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器的拆装和结构分析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107.50 KB
- 文档页数:6
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引言:减速器是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件,主要用于减速驱动轴的转速,提供扭矩输出。
本实验报告旨在揭示减速器的拆装过程,并分析拆卸后的内部结构和组成部件。
实验目的:1. 了解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理解减速器内部的各个组成部件及其功能;3. 掌握准确拆装减速器的技巧。
实验器材:减速器、螺丝刀、扳手、齿轮油等。
实验步骤:1. 确定减速器型号和规格,并将减速器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2. 使用合适的工具,拆除减速器外壳上的螺丝,并小心脱去外壳;3. 观察内部结构,记录不同组成部件的位置和连接方式;4. 用齿轮油清洗减速器的内部,确保各个部件的光洁度;5. 拆卸各个组成部件,注意记录各个部件的型号、规格和状态;6. 分析各个组成部件的功能和相互配合关系。
实验结果:1. 减速器的外壳通常由金属制成,以保护内部机械构件和零件;2. 减速器的内部包括主轴、齿轮、轴承等要素,它们有各自的重要作用;3. 主轴是减速器的中枢部件,承担着传递和接收力的功能;4. 齿轮通过嵌入在主轴上的齿状结构,实现减速和转向的目的;5. 轴承负责支撑和定位减速器内部的轴和齿轮,确保其正常运转和稳定性;讨论:减速器的成功拆装是保证其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
在拆装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减速器的内部结构和组成部件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型号的减速器在拆装方式上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密切查阅相关的技术手册或咨询专业人员的建议。
结论:通过本次减速器拆装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减速器的内部结构和组成部件的功能,掌握了准确拆装的技巧。
减速器作为机械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工作对于整个机械系统的运转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能够对学生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同时也希望学生们能够不断学习、钻研更多的机械设备拆装实验,提升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思维。
实验四、机械设计课程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减速器名称班级日期同组实验者姓名回答下列问题减速器拆装步骤及各步骤中应考虑的问题(要求打印)一、观察外形及外部结构1. 起吊装置, 定位销、起盖螺钉、油标、油塞各起什么作用?布置在什么位置?2. 箱体、箱盖上为什么要设计筋板?筋板的作用是什么, 如何布置?3.轴承座两侧联接螺栓应如何布置, 支承螺栓的凸台高度及空间尺寸应如何确定?4. 铸造成型的箱体最小壁厚是多少?如何减轻其重量及表面加工面积?5. 箱盖上为什么要设置铭牌?其目的是什么?铭牌中有什么内容?二、拆卸观察孔盖1. 观察孔起什么作用?应布置在什么位置及设计多大才是适宜的?2. 观察孔盖上为什么要设计通气孔?孔的位置应如何确定?三、拆卸箱盖1. 在用扳手拧紧或松开螺栓螺母时扳手至少要旋转多少度才能松紧螺母, 这与螺栓中心到外箱壁间距离有何关系?设计时距离应如何确定?2. 起盖螺钉的作用是什么?与普通螺钉结构有什么不同?3. 如果在箱体、箱盖上不设计定位销钉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为什么?四、观察减速器内部各零部件的结构和布置。
