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气调节技术》试卷

《空气调节技术》试卷

《空气调节技术》试卷
《空气调节技术》试卷

空气调节技术考试试卷A卷(闭卷)

一简答题

1. 热湿比线有何作用?

2. 在计算围护结构的冷负荷时,为什么要采用逐时温度?

3. 用液体吸湿主要有哪些优点?

4. 空调房间的新风量确定应该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最小新风量是多少?

5. 风机盘管机组新风供给方式有哪些?

二填空

1. 在空调室内喷蒸汽调节空气湿度是一个( )过程.

2. 空调系统的设备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

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规定:舒适性空气调节室内冬季

风速不应大于( ), 夏季风速不应大于( ); 工艺性空

气调节工作区风速宜采用( ).

4. 当边界层空气温度高于主体空气温度时,将发生( )过程; 当

边界层空气温度低于主体空气的露点温度时,将发生( )过程,

5. 表冷器的排数一般以不超过( )为宜,表冷器的迎面风速最好取

( ).

6. 空气加热器设计计算时,低温热水系统中,水的流速一般取

( ).

7. 空气加湿的主要方法有( ).( ). ( ).( ).( ).

8. 商场空调送风口宜采用( )风口.

9. 集中空调装置系统划分的原则是( ). ( ).( ). ( ).( ) ( ).

10. 常采用的空间气流分布形式主要有( ).

( ). ( ).( ).

三判断题

1. 刘伊斯关系式并不适合所有的空气处理过程.

2. 对喷水室而言,喷水方向并非逆喷比顺喷好.

3. 双级喷水室的全热交换效率和通用热交换效率都可能大于1.

4. 喷水室的全热交换效率E是同时考虑空气和水的状态变化的.而通用热交换

效率E`也是同时考虑空气和水的状态变化的.

5. 表冷器的安全系数大于1.

6. 硅胶的颜色为兰色,说明硅胶已经失去吸湿能力.

7. 表冷器无法对空气进行加湿.

8. 对空气的局部处理和集中式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是属于集中空气处理方式.

四. 作图分析与计算题

i 图上作出二次回风系统夏季空调过程分析图,并推导有关参数计算

1. 试在d

公式.

2. 已知被处理的空气量h m L /1440003=,当地大气压力为a P 101325,空气的初

参数为kg KJ i C t C t s /1.59,5.20,25111=?=?=,空气的终参数为kg KJ i C t C t s /9.29,1.10,5.10111=?=?=,试设计喷水室并计算水温和水量.

空调工程考试试卷B 卷 (闭卷)

一 简答题

1. 在空气的焓湿图上,如何作等湿球温度线,露点温度与等湿球温度是否相等?

2. 舒适性空调与工艺性空调有什么不同?

3. 用液体吸湿主要有哪些优点?

4. 空调系统如何分类,分别有哪些类型?

二 填空

1. 利用固体吸湿剂干燥空气是一个( )过程.

2. 若工艺性空调参数的精度为±0.5℃,送风温差应该选择( ),换气次数应该( ).

3. 为了保证换热气的正常工作,在水系统最高点应设( )装置,而在最低点应设( )和( ).

4. 表冷器的排数一般以不超过( )为宜,表冷器的迎面风速最好取

( ).

5. 空气加热器设计计算时,以”经济质量流速”来考虑运行费和设备初投资的总和为最小为原则,通常”经济质量流速”的范围是( ).

6. 空气减湿的主要方法有( ).( ).

( ).( )。

7. 商场空调送风口宜采用( 散流器 )风口.

8.气流分布性能评价方法主要有( 不均匀系数 ).( 空气分布特性指标 ). ( 换气效率 ).( 能量利用系数 ).

9. 调节机器露点的方法有( 调节预热器加热量). ( 调节新,回风混合比 ).( 调节喷水温度或表冷器进水温度 ).

三 判断题

1. 对喷水室而言,空气质量流速ρv 越大越好.(X )

2. 对喷水室而言,喷嘴越密越好.(X )

3. 喷水室挡水板最好采用质轻.耐腐的材料(√)

4. 以蒸汽做热媒的空气加热器一定要垂直安装.(X )

5. 盐水溶液的每一条浓度线相当于d i -图上某一条等相对湿度线. (√)

6. 二次回风在整个夏季及大部分过渡季节都可用来调节室温,但是不节能.(X )

7. 全空气诱导器系统是一个特殊的送风装置,可以达到增加送风量和减少送风温差的作用. (√)

8. 在设计空调系统时只要根据计算所得的围护结构(即房间)的冷负荷来与空调机组的名义工况来选配机组就行了.(X )

9. 气流分布的计算有时需反复调整某些风口参数和设计条件.若需进一步改善x u 和x t ?,可取11,n m 值更小的风口. (√)

10.下送上排送风方式在一些国家受到重视,是因为它的ε和η值较高. (√)

四. 作图分析与计算题

1. 试在d i -图上作出二次回风系统冬季空调过程分析图,并推导有关参数计算公式.

