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基础 第五章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33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五章第五章软件技术基础1.程序设计语言(1)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可以识别的指令组成的语言称为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是将机器指令映射为一些可以被人读懂的助记符。
由于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所以汇编语言通常需要通过汇编程序翻译为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的翻译软件称为汇编程序,它可以将程序员写的助记符直接转换为机器指令,然后由计算机去识别和执行。
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是计算机可以直接执行的程序。
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代码长度短,执行效率高。
但是,这种语言的缺点也很明显。
最主要的是编写机器语言程序必须要熟知CPU 的指令代码,编写程序既不方便,又容易出错,调试查错也非常困难。
而且编写的程序只能在特定的机器上运行,没有通用性。
(2)高级语言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为指令代码有两种做法:编译或者解释。
编译通过编译程序来完成。
解释则是通过解释程序完成。
解释的结果产生可以直接执行的指令。
编译的结果是得到目标程序。
目标程序也是要经过连接才会得到可执行程序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几种高级语言由FORTRAN/BASIC/PASCAL/C等。
(3)面向对象的语言(4)未来的语言2、语言处理程序语言处理程序是把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的程序,可分为三种:汇编程序、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
(1)汇编程序把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的程序称为汇编程序,翻译的过程称为汇编。
汇编程序在翻译源程序时,总是对源程序从头到尾一个符号一个符号地进行阅读分析,一般用两遍扫描完成对源程序的加工转换工作。
汇编语言在翻译的同时,还对各种形式的错误进行检查和分析,并反馈给用户,以便修改。
反汇编程序也是一种语言处理程序,它的功能与汇编程序相反,它能把机器语言程序转换成汇编语言程序。
(2)编译程序编译程序是把高级语言源程序(如Fortran、Pascal、C 等)翻译成目标程序(机器语言程序)的一种程序,翻译的过程称为编译。
(3)解释程序解释程序也是一种对高级语言源程序进行翻译处理及的程序。
计算机系统基础___本文档旨在介绍《计算机系统基础袁春风》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计算机系统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功能计算机软件组成和功能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操作系统原理和功能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与性能优化了解计算机系统基础的概念和原理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及其功能理解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本原理熟悉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功能能够应用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性能优化的基本方法请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课程内容可能有所调整。
本课程旨在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解。
课程内容涵盖了计算机体系结构、数字逻辑、处理器设计、内存系统、输入输出设备、操作系统等主题。
第一章:计算机体系结构主题:计算机的层次结构和组成要素研究目标: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以及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层次结构和关键概念。
第二章:数字逻辑主题:布尔逻辑和逻辑门电路研究目标:掌握布尔逻辑理论,理解逻辑门的基本运算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第三章:处理器设计主题:指令集体系结构和处理器设计原理研究目标:了解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处理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第四章:内存系统主题:主存储器和缓存结构研究目标:了解计算机内存系统的层次结构,掌握主存储器和缓存的基本原理和组织结构。
第五章:输入输出设备主题:输入输出接口和设备控制研究目标:理解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接口原理和设备控制的基本方法。
第六章:操作系统主题: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原理研究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组成部分,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调度算法。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全面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各个方面,为进一步研究和研究计算机科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系统基础教学方法,包括授课方式、研究材料和评估方式。
授课方式在教授计算机系统基础课程时,可以采用多种授课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和教学目标。
计算机系统每章知识点总结1.1 计算机系统的定义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能够接受输入数据进行处理,最终产生输出结果的系统。
1.2 计算机系统的结构计算机系统包括输入设备、处理器、存储设备、输出设备和通信设备等多个部分组成。
1.3 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系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到如今的个人计算机和云计算系统。
1.4 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系统通过处理器执行指令,从内存读取数据,进行运算和逻辑操作,最终产生输出结果。
第二章:计算机硬件系统2.1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等,用于向计算机系统输入数据和指令。
2.2 处理器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进行运算处理。
2.3 存储设备存储设备包括内存和外部存储设备,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2.4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声卡等,用于向用户呈现计算机系统的处理结果。
2.5 主板和总线主板是计算机系统的骨架,连接各个硬件设备,而总线则是连接这些设备的通道。
2.6 电源和散热电源负责为计算机系统提供电力,而散热系统则用于散发硬件设备产生的热量。
第三章:计算机软件系统3.1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负责调度任务、管理内存和文件系统等。
3.2 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括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音视频播放软件等,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3.3 系统软件系统软件包括编译器、解释器、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用于支持应用软件的运行和开发。
