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发展史和未来展望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3.16 MB
- 文档页数:21
计算机的发展史和未来展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掌握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2)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趋势;(3)了解我国计算机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通过分析讨论,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趋势;(3)通过调查访问,了解我国计算机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计算机科学的热爱和兴趣;(2)增强民族自豪感,为我国计算机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1)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6-1958年);(2)晶体管计算机时代(1959-1964年);(3)中小型计算机时代(1965-1971年);(4)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1972年至今)。
2.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趋势:(1)处理器(CPU)的发展趋势;(2)存储器的发展趋势;(3)输入输出设备的发展趋势。
3. 计算机软件的发展趋势:(1)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2)应用软件的发展趋势;(3)编程语言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兴趣;(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计算机发展历程。
2. 教学内容讲解:(1)教师讲解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引导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深入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各个阶段。
3. 讨论与分析:(1)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趋势;(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共同分析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未来发展方向。
四、作业布置1. 调查我国计算机领域的发展现状,了解我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计算机发展历程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发展趋势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我国计算机领域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的认识程度。
六、教学内容4. 我国计算机领域的发展现状:(1)我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概况;(2)我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取得的代表性成果;(3)我国计算机领域存在的不足和挑战。
计算机的发展教案一、引言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教案旨在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早期计算设备到现代计算机的进化,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起源、发展和应用领域。
二、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3. 了解计算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起源a. 早期计算设备:如计算盘、算筹等;b.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ENIAC;c. 计算机的发展里程碑:UNIVAC、IBM等。
2.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a. 第一代计算机(1940-1956):采用真空管技术,体积庞大、功耗高;b. 第二代计算机(1956-1963):采用晶体管技术,性能有所提升;c. 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采用集成电路技术,体积更小、性能更强;d. 第四代计算机(1971-1989):采用微处理器技术,个人计算机的出现;e. 第五代计算机(1990至今):并行计算、智能化技术的发展。
3.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a. 硬件组成: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等;b. 软件组成: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c.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输入、处理、输出、存储。
4.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a. 科学研究:模拟实验、数据分析等;b. 工业制造: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c. 商业领域:电子商务、金融交易等;d. 娱乐与文化:游戏、多媒体等;e. 教育与学习:远程教育、在线学习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让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图片展示法:展示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组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计算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台早期计算设备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计算机起源的思考。
2. 讲解:介绍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早期计算设备、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以及计算机的发展里程碑。
计算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认识计算机在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2. 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
3. 了解计算机在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0-1950年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1950-1960年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60-1970年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70年代至今)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冯·诺依曼架构二进制与逻辑运算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或板书,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实例展示:教师展示一些计算机发展时期的代表作品,如ENIAC、UNIVAC等。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机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在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作业布置:1. 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发展时期的代表作品,下节课分享。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计算机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教案(二)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历程,认识计算机软件在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2. 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基本分类和功能。
3. 了解计算机在未来软件发展方面的趋势和挑战。
教学内容:1. 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历程早期计算机软件(1940-1960年代)操作系统的发展(1960-1980年代)应用软件的繁荣(1980年代至今)2. 计算机软件的基本分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3. 计算机软件的功能办公自动化软件网络通信软件娱乐休闲软件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或板书,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历程、基本分类和功能。
计算机发展教案教案标题:计算机发展教案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2. 探索计算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3.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科学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2. 计算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2. 探索计算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教学准备:1. 计算机发展的相关资料和图片;2. 多媒体设备;3. 学生用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使用经验,提出关于计算机发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包括计算机的起源、发展阶段和主要突破,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Step 3: 探索计算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20分钟)分组讨论或小组合作,让学生选择一个领域(如医疗、交通、娱乐等),研究计算机在该领域的应用,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Step 4: 总结和展望(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让学生思考计算机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计算机科学学习和创新。
