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总结版
- 格式:doc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16
传染病半年工作总结5篇第1篇示例:传染病防控工作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和挑战性的工作,半年来,我们在防控传染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在这个半年的工作总结中,我们需要认真总结过去的工作,查找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为下半年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半年的工作中,我们注重了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病例,控制病情蔓延。
通过对各类传染病鉴别诊断,我们成功诊断出了一些罕见传染病病例,及时隔离治疗,确保了病情不扩散。
我们也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了广大市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有效遏制了传染病的传播。
在工作总结中,我们还需要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首先是在传染病监测预警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提高监测水平,及时发现潜在传染病疫情。
其次是在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方面,我们需要创新宣传方式,增加多样化的宣传内容,提高宣传效果。
最后是在传染病应急处置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传染病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在经验总结中,我们要总结成功经验,明确工作重点,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在工作中,要注重团队合作,加强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取得更好的防控效果。
要重视数据统计分析,加强数据信息化管理,为决策提供依据,提高工作科学性和针对性。
在制定改进措施时,我们要围绕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明确责任人,分工协作,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
要积极吸取他人经验,开展多方交流,借鉴他人成功经验,完善自己的工作体系,提升自身的防控能力。
通过半年的工作总结,我们不仅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和教训,更可以为下半年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希望我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能够认真贯彻总结的精神,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第2篇示例:传染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很容易通过空气、水或者食物传播给他人,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威胁。
传染病年终工作总结(通用7篇)工作总结需要对自身情况和形势背景的简略介绍。
自身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基本建制、人员数量、主要工作任务等;形势背景则包括国内外形势、有关政策、指导思想等。
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传染病年终工作总结(通用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传染病年终工作总结1按照20xx年传染病防制工作计划,我中心全面开展了传染病防制各项工作,重点加强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及重大疫情、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传染病防制工作总结如下:一、疫情报告1、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的规定和要求,我中心实行了疫情网络直报、突发疫情随时报告制度,对发热病人实行零报、日报制度。
各直报单位做到了每日及时收集传染病卡片,并通过网络按规定向区疾控中心上传卡片。
中心坚持每日网上审卡,发现问题及时向直报单位反馈,并要求迅速进行网上订正。
2、网络零报情况: 20xx年零报告4次,各医疗单位网络零报告次数逐年下降。
二、疫情分析20xx年全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3种3320例,发病率为603.44/10万,死亡1例,死亡率0.18%。
20xx年全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2种2816例,发病率471.03/10万,死亡6例(艾滋病2例、狂犬病1例、肺结核2例、乙肝1例),死亡率1.00/10万。
20xx年(1-6月)全区未发生甲类传染病,共报告乙类传染病9种1400例,发病率230.41/10万,无死亡病例。
三、重点传染病分析1、手足口病: 20xx年(1-6月)全区累计发病586例,无重症及死亡病例。
20xx年x月采手足口病咽拭子、肛拭子、疱疹液共计112例,及时送市疾控中心检测,阳性结果47份,阳性率41.96%。
2、甲型H1N1流感: 20xx年x月无甲型H1N1流感病例报告。
四、霍乱及外环境监测1、外环境及食品监测20xx年x月共采集水样210份,未检测出霍乱弧菌。
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总结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总结(精选5篇)难忘的工作生活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中有什么值得分享的成绩呢?是时候仔细的写一份工作总结了。
那么写工作总结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总结(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总结1在县卫计局以及县疾控中心的领导和指导下,根据年初的有关计划方案,我院积极地开展了传染病防治工作。
现将半年度10—3月份传染病工作小结如下:1组织领导工作、制度建设成立了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以及各项专项防治领导小组和相应的机动队等组织,明确了个人职责。
完善了各项制度,制定了各传染病防治的相关制度与奖罚措施,以确保工作按序开展。
2健康宣教工作共召开培训班六期,培训人员210余人次。
培训对象包括站全体职工,村级各级村所、个体诊所医务人员以及乡村两级干部、中小学教师等。
培训内容全面,基本上包括各类重点传染病,网报知识,国家政策等内容。
10—3月份开展了多次宣传活动如3.24结防日活动等,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300余条,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
从整体上提高了全民传染病防治知识水平。
3网络信息报告情况10—3月份全镇共计报告传染病5例,包括水痘、乙肝、丙肝、腮腺炎、梅毒等病例,各传染病例均登记齐全、报告及时。
同时每周开展了传染病自查,调查门诊日志住院记录等近10人次。
未发现漏报病例。
4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各重点传染病均成立领导小组、应急队等,配备了消杀药品、器械、以及防护用品。
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总结2为有效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师生身体健康,保证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结合上级有关文件的要求和我镇的实际情况,现将本学年有关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如下:1、中心校要求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各班班主任组成确保组织落实。
