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5
九年级月考试卷本试卷满分为70分,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1. 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成果的有( )①金字塔 ②楔形文字 ③象形文字 ④种姓制度 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 2.下列选项与佛教相符的是( )A.宣传种姓制度B.提出“众生平等”C.由东南亚传入我国内地D.号召削弱王权 3.亚非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①地处大河流域 ②对外进行军事扩张③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④以农业经济为主 ⑤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A.①③④B.①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4.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家里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女孩、一名小男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
根据当时的民主制度,可以参加投票的有( )A.6人B.3人C.2人D.1人5.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
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
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B. 实施残暴的统治C.参政丧失民众信任D.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6.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指出:“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应该偶然选中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苏格拉底认为雅典不应实施当时的政治体制 B.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担任统治者 C.雅典的民主存在严重的弊端D.苏格拉底对雅典公职人员的产生方式不满7.“出东征,扫小亚,攻埃及,占两河,灭波斯,远印度。
”这段话描述的是( )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B.希波战争C.罗马帝国的扩张D.阿拉伯帝国的扩张8从“征服意大利半岛”、“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区域” “凯撒夺取政权”这些关键字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 A.希腊文明的繁荣 B.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C.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 D.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9.下面是小丽同学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地区B. 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C. 帝国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D. 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了人类文明传播10.《荷马史诗》是欧洲最早的文学著作,他是研究 A.古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 B.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 C.古希腊哲学成就的代表作 D.罗马共和国兴衰的重要史料1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成就的组合中,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乔达摩·悉达多—佛教 B.希腊—《荷马史诗》 C.雅典—万神庙 D.德谟克利特—原子论 12.关于对《十二铜表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等内容B.颁布于罗马帝国时期C.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D.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13.“什一税”就是要求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从而使教会变得富有起来。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一、选择题(40分)1.金字塔建筑群位于()A 两河流域B 尼罗河流域C 印度河流域D 黄河流域2.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的时间是 ( )A 公元前509年 B公元前27年 C 公元27年 D 476年3.“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这是( )的名言A 荷马B 阿基米德 C达·芬奇 D 但丁4.在西部一个穆斯林信徒家中,发现书柜上有一本《古兰经》,由此推断这家人可能信奉( )A 佛教B 基督教C 伊斯兰教 D道教5.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指的是( )A 荷马B 阿基米德C 达·芬奇D 但丁6.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A 阿拉伯人B 古埃及人C 古印度人D 古巴比伦人7.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诞生于()A 古埃及B 古巴比伦C 古印度D 古中国8.英国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是()A 但丁B 达芬奇C 莎士比亚D 哥白尼9.认为到达的地方是印度,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的航海家是()A 哥伦布B 迪亚士C 达伽马D 麦哲伦10.西欧封建时期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A 国王 B贵族 C宫相 D教皇11、“我真正的光荣并非在于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一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说这话的人是()A.汉谟拉比B.克伦威尔C.拿破仑D。
华盛顿12.道路建设是罗马人的一大成就,四通八达的陆地把罗马本土与帝国各地连接起来,故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传世名言,这说明了()A.西方陆地交通十分发达,罗马是欧洲的中心B.罗马帝国繁荣强大,罗马是帝国的中心C.罗马与欧洲各地的陆上交通十分方便D.意大利富庶、繁荣,是欧洲文化的中心13、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最先开始于:()A、英国B、波兰C、意大利D、法国14、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 )A、人文主义B、既是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又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C、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文化复兴D、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1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75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九年级上册第1~6课。
5.难度系数:0.8。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古埃及文明()A.利用地理屏障,少有外族入侵B.源于大河流域,具有农业优势C.创造象形文字,传承文明火种D.确立宗教信仰,展现法老权威2.古埃及人在采集修筑金字塔的石头时,会让奴隶在岩石上使用铜和青铜的凿子打眼,然后插上木楔,灌上水。
当木楔子被水泡胀,就可以利用木头的张力让巨石裂开。
这体现了()A.埃及文明的先进B.劳动人民的智慧C.奴隶的辛酸血泪D.法老的无上权威3.受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影响,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修建金字塔的都是奴隶。
后来,埃及考古学家哈瓦斯经过考古发现,在距离金字塔不远的遗址中有许多建造者的坟墓。
哈瓦斯认为地位低下的奴隶的坟墓不可能直接建在法老墓旁边。
因此他认为建造金字塔的不是奴隶而是平民。
对此,我们可以得出()A.考古发现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B.《历史》写作时间离古埃及更近更真实C.历史事件因时代久远变得扑朔迷离D.历史在学者的修正中不断接近真实4.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古代两河流域》一课之后,搜集了下列三则材料。
