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观察洋葱实验目的:1.观察洋葱的各个组织结构,了解洋葱植物的组织构成;2.掌握使用显微镜观察组织结构的方法。
实验材料:1.新鲜洋葱2.显微镜3.刀4.盖玻片5.盖镜片实验步骤:1.取一个新鲜的洋葱,用刀将洋葱的两头切下,使洋葱能够平稳地放在切面上。
2.用刀从洋葱的外皮层切下一小块薄片,将薄片放在盖玻片上。
3.将盖镜片小心地放在薄片上,使薄片均匀地扩展开来,并保证盖镜片和盖玻片之间没有气泡。
4.将制作好的镜片放在显微镜台上,用适当的倍数调节显微镜,观察洋葱的组织结构。
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洋葱的各个组织结构。
洋葱的外皮层由许多具有轮廓明显的圆形细胞组成,细胞间有许多细小的空隙。
在外皮层下方是一层多角形的细胞,称为鳞叶细胞。
这些细胞有着明显的角质化壁,形状呈多角形,紧密排列在一起。
在鳞叶细胞下方是一个由较大的正方形细胞组成的部分,我们称之为肉质层。
肉质层的细胞内包含大量贮水器官,能够储存养分和水分。
最内层是一个由较小的长方形细胞组成的部分,称为鞘部。
鞘部是植物的导管组织,通过鞘部植物能够输送水分和养分。
实验分析:通过观察洋葱的组织结构,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洋葱植物的构造和功能。
洋葱的外皮层和鳞叶细胞起到保护洋葱内部细胞的作用,同时还能够防止水分的蒸发。
肉质层的细胞能够储存养分和水分,在洋葱的生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营养供给作用。
鞘部则是洋葱植物的输送组织,负责将水分和养分从根部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到了洋葱的组织结构,并且了解了不同组织的功能和作用。
同时,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组织结构的方法,我们掌握了一种重要的实验技巧。
观察洋葱这一实验不仅拓宽了我们对植物生物学的认识,也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暂无。
多变的月亮实验报告单一年级多变的月亮实验报告——单一年级导言:大家好,我是一名单一年级的小学生。
最近,在我们学校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实验——观察月亮。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月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面,我将向大家分享这次实验的结果和我的感受。
一、实验目的我们这次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月亮的形状和位置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月亮和地球的关系。
二、实验过程1. 观察月亮的形状:我们每天都在同一个时间点观察月亮的形状,记录下来。
我们发现,月亮的形状会发生变化,有时像圆盘,有时像弯弓,有时像钩子。
2. 观察月亮的位置:我们每天都在同一个地点观察月亮的位置,记录下来。
我们发现,月亮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有时在东方升起,有时在西方落下。
三、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月亮的形状会发生变化:月亮的形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有时,月亮呈现出完整的圆盘形状,我们称之为满月;有时,月亮只有一小部分被太阳照亮,我们称之为新月。
2. 月亮的位置会发生变化:月亮并不是固定在天空的某个位置,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天空中移动。
有时,月亮在白天看不见,有时在夜晚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
四、实验感受通过这次实验,我对月亮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以前,我以为月亮是一颗固定不动的星星,但实际上它是围绕地球运动的天体。
我也明白了为什么会有满月和新月的变化了。
这些变化是因为月亮绕着地球旋转,同时太阳的光照射不同的部分,造成了我们看到的不同形状的月亮。
五、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学到了关于月亮的知识,还学会了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方法。
我明白了科学实验的重要性,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
我希望以后还能参加更多有趣的实验,继续探索自然的奥秘。
结语:通过这次实验,我对月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明白了月亮的形状和位置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规律。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篇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七: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八: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九: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六: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1.《石头》实验名称:捡一块石头,仔细观察并描述它的样子。
实验目的:引导学生在气泡图的帮助下,有顺序地、从多个方面观察和描述石头的特征。
实验类型:探究性分组实验。
实验器材:具有多种特征的一套石头、托盘、放大镜。
实验步骤:1.学生选择一块石头,先自己说一说怎样观察石头,这块石头是什么样的。
2.将石头放在气泡图(活动手册)的中间,借助气泡图指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先出示具体的例子,看看别人是怎么描述石头的;再抽象到特征的层面,比如“黄色”,其实就是说石头的“颜色”,以此类推;最后回到自己的石头上,在多个特征上逐一观察并描述自己的石头,可利用画图、文字、拼音等多种方式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3.建议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
由组长组织,将一块石头放在图中央的大圈中,向观察者提问:它是什么颜色的?它有什么斑纹?……请观察者一一作答。
学生明确方法后,再个人观察。
4.观察后先组织学生在组内互相说,准备好了再进行全班交流。
5.整理器材、收拾桌面。
