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导师名单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7
2010年设计学院相关硕士点研究生导师及研究方向一览有意报考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美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的考生, 必须在报名考试前对导师及具体的研究方向有所了解和选择, 并通过邮箱或其它联系方式与导师取得联系, 就所报导师及方向进行双向的沟通和确认。
如需对导师及研究成果作进一步的详细了解,可通过谷歌或其他学术搜索进行:1、 Google 学术搜索(/;2、万方数据(/;3、 CNKI 知识搜索(/Default.aspx等。
教授硕导一般每届指导硕士研究生 5-8名,副教授硕导每届指导硕士研究生 3-5名。
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硕士(MFA 导师及研究方向一、工业设计及理论1、李世国教授,交互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产品交互设计;设计艺术的数字化研究; 产品虚拟展示设计(此方向招收适量跨专业机械、信息类工科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shiguo_edu@2、潘祖平教授,基础造型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基础造型教学研究;环境空间中的动造型研究;民族艺术设计研究(工设、视觉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pzp20734@3、张宇红教授,交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研究;产品人性化设计研究;交通工具与社会、自然环境的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wushouyu@4、张焘副教授,系统整合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与资源利用;产品开发;设计管理(此方向招收适量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zhangtaodesign@5、张凌浩副教授,博士,系统整合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产品创新设计及管理; 产品系统及服务设计 (此方向招收少量视觉专业学生 ; 传统文化的可持续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wowo.zlh@6、蒋晓副教授,交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此方向招收跨专业机械、信息类工科专业学生;产品交互设计;可用性与用户体验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cwtyz@7、于帆副教授,系统整合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感性设计研究、产品系统设计与管理研究、本土化设计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yufan_10group@8、熊微副教授,博士,生活创新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设计批评研究、生活创新设计及理论研究、 20世纪中国平面设计研究、陶瓷艺术史论研究(招收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xiongw03@9、杜军虎副教授,博士,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 (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艺术设计批评理论研究 (招收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dsj-015@10、张凌浩副教授—张福昌教授组合,张福昌教授、博士生导师,设计文化与科学研究所导师研究方向:家具设计研究;传统产业的设计振兴;无障碍人性化设计研究(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wfczhang@11、李世国教授—李彬彬教授组合,李彬彬教授,设计文化与科学研究所导师研究方向:设计心理研究;设计效果心理评价;产品品牌心理研究(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lbbwx@12、鲍懿喜副教授,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设计社会学、文化创意与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byx7161@13、过伟敏教授,博士生导师,景观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设施产品研究(此方向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gwm6316@14、徐诚一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礼品与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此方向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联系电话:136-01489318(短信联系15、朱蓉副教授,博士,景观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设施产品研究(此方向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zhurongseu@16、吴尧副教授,博士,建筑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环境设施产品研究(此方向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wuyaoseu@二、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1、王安霞教授,品牌形象与包装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包装设计与理论研究;绿色包装研究;传统艺术设计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waxdesigner@2、王安霞教授—陈新华教授组合陈新华教授,数字媒体与多维视觉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企业形象及品牌形象战略研究; 民族视觉符号研究; 二维到多维拓展的设计研究; 概念设计与创新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xinhuachen@3、朱华副教授,品牌形象与包装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广告设计与理论研究;色彩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传统艺术设计应用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邮箱:nailaohua@4、过宏雷副教授,品牌形象与包装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企业形象及品牌形象战略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理论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guohonglei211@5、熊微副教授,博士,生活创新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设计批评研究、生活创新设计及理论研究、 20世纪中国平面设计研究、陶瓷艺术史论研究(招收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xiongw03@6、杜军虎副教授,博士,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 (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艺术设计批评理论研究 (招收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dsj-015@7、吴祐昕副教授,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设计管理、网络化生存设计研究、文化创意与广告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wuyouxin@吴祐昕博客 :/u/17360473438、李道国副教授,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视觉传播与设计研究;视觉设计的符号学研究;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设计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wuxilidaoguo@三、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1、过伟敏教授,博士生导师,景观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再生;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理论与方法;环境艺术系统设计研究; 