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62.50 KB
- 文档页数:14
高中练习册生物必修一答案生物必修一练习册答案一、选择题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A.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B. 控制物质进出C. 储存遗传信息D. 催化化学反应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器?A. 线粒体B. 核糖体C. 内质网D. 细胞壁答案:D3.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细胞的哪个部位?A. 细胞核B. 细胞质C. 细胞壁D. 叶绿体答案:D4.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A. 线粒体B. 高尔基体C. 核糖体D. 内质网答案:C5. 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的阶段是:A. G1期B. S期C. M期D. G2期答案:C二、填空题6.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依赖于________。
答案:磷脂双层7.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________。
答案:S期8. 细胞内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
答案:半保留复制9. 细胞凋亡是一种________。
答案:程序性死亡10.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________。
答案:组织三、简答题11. 简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答案: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层和嵌入其中的蛋白质组成。
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形成双层结构。
蛋白质可以是跨膜蛋白或周边蛋白,它们参与物质的转运、信号传导等功能。
12. 描述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答案: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
G1期是细胞生长和准备DNA复制的阶段;S期是DNA复制的阶段;G2期是细胞继续生长并准备分裂的阶段;M期是细胞分裂的阶段。
四、论述题13. 论述细胞分化的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答案:细胞分化是细胞从一种未分化状态发展成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成熟细胞的过程。
这一过程通常伴随着基因表达的选择性改变。
细胞分化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使得多细胞生物能够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从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结束语:通过本练习册的学习和练习,同学们应该对高中生物必修一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科素养。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2.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A.精子B.病毒C.变形虫D.卵细胞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A、精子B、病毒C、变形虫D、卵细胞4.一块农田中的一只蝗虫,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看应属于哪个层次( )A.种群 B.个体C.群落 D.农田生态系统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②蓝藻以群体形式存在,所以单个蓝藻不是一个个体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④能进行自养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⑤2.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切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C.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3.生物的多样性通常包括:①遗传多样性②物种多样性③结构多样性④功能多样性⑤DNA多样性⑥蛋白质多样性⑦生态系统多样性⑧无机环境的多样性A.①②⑦B.⑤⑥⑦C.③④⑧D.①③④4.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与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分别是( )A.大肠杆菌与蓝藻 B.大肠杆菌与病毒 C.大肠杆菌与酵母菌 D.酵母菌与病毒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检验还原性糖、蛋白质、脂肪、淀粉的试剂分别是()A.斐林试剂、苏丹III、碘液、双缩脲试剂B.苏丹III、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C.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碘液、苏丹IIID.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苏丹III、碘液2.在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物质中,糖类不含有,脂类不一定有,蛋白质也不一定有,而核酸一定有的元素是:()A、NB、PC、SD、P、S3.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A.蛋白质B.新陈代谢C.细胞D.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4.组成家兔身体的主要元素是()A.C、H、O、N、Ca、P B.H、O、K、S、P、MgC.C、P、O、S、H、N D.N、P、K、Ca、S、Zn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1.如果一氨基酸分子中有两个羧基,其中一个羧基连接在R基上,那么另一个羧基部位()A.与氨基端相连B.与羧基端相连C.与氢相连D.与连有氨基的碳原子相连2.哪种生理作用不能..体现蛋白质的功能A.抗体具有免疫作用B.血红蛋白的运输功能C.性激素促进生殖细胞生成D.唾液淀粉酶的催化功能3.哺乳动物的消化道中,若将一个由4条肽链共488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彻底消化,需要消耗水分子的个数是()。
高中生物必修3课后习题答案高中生物必修3课后习题答案: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四、答案和提示(一)问题探讨提示:这些问题具有开放性,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回答,目的是引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
(二)思考与讨论11.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2.反射弧一般都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不能;至少需要两个,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中枢(即脊髓)后,直达腹根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4.蛙的搔扒反射有脊髓的参与,人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也都有脊髓参与。
(三)思考与讨论2很明显,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不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而是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将兴奋传递下去的。
(四)资料分析1.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脑控制。
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2.是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也就是大脑出现了问题。
3.这些例子说明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五)思考与讨论3可能是H区出现了问题。
(六)旁栏思考题提示:记忆必须加以巩固才能持久,巩固的方法是复习。
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进入人脑的信息量非常大,据估计仅有1%的信息能被较长期地记忆,大部分都将被遗忘。
能被长期贮存的信息是反复被运用的。
通过反复运用,信息在短期记忆中循环,从而延长信息在其中的停留时间,这样就使这些信息更容易转入长期记忆。
(七)练习基础题 1.B。
2.大脑、小脑和脑干。
拓展题 1.b、c、d、e。
高中生物水平测试复习题必修一一.判断题1、人的各种反射活动都需要多个细胞的参与,不可能由一个细胞独立完成,因此,细胞不可能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从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
()3、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4、细胞中常见的元素有C、H、O、N等20多种,其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
()5、构成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主要化合物是有机物,水和无机盐在活细胞中并不重要。
()6、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7、两个氨基酸是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
()8、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9、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
()10、DNA只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
