰子恺D.梁启超13.艺术的首要功能是( )。
A.审美B.娱乐C.教育D.认识14.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核心层次是( )。
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15.“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说的提出者是( )。
浙江省2018年4月美学试题课程代码:10017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6分)1.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美和美感的最终根源在于( )。
A.人的存在B.社会实践C.人的心灵D.审美实践2.在西方美学史上,审美“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布洛B.博克C.荷加兹D.立普斯3.我国美学史上,提出“尽善尽美”的美学观,主张人生的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相统一的是( )。
A.儒家B.道家C.佛家D.墨家4.“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能实际上鼓舞和推动别人的人。
”这是(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美学观点。
A.列宁B.马克思C.恩格斯D.毛泽东5.中国美学史上,( )在《论教育的宗旨》中认为教育应包括体育与心育两个方面,而“心育”包括德、智、美三育,只有“德、智、体、美”四育并举,才能造就“完全之人物”。
A.蔡元培B.王国维C.梁启超D.鲁迅6.在西方美学史上,法国美学家( )提出了“美是关系”的学说。
A.狄德罗B.黑格尔C.康德D.布洛7.“寓教于乐”是古罗马( )在《诗艺》中论述文艺的美育功能时提出的论断。
A.亚里斯多德B.柏拉图C.贺拉斯D.毕达歌拉斯8.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有“现代美学之父”称号的美学家是( )。
A.黑格尔B.鲍姆嘉通C.费希纳D.康德9.西方经验派美学家常把美看成是事物所引起的生理或心理上的快感和愉悦。
但真正严格地把美感与快感区别开来的是《判断力批判》的作者( )。
A.黑格尔B.康德C.歌德D.席勒10.在美学史上,“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是( )提出的。
A.柏拉图B.马克思C.苏格拉底D.黑格尔11.在艺术品结构层次的构成要素中,能集中体现艺术品之审美特质的要素是( )。
A.艺术形式B.艺术内容C.艺术意象D.艺术符号1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类型,据此,“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就属于( )。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美学》课程作业(选做)姓名:学号:年级:学习中心:—————————————————————————————第一编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1、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答:对。
因为美学与审美活动同步产生,所以古老;因为美学的命名很晚,所以年轻。
2、亚里士多德是美学之父。
答:错。
鲍姆加敦才是美学之父3、十八世纪法国美学家阿贝•巴托提出的“美的艺术”包括了音乐、绘画、骑射、纺织、书法等五门。
答:错。
阿贝•巴托提出的“美的艺术”包括了音乐、绘画、雕塑、诗、舞蹈等五门4、十八世纪法国美学家阿贝•巴托提出的“美的艺术”包括了音乐、绘画、雕塑、诗、戏剧、舞蹈、电影、建筑等八门。
答:错。
阿贝•巴托提出的“美的艺术”包括了音乐、绘画、雕塑、诗、舞蹈等五门。
5、康德的美学著作是《纯粹理性批判》。
答:错。
康德的美学著作是《判断力批判》。
第二编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1、孔子认为先秦的音乐作品《武》是尽善尽美的。
答:错。
孔子认为先秦的音乐作品《韶》是尽善尽美的。
2、儒家把音乐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途径。
答:对。
儒家对所有艺术都有这种要求。
3、“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体现了儒家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
答:对。
这两句话的意思都是不管面对什么,都不要过份,适可而止。
4、道家美学思想认为美需要艺术家努力创造。
答:错。
道家主张自然或道是美的根源,即天道,追求自然美,而人为的东西只能破坏美。
5、按道家思想,看不见的图像和听不见的声音也可以成为美的艺术。
答:对。
因为道家主张有无相生的审美的辩证法。
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体现了道家的美学思想。
答:对。
因为道家主张有无相生的审美的辩证法。
7、乐记是儒家经典。
答:对。
乐记的音乐理论体现了儒家的思想。
8、乐记认为音乐与政治没有关系。
答:错。
乐记认为“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9、中国传统美学认为最好的绘画应该能够画出最逼真的图像。
答:错。
最好的绘画是最传神的绘画。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美学所要研究的最重要的审美现象是( )。
A.美以及美的规律B.美感经验C.艺术D.审美关系2.研究审美主体的美感经验,主要应该采取( )。
A.哲学方法B.艺术学方法C.心理学方法D.伦理学方法3.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 )。
A.只能制造丑,却不能创造美B.只能创造美,却不能制造丑C.既不能制造丑,也不能创造美D.既能制造丑,也能创造美4.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哲学方法一直是美学研究的( )。
A.具体方法B.综合方法C.主要方法D.次要方法5.“美丽地描绘一副面孔”与“一副美丽的面孔”分别指的是( )。
A.现实美与艺术美B.艺术美与现实美C.自然美与艺术美D.艺术美与自然美6.桑塔耶纳认为,“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这种观点属于( )。
A.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B.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C.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探求美D.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求美7.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区别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 )。
A.柏拉图B.休谟C.鲍姆嘉登D.康德8.钱钟书认为,“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忒性存,无痕有味。
”这说明美感欣赏活动是( )。
A.生理与心理矛盾的统一B.个性与社会性矛盾的统一C.具象性与抽象性矛盾的统一D.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矛盾的统一9.“燕山雪花大如席”所使用的想象形式是( )。
