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件毛坯质量检验标准-(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5
压铸件外观通用检验标准
1目的:
为压铸件提供外观检验依据,确保压铸毛坯符合客户要求。
2范围:
压铸件
3定义
3.1压铸毛坯:指经过时效处理、打磨、喷砂、整形后的压铸产品压铸机加工:通
过加工机械精确去除压铸材料的加工工艺。
3.2压铸件常见缺陷特征有外部缺陷和内部缺陷
3.2.1外部缺陷及定义
粘模: 顺着脱模方向,由于金属粘附,模具制造斜度太小而造成铸件表面的拉伤痕迹,严重时称为拉伤面。
分层:铸件上局部存在有明显的金属层次
裂纹:铸件表面有呈直线状或波浪形的纹路,狭小而长,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趋势。
变形:由于收缩不均或外力导致压铸件几何形状与图纸不符。
流痕:压铸件表面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
无发展趋势。
水纹: 铸件表面上呈现的光滑条纹,肉眼可见,但用手感觉不出,颜色不同于基体金属的纹路,用0#砂布稍擦几下即可去除。
冷隔:在压铸件表面,明显、不规则、下陷的线形纹路(有穿透与不穿透两种)。
形状细小而狭长,有时交接边缘光滑,有断开的可能。
龟裂毛刺:由于模具型腔表面产生热疲劳而形成的铸件表面上的网状凸起痕迹和金属刺。
凹陷:铸件的厚大部分表面有平滑的下凹现象。
欠铸:铸件表面有浇不足的部位,导致轮廓不清。
飞边、毛刺:在分型面边缘出现金属薄片,或粗糙、锋利的棱角。
错位:铸件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分型面上错开,发生相对位移
脱皮:铸件表面部分与基体剥离的现象。
色斑:铸件表面上呈现的不同于基体金属的斑点,一般由涂料碳化物形成。
1、目的为了规范公司对铸造件质量的检验。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球墨铸铁材质的产品。
3、引用标准GB /T5612-2008 铸铁牌号表示法GB/T1348-1988 球墨铸铁件GB 231-84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法GB/T9441-2009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GB/T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GB 6060.1-85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4、验收标准4.1 铸件材质检验标准:4.1.1 球墨铸件材质验收标准应符合GB1348-1988 球墨铸铁的标准,以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延伸率)、金相组织为验收依据,硬度及化学成分做为参考。
4.1.1.3 壳体毛坯件的球墨铸铁材质正火后其珠光体(正火索氏体)组织等级在3级以上。
4.1.2 材质检验取样规范4.1.2.1机械性能检查:机械性能测试的试块,每班次每种牌号至少浇注三根,若铸件进行热处理,必须连同试块一同进行热处理。
二根用于生产厂测试性能(第一根合格则该批次合格,余下试块(留有生产日期、包次标识)留存。
若第一根试块不合格,测试剩余二根,若第二根不合格则该批次产品全部报废,若第二根合格,应加试第三根,合格则判定该炉产品合格,若第三根不合格则该批次产品全部报废)。
材质检验报告(原档)保存期为5年。
4.1.2.2金相组织检查:球铁铸件从每包铁水的最后一型附铸金相试块或铸件本体进行金相检验,依次往前直到合格(或本包铁水所浇铸件检验完)为止。
附铸试块应能代表本体。
若试块不好,应对铸件本体破件进行检验。