环境设施产品研究(工设方向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gwm6316@2、毛白滔教授,室内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建筑文化及伦理功能研究;建筑美学及建筑批评研究;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baitao8118@3、杨茂川副教授,室内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地域空间发展研究;传统文化应用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yangmc007@4、朱蓉副教授,博士,景观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建筑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zhurongseu@5、吴尧副教授,博士,建筑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理论;历史建筑保护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wuyaoseu@6、史明副教授,景观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研究;景观艺术设计方法与理论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sm7683@四、公共艺术设计及理论1、徐诚一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研究;公共艺术与民间艺术理论研究; 礼品与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 (工设方向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联系电话:136-01489318(短信联系2、周阿成副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创作设计与理论研究;当代雕塑艺术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zac876@3、王峰副教授,博士,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研究;数字化虚拟展示设计研究;城市艺术遗产保护与再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water6@4、赵昆伦副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策划与表现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liwu737@美术学导师及研究方向1、徐诚一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景观与装饰雕塑研究;造型艺术理论研究;民间与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指导学位:美术学联系电话:136-01489318(短信联系2、陈嘉全教授,新艺术形态研究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绘画艺术;造型艺术理论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cc90902@3、唐鼎华教授,基础造型研究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国画;设计素描;插图设计;动漫连环画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tangdingding@4、黄培杰教授,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画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huangpeijie2008@5、李方明教授,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油画语言;油画创作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henryxiewenhao@6、王建源副教授,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书法艺术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wangjy@ 7、周阿成副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创作设计与理论研究;当代雕塑艺术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zac876@ 8、周亮副教授,博士,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中国版画史;版画创作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drzhouliang@ 9、王大濛副教授,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画研究;花鸟画研究与创作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1303350770@ 10、顾琴副教授,信息设计与文字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书法和篆刻实践与理论研究、书画鉴定、视觉传达中的现代书刻艺术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guqinjiaoxue@ 顾琴博客:/pingbuju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师资队伍教授:过伟敏王安霞、李世国、徐诚一、毛白滔、陈新华、陈嘉全、唐鼎华、张宇红、潘祖平、黄培杰、李方明、顾平、杨茂川副教授:冉海泉、周亮、朱华、过宏雷、鲍懿喜、蒋晓、张焘、于帆、张凌浩、周阿成、史明、朱蓉、吴尧、邵剑波孙政军、熊微、杜军虎、李道国、吴祐昕、赵昆伦、杜守帅、顾琴、王建源、王大濛、田超、吴宇华、陈伟萍、朱志刚张丽英、姬佐秋、魏洁讲师:朱方诚、章岁青、邹林、胡心怡、孙立新、唐宏轩、陈旻瑾、林煜峰、方如、陈原川、吴建军、江明、王俊、代福平崔华春、赵明、张雳、徐建海、沈杰、张宪、许洪滨、殷润元、邓嵘、曹鸣、黄昊、刘钢、巩淼森、吴科玲谢恒强、张贇、余雅林、周震、吴恽、何隽、张希晨、范晓莉、杜鹏、高亚峰、吕永新、范剑才、宣炜、林瑛张翠玲、姬琳、张寒凝、陈嬿、魏娜、贺文忠、李春艳、谢益、潘一吾、廖曦、邓彬、张敏、杨永俭、杜力徐晴、门坤玲助教:徐庆文、姥海永、史一飞、窦小敏、姜靓、张立“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 博士专业(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学科)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研究学科方向,主要研究产品系统的设计艺术创新的规律、行为和文化价值。
/关于印发《江南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聘任校聘教授、破格晋升教授实施办法》和《江南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破格晋升副教授实施办法》的通知各学院(系)、各部门、有关单位:《江南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聘任校聘教授、破格晋升教授实施办法》、《江南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破格晋升副教授实施办法》已经4月4日第6次校务会议审议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 江南大学破格晋升高级职称初评组人员名单2. 江南大学破格晋升高级职称终评组人员名单3. 江南大学破格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表江南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聘任校聘教授、破格晋升教授实施办法第一条为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激励和促进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尽快脱颖而出,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青年学术骨干,提升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学校决定建立高层次人才成长的“绿色通道”。
结合我校人才培养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资格标准与政治素质要求(一)具有本学科广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发展前沿的动态;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系统的研究成果,学术造诣深厚、教学能力突出;具有提出本专业新的研究方向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能力;具有相当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人民教育事业,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教风端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任现职期间,综合考核在合格(称职)以上。
第三条学历、资历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任副高级职称满2年(特别优秀者可不作此要求)。
第四条申报校聘教授者,须具备下述条件之一:(一)任现职年限不够,但满足《江南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暂行条例》(江大校办…2005‟35号)中规定的晋升正教授业务条件要求;(二)教学业绩突出,近两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前3名)、精品课程(前3名)、优秀教材(前3名);或主持省级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三)科研成果突出,近两年获得国家级三大奖(前五名),或省部级一等奖(前三名),或省部级二等奖(主持人),或行业协会一等奖(主持人);(四)近两年个人科研到帐经费40万元以上,主持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五)近两年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SCI、SCIE)6篇(或近三年论文影响因子之和20)以上。