2. 需要将空气量h m L /1440003=,从C t ?-=101加热到C t ?=182,热媒是工作压

力为a MP 3.0的蒸汽.试选择合适的SRZ 型空气加热器.

一、填空(20分)

1、空气调节根据应用的领域和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____和____两大类。

2、把湿空气焓湿图(i-d图)分为四个象限的四种空气状态变化过程分别为____过程、____过程、____过程和____过程。

3、喷水室的底池与____、____、____和____四种管道相连。

4、空调系统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可分为____、____、____;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介质种类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按处理空气来源可分为____、____、____。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空调送风量计算时,室内换气次数越大,送风温差就越小。

2、空调系统分区时可以不考虑室内负荷热湿比的影响。

3、选择空调机组时一般按照机组的额定冷/热量等于机组所服务房间的冷/热负荷来选定机组。

4、中送风方式比较适合于在高大空间空调系统中使用。

5、二次回风空调系统主要通过调节一、二次回风比来适应负荷的变化。

6、在纤维过滤器中,对于小粒径悬浮颗粒,惯性碰撞效应是一种重要的捕集机理。

7、响度是评价噪声的客观性指标。

8、因为空调风道是火灾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必须在空调系统中设置防火、防烟装置。

9、系统全年节能工况主要由室外气象条件决定,与室内负荷变化无关。

10、净化空调系统适宜采用二次回风的集中式空调系统。

三、简答(50分)

1、影响湿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才能保证测量湿球温度的准确性?

2、空调中有哪些常用空气处理设备?它们各能实现什么处理过程?

3、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推动显热交换、潜热交换和全热交换的动力是什么?

4、表示悬浮颗粒粒径分布的方法有哪几种?大气尘的粒径分布有什么规律?

5、超声波加湿和喷蒸汽加湿是什么空气处理过程?并解释原因(请将相应空气处理过程在i-d图上表示出来)。

四、计算题(20分)

1、9000kg状态为20℃、相对湿度50%的空气和1000kg状态为35℃、相对湿度55%的空气混合,求混合空气的状态参数?并在i-d图上表示出来。

2、室内要求空气参数:干球温度t N=23℃,φN=60%(i N=49.8 kJ/kg);室外参数t W=23℃,i W=92.2 kJ/kg,新风百分比为15%,已知室内余热量Q=4.89kW,余湿量可以忽略不计,送风温差为4℃,采用水冷式表面冷却器(露点在90%相对湿度线上),求夏季设计工况下一次回风系统所需处理风量和冷量。

一、填空(20分)

1、空气调节根据应用的领域和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____和____两大类。

2、把湿空气焓湿图(i-d图)分为四个象限的四种空气状态变化过程分别为____过程、____过程、____过程和____过程。

3、单根纤维捕集粒子的机理有____、____、____和____四种。

4、空调系统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可分为____、____、____;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介质种类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

5、衡量空调控制系统调节质量的指标有____、____和____。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空调送风量计算时,室内换气次数越大,送风温差就越小。

2、空调系统分区时可以不考虑室内负荷热湿比的影响。

3、防烟分区面积一般大于防火分区。

4、中送风方式比较适合于在高大空间空调系统中使用。

5、二次回风空调系统主要通过调节再热量来适应负荷的变化。

6、在纤维过滤器中,对于大粒径悬浮颗粒,惯性碰撞效应是一种重要的捕集机理。

7、响度是评价噪声的客观性指标。

8、因为空调风道是火灾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必须在空调系统中设置防火、防烟装置。

9、系统全年节能工况主要由室外气象条件决定,与室内负荷变化无关。

10、净化空调系统适宜采用二次回风的集中式空调系统。

三、简答(50分)

1、湿球温度的定义?如何才能保证湿球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2、空调中有哪些常用空气处理设备?它们各能实现什么空气处理过程?

3、实测系统送风量与设计不符时,可能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4、表示悬浮颗粒粒径分布的方法有哪几种?大气尘的粒径分布有什么规律?

5、再热调节方法有什么缺点?能用什么方法来替代再热从而实现节能?(请将相应空气处理过程在i-d图上表示出来)

四、计算题(20分)

1、8000kg状态为20℃、相对湿度50%的空气和2000kg状态为35℃、相对湿度55%的空气混合,求混合空气的状态参数?并在i-d图上表示出来。

2、空调房间尺寸长×宽×高为6×6×4m,采用局部孔板送风,孔板尺寸为5.8×0.5m,孔径6mm,孔间距40mm,若工作区风速不允许超过0.2m/s,请合理布置孔板并求

(完整)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评价 纵观整份期末试卷,命题紧扣课程标准,以教材为基本点,以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情况为主要对象,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与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新课程理念。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积累运用的量不足,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下面就本年级情况做具体分析: 二、基本情况 本次参加考试的人数为25人,平均分85.5分,及格人数25人,及格率100%,最高分98.最低分为73分。 三、试题分析 1. 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较好。学生在拓展阅读的能力这方面知识欠缺太多。学生成语积累与运用能力失分率原因为:一是积累的量少,虽有一定的积累量,但错别字太多。可见学生平时的积累习惯没养成;在积累方法上只注重背,忽略写;语文课外阅读量不够。 2. 课内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反映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最集中的表现是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句子的能力薄弱,一是对词语体会不准确,意义完全不对;二是体会句子的意思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三是根本不做答。 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今后