Step 5: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一份关于计算机发展的研究报告,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一个领域的应用案例,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创意。
教学延伸:1. 邀请计算机专家或相关行业人士到班级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计算机领域的经验和见解;2. 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或计算机公司,亲身体验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应用。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讨论和展示的表现;2. 学生完成的研究报告的质量和创意。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计算机科学的学习和实践中。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计算机的发展教案一、引言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工具,它的发展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教案旨在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起源、演变和应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份;3. 了解计算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4. 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a. 计算的历史:介绍人类计算的起源和发展,从原始计算工具到机械计算器的演进。
b.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介绍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诞生和影响。
c.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介绍计算机发展的主要阶段,如大型机、小型机、个人计算机和挪移计算设备。
2. 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份a. 信息的表示和处理:介绍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方式,如二进制和十进制。
b.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介绍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等环节。
c. 计算机的组成部份:介绍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部份,如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和操作系统等。
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a. 科学计算和工程应用:介绍计算机在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如摹拟计算和数据分析等。
b. 商业和金融应用:介绍计算机在商业和金融领域的应用,如电子商务和金融交易等。
c. 娱乐和媒体应用:介绍计算机在娱乐和媒体领域的应用,如游戏和电影制作等。
四、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
2.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编程和数据处理。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理解和观点。
五、教学资源1. 计算机教室:提供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连接,用于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上机练习。
2. 课件和教材:准备相关的课件和教材,用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参考。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测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测验,检查学生对计算机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
计算机的发展教案
标题:计算机的发展教案
引言概述:
计算机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者缺的工具,其发展历程也是人类科技进步的缩影。
本文将从计算机的起源、发展历程、应用领域、未来发展趋势和教学应用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计算机的起源
1.1 计算机的概念和定义
1.2 计算机的发展背景
1.3 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二、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1 第一代计算机
2.2 第二代计算机
2.3 第三代计算机
三、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3.1 科学计算
3.2 商业应用
3.3 社会生活
四、计算机的未来发展趋势
4.1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4.2 量子计算机
4.3 生物计算机
五、计算机在教学应用中的作用
5.1 提高教学效率
5.2 个性化学习
5.3 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结语:
通过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
在教学应用方面,计算机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匡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希翼本文对读者有所启示和匡助。
来展望教案contents •计算机发展史概述•硬件技术发展与演变•软件技术革新与应用拓展•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革命•计算机应用领域拓展与深化•未来计算机发展趋势预测目录计算机发展史概述早期计算工具与思想01020304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计算机发展历程及阶段划分晶体管计算机时代阿兰·图灵与图灵机冯·诺依曼与存储程序原理约翰·巴丁与晶体管的发明罗伯特·诺伊斯与集成电路的发明比尔·盖茨与微软公司的崛起蒂姆·伯纳斯-李与万维网的发明其他重要人物与事件的影响与贡献注:以上内容仅为简要概述,具体细节和历史背景可根据教学需求进行补充和扩展。
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也会不断涌现,需要及时更新和补充相关内容。
硬件技术发展与演变处理器技术进步及影响摩尔定律驱动下的处理器性能提升01多核处理器的出现02人工智能专用处理器的崛起03存储设备容量与速度提升磁盘存储技术的进步从早期的机械硬盘到固态硬盘,磁盘存储技术不断革新,存储容量和读写速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内存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DDR等高速内存技术的出现,计算机的内存容量和访问速度不断提升,满足了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
光存储技术的突破光存储技术如CD、DVD、蓝光光盘等不断推陈出新,提供了大容量、高速度的存储解决方案。
1 2 3显示设备的革新人机交互方式的变革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输入输出设备变革及趋势网络通信技术发展有线网络的升级换代无线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兴起软件技术革新与应用拓展操作系统演变及功能增强早期操作系统图形用户界面(GUI)的出现移动操作系统崛起功能增强与拓展编程语言与工具发展历程早期编程语言面向对象编程(OOP)的流行A B C D高级编程语言的诞生集成开发环境(IDE)的出现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推广早期数据库系统层次型、网状型数据库,如IMS、IDMS等,主要用于特定领域的数据管理。
课题:计算机的发展教学要求:1、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额创新意识。
2、要求平时收集这方面资料。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计算机发展简史。
2、计算机发展经过四代。
教学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教室教学过程1、引言这一节内容主要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平时应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下面我们提供一组有关未来计算机的发展情况的资料,供教学参考。
计算机的应用尽管已经渗透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并扩展到工业、农业、军事、商业以及家庭生活之中。
但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全球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的不断兴起,现有的计算机的性能已经显得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
许多科学家认为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的集成技术已达到了无法突破的物理极限,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开发新的材料,采用新的技术。
于是人们正在积极探索和研制新一代的计算机。
例如:生物计算机、模糊计算机、光计算机、量子计算机、超导计算机等等。
可以说:当人类跨进21世纪,我们将处于历史上最激动人心和最有希望的时代。
(新授)1、计算机发展简史计算机的发展,从硬件发展来看,从1946年开始经过了四代。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1946-1957)特点:运算速度慢。
内存容量小,使用机器语言编写程序。
应用:军事和科研部门的科学计算。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特点:计算机的可靠性得到提高,而且体积大大缩小,运算速度加快。
使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特点:这是微电子技术的一大突破。
体积进一步缩小。
速度加快。
并有了操作系统。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特点:把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做为计算机的主要部件,软件方法发展了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网络软件等。
2、计算机的发展趋势A.巨型化(相对于速度而言,越来越快了)B.微型化(相对于体积,计算机体积微型化)C.网络化D.多媒体化E.智能化归纳总结:列表总结计算机发展简史、趋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