>> 详细内容长江学者———王小元教授王小元教授1992年在清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1992至1997年,在清华大学化学系任教。
1997至2000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Peter-Quinn教授研究室攻读并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2000至2003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医学院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William-Dowhan教授研究室进行博士后研究。
2003至2006年,在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生物化学系 Christian-Raetz院士课题组担任高级助理研究员。
2007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回国担任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并于同年进入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食品安全方向学术带头人。
王小元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微生物细胞膜和细胞壁中分子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研究的重点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来解析微生物中各种关键分子对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稳定性及细胞的生存能力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通过研究细胞膜和细胞壁中的特征分子结构,设计检测和控制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新策略,另一方面通过研究细胞膜壁结构与细胞生长分裂和代谢的内在联系,提高工业微生物发酵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王教授近年来在PNAS、EMBO-J等国际著名学术杂志上共发表SCI收录论文30篇,共被引用400余次,编辑出版英文专著2部。
目前担任Journal-of-Food-Processing-and-Preservation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12届专家评审组成员。
王教授目前主持国家863计划专题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目标导向课题1项、江苏省创新人才计划项目1项。
正在参与国家863计划专题项目1项、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项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项。
王教授目前承担1门双语教学专业课程,指导4名博士研究生、15名硕士研究生、12名本科生。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师资队伍>> 教授王小元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cn用微生物造福人类——记“长江学者”王小元教授江大名师 | 浏览次数:611 | 时间:2009-11-26 “漂泊海外十多年,作为一名常怀报国之志的学子,我感动于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感动于祖国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举措,我愿意为祖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2010年设计学院相关硕士点研究生导师及研究方向一览有意报考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美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的考生,必须在报名考试前对导师及具体的研究方向有所了解和选择,并通过邮箱或其它联系方式与导师取得联系,就所报导师及方向进行双向的沟通和确认。
如需对导师及研究成果作进一步的详细了解,可通过谷歌或其他学术搜索进行:1、Google学术搜索();2、万方数据();3、CNKI知识搜索()等。
教授硕导一般每届指导硕士研究生5-8名,副教授硕导每届指导硕士研究生3-5名。
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硕士(MFA)导师及研究方向一、工业设计及理论1、李世国教授,交互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产品交互设计;设计艺术的数字化研究;产品虚拟展示设计(此方向招收适量跨专业机械、信息类工科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2、潘祖平教授,基础造型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基础造型教学研究;环境空间中的动造型研究;民族艺术设计研究(工设、视觉)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3、张宇红教授,交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研究;产品人性化设计研究;交通工具与社会、自然环境的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4、张焘副教授,系统整合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与资源利用;产品开发;设计管理(此方向招收适量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5、张凌浩副教授,博士,系统整合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产品创新设计及管理;产品系统及服务设计(此方向招收少量视觉专业学生);传统文化的可持续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wowo.6、蒋晓副教授,交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此方向招收跨专业机械、信息类工科专业学生);产品交互设计;可用性与用户体验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7、于帆副教授,系统整合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感性设计研究、产品系统设计与管理研究、本土化设计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8、熊微副教授,博士,生活创新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设计批评研究、生活创新设计及理论研究、20世纪中国平面设计研究、陶瓷艺术史论研究)(招收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9、杜军虎副教授,博士,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艺术设计批评理论研究)(招收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dsj-10、张凌浩副教授—张福昌教授组合,张福昌教授、博士生导师,设计文化与科学研究所导师研究方向:家具设计研究;传统产业的设计振兴;无障碍人性化设计研究(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11、李世国教授—李彬彬教授组合,李彬彬教授,设计文化与科学研究所导师研究方向:设计心理研究;设计效果心理评价;产品品牌心理研究(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12、鲍懿喜副教授,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设计社会学、文化创意与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13、过伟敏教授,博士生导师,景观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设施产品研究(此方向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14、徐诚一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礼品与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此方向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联系电话:(短信联系)15、朱蓉副教授,博士,景观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设施产品研究(此方向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16、吴尧副教授,博士,建筑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环境设施产品研究(此方向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二、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1、王安霞教授,品牌形象与包装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包装设计与理论研究;绿色包装研究;传统艺术设计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