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管理讲义思潮名词解释
- 格式:ppt
- 大小:3.80 MB
- 文档页数:44
管理思想的名词解释管理思想是指关于管理的理论、观念和思维方式。
它是指导管理实践的思想体系,涵盖了管理学的各个领域。
管理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革,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不同的理论和思想家,为管理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指导。
一、传统管理思想传统管理思想源于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核心是科学管理思想。
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倡导者,他提出了分工、任务分析和工序标准化的概念。
同时,亨利·法约尔和亨利·迈奇尔推崇行政管理理论,强调管理者的能力和组织结构的重要性。
这些理论改变了旧有的管理观念,提高了生产效率,对工业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人本管理思想人本管理思想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是对传统管理思想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其核心是关注人的价值和尊重员工的主体性,提倡民主参与和员工参与决策。
埃尔顿·梅约以及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为这一思想流派的代表,他们的研究表明,员工的需求和动机对组织绩效有重要影响。
人本管理思想强调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自我实现的动力,提倡平等、互信和沟通。
三、系统管理思想系统管理思想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管理思维方式,它强调组织的整体性和相互关系。
系统管理思想关注组织内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追求整体的最优效益。
詹姆斯·理查德逊和彼得·杨等学者对系统管理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概念。
这些理论揭示了组织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互动,帮助管理者更好地把握局势,进行战略决策。
四、学习型组织思想学习型组织思想强调组织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是20世纪末的管理思潮之一。
彼得·森格等学者将学习型组织定义为能够持续调整和改进的组织。
这一思想认为,组织将学习作为一种核心能力,通过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学习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学习型组织流程性的知识与结果性的知识相结合,鼓励员工共享经验和知识,提倡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的文化。
功能、凝聚功能等,而且企业文化对本企业所在社区、企业产品所覆盖的地区具有辐射功能。
尽管各国所处的环境和发展历史不同,使企业文化表现出很大差异性。
但是,企业文化作为凝聚职工、协调关系、激励职工士气的现代管理理论,正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这表明现代企业管理已进入“情感经济”和“软性管理”的时代。
(十)企业战略管理学派企业战略管理作为一个学派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
6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有两个:一是钱德勒的“结构跟随战略”(Chanler’s Structure Follows Strategy)命题(Chandler,1962),二是安东尼—安索夫—安德鲁斯范式(Anthony-Ansoff-Andrews Paradigm)。
钱德勒从案例研究入手,给出了企业战略的定义,分析了企业成长方式与结构变革的关系,得出了“结构跟随战略”假说,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初,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以行业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取得了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地位。
迈克尔·波特提出的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理论受到企业战略管理学界的普遍认同,并且成为进行外部环境分析和经营战略选择最为重要和广泛使用的模型。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
从此,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热潮开始兴起,并且形成了战略理论中的“核心能力学派”。
该理论强调的是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保持竞争优势以及获取超额利润的决定性作用。
这表现在战略管理实践上,要求企业从自身资源和能力出发,在自己拥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及其相关产业进行经营活动,从而避免受产业吸引力诱导而盲目进入不相关产业进行多元化经营。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战略联盟理论开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
战略联盟理论的出现,使人们将关注的焦点转向了企业间各种形式的联合。
这一理论强调竞争合作,认为竞争优势是构建在自身优势与他人竞争优势结合的基础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