要注意培养学生在积累方面的吸收与内化,逐步形成能力。 3. 课外阅读,失分相对教多,学生积累比较少,思维不够开阔,只要是老师没有讲到的,就不会做,做不好!反映出平时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阅读部分学生在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三方面失分率高,明显地反映出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4.习作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有的学生还没有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在分段、错别字、标点符号等问题上而被分也不少。 四、反思与建议 1.继续抓好语文知识能力的训练,特别是理解和阅读能力。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认真思考的习惯。平时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自主地对课文进行阅读理解,引导督促学生多阅读,多思考。要经常给学生介绍好的阅读材料,当然,还要多从方法上指导阅读方法。 2. 读写结合加强作文训练。 目前看学生的作文问题也很突出。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要打开学生练笔的各个渠道。一篇篇优美的课文不应该再是师生分析讨论的中心,而应该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蓝本。老师的责任就是借助于这些课文和语境,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读写结合的渠道有很多,需要老师们不断地去摸索,去尝试。通过各种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报告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报告 一、试卷整体情况分析 本次语文期中测试,从整体看凸显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题型以开放为主。就内容看,主要测试一至四单元课文中要求识记的字词及语文园地中出现的句子,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答题兴趣,充满了吸引力。题型结构合理,难易恰当,既能检查学生对字词掌握的情况,又能拉开分数。 二、试卷内容及考核目的分析 这次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题型有“字词积累”,“语句训练”,“阅读平台”,“妙笔生花”四大块。“字词积累”,部分包括四小题:“拼一拼”“选择正确读音”“加偏旁,再组词”“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答案”。“语句训练”,包括三小题:“选择关联词”“填空”“给句子排排队”。其题型较新颖,能贴进学生生活,覆盖面较广,既考查了学生对字、词、句的积累、理解、运用的情况,又检测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其涵盖的内容,各题的分值及考核目的如下:

三、考试结果及分析 (一)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测验,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兼顾了过程与方法,体现价值观与情感态度。从整体看学生发挥的还比较理想。 数据分析:我班有47人参加考试;最高分93分,平均分75.5。85分以上占28﹪,60分以上占88.6﹪。从以上数据看出我班平均分、85分以上、60分以上三组数据比率都较低。 正答率分析: 由表看出: 1、正答率最高的是第二题,学生的答题正确率在90%左右,这说明在平时教学中,字词教学落实的较好,尤其是多音字的教学落实得好。 2、正答率最低的是课外阅读第八大题的第4小题,只有10.6%,这一题是让学生谈谈蚂蚁争论牛的观点谁说的对?为什么?学生对短文中的三只蚂蚁的对话把握不准。第二低的是课外阅读八的第3小题,学生的答题正确率只有19.1%。 3、从板块分析,基础知识正答率较高,但习作训练(尽管以90分进行统计)和课外阅读正答率都比较低。 (二)具体情况分析 一、基础知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一)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期末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 分) 一、看谁写得既正确又漂亮。(8 分) lǒng zhào róng qià yǐn bì lǎn duò ( ) ( ) ( ) ( ) chǎo rǎng níng jié píng héng yī lài ( ) ( ) ( ) ( ) 二、用“√”选择正确的读音。(4 分) 1 .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zhàng zhǎng ) ,但岸边的树木却枝叶茂密.不留一点缝隙.(xī xì)。 2 .请不要攀折.(zhé shé)花木,以免枝折.(shé zhé)花落。 3 .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dī tī)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的垂柳不可计数.(shǔ shù)。 4 .白公鹅在浅水滩里时而伸长头颈.(jǐng jìng ) ,时而将脖颈潜.(qián qi ǎn )入水中。 三、按要求填空。(8 分) 1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照猫画()横()江面耀()扬威 血()亲情不胜()烦应接不( ) 2 .根据语境,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 l )当初因为没有人.我才勉强承担了这个任务,现在是()呀!( 2 )妈妈把这件事情的()说得很清楚。 四、按要求写句子。(8 分) 1 .我们在河边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爱是黑暗中的灯塔,让人在迷途中找到前进的方向。(照样子,写句子) 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及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一)、试题质量分析: 1、题型比例分析: 本次试题共有四个大题,识字与写字;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看图写话。 试题在排版设计上图文并茂,形式灵活多样,基本尊循了“生字——句子——课文——写话”的规律,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认知规律,考查全面,重点突出,给了每位学生展示个人能力的机会,激发了不同程度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展示欲望。整体上来说,本次试题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新课改理念。 2、内容比例分析 其中,“基础知识及积累运用”中包括有:拼音;看拼音,写汉字;同音字正确选择;照样子变一变;加部件;连一连;排序成通顺的句子;把句子补充完整;按课文内容连一连、填空。看图写话则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本试题题型新颖多样,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给了学生展示个人能力的机会,题型的编排上,有亲和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思想,更加切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答题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信心。整体上来说,凸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3、试题难易程度分析: 本期末质量检测题共分为两大部分:基础知识,看图写话。从题目的设计来看,试题符合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写字和写话的要