2、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食品卫生法》,充分认识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学校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半年传染病工作总结5篇第1篇示例:半年传染病工作总结近半年来,全球范围内爆发了多起传染病疫情,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本地区的传染病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工作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工作的展望。
亮点:1. 及时响应疫情。
当疫情爆发时,我地区政府和卫生部门迅速响应,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控制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的传播,保障了公众的生命安全。
2.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和社区宣传,提高了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增加了自我防护意识,有效减少了感染传播风险。
3. 建立有效的监测和报告机制。
建立了定期监测传染病疫情的系统,并及时报告发现的病例,加强了疫情的监测和诊断能力。
4. 加强医疗救治。
加大医疗资源投入,建立了传染病专家组,提高了医疗救治水平,有效降低了病死率。
不足之处:1. 防控意识不强。
部分公众对传染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存在防护意识淡漠的情况,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控能力。
2. 应急响应不够及时。
在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时,存在部分部门协调不畅或反应速度不够快的情况,需要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培训。
3. 信息共享不畅。
部分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共享不及时,导致传染病监测和诊断存在一定障碍,需要建立更加高效的信息化系统。
未来展望:1. 提高防控工作水平。
加强传染病的监测预警能力,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提高防控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2. 加强队伍建设。
培训更多的传染病防控专家,提高医护人员的传染病诊断和救治水平,为传染病的防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 加强国际合作。
面对全球性的传染病威胁,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传染病挑战,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传染病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任务,需要政府、卫生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控传染病疫情,保障人民健康安全。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更加紧密合作,共同应对传染病挑战,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此为虚构内容,与实际情况无关】。
2024年传染病重点总结样本____年,全球范围内仍面临许多传染病的挑战。
在这篇总结中,我将重点关注____冠状病毒病(COVID-19)和埃博拉病毒病(Ebola)两个重要的传染病,并讨论它们对全球卫生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COVID-19疫情在____年的发展情况。
自____年疫情爆发以来,COVID-19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大威胁。
____年,虽然全球疫苗接种率已大幅提高,但COVID-19仍然存在。
新的病毒变异株不断出现,给全球抗疫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此外,由于一些国家的疫苗接种进度较慢,全球范围内的疫苗不平等现象仍普遍存在,这加剧了疫情的传播和危害。
在____年,新兴技术在COVID-19抗疫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例如,快速核酸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COVID-19的检测更加便捷和高效。
同时,全球各国也加强了疫情信息的共享和协调,以更好地应对疫情。
然而,尽管取得一些进展,全球范围内的卫生系统仍然面临巨大压力,医疗资源的不足和医护人员的疲劳仍然是抗疫的严重问题。
其次,让我们转向另一个重要的传染病,埃博拉病毒病。
自1976年首次发现以来,埃博拉病毒病已多次发生并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在过去的几年里,尤其是在____年,埃博拉病毒病再次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焦点关注。
虽然与COVID-19相比,埃博拉病毒病的传播范围较小,但它的病情更为严重,死亡率更高。
在____年,埃博拉病毒病在一些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爆发。
由于缺乏足够的医疗资源和经验,这些国家面临巨大的挑战。
国际社会积极响应,提供了医疗援助和支持。
然而,埃博拉病毒病的传播依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例如社区的公共卫生意识和治疗措施的质量。
除了COVID-19和埃博拉病毒病外,其他一些传染病在____年也仍然存在和发生。
例如,艾滋病、结核病和流感等疾病仍然面临全球范围内的挑战。
尽管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付出了大量努力,但这些疾病仍然对全球卫生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模板一、工作概述传染病防治工作是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之一。
今年,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各项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着力完善我国传染病防治体系,加强预防、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设,有效应对了各类传染病威胁。
二、工作亮点(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防控措施今年我们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针对新发传染病,我们及时调整和优化防控策略,加强对疫情的监测、预警和溯源工作,及时发布防控指南,全面提高了防控效果。
(二)加强专业培训,提升工作能力为了提高各级防控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我们组织了一系列专业培训。
通过专家指导、案例分析和实操演练等形式,增强了防控人员的技能和意识,提高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意识针对不同传染病的特点和传播途径,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制作宣传材料、举办专题讲座和开展社区宣传等方式,向广大民众普及传染病的防控知识,提高了公众对传染病的认知和意识。
(四)加强国际合作,落实国际防控标准我国已成为全球传染病防控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我们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深入参与国际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和治疗工作,共同应对全球传染病挑战,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形象。