1. 箱体与箱盖接触面为什么没有密封垫?是如何解决密封?箱体的分箱面上的沟槽有何作用?2. 润滑油剂是如何导入轴承内进行润滑?如果采用脂剂应如何防止箱内飞溅的油剂及齿轮啮合区挤压出的热油剂冲刷轴承润滑脂?两种情况的导油槽及回油槽应如何设计?3.轴承在轴承座上的安放位置离箱体内壁有多大距离, 在采用不同的润滑方式时距离应如何确定?4. 设计时齿轮与箱体内壁最近距离的尺寸应如何确定?5. 齿侧隙的作用是什么?6. 结构设计中如何防止和调整零件间相互干涉?7. 在减速器设计时采用不同轴承应如何考虑调整工作间隙装置?8. 设计时应如何考虑对轴的热膨胀进行自行调节?五、从箱体中取出各传动轴部件1. 大齿轮上为什么要设计工艺孔?其目的是什么?2. 轴上零件是如何实现周向和轴向定位、固定?3. 各级传动轴为什么要设计成阶梯轴, 不设计成光轴?设计阶梯轴时应考虑什么问题?4. 采用直齿圆柱齿轮或斜齿圆柱齿时, 各有什么特点?其轴承在选择时应考虑什么问题?5.计数各齿轮齿数, 计算各级齿轮的传动比。
减速器的拆装和结构分析(1)实验二减速器的拆装和结构分析一、概述减速器是由封闭在箱体内的齿轮传动或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为了提高电动机的效率,原动机提供的回转速度一般比工作机械所需的转速高,因此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常安装在机械的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用以降低输入的转速并相应地增大输出的转矩,在机器设备中被广泛采用。
例如宝山钢铁公司就有10多万台减速器,在其他机器中减速器也有大量应用。
作为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熟悉减速器的结构与设计,本实验是为了解减速器的结构、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对于详细的减速器技术设计过程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这一课程中予以介绍。
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的种类繁多,但其基本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
本实验为了使同学了解减速器的一般结构设计、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而设立的。
实验中应注意掌握减速器的结构、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
减速器的结构随其类型和要求不同而异,其基本结构由箱体、轴系零件和附件三部分组成。
图4-1、图4-2为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现结合该图简要介绍一下减速器的结构。
图4-1 减速器的结构图4-2 减速器的结构1.箱体结构减速器的箱体用来支承和固定轴系零件,应保证传动件轴线相互位置的正确性,因而轴孔必须精确加工。
箱体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免引起沿齿轮齿宽上载荷分布不匀。
为了增加箱体的刚度,通常在箱体上制出筋板。
为了便于轴系零件的安装和拆卸,箱体通常制成削分式。
剖分面一般取在轴线所在的水平面内(即水平剖分),以便于加工。
箱盖(件4)和箱座(件20)之间用螺栓(件17、18、19和件31、32、33)联接成一整体,为了使轴承座旁的联接螺栓尽量靠近轴承座孔,并增加轴承支座的刚性,应在轴承座旁制出凸台。
设计螺栓孔位置时,应注意留出扳手空间。
箱体通常用灰铸铁(HTl50或HT200)铸成,对于受冲击载荷的重型减速器也可采用铸钢箱体。
单件生产时为了简化工艺,降低成本可采用钢板焊接箱体。
减速器结构认识及拆装减速器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在运动传动系统中用于减少输入轴高速旋转的转速,同时增加输出轴的扭矩。
它通常由减速装置和传动装置组成。
减速器结构主要由外壳、内部齿轮和轴承组成。
外壳是保护内部零件的重要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承载和定位内部零件,并防止润滑油泄漏。