2、王安霞教授—陈新华教授组合陈新华教授,数字媒体与多维视觉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企业形象及品牌形象战略研究;民族视觉符号研究;二维到多维拓展的设计研究;概念设计与创新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3、朱华副教授,品牌形象与包装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广告设计与理论研究;色彩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传统艺术设计应用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邮箱:4、过宏雷副教授,品牌形象与包装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企业形象及品牌形象战略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理论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5、熊微副教授,博士,生活创新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设计批评研究、生活创新设计及理论研究、20世纪中国平面设计研究、陶瓷艺术史论研究)(招收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6、杜军虎副教授,博士,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艺术设计批评理论研究)(招收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dsj-7、吴祐昕副教授,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设计管理、网络化生存设计研究、文化创意与广告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吴祐昕博客:8、李道国副教授,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视觉传播与设计研究;视觉设计的符号学研究;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设计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三、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1、过伟敏教授,博士生导师,景观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再生;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理论与方法;环境艺术系统设计研究;环境设施产品研究(工设方向)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2、毛白滔教授,室内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建筑文化及伦理功能研究;建筑美学及建筑批评研究;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3、杨茂川副教授,室内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地域空间发展研究;传统文化应用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4、朱蓉副教授,博士,景观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建筑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5、吴尧副教授,博士,建筑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理论;历史建筑保护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6、史明副教授,景观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研究;景观艺术设计方法与理论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四、公共艺术设计及理论1、徐诚一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研究;公共艺术与民间艺术理论研究;礼品与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工设方向)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联系电话:(短信联系)2、周阿成副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创作设计与理论研究;当代雕塑艺术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3、王峰副教授,博士,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研究;数字化虚拟展示设计研究;城市艺术遗产保护与再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4、赵昆伦副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策划与表现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美术学导师及研究方向1、徐诚一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景观与装饰雕塑研究;造型艺术理论研究;民间与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指导学位:美术学联系电话:(短信联系)2、陈嘉全教授,新艺术形态研究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绘画艺术;造型艺术理论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3、唐鼎华教授,基础造型研究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国画;设计素描;插图设计;动漫连环画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4、黄培杰教授,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画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5、李方明教授,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油画语言;油画创作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6、王建源副教授,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书法艺术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7、周阿成副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创作设计与理论研究;当代雕塑艺术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8、周亮副教授,博士,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中国版画史;版画创作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9、王大濛副教授,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画研究;花鸟画研究与创作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10、顾琴副教授,信息设计与文字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书法和篆刻实践与理论研究、书画鉴定、视觉传达中的现代书刻艺术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顾琴博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师资队伍教授:过伟敏王安霞、李世国、徐诚一、毛白滔、陈新华、陈嘉全、唐鼎华、张宇红、潘祖平、黄培杰、李方明、顾平、杨茂川副教授:冉海泉、周亮、朱华、过宏雷、鲍懿喜、蒋晓、张焘、于帆、张凌浩、周阿成、史明、朱蓉、吴尧、邵剑波孙政军、熊微、杜军虎、李道国、吴祐昕、赵昆伦、杜守帅、顾琴、王建源、王大濛、田超、吴宇华、陈伟萍、朱志刚张丽英、姬佐秋、魏洁讲师:朱方诚、章岁青、邹林、胡心怡、孙立新、唐宏轩、陈旻瑾、林煜峰、方如、陈原川、吴建军、江明、王俊、代福平崔华春、赵明、张雳、徐建海、沈杰、张宪、许洪滨、殷润元、邓嵘、曹鸣、黄昊、刘钢、巩淼森、吴科玲谢恒强、张贇、余雅林、周震、吴恽、何隽、张希晨、范晓莉、杜鹏、高亚峰、吕永新、范剑才、宣炜、林瑛张翠玲、姬琳、张寒凝、陈嬿、魏娜、贺文忠、李春艳、谢益、潘一吾、廖曦、邓彬、张敏、杨永俭、杜力徐晴、门坤玲助教:徐庆文、姥海永、史一飞、窦小敏、姜靓、张立“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博士专业(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学科)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研究学科方向,主要研究产品系统的设计艺术创新的规律、行为和文化价值。
2010年设计学院相关硕士点研究生导师及研究方向一览有意报考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美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的考生,必须在报名考试前对导师及具体的研究方向有所了解和选择,并通过邮箱或其它联系方式与导师取得联系,就所报导师及方向进行双向的沟通和确认。
如需对导师及研究成果作进一步的详细了解,可通过谷歌或其他学术搜索进行:1、Google学术搜索(/);2、万方数据(/);3、CNKI知识搜索(/Default.aspx)等。
教授硕导一般每届指导硕士研究生5-8名,副教授硕导每届指导硕士研究生3-5名。