()11、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12、所有细胞的组成成分都含有纤维素。
()13、组成细胞的元素同样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说明生物与非生物具有统一性。
()14、细胞中包括蛋白质、核酸在内的有机物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5、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16、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功能的重要体现者。
()17、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仅存在于细胞核中。
()18、脂质中的胆固醇是对生物体有害的物质。
()19、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换等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
()20、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21、染色体和染色质是不同物质在同一时期细胞中的两种形态。
()22、细胞内各种细胞器之间各司其职,互不联系。
()23、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24、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差。
()25、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大分子物质则不能。
()26、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细胞膜上的同一种载体蛋白。
()27、只有小分子物质和离子能通过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28、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进入细胞。
一.判断题1.任何生物都能独立地具备生物的几个根本特征,并符合细胞学说。
〔〕2.不同的生物体,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一样,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3.构成细胞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能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
〔〕4.淀粉、半乳糖以及糖原的元素组是一样的。
〔〕5.地震灾害后,灾民啃食树皮和草,通过消化纤维素来给机体功能。
〔〕6.在小鼠的口腔细胞中可以检测到麦芽糖。
〔〕7.糖原的代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的代产物是氨基酸。
〔〕8.脂质只由C、H、O元素组成,可与糖类之间相互转换。
〔〕9.胰岛素、抗体、淋巴因子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响。
〔〕10.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与一个羧基,并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每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与一个游离的羧基。
〔〕11.人体的糖类、脂质、氨基酸可以相互转换,糖类可以经过呼吸作用转换为20种氨基酸。
〔〕12.对于任何种类的多肽,肽键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数。
〔〕13.*三肽由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3种氨基酸构成,则此三肽有27种可能性。
〔〕14.水不仅是细胞代所需的原料,也是细胞代的产物,如有氧呼吸、蛋白质与DNA的合成过程中都有水的生成。
〔〕15.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DNA也不溶于酒精,据此可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以及酒精来别离提纯DNA。
〔〕16.卵细胞储存大量的营养物质,体积大,有利于与外界进展物质交换。
〔〕17.细胞学说提醒了整个生物界的统一性。
〔〕18.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理论共同论证了生物的多样性。
〔〕19.细胞保持完整是细胞能正常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
〔〕20.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这一特性与细胞间的融合、细胞的变形运动以及胞吞胞吐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21.糖蛋白只存在细胞膜的外外表,其它生物膜构造几乎没有糖蛋白。
〔〕22.如果用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来包裹*种药物,则该药物应该属于脂溶性的。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三教材课后习题答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课后答案和提示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问题探讨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二)思考与讨论1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
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3.提示: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资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
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
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团体。
图1-2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三)资料分析1.提示: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如Na、K、Ca、Mg、Fe、Cl、HPO 4SO4HCO3等,有机物包括糖类(如葡萄糖)、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脂质(如各类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高中生物必修123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必修1《分子与细胞》课文中有关问题提示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答案和提示(一)问题探讨1.提示: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二)资料分析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
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
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
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涉及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三)思考与讨论1.提示: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
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所有人,等等。
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
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
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习题及答案1.根据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根据下面图解,回答问题:⑴该图中,A 为 ,B 为 ,C 为 。
⑵该图示为 肽化合物,有 个肽键。
⑶该化合物是由 个氨基酸分子失去 分子水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 。
⑷形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 种。
2右图所表示的是两个实验:一个是用玻璃针将一变形虫作一切为二的切割实验;第二个是将另一变形虫作核、质分离实验。
请据图回答(6分)(1)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从a 、b 、c 、d 中只有一个能正常生存。
请你分析:最可能正常生存的是 。
(2)生活一段时间后死亡的原因是_______ _,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说明细胞只有保持其结构的_______ 性,才能正常地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实验也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3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1)物质利用载体蛋白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图[ ]和[ ]。
(2) 可能代表氧气转运方式的是图中[ ] ;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 ]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图中[ ] 。
(3)甲、乙两种运输方式合称为 。
(4)与细胞表面识别有密切关系的结构是 (5)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看,它是 膜。
—C C C C —CH |H O OH —N —|H|H—OH—N —C ||H H |‖O—N —H||CH 3‖‖—A B CH8 7 9 10 11 1 4 5 6 2 34. 右图是动物某分泌细胞。
向细胞内注射用放射性同位素3H 标记的氨基酸,一段时间后,在细胞外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1)请举例写出一种分泌蛋白质:(2)图中的①、③、⑤分别是 (3)⑥的分泌蛋白质首先是由 [ ] 合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