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裂缝
- 格式:doc
- 大小:235.23 KB
- 文档页数:5
西安地裂缝场地勘察与工程设计规程
西安地裂缝场地勘察与工程设计规程是一份关于地裂缝场地勘察和设计的规范文件。
地裂缝是一种自然现象,通常由于地下岩层的移动、沉降或膨胀引起。
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中,了解地裂缝的分布和性质对于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这份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地裂缝场地勘察的目的和任务:明确勘察的目标,包括了解地裂缝的分布、性质、规模、活动性等,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2.勘察方法和技术:介绍地裂缝场地勘察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如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遥感等。
3.地裂缝场地分类:根据地裂缝的性质、规模和活动性,将地裂缝场地分为不同的类别,以便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
4.地裂缝场地设计原则:提出地裂缝场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如合理选址、控制建筑高度、采用抗震设防措施等。
5.地裂缝场地设计内容:包括地基处理、结构设计、抗震设防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6.地裂缝场地施工与监测:对地裂缝场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监测要求进行规定。
7.地裂缝场地验收与维护:对地裂缝场地的验收标准和维护管理提出要求。
通过遵循这份规程,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轻地裂缝对建筑物的影响,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这也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西安地裂缝研究报告摘要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文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地质现象。
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抽水和构造控制作用,西安市区出现了大量地裂缝,到目前为止西安城区发现的地裂缝已达14条之多,延伸长度超过100km,覆盖面积约250km2,其活动时间之长和规模之大,在国内外尚属罕见。
这些地裂缝所到之处,致使不少地面建(构)筑物和地下设施遭到变形破坏,它们穿越工厂、学校和民房,横切地下洞室、路基,错断高架立交桥,造成建(构)筑物破坏、机器停转、桥梁和道路变形和管道破裂,给西安古城的市政建设带来了严重破坏,迄今为止已造成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
1.西安地裂缝分布1.1概述地裂缝是西安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目前已经探明14条地裂缝。
关于西安地裂缝的成因,目前有以下三种学说:①地下水过度开采,地面沉降引起地裂缝;②汾渭盆地构造活动;③综合以上两种学说。
而西安地裂缝,严重制约着西安工程建设的发展,如地铁、高层建筑、水利水电等工程。
因此,研究西安地裂缝是我们地质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是一件福利人群的伟大事业。
图1西安地裂缝名称图1.2地裂缝简介及分布图辛家庙地裂缝(f1):该条地裂缝在辛家庙重型机器厂附近活动强烈,破坏严重,而且从地裂缝分布与黄土湿陷类型和湿陷等级分区图中可以看出,辛家庙重型机械厂处的黄土湿陷等级为自重湿陷II一III级,湿陷性强。
