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则罪名分析一览表
- 格式:xls
- 大小:647.00 KB
- 文档页数:3
刑法分则罪名一览表
以下为刑法分则常见罪名一览表:
1. 故意杀人罪:指妨害他人生命,造成该人死亡的行为。
2. 故意伤害罪:指故意动手打人、用刀、棍等凶器打人、斗殴等行为,造成他人身体损伤或死亡的行为。
3. 强奸罪:指使用暴力、胁迫或利用被害人无法抵抗等手段性侵他人行为。
4. 抢劫罪:指在公共场所或者非公共场所,以暴力、威胁手段或者其他方法,盗夺公私财物的行为。
5. 偷盗罪:指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包括盗窃、侵占等。
6. 贪污罪: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挪用、私分或者受贿索贿等行为。
7. 聚众斗殴罪:指故意组织或参与三人以上的斗殴行为,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的行为。
8. 赌博罪:指在公共场所或者非公共场所以赌博为目的,组织、参加、开设赌博场所等行为。
9. 毒品犯罪:指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等行为。
10. 诈骗罪:指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他人财物
的行为。
以上仅为常见罪名一览,实际上包含的罪名还有很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刑法分则主要罪名1.强奸罪:违背妇女意志,适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2.绑架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3.拐卖妇女儿童罪:以出卖或收养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4.抢劫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5.抢夺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6.敲诈勒索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索取公私财物的行为7.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8.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一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9.侵占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数额较大的行为10.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私吞、骗取、窃取或以其他手段占有本单位数额较大的财务的行为11.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未还,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母亲的眼神是那么的慈爱,自打儿女呱呱坠地起,那一抹温柔的眼眸,就有如一道无形的细线,系在儿女的身上,儿女走到哪里,母亲的牵挂就延伸到哪里。
冬天怕儿女冻着了,夏天怕儿女热着了;晴天怕儿女晒着了,雨天怕儿女淋着了……担忧似乎就是母亲的专利,操心好像就是母亲的代名词。
俗话说得好“儿行千里母担忧”,若想让母亲不为儿女担忧,不为儿女操心,那似乎是毫不可能的事。
所以,母亲就习惯性地用她那无言的牵挂,默默地守护着自己的儿女,寸步不离。
无论什么时候,母亲都不会嫌弃自己的儿女,不会置自己的儿女于不顾。
司法考试刑法分则重点罪名第一分考区危害公共安全罪重点罪名放火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劫持航空器罪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罪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交通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第二分考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重要罪名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第二节走私罪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罪第三节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货币犯罪高利转贷罪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违法发放贷款罪洗钱罪第五节金融诈骗罪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保险诈骗罪第六节危害税收征管罪逃税罪抗税罪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假冒注册商标罪侵犯著作权罪侵犯商业秘密罪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虚假广告罪合同诈骗罪非法经营罪强迫交易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第三分考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重点罪名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非法拘禁罪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诬告陷害罪强迫职工劳动罪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非法搜查罪侮辱罪诽谤罪刑讯逼供罪虐待被监管人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重婚罪破坏军婚罪虐待罪遗弃罪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第四分考区侵犯财产罪重点罪名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敲诈勒索罪第五分考