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3(1)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5
期中历史试卷九年级下册【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康熙帝2.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是?A. 灭佛B. 均田制C. 废除科举D. 设置行省3.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包括?A. 实行科举制度B. 设置转运使C. 设立宣政院D. 发行交子4.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是在?A. 洪武元年B. 永乐年间C. 嘉靖年间D. 万历年间5. 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马关条约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6.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洛阳。
()7.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8. 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选拔了大批有才能的官员。
()9.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10.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1. 唐朝的______制和______制,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12. 宋代的______和______,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13. 元朝的______制度,便利了南粮北运,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14. 明朝在地方废除行省,设立______,分管民政和______。
15. 19世纪末,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______,其中荣氏兄弟的______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6. 简述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17. 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18. 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19. 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的军机处有何异同?20.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是什么?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21. 请举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史实。
22. 分析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23. 描述元朝中外交往的史实。
24. 请举例说明明朝在科技、建筑方面的成就。
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特征?()A. 电力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B.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C. 钢铁工业的发展D. 纺织工业的兴起2. 下列哪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A. 电话B. 电灯C. 火车D. 轮船3. 以下哪个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领先地位?()A. 英国B. 德国C. 法国D. 美国4. 以下哪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A. 殖民地争夺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 军备竞赛D. 民族主义5. 以下哪个国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A. 德国B. 英国C. 法国D. 奥匈帝国6. 以下哪项是巴黎和会的成果?()A. 德国赔款B. 奥匈帝国解体C. 国际联盟成立D. 所有殖民地归还给原国家7. 以下哪个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美国8.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A. 红军占领冬宫B. 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C. 《布列斯特和约》签订D. 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9. 以下哪项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A. 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B. 推行自由市场经济C. 加强对企业的监管D. 减少社会福利支出10. 以下哪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先使用了原子弹?()A. 英国B. 德国C. 美国D. 苏联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化学家________发明了合成染料。
2. 1917年,俄国爆发了________革命。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________国家在巴黎和会上主导了和平条约的制定。
4. 1929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________危机。
5.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________是战争的策源地。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2.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
每小题2分,共30分)1.《论西蒙·玻利瓦尔》一文认为,玻利瓦尔的伟大并不在于他白璧无瑕,而在于他完成了伟大的革命事业。
这里伟大的革命事业是()A.推翻英国殖民统治B.实现民族独立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D.反对封建专制制度2.随着他挥剪剪须,一场迈向现代化的改革也揭开了序幕,俄国开始了“迅速采用西欧成果”“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
材料中这场迈向现代化的改革()A.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B.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C.解放了农奴,使其成为自由人,消除了贫困D.强化了封建农奴制3.《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作《黑奴吁天录》)是美国作家斯托夫人创作的反奴隶制小说。
林肯于1862年接见斯托夫人时曾评价这部小说“引发了一场大战”。
“一场大战”是指()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内战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D.非洲民族独立运动4.对比同类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
从下面的描述中可得出19世纪中期,俄、日两国工业化进程比较缓慢的共同原因是()A.缺乏统一的市场B.缺少自由劳动力C.缺乏先进的制度D.缺少充足的资金5.下表为日本政府颁布的部分法规及内容。
可见,这一时期日本()颁布时间法规名称内容1872年《学制》男女平等接受初等教育1884年《町村会法》规定选举权只限男性1890年《集会及政治结社法》禁止女性从事政治活动1898年《民法》妻子嫁入夫家,法律视为“无能力者”A.天皇制度发生动摇B.选举权的范围扩大C.女性权利受到限制D.社会生活文明开化6.美国在1859年钻出第一口油井,但石油最初只用于照明。
1870年,全世界生产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就猛增至2 000万吨。
导致这一时期石油产量猛增的主要原因是()A.蒸汽机的改进B.内燃机的广泛应用C.现代炸药的发明D.飞机制造业的发展7.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14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在每次变化中都处于领先地位B.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C.内燃机推动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D.蒸汽革命催生了垄断组织8.下列历史事件可以用来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879年10月,德、奥两国缔结秘密军事同盟条约《德奥同盟条约》1882年5月,德、奥、意签订了《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1892年,法、俄两国缔结军事协定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A.背景B.过程C.结果D.影响9.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是1790—1914年间欧洲主要战争中死亡人数总和的两倍以上;战争期间,英国国债总额提高了12倍,德国的国家负债增加了30倍。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A. 九一八事变B. 卢沟桥事变C. 南京大屠杀D. 西安事变2. 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了相对论?A. 牛顿B. 爱因斯坦C. 达尔文D. 伽利略3.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4.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世界进入冷战时期?A. 第二次世界大战B. 冷战C. 朝鲜战争D. 古巴导弹危机5. 下列哪个国家是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之一?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意大利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2.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欧洲之间的重要贸易通道。
()3. 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是萨拉热窝事件。
()5.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__________社会。
