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审计程序
- 格式:xls
- 大小:160.50 KB
- 文档页数:7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一、引言采购与付款循环是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有效管理采购与付款循环,能够确保企业资金的合理运用,防止欺诈和错误发生,同时减少财务风险。
本文将就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进行全面、详细、完整的探讨。
二、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一览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包括以下方面:1. 采购流程的内部控制1.1 供应商选择和评估的内部控制 - 建立供应商资质审核程序,确保与企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一致的供应商关系。
- 设立供应商审核和评估的程序和标准,确保合规和高质量的供应商选择。
- 建立供应商档案,包括合同、交付性能和付款信息等,以便及时获取和管理供应商信息。
1.2 采购订单的内部控制 - 采购订单应由授权的员工提出,并且需要有合适的审批流程,以防止错误和欺诈行为。
- 采购订单应明确规定所需物品的规格、数量、价格和交付日期,以减少后续纠纷的发生。
1.3 采购发票的内部控制 - 采购发票需要与采购订单进行核对,以确保是否与订单一致。
- 采购发票需要被授权的员工签收,并将签收的信息与发票进行核对。
- 建立一个有效的发票审核程序,包括审查发票的合规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 付款流程的内部控制2.1 付款授权的内部控制 - 设立付款授权程序,明确授权的员工机构和额度限制。
- 付款授权程序应包括适当的审批流程,确保付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付款凭证的内部控制 - 设立可靠的付款凭证制度,记录支付的目的、金额、日期等重要信息。
- 内部人员应对付款凭证进行核对,确保付款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 建立一个付款凭证的审计跟踪机制,以便后续审计和审查。
2.3 财务账务的内部控制 - 建立付款记录的账务系统,确保支付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 制定适当的财务报告和分析机制,以检查和识别异常的付款行为。
- 为审计和内部控制目的设立相应的账务和财务流程。
三、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挑战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的稳定运营和财务健康至关重要。
采购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参照最新内控指引、解读、coso内控审计程序、内控底稿编制)一、编制需求计划与采购计划(一)流程简介采购业务从计划(或预算)开始,包括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
企业实务中,需求部门一般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向采购部门提出物资需求计划,采购部门根据该需求计划归类汇总平衡现有库存物资后,统筹安排采购计划,并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后执行。
(二)风险描述需求或采购计划不合理、不按实际需求安排采购或随意超计划采购,甚至与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不协调等。
(三)主要管控措施第一,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等部门,应当根据实际需求准确、及时地编制需求计划。
需求部门提出需求计划时,不能指定或变相指定供应商。
对独家代理、专有、专利等特殊产品应提供相应的独家、专有资料,经专业技术部门研讨后,经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
第二,采购计划是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的一部分,在制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过程中,企业应当根据发展目标实际需要,结合库存和在途情况,科学安排采购计划,防止采购过量或不足。
第三,采购计划应纳入采购预算管理,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作为企业刚性指令严格执行。
(四)符合性问题(调查问卷)1.公司有无书面的采购操作流程文本?2.公司的采购类型或方式有哪几种?3.负责采购的部门有哪些?分别负责何种类型的采购?4.采购部门的组织结构?是否定期进行人员轮换?5.公司一般的购货流程是如何运转的?6.公司是否每年制订采购计划,请介绍一下制订的流程?是否依据生产和营销计划来制订采购计划?7.采购计划的变更是否经合理的批准?(五)审计程序1.对采购部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采购计划制订的依据和程序等;2.获得书面的采购计划制订政策的范本;3.对照采购政策,评估采购计划流程的符合程度;4.对生产部门、财务部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采购计划的参与程度;5.察看年度采购计划的内容是否完整(包括采购品种、数量、价格、质量要求、批量进度安排以及资金计划),是否有高级管理层的签字或者确认;6.在生产部门、财务部察看采购计划,是否与采购部门的计划一致。
第八章_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第一篇:第八章_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第八章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1.了解购货与付款循环中的相关业务活动。
2.以管理当局认定为主线,推论内部控制目标和关键内部控制措施。
3.了解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理解每项制度的目的和涉及的管理当局认定。
4.了解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掌握应付账款的分析性复核程序。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的内容、控制测试程序和实质性测试程序。
2、应付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3、预付账款、应付票据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难点】1.应付账款的质性测试。
2.固定资产的质性测试。
3.累计折旧的质性测试。
教学方法本课时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案例和练习。
学时分配4学时第一节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性一、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二、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购货付款业务流程如下:第二节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程序一、概述二、采购交易的内部控制、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程序三、付款交易的内部控制、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程序四、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第三节应付账款审计一、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一般包括:确定期末应付账款是否存在;确定期末应付账款是否为被审计单位应履行的偿还义务;确定应付账款的发生及偿还记录是否完整,确定应付账款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确定应付账款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1.根据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选择以下方法对应付账款执行实质性分析程序:(1)将期末应付账款余额与期初余额进行比较,分析波动原因。
(2)分析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要求被审计单位做出解释,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缺乏偿债能力或利用应付账款隐瞒利润;并注意其是否可能无须支付,对确实无须支付的应付款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依据是否充分。
(3)计算应付账款与存货的比率,应付账款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并与以前年度相关比率对比分析,评价应付账款整体的合理性。
(4)分析存货和营业成本等项目的增减变动,判断应付账款增减变动的合理性。
供应商的
寻找和评估供应商
1. 采购部必须以实际需要寻找潜在供应商,并尽量全面了解
2. 当确定新的供应商可以与公司配合后,必须会同质检部﹑技术部等相关部门主管作该厂商的评鉴,依据公司供应商评审考 考核参考:交期占30%﹑品质占40%﹑成本占15%﹑配合度占15%
3. 判定不合格者,给予限期改善不合格项目,收到其重新评审要求
4. 判定合格者,采购部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经评审合格的供应商,必须先行打样或提供图纸,打样准时且质量经技术部﹑
5. 采购部必须随时寻求新的供应商,以利于降低公司的成本
6. 供应商每满一年必须重新评审一次,不合格者经限期修改合格后依然可与配合,重审不合格者终止合作
在框架协议中加入“最惠待遇”文本
实行集体决策制度,并留痕。
技术部等相关部门主管作该厂商的评鉴,依据公司供应商评审考查表进行考核,判定合格或不合格
其重新评审要求后另行重审
审合格的供应商,必须先行打样或提供图纸,打样准时且质量经技术部﹑质检部确认合格后,才能正式成为供应商;之后,必须有正式的限期修改合格后依然可与配合,重审不合格者终止合作
返回目应商的选择和档案管理内部控制评价表
回目录
,必须有正式的报价单提供采购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