内部齿轮是减速器的核心部分,用于实现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动力传递。
齿轮通常由钢材制成,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
轴承用于支撑齿轮并减少摩擦损失,提高减速器的效率和寿命。
减速器的拆装过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确认减速器是否拆装的需求,以及准备好适用的工具和设备。
另外,拆装前还需检查减速器的运行状态和润滑油是否符合要求。
2.拆卸外壳:使用合适的工具,将外壳螺丝拆除,并小心地将外壳从减速器上取下。
在拆除外壳时,需要注意防止受伤或损坏内部零件。
3.拆卸齿轮部件:拆卸齿轮之前,需要将连接齿轮的附件如轴承、联轴器等逐一拆下。
拆卸齿轮时,需要注意保持平衡,避免损坏或弯曲齿轮。
4.清洁和检查:将拆下的零件进行清洁,并仔细检查是否存在异常磨损、裂纹或变形。
如有发现问题,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相关零件。
5.安装和调试:在进行安装前,要确认减速器内部的润滑油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并根据拆卸时的记录进行正确的安装。
安装完成后,进行简单的调试,确保减速器能正常运转,没有异常声音或震动。
总之,减速器是一种复杂的设备,其结构包括外壳、内部齿轮和轴承等部分。
在拆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维护和维修准则,保证减速器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减速器结构认识及拆装减速器是一种能够降低机器设备旋转速度并增加扭矩的装置,常用于工业机械中。
减速器的结构由输入轴、输出轴、齿轮、轴承、壳体等组成。
了解减速器的结构和拆装方法,可以帮助维修人员更好地进行故障排除和维修。
一、减速器的结构1.输入轴和输出轴:减速器通常有一个或多个输入轴和一个输出轴。
输入轴通常与电机或其他动力源相连,输出轴则传递扭矩给工作装置。
输入轴和输出轴通常通过轴承支撑,并且有时可能需要进行润滑。
2.齿轮:减速器中的齿轮是实现降速效果的重要部件。
它们有不同的大小和形状,形成齿轮系统。
常见的齿轮有蜗杆齿轮、圆柱齿轮、锥齿轮等。
通过组合不同的齿轮,可以实现不同的减速比和传递效果。
3.轴承:减速器中的轴承用于支撑输入轴和输出轴,防止它们在运转中产生过大的振动和摩擦。
轴承通常需要定期润滑,以确保运转的顺畅和寿命的延长。
4.壳体:减速器的壳体是将所有的组件固定在一起,并提供保护作用。
壳体通常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
二、减速器的拆装过程1.准备工具:在进行减速器的拆装前,首先要准备好适当的工具,如扳手、螺丝刀、锤子等。
2.拆卸外壳:将减速器的外壳上的螺丝拧松,然后轻轻敲击外壳,使其与内部组件分离。
3.拆卸齿轮:将齿轮与输入轴和输出轴分离,通常需要拧松固定齿轮的螺母或螺栓。
一些情况下,需要用专用工具来分离齿轮。
4.拆卸轴承:将输入轴和输出轴上的轴承拆卸下来。
这部分通常需要使用专用的轴承拆卸工具,确保轴承能够被安全地拆卸下来。
5.清洁和检查:拆下来的减速器组件需要进行清洁,并进行仔细的检查,以确定是否需要更换损坏的部件或更换润滑油。
6.拆装过程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减速器的拆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
在拆卸过程中,要小心避免对组件造成损坏,并确保记录下拆卸的顺序和组件的位置,以便在重新装配时能够正确地安装。
三、拆装减速器的常见问题1.齿轮磨损:齿轮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或不适当的润滑,可能会出现磨损或损坏。
实验十 减速器的拆装和结构分析一、概述减速器是由封闭在箱体内的齿轮传动或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安装在机械的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用以降低输入的转速并相应地增大输出的转矩。
减速器的结构随其类型和要求不同而异,其基本结构由箱体、轴系零件和附件三部分组成。