2. 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标志着中国进入了__________时期。
3. ________世纪,欧洲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标志着欧洲文化艺术的复兴。
4. ________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主要交战国分为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阵营。
5. ________是联合国的主要机构之一,负责处理国际经济、社会、文化等事务。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及其影响。
2. 简述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3. 简述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
4.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5. 简述联合国的主要宗旨和职能。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仁爱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2. 在中国近代史上,下列哪位人物被称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孙中山D. 蔡元培3. 下列哪个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马关条约4. 中国近代史上,下列哪次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 五四运动B. 五卅运动C. 一二·九运动D. 三一八运动5. 下列哪个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民运动组织?A. 农民协会B. 农民合作社C. 农民自卫军D. 农民起义军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3.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4.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近代史上,被称为“国父”的历史人物是______。
2. 中国近代史上,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______。
3. 中国近代史上,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的是______。
4. 中国近代史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事件是______。
5. 中国近代史上,揭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序幕的事件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简述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3.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 简述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影响。
5. 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列举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请分析中国近代史上农民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九年级下册历史试题期中检测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这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
19世纪,拉丁美洲和印度相继爆发了波澜壮阔的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
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英雄人物领导民众反抗殖民者B.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C.有外来势力援助而起义D.殖民者残酷的殖民统治与经济掠夺2.整理知识卡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面这张知识卡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是()时间:1861年人物:亚历山大二世作用:推动国家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A.法国大革命B.俄国农奴制改革C.日本明治维新D.美国内战3.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推断,阻碍美国和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共同问题是()国。
独立后的美国,存在两种对立的经济制度。
南北双方在争夺原料、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尖锐,黑人奴隶制的存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A.缺乏自由劳动力B.产品缺乏竞争力C.资金严重匮乏D.国内市场不统一4.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美国历史上,我比任何其他总统都更像总统,也许除了戴大帽子的林肯。
我承认,林肯很强硬。
让特朗普都自愧不如的林肯总统曾经()A.领导北美各州建立独立国家B.推行新政,度过“大萧条”时期C.领导美国进行反法西斯斗争D.坚持斗争,维护国家统一5.观察下图,方框内的文字应是()A.俄国农奴制改革B.美国南北战争C.法国大革命D.日本明治维新6.抓住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一项要求。
19世纪中后期,美国、俄国和日本三个国家的发展反映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时代特征。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无产阶级斗争的加强C.改革促进经济的繁荣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7.阅读图表,造成这一时期石油产量发生变化的动力机器是()A.蒸汽机B.电动机C.发电机D.内燃机8.1870年以后,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工业革命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变化不包括()A.人口增长B.大众教育推广C.贫富加剧D.环境质量提高9.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铁路在全球的扩张达到顶峰。
初三下历史期中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每个2分,共50分)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公历()A、2月B、3月C、10月D、11月2、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不包括()A、俄罗斯联邦B、外高加索联邦C、乌克兰D爱沙尼亚3、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是()A、协约国同保加利亚签订的和约B、《凡尔赛和约》C、《九国公约》D、协约国同奥地利签订的和约4、罗斯福新政的中新措施是()A、兴建公共工程B、整顿银行C、调整农业政策D、国家对工业的调整5、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A、日本B、美国C、德国D、意大利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时间是()A、1945年2月B、1945年5月8日C、1945年8月15日D、1945年9月2日7、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A、高速度、低通胀B、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C、信息化和全球化D、高速度、低失业率8、20世纪末,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A、日本B、美国C欧盟D德国9、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领导人是()A、伯雷日涅夫B、赫鲁晓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10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二的国家是()A、南斯拉夫B、匈牙利C、德国D、捷克斯洛伐克1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A.英国 B.法国C.美国 D.德国1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的领域是()A.工业 B.农业C.金融 D.贸易13.1938年9月,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四个国家是 ( )A.德国、美国、英国、苏联 B.德国、意大利、苏联、美国C.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 D.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德国、英国1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德国突然袭击苏联B.德国突然袭击波兰C.德国攻占巴黎D.日本偷袭珍珠港1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 )A.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B.《开罗宣言》的发表C.《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D.美国对日宣战16.下列战役中,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莫斯科战役C.百团大战 D.豫湘桂战役17.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结束的是( )A.意大利投降 B.法国投降C.德国签署投降书 D.日本签署投降书18.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 ( )A.德国签署投降书B.苏军攻克德国国会大厦C.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D.日本签署投降书19.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 ()A.民族解放的战争 B.帝国主义争霸战争C.民族自卫反击战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20.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 c)A.1942年的华盛顿会议B.