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弱类题目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类型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削弱型”逻辑判断快速解题技巧归纳一、什么是“削弱型”?“削弱型”就是题干给出一个完整的推理或论证,表达出某种观点,要求考生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一个选项,对题干的推理或论证进行反驳,从而使其不成立,或者使其结论的可靠性程度降低。
通俗地说,就是与题干的论证“唱反调”。
从命题思路上看,“削弱型”主要有两种情形:(1)否定论题,即在选项中寻找与题干观点相反的选项来否定论题;(2)否定论据,即在选项中寻找与题干论据相反的选项来否定论据。
从提问方式上看,“削弱型”分为“最能削弱型”和“最不能削弱型”两种。
提问的方式不同,解题的思路和技巧也有所不同。
分别阐述如下:二、最能削弱型1.“最能削弱型”的常见提问方式是:(1)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2)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有力地质疑上述论证的结论?(3)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以上观点?在作答“最能削弱型”时,应该先将与题干保持一致的选项排除掉,剩下的与题干相矛盾或不一致的选项,就是能削弱的选项。
有时,有两个或多个选项都对题干构成“削弱”,则需要比较它们的削弱程度,从而找出“最能削弱”的一项。
2.“最能削弱型”的解题模型是:第一,明确题干论证的论题是什么,论据是什么。
第二,确定反驳的方向,可以反驳论题,也可以反驳论据。
第三,如果某个选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题干论证不成立,或者使其结论的可靠性程度降低,那么这个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例题1:现在市面上电子版图书越来越多,其中包括电子版的文学名著,而且价格都很低。
另外,人们只要打开电脑,在网上几乎可以读到任何一本名著。
这种文学名著的普及会大大改变大众的阅读品味,有利于造就高素质的读者群。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A.文学名著的普及率一直不如大众读物,特别是不如健身、美容和智力开发等大众读物。
B.许多读者认为电脑阅读不方便,宁可选择印刷版读物。
C.一个高素质的读者不仅仅需要具备文学素养。
D.真正对文学有兴趣的人不会因文学名著的价钱高或不方便而放弃获得和阅读文学名著的机会,而对文学没有兴趣的人则相反。
判断推理部分为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必考题型,表现为题型多、规律强,难度大,分值高等特点。
为备考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国家公务员网研究中心老师特将国考中逻辑判断出题频率较高的题型予以汇总,并给予技巧点拨,希望广大考生能从中有所体会,把握出题规律、理顺知识脉络、掌握复习技巧、考出理想成绩。
削弱题型是逻辑判断部分的重点题型,削弱题型的解题思路是将某选项放入前提和结论中,使段落推理成立或结论的可能性降低,这个选项就可能是正确答案。
削弱题型的解题关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推理关系,即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其次,根据题目的问题来明确削弱的方向是针对前提、结论还是论证本身。
因此削弱的途径分为:削弱前提、削弱论据、削弱论证方式,常用的削弱方式有否定假设、反对结论、反对方法、反对前提等。
1. 否定假设真题一:2006年国考A卷第94题94. 一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发动机,安全性能要好于旧型发动机。
在新旧两种型号的发动机同时被销售的第一年,旧型发动机的销量超过了新型发动机,该制造商于是得出结论认为安全性并非客户的首要考虑。
下面哪项如果正确,会最严重地削弱该制造商的结论?()A.新型发动机和旧型发动机没有特别大的价格差别B.新型发动机可以被所有的使用旧型发动机的飞机使用C.私人飞机主和航空公司都从这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这里购买发动机D.客户认为旧型发动机在安全性方面比新型机好,因为他们对旧型发动机的安全性了解更多【解析】D。