A.相似联想B.接近联想C.再造联想D.对比联想10.在下列审美范畴中,表现人与世界和谐共存状态的是( )。
A.优美B.崇高C.悲剧性D.喜剧性11.罗丹的雕塑《老妓》所体现的美学规律是( )。
A.以丑为美B.化丑为美C.丑中有美D.美丑相间112.悲剧性冲突源于( )。
A.正义与邪恶的矛盾B.人物的过失C.自然的灾难D.日常生活的不幸13.对游戏说的形成没有做出直接贡献的美学家是( )。
浙江省2018年7月美学试题课程代码:1001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马克思主义美学观来看,美是一种______现象。
( )A.自然B.社会C.历史D.人的心理2.中国当代美学家对美的本质有过激烈的争论,其中主张美是客观的,其代表人物是( )A.朱光潜B.李泽厚C.蔡仪D.高尔太3.“美是生活”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高尔基B.列宁C.车尔尼雪夫斯基D.歌德4.“美学”一词在希腊文中的原义是( )A.“理性认识”B.“爱智的学问”C.“人类知识的完善”D.“凭感官可以感知的学科”、“感觉学”5.在艺术品结构层次的构成要素中,能集中体现艺术品之审美特质的要素是( )A.艺术形式B.艺术内容C.艺术符号D.艺术意象6.优美作为一种美的表现形态,其基本特征是( )A.愉悦B.阴柔C.典雅D.和谐7.在美学史上,“劳动创造了美”的论断是德国美学家______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
( )A.马克思B.恩格斯C.康德D.费尔巴哈8.当代美国哲学家______提出了“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的观点。
( )A.苏珊·朗格B.鲁道夫·阿恩海姆C.杰姆逊D.马斯洛9.艺术的功能是多元的,其中______是艺术的首要功能。
( )A.消遣娱乐B.审美作用C.认识作用D.道德教育10.在西方美学史上,明确使用“崇高”一词,并把它与优美并立起来成为美学上两个基本范畴的美学家是( )A.博克B.毕达歌拉斯C.郎吉诺斯D.康德11.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系统中,属于意象世界背后所蕴涵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层次是( )A.意境超验层B.艺术形式C.艺术内容D.审美经验12.从美感心理的产生过程来看,美感的起点是( )A.感受和直觉B.视觉和听觉C.知觉和表象D.情感和想象13.马克思美学认为,探索美的本质问题的逻辑起点应该是( )A.客观的物质世界B.精神世界C.主观的心意状态D.从人的审美关系和审美实践活动出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解放14.中国传统美学一般认为,在艺术的创造活动中,意象的孕育需要艺术家具备一种的状态。
电⼤美学与美育作业及答案⼩学教育专科考试电⼤《美学与美育》作业及答案⼩学教育专科考试⼩抄美学与美育作业A.B.C.D.第⼀章⼀、单项选择:1、着名的“美的理念”说是古代西⽅哲学家(A)提出的A.柏拉图B.鲍姆加登C.⿊格尔D.贺拉斯2、在1750年出版的专着(美学)中⾸次提出“美学”。
因⽽被视为美学学科的创始⼈是(B)A.康德B.鲍姆加登C.席勒D.⿊格尔3、提出“⾃下⽽上”美学研究⽅法是德国的⼼理学家(C)A.席勒B.叔本华C.贾希纳D.狄⽽泰4、从20世纪初起借鉴西⽅美学观念撰写美学与美育论⽂,因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创始⼈的是(A)A.王维国B.黄遵宪C.蔡元培D蔡仪5、《谈美》《⽂艺⼼理学家》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B).A.王维国B.朱光潜C.宋⽩华D.胡远6、美学主要是⼀门(A)A.⼈⽂科学B.⾃然科学C.社会科学D.实践科学⼆、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1、美学的性质就是美学的对象。
美学的性质就是指美学的基本属性和特质。
2、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
审美体验并⾮神秘,不可知的,它是⽣的产物。
三、简答题1、西⽅美学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答:西⽅美学发展经历了以下⼏个发展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论美学和⽂化论美学。
2、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阶段?答:美学在中国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清末民初美学,五四美学,20世纪30--40年代美学,50---70年代美学,80年代美学和90年代美学3、美学研究⽅法有哪些?答:对话法、体验法、思辨法、实验法、阐释法四、论述题1、试举例论述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汇通的⽅法答:例如,分析《红楼梦》时,要注意调动有关古典长篇⼩说的审美阅读知识,显⽰⼩说在语⾔、⽂体、⼈物性格、环境刻画、意境描写等⽅⾯的审美特性和审美成就,并且获得⼀种认识《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学艺术的集⼤成之作,是体现中国古典审美精神的代表性作品。
这种分析⽅法及结论是由对美学以外的有关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
1.用于了解要完成学业需学习哪些课程、课程的开课学期、每门课程的教学环节构成(有否实验)、每门课程的性质(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等)、每门课程的教学时数安排、以及每门课程的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的教学指导文件是_____________。
A课程导学B专业教学计划C院历D开考计划正确答案:B2.远程学习的模式是______________。
A以课件自主学习为主,辅以必要的教学辅导B以书本学习为主,教师讲课辅导C以课件自主学习为主,学院没有辅导D以面授学习为主正确答案:A3.课程学习应以_____内容为主。
A视频课件B教材C答疑讨论D A类课件正确答案:A4.按教育部规定,专升本和大专层次的最低修业年限均为______年。
A 2B 2.5C4 D 5正确答案:B5.学生当前学期所修课程的期末考试的选考描述正确的是:A由学院配考试(默认选考)B需学生自行网上选考C由学习中心选考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6.用于了解学校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教学活动日程安排(包括开学日期、报到注册日期、开始上课日期、考试日期、学期结束日期、开始放假日期等,以及还规定了重要活动和重要节假日的安排的教学指导文件是________________。
A开课计划B专业教学计划C院历D开考计划正确答案:C7.学生个人学习计划由______制订。
A学院B学习中心C学生个人D专业委员会正确答案:C8.教师根据其进行教学,且按照其规定的教学要求范围进行命题,学生用其可了解一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进度、作业计划(题目、时间、方式)、实验计划等,同时可以起到课程考试复习提纲的教学指导文件是_____________。
A课程导学B专业教学计划C院历D开考计划正确答案:A9.《课程导学》教学要求中的不同措词,表达了对课程内容不同掌握程度的描述。
其中_______措词表达了对课程考试重点的要求。
A理解B了解、知道C一般了解D熟练掌握、掌握、能、会正确答案:D10.学位外语考试在哪两次考试中组织:A春考、夏考B夏考、秋考C春考、秋考D春考、冬考正确答案:C11.考试过程中违规使用通讯工具(如手机等)和电子工具(如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等),给予处分。