若金相检验由问题,加倍抽查。
金相本体试块应按天分类以月为单位保存,保存期为6个月,检验报告保存期5年。
球化等级要求在3级以上,石墨大小要求为5~7级。
4.1.2.3化学成分检查:每天必须分析每炉铁水(炉前)及至少两炉铸件(炉后)的化学成分。
炉前主要化验C、Si和S,炉后所有元素全部化验。
每天第一炉溶清后必须检测C、Si、Mn、P和S,之后C、Si每炉化验检测。
铸造毛坯件质量检验规范(ISO9001-2015)1、目的为加强本公司对铸件内在质量控制,以铸造金属为原料的铸件保证本公司产品的内在质量及加工性能,特制订铸件内在质量验收规范;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外来以铸造金属为原料的铸造毛坯件;3、引用标准(1)JB/T5000.4-2007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4部分铸铁件;(2)GB/T231-84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法(3)GB/T5612-2008铸铁牌号表示法(4)GB/T1348-1988球墨铸铁件(5)GB/T9441-2009球墨铸铁金相检验4、名词解释(1)全数选别:检验项目100%检测;(2)铸态铸件:浇铸完后未经任何形式处理的铸件(不包括清除铸件附属部分如门、冒口、隔弧板或模制材料的残渣);(3)首件样品:完全采用批量生产的设备和程序生产出的铸件;(4)初步样品:在很大程度上与首件样品相同的铸件,但是其生产没有或部分采用批量生产的设备和程序;(5)相关壁厚:机械性能适用的壁厚;(6)单方检验:指检查、验收、测量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或几种特性,然后将其与指定要求相比较以确定产品是否合格的行为;(7)连续检验:指对生产一段时间后的大量相同规格的铸件的特性和/或生产参数进行定期检验;(8)跳跃检验:指对生产一段时间后的大量相同规格的铸件的特性和/或生产参数进行间断性检验;(9)试件:样品的一部分,有特定的尺寸,经过机械加工也可能没有经过机械加工,并严格遵守所要求的试验条件;5、铸件内在质量验收总则球墨铸件材质验收标准应符合GB1348-1988球墨铸铁的标准,以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金相组织、硬度及化学成分为验收判定依据;5.1铸件化学成分(1)如果未在图纸或询价单或订单或者质保协议中另行规定,对于铸造材料的化学组成,应采用相关材料标准的要求;(2)如果未在图纸或询价单或订单或者质保协议中另行规定,铸造材料化学组成的有关数据应特指液体金属,即球化后浇筑前的(炉前)浇包分析;(3)如果相关材料标准和订单或询价单等都不含有铸造材料化学组成的任何有关数据,如只规定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则制造商可以自行选择适当的化学组成,但必须符合铸件使用地(毛坯或半成品或者成品的最终使用地点)的环保等法律法规要求;(5)化学组成在要求对某一铸件进行化学分析时,化学元素允许偏差要符合材料标准给出的偏差或符合采购方与制造商之间通过协议确定的偏差。
压铸件外观通用检验标准页次:第 1 页共9页版本/版次:1目的:为压铸件提供外观检验依据,确保压铸毛坯符合客户要求。
2范围:压铸件3定义3.1压铸毛坯:指经过时效处理、打磨、喷砂、整形后的压铸产品压铸机加工:通过加工机械精确去除压铸材料的加工工艺。
3.2压铸件常见缺陷特征有外部缺陷和内部缺陷3.2.1外部缺陷及定义粘模: 顺着脱模方向,由于金属粘附,模具制造斜度太小而造成铸件表面的拉伤痕迹,严重时称为拉伤面。
分层:铸件上局部存在有明显的金属层次裂纹:铸件表面有呈直线状或波浪形的纹路,狭小而长,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趋势。
