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课件排序算法
- 格式:ppt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5
VB常用算法总结大全VB(Visual Basic)是一种对初学者友好的编程语言,因其简单易学的特点而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在VB中,算法是编程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用来解决各种问题,从简单的数学计算到复杂的数据处理。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用的算法,帮助VB程序员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一、排序算法1.冒泡排序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通过不断地交换相邻的元素来对数据进行排序。
它的基本思想是从列表的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顺序不正确,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整个列表都已经排序。
2.快速排序快速排序是一种高效的排序算法,它通过选择一个基准元素,将列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小于基准元素,一部分大于基准元素。
然后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最后将它们合并在一起。
3.插入排序插入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将列表分为已排序和未排序两部分,每次选择未排序部分的第一个元素,并插入到已排序部分的适当位置。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整个列表都已经排序。
二、查找算法1.顺序查找顺序查找是一种简单的查找算法,它从列表的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比较每个元素,直到找到目标元素或者遍历完整个列表。
2.二分查找二分查找是一种高效的查找算法,它要求列表已经排序。
它通过比较目标元素与列表中间元素的大小关系来确定要的部分,并缩小范围。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找到目标元素或者确定列表中没有目标元素。
三、图算法1.深度优先(DFS)深度优先是一种用于图遍历的算法,它从一个起始点开始,沿着一个路径尽可能深地访问节点,直到遇到一个没有未访问过的相邻节点为止。
然后回溯到前一个节点,寻找其他路径。
2.广度优先(BFS)广度优先也是一种用于图遍历的算法,它从一个起始点开始,依次访问所有与起始点相邻的节点,然后再依次访问这些节点的相邻节点,直到遍历完图中的所有节点。
四、动态规划动态规划是一种解决多阶段决策问题的方法,它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阶段,并定义状态和决策。
vb课程设计排序算法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排序算法的概念、原理和常见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等);理解排序算法的应用场景和性能分析。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VB编程语言实现常见排序算法,并进行性能比较;能够分析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和编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自主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排序算法的概念和原理:介绍排序算法的定义、分类和性能评价指标。
2.常见排序算法:讲解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等基本排序算法的原理和实现。
3.排序算法的应用场景:分析排序算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数据库排序、文件排序等。
4.排序算法的性能分析:介绍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不同排序算法的性能优缺点。
5.VB编程实现排序算法:引导学生运用VB编程语言实现排序算法,并进行性能比较。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排序算法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场景。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解决问题。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VB编程语言实现排序算法,并进行性能比较。
4.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排序算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VB编程与应用》等相关教材。
2.参考书:《数据结构与算法》等相关参考书。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排序算法的原理和实现。
4.实验设备:计算机、网络等实验设备,让学生动手实践排序算法。
5.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实践案例。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评的30%。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排序算法?首先,在计算机编程中排序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
数据只有经过排序后,才更有意义。
其次,排序算法说明了许多重要的算法的技术,例如二进制细分,递归和线性添加。
最后要说明的一点是不同的算法有不同的优缺点,没有一种算法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好的算法。
汽泡排序法该算法是专门针对已部分排序的数据进行排序的一种排序算法。
如果在你的数据清单中只有一两个数据是乱序的话,用这种算法就是最快的排序算法。
如果你的数据清单中的数据是随机排列的,那么这种方法就成了最慢的算法了。