最新电大《美学专题》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更新版)100%通过2015年秋期电大把《美学专题》纳入到“教学考一体化”平台进行网考,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内容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1.审美对象的核心是()。
(2.00分)A. 美B. 审美客体C. 审美主体D. 主观与客观2.不能从下面那个规定去把握美()。
(2.00分)A. 心理距离B. 美依赖于美感C. 美关系到物的形象性D. 美与美感是同时共在的3.在中国古代,()是正义的化身。
(2.00分)A. 蓝色B. 紫色C. 黑色D. 红色4.形体要素中最基本的元素是()。
(2.00分)A. 圆B. 线C. 面D. 点5.不属于审美心理学流派的是()。
(2.00分)A. 距离说B. 内模仿说C. 直觉说D. 心灵感应说6.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是()。
(2.00分)A. 亚里士多德B. 席勒C. 黑格尔D. 康德7.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
(2.00分)A. 人类社会B. 审美活动C. 美D. 自然8.下列不属于印度文学作品的是()。
(2.00分)A. 《森林书》B. 《梵书》C. 《伯罗奔尼撒》D. 《沙恭达罗》9.形式美的基本元素是()。
(2.00分)A. 梵B. 物质性存在C. 泰戈尔D. 味10.“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是()的诗句。
(2.00分)A. 李杜B. 李白C. 杜甫D. 白居易11.从历时性来说,首先产生的是()。
(2.00分)A. 悲和喜B. 丑C. 美D. 以上都是正确的12.美感产生于()。
(2.00分)A. 人的本能的升华过程B. 动物向人的自然进化过程C. 人的自我表现的过程D. 劳动实践把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13.提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并在其作品中得到体现的是()。
参考答案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作业答案第一章美术与学前儿童美术1. art2. 诗歌和音乐3. 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听艺术、想象艺术。
视觉艺术4. 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5. 雕塑、工艺美术、建筑6. 水墨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7. 油画,水墨画8. 是儿童生命需求的直接显现;是儿童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儿童记录生活和表达观念、情感与需要的一种手段。
9. 是多感官共同参与的整体性过程;是一个不断建构和生成的过程;是一个通过模仿不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对话、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二章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1. 涂鸦阶段(约1. 5-3. 5岁),象征阶段(约3. 5-5岁),图式阶段(约5-7岁)2. 2岁3. 蝌蚪人。
4. 夸张、透明画法、拟人、展开式构图、鸟瞰式构图5. 玩耍阶段(约2-4岁),直觉表现基本形状阶段(约4-5岁),样式化表现阶段(约5-7岁)6. 本能直觉阶段(约0-2岁),主观的审美感知阶段(约2-7岁)第三章幼儿园美术教育1. 一是儿童与标准,即把儿童的表现与预计目标相比较;二是儿童与团体,即把儿童的表现与群体比较;三是儿童与自己,即把儿童现在的表现与过去的表现比较。
2. 是一种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一种创造教育;是一种艺术素质教育3. 首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能唤起幼儿的情感律动;其次,是幼儿情感表达的有效途径。
(要求能适当展开)4. 美术教育着眼于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其次美术教育的过程体现了创造性。
5. 有利于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幼儿健康情感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幼儿大脑潜能的开发;有助于幼儿想象、创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幼儿手、眼、脑的协调。
第四章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设计的原理1. 儿童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学科自身的性质2. 最近发展区。
3. 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以下哪项判断是对的?• A 丑是审美价值的一种• B 丑没有审美价值• C 丑也是一种美• D 所有的丑都有审美价值•单选题2.【全部章节】以下哪项判断是对的?• A 古代的绘画都是具象的• B 绘画必须以客观事物为对象• C 绘画中的观看与日常生活中的观看是不同的• D 绘画中的观看与日常生活中的观看是一样的•单选题• A 有审美价值的事物就是美的• B 悲剧就是美• C 崇高是一种美• D 美是审美价值的一种•单选题4.【全部章节】以下哪项判断是对的?• A 现代艺术就是现代主义艺术• B 现代艺术就是以模仿为主的艺术• C 现代艺术就是现时代艺术的总称• D 现代艺术就是以表现为目的的艺术•单选题• A 美学是研究美的• B 美学是研究审美现象的• C 美学是研究文学的• D 美学是研究自然现象的•单选题6.【全部章节】以下哪项判断是对的?• A 音乐是一种非摹仿性艺术• B 音乐的全部感受都可以通过语言说出来• C 中国古典音乐大部分是复调音乐• D 音乐是一种时间性听觉艺术•单选题• A 黄金分割律是用于分割黄金的• B 黄金分割律是指用黄金进行分割• C 黄金分割律是指事物的最佳比率关系• D 黄金分割律不可以用于艺术品•单选题8.【全部章节】以下哪项判断是对的?• A 费希特是现代美学之父• B 鲍姆加敦是现代美学之父• C 康德是现代美学之父• D 亚里士多德是美学之父•单选题• A 再现论与表现论有相似之处• B 再现论和表现论的观点毫无相似之处• C 再现论和表现论的观点是完全一样的• D 再现论就是模仿论•单选题10.【全部章节】以下哪项判断是对的?• A 儒家的美学思想把美与自然联系在一起• B 儒家的美学思想把美与善联系在一起• C “尽善尽美”是道家的美学观点• D 《乐记》是道家经典著作•单选题• A 柏拉图认为所有的诗歌作品都是有害的• B 柏拉图的美学观点属于表现论范畴• C 柏拉图提出了“寓教于乐”的主张• D 柏拉图提出艺术有两大罪状:第一是远离真理,第二是伤风败俗•单选题12.【全部章节】以下哪项判断是对的?• A 从历史上看,技术在艺术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 从历史上看,技术在艺术中的作用越来越次要• C 从历史上看,物质材料在艺术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 从历史上看,审美价值在艺术中的作用越来越次要•单选题• A 艺术与技术没有什么关系• B 艺术必须使用拷贝的技术• C 艺术就是技术• D 艺术最早的意思是技术•单选题14.