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硕士(MFA)导师及研究方向一、工业设计及理论1、李世国教授,交互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产品交互设计;设计艺术的数字化研究;产品虚拟展示设计(此方向招收适量跨专业机械、信息类工科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shiguo_edu@2、潘祖平教授,基础造型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基础造型教学研究;环境空间中的动造型研究;民族艺术设计研究(工设、视觉)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pzp20734@3、张宇红教授,交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研究;产品人性化设计研究;交通工具与社会、自然环境的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wushouyu@4、张焘副教授,系统整合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与资源利用;产品开发;设计管理(此方向招收适量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zhangtaodesign@5、张凌浩副教授,博士,系统整合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产品创新设计及管理;产品系统及服务设计(此方向招收少量视觉专业学生);传统文化的可持续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wowo.zlh@6、蒋晓副教授,交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此方向招收跨专业机械、信息类工科专业学生);产品交互设计;可用性与用户体验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cwtyz@7、于帆副教授,系统整合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感性设计研究、产品系统设计与管理研究、本土化设计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yufan_10group@8、熊微副教授,博士,生活创新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设计批评研究、生活创新设计及理论研究、20世纪中国平面设计研究、陶瓷艺术史论研究)(招收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xiongw03@9、杜军虎副教授,博士,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艺术设计批评理论研究)(招收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dsj-015@10、张凌浩副教授—张福昌教授组合,张福昌教授、博士生导师,设计文化与科学研究所导师研究方向:家具设计研究;传统产业的设计振兴;无障碍人性化设计研究(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wfczhang@11、李世国教授—李彬彬教授组合,李彬彬教授,设计文化与科学研究所导师研究方向:设计心理研究;设计效果心理评价;产品品牌心理研究(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lbbwx@12、鲍懿喜副教授,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设计社会学、文化创意与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byx7161@13、过伟敏教授,博士生导师,景观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设施产品研究(此方向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gwm6316@14、徐诚一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礼品与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此方向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联系电话:136-01489318(短信联系)15、朱蓉副教授,博士,景观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设施产品研究(此方向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zhurongseu@16、吴尧副教授,博士,建筑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环境设施产品研究(此方向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wuyaoseu@二、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1、王安霞教授,品牌形象与包装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包装设计与理论研究;绿色包装研究;传统艺术设计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waxdesigner@2、王安霞教授—陈新华教授组合陈新华教授,数字媒体与多维视觉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企业形象及品牌形象战略研究;民族视觉符号研究;二维到多维拓展的设计研究;概念设计与创新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xinhuachen@3、朱华副教授,品牌形象与包装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广告设计与理论研究;色彩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传统艺术设计应用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邮箱:nailaohua@4、过宏雷副教授,品牌形象与包装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企业形象及品牌形象战略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理论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guohonglei211@5、熊微副教授,博士,生活创新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设计批评研究、生活创新设计及理论研究、20世纪中国平面设计研究、陶瓷艺术史论研究)(招收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xiongw03@6、杜军虎副教授,博士,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艺术设计批评理论研究)(招收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dsj-015@7、吴祐昕副教授,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设计管理、网络化生存设计研究、文化创意与广告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wuyouxin@吴祐昕博客:/u/17360473438、李道国副教授,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视觉传播与设计研究;视觉设计的符号学研究;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设计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wuxilidaoguo@三、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1、过伟敏教授,博士生导师,景观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再生;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理论与方法;环境艺术系统设计研究;环境设施产品研究(工设方向)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gwm6316@2、毛白滔教授,室内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建筑文化及伦理功能研究;建筑美学及建筑批评研究;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baitao8118@3、杨茂川副教授,室内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地域空间发展研究;传统文化应用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yangmc007@4、朱蓉副教授,博士,景观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建筑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zhurongseu@5、吴尧副教授,博士,建筑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理论;历史建筑保护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wuyaoseu@6、史明副教授,景观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研究;景观艺术设计方法与理论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sm7683@四、公共艺术设计及理