这表明该处黄土的强湿陷性可能加剧了这一地段地裂缝的破坏活动。
红庙坡-八村庄-米家岩地裂缝(f2):由西往东,该条地裂缝活动强度有逐渐加强的趋势。
东段活动速率大,对建筑物破坏严重;西段活动速率低,破坏程度相应较低。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条地裂缝所经过地区的黄土湿陷性总体上有从西到东逐渐增强的趋势,该条地裂缝东段所处地区的湿陷等级为自重湿陷m级,中段地区的湿陷等级为非自重湿陷I一II级,而西段地区的湿陷等级仅为非自重湿陷I,这与地裂缝的活动趋势是基本相同的。
西安地裂缝工程地质问题研究1.提出问题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各地因为地裂缝每年有很多工程建设遭到破坏,而所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更是无法具体计算,西安市就是其中地裂缝发育较多的城市之一。
研究地裂缝的成因、分布以及活动规律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裂缝: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地质现象。
当这种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成为一种地质灾害。
1.2西安地裂缝的分布:图1西安地裂缝分布西安地裂缝大多由主地裂缝和分支裂缝组成。
少数地裂缝由主地裂缝、次生地裂缝和分支裂缝组成。
西安地裂缝总体走向NE70°—85°,近似平行临潼—长安断裂带。
倾向南东,倾角约为80°。
有很好的连续性,每条地裂缝的延伸长度可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
西安地裂缝集中出现在西安市中心繁华区,建筑密度大的区域,危害严重。
地裂缝总长达160km,涉及面积达250km2。
大明宫—辛家庙地裂缝带。
长度为9.7km,总体走向NE75°,发育带宽度达ƒ115m。
红庙坡—八府庄—米家岩地裂缝带。
长度为15.0km,走向约为NE70°—ƒ2NE85°,发育宽度40m—60m。
北石桥—劳动公园—官亭西地裂缝带。
长度为8.6km,总体走向NE65°—ƒ3NE85°,发育宽度15m—45m。
丈八路—西北大学—幸福北路地裂缝带。
长度为13.6km,走向NE70°,发ƒ4育宽度22m—55m。
丈八路—和平门—灞桥热电厂地裂缝带。
长度为15.8km。
走向NE70°,发ƒ5育宽度55m—110m。
丈八路—草场坡—秦川场—纺渭路地裂缝带。
长度17.3km。
走向NE65°—ƒ6NE75°,发育宽度35m—70m。
北岭—小寨—铁炉庙—国棉四场地裂缝带。
长度22.8km。
走向NE65°—ƒ7NE75°,发育宽度55m。
西安地裂缝概况西安地裂缝是西安市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
自西安发现地裂缝以来,迄今为止在南起长安- 临潼断裂,北到孙家湾新房村西起西户高速东侧东到灞桥范围内出现有多条地裂缝带;西安规划区已基本查清的11条活动地裂缝。
西安地裂缝分出露地裂缝和隐伏地裂缝两种, 多呈带状分布, 地裂缝的分布与西安原始古地貌有密切的关系, 地裂缝都出现在古梁的南坡, 分布在古梁到古洼的地貌转折部位。
根据多年来对西安地裂缝的研究, 西安地裂缝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相邻地裂缝间距为6~ 2 0km, 平面形态呈不等间距平行排列。
近似平行于临潼长安断裂,。
地裂缝具有很好的延伸性,每条地裂缝的延伸长度长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 其活动方式是缓慢的蠕动方式, 地裂缝上盘下降, 下盘相对上升。
修订后的《西安地裂缝场地勘察与工程设计规程》, 新规程中, 根据勘探标志层的不同, 将西安地裂缝场地分为一、二、三类。
一类场地的主要特点是: 场地内的地裂缝是活动的, 在地表已形成破裂, 有些场地地表破裂有较长的延伸距离。
在这类场地进行地裂缝勘察时, 可以通过现场地裂缝调查的方法, 追踪地表破裂的延伸方向、延伸距离, 选择典型破裂点, 测量其平面坐标。
对地面破裂受到掩埋的场地, 可以采用槽探的方法揭露出地裂缝,根据地裂缝的倾向、倾角, 确定地裂缝延伸到地面的位置并测量其坐标数值。
二类场地的主要特点是:②地内的地裂缝现今没有活动, 或活动产生的地表破裂已被人类工程活动掩埋。