【全部章节】以下哪项判断是对的?• A 艺术都是美的• B 艺术与艺术品是一回事• C 艺术是人们创造艺术品的一种显现活动• D 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肯定是艺术品,任何丑都有审美价值•多选题15.【全部章节】以下哪几个是绘画语言的要素?• A 形状• B 节奏• C 立面• D 色彩•多选题16.【全部章节】优美与以下哪些要素有关?• A 滑稽• B 快感• C 和谐• D 完美•多选题17.【全部章节】以下哪些属于阿贝?巴托分类中的艺术?• A 机械的艺术• B 表现的艺术• C 美的艺术• D 居中的艺术•多选题18.【全部章节】以下哪几个选项属于艺术语言意义的三层次:• A 基础层• B 分节单位• C 主题层• D 再现层•多选题19.【全部章节】以下对诗歌与小说的重要区别的表述哪几项是正确的?• A 诗歌多用换喻,小说多用隐喻• B 小说多用换喻,诗歌多用隐喻• C 诗歌重在形象,小说重在意境• D 诗歌讲究音律,小说讲究情节•多选题20.【全部章节】以下哪几个词语可以描述道家美学思想?• A 寓教于乐• B 大美不言• C 得意忘言• D 尽善尽美•多选题21.【全部章节】悲剧的主要价值是什么?• A 崇高感• B 促使人们深思• C 提升幽默感• D 促进和谐•多选题22.【全部章节】以下哪几个意义是喜剧概念内含的?• A 滑稽• B 可爱• C 愚昧• D 大团圆•多选题23.【全部章节】“艺术”这一概念通常在以下哪几种含义中使用?• A 艺术品• B 自然事物• C 艺术的活动• D 艺术家•多选题24.【全部章节】以下属于音乐的四个基本要素的有:• A 线条• B 音色• C 节奏• D 姿态•多选题25.【全部章节】“意在笔先”是古人对一种艺术创作的理论总结,它的所指,下述哪几项判断是正确的?• A 是针对诗歌而言的• B 是针对书法而言的• C 下笔前先要有构思• D 构思总是跟不上笔•多选题26.【全部章节】叙事作品需要交代五个W,以下哪几个以W为首的词语不属于这五个W?• A Who• B When• C Which• D Whether•。
2023年4月自学考试《美学》真题及答案(考生回忆版)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36 分。
36.[题干]简述美学学科的建立阶段.[答案]美学的发展经历了由审关意识到美学思想再到关学学科的发展。
(1)审关意识。
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2)美学思想。
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以明确的理论观念和概念范围来表述自觉、系统的理性思考。
(3)美学学科。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1750 年出版的《关学》一书为标志。
[考点]绪论--美学的学科属性37.[题干]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答案](1)亚里士多德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
(2)他在《诗学》中提到“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可以说是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
(3)对悲剧艺术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进行深刻分析,他指出悲剧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对于人的灵魂的净化作用。
[考点]审美形态论——悲剧与喜剧38.[题干]简述美和优美的关系。
[答案](1)优美是最早被人类所认识和把握的美的范畴,是美最-一般的形态。
二者之间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2)在优美中,自然感性形式具有对称。
均衡、圆润、柔和、比例协调的特点,与之相适应的是生理的快感。
情感的松弛快适、心灵的共鸣,激发人们产生对于人生美好事物的丰富联想。
优美也包含着人生丰富的社会性内容。
(3)优美是对美的形态概括之一,美的形态千姿百态,其核心内涵与人的存在实践息息相关,是基于人生样态,人生境界的形象反映。
[考点]审美形态论——优美和崇高39.[题干]简述艺术模仿说的主要缺陷。
[答案] (1)模仿说是古希腾时的观点,是从艺术本质的角度对艺术进行定义的。
(2)把艺术本质局限于模仿世界的认识范围论,忽视了艺术自身的审美特质.(3)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和表现性,因而未能全面揭示艺术的本质[考点]艺术论一--艺术的存在方式40.[题干]简述艺术想象力的特点。
2020年自学考试《美学》练习题及答案(12)6.1.为什么艺术首先存有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6.2.为什么艺术只能存有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6.3.简述意象的孕育。
6.4.怎样理解意象生产的双重的涵义?6.5.怎样理解天才是客观存有的?6.6.艺术想象力在意象生成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6.7.艺术技巧与形式的审美价值是什么?6.8.简述艺术形态的划分的几种标准。
6.9.谈谈对于艺术接受的核心的理解。
7.1.简述席勒《美育书简》的历史贡献。
7.2.简述分析审美内涵时应注意的原则。
7.3.简述美育与审美活动的关系。
7.4.美育的功能是什么?参考答案6.1.为什么艺术首先存有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答:艺术品的核心是意象,每一个实在的艺术品都由意象世界构成。
虽然艺术品是一个多层次结构,但意象是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层次。
如果一件东西不能够提供意象,或者不能转化为意象,就不能称之为艺术品。
在这个意义上说,艺术的本质体现于意象世界,从存有方式说,艺术只能存有于艺术品的意象世界之中。
6.2.为什么艺术只能存有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答:艺术意象是一种精神存有,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或者说,是主体在艺术创造和欣赏时所生成的一种综合的意识形态。
一方面,意象与艺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意象实际上是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而另一方面,意象又与艺术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接受者在欣赏的时候,是以自己已有的审美经验为基础的,他在观照艺术品中所凝定的意象世界时,并非被动地照本全收,而是在感受、体验的同时加以重建和再创造,形成新的意象世界,这才是接受主体所欣赏的真正的审美对象。
所以说,艺术存有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意识中,没有主体,意象是不可能存有的,艺术存有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
6.3.简述意象的孕育。
答:意象产生的开端始于意象的孕育。
自学考试《美学》测试题及答案2017自学考试《美学》测试题及答案1、人生的基本活动模式有认知、和伦理。
2、是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现代文明的核心成分。
3、德国哲学家,美学的提出者。