根据文字说明,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倘自由民损毁其他自由民的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新乡市一中2024—2025学年上期初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命题人:审题人:分值:50分时间:50分钟注意事项或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这次学习回溯之旅。
我们相信,在这紧张而又愉快的时间里,你一定会有更好的表现!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尼罗河颂》中写道:“光荣啊,起源于大地的尼罗河……你灌溉土地,使一切生物欣欣向荣。
你生出大麦和小麦,好叫神庙里欢度节。
”这主要颂扬了尼罗河()A.推动了古埃及的水利兴修B.哺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C.诞生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D.有利于埃及历法的产生2.据下表中的信息可推知()古埃及第四王朝三位法老的金字塔统计表法老名称高度(米)底边长(米)体积(立方米)第二位胡夫金字塔146.59约230约387万第三位哈夫拉金字塔143.5约215约220万第四位孟卡拉金字塔66.4约108约39万A.造技术的衰败趋向B.古埃及统治中心的转移C.法老王权的逐渐衰落D.古埃及被罗马帝国灭亡3.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法规,内容包括“私有财产”“商务”“亲属”“劳动”等方面。
有学者认为该法典即使与现代欧洲某些国家的法规相比,也并不逊色。
这表明()A.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B.古巴比伦的社会矛盾得到解决C.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D.两河流域出现了世界最早文字4.下列表格内容充分说明了()文明成果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古埃及古埃及人制定了太阳历,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A.文明的形成与环境存在联系B.古代亚非地区经常洪水泛滥C.亚非文明的主要成就是数学D.古代西亚和埃及的文明同源5.历史史实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
下列各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是汉谟拉比B.《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石柱上C.大约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初步统一D.古巴比伦的奴隶制度是相当发达的6.玄奘游历天竺后记载:“凡兹四姓,清浊殊流。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次月考必背资料【简答题】常考67道1. 简述古埃及金字塔的地理位置。
答: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2. 古埃及金字塔的用途是什么?答:古代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墓;3. 古埃及金字塔的历史地位如何?(3点)答:是古代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4. 古巴比伦王国何时、何人统一两河流域?答: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
5. 简述古巴比伦王国的地理位置。
答:西亚;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6. 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什么?答:《汉谟拉比法典》。
7. 《汉谟拉比法典》属于哪一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答:古巴比伦王国。
8. 《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答:维护奴隶主的权益;9. 《汉谟拉比法典》历史地位:答: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10.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是如何形成的?答:公元前20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逐步形成的。
11.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是什么制度?答:严格的等级制度;奴隶制度;12. 种姓制度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答:奴隶主贵族阶级。
13. 种姓制度有哪些主要规定?答:把人分为四等:由高到低依次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不能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能通婚。
14. 种姓制度下,婆罗门由哪一社会阶层构成?答:祭司贵族。
15. 种姓制度下,刹帝利由哪些社会阶层构成?答:国王;官吏;武士。
16. 种姓制度下,吠舍由哪些社会阶层构成?答:农民;牧民;商人;手工业者。
17. 种姓制度下,首陀罗由哪些社会阶层构成?答:被征服者;破产失去土地的人;18. 种姓制度下,印度社会的统治阶级由哪些等级构成?答:婆罗门;刹帝利。
19. 种姓制度下,印度社会的被统治阶级由哪些等级构成?答:吠舍;首陀罗。
20. 种姓制度下,婆罗门有哪些职权?答:掌握国家祭祀大权(神权)。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次月考(1-10课)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要点:1、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
2、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3、古代亚非文明: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佛教等。
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第1课古代埃及一、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1、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的文明,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起源时间: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
3、灭亡事件: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
二、古埃及文明的代表1、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2、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3、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反映了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法老的统治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古埃及的国王称为法老,是全国最高统治者,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发源地: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大体上是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起源时间: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二、古巴比伦王国1、建立者:汉谟拉比;2、统治措施: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在位时,是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三、《汉谟拉比法典》1、制定者: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2、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3、内容:主要是为了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从中可以了解古代巴比伦社会。
4、意义:《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课程标准】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九年级历史学科第一次质量监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C C B
D C B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18 19 20
B A
C B A
D C D D C
21 22 23 24 25
D B B D C
二、非选择题
26(8分)
(1)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1分)文艺复兴(1分)人文主义(1分)(2)达伽马(1分)指南针(罗盘针、罗盘导航技术)(1分)
