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小镇概念规划设计 120页
- 格式:pdf
- 大小:198.36 MB
- 文档页数:120
高淳国瓷小镇规划案例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中国高淳国瓷小镇规划案例项目概况:国瓷小镇位于古城河-游子山=桠溪慢城-花山风景区,区域旅游的交界中心。
四至范围分为:高淳陶瓷新厂区芜太公路以北高淳陶瓷新厂至古檀大道面积约平方公里;高淳陶瓷老厂区包括食用菌产业园、旧水泥厂区、秀山公园及桥头村、秀山村面积约平方公里。
核心规划区面积约平方公里,风貌控制区面积约平方公里。
国瓷小镇规划面积:核心规划区面积约平方公里,风貌控制区面积约平方公里。
主要建设为陶瓷产业生产、研发、旅游和文创等项目,培育成功后,实现年收入亿元,新增税收3亿元,新增岗位4545人。
发展条件:首先,2015年底江苏省提出计划,到2020年全省将建成100个左右富有活力的重点中心镇和100个左右地域特色鲜明的特色镇。
江苏省到2020年建成100个左右地域特色鲜艳的特色小镇,南京市到2020年建成30个左右市级特色小镇。
其次,小镇已聚集南京柯瑞特种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高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28家企业,引进中央美院、清华美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国内着名教授、陶艺家和设计师设立工作室10个,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唯一的“中国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称号,被评为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
项目目标:国瓷小镇依托当代国瓷的国际影响力,发挥园区传统文化和山水生态地域优势,以多元、包容、开放、跨界为引领,通过创意、创新、创造,融合文化、科技、商贸、旅游产业联动发展。
将小镇打造成为世界级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陶瓷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和我国重要的高技术陶瓷产业基地。
国瓷小镇将打造成为世界级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陶瓷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和我国重要的高技术陶瓷产业基地。
项目功能区分布:国瓷小镇规划范围分为核心区、规划区以及协调区。
核心区规划面积约为平方公里,包括高淳陶瓷老厂区/高淳陶瓷新厂区;规划区面积约为平方公里,包括高陶厂区/秀山公园/周边乡村、秀山港/水泥厂区、部分农业区域(含专业合作联社);协调区包括固城镇/高淳老街、环固城湖度假区/游子山风景区。
陶瓷特色小镇规划方案一、背景简介陶瓷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工艺品之一,中国自古就以陶瓷出名,尤以景德镇、宜兴、汝州、陶红等地为代表。
目前,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旅游业的发展,很多陶瓷特色小镇开始得到迅速发展。
二、规划目的本规划旨在为某陶瓷特色小镇提供规划方案,通过合理的规划,促进该小镇的旅游业发展,提升该小镇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三、规划内容1.旅游景点规划将原来较为分散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规划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如“中国陶瓷博物馆”、“明清陶瓷历史文化街区”等。
同时,加强场馆的改造和提升,以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2.商业配套规划根据小镇特色和旅游需求,建设相应的商业配套设施,如陶瓷艺术品出售中心、手工陶瓷DIY体验馆、特色餐饮等,丰富游客消费体验。
3.住宿和交通规划建立一定数量的住宿设施,以便留宿游客体验更多美食和文化。
同时,打通交通瓶颈,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工具,如城际列车和旅游巴士等,以方便游客前来。
4.人才培训和文化创意规划根据小镇特色,面向全国招募具有陶瓷背景的人才,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服务,以促进小镇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着重规划开发一些具有文化创意的产品和手工艺术品,提升小镇的文化影响力。
四、规划实施本规划的实施建议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
1.短期阶段(1-2年)在这个阶段,可以着重加强旅游景点和商业配套设施的建设,重新规划商业布局和路线规划,并制定行业标准和基础设施标准。
同时,加强小镇对游客的宣传和推广,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2.中期阶段(3-5年)在此阶段,可根据前期建设情况,继续改进和提升旅游景点和商业配套设施的品质,同时加强住宿和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升级。
围绕城市发展规划通盘考虑,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升小镇整体形象。