因此在使用这种算法之前一定要慎重。
这种算法的核心思想是扫描数据清单,寻找出现乱序的两个相邻的项目。
当找到这两个项目后,交换项目的位置然后继续扫描。
重复上面的操作直到所有的项目都按顺序排好。
图1是对这种算法的说明。
在该例中,数字1的未按顺序排好。
第一次扫描清单时,程序找到4和1是两个相邻的乱序项目,于是交换它们的位置。
以此类推,直到将所有的项目按1234排好。
数字1就象上升的汽泡一样,这就是这一算法名称的由来。
2221331241331444图1.你可以改进该算法,让程序自下而上开始扫描,这样只须一次就能排好顺序了。
下面是用VB代码实现这一算法的例子:' min and max are the minimum and maximum indexes' of the items that might still be out of order.Sub BubbleSort (List() As Long, ByVal min As Integer, _ByVal max As Integer)Dim last_swap As IntegerDim i As IntegerDim j As IntegerDim tmp As Long' Repeat until we are done.Do While min < max' Bubble up.last_swap = min - 1' For i = min + 1 To maxi = min + 1Do While i <= max' Find a bubble.If List(i - 1) > List(i) Then' See where to drop the bubble.tmp = List(i - 1)j = iDoList(j - 1) = List(j)j = j + 1If j > max Then Exit DoLoop While List(j) < tmpList(j - 1) = tmplast_swap = j - 1i = j + 1Elsei = i + 1End IfLoop' Update max.max = last_swap - 1' Bubble down.last_swap = max + 1' For i = max - 1 To min Step -1i = max - 1Do While i >= min' Find a bubble.If List(i + 1) < List(i) Then' See where to drop the bubble.tmp = List(i + 1)j = iDoList(j + 1) = List(j)j = j - 1If j < min Then Exit DoLoop While List(j) > tmpList(j + 1) = tmplast_swap = j + 1i = j - 1Elsei = i - 1End IfLoop' Update min.min = last_swap + 1LoopEnd Sub选择排序法选择排序法是一个很简单的算法。
vb各种排序算法'此文飞本人原创具体出处未知Option ExplicitDim Sums(9999) As Long, Sumb(9999) As Long '生成数据数量可自己设置Private blnSort As Boolean '排序方向Private Declare Function SendMessageFind Lib "User32" Alias "SendMessageA" (ByVal hWnd As Long, ByVal wmsg As Long, ByVal wparam As Integer, ByVal lparam As String) As Long Private Declare Function timeGetTime Lib "winmm.dll" () As LongDim T As Long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i As Long, z As Long, j As LongList1.ClearDoEventsList1.Visible = FalseFor i = 0 To UBound(Sums)nn:Randomizez = 99999 * Rnd + 9j = SendMessageFind(List1.hWnd, &H18F, 0, z)If j > -1 ThenGoTo nnElseSums(i) = zSumb(i) = zList1.AddItem Sums(i)End IfNextList1.Visible = TrueMe.Caption = "共产生数据:" & UBound(Sums) + 1 & " 项"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Dim ti As Integer, i As LongList2.ClearDoEventsFor i = 0 To UBound(Sumb)Sums(i) = Sumb(i)NextblnSort = Option1(0).ValueT = timeGetTimeIf Option2(0).Value = True ThenCall mpsort(Sums) '冒泡排序ti = 0End IfIf Option2(1).Value = True ThenCall insort(Sums) '插入排序ti = 1End IfIf Option2(2).Value = True ThenCall QuickSort(LBound(Sums), UBound(Sums)) '快速排序ti = 2End IfIf Option2(3).Value = True ThenCall selctsort(Sums) '选择排序ti = 3End IfIf Option2(4).Value = True ThenCall hirsort(Sums) '希尔排序ti = 4End IfIf Option2(5).Value = True ThenCall duisort(Sums) '堆排序ti = 5End IfIf Option2(6).Value = True ThenCall nsort(Sums) '打乱次序ti = 6End IfLabel1(ti).Caption = timeGetTime - TList2.Visible = FalseDoEventsFor i = 0 To UBound(Sums)List2.AddItem Sums(i)NextList2.Visible = TrueMe.Caption = "成功对:" & UBound(Sums) + 1 & " 项数据进行了排序,用时: " & Label1(ti).Caption & " 毫秒"Exit Sub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List1.ClearList2.ClearMe.Caption = "六种排序"End SubPrivate Sub nsort(ByRef arrtosort() As Long)Dim i As Long, j As Long, tmp As LongFor i = LBound(arrtosort) To UBound(arrtosort)j = (UBound(arrtosort) - i) * Rnd + iIf i <> j Thentmp = arrtosort(i)arrtosort(i) = arrtosort(j)arrtosort(j) = tmpEnd IfNext iEnd SubPrivate Sub mpsort(ByRef arrtosort() As Long) '冒泡排序'经过n-1趟子排序完成的,它的时间复杂度为O(n^2)'优点:1.