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集团战略重点
- 格式:pptx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22
全球疫情持续反复,海外新的变种病毒不断出现,人类与新冠肺炎的战斗从“遭遇战”变成了“持久战”,国内各地疫情也呈多发状态。
面对疫情等多种负面因素的影响,复星坚韧致远、厚积薄发,持续深耕健康、快乐、富足、智造四大业务板块,推动“深度产业运营+产业投资”加速落地,整体实现了稳健成长的发展目标。
步履不停,三十年不忘初心在后疫情时代,全球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陡增,对资本市场、供应链管理和企业的生产运营都形成了严峻挑战。
复星依靠自身的产业积累,以及未雨绸缪的战略和战术调整,有效地加以应对。
复星的生态系统绝对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风险对冲机制,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复星能够调配全球资源,同时利用自己内部生态系统形成的乘长效应,来保障客户和股东的利益,并创造更多的价值。
今年,复星将迈入创业的第31个年头。
经过30年发展,复星已发展成为国内少数既具备全球化运营与投资能力,又积累了深厚科技与创新能力的企业。
复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我们始终坚持“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的价值观,通过不断的复星的各项独特价值。
复星的C2M模式以家庭客户为中心,既有针对各种家庭、各种消费场景的产品和产业矩阵,也拥有着覆盖线上线下、辐射着不同区域的C端接口,呈现立体的网状结构,全方位地服务家庭用户的生活方式。
首先在这个体系中,M端产业在打造好产品、提供品牌力的同时,实现了跨场景、跨平台的销售增长。
复星在M端的精品策略也已经被市场进一步认可,第一批好产品已经开始成为了自带流量的爆款产品,例如老庙黄金的“古韵金”系列产品,2021年销售额近人民币40亿元,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成为现象级旅游目的地,2021年实现销售14.55亿元,同比增长19%。
其次,C端线下商业在打造生活方式、提供消费场景的同时,提升了自己本身的档次、品质以及价值;线上流量入口则获取了更多有效流量的同时,为整个生态留存了自带画像的会员体系。
在这个认知的基础之上,投资成绩和利润指标不再是我们唯一的目的和导向。
复星国际中国投资集团的全球化战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致力于实施全球化战略。
复星国际中国投资集团作为一家以投资为主的企业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拓展业务,不断巩固其全球化战略。
本文将对复星国际中国投资集团的全球化战略进行探讨。
一、复星国际中国投资集团的全球化战略目标复星国际中国投资集团秉持着“做一家世界级的中国企业”的理念,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有社会影响力的投资集团。
其全球化战略目标主要包括:1.拓展国际市场:复星国际通过收购,参股或独立投资的方式,积极进入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2.构建全球价值链: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复星国际致力于构建一个跨国企业集团,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竞争力。
3.培育本土管理团队:复星国际注重在海外市场培养本土管理团队,以适应当地文化和市场需求,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
二、复星国际中国投资集团的全球化战略措施为了实现全球化战略目标,复星国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投资多元化:复星国际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多元化的投资,涵盖金融、健康、旅游、房地产等多个行业,以降低风险,实现收益最大化。
2.合作与并购:复星国际注重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并购或股权投资的方式与他们共同发展。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获得当地企业的优势资源和品牌价值,同时也能够缩短市场进入时间和学习成本。
3.本土化运营:复星国际在海外市场注重以本地化方式进行运营,将总部和地方团队结合起来,实现本土化管理和决策,以适应当地市场需求。
4.人才引进和培养:复星国际积极吸引全球优秀的管理人才,通过培养与发展,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跨文化管理能力,以推动全球化战略的实施。
三、复星国际中国投资集团全球化战略的效果复星国际中国投资集团的全球化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品牌影响力提升:通过一系列的收购和合作,复星国际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提升。
在全球投资界以及一些行业内,复星国际逐渐成为知名的中国企业代表。
多元布局专业经营对标管理——访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梁信军复星集团从全球角度去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主动把企业的发展定位到全球主流市场当中去,定位到行业价值链的主流环节当中去,坚持不断扩展对标管理的坐标系,通过标准、资本、人才的全球化,全面提升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坚持成本领先、追求品牌和创新领先,最终实现股东利益、员工利益、客户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推进企业向全球主流市场的一流企业迈进。
而集团所确定的独到的企业文化,也对企业战略有利地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不少大型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又快速陨落,一段时期以来导致对中国民营企业的普遍怀疑。