题干推论的假设是客户对新、老发动机在安全性能方面的了解程度一样,所以要削弱该推论,只要否定了这个假设即可,答案为D。
2. 反对结论真题二:2007年国考第90题90.在许多鸟样中,首先发现捕食者的鸟会发出警戒的叫声,于是鸟群散开,有一种理论认为,发出叫声的鸟通过将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而拯救了同伴,即为了鸟群的利益而自我牺牲。
最能直接削弱上述结论的一项是()。
A.许多鸟群栖息时,会有一些鸟轮流担任警戒,危险来临时发出叫声,以此增加群体的生存机会B.喊叫的鸟想找到更为安全的位置,但是不敢擅自打破原有的队形,否则捕食者会发现脱离队形的单个鸟C.危险来临时,喊叫的鸟和同伴相比可能处于更安全的位置,它发出喊叫是为了提醒它的伴侣D.鸟群之间存在亲缘关系、同胞之间有相同的基因,喊叫的鸟虽然有可能牺牲自己,但却可以挽救更多的同胞,从而延续自己的基因【解析】B。
⾏测-削弱题型论证的三要素论点:作者的观点、态度(⼀定有)论据:能够证明论点为真的原因、例⼦(数据、事例、调查、实验),(可能有)论证: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隐含其中)例⼦如下:论点提⽰词:所以,结论是,这表明/说明/意味着,由此推出/可知,据此认为论据提⽰词:由于、因为、鉴于、根据论据常见形式:原因、数据、事例、实验或调查内容等⼀、削弱之否定论点(⼒度最强&最常考)选项特征:与论点表述的意思相反班上的⽼师喜欢吃⽕锅1、直接削弱:粉笔⽼师不喜欢吃⽕锅2、举例削弱:宋⽼师不喜欢吃⽕锅注意:优选直接削弱,选项⽐较原则:表意明确优先选。
⼆、削弱之拆桥(⼒度仅次于削弱论点)什么是拆桥?否定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必然联系龙龙⾝材好→龙龙特别帅⾝材好的不/不⼀定特别帅什么时候优先考虑拆桥?1.论点与论据话题不⼀致2.提问⽅式为“削弱论证”时,优先考虑拆桥拆桥选项特征:(1)论据与论点没关系(2)通过论据⽆法得到论点三、削弱之否定论据1.题⼲中出现⽀持⽅、反对⽅观点相反的情况,经常采⽤否定论据来削弱2.题⼲存在论据并且在找不到否定论点和拆桥的情况下,考虑否定论据选项特征:与论据表述的意思相反四、削弱之因果倒置和他因削弱1.因果倒置:原因和结果说反了论点:1 是 2 的原因因果倒置削弱:2 是 1 的原因2.他因削弱:在原来原因 1 的基础上,增加另⼀个原因 2 也能导致相同的结果,削弱的是原来原因的重要性或者唯⼀性他因选项与⽆关选项的区别:看两个原因是否同时存在1、“削弱”⼒度⽐较:否定论点>拆桥>否定论据>他因削弱(注意还有部分⽆法推出总体,因果倒置,必要条件不可实现)2、优先选择表意明确的。
⾏测判断推理技巧:削弱加强型题⽬“⽆关”选项分类探析 ⼤家在做⾏测逻辑填空题时常常会被虚词所困扰、⼲扰,下⾯由店铺⼩编为你精⼼准备了“⾏测判断推理技巧:削弱加强型题⽬“⽆关”选项分类探析”,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测判断推理技巧:削弱加强型题⽬“⽆关”选项分类探析 我们在做⾏测可能性推理题⽬时,⼀般将选项划分为“可削弱”、“可加强”以及“⽆关”三类。
那么,什么样的选项是⽆关选项呢?⽆关选项⼀般分为四类——论述时间不⼀致、主体不⼀致、题⼲允许出现情况以及话题不⼀致四类。
今天就带⼤家来学习⼀下。
【例1】烟雾中毒是室内⽕灾最常见的致命因素。
某推销员声称,他所在公司⽣产的新型⽕灾报警器内置声⾳感应器,房屋建筑材料暴露于⾼温时会发出的独特声⾳,报警器能够精确探测这些声⾳,并在建筑材料实际着⽕前便发出警报,使住户能在被烟雾困住之前逃离,因此可以很好地取代传统烟雾报警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该推销员的论述? A.许多房屋建筑材料实际着⽕时发出的声⾳在⼏百⽶之外也可以听得见 B.许多室内⽕灾开始于床垫和沙发,产⽣⼤量烟雾却不发出声⾳ C.有数据表明,烟雾报警器的使⽤拯救了许多⽣命 D.内置声⾳感应器的报警系统⽐传统烟雾报警系统的安装费⽤⾼得多 解析:题⼲论据为房屋建筑材料暴露⾼温时会发出声⾳,报警器可以监测到这些声⾳;结论为报警器能取代传统报警器,B 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A项为⽆关选项,因为题⼲所谈论的是⽕灾发⽣前,报警器进⾏报警,A项论述的是实际着⽕时,论述时间不⼀致,⽆关。
【例2】研究⼈员对中风幸存存者进⾏分组实验。
他们让⼀组中风幸存者在研究⼈员的监督下进⾏为期3个⽉的户外健步⾛锻炼。
另⼀组不进⾏运动,⽽是接受治疗性按摩。