论1、徐诚一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研究;公共艺术与民间艺术理论研究;礼品与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工设方向)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联系电话:136-01489318(短信联系)2、周阿成副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创作设计与理论研究;当代雕塑艺术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zac876@3、王峰副教授,博士,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研究;数字化虚拟展示设计研究;城市艺术遗产保护与再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water6@4、赵昆伦副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策划与表现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liwu737@美术学导师及研究方向1、徐诚一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景观与装饰雕塑研究;造型艺术理论研究;民间与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指导学位:美术学联系电话:136-01489318(短信联系)2、陈嘉全教授,新艺术形态研究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绘画艺术;造型艺术理论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cc90902@3、唐鼎华教授,基础造型研究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国画;设计素描;插图设计;动漫连环画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tangdingding@4、黄培杰教授,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画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huangpeijie2008@5、李方明教授,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油画语言;油画创作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henryxiewenhao@6、王建源副教授,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书法艺术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wangjy@7、周阿成副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创作设计与理论研究;当代雕塑艺术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zac876@8、周亮副教授,博士,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中国版画史;版画创作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drzhouliang@9、王大濛副教授,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画研究;花鸟画研究与创作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1303350770@10、顾琴副教授,信息设计与文字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书法和篆刻实践与理论研究、书画鉴定、视觉传达中的现代书刻艺术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guqinjiaoxue@顾琴博客:/pingbuju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师资队伍教授:过伟敏王安霞、李世国、徐诚一、毛白滔、陈新华、陈嘉全、唐鼎华、张宇红、潘祖平、黄培杰、李方明、顾平、杨茂川副教授:冉海泉、周亮、朱华、过宏雷、鲍懿喜、蒋晓、张焘、于帆、张凌浩、周阿成、史明、朱蓉、吴尧、邵剑波孙政军、熊微、杜军虎、李道国、吴祐昕、赵昆伦、杜守帅、顾琴、王建源、王大濛、田超、吴宇华、陈伟萍、朱志刚张丽英、姬佐秋、魏洁讲师:朱方诚、章岁青、邹林、胡心怡、孙立新、唐宏轩、陈旻瑾、林煜峰、方如、陈原川、吴建军、江明、王俊、代福平崔华春、赵明、张雳、徐建海、沈杰、张宪、许洪滨、殷润元、邓嵘、曹鸣、黄昊、刘钢、巩淼森、吴科玲谢恒强、张贇、余雅林、周震、吴恽、何隽、张希晨、范晓莉、杜鹏、高亚峰、吕永新、范剑才、宣炜、林瑛张翠玲、姬琳、张寒凝、陈嬿、魏娜、贺文忠、李春艳、谢益、潘一吾、廖曦、邓彬、张敏、杨永俭、杜力徐晴、门坤玲助教:徐庆文、姥海永、史一飞、窦小敏、姜靓、张立“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博士专业(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学科)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研究学科方向,主要研究产品系统的设计艺术创新的规律、行为和文化价值。
钱坤教授1.个人简介钱坤,1963年12月08日出生于江苏南京,1991年取得东华大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东华大学博士学位。
现任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纺织复合材料研究室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织造加工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结构复合材料预制件及其生产设备的设计与开发;结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与结构优化等。
近年来,钱坤教授曾先后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承担和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15项,企业委托项目近20项,累计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通过江苏省科技成果鉴定项目近30项。
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5篇,ISTP收录10篇,CSCD收录40多篇。
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各1部。
代表性学术成果:①“中性纤维素酶高产菌选育及效后提取技术(2001BA708B03-4)”,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②“超高密高档毛巾及提花纹板研究(BE2001507)”,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③“毛巾行业特色MISS与质量控制诊断分析系统开发(BE2003324)”,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④“工业用全自动织样机(JHB04-034)”,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⑤“大麻色纺产品开发(BE2005359”,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⑥“毛巾清洁化生产工艺的研究及产品开发(BE2006345)”,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⑦“导湿快干纤维色纺纱的开发(BN2008024)”,江苏省苏北专项计划项目;⑧“大型风力发电叶片用三维增强材料的成套生产技术研发(BE2008017)”,江苏省科技支撑(工业)项目。
科研奖励:①全自动绞纱丝光机,2003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②GA193样品整经机,2004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③织物快速准确出样系统系列设备的制造及生产工艺研究,2005年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④全自动工业用布织样机的制造的生产工艺研究,2006年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⑤动物蛋白质再生纤维的研究与开发,2007年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⑥ASGA236智能型分条经浆联合机的研制与开发,2008年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⑦毛巾清洁化生产工艺研究及产品开发,2010年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荆兴梅,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于南京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苏州大学博士后。