图10-1为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现结合该图简要介绍一下减速器的结构。
1.箱体结构减速器的箱体用来支承和固定轴系零件,应保证传动件轴线相互位置的正确性,因而轴孔必须精确加工。
箱体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免引起沿齿轮齿宽上载荷分布不匀。
为了增加箱体的刚度,通常在箱体上制出筋板。
为了便于轴系零件的安装和拆卸,箱体通常制成剖分式。
剖分面一般取在轴线所在的水平面内(即水平剖分),以便于加工。
箱盖(件4)和箱座(件20)之间用螺栓(件17、18、19和件31、32、33)联接成一整体,为了使轴承座旁的联接螺栓尽量靠近轴承座孔,应在轴承座旁制出凸台。
设计螺栓孔位置时,应注意留出扳手空间。
箱体通常用灰铸铁(HT150或HT200)铸成,对于受冲击载荷的重型减速器也可采用铸钢箱体。
单件生产时为了简化工艺,降低成本可采用钢板焊接箱体。
2.轴系零件图中高速级的小齿轮直径和轴的直径相差不大,将小齿轮与轴制成一体(件10)。
大齿轮与轴分开制造,用普通平键(件15)、作周向固定。
轴上零件用轴肩,轴套(件22),封油环(件24、30)与轴承端盖(件21、13、12、27)作轴向固定。
两轴均采用角接触轴承(件25、28)作支承,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联合作用。
轴承端盖与箱体座孔外端面之间垫有调整垫片组(件16、29),以调整轴承游隙,保证轴承正常工作。
该减速器中的齿轮传动采用油池浸油润滑,大轮齿的轮齿浸入油池中,靠它把润滑油带到啮合处进行润滑。
滚动轴承采用润滑脂润滑,为了防止箱体内的润滑油进入轴承,应在轴承和齿轮之间设置封油环(件24、30)。
轴伸出的轴承端盖孔内装有密封元件,图中采用的内包骨架旋转轴唇型密封圈(件11、23),对防止箱内润滑油泄漏以及外界灰尘、异物浸入箱体,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减速器拆装与结构分析减速器拆装与结构分析实验报告思考题:1、齿轮减速器的箱体为什么沿轴线做成剖分式?答:为了便于安装,箱体⼀般采⽤剖分式结构,即沿轴线所在平⾯将箱体制成上(箱盖)、下(箱座)两部分。
2、箱体的筋板有何作⽤?为什么有的上箱盖没有筋板?答:为了箱体本⾝有⾜够的刚度,箱体上经常加有筋板。
有的上箱盖刚度已经满⾜要求,不需要再加上筋板。
3、上下箱体连接的凸缘在轴承处⽐其他处要⾼,为什么?答:⼀是保证轴承连接处有⾜够的强度,⼆是考虑到连接刚度问题:为了提⾼轴承座处的连接刚度,应该使得该处的螺栓尽量靠近,凸缘在轴承处⽐其他处要⾼,便于安装螺栓。
4、上箱体设有吊环,为什么下箱体还设有吊钩?答:减速器的很多零件⼀般都单独加⼯,为了便于拆装和搬运,箱体上设有吊环,⽽提升整个减速器时则⽤箱座两侧的吊钩。
5、箱体上的螺栓连接处均做成凸台或沉孔?答:做成凸台是为了便于加⼯、提⾼加⼯效率,做成沉孔是为了保证连接螺栓的上下垫⽚所在的平⾯保持平⾏。
6、上下箱体连接螺栓处及地脚螺栓处的凸缘宽度主要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答:主要是扳⼿操作空间决定的。
7、有的轴承内侧装有挡油板,有的没有,为什么?答:在实验课上看到的情况是:⼩齿轮所在轴承内侧装有挡油板,⼤齿轮所在轴承上没有。
两个齿轮在传动的过程中,润滑油在其接触处被挤压⽽向箱体的内侧飞溅,⼩齿轮直径⼩,在飞溅油液的影响范围内,因此装有挡油板,⽽⼤齿轮直径⼤,不再飞溅油液的影响范围内,因此没有挡油板。
装不装挡油板,主要看轴承是否在飞溅油液的影响范围内,如果⼤齿轮也在这范围内,则其也要装挡油板。
8、如何具体判断⼩齿轮须与轴做成⼀体?答;假设⼩齿轮也采⽤键连接,压⼒在键的接触长度内均匀分布,则其挤压强度条件为(静连接),⽽耐磨性的强度条件为(动连接):式中:T——传递的转矩d——轴的直径h'——键与毂或轴的接触⾼度l'——键的接触长度——许⽤挤压应⼒——许⽤压强计算后,如果强度不够,则考虑将⼩齿轮与轴做成⼀体。
实验五减速器的拆装和结构分析
一、概述
减速器是由封闭在箱体内的齿轮传动或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为了提高电动机的效率,原动机提供的回转速度一般比工作机械所需的转速高,因此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常安装在机械的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用以降低输入的转速并相应地增大输出的转矩,在机器设备中被广泛采用。
