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Ogura CMS三系杂交油菜制种优势和技术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简述油菜三系杂交制种技术一、引言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而三系杂交制种技术则是油菜育种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对油菜三系杂交制种技术进行全面详细地介绍。
二、三系杂交制种技术原理三系杂交制种技术是利用两个不同类型的亲本与一个核不育株系相结合,通过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控制,使得F1代植株呈现出雄性不育,但却具有较强的生长力和抗逆性。
然后再通过选配、筛选等手段获得优秀的F1代植株,并进行自交或互交后代选择。
最终获得了既具有优良性状又能保持雄性不育特征的新品种。
三、三系杂交制种技术流程1. 亲本选择:选择两个具有良好遗传背景和经济价值的亲本。
2. 核不育株系培养:通过诱导剂处理等手段培养出核不育株系。
3. 雄性不育基因筛选:通过PCR等技术筛选出雄性不育基因。
4. 杂交:将核不育株系与两个亲本杂交,获得F1代植株。
5. 优良F1代植株筛选:对F1代植株进行生长状况、产量、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和筛选。
6. 后代选择:对优良F1代植株进行后代选择,获得最终新品种。
四、三系杂交制种技术的优点1. 可以大幅度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2. 可以避免自交亲缘关系过近导致的遗传衰退现象。
3. 可以通过对亲本和后代进行选择,获得更为优良的新品种。
五、三系杂交制种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核不育株系的培养难度大,需要专业技术支持。
解决方法: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科研合作等方式。
2. 雄性不育基因表达稳定性差,易受环境影响。
解决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对雄性不育基因进行改良和优化,提高其表达稳定性。
3. 三系杂交制种技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解决方法:加强政策支持,提高资金投入,增加科研项目等方式。
六、三系杂交制种技术的应用前景三系杂交制种技术在油菜育种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推广到其他作物的育种中。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三系杂交制种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油菜三系育种的原理及应用引言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育种是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油菜三系育种是一种常用的育种方法,它通过利用三个不亲和的细胞系实现杂交,提高油菜的抗逆性、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介绍油菜三系育种的原理及其应用。
1. 油菜三系育种的原理油菜三系育种依赖于三个不亲和的细胞系,分别为A系、B系和C系。
其原理如下:•A系:A系是雄性不育系,其花药可产生大量雄性不育花粉,无法正常授粉和结实。
•B系:B系是恢复系,其花药虽然能正常发育和产生可育花粉,但是花粉具有杂交优势,能有效授粉到A系的雌蕊上。
•C系:C系是保持系,其花药在杂交时无法发育,仅起保持雄蕊的作用。
通过将A系与B系或C系杂交,通过杂交后代的选择筛选,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油菜新品种。
2. 油菜三系育种的应用油菜三系育种具有以下几个应用方面:2.1. 抗逆性育种油菜三系育种可以通过杂交选育出抗逆性强的品种。
例如,通过与高抗菌性品种进行杂交,选育出抗病性强的油菜新品种,提高油菜的抗病能力。
2.2. 高产育种油菜三系育种可以通过杂交选育出高产的品种。
例如,通过与高产量品种进行杂交,选择产量高的后代,进一步提高油菜的产量。
2.3. 优质育种油菜三系育种可以通过杂交选育出优质的品种。
例如,通过与品质优良的品种进行杂交,选择品质好的后代,提高油菜的食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2.4. 病虫害抗性育种油菜三系育种可以通过杂交选育出病虫害抗性强的品种。
例如,通过与具有抗虫害基因的品种进行杂交,选择抗虫害的后代,提高油菜的抗虫害能力。