②场地内埋藏有上更新统或中更新统红褐色古土壤。
在这类场地进行地裂缝勘察时, 采用以钻探为主的勘探方法, 查明上更新统或中更新统红褐色古土壤的产状和错断位置, 测定其延伸到地面后的地裂缝位置和坐标数值。
不符合一类场、二类场地条件的地裂缝场地都可属于三类场地。
三类场地主要特点是: ①埋藏深度40~ 80 m的中更新统河湖相地层。
② 60~ 500 m深度内有可连续追索的6个人工地震反射层组。
西安地裂缝的研究地裂缝是一种地面开裂现象,它给建筑物、公路、地下设施和耕地带来重大损失。
其中西安是我国地裂缝灾害最典型、最严重的城市。
自上世纪50年代出现地裂缝活动对建筑物的破坏现象以来,现在发现的地裂缝已达14条之多,它们似平行等间分布,将西安分割开来,成为危害西安城市建设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
对西安地裂缝发育现状、剖面结构及活动性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不仅是对西安地裂缝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对于较好的掌握西安地裂缝发展的新动态、新特点,乃至及时指导西安市的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西安地裂缝基本特征与分布西安地裂缝是一种区域性的地质灾害现象,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成带性、似等间距性、位错同步性和多级性及剖面上的结构组合形式多样性等展布规律,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大多是由主地裂缝和分支裂缝组成的,上盘发育大规模的次级裂缝;②主地裂缝总体走向北东,近似平行于临潼-长安断裂;倾向南东,与临潼长安断裂倾向相反,倾角约80°。
③地裂缝在走向上具断续延伸特征,每条地裂缝的可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
④地裂缝都发育在特定的构造地貌部位,即梁岗地貌的南侧陡坡上(梁间洼地北侧边缘)。
⑤地裂缝的活动方式是蠕动,主要表现为主地裂缝的南侧(上盘)相对下降,北侧(下盘)相对上升;次级地裂缝则表现为北侧(上盘)相对下降,南侧(下盘)相对上升。
⑥地裂缝的垂直位移具有单向累积的特征,断距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西安地裂缝是在西安正断层组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由南而北在黄土梁洼之间有规律排列,均位于黄土梁的南侧,呈带状分布。
在平面上呈左行雁阵,主体走向为NE70°~80°。
它们一般都由主裂缝及其下降一侧的次级裂缝组成的次级裂缝带,带宽3~8m,局部可达20~30m。
各条地裂缝带大体呈等间距近似平行排列,间距为0.4~2.1km,平均约1km。
将14条西安地裂缝的平面展布分述如下:1 f1(辛家庙地裂缝)该地裂缝发育于广大门黄土梁南侧,西起孙家湾村东,向东穿越太华路至红22旗机械厂铁路专用线东侧的南康花园、温泉花园,经重型机械厂福利区、辛家庙育新小学,延伸至东二环和北二环转盘。
西安市地裂缝对市政桥梁危害及防治措施摘要:本文在对西安市南二环长安立交由地裂缝引发的病害深入分析基础上,从多个角度较系统地提出了市政桥梁穿越活动地裂缝带的防治措施。
1.引言西安地裂缝作为一种地表地质灾害现象,它与人类工程活动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一般来说,西安市地裂缝带对地面建筑物的危害可以通过避让、基础加固等方法得以消除和降低,然而对分布范围极广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如地铁、道路、桥梁以及城市地下管网等的危害是无法避免的。
本文在对西安市南二环长安立交由地裂缝引发的病害深入分析基础上,从多个角度较系统地提出了市政桥梁穿越活动地裂缝带的防治措施。
2.地裂缝基本特征及活动趋势2.1地裂缝的基本特征西安地裂缝是在过量开釆地下水、产生不均匀地面沉降的条件下,临潼一长安断裂带西北侧一组北东向的隐伏地裂缝出现活动,在地表形成的破裂。
地貌上西安地裂缝分布于黄土梁洼之间,均位于黄土梁的南侧,呈带状分布,走向为NE70°~80°,共12条地裂缝,简称为F1~F12。