3.长期阶段(6年以上)在此阶段,可以根据前期的建设情况和市场反应,制定新的发展目标和建设计划,重点推进文创产品的开发和制造,将小镇打造成为旅游文化与陶瓷文化交流的平台,提升小镇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汝州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总人口120万,辖20个乡镇办事处、459个行政村。
是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全国第一批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市和省水生态文明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市、扶贫开发移民搬迁试点市、农业综合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市。
汝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出土于汝州,现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是全国64件不可出国(境)展出文物之一;汝瓷、汝帖、汝石,并称“汝州三宝”,享誉海内外,原产于汝州的汝瓷,位居北宋五大名瓷之首,史有“汝窑为魁”之称。
一、陶瓷文化缘起与历史(一)汝陶是陶瓷文化形成的源头。
汝州市境内陶瓷土矿资源丰富,早在距今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汝州境内的中山寨遗址、槐树伊遗址均有陶器出土。
在仰韶文化时期,汝州有遗址十多处,均发现大量的彩陶和原始瓷器,特别是纸坊乡阎村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陶画是中国迄今发现最大、最早、最完整的一幅陶画。
继彩陶之后,汝陶艺术又出现了一个伟大的创造发明——黑陶,在我市大张遗址中出土的汝陶器质地坚硬,采用轮制方法制造,具有明显父系社会阶段汝陶艺术的特点。
在汉代,出现了汝州陶瓷历史上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汝州城北的张庄汉墓群中,发掘出了汉代常见的陶器,许多器形模仿铜器造型,是由陶器到瓷器的一个过渡类型,对汝陶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
(二)汝瓷是陶瓷文化发展的杰出代表。
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唐宋时期,汝州境内窑厂密布,现存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窑址有张公巷窑、清凉寺窑和严和店窑。
特别是北宋时期,汝州是北方烧造青瓷的中心,因当时汝州辖管郏县、龙兴县、鲁山县、汝阳县、叶县、襄县等地,四方烧造青瓷器的古窑遗址很多,形成“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的繁荣景象。
到了北宋晚期,皇室认为定窑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
以玛瑙入釉,烧成后莹润如玉,其天青、天蓝釉,素淡高雅,明净润泽,有如“雨过天青云破处”的汝瓷应运而生,成为一代名瓷,名扬天下,使得汝州陶瓷的发展迎来了鼎盛时期。
Special topic 专栏新征程话创新编辑|薛续友xuexuyou@位于河南汝州的中国汝瓷小镇,以特色鲜明的汝瓷文化产业、田园花海观光旅游及相关文创产业为主导产业,与原有旅游带相辅相成,今天已成为旅游带延展到伏牛山自然风光旅游必经之地。
一、汝瓷小镇规划建设现状中国汝瓷小镇镇域面积151平方公里,下辖34个自然村。
该镇规划建设先后获得国家住建部“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国家发改委“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和“河南省田园综合体”、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科学技术厅“首批河南省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镇”“河南省级生态乡镇”等荣誉称号。
汝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汝州既是汝瓷的故乡、古丝绸之路的途经之地,又是河南省非遗项目曲剧的发祥地。
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严和店汝窑遗址,以及近百处唐宋元时期汝窑遗址,是宋代北方青瓷重要的烧造中心。
汝瓷小镇处在河南西部丘陵地带,非常适合景观花海的建设,镇区内规划建设的硕平花海、华予生态园花海等项目,特点突出,特色明显,丰富了小镇的节庆文化旅游。
小镇内已探明陶瓷土矿储量丰富,另外还有硅、石灰石、长褐石等20多种矿产资源,为陶瓷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汝瓷小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半扎古镇寨正在申请“万里茶道”世界级文化遗产,建于宋代的观音寺,是礼佛禅修的绝佳之地。
该镇依托严和店汝窑遗址、蟒川河宋代窑址群、半扎古寨的历史积淀,打造融合发展的新空间,自然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文化+农业、文化+旅游业优势明显。
二、汝瓷小镇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唐宋时期,汝州境内窑厂密布,现存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窑址有张公巷窑、清凉打造汝瓷文化传承创新高地张永振 赵俊璞喜迎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Special topic 专栏郭杰(前左一)、张永振(后左三)带领有关专家学者实地考察规划项目选址寺窑和严和店窑。