三、存在问题(一)传染病监测网络建设不完善目前,我国的传染病监测网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监测能力较弱。
这给传染病的预防和应对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需要加大投入,提升监测网络的覆盖率和精准度。
(二)应急处置能力还需提高尽管我们在防控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对突发传染病事件,我们的应急处置能力仍有不足。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同配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三)宣传教育工作还需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离不开广大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宣传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汇报【8篇】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汇报(篇1)传染病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春季是流感,肺结核、麻疹、流脑、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为切实做好今年春季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冬春季节传染病的防控,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近期结合做了如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责任意识新年伊始,在卫计委的组织领导下,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认真组织公共卫生人员学习培训相关传染病防治知识。
充分认识当前传染病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传染病报告的责任心和意识,加强疫情监控,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防病知识为了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群众的防病抗病能力,充分利用卫生宣传日主题活动和的健康知识讲座,下社区,进家庭,广泛宣传有关冬春季节高发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加强全民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普及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醒广大群众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保持个人卫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防止疾病发生,如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三、加强疫情监测,做好网络直报春季是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我们采取积极的措施重点防控流感、流脑、麻疹、结核病等呼吸道传染病,把对呼吸道发热病例和传染病报告监测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发热门诊日常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并由专人负责传染病的确认上报工作。
每日自查门诊日志及住院登记本,发现传染病病例严格审核并及时上报。
四、开展培训,加强学习3月29日开展了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4月16日开展专题霍乱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班。
5月8日开展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培训班。
通过多次反复的学习,提高了卫生防疫人员对疾病的认识。
五、规范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认真规范和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查遗补漏,落实到人,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传染病年度总结(推荐18篇)传染病年度总结第1篇20xx年我院传染病防治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指标均达到要求,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一、建立各种组织,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传染病防治工作是一项组织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完善的组织和制度,要想做好是不可能的。
为此年初便成立了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抢救小组,疫点处理小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霍乱防治领导小组,抢救小组等,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疫情上报制度,24小时值班制度,疫点处理制度,流行病学调查制度,吐泻物处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漏报调查制度等。
二、制订计划、预案。
制订全年工作计划及措施,并逐步按计划实施,确保全年工作顺利完成。
在一些季节性的传染病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到来之前,做好工作预案,一旦疫情来临,即启动预案,按预案分步实施,及时控制疫情,做到忙而不乱,胸有成竹。
三、及时登记上报疫情。
发现疫情随时登记上报,并利用网络直报卫生部。
每季度开展一次传染病漏报调查,发现漏报及时补报,今年共报各类传染病例,其中肝炎2例,肺结核29例,菌痢1例,腮腺炎1例,手足口病1例。
发病率为6.1/万。
四、做好疫点处理及流行病学调查。
所发生的4例乙类传染病全部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科学规范的疫点处理,没有发现二代病例,没有疫情扩散现象。
五、做好肠道门诊监测工作。
4月1日,肠道门诊准时开诊,门诊按照市局站的规定高标准建设投入使用,各种软硬件配置齐全,环境清洁卫生,并配有肠道门诊专用病房。
六、做好乡村医生及医院门诊医生培训工作。
年初组织全员职工培训,请专家讲课,并考核。
七、定期不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咨询。
传染病年度总结第2篇“常见病、传染病”防治是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年来我校在认真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强化学生的卫生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学生体质得到明显增强,体育达标率达90%以上,防近覆盖率达101%,视力不良率稳定在10%以内,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2%,防龋率达101%,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传染病工作总结范文(7篇)传染病工作总结篇1尚河卫生院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上级给予的各项责任目标及任务,现将20xx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学习,不断更新业务知识,使责任意识和工作技能有了很大的进步,全街全年对乡村医生传染病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增强了工作责任性,较好地完成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