例如宝山钢铁公司就有10多万台减速器,在其他机器中减速器也有大量应用。
作为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熟悉减速器的结构与设计,本实验是为了解减速器的结构、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对于详细的减速器技术设计过程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这一课程中予以介绍。
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的种类繁多,但其基本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
本实验为了使同学了解减速器的一般结构设计、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而设立的。
实验中应注意掌握减速器的结构、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
减速器的结构随其类型和要求不同而异,其基本结构由箱体、轴系零件和附件三部分组成。
图5-1为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现结合该图简要介绍一下减速器的结构。
图5-1 减速器的结构
1.箱体结构
减速器的箱体用来支承和固定轴系零件,应保证传动件轴线相互位置的正确性,因而轴孔必须精确加工。
箱体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免引起沿齿轮齿宽上载荷分布不匀。
为了增加箱体的刚度,通常在箱体上制出筋板。
为了便于轴系零件的安装和拆卸,箱体通常制成削分式。
剖分面一般取在轴线所在的水平面内(即水平剖分),以便于加工。
箱盖(件4)和箱座(件20)之间用螺栓(件17、18、19和件31、32、33)联接成一整体,为了使轴承座旁的联接螺栓尽量靠近轴承座孔,并增加轴承支座的刚性,应在轴承座旁制出凸台。
设计螺栓孔位置时,应注意留出扳手空间。
箱体通常用灰铸铁(HTl50或HT200)铸成,对于受冲击载荷的重型减速器也可采用铸钢箱体。
单件生产时为了简化工艺,降低成本可采用钢板焊接箱体。
2.轴系零件
图中高速级的小齿轮直径和轴的直径相差不大,将小齿轮与轴制成一体(件10)。
大齿轮与轴分开制造,用普通平键(件15)作周向固定。
轴上零件用轴肩,轴套(件22),封油环(件24、30)与轴承端盖(件21、13、12、27)作轴向固定。
两轴均采用角接触轴承(件25、28)作支承,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联合作用。
轴承端盖与箱体座孔外端面之间垫有调整垫片组(件16、29),以调整轴承游隙,保证轴承正常工作。
该减速器中的齿轮传动采用油池浸油润滑,大轮齿的轮齿浸入油池中,靠它把润滑油带到啮合处进行润滑。
滚动轴承采用润滑脂润滑,为了防止箱体内的润滑油进入轴承,应在轴承和齿轮之间设置封油环(件24、30)。
轴伸出的轴承端盖孔内装有密封元件,图中采用的内包骨架旋转轴唇型密封圈(件11、23),对防止箱内润滑油泄漏以及外界灰尘、异物浸入箱体,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3.减速器附件
(1)定位销(件6):
在精加工轴承座孔前,在箱盖和箱座的联接凸缘上配装定位销,以保证箱盖和箱座的装配精度,同时也保证了轴承座孔的精度。
两定位圆锥销应设在箱体纵向两侧联接凸缘上,且不宜对称布置,以加强定位效果。
(2)观察孔盖板(件2):
为了检查传动零件的啮合情况,并向箱体内加注润滑油,在箱盖的适当位置设置一观察孔,观察孔多为长方形,观察孔盖板平时用螺钉固定在箱盖上,盖板下垫有有纸质密封垫片(件3);以防漏油。
(3)通气器(件1):
通气器用来沟通箱体内、外的气流,箱体内的气压不会因减速器运转时的油温升高而增大,从而提高了箱体分箱面、轴伸端缝隙处的密封性能,通气器多装在箱盖顶部或观察孔盖上,以便箱内的膨胀气体自由溢出。
(4)油面指示器(件9):
为了检查箱体内的油面高度,及时补充润滑油,应在油箱便于观察和油面稳定的部位,装设油面指示器。
油面指示器分油标和油尺两类,图中采用的是油尺。