实验结束后,研究⼈员发现在持续6分钟的测试中,步⾏组的⼈⽐按摩组的⼈⾛得更远,能⽐后者多⾛17.6%。
研究者认为,⾝体适度受损的中风幸存者仅通过简单廉价的运动就能获得更有效的效果。
有些同学反映,做逻辑论证题和做言语题感觉一样,摸不准其中的规律,并且有时候能做对,有时候做不对。
今天吉吉以削弱论证为例,给各位进行拆迁。
削弱论证,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尽量使对方的话变得没有说服力。
削弱论证可以分为,直接削弱和间接削弱两种,再往下还可以细分,每种削弱方式的削弱强度也不同,做题时应选择最强削弱类型。
一、直接削弱1.因果倒置。
(削弱强度大)甲说:你嫁给我吧,我会很努力挣钱,以后会让你有花不完的钱。
乙说:等你什么时候挣了钱,再和我求婚吧。
这里就构成了一种削弱。
并且是因果倒置,生活中,这种例子很多。
2.对比削弱。
(削弱强度中)甲说:今天的饭菜有问题,我吃了一只拉肚子。
乙说:哥儿几个都吃了,也没拉肚子,人家饭菜没问题。
乙的话,就对甲构成了一种削弱,削弱方式是对比削弱。
3.另有他因。
(削弱强度弱)甲说:今天的饭菜有问题,我吃了一只拉肚子。
乙说:你肠胃炎没好呢,昨天就拉了一天,不是饭菜的问题。
这里就是另有他因削弱。
二、间接削弱。
1.否论点(含否前提)(最强削弱)甲说:这苹果太硬了,我压根咬不动。
乙说:你压根就没牙,怎么知道这东西硬。
这是否定了论点的前提,也是否论点的一部分。
2.否论证。
(中等削弱)甲说:八月十五那天晚上,天气晴朗,我伸手不见五指。
乙说:八月十五那天晚上月亮应该很远,视线不至于很差。
这里就是乙就否定了甲的论证过程。
3.否论据。
(削弱强度弱)法官常说的一句话:证件不足,当庭无罪释放。
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举一个例子,供大家借鉴。
例题1:某保险公司近来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在舒适工作环境里工作的人比在不舒适工作环境里工作的人的生产效率要高 25%。
这表明,日益改善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工人的生产率。
以下哪个假设是对以上因果联系最严重的挑战?()A.平均来说,生产率低的员工每天在工作场所的时间比生产效率高的员工要少B.舒适的环境比不舒适的环境更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C.舒适的工作环境通常是对生产率高的员工的酬劳D.在拥挤、不舒适的环境中,同事的压力妨碍员工的工作【解析】文段中的推理是,工作环境→提高生产率。
五种削弱力度大小排序
五种削弱力度大小排序:
必然>可能
量大>量小
直接>间接
综合>单一
本质>现象
削弱型题目经常需要进行选项的力度比较,才能选出最优选项。
从内容上力度相当,再去从形式上(语言表达强弱)上进行对比。
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判断时的失误。
[扩展资料]
考试技巧:
公务员行测考试现在已经越来越细化,只有精准把握每一块的相关理论与解题技巧,才能在考场快速甄别出迷惑选项,从而提高做题正确率。
那么可能性推理的削弱、加强作为其中两类常考题型,更需要大家明确做题思路。
削弱、加强是从问法上决定的,但是在我们确定好题型,选择答案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排除了其中一两个选项后,在剩下的貌似都可以进行削弱或加强的答案中犹疑不定。
2014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削弱型论证类题目剖析-非因果类我们知道论证类题目一般包括论据、论点和论证,细分的话有加强论证和削弱论证。
削弱论证类题目的解题思路一般包括找论点然后找出削弱论点的选项。
在题目中论点往往是表结果、原因、观点、建议的,或者段落的首尾句以及结合提问方式也可在题干中提炼出论点。
论点包括因果类和非因果类的。
对于因果类的题目削弱方法有因果倒置法、另有他因法、对比试验法。
对于非因果类的题目削弱方法有否定论点、拆桥--断开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或前期无效,否定论据--举反例。
下面通过几个真题来进一步了解非因果类削弱论证题型。
【例题1】市场调查表明,在价格战中,所有名牌汽车的降价幅度不超过15%,所以奇瑞汽车的降价幅度也不超过15%以下哪项最能推翻以上论证?()A.去年奇瑞汽车没有降价B.许多品牌汽车的降价幅度超过15%C.奇瑞汽车不是名牌汽车D.奇瑞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了15%【答案】C【解析】削弱论证型。