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重点罪名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妨害公务罪招摇撞骗罪妨害公文、证件、印章的犯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赌博罪开设赌场罪第二节妨害司法罪伪证罪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窝藏、包庇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破坏监管秩序罪脱逃罪第三节妨害国边境管理罪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第四节妨害文物管理罪倒卖文物罪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第五节危害公共卫生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非法组织卖血罪强迫卖血罪医疗事故罪非法行医罪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盗伐林木罪滥伐林木罪第七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第八节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引诱幼女卖淫罪传播性病罪嫖宿幼女罪第九节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传播淫秽物品罪第六分考区贪污贿赂罪重点罪名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行贿罪介绍贿赂罪第七分考区渎职罪重点罪名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徇私枉法罪刑法分则常考罪名总结1.放火罪。
刑法分则重点罪名归纳表
法律拟制
买卖走私的武器(非法买卖)+第一手=走私
运输、收购、贩卖武器、弹药(非法买卖)+边界水域=走私
非法拘禁+超出非法拘禁暴力限度故意杀人=故意杀人罪
非法拘禁+超出非法拘禁暴力限度故意伤人=故意伤害罪
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致人重伤=故意伤害罪
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致人死亡=故意杀人罪
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抢劫罪
携带凶器+抢夺=抢劫罪
聚众斗殴+重伤=故意伤害罪
聚众斗殴+杀人=故意杀人罪
卖淫、嫖娼(非犯罪)+通风报信=窝藏、包庇罪。
刑法分则重点罪名公式表一、抢劫罪。
1. 基本公式:- 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方法(足以压制反抗)+当场劫取公私财物 = 抢劫罪。
- 例如:甲在偏僻小路上持刀威胁乙交出身上的财物,乙因害怕交出财物,甲构成抢劫罪。
2. 转化型抢劫罪:-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 转化型抢劫罪。
- 如:丙盗窃了丁的手机后逃跑,丁追赶,丙为抗拒抓捕将丁打伤,丙由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
二、盗窃罪。
1. 基本公式:-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 = 盗窃罪。
- 例如:戊趁己睡觉,偷偷拿走己放在桌上的手表(价值达到数额较大标准),戊构成盗窃罪。
- 多次盗窃是指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入户盗窃不要求数额较大;携带凶器盗窃中的凶器包括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及为实施犯罪而携带的其他器械;扒窃是指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
三、诈骗罪。
1. 基本公式:-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诈骗罪。
- 例如:庚谎称自己有一批紧俏商品出售,辛信以为真支付货款后,庚消失不见,庚构成诈骗罪。
2. 特殊诈骗情形:- 三角诈骗:行为人欺骗受骗人(有处分权的人),使其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被害人的财物,导致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
例如:甲欺骗乙(乙为超市收银员),说丙(丙为甲的朋友)让甲来取丙已付款的商品,乙信以为真将商品交给甲,甲构成三角诈骗,对丙实施了诈骗行为。
四、故意杀人罪。
1. 基本公式:- 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 = 故意杀人罪。
- 例如:壬持斧头砍杀癸,壬具有杀害癸的故意并实施了杀害行为,壬构成故意杀人罪。
2. 间接故意杀人:- 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 间接故意杀人。
- 如:子为了吓唬邻居家小孩,在小孩经常玩耍的地方放置有毒食物,小孩误食后死亡,子对小孩的死亡持放任态度,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
危害国家安全罪概念: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客体:国家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以及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安全。
)客观方面: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主体:一般主观:故意一、危害国家主权与领土的犯罪二、危害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犯罪补充:(武装叛乱、暴乱罪)在犯该罪的同时还犯有其他罪,不实行数罪并罚。
犯该罪要有主观上的故意,有实施叛乱、暴乱的故意。
三|、投敌、间谍、资敌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概念:行为人故意或者过失的实施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司财产或者公共生活安全的行为。