在剖面上西安地裂缝的形态一般为上宽下窄的楔形,向下逐渐变窄变少,最深达300余米。
地裂缝主体倾向南,倾角一般在70°以上。
地裂缝带基本具有统一的三维空间运动变形特征,即南倾南降的垂直位移、水平引张和水平扭动,其中以垂直位移量为最大,南北拉张量次之,而水平错动量则很小,三者之比为 1 :0.31 :0.03,因此工程上一般只考虑地裂缝的垂直位移量。
2.2地裂缝的活动趋势根据1960年以来所监测的各条地裂缝年平均垂直活动速率的资料,将这些地裂缝活动划分为3 级:①活动强烈,速率﹥30mm/a②活动较强烈,速率5~30mm/a③活动微弱,速率<5mm/a。
这些地裂缝的垂直沉降速率以5~35 mm /a居多,最大达5506 mm/a。
3.地裂缝对市政桥梁的危害由于地裂缝的不断活动,其对于裂缝周围的地质体而言是一种不断的动力源,使得地裂缝周围的地质体发生位移,产生局部形变场和应力场,它们使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础产生均匀或不均匀沉降,拉裂和错开,从而引起上部建筑物裂开,错开和坍塌,造成地下洞室,路基,管道变形或剪断。
一前言 (2)二地质研究的意义 (2)三常德市地质构造对其城市建设的影响 (3)(1)常德市概况 (3)(2)常德市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 (3)(3)影响常德市规划建设的几个建议 (4)四由西安地裂缝与地面沉降引发对城市建设的思考 (5)(1)西安地区地理环境 (5)(2)地质概况 (5)(3)西安地裂缝与地面沉降简况 (5)(4)地裂缝与地面沉降对城市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6)(5)反思 (6)五总论 (7)六参考文献 (7)资源与环境是过去、也是未来地球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地质构造与地壳运动的分析与研究,对于指导地球资源开发、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发展中,必须重视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充分利用地质研究的成果,合理的开发自然资源,更有效的促进城市化的进程。
本文中列举西安地裂缝及地面沉降对西安市的建筑影响与常德市的地质构造特征对其城发发展的影响两个例子来说明地质构造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地质构造、地裂缝,地面沉降、断裂、断层、地质灾害、防护措施、影响。
一、前言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变位,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地质作用下(多为构造运动),发生变形和变位后,形成的几何体,或残留下的形迹。
地质构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时间分为原生构造与次生构造,次生构造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原生构造一般是用来判断岩石有无变形及变形方式的基准。
构造也可分为水平构造、倾斜构造、断裂和褶皱。
向斜、背斜、断层等地质现象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有着不同的重要作用。
向斜底部低凹,易汇集水,可承受静水压力,因此可以用来寻找地下水;背斜是石油天然气的储藏地,是隧道的良好选址,并且底部可以采石;断层是泉水湖泊的分布地区,适合河谷发育。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规划城市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然而城市的规划必须在很大一部分上依靠该城市的地质构造,因此地质构造对城市的发展建设具有很重大的作用。
西安地裂缝问题研究1、西安地裂缝分布及特征1.1 地裂缝分布在西安市及其郊区约150km²范围内,自南而北共发育了14条地裂缝,这些地裂缝大致平行排列,总体走向为北东70°左右,地裂缝活动具有三维空间变形特征,表现为垂直位移,水平引张和水平扭动。