慕尼黑会议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21.1993年欧盟成立后,各国逐步使用的单一货币是()A.美元 B.英镑C.法郎 D.欧元22.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是()A.美国 B.苏联C.日本 D.中国23.到20世纪80年代为止,二战后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两个国家是()A.美国、苏联 B.美国、英国C.美国、日本 D.日本、中国24.20世纪60年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工业强国的是()A.法国 B.英国C.日本 D.联邦德国25.苏联解体的时间是()A.20世纪80年代中期B.1989年下半期C.1990年初D.1991年底二、连线( 6分)德军进攻波兰 1938年9月德军进攻苏联 1939年9月签署慕尼黑协定 1941年6月三、列举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集团的主要国家(3分)2、列举1929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其实历史学习起来很简单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了九年级历史,欢迎大家来阅读哦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此对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A.春秋和战国B.秦和春秋C.战国和三国D.秦初和汉初2.对下列两幅图片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春秋争霸B.战国争雄C.百家争鸣D.秦的统一3.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这种典型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A.是中国画与西洋画巧妙结合的缩影B.是由我国少数民族创造出来的C.起源于清代D.体现了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的特色4.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B.分裂奔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5.《清明上河图》有助于探究北宋城市A.风格各异的中外建筑B.兼收并蓄的对外交往C.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D.数量众多的自由工匠6.研究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应从下列文物中选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下边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经济基础薄弱B.对内集权专制C.对外闭关锁国D.频遭列强入侵8.下图是2003年保利集团以3千多万港币的价格拍下的圆明园故物——猴、虎、牛三铜首。
致使它们流散国外的侵略者是A.俄国B.英国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9.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对本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其作用的相同之处是A.摆脱了民族危机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逐步实现了国家富强10.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11.“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18分。
)1.《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考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颅(xié háng)(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A.扩大六部权力B.改革丞相制度C.扩大地方权力D.加强君主专制2.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在究其原因时,有人总结洋务运动“是一场穿新鞋走老路的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以此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目的是要维护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B.学习新技术不符合当时国情C.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与发展资本主义相矛盾D.外国势力与清王朝腐朽势力联合挤压3.“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
”(董必武·1961年)诗中的“南湖泛舟”是在()A.谋划建立南湖革命根据地B.商讨党的土地革命总方针C.商讨党的纲领和奋斗目标D.增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4.有历史学家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经过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崇拜,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突了所有制崇拜。
“第一次思想解放”主要是指()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C.邓小平南方谈话D.中共十六大5.伯里克利说:“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是被少数人、而是被所有人民所掌握……”。
材料中的“人民”应该指()A.全体希腊人B.雅典居民C.雅典成年男性公民D.外邦人6.《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规定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人教版初三(下)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关于唐朝的开元盛世,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唐玄宗在位期间,政治腐败,国力衰弱B. 唐玄宗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C. 开元盛世是唐太宗时期的称号D. 开元盛世是唐高宗时期的称号答案:B2. 北宋时期,下列哪位科学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A. 张衡B. 王安石C. 毕昇D. 蔡伦答案:C3. 关于元朝的行省制度,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行省制度是元朝设立的地方行政制度B. 行省制度是元朝设立的中央行政制度C. 行省制度是明朝设立的地方行政制度D. 行省制度是清朝设立的地方行政制度答案:A4. 明朝时期,下列哪位航海家七下西洋,展示了中国的强大?A. 郑和B. 常遇春C. 纪晓岚D. 李时珍答案:A5. 关于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闭关锁国政策使清朝的科技、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B. 闭关锁国政策使清朝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C. 闭关锁国政策是明朝的政策D. 闭关锁国政策是元朝的政策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2.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答案:√3. 元朝时期,澎湖巡检司是管理琉球(今台湾)的机构。
()答案:×4. 明朝的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成功荡平倭寇。
()答案:√5. 清朝的康熙帝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打退了俄国的进攻。
()答案:√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时期,为了加强边疆管理,设置了______和______两个机构。
答案: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2. 宋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答案:杯酒释兵权、更戍法、转运使3. 元朝时期,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中央设立______,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
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总分80分,答卷时间90分钟,全闭卷答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的相对应的方框内)(2′×30=60′)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1、俄国1917年爆发的二月革命,其直接目标是()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反对参加世界大战D、推翻临时政府2.十月革命与以往革命相比,首要不同点是()A.是新的历史时期的开端B.是推翻旧的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C.是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社会革命D.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3、俄国能够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最优越的条件在于()A、各国社会矛盾空前尖锐B、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C、无产阶级的革命性D、无产阶级拥有广大的同盟军4、下列关于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D、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5、苏联的下列政策和运动在历史上没有起积极作用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高度集中的体制D、大清洗运动6、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有()①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胜利②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③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④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7、十月革命的最本质的特征是()A、无产阶级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B、无产阶级从城市到农村夺取政权C、无产阶级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D、无产阶级用暴力夺权政权8、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B、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C、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D、使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和践踏9.1919年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A.美国提出的“十四点原则”B.如何处置战败国的问题C.战胜国与战败国媾和的谈判D.协调各国海军军备的谈判12.罗斯福就任总统后,兴办许多工业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战时经济政策B.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C.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D.争取民众的支持,实现连任13.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说:“这简直是法西斯。