.汝州汝瓷小镇概况2017年汝州市蟒川镇成为中国特色小镇,辖区内的汝瓷小镇建设正如火如荼。
汝瓷小镇位于汝州市蟒川镇.该镇因蟒川河而得名,镇域面150平方公里,常驻人口6。
2万人,镇公共财政收入7000万元。
作为汝州市工矿业大镇,该镇今年前十个月的工业总产值达到65亿元.在汝州市蟒川镇镇长王俊岩的介绍中,汝瓷小镇的未来风貌徐徐展现:美丽的蟒川河畔,一座占地12平方公里的汝瓷小镇将改变蟒川镇的产业布局,中国汝瓷博物馆、汝瓷文化遗址公园、汝石文化展示中心镶嵌其中,成为小镇的一个个亮点。
据介绍,蟒川镇辖内的半扎古寨曾是洛(洛阳)襄(襄阳)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有“住不完的半扎店"美誉,这里曾经商贾云集、驼铃声声.虽然现在不复昔日辉煌,但历史遗迹仍在,文化脉络尚存。
根据规划,这里将是以古商道文化为核心的体验式休闲之地。
据了解,目前,汝瓷小镇的建设已经进入“收官”阶段。
汝瓷文化产业园与河南三建集团达成了5.3亿元的合作协议,近80家汝瓷企业实现入驻,成功入选全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首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在汝州市委书记高建军看来,汝瓷小镇是汝州市文化产业新格局的一部分。
他说,目前,汝州市正在实施以文化为纽带的发展规划,依托“汝瓷、古寺、温泉、怪坡、曲剧”等资源,通过打造汝瓷小镇、云禅小镇、温泉小镇,把汝州的文化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形成以赏瓷、云禅、养生为特色的全域旅游新局面.“以汝瓷小镇为依托,构建文化产业新格局,是汝州人民的期待,也是市委市政府的责任。
”高建军说。
近日,为了传承发展好汝窑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汝州市委、市政府以“艺术陶瓷生活化、生活陶瓷高端化”的发展理念,秉承“文化+科技+产业+旅游+休闲”的发展思路,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理念,以副处级汝州市汝瓷电子商务产业园为基础,套合蟒川镇,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国汝瓷小镇。
中国汝瓷小镇位于汝州市南部严和店古窑遗址旁,蟒川河自西向东流经整个小镇,这里自古以来就有“十里蟒川河,十里大窑厂"之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陶瓷土矿资源和水资源十分丰富,小镇总规划面积约12平方公里,总投资35亿元.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对小镇进行总体规划,与中科院、中央美院、清华美院、景德镇陶瓷大学、郑州大学、平顶山学院等科研单位全面合作,加快产学研的融合,吸引高层次人才落户小镇,创新创业。
. All Rights Reserved.Special topic 专题2016年4月,中国汝瓷小镇内汝瓷电子商务园区先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授予“首批河南省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和“2015年度河南省最具吸引力电子商务园区”荣誉称号。
一、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中国汝瓷小镇按照产业定位精准,特色鲜明,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现代农业等发展良好、前景养生为一体的5A级中国汝瓷小镇特色景区、豫西南电子商务交易仓储物流中心。
中国汝瓷小镇通过产业发展,吸纳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较强,带动农村发展效果显著。
预计小镇完全建成后,年游客接待量将突破直接和间接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20收6亿元以上。
二、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国汝瓷小镇和大师坊、花海观赏区等内容。
创造出空间布局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整体格局和风貌具有典型特征,路网合理,建设高度和密度适宜。
居住区开放融合,街坊式布局,住房舒适美观,建筑彰显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
公园绿地贴近生活、贴近工作。
店铺布局有管控。
镇区环境优美,干净整洁。
土地利用集约节约,小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协调的具有汝州地域特色和承载历史文化传承的特色艺术小镇。
三、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汝州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既是汝瓷的故乡、古丝绸之路的途经之地,又是河南曲剧的发祥地。
这里既保存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也有很多保留完整的文物古迹,特色村落、古迹小镇更是星罗棋布。
张公巷窑址、严和店窑址等7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国际国内陶瓷界久负盛名,汝州市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华名窑·瓷魁之乡”美誉。
汝瓷小镇所在地蟒川镇严和店村在宋代是中原地区最大的青瓷烧制中心和交易中心,蟒川河两岸先后发现宋、元以来的古窑址40多座,这里曾有“十里蟒川河,十里大窑厂”之说。
2013年5月严和店窑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