根据多年的监测资料表明,西安地裂缝在东郊,南郊活跃,在西郊和北郊相对较弱,14条地裂缝中以f4,f5,f6活动性最强,f1和f8活动性最弱。
西安地裂缝群分布图,其范围是西至唣河,东到纺织城,南起三爻村,北至井上村,发育在黄土梁洼地貌的附近,成平行带状特征,间距相近。
(如图1)图1 西安地裂缝分布图1.2 地裂缝名称,长度,总体走向及裂缝带宽度(参考资料《黄土学》)f1:辛家庙地裂缝带,9.7km,NE75°,15mf2:红庙坡—八府庄—米家岩地裂缝带,15km,NE70°~NE85°,40~60mf3:北石桥—劳动公园—官亭西地裂缝带,8.6km,NE65°~NE85°,15~45m f4:丈八路—西北大学—幸福北路地裂缝带,13.6km,NE70°,22~55mf5:丈八路—和平门—灞桥热电厂地裂缝带,15.8km,NE70°,55~110mf6:丈八路—草场坡—秦川厂—纺渭路地裂缝带,17.3km,NE65°~NE75°,35~70mf7:北岭—小寨—铁炉庙—国棉四厂地裂缝带,22.8km,NE65°~NE75°,55m f8:石羊村—大雁塔—北池头—新兴南路地裂缝带,25.4km,NE75°,30mf9:齐王村—陕师大—大唐芙蓉园地裂缝带,7.2km,NE70°,30~140mf10:西姜村—射击场—新开门—长鸣路地裂缝带,11.8km,NE55°,10~20m f11:南寨子—交警总队—南窖村西地裂缝带,2.5km,NE55°,10mf12:三森家具—东三爻—雁南四路地裂缝带,3.2km,NE65°,10~20mf13:雁鸣小区地裂缝带,3.0km,NE40°,10~20mf14:下塔坡村(清凉寺)地裂缝带,2.0km,无,20m1.3 地裂缝的特征西安地裂缝总体走向为北东走向,倾向为东南,与临潼—长安断裂方向性一致,近似平行,倾角约为80°。
西安地裂缝问题之探究
1.提出问题
西安是一个地裂缝多发且已经对其各项工程项目以及大量的文物古迹造成严重影响甚至破坏的城市。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地裂缝在地表是如何展布的、它们的形成机理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对其进行防治?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西安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种大型工程的陆续进行,在工程建设中地裂缝的影响日趋明显,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工程成本。
同时,这些地裂缝对西安的好些文物古迹也有特别重大的影响,比如由于一条地裂缝从西安大雁塔西北方向经过,大雁塔已近朝西北向有一定的倾伏,文物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自上世纪50年代出现地裂缝活动对建筑物的破坏现象以来,在西安市发现的地裂缝已达14
条之多(如图1
所示),成为危害
西安城市建设的
主要地质灾害之
一。
对西安地裂
缝发育现状、剖
面结构及活动性
等方面展开全面
深入的调查研究,
不仅是对西安地
裂缝进行进一步
图1:西安地裂缝地表展布图
深入研究的
前提和基础,而且对于较好地掌握西安地裂缝发展的新动态、新特点,乃至及时指导西安市的发展规划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2.分析问题
西安地裂缝平面上沿黄土梁以NE走向成带发育,与临潼一长安断裂走向一致(可参照图1),原有裂缝沿走向向两端延伸,次级裂缝一般位于主裂缝南侧,倾向与主裂缝相反;地裂缝错断地层的断距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具有同沉积断层特征,主裂缝南倾南降,主次裂缝的典型组合形态,间接反映出地裂缝所处应力场的一些特征;地裂缝活动强度随着超采地下水的减少而减弱,并显示出构造裂缝活动特征,整体活动强度上依然是东部强于西部,南部强于北部。
西安地裂缝在上述各方面表现出如此强的规律性,可见其发育及分布明显地受到区域构造作用的控制,而过度抽取地下承压水是其超常活动的主要诱发因素。
2.1各主要地裂缝的空间展布状况
西安地裂缝群分布范围西至唣河,东到纺织城,南起三爻村,北至井上村,面积约155k㎡。
它发育在特殊的黄土梁洼地貌的基础上,成带状发育,准平行等间距,NNE向展布,主地裂缝均显示南倾南降特点,十四条主要地裂缝的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2.2 西安地裂缝的形成机理