这个题目是典型的直言命题三段论式的反驳。
若是奇瑞汽车是名牌汽车,则其降价幅度不超过15%,但是若奇瑞汽车不是名牌汽车,其降价幅度是多少就不得而知。
通过拆桥断开论据论点之间联系得到正确答案选择C。
【例题2】科学家们发现,一种曾在南美洲普遍种植的烟草作物比目前的主要烟草作物如红花烟草和黄花烟草,香味更醇正浓厚,刺激性更小,口感更舒适。
科学家宣称,推广这种烟草作物,对那些烟民众多,气管病、肺气肿、肺癌等病的多发地区是很有利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科学家的宣称产生质疑?()A. 许多有名的烟草都原产于南美洲B. 红花烟草比黄花烟草香味更浓郁,刺激性更小,口感更舒适C. 只有8种不同的烟草作物提供了地球上主要的烟草供应D. 这种烟草作物对气候和土壤的要求非常苛刻【答案】D【解析】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烟草作物比目前的主要烟草作物香味更醇正浓厚,刺激性更小,口感更舒适,于是宣称要推广该种烟草作物。
逻辑专题1:可能性推理之削弱题型。
提问方式一般有:“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最有力地削弱(质疑)上述论证的结论?”“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可能削弱上述推断?”“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严重地动摇了上述论证?”“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可能削弱上述论证的结论?”“以下各项如果为真,都能削弱上述论断,除了?”一、题型特点和提问方式题型的特点是题干中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来说明某个论题或者表达某种观点,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到最能反驳或削弱、质疑题干论题的选项。
二、解题思路若想使论证成立,要求其论据是真实的、论点是正确的、论证方式是正确的。
因此,削弱或者质疑一个论证,也就从论证的论据、论点及论证方式这3方面考虑。
这就要求我们解决这类型的关键是:明确题干的逻辑主线,即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然后依据题目的问题,明确削弱主要是“针对前提、结论还是论证本身”。
三、解题方法及例题解析(1)削论据1)如果论据的形式是调查、研究、问卷等,我们就可以通过反驳它的“样本选择不科学”来削弱它。
“样本选择不科学”有2种表现形式:一是,样本数量不够;二是,样本的选择不具有代表性或者代表性不够。
而“样本的代表性不够”表现为:样本的选择是有限制条件的,不是随机的,而未被选上的样本不具有这样的限制条件。
【例题】1.对一批企业的调查显示,这些企业总经理的平均年龄是57岁,而在20年前,同样的这些企业的总经理的平均年龄大约是49岁。
这说明,目前企业中总经理的年龄呈老化趋势。
以下哪项,对题干的论证提出的质疑最为有力?A. 题干中没有说明,20年前这些企业关于总经理人选是否有年龄限制。
B. 题干中没有说明,这些总经理任职的平均年数。
C. 题干中的信息,仅仅基于有20年以上历史的企业。
D. 20年前这些企业的总经理的平均年龄,仅是个近似数字。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题干是由一项调查得出的结论。
这样的题,一般都是通过反驳它的“样本选择的不科学”来削弱的。
国考行测备考:常见的4种削弱方式纵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在判断推理这一部分,考察最多的就是削弱型题目,这类题型考察的数量较多,同时又是判断推理的一大重点,其难度又显而易见。
因此,特向广大考生介绍几种削弱方式,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论证形式为:论据→结论。
一、削弱论据在一个论证中,论据是用来支持结论的,如果指出这个论据是错误的,那么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结论,因此,削弱论据是削弱型题目的一种重要的削弱方式。