变形:由于收缩不均或外力导致压铸件几何形状与图纸不符。
流痕:压铸件表面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
无发展趋势。
水纹: 铸件表面上呈现的光滑条纹,肉眼可见,但用手感觉不出,颜色不同于基体金属的纹路,用0#砂布稍擦几下即可去除。
冷隔:在压铸件表面,明显、不规则、下陷的线形纹路(有穿透与不穿透两种)。
形状细小而狭长,有时交接边缘光滑,有断开的可能。
龟裂毛刺:由于模具型腔表面产生热疲劳而形成的铸件表面上的网状凸起痕迹和金属刺。
凹陷:铸件的厚大部分表面有平滑的下凹现象。
欠铸:铸件表面有浇不足的部位,导致轮廓不清。
飞边、毛刺:在分型面边缘出现金属薄片,或粗糙、锋利的棱角。
错位:铸件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分型面上错开,发生相对位移压铸件外观通用检验标准页次:第 2 页共9页版本/版次:脱皮:铸件表面部分与基体剥离的现象。
色斑:铸件表面上呈现的不同于基体金属的斑点,一般由涂料碳化物形成。
32.2内部缺陷及定义砂孔:在压铸件中,由于压铸的特殊性,铝合金是在高温、高速、高压的状态下成型的,所以压铸件内部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孔洞,我们统称这些孔洞为砂孔。
缩孔:铸件凝固过程中,金属补偿不足所形成的呈现暗色、形状不规则的孔洞,即为缩孔气孔:因卷入气体而导致的压铸件内部的孔状缺陷,解剖后外观检查或探伤检查,气孔具有光滑的表面、形状为圆形。
毛坯检验规范1、目的对产品毛坯进料检验作文件化规定,使检验过程规范化和标准化,避免和减少因毛坯的不合格造成后续作业的困难和产品的不合格。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铸造毛坯、锻造毛坯和压铸毛坯的进料检验过程。
3、依据1).国家相关标准如:《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检查表》 GB2828-2008《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 GB1176-87《阀门铸铜件外观质量要求》 GB12231《锌合金、铝合金、铜合金压铸件技术条件》等; JB2702-802).产品图样、技术要求及工艺要求;3).客户要求和合同要求等。
4、内容4.1 毛坯尺寸规定4.1.1 毛坯两端面的加工余量:1/4"--1/2" 各为 0.8-1.0mm;3/4"--1 1/4" 各为 1.0-1.2mm;1 1/2"--2" 各为 1.0-1.5mm;2 1/2"--4" 各为 1.2-2.0mm。
4.1.2 外螺纹或外圆的半径方向加工余量:1/4"--1/2" 为 0.8-1.0mm;3/4"--1 1/4" 为 1.0-1.2mm;1 1/2"--2" 为 1.2-1.5mm;2 1/2"--4" 为 1.5-2.0mm。
4.1.3 内孔或内螺纹半径方向加工余量:1/4"--1/2" 为 0.8-1.0mm;3/4"--1 1/4" 为 0.8-1.2mm;1 1/2"--2" 为 1.0-1.5mm;2 1/2:--4" 为 1.5-2.0mm。
4.1.4阀体中孔平面加工余量:0.5-1.0mm。
4.1.5内孔深度和外圆长度毛坯尺寸:与图纸加工尺寸相符。
4.1.6抛光的毛坯单向表面余量1/4"--1/2" 为 0.5-0.8mm;3/4"--1" 为 0.8-1.2mm;1 1/4"--2" 为 1.0-1.5mm。
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配套的铝合金铸件的外观检验,包括毛坯、成品)完成铸造后机械加工的产品)2.技术要求压铸件质量要求压铸件应符合零件图样的规定。
表面质量压铸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 GB/的规定。