客体:公共安全(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以及重大公私财产、公共生活的安全。
)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主体:一般主观方面:故意或过失一、以危险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①危险犯;一般为自然人;②致人重伤、死亡、公私财物重大损失则10年以上有期、无期、死刑;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如:在人群密集区架车撞人、私设电网、破坏矿井通风设备、制造输送坏血、使用微生物或放射性物质进行破坏等。
二、破坏公用设施、设备罪补充:以上犯罪均有过失犯罪,过失犯罪主观表现为过失;刑责上为3~7年,情节轻的3年以下,拘役①危险犯,设施必须正在使用(包括投入使用)过程中。
②严重后果者处10年以上有期、无期、死刑。
2、过失犯上述的罪:严重后果才构成犯罪。
三、实施恐怖、危险活动的犯罪四、违反爆炸物管理规定的犯罪1、枪支、弹药、爆炸物--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罪:2、危险物质--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罪:无“邮寄”一项。
注:危险物质指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3、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纯正“单位犯”,依法有权制造、销售枪支的企业。
三种行为情形:A)超限额、品种;B)无号、重号、假号;C)非法销售或出口枪支内销。
4、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盗窃、抢夺罪:直接故意。
《刑法》分则各罪的分析刑法》分则各罪的分析危害国家安全罪1、分裂国家罪2、煽动分裂国家罪1、如果非法出版物中带有煽动分裂国家的内容的,2、则按"煽动分裂国家"罪论处。
3、叛逃罪,4、特殊主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危害、威胁国家安全"的行为,5、应和普通的偷越国边境的行为相区别。
如某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为了经济的目的偷越国境,则不应按叛逃罪论处。
10、间谍罪,新刑法中没有特务罪;①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 ②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
(注意选者)3、武装叛乱罪4、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罪。
区别: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为境外间谍组织……(则定为间谍罪)。
害公共安全罪一、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或者足以危害不特定的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
是否构成对不特定对象的威胁例1:区别投毒和故意杀人,如果利用一个普通的犯罪手段来杀害特定的人并且没有危害公共安全,仅是单纯侵犯他人生命,则构成故意杀罪;与此同时,如果侵犯了不特定的人的安全,则构成投毒罪。
例2:某人使用炸弹故意杀害他人,但由于客观原因没有造对成他人的伤害,而损害了其家中的财产。
则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未遂,因为其炸弹的威力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
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即《刑法》第114条。
1、失火,是针对所产生的结果而言的例:交通肇事,其在交通过程中的违章行为是故意的,但对其造成的结果可能是过失的。
2、"危险方法"是指在性质上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但起同等危险性的多种破坏方法。
如,驾车撞人(驾车逃逸以后再撞人的)、私设电缆(是否危害公共安全,即不可定多人能接触到地方)、开枪滥杀无辜既有故意又有过失,例如:某人在自家的果园中私搭电网,并安装了过电保护器,但由于其过电保护器失灵,导致一名小孩被电死,原因是由于过电保护器的质量有问题所至。
101个罪名解读1. 故意杀人:蓄意伤害他人并导致其死亡2. 抢劫:使用武力或威胁行为,从他人处夺取财物3. 贩卖毒品:非法出售控制类物质,如毒品4. 吸收公众存款:以非法方式获取公众的存款,并未能偿还5. 舞弊:通过欺骗或非法手段获取利益6. 持有无证枪支:未持有合法证书的枪支7. 骗局:故意欺骗他人,骗取财物或信息8. 贪污:滥用职权以获取个人利益9. 诈骗:通过虚假陈述或行为欺骗他人,以获取不当利益10. 流氓行为:恶意或暴力行为,损害公共秩序和安全11. 行贿:通过贿赂手段获取或维护权力12. 非法拘留:未经合法程序将他人拘禁或限制其自由13. 洗钱:通过各种手段掩盖资金来源,使得非法财产合法化14. 脱税:故意逃避缴纳应缴税款15. 色情交易:提供性服务或制作色情材料以牟取利益16. 强奸:使用暴力或威胁手段强行与他人发生性行为17. 贩卖人口:非法拐卖、贩卖他人以牟取利益18. 伪造文件:制造虚假文件以获取不当利益19. 妨碍司法公正:阻碍司法程序的进行,干扰司法公正20. 持有赃物:持有或藏匿已知是犯罪所得的财物21. 非法侵入: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进入他人的私人空间22. 纵火:故意放火烧毁他人财产23. 恐吓:以言语或行为威胁他人,造成他人恐惧24. 伪证:在法庭上作虚假的证词25. 妨害公务:阻碍或干扰政府机构或官员执行职务26. 贩卖假药:销售或分发伪装成药物的非法物质27. 偷窃:使用秘密或欺骗手段,非法拿走他人的财物28. 食品安全疏忽: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导致食品不安全29. 虐待动物:对动物进行残忍或不恰当的对待30. 侵犯知识产权:对他人的知识产权进行盗用或侵犯31. 参与恐怖活动:参与组织或实施恐怖活动32. 非法种植或制造毒品:非法种植或制造毒品33. 儿童虐待:对儿童进行身体或心理上的残忍对待34. 绑架:非法剥夺他人的自由,以胁迫或勒索为目的35. 白领犯罪:从事企业或财务上的犯罪活动36. 网络诈骗:利用网络或社交媒体进行诈骗活动37. 违反出口管制:出口或拥有受出口管制的商品38. 