3. 油菜三系育种的优势油菜三系育种相比传统育种方法具有以下优势:•提高杂交效果:油菜三系育种通过利用三个不亲和的细胞系进行杂交,提高了杂交效果,快速获得优质的杂交种。
•强大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杂交,油菜三系育种可以获得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育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利于引入新基因、提高油菜的适应性和抗性。
•节省时间和成本:与传统育种相比,油菜三系育种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加快新品种的选育进程。
优质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一、种子准备选用通过审定的优质杂交油菜品种,晒种一二天,并用盐水进行选种,然后在水中浸三四个小时,用5%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拌种,拌等量草木灰、细土或炒熟的菜籽待播。
二、苗床准备选用土质肥沃、地势平整、接近水源、2年以上未种过其他十字花科作物的旱土或中稻田作苗床,苗床大小与大田种植面积的适宜比例为1:5~7。
苗床地先进行翻耙,控制耕深在10厘米~15厘米,然后整土开厢,厢宽1.2米~1.5米,沟宽30厘米~35厘米,沟深15厘米~20厘米,并开好腰沟、围沟,捡净残根杂草,整细土壤,平整厢面。
每667平方米以人畜粪1000公斤~12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25公斤、氯化钾5公斤~6公斤,混和拌匀堆沤7日~10日后施于厢面,在整地时均匀地施于土表层。
三、播种湘西、湘北两熟制地区于9月上中旬播种,三熟制地区于9月20日前后播种。
湘中地区可推迟3天~5天,湘南可推迟7天~10天。
每667平方米苗床播种量为0.4公斤~0.5公斤。
播种前先按厢定量分种,做到逐厢均匀撒播,播种后浇施薄层猪粪水,并以盖籽灰盖种,灰厚以种子不外露为准。
四、苗床管理天气干旱时于每天傍晚浇施稀薄粪水,出苗后坚持浇水抗旱,有条件的也可进行沟灌,灌至厢沟三分之二处时停止进水,等厢面湿润后将余水排干。
遇多雨天气及时清沟。
齐苗后及时拨去丛生苗,待幼苗长至3片真叶时进行定苗,每平方米留苗120株~140株。
杂交种具有生长优势,间苗、定苗时注意去小留大,除杂去劣。
定苗后和移栽前7天追施2次尿素,施用量分别为5公斤、3公斤。
注意防治蚜虫、菜青虫、菜螟、跳甲、猿叶虫。
五、移栽当苗龄为30日~35日,真叶为5片~7片时即可移栽,移栽期从10月中旬开始,湘北10月下旬、湘中11月5日以前、湘南11月10日以前移栽结束。
1.整地稻田在水稻勾头散籽时,将水排干,稻谷收获后,每667平方米用猪、牛栏肥1200公斤~1500公斤,或猪粪1000公斤~1200公斤,或土杂肥1500公斤~2000公斤,拌和过磷酸钙20公斤~25公斤、氯化钾7公斤~8公斤、1公斤硼肥施于稻田,然后犁翻耙碎。
油菜花杂交育种的流程
油菜花杂交育种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选择优良的父本和母本亲本,确保遗传性状互补;在适宜季节进行人工授粉,将父本花粉转移至母本柱头上;授粉后对母本植株进行隔离保护,防止自然异花授粉干扰;待蒴果成熟时,收集杂交种子并进行培育;播种后对杂交后代进行田间观察、记录和筛选,依据性状表现优劣淘汰不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经过多代定向选育,最终获得具有理想性状的油菜新品系或新品种。
杂交油菜栽培技术油菜栽培技术指导方案一、育秧技术油菜育秧是油菜栽培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实践证明培育壮秧是实现油菜高产的基础。
油菜壮秧的特征为秧龄适中、植株矮壮、叶间距小、根系发达、叶色青绿、无病虫害。
形态指标为:苗高20-25厘米,绿叶6张左右,根茎粗0.5-0.6厘米,叶间距2厘米以内,叶面积250平方厘米以上。
要达到壮苗移栽,需做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1、选好秧田,培肥床土秧田好坏,对培育壮秧有密切关系,所以一定要选择好的苗床田。
一般应选择土质肥沃疏松,地势高爽平整,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的田块。
并且按秧:大田比例为1:6—7留足秧田,保证每株秧苗具有一定的营养生长空间,促进个体生长发育,防止因留苗过密引起的高脚苗、弱小苗。
为满足油菜子叶平展后即进入自养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播种前苗床应施足基肥。
基肥以每亩人粪尿20担,复合肥40-50公斤或碳铵25公斤加过磷酸钙20-25公斤为宜。
苗床应做到泥细而平整,上松下实,干湿适度。