注意事项: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这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难点,需要教师提供帮助。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图形卡、颜色卡、词汇卡等作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更好地把他们观察到的石头特征描述出来。
实验名称:给石头分类,并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实验目的:按照某一特征将一堆石头分类,在比较中进一步观察和描述石头特征的机会,从而促进了他们对石头的认识。
实验类型:探究性分组实验。
实验器材:具有多种特征的一套石头。
实验步骤:1.在学生面前呈现一堆石头,启发他们思考:当我们研究一堆石头的时候,首先要给它们分分类。
2.先问学生,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认识石头的特征的,启发学生想到按石头的某一特征来分类。
3.如果学生能够按照一个特征给石头分类,可以继续鼓励学生选择另一个特征,再次给石头分类。
4.引导学生利用分类的结果获得新的发现,如,你发现这一堆石头中什么颜色的石头最多?什么形状的最多?5.整理器材、收拾桌面。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七篇篇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二: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三: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四: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五: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班级实验名称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小组成员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一个、回形针若干我的猜测: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
步骤:把磁铁分成四段,标上A/B/C/D/E,用磁铁的各部分去吸回形针记录各部分吸引回形针的个数。
观察到的现象:磁铁两端吸的回形针最多,中间为0. 结论:我认为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磁铁上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有篇九: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班级实验名称磁铁两极的研究小组成员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两根我的猜测:两块磁铁靠近吸引。
步骤: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再将它们相互接近,观察结果。
用符号“→←”表示相互吸引的情况,用符号“←→”表示相互排斥的情况,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到的现象:B和C排斥,B和D相吸,A和C相吸,A和D排斥。
篇十: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十一: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十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十五: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步骤:把磁铁分成四段,标上A/B/C/D/E,用磁铁的各部分去吸回形针记录各部分吸引回形针的个数。
观察到的现象:磁铁两端吸的回形针最多,中间为0.结论:我认为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磁铁上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指导教师:吴洪梅评定等级(时间):优秀6.8篇十六:实验报告单班级三(2)实验名称磁铁两极的研究实验全体同学者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两根我的猜测:两块磁铁靠近吸引。
步骤: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再将它们相互接近,观察结果。
用符号“→←”表示相互吸引的情况,用符号“←→”表示相互排斥的情况,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到的现象:B和C排斥,B和D相吸,A和C相吸,A和D排斥。
篇十七:实验报告单。
一年级科学观察一棵植物实验报告单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2在教师鼓励下,尝试用科学词汇叙述观测至的信息。
3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科学态度目标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认真观察、认真记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
教学准备工作:凤仙花、记录单、植物积木、课件教学过程一、著眼2.在游玩中,维尼发现了一种不认识的植物,怎么办呢?小熊维尼决定好好观察这棵植物,回去问问见多识广的跳跳虎。
二、观测一棵植物1.整体观察植物。
掏出教师准备工作的一盆小的凤仙花,学生观测说道说道看见的情况。
在学生的交流中呈现出植物的结构:根、茎、叶。
2.观察植物的'茎和叶。
(1)为了观测得更认真,小熊维尼同意走进这棵植物的茎和叶。
走进了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观测,还可以用什么去观测?(在交流中板书:鼻子、手,同时特别强调必须轻轻捏)(2)学生观察茎和叶。
(3)交流观测至的信息。
(在交流中强调说的习惯和听的习惯。
)二、画一棵植物过渡:维尼听了大家的观察交流,觉得我们xx班的小朋友很厉害。
他想:如果把这棵植物画下来,再去问跳跳虎,跳跳虎肯定能认出这是什么植物。
怎么画呢?我们先来看看科学记录单吧!1.教师示范点科学记录单的采用。
1)请学生拿出科学记录单,教师在展台显示科学记录单。
2)老师指导学生核对姓名、日期。
2.指导画一棵植物。
1)教师示范点画植物的顺序、方法。
在示范的过程中,强调边观察边画,顺序是:茎——叶——根。
2)观测植物的木,指导图画根。
3.交流评价画的植物。
鼓励学生相互评价,紧紧围绕科学记录的真实性展开研讨和评价。
三、小结过渡阶段:跳跳虎听到了你的了解,看看了你们图画得图画,看见了这课植物,原来它就是凤仙花!(ppt出具)跳跳虎发现大家这么厉害,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考考大家,你们能接受挑战吗?(投影逐块展示拼图)1.恳请两位学生分别去比拼两种植物的积木,并找到根、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