(3)给亚非拉(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1分)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或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分)
(4)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1分)
27(8分)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分)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1分)
(2)光荣革命(1分)君主立宪制(1分)
(3)美国独立战争(1分)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分)
(4)英国:封建专制统治(1分)美国:英国的殖民统治(1分)
28(9分)
(1)《权利法案》(1分,利字写错不得分)使英国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1分)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先决条件(1分)
(2)《独立宣言》(1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任意答两点得1分)
(3)1787年美国宪法(1分)分权制衡(1分)
(4)都是资产阶级性质文献(1分)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1分)。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次月考1-2单元常考重要时间线一、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二、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
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和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三、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四、约从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五、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六、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七、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八、孔雀王朝(公元前324年—前187年)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九、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十、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几百个城邦。
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
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小的城邦公民甚至不过几千人。
最大的城邦斯巴达,领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
(出现特点最大城邦)十一、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
十二、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十三、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3.5万大军,进攻波斯帝国。
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亲率10万大军,在叙利亚的伊苏平原迎战。
亚历山大出奇制胜,最终以少胜多,击败了波斯大军。
亚历山大继续南下,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随后,兵不血刃进入埃及。
十四、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从埃及转而进入两河流域,与波斯大军再度会战。
他以五六万精锐之师取胜。
2023-2024学年安徽省亳州市风华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计50分)A.英雄,传播欧洲文明B.英雄,促进文明的融合C.强盗,带来深重灾难D.入侵,促进资本主义发展1.(2分)如果站在美洲土著人立场上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进行评价,最有可能的价值判断是( )A.世界的整体化趋势B.麦哲伦的环球航线C.1500年前后的发现D.16世纪的丝绸之路2.(2分)如图所示是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其历史影响的空间定位是( )A.地主阶级B.农民阶级C.无产阶级D.资产阶级3.(2分)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开辟了新的天地。
”引文中的省略号应该是( )A.议会主权B.君权神授C.三权分立D.民主共和4.(2分)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允许,国王不能征税;议会议员选举不受国王干涉….法案确定英国政治体制的原则是( )A.反对君主专制B.反对殖民压迫C.奠基民主政治D.维护私有财产5.(2分)《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提到:1689年的《权利法案》,1776年的《独立宣言》,1789年的《人权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
因为它们都( )A.珍妮机B.蒸汽机C.发电机D.内燃机6.(2分)18世纪,有利于打破把工厂建在靠近河流的格局的发明是( )A.资产阶级统治B.封建地主阶级统治C.殖民主义枷锁D.贵族奴隶主的压榨7.(2分)“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共产党宣言》里的“锁链”一词指的是( )A.B.C.D.8.(2分)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研制的第一架有动力装置的飞机试飞成功.下列图片中的发明,与飞机属于同时代的是( )A.推动了俄国的人口增长B.实现了俄国旧政体的变革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D.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9.(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下列不属于大唐时期主要开放的海上航线的是()
A. 丝绸之路航线
B. 班超航线
C. 玄奘航线
D. 北方航线
正确答案:D
2. 国家分权制度的建立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最先在以下哪个朝代得到确立()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正确答案:C
3. 以下哪个时期迁都洛阳,并颁布了《洛阳丧乱》()
A. 西汉
B. 东汉
C. 北魏
D. 秦朝
正确答案:B
...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解释“陶唐”和“瓷唐”。
回答略
2. 大唐盛世的原因有哪些?
回答略
3. 为什么说“洛阳乃东南北朝多发之地”?回答略
...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请解释“唐代文化的繁荣与的兴起之间的关系”。
回答略
2. 请谈谈你对唐代科技发展与对外交通的影响的认识。
回答略
...
附:答案
选择题:1. D 2. C 3. B ...
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在文中。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2012年10月
泰安第二十一中学侯衍俭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
1.在俄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的事件是
A.1861年改革B.二月革命C.第一次世界大战D.十月革命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十月革命D.俄国二月革命
3.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场革命爆发于A.1917年10月B.1917年11月
C.1918年10月D.1918年10月4.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的时候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的既存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的探索是
①走城市夺取政权的道路②实行新经济政策③实行高度集中的政
治经济体制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5.20世纪初,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一个缺口。
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事件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 巴黎公社
C.中共“一大”召开 D.俄国十月革命
6. 毛泽东指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哪一条约导致了这一局面出现?