2、适期播种,控制播量本区适播期一般在9月20日至30日之间,播时应以畦定量,均匀播种,要求一次播种一次齐苗,力争早出苗,早全苗。
播种时严格控制播种量,均匀播种,一般亩播种量0.6公斤左右。
3、加强管理,前促后控油菜出苗后应及时间苗,要求做到“五去五留”:去弱苗留壮苗,去小苗留大苗,去杂苗留纯苗,去病苗留健苗,去密苗留匀苗。
同时还要拔除杂草。
一般每平方尺留苗不宜超过20株。
在肥料运筹上,三叶期前以促为主,应于一叶一心时及时施用断奶肥,一般每亩以尿素5-6斤或复合肥10-15斤施用。
三叶至五叶期一般以促平衡生长为主;五叶期以后一般不宜施肥,以控为主。
移栽前一周左右,每亩施用6-7斤尿素作起身肥,以促进移栽后早活棵早返青。
4、化学调控,防病治虫多效唑具有控上促下,提高苗期抗逆能力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油菜高脚苗的发生。
因此,在油菜三叶一心时,亩用15%多效唑40-50克,加水40-50公斤,用小机均匀喷施。
经济作物2012.7金油杂2009(原代号SY05-1)是三原县种子管理站于2005年以5038A为母本,2088C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甘蓝型双低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
1亲本特征特性1.1母本5038A5038A是1997年4月以单低不育系36A为母本,以双低常规品种“中双2号×华双2号”杂交后代选系5038为保持系,经测交并连续回交6代,于2004年选育而成。
5038A属甘蓝型,半冬性,苗期直立,叶色浅,叶片大,长势强,株高160cm,分枝夹角小,有效分枝部位50cm,有效分枝8~9个,单株有效角果250~300个,每角粒数15粒左右,千粒重4.0g 左右,籽粒黑色,大田整齐一致。
1.2父本2088C恢复系2088C属甘蓝型,半冬性,苗期直立,叶色深绿,叶大,叶缘有刺,开花较早,长势强,较抗菌核病和病毒病。
分枝夹角小,株高140cm,有效分枝部位45cm,有效分枝8~9个,单株有效角果350~ 400个,每角粒数20粒左右,千粒重4.0g左右,籽粒黑色。
1.3选育及产量表现2005年科技人员用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5038A和双低恢复系2088C组配杂交组合05-1,并进行观察试验,发现其生长势强,丰产性突出,且抗病抗倒。
2006年在雁北试验站进行品比试验,折合亩产220.3kg,比对照增产15.5%,表现突出。
2007-2008年度参加陕西省灌区油菜陕南B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06.9kg,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15.0%,平均亩产油量89.44kg,比对照增产17.1%,居参试品种第一位;2008-2009年度陕西省灌区油菜陕南B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5.1kg,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7.1%,平均亩产油量69.46kg,比对照增产7.5%;2008-2009年度陕西省灌区油菜陕南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8.4kg,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4.9%,平均亩产油量66.95kg,比对照增产5.3%,两年参加试验,陕南组17点次全部增产。
文章编号:1005-2690(2018)07-0078-02中图分类号:S565.4文献标志码:B河西走廊Ogura CMS三系杂交油菜制种优势和技术流程钱武1,戴成满2(1.温州嘉友分子育种研究院,浙江温州325014;2.温州嘉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温州325014)摘要:河西走廊由于具有天然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优势,被称为是“天然的种子生产车间”和“天然的种子仓库”,其是甘蓝型冬油菜制、繁种的良地。
从Ogura CMS三系杂交油菜种的自身特点以及河西走廊地理、气候特点,讨论了Ogura CMS三系杂交油菜在春播区的制种优势和制种技术。
关键词:河西走廊;Ogura CMS三系杂交油菜;制种优势;技术流程1Ogura CMS三系杂交种的优越性已经报道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有很多种,但由于有些系统的不育性不彻底,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油菜制种生产实践中运用的系统并不是很多。
在这些系统中,不育系对温度的敏感主要是由保持系的细胞核所决定的。
