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通道阻滞剂的分类和临床应1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4
药理学钙通道阻滞药的分类
药理学中的钙通道阻滞药的分类主要有以下三种:
1. 二氢吡啶类:主要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钙通道来降低血压,常见药物有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
2. 非二氢吡啶类:不仅可以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钙通道来降低血压,还可以通过阻断细胞内的钙离子释放通道来发挥药效,常见药物有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
常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以及心绞痛等。
3. 按照国际药物联合会分类,又将钙通道阻滞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作用于L型通道的药物,可细分为3个亚类;第二类是作用于T、N、P型钙通道
的药物;第三类是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
请注意,以上分类可能会随着新的研究和技术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中已被证实能够减少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但存在增加老年人和黑人心力衰竭风险。
一.钙通道阻滞剂作用机制:钙通道阻滞剂作用于细胞膜,通过阻断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抑制钙内流。
钙通道至少分为两类:L型和T型。
钙通道阻滞剂主要是L通道阻滞剂;T通道在更低负电压上激活,在窦房结和房室结的除极启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米贝拉地尔曾被认定是一种T通道阻滞剂。
引起心动过缓并有许多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这类药物已从市场上退出。
1.电压依赖型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是作用最强的阻滞剂之一。
可能通过阻塞钙通道发挥作用,引起冠状动脉、小动脉及外周动脉扩张。
硝苯地平对心脏负性肌力作用弱而不重要。
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可使钙通道扭曲并引起冠状动脉扩张,对窦房结和房室结有额外作用,此外还有负性肌力效应,但外周血管扩张作用较弱。
2.受体调控型钙通道可为β肾上腺受体阻滞剂所阻断: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降低细胞内环磷酸腺酸(cAMP)水平,使作用于钙内流的受体调控型钙通道数目降低。
细胞内钙减少,使心率减慢和心肌收缩力减低。
钙通道阻滞剂临床分类分组特征Ⅰ L通道阻滞剂。
不作用于窦房结和房室结,对其无效应二氢吡啶类、氨氯地平、非洛地平、伊拉地平、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尼鲁地平、尼莫地平、尼索地平、尼群地平、ryosidineⅡ L通道阻滞剂。
可能部分由T通道阻滞作用。
对窦房结和房室结的额外作用。
诱发电位效应苯烷基胺类:维拉帕米苯并噻氮卓类:地尔硫卓Ⅲ主要为T通道阻滞剂。
米拉贝地尔(已撤市)二.主要的钙通道阻滞剂:主要分为二氢吡啶类、苯烷基胺类和苯并噻氮卓类,其作用存在很大差别,一些重要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也不同。
只有在治疗冠状动脉痉挛时三者可互换。
在其他临床情况下(如在心绞痛、高血压或老年人中)使用时,药物选择上需谨慎。
只有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被证实在伴有轻度左室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的。
钙通道阻滞剂的血流动力学和电生理学效应硝苯地平 a 地尔硫卓维拉帕米冠状动脉扩张++ ++ +外周血管扩张++++ ++ +++负性肌力+ ++ +++房室传导↓↔+++ ++++心率↑↔↓↔↓↔血压↓++++ ++ +++窦房结抑制↔++ ++心排出量↑++ ↔↔a:或其他二氢吡啶类药物。
钙通道阻滞剂展开全文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药(calcium channel blockers)又称钙拮抗药(calcium antagonists),是一类能选择性地阻滞Ca2+经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流入细胞内,降低细胞内Ca2+浓度的药物。
临床上常用的钙通道阻滞药主要包括苯烷胺类(如维拉帕米verapamil等)、二氢吡啶类(如硝苯地平nifedipine等)和地尔硫卓类(如地尔硫卓diltiazem等)。
维拉帕米是最早发现的钙通道阻滞药。
1967年德国Fleckenstein等发现维拉帕米对心脏的作用与溶液中去掉Ca2+后作用相似,能降低心脏的收缩性,而不影响膜电位的变化和幅度,故称之为钙拮抗药。
自此大量的钙通道阻滞药便开始应用于临床。
一、细胞内Ca2+的作用与来源在体内Ca2+广泛参与组织细胞的生物反应,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肌肉(包括骨骼肌、心肌、各种平滑肌)的收缩。
②自律性细胞的自律性动作电位的形成。
③各种腺体的分泌。
④血小板的聚集、释放、收缩、胞排。