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1.驳斥样本的科学性:题干论据是问卷、调查、实验和研究时常见的削弱形式,具体有以下两种:(1)样本的数量不足;(2)样本不正确、不具有代表性或代表性不够,也即指出论据是片面的,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2.直接否定论据:即直接指出题干的论据是错误的。
二、削弱结论削弱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否定结论:通过举出与结论相反的例子或者直接否定结论指出结论是错误的。
2.引入新的论据使得结论不成立。
3.论据不可行:当题干论证可简化为“论据→结论”的形式时,指出这个论据是行不通的或仅有论据实现不了结论。
三、削弱论证要削弱题干论证,可以通过削弱论据和结论之间的论证关系达到目的,即从论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出发,主要有以下几种削弱形式:1. 论据和结论之间无联系:指出论据和结论之间隐含的联系是不存在的,即打破论据和结论之间的联系,简称打断链条。
2. 论据和结论之间有差异:指出论据和结论之间所涉及的概念是存在差异的,并不是“同一概念”。
四、削弱因果关系削弱型题目的论证形式为:论据→结论,其实题干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通过因果关系来进行论证的,对于这些题目,要快速的找到削弱选项,主要有以下方式:1.因果倒置:指出实际上结论才是论据的原因。
2.另有他因:指出实际上另一新论据才是结论的原因3.存在共同原因:指出实际上另一新论据既是论据的原因,也是结论的原因,即新论据是论据和结论的共同原因。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削弱因果关系其本质上也是削弱了论点、论据或论证关系,只是较为快捷。
削弱类题目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类型:(1)削弱论点;(2)削弱论据;(3)削弱论证关系;(4)削弱因果联系;(5)削弱程度的比较;(6)不能削弱型。
下面江苏公务员考试网专家将结合实例讲解削弱论据型题目和削弱因果关系型题目的解题技巧。
论证形式为:论据M→论点N。
(一)削弱论据型题目解题实例分析
一个论证中,论据是用来支持论点的,如果指出这个论据是错误的,那么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论点,因此,削弱论据是削弱型题目的又一种重要的削弱方式。
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驳斥样本的科学性:题干论据是问卷、调查、实验和研究时常见的削弱形式,具体有以下两种:(1)样本的数量不足;(2)样本不正确、不具有代表性或代表性不够,也即指出论据M是片面的,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例题:“闪婚”是指男女双方恋爱不到半年就结婚。
某研究机构对某市法院审理的所有离婚案件作了调查。
结果显示,闪婚夫妻3年内起诉离婚的比例远远高于非闪婚夫妻。
由此,该研究机构认为闪婚是目前夫妻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以上论证?
A.调查发现,离婚最快的夫妻常常不是闪婚夫妻
B.到该市民政部门办理的协议离婚案件占该市离婚案件总量的70%
C.调查显示,闪婚夫妻婚后感情更加融洽
D.调查显示,恋爱时间过长的夫妻离婚率高于闪婚夫妻
解析:此题答案为B。
题干结论是“由此”后面的内容,其依据是“结果显示”后面的内容。
题干论证为:“该市法院审理的离婚案件中闪婚夫妻在3年内起诉离婚的比例远远高于非闪婚夫妻”(M)→“闪婚是目前夫妻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N)。
题干论证是通过调查结果得出的,可从样本选择的科学性入手来驳斥。
B项所提供的数据说明该市法院审理的离婚案件最多占该市离婚案件总量的30%,则根据法院审理的离婚案件作为调查对象而得出的结果并不具有代表性,即通过驳斥论据的科学性来削弱结论。
A 项偷换了概念,“离婚最快”与“离婚比例”不是一个概念;C项“感情融洽”不代表“不会离婚”;D项“恋爱时间过长”不能代表“非闪婚夫妻”。
2.直接否定论据:即直接指出题干的论据是错误的。
例题:关于基本粒子目前最被认可的理论是“标准理论”。
它约在30年前确立,已发现的基本粒子都可以根据这一理论进行解释。
100多年来,质子、中子、电子等基本粒子陆续被发现。
面对这些成绩,有人认为,宇宙间的基本粒子被发现得差不多了,即使有,也可以用现有的理论解释,因而不会给人们带来太大的惊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以上观点?