2014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中国英语诗歌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出版专著:1)托妮•莫里森作品的后现代历史书写,2014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独立完成2)卡森•麦卡勒斯作品的政治意识形态研究,2015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独立完成代表性论文:1.后现代视阈中历史和诗学的同构性,《外语学刊》2015/2(CSSCI)2.身体政治和历史书写:《没有指针的钟》解读,《苏州大学学报》2015/5(CSSCI)3.《所罗门之歌》的文化干预策略,《当代外国文学》2014/1(CSSCI)4.凝视与反凝视:莫里森小说《爱》的意识形态解构,《外语研究》2014/6(CSSCI)5.《天堂》的历史编码和政治隐喻,《外国文学研究》2013/5(A&HCI/CSSCI)6.创伤、疯癫和反主流叙事——《秀拉》的历史文化重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3(CSSCI)7.传媒、戏中戏和虚实之间——《最蓝的眼睛》的后现代历史书写策略,《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3/2(CSSCI)8.托妮•莫里森三部曲的历史编撰元小说特征,《外国语文》2012/1(外语类核心)9.《宠儿》的后现代黑奴叙事和历史书写,《国外文学》2011/2(CSSCI)10.莫里森作品的历史记忆和身份危机,《当代外国文学》2011/1(CSSCI)11.《爵士乐》的后现代性及其语用学阐释,《外语学刊》2010/6(CSSCI)12.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中的《爵士乐》解读,《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4(CSSCI)13.《伤心咖啡馆之歌》的存在主义解读,《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2(CSSCI)(另有2篇论文被CSSCI核心期刊录用,即将发表。
迄今为止独立完成或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课题:1.主持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城市化主题研究”(项目编号:14BWW068)2.主持2013年江苏省博士后基金“后现代视阈中诗学和历史的同构性:托妮•莫里森研究”(项目编号:1302107B)3.主持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托妮•莫里森作品的历史书写研究”(项目编号:12YJA752013)4.主持2011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托妮•莫里森的历史编撰元小说研究”(项目编号:11WWD015)5.主持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托妮•莫里森小说的后现代主题和叙事策略(项目编号:09SJD750008;已结题)主要获奖:江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华东地区外语教学论文二等奖;江南大学青年教师学术论坛论文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三等奖;江苏省多媒体课件竞赛好课件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二等奖(专著)。
邓鸿勋:原海南省委书记吴仁祜:原总后军需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少将汤天署:中国轻工业联合总会副会长苏森:原青海省副省长徐国健:原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包国新: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原江苏省财政厅长李华栋:江西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江西省委会主委,江西省科学院副院长王瑞元:原商业部商办工业司司长,中谷粮油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陈士家:原上海市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周秀德:原江苏省供销社主任杜国玲: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秀梅:现任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原海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伟: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易振球:原广东省体改委主任蔡永伦:原桂林市市长,广西工商管理局局长马振华:原西安市副市长、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主任吴国梁:原江苏省粮食局局长刘恒山:山东省商业厅厅长、党组书记。
山东省商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戴顺林:原山东省纺织工业厅厅长陆益桐:原四川省纺织工业厅长尤新:原轻工业部食品局总工程师、司长傅敦智:原安徽省粮食局副局长,阜阳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朱念琳: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市场部主任王根源:原德州市副市长,德棉集团董事长毛庚年:原连云港市副市长盛志刚:原合肥市副市长朱民阳: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秦武:蚌埠市副市长麻建国:原无锡市副市长,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张叶飞:无锡市委常委章一中:无锡市政协副主席、民进无锡市委主委陈琛:厦门市同安区区委书记孙贵宝:民建宁夏回族自治区委主委,宁夏中卫市副市长卢艳光: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刘绍文: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沈德林:原盐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明: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体改委副主任许卫国:无锡市人大副主任郑廷贵:湖北当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姜龙:江苏海门市委书记汪驰:浙江文成县委副书记、县长上市公司:季克良:茅台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蒋金华:江苏开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正兴:重庆啤酒董事长张亚东:原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樊伟: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邵瑞琦:原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先保:安徽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自主创业)乔昕:深圳市实益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自主创业)孙松华: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叶伟泉: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家岭:原中国轻骑集团董事长、总裁兼党委书记彭小英:诚志股份副总裁,江西草珊瑚集团公司董事长(自主创业)高春和:江苏时代超市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郭东劭:钱江摩托公司董事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高仲芳:无锡市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诚:上海申通地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陶寿龙:江龙集团董事长(自主创业)陈兴康:大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自主创业)胡云峰:徐州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为坤:双象股份常务副总经理吴云生:中国华源集团董事长,原安徽省纺织工业厅厅长赵继东: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洪平凡: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部主任、经济学家山奇:著名策划人/ 音乐人/ 制作人/学者/ 导演姚惠源:农产品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有效候选人诸葛健:发酵工程专家,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工程院有效候选人熊幼翎:长江学者王小元:长江学者冯露:南开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张伟: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坚:江南大学校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卫:江南大学教授,国家杰青青年基金获得者徐同根:档案专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孙志浩: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得者刘立明:江南大学教授,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得者,江南大学第一位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杨瑞金:江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徐学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者任树忠:江苏省睢宁县酒厂总工程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陶文沂:原江南