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 格式:ppt
- 大小:249.50 KB
- 文档页数:11
认知发展阶段论是J.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重要理论,认为人从出生到青年的认知发展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的过程,而是分为几个有着质的差异的阶段,每个阶段出现的新的认知能力表明个体发展出新的适应环境的方式。
J.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
他把认知发展分为4个大的阶段,在每一大阶段下又再划分出若小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感觉运动阶段。
从出生到约2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外界事物。
这一阶段又再分为6个小阶段:①从出生到1个月。
此时,婴儿尚不能觉察周围的东西,甚至不能觉察自己的存在,分不清物与我,缺乏自我意识。
②1~4个月。
这时,婴儿的动作变得较协调了,但还不能摆弄外物。
③4~10个月。
此时,婴儿视觉与抓握动作协调起来。
开始会摆弄身旁的东西。
9~10个月的婴儿知道东西离开了自己的视野仍然存在。
④10~12个月。
此时,行为已有目的,开始能预料行为的效果。
⑤12~18个月。
婴儿对不同的物体,会作略为不同的动作,看会出现什么结果。
⑥18~24个月。
婴儿在行动之前,能在头脑中思考动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
约2~7岁。
这一时期的幼儿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
前运算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①前概念期,约2~4岁。
此期以出现符号功能和模仿为特点。
②直觉思维期,约4~7岁。
幼儿主要对事物的表面现象作出反映,只会从一特殊情况推到另一特殊情况,并将无关的事情说成有因果关系。
自我中心思想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
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
约7~11岁,在这一阶段,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
但思维还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离不开具体经验,还缺乏概括的能力,抽象推理尚未发展,不能进行命题运算。
这一阶段儿童发展了“去中心化”,即只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的自我中心思想逐渐消失。
此时儿童不仅能集中注意情况或问题的一个方面,还能注意几个方面;不仅能注意事物的静止状态,还能看到动态的转变;还能逆转思维的方向。
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四个阶段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高大上?别急,咱们把它拆开来看,实际上就是孩子怎么从天真无邪的“傻乎乎”变成懂得观察、思考、理解世界的小大人。
这四个阶段嘛,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味道。
今天我们就来轻松聊聊这四个阶段,保证你听了之后,明白得不行!皮亚杰说,孩子的认知发展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的特点都不一样。
第一阶段叫“感知运动阶段”。
这听起来好像是给小猫小狗设计的训练课程,但其实是孩子在0到2岁这个年纪的认知特点。
你想啊,这个阶段的宝宝才刚出生,啥都不懂,啥都看不清,就靠眼睛瞪着、耳朵听着、嘴巴啃着东西来感知世界。
更别说什么复杂的思维了,咱们的宝宝就是用五官和手脚去探索一切。
这时候,他们的世界就是直接的感官刺激,比如看到妈妈拿着奶瓶就知道能喝到奶,或者看到玩具掉到地上就开始拽来拽去。
你说多纯粹,简直就像是一个“食物链顶端”的小怪兽,四处摸索着,“哦,原来这个东西有这么多功能!”等到第二阶段,孩子就进入了“前运算阶段”。
这个阶段大概是2到7岁,嘿嘿,就是个“好奇宝宝”期。
你会发现这个年纪的孩子,天天嚷嚷着“为什么为什么”,简直烦死了。
别小看他们“为什么”,其实他们脑袋里已经开始活跃了,虽然他们还没办法理解所有的事物和逻辑,但至少他们会去问,会去思考。
比如说,小明看到爸爸喝水,他就问:“爸爸,水怎么进肚子里?”你看,这不就是思考吗?虽然有些问题听起来傻乎乎的,像“为什么天是蓝色的”,但其实在他们的世界里,这些问题背后隐藏着他们对事物本质的探索。
问题来了,宝宝们在这个阶段也有个特点——他们的思维还比较“自我中心”,就是说,他们觉得世界就是围绕着自己转的。
如果你说“小红在哭,是因为她摔倒了”,小明可能会想:“我摔倒了我也不会哭,她怎么会哭呢?”因为他们还没有办法完全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然后到了第三阶段,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
这是一个孩子认知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大概从7岁到11岁。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4个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是根据他们的年龄和成熟程度逐渐发展的。
他提出了四个阶段来描述儿童认知的发展,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
1. 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两岁):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知和运动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他们开始通过观察和运动来探索周围的环境,并逐渐发展出一些简单的概念和认知能力。
2. 前操作阶段(两岁至七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使用符号和语言来表示物体和概念。
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思维操作,但仍然受到具体情境的限制。
他们还缺乏逻辑推理和反事实思维的能力。
3. 具体操作阶段(七岁至十一岁):在这个阶段,儿童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操作符号,但仍然受到具体情境的限制。
他们能够理解数量、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等抽象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进行问题解决。