Ogura CMS具有对环境不敏感、不育性状稳定并且几乎所有的甘蓝型油菜都能成为其保持系的优点,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稳定的不育材料,Ogura CMS系统恢复源较窄。
国外通过细胞工程等手段获得了其稳定的恢复系,实现了三系配套。
2河西走廊的自然环境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西长约为1000km、南北宽约100km,海拔1500m左右,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只有200mm左右,但发展农业的其他气候条件非常优越。
全年日照时数可达2550~3500h,光照资源丰富,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可促进其生长。
河西走廊因地处中纬度地带,且海拔较高、热量不足,但作物生长季节气温偏高,加之气温日变化大,有利于农作物的物质积累。
3制种基地的确定Ogura CMS三系杂交油菜制种田应选择海拔为2000m的地区,种植区域比较集中,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舒缓,不易发生涝害和渍害,不易受到人畜的破坏,容易灌溉,并且近1~2年内没有种过油菜或其他十字花科作物的区域。
油菜杂交制种技术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油菜籽含油量达35%~50%,油菜的嫩茎及叶也可以食用,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亿亩左右,主要分布在黄淮地区和长江流域。
杂交油菜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成为我国发展油菜生产的重要途径,种植面积逐年递增,目前杂交油菜种植面积已占我国油菜种植面积的60%以上,需种量越来越大。
今天,我们将给大家介绍一下油菜杂交制种技术的各个环节。
要想出好种儿,关键得有好苗儿。
那什么样的地块能培育出好苗儿来呢?苗床选择油菜苗床要选择水旱轮作田块,近1年内没有种过油菜,也不曾种植过白菜、萝卜、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旱地则需要3年没有种植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
同时要求土壤肥沃、地势平整,靠近水源,排灌方便。
在这里提醒大家,要按计划制种面积来留足苗床。
一般情况下,母本苗床与大田以1:5配置,父本以1:20配置。
父母本要分开种植,避免混杂。
要想让油菜苗儿顺利成长,接下来您得给它整好床铺。
苗床整理结合整地施足苗床肥,一般肥料施用量为:每亩施碳酸氢铵30~35千克或尿素15~20千克,过磷酸钙30~35千克,氯化钾10~15千克,硼砂0.5~1.0千克。
不能施用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秸秆沤制的农家肥。
油菜种子发芽势弱,顶土能力差,尤其是母本,生命力更弱,出苗困难。
为确保一播全苗,必须精心整地,做到苗床田土碎、厢平、地湿、草净,上虚下实。
在这里要说明一下,父本苗床与母本苗床的整理方法和标准是一样的。
苗床整理好就要开始播种了。
油菜杂交制种技术不同于油菜常规栽培的地方就得看这个环节。
专家提示:通过杂交制出的油菜种子,它的父母本是有严格要求的。
父母本一定要由育种单位提供,农户千万不能随意在市场上购买油菜种子作为父母本进行杂交制种工作。
下面我们来看看它是如何播种的。
播种黄淮地区一般在9月上、中旬播种育苗,长江流域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种育苗。
油菜父本和母本的播种时间要适当错开,以使得他们初花期一致。
播种量以每亩定植6000~8000株计算,约折合每亩大田用种50克。
油菜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杂交制种技术对于提高油菜产量、品质以及推动油菜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油菜三系杂交制种技术是目前油菜杂交育种中广泛应用且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本文将对油菜三系杂交制种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油菜三系杂交制种的概念油菜三系杂交制种是指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简称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者之间的特定关系,通过有性杂交的方式生产出具有杂种优势的油菜种子的过程。