3.4 网络软件网络软件包括网络协议、服务器软件、客户端软件等,用于实现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第四章:计算机网络系统4.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4.2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形、树状等多种形式,用于表示不同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方式。
4.3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的规则和约定,如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计算机系统基础袁春风第二版课后答案计算机系统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它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等内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袁春风老师编写了《计算机系统基础》第二版,并在课后附上了一系列的习题与答案。
本文将就该书第二版的课后答案进行论述和解答。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部分等。
通过学习本章,同学们可以了解到计算机系统的总体结构,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本章主要介绍了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形式,如布尔代数、逻辑函数、逻辑门电路等。
同时,还涉及到数字系统的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设计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存储系统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存储器的层次结构等。
同时,还涉及到存储系统的性能指标和存储器的组成原理。
通过学习本章,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章:指令系统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和指令的执行方式等。
同时,还涉及到指令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的编码方式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章:中央处理器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等。
同时,还涉及到CPU的指令执行过程和数据传输方式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六章:总线与I/O系统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系统中的总线和I/O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等。
同时,还涉及到总线的分类和总线的组织方式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系统中总线和I/O系统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五章作业一、选择题1.下面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叙述中,______是不正确的。
A操作系统属于系统软件B操作系统只管理内存,而不管理外存C UNIX、Windows 2000属于操作系统D计算机的内存、I/O设备等硬件资源也由操作系统管理。
2.下面几种操作系统中,______不是网络操作系统。
A MS-DOSB Windows 2000C LinuxD Unix3.下面有关Windows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Windows文件夹中只能包含文件。
B 在Windows环境中,安装一个设备驱动程序,必须重新启动后才起作用。
C 在Windows环境中,一个程序没有运行结束就不能启动另外的程序。
D Windows是一种多任务操作系统。
4.进程______。
A与程序是一一对应的。
B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在处理机上执行时所发生的活动。
C是不能独立运行的。
D是为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而引入的。
5.交换技术是对______技术的改进,其目的是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系统的各种资源。
A虚拟存储 B Cache C调入调出D自动覆盖6.Word编辑的文件属于______。
A 系统文件B 文本文件C二进制文件D输出文件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配置操作系统的目的是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处理速度。
(× )2.计算机没有操作系统就不能工作。
(×)3.Linux发行版的发行商拥有其发行版中所有软件模块的版权。
(×)4.引入进程可以改善系统的资源利用率、提高吞吐量,但增加了系统的空间和时间开销。
(√) 5.在没有虚存的系统中,采用覆盖技术就可以利用较小的存储空间处理较大的程序。
(√ ) 6.文件目录必须常驻内存。
(×)三、填空题1.配置操作系统主要有两个目的:管理计算机资源和提供用户界面。
2.进程可定义为一个数据结构,及能在其上进行操作的一个程序的执行活动。
3.Linux是与Unix类似的、可以免费使用的操作系统。
大一计算机第五章知识点第五章知识点:大一计算机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各种知识点至关重要。
在大一阶段,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其中第五章涵盖了一系列重要的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些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和深入研究吧。
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是由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部分组成的。
在这些部分中,输入输出设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输入设备,我们可以将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例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而输出设备则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展示给用户,例如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了解和熟悉这些设备对于我们正确使用计算机非常重要。
存储器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也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种类型。
主存储器又称为内存,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
辅助存储器则用于长期储存数据和程序,例如硬盘、光盘以及U盘等。
了解存储器的不同类型和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储存数据。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以及实现各种功能和服务。
在大一的计算机课程中,我们也学习了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例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
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对于我们编程和系统维护都有很大的帮助。
网络技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大一的计算机课程中,我们也学习了网络的基础知识。