”他这句话主要是因为新政()A.剥夺了美国公民的自由民主权利B.规定民主党是美国唯一合法政权C.采取政府干预经济手段调整工业D.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社会化改造14.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A.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B.彻底实行资本主义企业国有化C.消除私人垄断资本主义D.消除经济危机16.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竭力避免战争,维护既得利益B.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满足法西斯的欲望C.打击进步势力,维护资本主义D.赢得备战有利时机,准备与法西斯斗争17、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A、战后需建立新的世界秩序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C、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D、和平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19、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粉碎()A、不列颠大空战后B、莫斯科战役后C、阿拉曼战役后D、斯大林格勒战役后20.“二战”期间,中美英法四国都参加签字的国际条约是()A.《波茨坦公告》B.《开罗宣言》C.《雅尔塔协定》D.《联合国家宣言》23.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的标志性事件是()A.北非战争结束B.意大利投降C.盟军攻克柏林D.日本签署投降书24、英国等国继续推行绥靖政策,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A、对德意侵略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B、“慕尼黑阴谋”C、面对德国侵略波兰,“宣而不战”D、郭刻尔克大撤退26、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战争的根源是帝国主义B、都未给美国造成任何损失C、英法与德意均站在两个敌对阵营D、战场遍及欧、亚、非和太平洋地区27、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A、中国人民抗战的有力配合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斗争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D、苏联红军的中流砥柱作用2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苏军和英美盟军夹击中的军事行动是()A、西西里岛登陆B、诺曼底登陆战C、突尼斯歼灭战D、阿拉曼战役29.《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规定是()A.重划德国的疆界B.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C.限制德国的军备D.占领德国的部分领土30、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受益者,主要表现在()①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抑制了日本势力②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③美国海军力量同英国并驾齐驱④获得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大量殖民地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④D、①③二、材料解析(共2题,31题6分,32题4分)31、阅读下列材料:1919年,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然而,英、美、法、日等国操纵的巴黎和会竟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侵略权利交给日本,这种强权政治激怒了中国人民,引发了中国的爱国运动,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1)材料中的中国爱国运动指的是什么?概述其性质和意义?(3分)(2)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反映了什么?(1分)(3)试从地理的因素考虑,帝国主义对我国山东争夺激烈的原因。
(2分)32、阅读下列材料: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请回答:①文中的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2分)②说明这场战争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三、问答题(共1题,6分)33、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齐聚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至此,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据此回答:(1)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怎样形成的?(3分)(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意义是什么?(3分)四、拓展题(共1题,4分)34.阅读下列材料:“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彪炳千古的历史贡献……苏联卫国战争给德国法西斯的毁灭性打击,并同盟军一起夺得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的胜利;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都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巨大支持和宝贵援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全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也最为珍贵。
”——江泽民据上述材料说明二战取得胜利的原因(1分)及其给我们的历史启迪(3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1 2 3 4 5 6 7 8 9 10A DB B D A D D B C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C C A D A A CB D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B C B B A A B B B D二、材料解析题31、答:(1)五四运动(1分)。
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分)。
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启导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分)。
(2)弱国无外交;帝国主义推行强权政治;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列强的分赃会议。
(言之成理即可得1分)(3)山东地处我国北部沿海,靠近京津地区,扼渤海入黄海之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分)列强控制了山东,便于控制京津要地,便利的交通便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1分)32、①第一次世界大战(2分)②使俄国的国民经济最终处于崩溃的边缘;(1分)俄国人民和前线士兵痛恨沙皇政府,反战情绪越来越强烈,终于导致了革命的爆发。
(1分)三、问答题33、答:(1)形成:①由于法西斯势力不断扩大,美国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对英国等国的援助。
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
同时,美英也开始对苏联提供援助。
(1分)②随着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世界力量已完全分为法西斯与反法西斯两在阵营。
(1分)③1942年初,为了共同反对法西斯,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齐聚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至此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1分)(2)意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1分)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1分)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
(1分)四、拓展题34、答: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和反法西斯国家团结战斗,共同对敌。
(1分)历史启迪: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②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③战争教育了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言之成理即可得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