求,试题难易适度,既能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做出正确的判断,及时调节自己的教学;又能让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价。较好的发挥检测这一指挥棒的作用。4、知识点涵盖与课程标准对应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写字有这样的要求:能按笔顺写字,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试题正是在实践着这一点,题目中需要学生写的空格就有上百个,这正是考验孩子书写习惯和书写能力的最佳时机。 语文课程标准写话的要求是: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试题中写话题目主要让孩子观察生活,是生活的最基本体验与感悟。这也是“大语文教学观”“语文即是生活”的体现。 5、试题与新课改的对应分析: 通过评改试卷,我发现试题中:积累运用题目“照样子,变一变”“补充句子””看图写话”等几个题目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感觉很亲切、很惬意,调动了学生思维,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精神。(二)、试题质量评价: 1、本试题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新课标,体现了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综合考查,题型全面,覆盖面广,难易程度比较适中,注重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察、培养、提高。尤其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积累运用的考查,更注重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试题本着不但学会,而且会用,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才达到了最终目的。 2、试题自身的特点: (1)试题注重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分析范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分析范文本次期中测试对于三年级小孩来说并不陌生了,在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再加上家长的积极配合支持。学生对进行了全面的复习,但有些同学由于基础比较差,答题还很慢。有的题理解不清出错比较多。由于三年级学生刚接触阅读,多数对阅读要求理解不清,在加上阅读所回答的问题较多。阅读题丢分较多。为今后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本次测试中查找不足,使在今后的教学中弥补不足。特将本次期中测试卷面分析如下: 本次期末试题难度适中,知识面比较全面,对学生识字写字、单元练习、理解课文、课外阅读、各种能力都进行了充分的考查。本次期末考试,考试学生73名,具体分析如下: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包括给加点的字注音、看拼音写词语、按要求填空、写近义词、按课文内容填空、生活中学语文等等。 二、阅读理解。 本题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方面。 三、主要问题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 表现在:个别学生还不能牢牢掌握本学期学习的生字,对练习中要求熟记和背诵的内容,还不能完全掌握,课文中要求背诵的内容,出现了会背但写错字的现象。 2、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 本次检测中,所要填写的内容都是书本上要求掌握的,都是要求背诵的。但是学生实际做题并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这给我们教学提了个醒:平日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练习的形式力求多样化,让学生接触各种类型题,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 3、个别学生阅读能力不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期末小学语文试题 (时间:90分钟) 一、字词游乐场。 1.读拼音,写词语。 càn làn bǎo lěi zhèn xīng cí zhí zhǎng cháo hén jì qì pò cōng yù 2.火眼金睛,划掉错别字,改正后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1)薄雾照耀逐斩随遇而安 ____ (2)愉快倘若剩下漫条斯理 ____ (3)长郎堤岸间隔山洪爆发 ____ (4)吵嚷模范躁热欣喜若狂 ____ 3.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勉强.(qiáng qiǎng)粗糙.(cāo zào)闷.雷(mēn mèn) 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回答问题。 耀()扬威应接不()()调有序 横()江面从容不()()山峻岭 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句子。 。 ★加分题:请照样子写四个词语,如:涓涓 ..细流(每写两个加一分,最多加两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二、句子万花筒。 1.填空。 (1)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以为坏事小就可以去做。我们应该常用 “____ ,”这句 名言来勉励自己。 (2)“________ , ___”这两句诗说明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3)《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____ 写他和朋友两次经过“___________”的所见所闻。