其中,不育系是指雄性器官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正常花粉,但雌性器官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结实的品系;保持系则是能使不育系的不育特性得以保持的品系;恢复系则是能使不育系恢复育性,产生正常花粉并结实的品系。
二、油菜三系杂交制种的原理油菜三系杂交制种的原理基于细胞质雄性不育遗传机制。
细胞质雄性不育是由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共同控制的一种遗传现象。
不育系的细胞质中含有不育基因,而细胞核中则缺少恢复育性的基因;保持系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不含有不育基因,能够使不育系的不育特性得以保持;恢复系的细胞质中不含有不育基因,而细胞核中含有恢复育性的基因,能够使不育系恢复育性。
在杂交制种过程中,首先将不育系与恢复系进行杂交,得到具有杂种优势的 F1 代种子;然后将 F1 代种子再与不育系进行回交,得到不育系的后代,即保持系。
通过这样的循环过程,不断地生产出具有杂种优势的油菜种子。
三、油菜三系杂交制种的技术要点(一)不育系的选育与繁殖不育系的选育是油菜三系杂交制种的关键环节之一。
选育不育系需要从大量的油菜品种资源中进行筛选和鉴定,选择具有细胞质雄性不育特性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培育和纯化。
不育系的繁殖主要通过隔离繁殖和繁殖技术来实现。
隔离繁殖是指将不育系种植在与其他油菜品种隔离的区域,防止其他花粉的污染,以保证不育系的纯度;繁殖技术包括合理的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确保不育系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并产生大量的种子。
杂交油菜制种高产栽培技术
一、种子选择
1、苜蓿类:种子定植,选择耐寒、抗病虫性强的品种,例如介夏、
KZ03等;
2、芥菜类:以耐寒的芥菜、陆羽芥及它们的多倍体为主,选择抗性强、叶型大、产量高的品种;
3、油菜类:要求抗溃疡病、耐低温型粝,如抗病虫性状优良、弯白期
早晚不影响秋种油菜栽培的Kaz抗、哈尔抗、太阳抗等类。
二、复种
1、苜蓿类:种植前要进行种子杀菌防治,可采用0.1%碘化钾、0.1%
纳乐比斯等,复种时间宜定在周彻及以后;
2、芥菜类:复种要准备干燥、棉絮微粉的材料,一般应于温度升到20℃时进行;
3、油菜类:油菜复种要求土壤温度达到8℃以上,注意控制施肥量以
免导致叶形畸形。
三、水肥管理
1、苜蓿类:种子播种后应及时浇水,保持湿润,尤其在复种期间要加强,此期间勤浇水为上;
2、芥菜类:及时控制土壤撒毒,保持土壤湿润,防止水分损失,同时
要适可而止地施肥;
3、油菜类:油菜在栽培过程中要加强水肥管理,施肥时,为提高叶面
绿度及降低根病症,建议采用腐熟的有机肥料。
四、病虫害防控
1、苜蓿类:开花期宜及时撒毒,采用二氯乙烯、百菌清等有效杀虫药;
2、芥菜类:要按季节开展预防性施药,采用蝯蛾菊、敌敌畏、氰氟硫
磷等防治;
3、油菜类:温度低湿度大,容易发生假单胞菌病,防治时采用高效杀
菌剂及颠茄病毒栽培。
五、收获与加工
1、苜蓿类:采苗期半雌性的的苗叶健康且绿度饱满,收获后可直接贮藏;
2、芥菜类:到达成熟期,形状及叶色都达到最佳,此时可以进行收获,并及时进行加工;
3、油菜类:油菜大多数生长季短,收获后要尽快进行清洗分类,之后
进行快速处理。
油菜杂种优势浅析油菜浅析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品种类型多,适应性广,在世界五大洲均有分布,但以亚洲、欧洲和北美洲面积最大,三个洲油菜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95.21[1]。
油菜在我国也是最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和优质的蛋白饲料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的1/3,其中长江流域又占世界的1/4,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产区[2]。
中国国油菜的发展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油菜生产经历了三次大变革[3]后油菜的平均产量不仅得到进一步提高,达到l500kg/hm2以上[4],而且双低优质油菜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其食用油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而使占我国植物油总量40%以上的菜籽油成为优质油品;另一方面,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双低油菜品种脂肪酸的组成以C18为主,和化石柴油的碳链组成类似,可以作为潜在的生物柴油原料。