西安地裂缝的形成最早的观点是地面沉降成因论。
这种观点认为西安市超采地下承压水导致地面大幅度下沉是西安地裂缝产生和发展的主因,局地的地质构造条件对地裂缝形成有一定控制作用。
目前大多数学者基本一致认为西安地裂缝是由基地伸展断裂在横向拉张力作用下形成,同时叠加了地下水开采的影响。
下面就其中具代表性的理论加以介绍:
1)构造重力成因。
认为西安地裂缝处于渭河复式地堑的一个单元断块上,断块在其南北两侧引张力的作用下,发育着一套次级伸展断裂组。
他们的几何形态符合伸展构造中低次序断裂比较陡立的特点。
2)断块掀斜成因。
认为区域构造运动的运动加剧时期,随着骊山断块的北西掀起、南东倾伏活动被临潼-长安断裂包容的西安书斜式构造相应的进入一个活动期,被十条正断层分割的断块出现由南而北的倾斜,西安正断层组逐渐在地表出露,形成西安地裂缝。
3)过量开采承压水是地裂缝活动加剧的主要因素 。
钻探、地震物探及槽探资料证实,西安地区第四系是由粘性土层与砂、砂砾石层组成的不等厚互层结构。
在西安东南郊一带粘性土层较厚,由东南往西北砂层逐渐增多,厚度增大。
在黄
f 9 齐王村-陕师大-大唐芙蓉园
地裂缝断裂带 7.2 NE70˚ 30~140 f 10 西姜村-射击场-新开门-长
鸣路地裂缝带 11.8 NE55˚ 10~20 f 11 南寨子-交警总队-南窑村西
地裂缝带 2.5 NE55˚ 10 f 12 三森家具-东三爻-雁塔四路
地裂缝带
3.2 NE65˚ 10~20 f 13 雁鸣小区地裂缝带 3.0 NE40˚ 10~20 f 14
下塔坡村地裂缝带
2.0
20
图2: 地裂缝形成机理图
土梁洼区,粘性土层厚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洼地区粘性土层厚度大于黄土梁区。
又由于长安-临潼断裂的活动,造成沿地裂缝及其附近产生一定宽度的土体破裂松动带,西安地裂缝上盘松动破裂大于下盘。
2.3西安地裂缝对工程的影响
西安地裂缝作为一种地表地质灾害,它与人类工程活动关系密切。
地裂缝通过剪切、拉伸来严重的破坏或者摧毁结构物,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基的物理性质,降低地基强度,改变地基的渗透性。
以下是西安地裂缝对西安主要工程的影响:
1)对地铁的影响。
由于地裂缝的存在,地铁的隧道以及铁轨路基要是建设在裂缝上,由于围岩的拉张和
剪切,会使隧道发生变形,强
度下降,同时路基也会发生变
形,对地铁的运营造成影响,
安全不能保障。
2)对建筑的影响。
经过地
裂缝或者建设在地裂缝旁边的
建筑物一般都不可避免的会受
到地裂缝的影响和破坏,导致
前期的地基处理成本上升或者
后期由于地裂缝的活动使得地
基发生差异沉降,将建筑物破
坏损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图3:西安地裂缝与地铁分布图
甚至是人员伤亡。
3)对线状工程的影响。
在西安地裂缝特别发育,公路、铁路等线状工程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穿越或者是修建在地裂缝影响区域内,这时候由于地裂缝的活动造成路基的错断或者是差异沉降,都会使得公路或铁路的运营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
3. 解决问题
既然西安的地裂缝是如此的发育,而我们在市政工程建设中有时候又不可避免的要遭遇地裂缝的困扰,那么我们应该在工程建设中如何减轻其危害,保证工
程的质量同时又能有效的利用资源,降低工程的造价呢?现在应对地裂缝灾害的一个最主要的措施就是遵循避让性原则。
地裂缝在孕育的过程中,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制约,灾害种类、成因、性质、特点、灾害预测预报及整治,彼此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稳定其现象,防治其灾害。
对于地裂缝附近的土地要统一规划,建立合理的用地计划,不能随意的开发买卖。
同时,对于裂缝区的市政民用建筑要提高其建设标准,增强其强度;对于线状工程要探明地裂缝的发育情况,加强支护和防水工作;还要严格控制对地下水的开采,减少由于地下水的开采导致的地层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