(5)放油螺塞(件⑦):
换油时,为了排放污油和清洗剂,应在箱体底部、油池最低位置开设放油孔,平时放油孔用油螺塞旋紧,放油螺塞和箱体结合面之间应加防漏垫圈(件8)。
(6)启箱螺钉(件5):
装配减速器时,常常在箱盖和箱座的结合面处涂上水玻璃或密封胶,以增强密封效果,但却给开启箱盖带来困难。
为此,在箱盖侧边的凸缘上开设螺纹孔,并拧人启箱螺钉。
开启箱盖时,拧动启箱螺钉,迫使箱盖与箱座分离。
(7)起吊装置:
为了便于搬运,需在箱体上设置起吊装置。
图中箱盖上铸有两个吊耳,用于起吊箱盖。
箱座上铸有两个吊钩,用于吊运整台减速器。
二、实验目的
1.熟悉减速箱的基本结构,了解常用减速箱的用途及特点。
2.了解减速箱各组成零件的结构及功用,并分析其结构工艺性。
3.了解减速箱中零件的装配关系及安装、调整过程。
4.了解轴承和齿轮的润滑。
5.学习减速箱的基本参数测定方法。
6.为课程设计时,能设计一台合理的减速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设备与工具
1.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2.锥齿轮—圆柱齿轮减速器。
3.蜗轮蜗杆减速器。
4.拆装工具。
5.测量工具。
四、实验步骤
1.课前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结合图5-1了解减速器的使用场合、作用及其主要结构特点。
2.观察减速器的外形,用手来回推动减速器的输入输出轴,体会轴向窜动;打开观察孔盖,转动高速轴,观察齿轮的啮合情况。
注意观察孔开设的位置及尺寸大小;通气器的结构及特点;螺栓凸台位置(并注意扳手空间是否合理);轴承座加强筋的位置及结构;吊耳及吊钩的型式;减速器箱体的铸造工艺特点以及加工方法。
特别要注意观察箱体与轴承盖接合面的凸台结构。
3.观察定位销孔的位置,取出定位销,再用扳手旋下箱盖上的有关螺钉,借助启盖螺钉将箱盖与箱体分离。
利用起吊装置取下箱盖,并翻转180~一旁放置平稳,以免损坏结合面。
4.观察箱体内轴及轴系零件的结构、各零、部件间的相互位置,分析传动零件所受的径向力和轴向力向机体基础传递的过程,并进行必要的测量,将测量结果记于实验报告的表格中。
画出传动示意图。
5.取出轴承压盖,将轴系部件取出并放在木板或胶皮上,详细观察轴系部件上齿轮、轴承、封油环等零件的结构,分析轴及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方法及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方法;分析由于轴的热胀冷缩时轴承预紧力的调整方法和零件安装、拆卸方法。
并绘制轴系部件的结构草图。
6.观察减速器润滑与密封结构装置,分析齿轮与轴承的润滑方法及轴承的密封方法;油槽及封油环、甩油环的应用;加油方式、放油塞,油面指示器的位置和结构。
7.利用钢皮尺、卡尺等简单工具,测量减速箱各主要部分参数与尺寸。
将测量结果记于实验报告的表5-1、表5-2中。
(1)测出各齿轮的齿数,求出各级分传动比及总传动比。
(2)测出中心距,并根据公式计算出齿轮的模数,斜齿轮螺旋角的大小。
(3)测量各齿轮的齿宽,算出齿宽系数;观察并考虑大、小齿轮的齿宽是否应完全相等。
(4)齿轮与箱壁间的间隙,滚动轴承型号及安装方式等。
(6)测量各种螺钉直径,,根据实验报告的要求测量其它有关尺寸,并记录于表5-1中。
8.按拆卸的相反顺序将减速器复原,并拧紧螺钉。
注意:安放箱盖前要旋回启箱螺钉。
9.整理工具,经指导老师检查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姓名:班级:学号: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三、实验结果
1.画出减速器传动示意图
2.画出轴系部件的结构草图
3.减速器各主要部分的尺寸与参数的测量结果。
表5-1 减速器箱体尺寸测量结果
表5-2 减速器的主要参数
4.回答问题
(1)轴承座孔两侧的凸台为什么比箱盖与箱座的联接凸缘高?
(2)箱盖上的吊耳与箱座上的吊钩有何不同?
(3)箱体凸缘的螺栓联接处均做成凸台或沉孔平面,为什么?
(4)箱盖与箱体的联接凸缘宽度及地座凸缘宽度的确定,受何种因素影响?
(5)滚动轴承的间隙是怎样调整的?
(6)你所拆卸的减速器中,轴承用何种方式润滑? 如何防止箱体的润滑油混入轴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