4. 形式操作阶段(十一岁至成年):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并能够进行更复杂的逻辑推理。
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进行假设和推理,并能够进行逻辑上的推断和思考。
总的来说,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是逐渐发展的,并且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限制。
通过理解这些阶段,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并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学习和发展
环境。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j.piagel, s.),瑞士心理学家。
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这就是著名的“四个阶段论”。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一)表征(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1、口头语言产生(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出现在2-5岁之间。
幼儿出现口头语言是意味着他已经能够把思想和事物配合起来了,从此也就开始对客观世界进行思考了。
2、1、操作思维(具体运算阶段)(1)特点:以自我为中心,反映客观事物或自己的动作,还不会运用语言。
(2)原因:孩子刚能说话时,只能简单地把思想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如,告诉爸爸我吃饭了。
(3)发展趋势: 3-4岁时,幼儿能在说出事物名称的基础上,掌握该事物的简单属性;到5-6岁时,幼儿能运用语言描述其他事物。
2、假想游戏(具体运算阶段)(1)特点:只有思维活动而没有现实动作,离开了现实情景,孩子很难建立概念,所以,他们的游戏中常常包含了许多真实的成分,如,在桌面上摆满了水果和玩具娃娃等等。
(2)原因:这个年龄段的幼儿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需要学习新的动作和技巧,而且在动作活动中所付出的努力比在谈话活动中更大。
(3)发展趋势:当幼儿越来越接近成人时,他们便开始区别动作和思维,把行动看作思维的结果,逐步减少思维的成分,增加行动的成分。
例如,儿童使用的词汇是日常生活中可能听到的词汇,即“大象”、“奶牛”等,但他们会把这些词组合在一起造句,创造一个新的词汇,如“大象站在大街上”,并用一种诙谐的方式将它解释清楚。
(2)原因:(3)发展趋势:个体认知能力的逐渐提高,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越来越复杂,内容也更丰富,从而使他们开始注意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这是认识的最初阶段。
3、现实检验阶段(具体运算阶段)(1)特点:幼儿的语言、逻辑思维都达到了成熟阶段。
他们开始运用假设和推理来解决问题,如,每次买完东西后总要问“这回我又买贵了吗?”或者“今天星期几?”(2)原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渴望独立,他们认为父母的爱会限制他们的思维,有时他们甚至故意在你面前说一些荒唐的话来试探你的反应,来引起你的注意。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四个阶段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是指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的一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这个理论提出了儿童从婴儿到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具有特定的认知结构和特点。
这四个阶段依次为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1.感知运动期:这一阶段发生在出生后的头两年里。
在这个阶段,儿童通过感官运动与环境进行交互,逐渐发展出一些基本的认知能力。
婴儿在这一阶段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来探索世界,通过感觉来感知物体的存在和运动,并通过运动来产生作用和反应。
2.前运算期:这一阶段发生在2岁到7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使用符号表征和语言来表达和思考,并且开始形成一些初步的概念。
他们能够使用符号来代表物体或者事件,并且能够运用简单的逻辑思维解决问题,但他们的思维还是非逻辑的,即他们不能使用转换思维。
例如,他们不能理解物质在外观上改变后依然保持其基本属性。
3.具体运算期:这一阶段发生在7岁到11/12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可以进行具体的思维运算。
他们可以理解并应用概念,并能够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例如,他们能够进行加减乘除的算术运算,并且能够理解数量的保持、类别的分类和序列的排列等概念。
4.形式运算期:这一阶段发生在12岁及以后。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并能够进行形式逻辑推理。
他们能够进行假设、推理和抽象的思考,能够理解和运用复杂的数学和科学概念。
他们也能够思考和解决抽象和复杂的问题,表现出更高层次的智力发展。
总体来说,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了儿童从感知到逻辑运算的认知能力的逐步建立和发展,并提出了四个阶段的认知发展过程。
尽管这个理论有一些限制和批评,比如忽略了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但它仍然为认知心理学、教育学和儿童发展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指导。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四个阶段皮亚杰(Jean Piaget)是瑞士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儿童心理学和教育领域。
他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在不同的阶段中会发展和变化。
在他的理论中,他描述了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感知运动期,从出生到两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的经验来认识世界。