了解网络的工作原理、通信协议、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网络技术。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网络技术的运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程序设计是我们学习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大一的计算机课程中,我们学习了C语言作为我们的第一门程序设计语言。
了解和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编写程序。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还将学习更多的编程语言,不断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和技巧。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基础一、选择题1----5 CDCCC 6----10 CABCA11---15 BBBBC 16---22 CDADABB二、填空题1 冯.诺依曼存储程序原理2 控制器存储器控制器CPU3 晶体管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4 Hz MIPS5 ROM RAM RAM 1024 81926 1111101000 1750 3E8第二章操作系统及中文Windows一、选择题1----5 ABADA 6---10 CABBC二、判断题1----5 √×××√6---8 √√×第三章WORD一、选择题1----5 BBBAA 6----10 CACCC11---14 BACB二、判断题1----5 ×√√√√6---10 ×××√√第四章EXCEL一、选择题1----5 CACBA 6----10 ABCBB二、思考题:要求回答:1、3、4第五章POWERPOINT一、选择题1----5 CADAD 6----10 BDBDD二、填空题1 设计模板空演示文稿2 普通3 CTRL4 CTRL+M5 幻灯片版式第六章网络一、选择题1----5 DADBA 6----10 ADBAC二、填空题1 计算机、通讯2 通讯设备、通讯线路、计算机设备、通讯协议3 信息交流、均衡负载与分布式处理4 面向中断的联机系统设备、计算机互联接段、具有同一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化网络、网络互连阶段5 通讯子网、资源子网6 服务器、工作站、通讯设备、传输介质7 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网状型8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9 点对点网络、广播网络10 有线、无线、有线、无线11 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12 地面微波、通讯微波、红外线、蓝牙13 通讯14 〈URL的访问方式〉//:〈主机〉〈端口〉/〈路径〉15 Moderm 16 Html、TCP/IP17 IP地址三、简述题要求回答:1、2、4、5、6。
计算机系统结构第5章第5章:内存与存储器5.1引言5.2内存内存是计算机中的一种存储设备,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内存以字节为单位存储数据,并且每个字节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
计算机可以通过地址直接访问内存中的数据。
内存通常分为主存和辅助存储器两种类型。
5.2.1主存主存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存储设备之一、它是以固定大小的连续字节单元组成的,每个字节都有唯一的地址。
主存通常由动态随机访问内存(DRAM)芯片组成,具有快速的读写性能。
主存存储着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和数据。
主存的容量通常以字节为单位进行衡量,可以通过增加芯片数量或增加每个芯片的存储单元数量来扩展容量。
主存具有随机访问的特点,即可以直接通过内存地址进行访问,而不需要顺序读取。
5.2.2辅助存储器辅助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的另一种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大量的数据和程序。
辅助存储器通常比主存容量大且价格便宜,但读写速度较慢。
辅助存储器包括硬盘驱动器、光盘、闪存驱动器等。
辅助存储器通常以块(通常是512字节或4KB)为单位进行读写操作。
它通过磁道和扇区组成一个二维逻辑地址空间,每个扇区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
辅助存储器使用磁头进行读写操作,读写速度相对较慢,但存储容量较大。
5.3存储器层次结构存储器层次结构的底层是辅助存储器,它具有较大的容量但读写速度较慢。
在辅助存储器之上是主存,主存具有较快的读写速度,但容量较小。
在主存之上是高速缓存(Cache),高速缓存是一种高速且容量较小的存储器,用于暂存主存中的数据。
存储器层次结构的设计目标是尽可能提高存储器的访问速度,同时保持较大的存储容量。
高速缓存通过利用局部性原理,将经常访问的数据存储在距离CPU较近的地方,以减少对主存和辅助存储器的访问。
5.4存储器管理存储器管理的常见策略包括静态分区分配、动态分区分配、虚拟内存和页面置换。
静态分区分配是将内存划分为固定大小的块,每个进程被分配一个固定大小的内存块。
动态分区分配是在运行时根据程序的需要动态分配内存。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五章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中,第五章通常涵盖了一些重要且实用的内容。
这一章可能会涉及到计算机操作系统、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方面的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计算机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的软件之一,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高效的操作环境。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 Windows、Mac OS 和 Linux 等。
Windows 操作系统是目前个人电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操作系统之一。
它具有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易于操作和学习。
在 Windows 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始菜单来访问各种应用程序和系统设置。
任务栏则显示了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和系统状态信息。
Mac OS 则是苹果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它以其简洁美观的设计和良好的用户体验而受到许多用户的喜爱。
Mac OS 的菜单栏位于屏幕顶部,提供了各种系统功能和应用程序的快捷操作。
Linux 操作系统则更多地应用于服务器和专业领域。
它具有高度的可定制性和稳定性,适合那些对计算机技术有较深了解的用户。
接下来,文件管理也是第五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计算机中,我们的各种数据都以文件的形式存储。
文件管理就是对这些文件进行组织、存储、查找和操作的过程。
我们需要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文件是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而文件夹则用于对文件进行分类和组织。
通过合理地创建文件夹,并将相关的文件放入其中,可以使我们的文件系统更加清晰和易于管理。
在文件操作方面,我们可以进行文件的创建、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等操作。
同时,还可以设置文件的属性,如只读、隐藏等,以保护文件的安全和隐私。
系统设置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系统设置,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计算机进行个性化的配置。
例如,我们可以调整屏幕分辨率、刷新率和亮度等显示设置,以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
还可以设置声音选项,包括音量大小、音效模式等。
在电源管理方面,我们可以设置计算机的休眠、睡眠和关机时间,以节省能源并延长电池寿命(对于笔记本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