他在1750年鲍姆加通系统地提出了“”的构想,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美学。
4、美育思想早在古希腊柏拉图时就已提出,18世纪在那里获得了最高表达。
5、美是一种人生境界,冯友兰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当人的存在进入他所说的时,己与审美境界相互沟通了。
6、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和。
7、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
8、意境的具体审美内涵包括、、时空转换、有无相生四个层而。
9、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最主要的概念是“”。
10、中国美学范畴的逻辑演进是从中和--------- 意境。
12、艺术家的主体素质包括、和技巧。
13、艺术作品划分为和空间艺术两种形态。
14、芬兰美学家希尔恩所说的导致艺术起源和审美发生的最基本的人类生活六种冲动有知识传达、记忆保存、恋爱、、战争、。
参考答案1、审美2、艺术3、“感性学”4、席勒5、天地境界6、审美主体、审美对象。
7、惊异、体验8、主客统一、情景交融、9、“境界”。
10、气韵11、感知、想象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3分,共9分)12、艺术敏感、想象力13、时间艺术14、劳动、巫术1、美育:2、艺术:3、审美体验:参考答案1、美育:广义上泛指自觉和非自觉的一切审美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感染人、影响人、陶冶人的教育功能,以及社会、学校或家庭有意识地利用审美的特点对人进行塑造的种种教育活动;狭义上专指与智育、德育、体育并列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
2、艺术是美学的核心内容,从狭义来说它指的是围绕艺术品的创造、生成、接受的全过程。
广义上指所有的审美现象。
3、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您旳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词汇构造1.Write clearly ____________ everybody can understand you correctly.• A because• B since• C in that• D so that•交际英语2. - You look really cool today! - ___________• A Thank you.• B I am not cool.• C No, just so so.• D Are you kidding!•词汇构造3.Kelly loved her husband _____________ he drank too much.• A despite that• B in spite of• C for fear that• D now that•词汇构造4.He should be ____________ for the fire that destroyed the house.• A respectful• B scared• C accused• D responsible•交际英语5. - I'd be interested to know your thoughts on online shopping. - ____________________• A I am interested, too.• B What is your question?• C I think it is convenient.• D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词汇构造6.Many people thought of the war as a / an _____________ one.• A curious• B forgetful• C lonely• D aggressive•词汇构造7.The reason for all the changes being made ___________ to us yet.• A has not explained• B do not explain• C has not been explained• D were not explained•词汇构造8.She didn't go shopping last night becuase she ___________ her father.• A need to look after• B had to look after• C should have looked after• D would have to look after•词汇构造9._____________ these experiments are interesting and useful, it i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they may not always tell us much.• A When• B While• C Unless• D Until•词汇构造10.The ___________ is to make people aware of the brand value.• A trust• B aim• C supply• D chance•词汇构造11.He is no better at English __________ I am.• A as• B so• C than• D lest•词汇构造12.___________________, the less time you have to see them.• A The more people you know• B More you know people• C The more you know people• D More people you know•交际英语13. - Unbelievable! I have failed the driving test again! -_______________ This is not the end of the world. .• A Good luck.• B Go ahead.• C Cheer up.• D No problem.•交际英语14. - What's your point of view on cloning (克隆)? - ______________• A No way.• B I am against it.• D That's none of your business.•词汇构造15.Studies in the US show girls are _____________ better on spoken tasks than boys.• A ordinarily• B slightly• C supply• D fashionably•词汇构造16.Many people said that it was not a very serious film, but it was good ___________.• A control• B entertainment• C discussion•词汇构造17.The president as well as a number of professors ____________ asked to attend the party.• A was• B were• C be• D being•词汇构造18.__________ Napoleon once said, attack is the best method of defense.• A As• B If• C Though• D So•词汇构造19.After he had been in prison Peter was _____________ 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 A taken in• B lifted off• C regarded as• D marveled at•交际英语20. - Why don't you have a try? - I'm afraid I can't do it.