压铸件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欠铸、疏松、气泡和任何穿透性缺陷。
压铸件表面允许有擦伤、凹陷、缺肉和网状毛刺等缺陷。
但缺陷必须符合表1规定。
压铸件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顶杆痕迹等应清理干净。
但允许留有痕迹。
若图样无特别规定,有关压铸工艺部分的设置,如顶杆位置、分型线的位置、浇口和溢流口位置等由生产厂自行规定。
压铸件需要特殊加工的表面,如抛光、喷丸、镀铬、涂覆、阳极氧化、化学氧化等须在图样上注明。
压铸件机加工平面加工后的表面质量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局部铸态表皮存在。
不允许有超过表2规定的孔穴存在。
压铸件机械加工螺纹的表面质量压铸件机械加工螺纹的头两扣不允许有任何缺陷,其余部分螺纹不允许有表3所规定的孔穴缺陷压铸件若能满足其使用性能要求,则压铸件本质缺陷不作为报废的依据。
压铸件内部不允许有冷隔缺陷。
压铸件内部允许有气孔、疏孔、夹杂等缺陷,但孔穴缺陷最大直径不超过壁厚的1/8,孔穴数量在任何剖面上不超过2个/cm2。
重要压铸件的受力部位须进行解剖检查,符合表6中的规定。
3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化学成分铝合金化学成分的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复检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
化学成分的试样也可取自压铸件, 但必须符合 GB/T15115的规定。
力学性能力学性能的检验方法,检验频率和检验规则应符合 GB/T15115 的规定。
采用压铸件本体为试样时,切取部位的尺寸、测试形式由供需双方商定。
压铸件几何尺寸的检验可按检验批量抽检或按GB2828 、GB2829 的规定进行,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压铸件表面质量的出厂检验应逐件检查,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压铸件表面粗糙度按 GB/的规定执行。
压铸件需抛光加工的表面按 GB/T 的规定执行。
文件名称铝合金压铸件检验规范(通用)页码第1页共12页1、目的明确和规范公司产品品质检验要求,以使生产和检验有矩可循,确保产品出货品质符合行业及客户要求。
2、适用范围本规范结合压铸行业、客户验货标准和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而编制,适用于本公司的进料检验、制程检验和成品检验。
当客户提供了检验标准时,其订单的产品检验按客户的检验标准执行;当客户未提供检验标准时,则订单产品检验按本检验规范执行。
3、职责3.1、本规范由品质部负责编制,经品质部、技术部和生产部共同评审后由总经理批准执行。
3.2、产品的检验由品质部检验员、生产部班组长及作业人员共同负责。
3.2、品质部检验员负责产品生产的首检、生产过程中巡检及生产完成品抽检。
3.3、生产部班组长和作业人员负责在生产过程中定期自检。
3.4、在检验时发现品质异常问题,及时填写品质异常报告或生产异常报告,并通知相关负责人员进行纠正。
处理问题的整个过程由品质部主导,其结果由品质部验证。
3.5、检验发现的不合格品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4、相关术语4.1、产品缺陷等级产品的缺陷按其严重程度分为三个等级:严重缺陷、主要缺陷和次要缺陷。
a)、严重缺陷(CR):凡危害产品使用者或携带者安全,或使产品重要功能失效的缺点。
例如明显且会造成伤害的尖利浇铸口,明显且会造成伤害的毛刺和利边。
b)、主要缺陷(MA):凡使产品使用性能达不到要求,或显著减低实用性能的缺点。