儿童开始通过观察和运动的方式探索周围的环境。
他们逐渐发展了基本反应和协调肌肉动作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儿童还无法理解客观存在的物体性质,比如物体的保持、数量的不变等。
他们主要通过感官的直接感受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第二个阶段是前运算期,从两岁到七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逐渐发展了一些简单的思维模式和概念。
他们开始能够使用符号和图像来表示物体和事件。
他们还可以执行一些简单的心理操作,比如分类、序列和计数等。
然而,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还是非常具体、不可逆转和非逻辑的。
他们还不能理解抽象的概念和逻辑推理。
第三个阶段是具体运算期,从七岁到十一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逐渐发展了一些具体的思维能力。
他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逻辑问题。
他们开始能够理解数量的变化和保持、空间关系、时间的概念等。
在这个阶段,儿童还是以具体的经验和操作为基础,他们的思维能力还局限于具体的情境和问题。
第四个阶段是形式运算期,从十一岁到成人。
在这个阶段,儿童进一步发展了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他们能够运用逻辑规律来解决复杂的问题,进行假设和推理。
他们可以进行逻辑推理的形式运算和思维实验。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能力已经达到了成人水平,他们可以运用抽象的概念和逻辑原则来解决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四个阶段并不是严格的年龄划分,儿童的发展速度和个体差异都会影响到认知发展的进程。
此外,儿童在每个阶段的认知发展都是逐步的,每个阶段都是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建立的。
通过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教育者和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认知水平的学习和教育活动。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从不成熟到成熟一般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第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在这一阶段,儿童从被动反应转变为主动意向反应,并在9-12个月内逐渐形成客体永恒性的概念。
他们理解物体的属性,并通过感知和操纵物体来适应外部环境这一阶段为未来的认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前运算阶段(2-7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心智进一步发展,但它仍然就是不可逆转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
第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掌握了保护的概念,他们的思维是可逆的,形成了保护的概念。
在前一阶段,自我中心主义发生了变化,这被称为“去自我中心主义”。
第四: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获得进一步发展,具有了抽象思维的能力。
让·皮亚杰这个人是非常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其提出的发生认识论不仅是日内瓦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欧洲机能主义的重大发展。
它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一生留给后人60多本专著、多篇论文,他曾到过许多国家讲学,获得几十个名誉博士、荣誉教授和荣誉科学院士的称号。
皮亚杰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他把弗洛伊德的那种随意、缺少系统性的临床观测,变成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并使日后临床心理学上存有长足进步的发展。
使·皮亚杰(jean piaget)年8月9日出生于瑞士的纳沙特尔。
皮亚杰的父亲亚瑟·皮亚杰就是一位纳沙持尔大学教授,主要就是研究中世纪的历史与文学。
由于皮亚杰的父亲所学的就是人文领域,他十分重视皮亚杰的科学观念,更着重于培育皮亚杰对于事实的讲究与嗜好;皮亚杰的母亲丽贝卡·杰克逊则就是一位仁慈的宗教徒,她秉持使皮亚杰拒绝接受严苛的宗教训练,并且为皮亚杰挑选了一位对哲学颇存有研究的教父科努特。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4个阶段感知运动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从出生到大约两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来认识世界。
他们会通过触摸、视觉、听觉等感官来获取信息,同时通过动作和运动来探索周围环境。
例如,婴儿会用手抓住物体,将物体放入嘴中进行咀嚼,以探索物体的形状和质地。
他们还会通过爬行和走路来探索和了解空间和距离。
前操作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大约从两岁到七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使用符号和语言来表示事物,并开始形成简单的概念。
他们开始使用语言来交流和思考,并能够使用简单的记忆和想象力。
例如,他们可以用手势表示“再见”或用语言描述一个故事情节。
他们还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排序,例如将物体按大小或颜色分类。
具体操作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大约从七岁到十一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念的能力。
他们能够进行具体的操作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例如,他们可以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理解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如今天、昨天、明天、前面和后面。
他们还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解决简单的逻辑问题。