-_______________.• A I don't believe.• B Good luck!• C You know yourself well.• D Come on! You can do that.•完型填空21. A French student went to London for his holiday. He thought, “I knowa little English. I think people can understand me!”One day he went to a restaurant and sat down 1 the table. He wanted to 2 a cup of tea and some eggs. Soon the waiter came up to him and asked. “Can I help you?”“A cup of tea and ...” He could not remember the English word for eggs. He looked around but 3 was eating eggs. Then he saw a picture-book on the table next to him. There was a picture of a cock on its cover(封面). He showed the picture to the waiter. “What’s the English word for this?” he asked. “A cock.” answered the waiter. “What do you call a cock’s wife?” he asked again. “A hen.”“And what do you call a hen’s children?”“Chicks.”“And what do you call chicks 4 they are born?”“Eggs!”“Very well.” said the French student happily. “Bring me two eggs and a cup of tea, please.” Then he sat down 5 a smile on his face.•E 1.A. with B. before C. nobody D. have E. at•D 2.A. with B. before C. nobody D. have E. at•C 3.A. with B. before C. nobody D. have E. at•B 4.A. with B. before C. nobody D. have E. at• 5.A. with B. before C. nobody D. have E. at对旳答案:1-E, 2-D, 3-C, 4-B, 5-A•阅读理解22.Marco Polo was an explorer and merchant whose account (描述) of his travels in Asia was the primary source for the European image of the far East until the late 19th century. Marco’s father, Niccolo, and his uncle Maffeo had traveled to China (1260-1269) as merchants. When they left Venice (威尼斯) to return to china, they were accompanied (陪伴) by 17-year-old Marco.Traveling across central Asia, in 1275 the Polos arrived in Shangdu, the summer capital of Kublai Khan (忽必烈汗), Marco soon became a favorite of the Khan and for 17 years lived in china in his service.Toward the end of this time the Polos increasingly desired to return home, but the Khan was unwilling to let them go. In 1292, however, he consented and allowed them to sail to Persia (波斯) on a mission, and they were finally able to reach Venice in 1295.Shortly thereafter Marco was captured (俘虏)in a battle and put into prison for a short time. In prison he dictated an account of his experiences to Rustichello, a well-known writer. Then the book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came out.The book was full of details but people were shocked and did not believe the stories in the book. Later on lots of reports by other travelers to china developed western interest in Far Eastern trade and influenced people like Christopher Columbus.• 1. The Polos in Paragraph 2 refers to ___________.• A. Marco Polo himself B. Marco Polo and his wife C. Marco Polo and his father D. Marco Polo, his father and his uncle•B2. The word consented in Paragraph 3 probably means ___________. • A. argued B. agreed C. desired D. discussed•C3. Finally the Polos could leave for home because________________.• A. they fooled the king into believing they would return. B. they took the king with them to have business trips together. C. they promised to complete a task for the king. D. they captured the king in a battle and put him in prison.•A4. What is said about the book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 A. Marco Polo told his story to Rustichello who actually wrote the book. B. People did not understand the book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language. C. People believed the details described in the book and became interested in China. D. The book directly influenced the Western travelers like Christopher Columbus.•D5.