___________的河流,___________的大榕树,___________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 (4)读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我体会到叶圣陶先生对文__ __,对人____,不愧是文品和人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读了《___ ____》,我感受到少年周恩来远大的志向;从课文《乌塔》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加分题:你课外还诵读过哪几首送别诗,选一首最喜欢的写下来。(不出现错别字加4分哦~)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养鹅等于养狗,鹅也能看守门户。(用上“因为……所以”改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仿照句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地克服了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 (一)课内阅读。 《巨人的花园》 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热情()寒冷() 2.填空:巨人终于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在本次期末检测中,五年级有6人,参考人6人,总分为391.5 分,平均成绩为65.25分,及格率为33%,优秀率为33%。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共有学生6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2人。根据五年级的教学情况来看,班中部分同学能跟上现有的学习进度,上课能积极发言,但是也有部分同学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尽人意,学习成绩也不稳定。在这个班里特困生有2个,他们的基础特别差,从他们的课堂上看,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很容易分心,作业和试卷上的错误比较多,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虽然有些进步,但是学习仍然缺乏自学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孩子要特别注意。 二、试卷分析及考试完成度分析: 本次期末试卷分为“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应用”、“习作”四大部分。题目整体分布合理,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在考查“双基”的保底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能以课标的教学目标为准则,以现行教材的教学内容为范围,做到“三重”:(1)重基础,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重能力,包括识字写字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3)重创新,即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掌握情况可分为三个层次,掌握较好的是“语言积累”部分和课本知识的传统题,即看拼音写词语、补充词语、;其次是改写句子和综合性学习,此类题型少数几个学生得分率较低;三是一些分析运用能力题,即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阅读”、“作文”题。 二、题型具体分析: 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较好。学生在拓展阅读的能力这方面知识欠缺太多,教师平时拓展还不够。试卷中要考查的字音、字词,都是本册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应该是很容易的。从得分来看,学生对字音、字词的掌握较好。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答题时粗心大意;二是对字音、字词掌握得不牢固,答题时出现判断的错误。如第三题:找出各组中的一个错别字,先在下面划横线,然后将正确的字写在后面的号里。这是课文的二类生字,几乎每次考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共12分) 二、pú tào diāo kè rǔ zhī pèi fú huì long duàn liàn 三、( ) ( ) ( ) ( ) ( ) ( ) 四、lǒng zhào táo yè huī fù lā jī Jūn yún zì háo 五、( ) ( ) ( ) ( ) ( ) ( ) 六、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共8分) 七、赛()骆()析()炼() 八、塞()络()折()拣() 九、吹()佛()鱼()暑() 十、炊()拂()渔()煮()十一、三.我能把成语语补充完整。(共10分) 十二、人()人()心()神()兴()采()()()芙蓉炉()纯()根()蒂() 十三、叶()归()若()若()络()不()()()奇观 十四、四、我能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2、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舟行________________,人在________________。 4、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6、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书有三到,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五、连线。(8分) 1.@ 2.矗立的文化 2.完成信息火红的晚霞传递模样灿烂的胸怀改变光辉博大的宝塔闪耀任务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天空飘着云朵。(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飘飘洒洒的雨丝织成了一幅遮天盖地的珠帘。(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辆玩具汽车的反光镜被我弄坏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6.这盆花好看。(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总体情况分析本试卷试题包括“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习作”三大块内容。考察的知识点涉及到拼音、字词、句子、标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等多方面,题型有传统的,也有创新的。总的来讲,课内外知识结合,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总而言之,整份纸卷既有知识的检测,有涉及到能力的评估,题量适当,题型丰富,是能较为全面的检查学生语文素质的一分优秀试卷。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基础知识 1、字音、字词字词的总分合计33分失分率约在 21、92% 试卷中要考查的字音、字词,都是本册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但那些拼音很容易拼错,如多音字组词“散”和“挣”,有一半的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失分。这反映出学生对拼音的掌握不是很好。还有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是,答题时粗心大意书写不规范,书写出现错误,再加上对字音、字词掌握得不牢固,答题时出现判断的错误。 2、句子句子合计15分学生的失分率为 11、35%。第一种是补充句子,成绩优秀的学生很容易得分,但中等以下的同学,没有认真审题,所填词语不符合实际情况

如:小松鼠的尾巴像个大蘑菇又大有漂亮。把小松鼠的尾巴比作蘑菇自然是既不大又不漂亮。造句,比较常见,难度也不大,学生答得较好。从卷面来看,失分的原因有:一是句子积累太少;二是平时练习时没有认真答题,错题也没有订正。 3、课文内容填空课文内容填空总计20分学生的失分率为 47、97%。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时间一长学生就有遗忘现象。答的不太完整。如:《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中两个怪人的观点,学生记得已经不清楚。诗词背诵只注重学生的熟读成诵,忽视了学生写的练习,有的学生会读不会写,比如:“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中的“识”字,会写成“时”,“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经常写错。 (二)、阅读阅读的五道题总计分占卷面比重的分之一,学生的失分率在 11、48%。各题相对都比较简单,能从原文中找到答案,所以学生回答起来比较轻松,但也有部分同学,粗心大意。没有读懂短文,就开始答题,导致错误。 (三)、作文习作总计20分学生的失分率为 17、77%。今年的写作也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让学生根据三个事物构想一篇童话,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很符合中年级学生想象思维的特点。但由于给了三个固定事物,对孩子的思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一) (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基础知识] 一、我会正确拼写词句。(7%) zūn xún táo zuì wēī’? chōnɡ jǐnɡlǎn du? shan t?u ()()()()( )()ju? xīn shìzhǒnɡ zi, shíɡàn cái shìf?i lià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能仔细辩别,准确组词。(8%) 概()霄()既()zhēng()慨()屑()即()zhang() [积累运用] 四、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还会用其中的一个词写句子。(7%) ()吃()用居()思()()()洋洋 ()往()前身()其()()()翼翼 ()头()干积()成()波涛()()()堂()笑心()胆()娓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会按要求写词语。(6%) 地名:北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族名称:汉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乡的桥:安平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会按要求写出优美的句子。(8%)