人们也自然地将目光投向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同是民营背景,在产业方面的扩张速度也比较快,也需要维持资金链的正常运转,那么,和那些长寿民营企业一样,复星屹立不倒的原因和奥妙何在?复星集团创建于1992年,通过十多年来的发展,目前已形成集团层面、产业层面、企业层面三个层次的平台,在医药、房地产、钢铁、商贸流通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截至去年,复星集团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的第61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第2位、中国大企业集团的第49位。
2004年,集团实现统计口径销售额281.3 亿元,投资企业共上缴税收35.34亿元。
已经连续两年纳税超过30亿元,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纳税排名中列第一位。
与此同时,复星集团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体系,这就是以"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为企业理念,将"以发展吸引人、以事业凝聚人、以工作培养人、以业绩考核人"为用人准则,以"实现企业发展与个人成功高度和谐统一"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通过建立健全学习型组织、创业型团队,提高员工满意度,倡导人性化管理。
作为复星集团的创始人之一,梁信军1991年从复旦大学遗传工程系毕业后,与郭广昌及其他三个伙伴共同创办了复星集团。
复星集团强调,加入复星,必须要知道的七件事情,因为这是复星的文化价值观,是精气神,是企业的灵魂。
这也是复星领导力修炼的基本准则 。
第一企业家精神首先,加入复星,你要会“指挥领导者”。
如果谁指望领导者告诉他该怎么做,问领导者需要他做什么,原则上这样的人复星就不会聘用了。
作为领导者,希望复星的员工针对投资做好几个方案,并和领导者一起讨论优劣,最后决策。
要主动、有强烈的意愿做事情,希望为复星作贡献,并且利用好复星这个平台及背后的资源。
复星最近在强调企业家状态,其实也是强调人有周期的。
你不在状态想去“休息”,那么很快就会被追赶和超越。
所以复星希望每一位员工都可以不断归“零”,重新开始。
第二灰度企业管理一定要有灰度,不要希望把什么事情都说得很清楚。
灰度是指各个团队之间的业务边界不是严格划定的,对新业务的发展也并非越清楚越好,最好的状态就是适度的灰度、适度的边界模糊。
第三正能量,不抱怨复星内部如果两个人没有合作好,并且互相指责别人,肯定两个人都有问题。
所以,不要抱怨。
第四投资纪律复星永远强调最基本的投资逻辑就是做“对”的事情。
投资和收购的目的一定要清晰,复星要做的事情是为家庭客户“富足、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提供解决方案,当复星提供不了或者提供方案的速度太慢时,会用投资或者收购的方式,将内外部资源打通,为客户提供“令人尖叫”的产品和服务。
第五闭环强调内部融通,建立产业生态圈,形成闭环。
第六秋天的账本KPI是要有的,但是KPI也是灵活可变的。
复星实行“秋后算账”,对原则性错误我们是零容忍的;对专注于做事、有成绩、有情怀的员工,公司也会及时进行提升和奖励。
一个组织,如果内部的摩擦成本高于外部成本,这个组织就没有很大的存在价值。
所以公司尽量要减少内部的管理成本,要有基本的信任,秋后算账意思就是员工要相信公司会赏罚分明,主动去做对的事情。
第七身边的商学院复星认为,如果想学东西,来复星最划算。
因为这里看的项目多,分析的项目多,决策的项目也多。
郭广昌简历篇一:郭广昌成功经历简介:郭广昌,祖籍浙江省东阳市,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后获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复星集团董事长,同时他还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工商联常委、全国青联常委、上海浙江商会名誉会长。
1992年创业至今,郭广昌先生缔造了中国商界的一个传奇。
20年前复星创始资本仅有38000人民币。
如今,复星是中国最大的私企之一,截止2012年6月底,其净资产超过516亿元,管理资产1580亿元。
20年来,复星选择了一批受益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产业,如制药业、房产业、钢铁业和矿业等。
同时他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是中国光彩基金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YBC青年创业基金会的副理事长。
成功经历:1、苦难造就成功郭广昌出身贫寒,小小的他很懂事,看到家境贫寒,他没有一点怨言,反而把为父母分忧当成自己的责任。
读书时每天都吃的是霉干菜,日子身份苦。
但也就是苦难,让郭广昌更懂得感恩,懂得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更决心帮助更多人免受苦难。
2、性格从小就喜欢用心去关照身边的一切,思考生活,以致在人际交往中,郭广昌给人的感觉总是捉襟见肘。
这种习惯在他做企业时也有所体现,员工大会上,郭广昌很少发言,就算发言也总是言简意赅,把该说的说完,一句闲话都没有。
并且很喜欢看书,特别是对于哲学的热爱,学校里有一个很小的图书馆,里面有很多记载浙商历史和打拼经历的史料,就因为接触到了这些书籍,对以后的事业起到重要影响。
3、抓住机遇,赢得第一桶金1985年夏,郭广昌顺利考取了复旦大学哲学系。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郭广昌热血沸腾。
“在国内也可以大有作为!何必一定要到国外去呢?”正计划出国的郭广昌放弃了出国的打算。
他要自己去闯荡一番事业,决定在上海这块热土上打造自己的理想。
事实证明,郭广昌的选择是正确的。
同一年,郭广昌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他和同校4位同学凑足人民币10万元,成立了复星公司。
4、1998年复星医药上市,到2007年7月16日复星国际香港成功上市,在1998年到2008年这十年中,复星准确判断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成熟为中国重化工业(原材料、装备、物流)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所以复星踩准重化工行业的发展节点,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