“编程复杂度”很低,很容易写出代码;2.具有稳定性Dim i As Long, j As Long, M As Long, tmp As LongM = UBound(arrtosort) 'm 等于数组上标Do While M '至m等于数组下标j = M - 1M = 0If blnSort ThenFor i = 0 To jIf arrtosort(i) > arrtosort(i + 1) Then '找到后者大于前者地数tmp = arrtosort(i) '两者互换arrtosort(i) = arrtosort(i + 1)arrtosort(i + 1) = tmpM = i '从该位置开始继续查找End IfNext iElseFor i = 0 To jIf arrtosort(i) < arrtosort(i + 1) Thentmp = arrtosort(i)arrtosort(i) = arrtosort(i + 1)arrtosort(i + 1) = tmpM = iEnd IfNext iEnd IfLoopEnd SubPrivate Sub insort(ByRef arrtosort() As Long) '插入排序'插入排序的基本操作就是将一个数据插入到已经排好序的有序数据中,从而得到一个新的、个数加一的有序数据'算法适用于少量数据的排序,时间复杂度为O(n^2)。
VB常考算法(八)排序:1、算法1)选择法排序算法说明:根据上例中求最小值的思路,我们可以使用如下方法进行从小到大排序:第一轮,以第一个元素逐个跟后面的所有元素比较,如果比后面的元素大就进行交换,经过一轮比较,第一个元素被确定为最小;同样的方法,下一轮以第二个元素跟剩下的所有元素进行比较确定下次小的元素;以此类推…下面我们以图形的形式体现对5个数进行选择排序的过程: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从上图可以发现对5个元素进行排序,总共经过了5-1=4轮,而每一轮中比较的次数也不相同,第一轮2、3、4、5号元素参与跟1号元素的比较,共4次,第二轮3、4、5号元素参与跟2号元素的比较,共3次,以次类推,比较次数逐步减少。
经过四轮的比较,利用逐步求最小值的方法将5个数从小到大排好序。
对于这样一个排序的过程,我们可以使用两个循环分别控制比较的轮数和每一轮的次数。
程序代码: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n As Integern = InputBox("请输入数组元素的个数:")Dim a()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Print "排序前:"ReDim a(n)For i = 1 To na(i) = Int(Rnd * (99 - 10 + 1) + 10)Print a(i);最小值次小值Next iFor i = 1 To n - 1For j = i To nIf a(i) > a(j) Thentemp = a(i) '交换元素a(i) = a(j)a(j) = tempEnd IfNext jNext iPrintPrint "排序后:"For i = 1 To nPrint a(i);Next iEnd Sub2)冒泡法排序算法说明:相邻的元素进行比较,如果前面的元素比后面的元素大,则将它们进行交换,具体思路:设在数组a 中存放n 个元素,第一轮,将a(1)和a(2)进行比较,若a(1)>a(2),则交换这两个元素的值,然后继续用a(2)和a(3)比较,若a(1)>a(2),则交换这两个元素的值,以此类推,直到a(n-1)和a(n)进行比较处理后,a(n)中就存放了n 个数中最大的值;第二轮,用a(1)与a(2),a(2)与a(3),…,a(n-2)与a(n-1)进行比较,处理方法相同,这一轮下来,a(n-1)中存放n 个数中第二大的值;…;第n-1轮,a(1)与a(2)进行比较处理,确保最小值在a(1)中。
冒泡法:(1)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将相邻的数比较,若为逆序,就交换,比较完一轮,最大的数已沉底,成为数组中的最后一个元素a(n)(2) 对a(1)和a(n-1)的n-1个数进行同(1)的操作,次大的数放入a(n-1)中,完成第二轮排序。
(3) 进行n-1轮排序,所有的数排序完毕。
Dim a%(), i%, j%, n%For i = 1 To n - 1For j = 1 To n - iIf a(j) > a(j + 1) Thent = a(j): a(j) = a(j + 1): a(j + 1) = t End IfNext jNext iPrintFor i = 1 To nPrint a(i);Next i 顺序交换法:(1)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将它和其后的每个元素进行比较,若为逆序,就交换,比较完一轮,a(1)成为数组中的最小的元素。
(2) 对a(2)和a(n)的n-1个数进行同(1)的操作,次小的数放入a(2)中,完成第二轮排序。
(3) 进行n-1轮排序,所有的数排序完毕。
Dim a%(), i%, j%, n%For i = 1 To n - 1For j = i + 1 To nIf a(i) > a(j) Thent = a(i): a(i) = a(j): a(j) = t End IfNext jNext i选择法(1) 从n个数的序列中选出最小的数,与第1个数交换位置;(2) 除第1个数外,其余n-1个数再按(1)的方法选出次小的数,与第2个数交换位置;(3) 重复(1)n-1遍,最后构成递增序列。
Dim a%(), i%, j%, n%For i = 1 To n – 1k=iFor j = i + 1 To nIf a(j) < a(k) Then k=jNext jif k<>i then t=a(i): a(i)=a(k): a(k)=tNext i 插入法:1. 找到插入数在数组中的位置i2. 将从n到i的每个元素向后移动一个位置3. 插入数插入法1:将一个数插入到有序数列,使插入后数列仍然有序Dim a(1 To 10) As IntegerKey = Val(InputBox("输入一个数"))For i=1 to 9If a(i)>Key Then Exit Fornext iFor k = 9 To i Step -1a(k + 1) = a(k)Next ka(i) = Key插入法2:用上面的插入方法将一批数排序(从小到大),设数列中开始只有一个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