1、福娃吸引了大家。 扩句:_________________的福娃____________________地吸引了大家。 2、草原真美。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神六”飞天,这是一件令中国人民自豪的事。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个含有“月”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我会在原句上修改病句。(6%) 1、他的家乡是福建省人。 2、一年有四个春、夏、秋、冬季节。 3、他因为取得了好成绩,所以一点也不骄傲。 4、上课了,老师把眼睛投到同学们身上。 [阅读理解] 八、我能根据提示,把句子补充完整。(4%) 1、十年树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恩难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九、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尽量用课文原句回答)(4%) 《》是革命家叶挺写的。将军在十分渴望得到的情况下,却选择了,因为他深深地知道— —。 十、我能认真阅读短文,仔细作答。(14%) 卖镜子的人 从前,有个卖镜子的人,他卖各式各样的镜子:大的,小的,圆的,方的……他的镜子质量很好,他的口才也不错,生意做得很红火。 但是,他忙于经营,连饮食起居、梳洗的时间都没有,外观逐渐邋遢(lā tā),自己(竟然虽然)丝毫没有发觉。后来不知怎的,买镜子的人越来越少了,生意也越

统编-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本次语文考试涉及的层面和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分布到方方 面面。现对本学期三年级期末试卷及考试情况做如下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试卷从知识乐园、阅读天地和习作世界三部分对三年级学生 的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测。题量不大,难易 适中,覆盖面较广,有拼音的考察、生字的掌握、词语的积累、量词的运用、查字典的方法的检测以及句子的多种形式的练习 等。阅读天地有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和古诗文阅读。通过学生的答 题看出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不过课内阅读部分中句子之间的 关系没有理清。由此看出学习是在阅读中进行的,离开了阅读, 语文就成了无本之木,于是阅读中的积累,阅读中的理解,阅读中 的运用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本次三年级测评正是以阅读为专项对学生进行了测评。可谓抓住了语文学习的要害。短文以小动物为题材,学生很感兴趣,有亲切感。课外阅读难易适中,顾及了大部分学生的能力,且从多方 面检测学生的素质。 写作也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可最大限度发挥学生最好水 平,同时还让学生学习审题,很符合中年级学生特点。 总而言之,整份试卷既有知识的检测,又涉及到能力的评估, 题量适当,题型丰富,是能较为全面的检查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份 优秀试卷。

二、学生完成情况 本次测试学生的书写认真,做题细心,优秀率达 56℅,及格率 达97.5℅,平均分84.6。学生完成试卷的情况,课内积累相对较好, 课外阅读和有关课外知识的题目做得准确率比上学期有所提高。学生 明显的表现出课外阅读量增多了,注重积累。学生 的语文水平普遍提高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一)、学生日 常读书量大,能学以致用;(二)、平时养成勤动脑,多思考的学 习习惯。 通过本次试题,知识乐园中看拼音写词语有绝大多数同学书写 认真,正确率高,但有的学生书写不正规,个别词语写错了。辨字 组词多数同学做的很棒,能够分清字形,正确组词。但也有极个别 的同学不用心,把词组错了。积累词语我最棒,多数同学补充得很 完整,字也写得正确。句子大本营中考察的句子类型比较全面, 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掌握得比较好;比喻句和拟人句的仿 写做的也可以。排列句子,在括号里填上序号。多数 同学能够认真阅读短文,理解意思,填上正确的序号。阅读天地 是描写动物的短文,多数同学能够认真阅读短文,答题不错。其 中找描写翠鸟颜色的词语多数同学找的很全面,做得很棒。习作世界中多数同学写的比较棒,但有的学生作文写了几句,就草草了事。 面对试题,审视学生的状况,挖掘出现如此状况的根源,教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镇教研室统一组织安排,外校老师与本校老师合作,学生同桌异题,本着本校本人不监不改本班试卷的原则进行。本次语文期末试卷共分为十个大题,本次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广,从书写习惯、多音字区别、阅读积累与运用以及写话等几个部分对学生的习惯、知识、能力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测。既考查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又考察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分析及习作能力。 二年级共有38人,全部参加考试。总的来说,本次期末考试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二、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读拼音,写词语 本题考查的重点是本册书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的答题情况较好,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极少数学生出现错别字。 第二题: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 这道题是让学生选择正确的答案,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和近义词的区分及运用能力。大部分学生掌握很好,能做到正确进行选择,但也有少数同学填得比较马虎,没有结合句子细致地考虑。 第三题:比较组词。总体来说学生完成的很好,出错最多的是塔和搭,学生识记不清。 第四题:照样子写词语。所考查的都是平常练习的一些有特点的词语,学生完成的不错。 第五题:积累词语。考查了学生对四字词语的掌握情况。容易出错的是众志成城,有的同学把成和城写颠倒了。 第六题:照样子,写句子 该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灵活掌握情况以及对句式的运用能力。其中围绕课文的积累所出的题目,紧扣书本。在做这道题时,大部分学生能正确答题,对课文内容熟知,错误主要在于学生在用所给句式写话时出现了两个主语的情况。如句式_________一_______,就______________。有学生写成妈妈一出去我,就开始写作业等等。 第七题:加标点。这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学生完成的不错。