大学校长,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刘大川:武汉工业学院副院长,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张福昌: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刘恒飞:原吉林省粮食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许美琪:《家具》杂志社主编,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李寅:中科院微生物所能源与工业生物技术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沈卓娅: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全国模范教师宛晓春:安徽农业大学校长王武:江南大学副校长,全国人大代表王嘉华:南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汤斌:安徽工程大学副校长蒋家新:中国计量学院副校长丁霄霖:原无锡轻工大学校长孙武亮:武汉粮食工业学院院长张根旺:原郑州粮食学院院长周坚:武汉工业学院副院长高亚东:南京经济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何晓佑: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钱慈明:无锡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袁育芬:国家粮食储备局郑州科研设计院院长周伯川: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院长姚专: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院长孙晓明:供销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副院长孙颎: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院长张金泽: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沈振寰:轻工业部环保所所长、总工程师周新平:江西省轻工业设计院副院长刘建军: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院长程渡:内蒙古自治区牧吉草地研究所所长欧朝东:广西粮油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胡文效:山东省酿酒葡萄科学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高国强:无锡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荣华: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远东:无锡高等师范学校党委书记吴雪纯: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贺仰东: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戴光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林家阳:同济大学传播学院院长、设计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沂蓬: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奥运奖牌设计者崔武卫:现任加拿大农业部科学家杨虹: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风险评估研究员尹象胜:美国酿酒化学家协会(ASBC)主席。
专题主持人王周平教授介绍
佚名
【期刊名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4(52)1
【摘要】王周平,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南大学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法国梅里埃科学基金获得者.【总页数】1页(P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专题主持人王筱冰教授
2.专题主持人朱保成教授介绍
3.专题主持人席政军教授介绍
4.专题主持人周正朝教授介绍
5.专题主持人王兆峰教授介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南大学2011年博士拟录取名单公示及相关通知时间:2011-5-30 0:00:00 点击数:33??? 经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批准,现将各博士招生学院上报的博士拟录取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一周,如有异议,请与研究生院联系。
联系电话:0510—。
拟录取考生请仔细阅读如下须知:1.根据教育部政策,每位考生只能被一所学校录取,在一所学校注册,所以凡被我校拟录取的考生,如又参加其他学校的博士考试,并被录取的,请速与我校研招办联系,否则由重复录取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2.考生的“录取类别”有自筹、委培和定向三种。
其中自筹考生要把档案调入我校,毕业后进行双向选择,在校期间第一年享受二等奖学金,以后每年评定(详见我校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办法);委培考生,档案不调入我校,我校、委培单位和个人签订委托培养协议,要交学费,毕业后回原委培单位工作;在职定向考生档案不调入我校,毕业后回原定向单位工作。
3.凡被我校录取的考生(除委培和在职定向外)需持调档函(和录取通知书一起发放)到档案所在地人事部门办理调取档案手续。
往届生于2011年7月30日前,档案必须调入我校;应届生的档案等毕业后由毕业学校统一办理。
4.凡被我校录取的党(团)员考生(除委培以外)均应将党(团)员组织关系转入我校。
党(团)组织介绍信上的联系单位:无锡地区(包括下属县级市)的学生请写江南大学党委组织部;无锡地区以外的学生请写无锡市委组织部。
开学后请直接将党(团)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交给学院,由学院统一办理相关手续。
5.录取通知书预计于7月初统一发放,为确保录取考生在第一时间内收到录取通知书,请所有考生按格式要求正确填写收件地址等信息()。
凡因地址不详退回的,需要到我校领取。
修改地址截止时间为2011年6月30日。
注:如选择至我校研招办领取,则收件人地址修改为:。
蔡以兵博士1.个人简介蔡以兵,男,1980年8月出生,2007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8年9月晋升为副教授,2009年4月被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15年3月任院长助理。
2014.5-2016.5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7-2012.12和2010.11-2011.4期间两次在美国南达科他州矿业与技术学院(South Dakota School of Mines and Technology)化学与应用生物科学系从事高级访问学者的研究工作(美方全额资助)。
现任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助理。
获2014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连续3年(2015年度、2014年度和2013年度)入选江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支持计划,2013年度江南大学优秀班主任,2011年度江苏省无锡市科技创新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度江南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14年7月起担任国际SCI收录期刊Journal of Nanomaterials(2014 Impact Factor: 1.611)的Editorial Board Member,2012年5月起担任国际SCI收录期刊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Nanotechnology(2014 Impact Factor: 1.219)的Editorial Board Member,2012年8月起担任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议专家。
长期担任Applied Energy、Energy、Renewable Energy、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Polymer Composites、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Fibers and Polymers、Polymer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和Journal of Nanomaterials等国际学术期刊特约审稿人。
国际贸易学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设置与学术研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使学生掌握前沿的国际经贸理论和国际商务管理技能,能在经济管理领域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在实务部门从事涉外经济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研究方向
1、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
2、国际贸易与环境
3、食品贸易
4、国际金融与贸易政策
三、导师队伍
教授——李晓钟、徐立青、武戈、谢玉梅、李丽霞、黄建康
副教授——吴园一、章家清、詹正华、顾纪生
兼职导师:赵立萍、吴林海、孟菲、徐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