目前我国油菜的杂优利用途径2.1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三系杂交种:目前国内外在生产上利用的油菜杂种中,主要是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萝匐(Raphanus sativus)胞质雄性不育型;波里马(Polima)胞质不育型;陕2A胞质雄性不育型;MSL雄性不育型2.2细胞核雄性不育(GMS)杂交种油菜核不育系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种是由两对隐性基因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 已审定的杂交种有蜀杂6号(1995),蜀杂7号(1996),油研7号(1995),油研8号(1998),油研9号(1999)等。
这类核不育系因为不易获得100%的不育株群体,制种时需要人工拔除50%可育株,较为麻烦,生产上难于大量采用。
另一种是有由两对显性基因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这种油菜核不育材料为四川省宜宾地区农科所(1972) 发现的,李树林等(1986,1990)遗传研究证明是由两对显性基因互作控制, 并通过“临保系”提出“三系化”繁殖、制种的遗传模式。
最后一种是由隐性上位基因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安徽省农科院陈凤祥等(1993,1995,1998)报道了另一类隐性基因控制的核不育材料9012A,这类不育材料除受两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ms1ms1ms2ms2)控制外,还受一对隐性上位基因(rfrf)的作用,上位基因呈隐性纯合(rfrf)状态时,对隐性不育基因(ms1、ms2)起抑制作用,而表现为可育。
河西走廊地区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优质高产制种技术辛克卿;王明琴;王建堂;郭志浩;孙瑞杰【摘要】本文针对在杂交油菜制种过程中影响种子质量与产量的各种因素,提出了解决种子质量与产量提升的具体措施与方法.【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信息》【年(卷),期】2016(000)013【总页数】2页(P99-100)【关键词】杂交油菜;制种;栽培技术【作者】辛克卿;王明琴;王建堂;郭志浩;孙瑞杰【作者单位】甘肃华协农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甘肃华协农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甘肃华协农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甘肃华协农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甘肃华协农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44.2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而甘蓝型双底杂交油菜符合人们健康生活需求,被列为我国现阶段普及推广的油菜种类。
杂交油菜分两系杂交和三系杂交,本文针对三系杂交油菜杂交种生产提出一套比较详尽的技术流程,以供参考。
以前制种油菜一般产1 125 kg/hm2,最高年份产1 500 kg/hm2。
目前,已经达到150 kg 左右。
杂交油菜制种要获得产量、质量双高,必须严格掌握以下技术环节。
1.1 地块选择甘蓝型油菜制种田应选择海拔为2 000 m左右,田块相对集中,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舒缓、不易发生涝害和渍害,不易受到人畜的破坏,近三五年没有种植过油菜或其他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
1.2 设置隔离区为保证油菜制种的纯度,必须做好隔离工作,一般是制种田周围种植其他作物进行空间隔离,但要注意在1 000 m以内不能出现十字花科作物;还有就是自然形成的丘陵或山河进行的自然隔离。
2.1 平整土地播前耕整2~3次,要求土壤细碎疏松,表土平整无板结,地块无垃圾、无根茬,保持土壤良好的墒情。
2.2 施足基肥播前犁耕施肥机械化一次进行。
河西走廊Ogura CMS三系杂交油菜制种优势和技术流程钱武;戴成满
【期刊名称】《种子科技》
【年(卷),期】2018(36)7
【摘要】河西走廊由于具有天然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优势,被称为是"天然的种子生产车间"和"天然的种子仓库",其是甘蓝型冬油菜制、繁种的良地.从Ogura CMS三系杂交油菜种的自身特点以及河西走廊地理、气候特点,讨论了Ogura CMS三系杂交油菜在春播区的制种优势和制种技术.