例如断裂、裂缝、弯曲变形、严重划伤、影响装配的缺陷等。
c)、次要缺陷(MI):实际上不影响产品的使用功能或不会引起较大客户报怨的缺点。
例如脏污、轻微划伤、杂色等。
4.2、外观表面等级产品的外观面等级分为:A级面、B级面、C级面和D级面。
A级面:指该表面位于工件或组装后经常看到的外表面,或用户日常操作能近距离视角接触,并直接正视关注的产品表面和商标文字和图案丝印表面。
B级面:指该表面位于工件或组装背面,或不经常看到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看到的面,或客户不明显关注的外观表面,或不易被客户直接视角接触正视的外部表面C级面:指该表面位于工件或组装不可视面,或客户一般不易观察并关注到的内外部表面,或只有在装配过程中才能看到的面,或经其他工件覆盖需拆卸才能被客户直接视角接触正视文件名称铝合金压铸件检验规范(通用)页码第2页共12页的内外部表面。
压铸检验标准本规程适应于铝压铸毛坯件,目的是对铝压铸毛坯件完工检验及外协外购铝压铸毛坯件的进货检验进行统一规范,内容包括表面质量、外形质量、壁厚及断面检查、尺寸、材质、模具变更几个检查项目,并且规定了各个项目的判定标准、检测方法。
1、表面质量:判定标准:铸件表面无凹痕、沟槽、夹杂质、粘砂、表明粗糙、起皮、缩孔、、斑点、印痕、拉伤、裂纹、冷隔、毛刺、外渗物、大面积脱模剂及锉刀痕、表面处理不能消除的拉痕、冷隔、气孔、缺肉等缺陷;压铸件内有嵌件的周围无包铝、生锈现象;型腔内无易脱落或造成零部件干涉的飞边、毛刺现象;表面质量有特殊要求的产品,按协商的封样件对比检查。
凹痕:铸件表面出现较浅(≤5mm)的带有锐角的凹痕;表面粗糙:铸件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其微观几何特征超出铸造表明粗糙度测量上限,但未形成粘砂缺陷;缩孔:铸件的厚断面或断面交接处上平面的塌陷现象;印痕:因顶杆或镶块与型腔表面不平齐,而在压铸件表面相应部位产生的凸起或凹下的痕迹;起皮:铸件上不规则的粗粒状或皱褶状的表皮,一般带有较深的;拉伤:压铸件表面由于与金属型啮合或粘结,顶出时顺出型方向出现的擦伤痕迹;冷隔:金属流相互对接或搭接未融合而出现的接痕;裂纹:合金基体被破坏或断开,形成细长的缝隙,呈不规则线状;毛刺:铸件表面上刺状金属突起物;欠铸:错模等影响外形的缺陷,非加工面平整无凸台,凹陷等影响密封性的结构,密封面的宽度不小于3mm,必要时机加工确认。
分型面侧抽芯等结合成型处无磕碰伤;变形:目测或用检具测量看物件是否变形;密封要求得平面无气孔,缩孔,裂纹。
2、尺寸:判断标准;待加工面不允许有超过加工余量范围的任何缺陷和清理痕迹不允许有高于2mm加工面的浇口、溢流槽、排气槽、冷料等残留物。
待加工的顶杆痕迹深浅控制0.5mm但不能深于加工后的表面,压铸件基准面必须平整,最大不平量为0.1mm,不得有任何凸起的残留物零件螺丝预留孔无堵塞、偏离、歪斜现象,零件叉孔孔壁无过薄各加工孔余量控制范围0.5-0.8mm,机加工平面,端面、加工台孔阶面余量控制范围0.8-1mm3、当模具更改或修复时要按图纸要求检查4、样件的成分用光谱仪检查。
铝压铸毛坯件检验规程1.范围本规程适应于铝压铸毛坯件,目的是对分厂铝压铸毛坯件完工检验及外协外购铝压铸毛坯件的进货检验进行统一规范,内容包括表面质量、外形质量、壁厚及断面检查、尺寸、内部质量、文字图案符号规定、材质、模具变更或修复共八个检查项目,并且规定了各个项目的判定标准、抽样方案和检测方法。
2、表面质量:2.1判定标准:铸件表面无鼠尾、沟槽、夹砂结疤、粘砂、表明粗糙、皱皮、缩陷、桔皮面、斑点、印痕、拉伤、裂纹、隔皮、飞翅、毛刺、外渗物、大面积脱模剂及锉刀痕、表面处理不能消除的拉痕、冷隔、气孔、积炭、缺肉等缺陷;压铸件内有嵌件的周围无包铝、生锈现象;型腔内无易脱落或造成零部件干涉的飞边、毛刺现象;表面质量有特殊要求的产品,按协商的封样件对比检查。