A.基于“标准理论”而被发现的基本粒子很少
B.基于“标准理论”做出的某些预测未在实验中得到证实
C.新发现的基本粒子与“标准理论”做出的预测不相符
D.有科学家提出了颠覆人们以往对基本粒子认识的新理论
解析:此题答案为C。
通读题干,可发现题干的重点在“有人认为”之后的内容。
其中“因而”之后的为论点,之前的为论据。
题干论证为:“宇宙间的基本粒子被发现得差不多了,即使有,也可以用现有的理论解释”(M)→“不会给人带来太大的惊奇”(N)。
C项指出新发现的粒子与“标准理论”不符,则说明有些基本粒子不能用现有的理论解释,直接削弱了论据,从而削弱了结论;A项可以说明粒子是可以通过“标准理论”发现的,某种程度上加强了结论;B项未证实并不代表不能通过“标准理论”发现,无法反驳结论;D
项“发现新理论”与题干论证无关。
(二)削弱因果关系类题目实例分析
可能性推理题目中有很多题目都是通过因果关系来进行论证的,对于这些题目,从其因果关系的链条上分析,可以快速找到能够削弱的选项,主要有以下几种削弱形式:
1.因果倒置:指出实际上N才是M的原因。
例题:相比那些不踢足球的大学生,经常踢足球的大学生的身体普遍健康些。
由此可见,足球运动能锻炼身体,增进身体健康。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断?
A.大学生踢足球是出于兴趣爱好,不是为了锻炼身体
B.身体不太好的大学生一般不参加激烈的足球运动
C.足球运动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使人受伤
D.研究表明,长跑比踢足球更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解析:此题答案为B。
通读题干,“由此可见”后面的为论点,体现了一个明显的因果联系:“足球运动”(M)是“身体健康”(N)的主要原因。
要削弱这一论断,可以通过削弱两者间的因果链条来进行。
B项指出,身体不好的大学生一般不参加激烈的足球运动,即“身体好”(N)是“参加足球运动”(M)的原因,也就说明题干的论断是“因果倒置”,有力地削弱了题干论断。
2.另有他因:指出实际上P才是N的原因
例题:某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中被发现有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人次在近10年来明显增多,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在学术道德方面的素质越来越差。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会明显削弱上述结论?
A.互联网的强大功能为学术不端行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B.高校没有对大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方面的相关教育
C.近10年来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大幅增加
D.仍有三十名大学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省优秀论文
解析:此题答案为C。
题干的结论是“说明”后面的内容,前面的为论据。
两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即“大学生在学术道德方面的素质越来越差”(M)是“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人次的增多”(N)的原因。
A项说明大学生的学术道德水平确实不好,加强了结论;B项与题干论证无关;C项说明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人数的增多是由于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增加,是“另有他因”,从而削弱了结论;D项是无关项,“有些论文被评为省优秀论文的事实”不能说明“大学生在学术道德方面的素质好”。
3.存在共同原因:即P是M和N的共同原因。
通过削弱因果联系来考虑其本质上也是削弱了论点、论据或论证关系,只是较为快捷。
其中,因果倒置是最强的削弱形式,也是比较简单的;另有他因是最常见的一种削弱形式,经常在考试中出现;而存在共同的原因这种削弱形式出现较少,属于前两种削弱形式的变形。
这几种削弱形式的本质上都是指出“M不是N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