⑤肥大细胞的释放反应(脱颗粒);多型核白细胞的运动、溶酶体酶的释放。
⑥神经递质的释放。
⑦大多组织在受损伤时,细胞内Ca2+增加,这种状态叫做Ca2+超载或Ca2+超负荷,Ca2+超负荷进一步加重细胞的损伤。
许多组织细胞要产生生物反应需要胞浆内的游离Ca2+浓度升高到一定水平,由于这些钙离子可使细胞激动,故又称激动钙(activator calcium)。
细胞静息时,细胞浆内游离Ca2+ 的浓度小于1μmol/L,细胞外液约为1.5mmol/L。
激动钙的来源主要有三:①经电位依赖性慢通道(potential dependent calcium channel, PDC)跨膜内流;②经受体操纵性钙通道(receptor-operated calcium channel, ROC)内流;③从细胞内贮存或结合部位释放。
此三种来源常相互影响。
钙通道阻滞药目录钙通道阻滞药 (1)二氢吡啶类 (2)硝苯地平Nifedipine (2)尼群地平Nitrendipine (3)尼莫地平 (3)氨氯地平Amlodipine (4)左旋氨氯地平levamlodipine (5)非洛地平Felodipine (6)拉西地平Lacidipine (7)尼卡地平Nicardipine (7)乐卡地平Lercanidipine (9)巴尼地平Barnidipine (9)贝尼地平Benidipine (10)非二氢吡啶类 (11)维拉帕米Verapamil (11)地尔硫卓Diltiazem (13)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Nifedipine【适应证】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
【注意事项】(1)严重肝功能不全时减小剂量。
(2)老年人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
(3)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慎用。
(4)终止服药应缓慢减量。
(5)影响驾车和操作机械的能力。
(6)不得与利福平合用。
【禁忌证】对硝苯地平过敏者,心源性休克,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不良反应】常见面部潮红、头晕、头痛、恶心、下肢肿胀、低血压、心动过速。
较少见呼吸困难。
罕见胸痛、昏厥、胆石症、过敏性肝炎。
【用法和用量】口服:(1)片剂、胶囊剂、胶丸:初始剂量一次10mg,一日3次,维持剂量一次10~20mg,一日3次;冠脉痉挛者可一次20~30mg,一日3~4次,单次最大剂量30mg,一日最大剂量120mg。
(2)缓释片剂、缓释胶囊剂:一次10~20mg,一日2次,单次最大剂量40mg,一日最大剂量120mg。
(3)控释片剂:一次30mg,一日1次。
缓控释制剂与规格不可掰开或嚼服。
静脉滴注:遮光,一次2.5~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后在4~8小时内缓慢滴入,最大剂量一日15~30mg,可重复使用3天,以后改为口服制剂。
【制剂与规格】硝苯地平片:(1)5mg;(2)10mg。
硝苯地平缓释片:(1)10mg;(2)20mg。
钙通道阻滞剂的分类和临床应用钙通道阻滞剂的种类较多,药理作用广泛,临床上应用十分普遍。
各种钙通道阻滞剂在分子结构、药代动力学、药理作用机制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指征合理选用不同的钙通道阻滞剂就十分重要。
1钙通道阻滞剂的分类钙通道的分类钙通道主要分为两类:L型钙通道和T型钙通道。
L型钙通道和T型钙通道的主要区别是:①T型钙通道在膜电位低时开放,L型钙通道在膜电位高时开放。
②T型钙通道开放时间短,L型钙通道开放时间长。
③T型钙通道在窦房结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密度较高,L型钙通道在心肌细胞、房室结细胞密度较高。
④T型钙通道在0相除极时开放,L型钙通道在动作电位2相时开放。
⑤T型钙通道主要与血管收缩、维持窦性节律有关,L型钙通道主要与房室传导、心肌收缩、血管收缩有关。
钙通道阻滞剂的分类钙通道阻滞剂分为L型和T型。
目前,几乎所有的钙通道阻滞剂均为L 型钙通道阻滞剂。
L型钙通道阻滞剂又分为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和特点比较如下.两类L型钙通道阻滞剂特点比较分类 特点 优点 缺点第一代第二代 第三代 二氢吡啶类 非二氢吡啶类对高血压的治疗钙通道阻滞剂是理想的降压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在最新颁布的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将该通道阻滞剂列为一线降压药物。
我国约有1/3的高血压患者服钙通道阻滞剂。
选择钙通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时,一般不选用硝苯地平等第一代药物作长期治疗药物,可选用每天只服一次的第二代或第三代药物,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
高血压急症时,可选用硝苯地平片舌下含服,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
亦可应用尼卡地平静脉滴注治疗。
对心力衰竭的治疗理论上钙通道阻滞剂可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心肌细胞内钙超荷、改善心肌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机制治疗心力衰竭。
但临床研究表明,除氨氯地平对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力衰竭治疗有益外,其他钙通道阻滞剂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