2.1.1鼠尾:铸件表面出现较浅(≤5mm)的带有锐角的凹痕;表面粗糙:铸件表明粗糙、凹凸不平,其微观几何特征超出铸造表明粗糙度测量上限,但未形成粘砂缺陷;缩陷:铸件的厚断面或断面交接处上平面的塌陷现象;印痕:因顶杆或镶块与型腔表面不平齐,而在压铸件表面相应部位产生的凸起或凹下的痕迹;皱皮:铸件上不规则的粗粒状或皱褶状的表皮,一般带有较深的网状沟槽;拉伤:压铸件表面由于与金属型啮合或粘结,顶出时顺出型方向出现的擦伤痕迹;冷隔:金属流相互对接或搭接未融合而出现的接痕;裂纹:合金基体被破坏或断开,形成细长的缝隙,呈不规则线状;隔皮:铸孔处应穿透而未穿透的金属层;飞翅:垂直铸件表面厚薄不均匀的薄片金属突起物;毛刺:铸件表面上刺状金属突起物。
2.2抽样方案:按GB2828中的IL=Ⅰ进行抽检,不合格判定数AQL=2.5。
2.3检测方法:目测、手感检查(检验员的校正视力标准不低于1.0)。
3、外形质量:3.1判定标准:铸件外形质量无浇不到、浇不满、型漏、跑火、损伤、变形、、欠铸、错模等影响外形的缺型缺陷;无缺(多)搭子,多(少)孔现象,非加工面平整无凸台、凹坑等影响密封性的结构;密封面宽度尺寸不小于3mm (必要时机加工确认),分型面侧抽芯等模具结合成型处无磕碰不平等缺陷,外形质量有特殊要求的产品,按协商的封样件对比检查。
压铸件外观通用检验标准(带图实例)
压铸件外观通用检验标准
1目的:
为压铸件提供外观检验依据,确保压铸毛坯符合客户要求。
2范围:
压铸件
3定义
3.1压铸毛坯:指经过时效处理、打磨、喷砂、整形后的压铸产品压铸机加工:通
过加工机械精确去除压铸材料的加工工艺。
3.2压铸件常见缺陷特征有外部缺陷和内部缺陷
3.2.1外部缺陷及定义
粘模: 顺着脱模方向,由于金属粘附,模具制造斜度太小而造成铸件表面的拉伤痕迹,严重时称为拉伤面。
分层:铸件上局部存在有明显的金属层次
裂纹:铸件表面有呈直线状或波浪形的纹路,狭小而长,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趋势。
变形:由于收缩不均或外力导致压铸件几何形状与图纸不符。
流痕:压铸件表面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
无发展趋势。
水纹: 铸件表面上呈现的光滑条纹,肉眼可见,但用手感觉不出,颜色不同于基体金属的纹路,用0#砂布稍擦几下即可去除。
冷隔:在压铸件表面,明显、不规则、下陷的线形纹路(有穿透与不穿透两种)。
形状细小而狭长,有时交接边缘光滑,有断开的可能。
龟裂毛刺:由于模具型腔表面产生热疲劳而形成的铸件表面上的网状凸起痕迹和金属刺。
凹陷:铸件的厚大部分表面有平滑的下凹现象。
欠铸:铸件表面有浇不足的部位,导致轮廓不清。
飞边、毛刺:在分型面边缘出现金属薄片,或粗糙、锋利的棱角。
错位:铸件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分型面上错开,发生相对位移脱皮:铸件表面部分与基体剥离的现象。
色斑:铸件表面上呈现的不同于基体金属的斑点,一般由涂料碳化物形成。
盈丰精密有限公司压铸件通用检验规范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惠州盈丰精密有限公司压铸产品自主检验、进货检验、转序检验工作。
二.目的明确压铸产品检验项目以及缺陷判定方法,强化全过程产品质量控制,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三.工作职责3.1.压铸车间:负责对压铸车间产品进行自主检验,对自主检验过程中出现的批量性或严重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反馈3.2.IPQC:负责对压铸车间产品进行巡回检验,填写《巡回检验记录表》并对巡回检验过程中出现的批量性或严重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反馈。
3.3.IQC:负责来料及转序压铸产品的检验,填写《进货检验报告》以及质量异常反馈。
四.自主检验工作内容4.1作业前,作业员对工作区域“5S”进行清理,注意检查模腔内有无异物。