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A. To compare people's lives in the east and the west. B. To review Marco Polo's book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C. To show the Polos loved 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 D. To introduce how Marco Polo inspired western people to travel to the Far East.•阅读理解23. “Dreams may be more important than sleep. We all need to dream,”some scientists say.Dreams take up about one quarter of our sleeping time. People have several dreams each night. Dreams are like short films. They are usually in colour. Some dreams are like old films. They come to us over and over again. That may be because the dreamer is worrying about something. Dreaming may be a way of trying to find an answer.Some people get new ideas about their work from dreams. They may have been thinking about their work all day. These thoughts can carry over into dreams.Sometimes we wake up with a good feeling from a dream. But often we can’t remember the dream. Dreams can disappear quickly from memory.Too much dreaming can be harmful. The more we sleep, the longer we dream. The mind is hard at work when we dream. That is why we may have a long sleep and still wake up tired.•A1. It may be less important to sleep than to dream.• A. T B. F•B2. Dreams and films are usually very long.• A. T B. F•A3. Some people often dream about their work because they may be thinking about their work all day.• A. T B. F•B4. The main idea of the story is people like to sleep.• A. T B. F•B5. Dreams are always good for our health.• A. T B. F对旳答案:1-A, 2-B, 3-A, 4-B, 5-B•。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美学》课程作业(必做)姓名:姜胜超学号:715003322021年级:2015秋学习中心:宁波学习中心—————————————————————————————第一编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1、自从有了审美活动,就有了美学观念。
对。
审美趣味的选择取决于美学观念。
2、黄金分割律是用于分割黄金的。
错。
黄金分割律是指最佳的分割比率。
3、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寓教于乐”的主张错。
贺拉斯提出了寓教于乐。
4、亚里士多德提出艺术有两大罪状:A、远离真理;B、伤风败俗。
错。
这个观点是柏拉图的。
5、柏拉图的美学观点属于表现论范畴。
错。
在西方,表现论是近代才有的观点。
6、鲍姆加敦是现代美学之父。
错。
费希纳才是现代美学之父。
7、康德首先提出了Aesthetics的概念,成为美学之父。
错。
鲍姆加敦首先提出了Aesthetics 的概念,成为美学之父。
8、黑格尔的《美学》是美的。
错。
学术著作不应用审美范畴来形容。
9、费希纳提出要用“自上而下”的美学代替“自下而上”的美学。
错。
费希纳提出用“自下而上”的美学代替“自上而下”的美学。
10、格林伯格的主要研究领域是音乐。
错。
格林伯格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美术。
11、罗兰·巴尔特的神话分析的主要对象是古希腊神话。
错。
罗兰·巴尔特神话分析的主要对象是当代文化现象,即“今日神话”。
简答题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
答:亚里士多德的艺术理论可以归结为三点。
A、艺术是积极的摹仿。
B、多样统一,有机整体说。
C、悲剧理论。
2、简述鲍姆加敦的主要美学命题“感性认识的完善”答:A、这儿的感性认识是指与理性认识平行的审美能力B、感性认识是对个别的认识C、审美不是对象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具有主观性D、这个命题既是指感性认识的完善,又是指凭感性认识到的完善第二编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1、儒家美学思想的最大特点是美与自然的结合。
错。
儒家美学思想的最大特点是美与善的结合。
道家美学思想的最大特点才是美与自然的结合。
2、道家美学思想强调美与社会的关系。
道家美学思想最大特点是把美与自然结合在一起。
3、道家认为人为的痕迹越少,艺术价值越高。
对。
道家主张自然或道是美的根源,而人为的东西只能破坏美。
4、“尽善尽美”是道家的美学观点。
错。
“尽善尽美”是儒家的美学观点。
5、乐记认为,禽兽也能听懂音乐。
错。
乐记认为禽兽只能听到声响。
6、提倡“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崇尚“韵”、“味”、“神”审美倾向的表现。
对。
“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崇尚“韵”、“味”、“神”审美倾向在诗歌中的表现。
简答题1、简述孔子与善相结合的美学理想。
答:作为社会和谐整体组成部分的美。
作为内心修养的审美。
尽善尽美的艺术理想。
温柔敦厚的诗教。
中和之美的理想。
2、简述苏轼自然至上的美学理念。
答:艺术风格——萧散简远,恬淡自然。
艺术目标——辞达而已。
通达自然的途径——得理、得妙。
第三编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1、美学是研究美的。
错。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现象,美只是审美现象中的一种。
2、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错。
美学是一种学术形态,“美学价值”不适合用于形容艺术作品。
3、有审美价值的事物就是美的。
错。
除了美,审美价值还有很多种。
4、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错。
美学是一种学术形态,“美学价值”不适合用于形容艺术作品。
5、西湖是艺术品。
错。
天然的事物不属于艺术范畴。
6、艺术与艺术品是一回事错。
艺术是一种活动,而艺术品是一种人工产品。
7、崇高的审美价值在于它使人赏心悦目错。
使人赏心悦目是优美的审美价值8、悬念与戏剧性无关错。
悬念使戏剧性得以凸显9、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体现了悲剧美错。