形式操作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大约从十一岁到成年。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他们能够进行抽象的推理和解决复杂的问题。
例如,他们可以进行代数运算,理解抽象的概念,如自由意志和正义。
他们开始思考未来,并能够制定长期目标和计划。
总结起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能力发展。
了解这些阶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并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学习和教育环境。
⽪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1.⽪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个体在从出⽣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此阶段⼉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其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形成图⽰。
⼿的抓取和嘴的吸吮使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段。
这⼀时期,⼉童的认知能⼒也是逐渐发展的,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的探究。
本阶段⼉童还不能使⽤语⾔和抽象符号来命名事物。
(2)前运算阶段(2-7岁) ⼉童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在这⼀阶段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由于语⾔的发展,使得⼉童的表象⽇益丰富,认知活动不局限于感知活动,但此阶段思维仍受具体知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
此阶段⼉童的⼼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还不能很好的把⾃⼰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
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不可逆性、刻版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此阶段⼉童的认知结构已发⽣了重组和改善,具有了抽象的概念,能够进⾏逻辑推理。
其标志是出现¡°守恒¡±的概念,能运⽤表象进⾏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
但此阶段⼉童的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持,因此,这⼀阶段⼉童应多做事实性的技能性的训练。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出现逻辑思维 此阶段⼉童的思维已经超越来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形式运算阶段(⼜称命题运算阶段)。
本阶段⼉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逻辑推理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
此阶段⼉童不再刻板的恪守规则,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拒绝规则。
以上四个阶段与阶段之间不是简单的量的差异,⽽存在质的差异。
前⼀阶段的⾏为模式总是整合到下⼀阶段,⽽且不能互换。
每⼀⾏为模式源于前⼀阶段的结构,由前⼀阶段的结构引出后阶段的结构。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的。
他的理论主张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认知的结构和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改变。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包括感知期、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特征和儿童在该阶段的认知能力。
1. 感知期感知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大约出现在出生后的0-2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主要通过感知和运动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以下是感知期的主要特征:•感知和行动是儿童学习和认知的主要来源。
儿童通过感知周围的事物,例如触摸、听觉和视觉,来获取信息和认识世界。
•儿童的思维主要是以感性为基础的。
他们缺乏逻辑推理能力,只能凭直觉去认识和解决问题。
•儿童的注意力短暂且容易分散。
他们对新颖的刺激更感兴趣,容易分心。
•儿童的行为是以需求为导向的。
他们通过操作物体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例如拿起玩具来玩耍。
在感知期,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触摸和操作来与周围的事物进行互动和认知。
这时的儿童对世界的认知是基于感性经验的,还没有形成抽象和逻辑的思维能力。
2. 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大约出现在2-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展示出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和符号运算能力。
以下是前运算阶段的主要特征:•儿童具备了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分类和序列。
他们能够将一些相似的物体进行分类,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儿童开始使用符号来表达思维,例如通过绘画来描述自己的想法和经历。
•儿童的思维仍然是以直觉为主要特征的,他们还没有形成具体的逻辑推理能力。
•儿童的记忆能力有限,容易忘记之前学过的东西。
在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展示出一些逻辑思维和符号运算的能力。
他们能够简单地将事物分类和排序,但仍然缺乏具体的逻辑推理能力。
3. 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大约出现在7-1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