4.2戴上手套,将压铸成品从压铸机内取出,放置于工作台面上。
4.3依据《压铸产品不合格判据表》对压铸成品进行全检,并填写《自检记录表》;4.4注意水口必须用刀削平,各边框、孔位、柱位不能有批锋。
4.5将不良品放入不良品料箱,良品放入良品料箱。
4.6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及时通知车间主管进行处理。
五.转序检验及来料检验内容5.1仓库开《仓库来货检验通知单》提交检验批;5.1IQC检验员依据《产品检验规范SIP》及样板对仓库提交的检验批进行检验;5.3IQC检验完毕,填写《进货检验报告》,在《仓库来货检验通知单》注明检验结果并返还《仓库来货检验通知单》,如检验不合格需通知品质主管进行现场确认。
六.巡回检验内容6.1IPQC依据生产计划准备《产品检验规范SIP》,样板,图纸(模具图、产品图);6.2 IPQC依据《产品检验规范SIP》,样板,图纸(模具图、产品图)对车间提交的产品进行首件检查,并填写《首件确认记录表》;6.3首件确认合格后,IPQC依据《产品检验规范SIP》及抽样方案进行巡回检验,填写《巡回检验记录表》,有异常以《品质异常联络书》进行反馈、跟进;七.抽样方案八.注意事项8.1作业过程必须依据《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
文件名称铝合金压铸件检验规范(通用)页码第1页共12页1、目的明确和规范公司产品品质检验要求,以使生产和检验有矩可循,确保产品出货品质符合行业及客户要求。
2、适用范围本规范结合压铸行业、客户验货标准和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而编制,适用于本公司的进料检验、制程检验和成品检验。
当客户提供了检验标准时,其订单的产品检验按客户的检验标准执行;当客户未提供检验标准时,则订单产品检验按本检验规范执行。
3、职责3.1、本规范由品质部负责编制,经品质部、技术部和生产部共同评审后由总经理批准执行。
3.2、产品的检验由品质部检验员、生产部班组长及作业人员共同负责。
3.2、品质部检验员负责产品生产的首检、生产过程中巡检及生产完成品抽检。
3.3、生产部班组长和作业人员负责在生产过程中定期自检。
3.4、在检验时发现品质异常问题,及时填写品质异常报告或生产异常报告,并通知相关负责人员进行纠正。
处理问题的整个过程由品质部主导,其结果由品质部验证。
3.5、检验发现的不合格品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4、相关术语4.1、产品缺陷等级产品的缺陷按其严重程度分为三个等级:严重缺陷、主要缺陷和次要缺陷。
a)、严重缺陷(CR):凡危害产品使用者或携带者安全,或使产品重要功能失效的缺点。
例如明显且会造成伤害的尖利浇铸口,明显且会造成伤害的毛刺和利边。
b)、主要缺陷(MA):凡使产品使用性能达不到要求,或显著减低实用性能的缺点。
例如断裂、裂缝、弯曲变形、严重划伤、影响装配的缺陷等。
c)、次要缺陷(MI):实际上不影响产品的使用功能或不会引起较大客户报怨的缺点。
例如脏污、轻微划伤、杂色等。
4.2、外观表面等级产品的外观面等级分为:A级面、B级面、C级面和D级面。
A级面:指该表面位于工件或组装后经常看到的外表面,或用户日常操作能近距离视角接触,并直接正视关注的产品表面和商标文字和图案丝印表面。
B级面:指该表面位于工件或组装背面,或不经常看到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看到的面,或客户不明显关注的外观表面,或不易被客户直接视角接触正视的外部表面C级面:指该表面位于工件或组装不可视面,或客户一般不易观察并关注到的内外部表面,或只有在装配过程中才能看到的面,或经其他工件覆盖需拆卸才能被客户直接视角接触正视文件名称铝合金压铸件检验规范(通用)页码第2页共12页的内外部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