【总页数】2页(P78,81)
【作者】钱武;戴成满
【作者单位】温州嘉友分子育种研究院,浙江温州 325014;温州嘉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温州 325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4
【相关文献】
1.原生质体非对称融合法获得花椰菜与ogura CMS甘蓝型油菜种间杂种 [J], 惠志明;刘凡;简元才;申书兴;赵泓
2.基础设施建设对嘉友Ogura三系杂交油菜育种的影响 [J], 钱武;戴成满;郑成彧;林秀秀;梁全兴;李飞
3.油菜Ogura-CMS恢复系分子标记二重PCR体系研究 [J], 王俊生;李俐俐;邢亚迪;王双婷;杨欢欢;张沙;谭光轩;李成伟
4.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制种技术研究Ⅰ.父母本不同行比、播期及群体结构比对制种纯度的影响 [J], 张瑞茂;侯国佐;朱永生;赵继献
5.Ogura CMS紫菜苔×萝卜×甘蓝型油菜杂种的获得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J], 黄邦全;刘幼琪;吴文华;薛小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掖市油葵杂交制种技术王哲;李尚辉【摘要】@@ 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气候干燥,日照充足,降水量少,油葵制种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生产的种子色泽鲜艳、发芽率高,深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油葵杂交制种是利用雄性不育三系配套中的雄性不育系作母本,雄性不育恢复系作父本进行杂交制种.近年油葵制种面积每年在1 000 hm<'2>以上,平均产量达2 400kg/hm<'2>,纯收入37 500元/hm<'2>以上,现将其制种技术介绍如下.【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年(卷),期】2011(000)006【总页数】3页(P71-73)【作者】王哲;李尚辉【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稽查站,甘肃,张掖,734000;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稽查站,甘肃,张掖,7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5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气候干燥,日照充足,降水量少,油葵制种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生产的种子色泽鲜艳、发芽率高,深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
油葵杂交制种是利用雄性不育三系配套中的雄性不育系作母本,雄性不育恢复系作父本进行杂交制种。
近年油葵制种面积每年在1 000 hm2以上,平均产量达2 400 kg/hm2,纯收入37 500元/hm2以上,现将其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1 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力均匀、排灌良好,且近3 a内未种过油葵,也无自生油葵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
要求隔离区在3 km以上,前茬作物以小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为宜,忌与苗圃、甜菜、大豆、油菜倒茬,忌重茬和迎茬种植。
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时浅耕耙耱,做到土地平整,无坷垃,上虚下实。
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尿素75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作基肥。
2 起垄覆膜播种前10~15 d起垄,垄宽50 cm,垄高10 cm,宽70 cm地膜覆盖。
3 播种3.1 播种期油葵生长发育需≥5℃的有效积温在1 900℃,油葵适播期较长,生产上常通过调节播种期来调节花期,使开花后20 d能躲过高温、多雨及干热风的天气,以保证授粉良好,提高结实率。
河西走廊Ogura CMS三系杂交油菜制种优势和技术流程
作者:钱武戴成满
来源:《种子科技》2018年第07期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7-0078-02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志码: B
摘要:河西走廊由于具有天然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优势,被称为是“天然的种子生产车间”和“天然的种子仓库”,其是甘蓝型冬油菜制、繁种的良地。