A.协约国同保加利亚签订的和约 B.《凡尔赛和约》
C.同盟国同保加利亚签订的和约 D.《九国公约》
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转嫁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而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是
①日本②英国③德国④美国⑤意
大利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8. 斯大林指出某一政策的特征是“在于市场,通过市场,而不是以直接的产品交换,不要市场,在市场以外来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这一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B.五年计划C.工业化政策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9.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苏联的建立
C.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D.新宪法的制定
10.华盛顿体系是在美国主导、遏制日本、宰割中国的基础上形成的,下列合约鲜明体现这些特征的是
A.《凡尔赛和约》B.《四国条约》
C.《五国条约》D.《九国公约》
11.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B.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C.彻底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D.这一体系没能够维持下去
12.下列年代尺列举了俄国历史上一些重点年代节点,该国历史上在B点发生了
A.亚历山大二是改革B.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上台D.苏联解体
13 .以下是某网站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A.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B.建立了帝国主义在美洲的新秩序
C.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D.维护世界和平的体系
14.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懂得改变。
”下列事件中堪称“懂得改变”的成功范例是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苏联抗衡B.罗斯福“新政”
C.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D.越过联合国轰炸南联盟15. 李琳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世
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等文字,他查找的国际组织应是()
A.欧洲联盟 B.世贸组织 C.联合国 D.亚太经合组织
16. 20世纪60、70年代,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2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是
A.德国
B.欧盟
C.法国
D.日本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18.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最迅速的是
A.东部和北部
B.西部和东部
C.西部和南部
D.南部和北部
19. 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是在
A.20世纪五六十年代
B.20世纪70年代中期
C.20世纪80年代后期
D.20世纪90年代
20.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经济危机的原因是
A.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
B.美国政府不再支持经济发展
C.出现通货膨胀与生产停滞的现象
D.失业人数不断增加的缘故
21. 罗斯福新政的成效不包括
A.经济恢复
B.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得到彻底解决
C.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D. 联邦政府权力得到加强
22.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都起主要作用的国家是
①英国②美国③日本④法国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
23. 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
20年的休战!”这说明《凡尔赛和约》
A.是一纸休战书
B.不符合法国的利益
C.改变了整个世界格局
D.不能消除帝国主义的矛盾
24. 苏联成立于
A.1917年
B.1920年
C.1922年
D.1928年
25 使苏联有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时间是
A.苏联成立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1936年通过新宪法
26.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作用是
A.根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使资本主义进入电气时代
C.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先例
27. 俄国十月革命是
A.资产阶级革命
B.农民阶级起义
C.地主阶级改革
D.无产阶级革命
28. 某同学通过互联网下载了一位历史人物的简介:“他是连任四届的”轮椅总
统”,颁布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出席了雅尔塔会议……”他是
A.威尔逊
B.罗斯福
C.杜鲁门
D.尼克松
29. 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运动。
与这场运动爆发密
切相关的是
A.三国协约的成立
B.三国同盟的成立
C.巴黎和会的召开
D.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30.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希特勒上台
C.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
D.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31. 历史证明,制度僵化阻碍社会进步,制度创新与科技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
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请回答
(1)你认为当时让美国人恐惧的是什么事件?它最先爆发于哪一国?有
何特点?
(2)为应对材料一中的局面罗斯福实行了新政。
请写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和作用。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好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新经济政策,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3)材料二中所说的“新经济政策”和“僵化的苏联模式”的突出特点各是什么?
32.在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世界性大国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刻影响着世界历
史的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意志和敏锐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
造着人类历史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
——《世界历史上下五千年》(1)材料中的他是谁?他领导的哪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1921年春,苏俄发生大面积灾荒,3000多万老百姓挣扎在饥饿的边
缘……然而这个政策引起了农民的不满,一些富农甚至拿起武器,连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的坚强堡垒——喀锒施塔得的水兵们也支持了农民的要求。
(2)材料二中的这个政策指什么政策?为了挽救材料中描述的危机,苏俄又实行了什么政策??
33.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哪些经验值得中
国借鉴?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31.(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分)美国(2分)特点:涉及范围
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6分)
(2)核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2分)。
作用:促进了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了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2分。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3)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2分)斯大林模式: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
(2分)
32(1)列宁(2分)俄国十月革命(2分)(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分)新经济政策(2分)
33.共同原因:(1).都得到了美国的援助或扶持;(2)都大力引进最新的科技,发展教育,
培养人才;(3)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12分)。
借鉴经验:(1)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2)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3)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