私自放火:非法放火,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39. 严重交通违规:造成严重交通事故或严重违规行为40. 间谍活动:为外国或对手国家从事间谍活动41. 破坏公共设施:故意损坏公共设施,影响公共利益42. 非法拆迁:以违法手段进行强制征地或拆迁43. 性侵犯:使用暴力或威胁手段对他人实施性行为44. 走私:非法运输或交易受限制的货物45. 逃税:故意逃避纳税义务46. 盗墓:非法盗掘古墓,窃取文物47. 掠夺:使用暴力或欺骗手段抢劫、抢夺财物48. 学术造假:以欺骗手段伪造学术成果或资料49. 行贿受贿:以贿赂手段获取或提供不当利益50. 家庭暴力:对家庭成员进行身体或心理上的暴力行为51. 非法挪用公款:使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或个人私利52. 伪造货币:制作或散布伪造的货币53. 打击报复:以报复为目的对他人进行打击54. 非法捕捞:未经授权的方式捕捞或损害渔业资源55. 伪造身份文件:伪造或持有他人的身份证件56. 恐怖主义:故意制造或散布恐怖主义信息,以引起恐慌57. 军事叛乱:对国家的军事部队进行反叛或叛乱行为58. 侵犯隐私:违法侵犯他人的隐私权59. 违反环保法规:违反环保法规,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60. 没收赃款:非法占有或转移他人的赃物61.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以非法手段制造虚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62. 组织卖淫:组织或协助卖淫活动63. 危险驾驶:以危险的方式驾驶车辆,危害公共安全64. 洗钱罪:通过各种手段将非法资金合法化65. 非法经营医疗机构:未经批准或资质的情况下进行医疗机构经营66. 购买假证:以非法手段购买或持有伪造的证件67. 非法制造弹药:非法生产或制造枪支弹药68. 聚众斗殴:聚集人群进行暴力冲突69. 特大网络赌博:组织或参与非法网络赌博活动,涉及金额巨大70. 侮辱:以语言或行为伤害他人的尊严或名誉71. 交通肇事罪:因交通违规行为导致车辆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72. 毁坏文物:破坏或非法盗掘文物73. 职务侵占:滥用职权、侵吞或非法占有公共财物74. 盗用信用卡:未经持卡人许可擅自使用他人的信用卡75. 破坏交通设施:故意破坏或损坏交通设施76. 假药:制作或销售伪劣、假冒的药品77. 接受贿赂:以贿赂手段获取不当利益78. 侵权侵财: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或财产79. 非法占有枪支:未经许可或合法程序获取枪支80. 盗版:非法复制或传播受版权保护的作品81. 同谋:与他人共谋犯罪行为82. 冒名顶替:冒用他人的身份进行欺骗或逃避法律责任83. 非法拘押:未经合法程序限制他人的自由84. 故意伤害:蓄意伤害他人,导致其身体损伤85. 造假帐:故意制造虚假的财务帐目或报表86. 导致严重后果的生产安全事故:因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导致生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伤亡或财产损失87. 舞弊罪: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利益88. 盗伐林木:非法砍伐或盗伐森林资源89. 羞辱儿童:对儿童进行侮辱、恐吓或伤害90. 贪污罪:滥用职权以获取不正当利益91. 拐卖儿童:非法拐卖、贩卖儿童92. 违法集会:违反法律规定进行非法集会或示威93. 虚报注册资本:虚报公司注册资本或股本94. 强制卖淫:通过暴力或胁迫手段强迫他人从事卖淫行为95. 妨害国境检疫:故意妨碍或破坏国界检疫工作96. 消极腐败:因履职不力或渎职行为造成损害97. 毒品走私:非法运输或交易毒品98. 告知利益:通过故意隐瞒或误导行为获得利益99. 伤害罪:对他人造成身体损伤100. 窃取财物: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101. 虚假陈述:以虚假陈述或欺骗手段获得利益。
刑法分则重要罪名详解1受贿罪与贪污罪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益的行为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两者的区别在于:(1)犯罪主体的范围有所不同:受贿罪仅限于国家工作人员,贪污罪还包括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的人员(2)犯罪目的的内容不同:贪污罪在主观上以非法占有自己主管、管理、经手的公共财物为目的;受贿罪在主观上表现为以非法占有他人或者其他单位的公私财物为目的。
(3)行为对象不同:贪污罪的行为对象是公共财物;受贿罪的对象既包括公共财物,也包括公民私有的财物。
(4)行为方式不同:贪污罪使用侵吞、窃取、骗取等方法,非法占有自己主管、管理、经手的公共财物;受贿罪则是利用职务之便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益。
2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A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B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C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D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两者的区别在于:(1)犯罪客体不同。
挪用资金罪的客体是本单位资金的使用权,职务侵占罪的客体是本单位财产所有权(2)犯罪对象不同。
挪用资金罪的犯罪对象限于本单位的资金,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包括自己所在单位内的其他财物,包括不动产等。
(3)犯罪目的不同。
挪用资金罪的主观方面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只是非法使用本单位的资金,职务侵占罪的主观方面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3贪污罪与盗窃罪(诈骗罪)的界限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A秘密地多次窃取或者B窃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