三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语文反思

三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反思 南马庄小学王赫 一、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 通观三年级的语文试卷,我们可以不难看出其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这份试卷命题坚持以新修定大纲为依据,力求适度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构建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广泛地涉猎课外读物,积累感悟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检测的内容不仅局限于教材,还检测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而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 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包括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特点。 三年级语文试卷,覆盖面广,既考查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把握,语言的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分析及习作能力。巧妙地将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书面化融为一体,既考查了学生的双基,又考查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为充分的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答卷情况。 (二)看拼音写词语。 本题既考查学生对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的书写习惯。得分率在96%以上。错误多出“满载”“威武”等词这些词。还应加强训练 (三)选择正确的读音。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掌握比较好。 (四)补全成语 这道题考察了学生对一些课文中出现的成语的掌握程度,个别学生出现错字。 (六)把句子写具体。 这道题同学们失分很多,出现语序的错乱。 (七)句子加工厂。 这道题中的改为转述句失分较多,我想原因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知识点教的不全面,学生记得也不扎实。 (九)阅读理解。 4、5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并准确地表述。失分率较高。 (十二)习作。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一) (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基础知识] 一、我会正确拼写词句。(7%) zūn xún táo zuì wēī’? chōnɡ jǐnɡlǎn du? shan t?u ()()()()( )( )()ju? xīn shì zhǒnɡ zi, shíɡàn cái shì f?i lià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能仔细辩别,准确组词。(8%) 概()霄()既()zhēng()慨()屑()即()zhang() [积累运用] 四、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还会用其中的一个词写句子。(7%) (傻)吃(呆)用居()思()()()洋洋 ()往()前身()其()(小)(心)翼翼 ()头()干积()成()波涛()()()堂()笑心()胆()娓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会按要求写词语。(6%) 地名:北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族名称:汉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乡的桥:安平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会按要求写出优美的句子。(8%) 1、福娃吸引了大家。 扩句:_________________的福娃____________________地吸引了大家。 2、草原真美。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神六”飞天,这是一件令中国人民自豪的事。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个含有“月”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我会在原句上修改病句。(6%) 1、他的家乡是福建省人。 2、一年有四个春、夏、秋、冬季节。 3、他因为取得了好成绩,所以一点也不骄傲。 4、上课了,老师把眼睛投到同学们身上。 [阅读理解] 八、我能根据提示,把句子补充完整。(4%) 1、十年树木,_百年育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恩难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完整)三年级语文部编版期中试卷分析

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进行试卷分析,本次三年级语文试卷,覆盖面广,既考查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把握,语言的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分析及习作能力。因为三年级的孩子头一次接触6页这样大的题量,有些不适应,新的老师也有些不适应,所以总体来说这次试题我班26人,考的并不理想。下面我就每道题逐一分析。 一、答卷情况。 第一大题:基础百花园 (一)划去错误的读音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得分率80%以上。错误多出现在“召开”的“召”字和“缤纷”的“缤”上面,平时习惯了读zhāo开这个音,以至于考试学生选择错误,bīn纷这个词在《秋天的雨》这篇文章里出现,学生还是做错了,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强调,因为这些词在我们的课文中不是很常见,所以,学生在选择中出现的失误也较多。 (二)看拼音写词语 本题既考查学生对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的书写习惯。得分率在96%以上。错误多出“火焰”“规则”“铺”等这些词。还应加强训练 (三)选则成语填空 这道题考察了学生对日积月累里出现的成语的运用,第二小题选择成语填空,学生错的五花八门,应该是学生根本不去理解成语的意思或者这句话的意思而瞎填导致的错误。今后在词语的运用上还要多加练习, (四)正确加标点符号 双引号的使用做的不太好,但是说话人在前、在中、还是在后,学生能知道正确的使用。 (五)名言佳句吟诵和课文经典回访 这两道题失分较少,因为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这个知识点教的全面,学生记得也很扎实,而且平日里还总是强调要会背写。 第二大题:口语交流坊 这幅图主要考察的是教育人们要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有些同学习惯里低年级的看图写话,也写成了看图写话的形式,导致本题得分不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 一、基础知识(30分) 1.认真拼一拼,把字写漂亮。(10分) xiōng huái guàn gài kuì bài gǎi shàn shū shì bēi cǎn háo jié wéi kàng cháo xué yǎn hù 2.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10分) 狠()饶()仍()堵()竖() 恨()绕()扔()诸( ) 坚() 3.按要求写句子。(4分) (1)英雄人物的壮举让人感动。(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妈妈笑了。(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词语。(6分) (1)人山人海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左顾右盼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二、积累运用(10分) 1. 本学期我们结识了具有民族气节的京剧表演艺术家_______、“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________、古代神医_________、射箭能手_________、为民做主的地方官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但闻人语响。 3.一场秋雨一场寒,__________________。