悲剧和美是两种不同的审美范畴,互相不宜作为对方的修饰词10、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都是悲剧对。
悲剧就是对价值毁灭的表现。
11、喜剧与滑稽是一回事错。
喜剧的概念大于滑稽,滑稽只是喜剧的一部分。
12、任何丑都有审美价值错。
只有令人感兴趣的丑才是有审美价值的。
13、卓别林创造的电影形象是美的错。
卓别林创造的主要电影形象是喜剧性的。
14、自嘲是有滑稽意识(幽默感)的表现。
对。
自嘲是把自己的无害的荒谬性放在被观察的位置。
简答题1、为什么说“美学是研究美的”是一种误解?答:Aesthetic(审美)一词来自希腊文αïσθησιζ,原意指“通过感官对有趣对象的知觉”,因此它指称的范围远远超过单一的“美”(beautiful),“美”只是对有趣对象的一种知觉。
而美学aesthetics是对审美现象进行研究的学问,它研究的范围远远超出“美”。
所以,说美学研究美,这是一种误解。
2、什么是审美现象,它有哪几个要点?美学研究审美现象。
答:所谓“审美现象”就是人们感受世界、发现情感的形式,从而内心受到感动的情况。
要点a、情感,审美用情感,而不是理智;b、形式,它只取事物的形式;c、精神享受,审美享受是精神上的,而不是物质的;d、世界,审美价值的体现者是周围世界和事物;e、自我发现,审美的发现是一种自我发现;f、新,有审美价值的事物是前所未有(新)的。
3、审美现象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是什么?它们与其他诸要素的有什么关系?答:第一是感性;第二是意义。
感性与其他要素的关系:情感是审美感性的一种具体规定。
形式是激发情感的条件,如果仅仅触及感官,并不需要形式;感性必然面对感性的对象,所以就牵出了周围世界这个要素;给予人们审美情感以冲击的东西当然是前所未有的、新的,否则无以引发情感。
意义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审美感受是一种有意义的感受,这种意义是感性的,它诉诸形式。
对意义的品味和理解过程,是一种认同过程,会把“我”不同程度地置入其中,审美发现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自我发现。
4、简要说明优美这一审美范畴的特点。
答:A、优美令人愉快,引起的是快感,内心感受是舒服和顺的。
B、优美事物是完美的,被感受为完美无缺。
C、和谐。
优美事物的各部分关系是互相适应的,融洽的,而不是紧张的,剧烈冲突的。
5、简述优美和崇高的区别。
答:优美即美,或秀美。
优美事物使人赏心悦目,令人愉快,形式上比较完美和谐。
如莫扎特小夜曲、秀丽的山水景色通常引起的感受。
这里有三个要素:一是快感。
优美令人愉快,引起的是快感,内心感受是舒服和顺的。
二是完美。
优美事物的特点是无缺陷,或被感受为完美无缺。
三是和谐。
优美事物的各部分关系是互相适应的,融洽的,而不是紧张的,剧烈冲突的。
与优美相反,崇高事物的特征是不和谐。
崇高事物以它巨大的体积、数量和力量之势,使人受到震慑、惊叹,并进而使人的心境得到升华。
如雪崩、海啸、嶙峋的巨石、无边的荒漠、深不可测的山渊、遥远无际的星空等等。
对它的感受不是快感,而是痛感,或如康德所说,先有痛感,然后通过理性而转化为快感。
6、悲剧的主要价值是什么?答:悲剧的主要价值可简单概括为:(1)它能触及社会与自然界事物的本源和某些内在意义,引起人们的深思。
(2)它给人以情感的巨大冲击,使人们内心某种郁积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导致心理上的健康。
7、喜剧有哪两个含义?请分别指出其内容。
答: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有两层含义。
一是经过矛盾冲突,导致事物的圆满结局,即所谓“大团圆”。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作为喜剧的模式。
二是滑稽。
一般把滑稽现象称作喜剧性的。
8、喜剧(滑稽)包含哪些主要特征?答:滑稽作为审美范畴,包含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A、不合理性和荒谬性。
B、无危害性。
任何审美现象都与主体无利害关系,滑稽也不例外。
无危害性是指主体不处在受嘲笑的位置。
C、智慧性。
滑稽所涉及的无危害的荒谬性,是被发现的。
即使在艺术作品中,品味喜剧性也需要智慧。
一个笑话,听者没有悟性,没有幽默感,就不知道它可笑在哪里。
9、简述丑的审美价值。
答:有审美价值的丑可以细分为三种:A、第一种与滑稽有关,例如喜剧中的“丑角”,因为要表现不合情理,很多滑稽现象来自形式的丑陋。
B、与美相对的丑,有些事物虽然丑,但由于把它们放在美的事物周围,这就使得美更突出。
丑在这儿作为一种陪衬。
C、第三种是以它本身的形式引起人们兴趣的。
第四编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1、艺术可以忠实地再现客观事物。
错。
艺术无法照搬现实的客观事物2、成功的艺术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形象没有什么区别。
错。
成功的艺术形象是对生活中所没有的东西的创造3、艺术情感是生活情感的表现。
错。
艺术情感是艺术语言引起的情感4、再现论和表现论的观点毫无相似之处。
错。
再现论和表现论有很多共同的缺陷和问题。
5、再现论和表现论都忽视了艺术的创造性。
对。
二者都认为艺术是对事先已有的东西的再次呈现6、艺术家并不能预先决定好作品的细节。
对。
艺术创作是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7、艺术创作就是把事先设想好的一切写(或画、谱)下来。
错。
艺术创作是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8、艺术与技术没有什么关系。
错。
艺术中包含着技术。
9、艺术中包含着技术。
对。
每门艺术都包含技术10、从历史上看,技术在艺术中的作用越来越次要。
对。
在古代,艺术就是技术;现在,技术成为艺术审美的一个次要因素了。
11、从历史上看,物质材料在艺术中的作用越来越次要。
错。
物质材料在现代艺术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12、可以用诗歌表达音乐中的情感。
错。
诗歌与音乐使用的语言不同,所以表达的情感也不同13、电影可以再现小说。
错。
电影与文学使用的语言不同,不能互相再现。
14、时间艺术就是表演艺术。
错。
二者分属于不同的分类系统。
时间艺术是以时空存在方式对艺术分类的概念,而表演艺术是以表现方式对艺术分类的概念简答题:1再现论与表现论的共同缺陷是什么?答: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艺术以外。
否定了艺术的创造性。
只关注艺术的结果,不关注艺术的过程。
2艺术显现了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艺术显现了艺术活动的参与者(艺术家和观众)的情感、观点、态度等等。
艺术显现了真理。
艺术也显现了它自身的存在3简要说明艺术语言的三层次及其内容。
答:艺术语言的第一个层次是基础层次,它由诉诸人的感官的物质材料和操纵这些材料的技术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这个层次的客体方面,后一部分是主体方面。
艺术语言的第二个层次是符号层,它是艺术家根据艺术构思操纵物质材料而得到的基本语言单位。
艺术家运用这些符号,去构成作品的整体。
这些符号,在电影中表现为镜头、音响、视角、蒙太奇等;在诗歌中表现为意像、韵律;在小说中表现为情节、性格等;在音乐中是节奏和旋律;在绘画中是线条、形状、色彩。
艺术语言的第三层次是由各种符号排列组合而成的艺术的整体,即艺术总的结构构成,是主题层,也是艺术语言的最高层次4简述现代主义艺术的特点答:突出每门艺术的媒介材料,而不是描写对象、前卫与创新,突出主体的非理性层面论述题1、以一个艺术作品为例,说明艺术显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