从Ogura CMS三系杂交油菜种的自身特点以及河西走廊地理、气候特点,讨论了Ogura CMS三系杂交油菜在春播区的制种优势和制种技术。
关键词:河西走廊;Ogura CMS三系杂交油菜;制种优势;技术流程
1 Ogura CMS三系杂交种的优越性
已经报道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有很多种,但由于有些系统的不育性不彻底,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油菜制种生产实践中运用的系统并不是很多。
在这些系统中,不育系对温度的敏感主要是由保持系的细胞核所决定的。
Ogura CMS 具有对环境不敏感、不育性状稳定并且几乎所有的甘蓝型油菜都能成为其保持系的优点,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稳定的不育材料,Ogura CMS系统恢复源较窄。
国外通过细胞工程等手段获得了其稳定的恢复系,实现了三系配套。
2 河西走廊的自然环境
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西长约为1 000 km、南北宽约100 km,海拔1 500 m左右,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只有200 mm左右,但发展农业的其他气候条件非常优越。
全年日照时数可达2 550~3 500 h,光照资源丰富,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可促进其生长。
河西走廊因地处中纬度地带,且海拔较高、热量不足,但作物生长季节气温偏高,加之气温日变化大,有利于农作物的物质积累。
3 制种基地的确定
Ogura CMS三系杂交油菜制种田应选择海拔为 2 000 m的地区,种植区域比较集中,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舒缓,不易发生涝害和渍害,不易受到人畜的破坏,容易灌溉,并且近 1~2 年内没有种过油菜或其他十字花科作物的区域。
4 建立隔离区
由于Ogura CMS不育系的保持系来源很广泛,几乎所有的十字花科作物都是它的保持系,因此为了避免花粉的污染,提高杂交种的纯度,要严格地建立隔离区。
制种地区应选择适合油菜生长和制种但不种植油菜的地区,或适合种植油菜的大型农场,在制种区外沿 1 km 以上的地带设置隔离带,可以在制种区四周种植制种恢复系,防止花粉乱窜,保证杂交种的纯度。
5 整地施肥
由于河西走廊地区的耕地多为平原,其地势平坦、易于机械化操作。
所以,在油菜播种之前,耕地、整地、施肥机械化一次性进行。
施肥量为每公顷用尿素180 kg、五氧化二磷180 kg、硼肥 15 kg作基肥,同时用五氧化二磷37.50 kg、硝铵37.50 kg作为种肥。
6 适时播种
Ogura CMS三系油菜属于甘蓝型半冬油菜,要经过春化阶段,所以播种时间要根据河西走廊地区的气候特点适期播种。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3 ℃以上、土壤解冻5~6 cm 深时即可播种。
播期一般在 4 月中旬,由于河西走廊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变化较大,为了成熟期的油菜可以顺利收获,可以适度早播。
为了使父、母本能够在花期相遇,父、母本播期要错开,不能同时播种,播种行比按父母本规定比例进行。
一般父、母本的行比为 2∶6或2∶4,父本播种量为1 500 g/hm2,母本播种量为 4 500 g/hm2,播深2~3 cm,行距 35 cm,株距 12 cm,采用专用油菜点播机播种,播种的行向要与当地的风向垂直。
父本行两端以插牌作为识别标记。
7 田间管理
待幼苗长出2 片真叶时进行间苗。
间苗的原则是间弱补稀、去弱留壮,调整株距,保持均匀。
为了确保制种的纯度,应该拔除特异苗、肥大苗、弱小苗、叶形明显不同的幼苗。
制种亲本因受各地自然条件影响,发育速度有时快慢不一,导致花期不遇现象时有发生。
根据试验,采取错期播种或摘心打苔措施,使花期相遇,父本可分行、分株进行,以利延长花期,保证花粉供应。
8 病害防治
油菜生育期的主要病害是菌核病和霜霉病。
菌核病在油菜的叶、茎、花、果实上均可发生,对油菜的危害性极大,可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2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喷雾防治。
霜霉病在油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油菜地上部分各器官,防治方法为在初花期用甲霜灵粉剂、退菌特粉剂、硫菌灵、代森锌或霜霉威盐酸盐等药剂进行喷施。
9 收获和脱离
当制种田有70%~80%的角果黄熟时,应及时收获。
收获前要进行 1~2 次清田检查,确保父本无漏枝、漏株、病株后,再收获母本,父本放置方向与母本垂直,以免混杂。
在收割完晾晒 3~6 d 后就可进行机械脱粒了,脱粒时应先脱母本,后脱父本,脱之前还要对脱粒机进行清洁处理,防止机械混杂,最好保证脱粒机里面没有之前遗留下来的种子。
脱粒完毕后,父、母本必须分场堆放晾晒,防止混杂。
(收稿日期:2018-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