4.形容人的外貌和身形的词语: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口语交际。(5分) 王明性格内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学习中有不懂的地方也不问老师和同学。如果你想劝他改变学习方法,你会说些什么?(用上一两句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快乐阅读。(25分) (一)、课内阅读。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期末考试结束了,我班共37名学生参加考试,平均分是85.35分,及格率百分之百,下面就将本次测试进行如下分析: 一、总体分析 本次期中测试卷基本上把握住了教材的内容,难易适中,没有多大难度。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试题活.体现在第二、四、五题,既检查了学生交际的能力,又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延伸,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的写作能力。 二.试卷分析 第一题是基础知识训练场,包括看拼音写词语,组词,写近义词,填合适的词语,照样子写句子,这一题的分值也是占总分的百分五十,这个内容从学生的答案上看,大部分学生掌握的不错,能得满分,但对有的掌握的不太牢固,出现了个别差错有少部分学生由于平时基础欠缺所致,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用上加点字仿写句子。”这一题可以说除了几个比较特别的学生外,其他均拿满分。 第二题是口语交际,这道题我们平时训练较少,导致丢分率高。 第三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这一题的分值是14分,这题我们经常训练完成的较好,还是有部分同学因为一些字写错失分。如: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写成“现”。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这些细节的问题。 第四题是“阅读。”此题失分最多。今后要加强训练。

第五题是“看图写话”,这一题的分值是12分,平时有些学生喜爱看书和写话,这部分有大部分学生都能拿到十五分以上,有那么极个别的学生思想有惰性,不愿动脑筋,不肯动手写。针对这一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想方设法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在期末测试中有所提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学生学习方法较死板,对所学知识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2、有的学生想象力不够丰富,分析判断能力差。 3. 部分学生不会审题,不理解题意。 4.有些题型训练不到位,学生失误多。以后要加强部首认知方面的教学工作。 5.阅读题是我们班孩子的障碍题,他们没好好读题,对题意理解不到位,因而失分较多,影响整体的成绩。 6.写话题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错别字,无话可写,没写完整都造成失分的原因。 四、改进措施: 1、注重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识字。 2、继续加大听说读写教学的力度,使字词句训练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对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必须进行强化训练。 3、加强阅读及写话训练,培养学生审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4、多与家长联系,密切配合,抓好中下学生的学习。

三上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本次测试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检测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既体现了语文学科特点,又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了新课程理念。现就从我校三年级语文试卷386份答卷中随机抽样42份作具体分析,以更好地从事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从试卷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学生不仅对双基有较好的掌握,而且各种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特别是语感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一)本次测试从总得分情形统计: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分别为95 58 48% 98% 81.4。 (二)从分数漫衍情形统计:从分数漫衍图可以看出,85-89这一分数段的人数最多,其它每个分数段均有分布。 (三)从各大题得分情况来看:本张试卷共十道大题,主要分三个部分:一)、积累与运用部分:该部分共有八个大题:着重检测了看拼音写词语,得分率88%;形近字辨字组词,这部分的得分率最高(98%):查字典的方法及多音字掌握情况,得分率71%;动词、叠词、量词的灵活运用得分率92%,;成语填空,得分率88%;按要求改写句子得分率比较低(52%);修改病句,得分率90%;根据积累填空、填写恰当的句段、诗词、名句。这部分的得分率比较高(95%),可以看出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重视双基的落实。二)、阅读课外文章得分率均比较低,说明课外阅读能力还有待提高。三)、作文得分率为81%,作为作文刚起步的孩子来说,这方面有无限发展的空间。 频率分布:

二、抽样调查 1(一)、试卷总体评价(特点和问题)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本次命题以教材为本,以课标为准绳,体现新课标理念,全面的考察了学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对语言的积累、语感能力的形成都有不同程度的考察。词语积累、句型转换、课外阅读部分、习作都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体现新课标对学生知识、技能及生活中应用的监测目标。本张试卷共十道大题:我是小小书法家,我有一双火眼金睛,我会查字典,模仿秀,我会积累词语,句子小天地,精彩语段补充,默写古诗,阅读课外文章,作文。 2、试卷的特点 1)凸显人文关怀。卷首语的温馨提示:请细心、认真地答一份试卷,收获丰硕的成果,送给老师、爸妈和自己吧。谆谆提醒,让考查不仅仅是一次测试过程,更是一次愉快的学习过程。 2)、语文基础知识的比重大,充分考察双基掌握情况,本次试题牢牢把握住教材,考察教材中应知应会的知识比重加大了。如:读拼音写词语、火眼金睛辨字组词等题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模仿秀、积累词语、句子小天地、精彩语段补充等题则考察了学生的基本技能。 3)、关注阅读理解,考查学生的语言理解及运用的能力,语言理解运用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阅读能力的强弱也能直接看出语感水平。本次课外阅读文章《春雨的颜色》充分留给了学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