二、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病意识,利用传染病防治,碘缺乏病、艾滋病等多种宣传日,散发宣传资料1000份,更新宣传栏8期,使传染病防治知识及疾病防治工作深入人心,达到宣传目的。
三、为了有效控制和降低传染病发病,对各科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肠道门诊登记和呼吸道传染病登记进行定期检查,杜绝了传染病误报、迟报、和漏报。
全年非感染性腹泻3例,乙1例。
四、积极参加疫情处理模拟演练,认真做好信息管理工作。
五、存在问题:1、科室人员人员较少,所兼工作多、工作量大;2.乡村医生缺乏传染病知识,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1、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做好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2、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制度,加强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和传染病报告卡登记。
3、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病意识。
4、积极参加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学习,不断更新业务知识。
传染病工作总结篇220xx年传染病防治工作在上级领导的的正确领导下,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为工作重心,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出发点,真抓实干,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法规,加强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在全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20xx年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强化组织领导、提高认识成立了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各专项防控领导小组和相应的机动队。
建立健全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自查制度、奖惩制度、管理制度,以及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传染病工作总结(通用14篇)传染病工作总结篇1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省卫生厅20xx年xx市传染病防治监督重点检查计划的要求,结合手足口病、流感、狂犬病等重点疾病的防治,我市在20xx年4月20日-20xx年9月25日期间开展了对全市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学校和幼儿园等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了重点监督检查。
现将监督检查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为做好全市传染病防治工作,保障重点监督检查活动顺利有序开展,市卫生局通过认真分析全市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在今年4月初制定了《20xx年巴中市传染病防治专项监督检查计划》(x市卫发[20xx]号),明确了工作目标、检查对象及内容,对重点监督检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20xx年4月20日-20xx年9月25日期间,各县(区)卫生局和执法监督机构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活动。
市卫生执法监督支队负责对市直医疗卫生机构并对部分县(区)进行了抽查和督导。
据统计,我市共检查医疗机构949家,其中医院28家,乡镇卫生院175家,社区服务中心21家,妇幼保健院5家,其它医疗机构720家;检查内镜诊疗机构19家;采供血机构2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4家,其中市级疾控机构1家,县级疾控机构3家,检查疫苗接种点469个;共检查学校、幼儿园660家;检查中发现119家医疗卫生机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立案72起,给予警告处罚84家,罚款金额71700元;43家学校和幼儿园有违法行为,立案处罚10起,给予警告处罚41家,罚款13300元。
二、监督检查情况(一) 医疗保健机构的传染病防治情况。
县级以上的医疗保健机构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各级医疗机构对传染病医疗救治的、救治人员、传染病防治培训、演练都基本得到落实,医疗废物处置基本符合要求。
市级医疗保健机构的传染病门诊布局基本合理,消毒隔离措施基本符合规范。
总论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指能在人群中连续传播、造成流行,威胁与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感染病。
重复感染re-infection: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感染称为重复感染混合感染;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在被另一种病原体感染成为重叠感染传染病感染过程的表现:病原体被清除、病原携带状态、隐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①病原体的致病力②机体的免疫功能病原体的致病性:侵袭力、毒力(外毒素、内毒素)、数量、变异性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根据强度分为——流行、散发、暴发、大流行传染病的临床特征: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恢复期、复发与再燃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间复发(r e l a p s e):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体温已正常一段时间后,由于潜伏在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再燃(r e c r u d e s c e n c e):有些患者在恢复期,体温尚未稳定下降至正常时,又再发热传染病常见的症状与体征:发热、发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传染病的发热分为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热型及意义:稽留热(体温升高达39°C以上且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C,见于伤寒等);弛张热(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C,但最低点未达到正常,见于伤寒缓解期、流行性出血热等);间歇热(24小时内体温波动高热与正常体温之下,见于疟疾、败血症等);回归热、马鞍热(登革热)发疹顺序:水(水痘-1)、红(猩红热-2)、花(天花)、麻(麻疹-3)、斑(斑疹-5)、伤(伤寒-6)传染病的诊断及治疗均应遵循病原学检查结果。
传染病的预防:管理传染源:病人、接触者;切断传播途径,包括隔离与消毒;保护易感人群消毒(disinfection)狭义的指消灭污染环境中的病原体,广义的还包括消灭传播媒介。
疫情报告:甲类(鼠疫、霍乱),要求发现后城镇2h上报,农村不超过6h;乙类(非典,禽流感),城镇6小时内上报,农村12小时内上报医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这种感染必须是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存在感染的潜伏期内;但患者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如推算潜伏期证明感染在住院期间获得,也属于医院内感染。
这个教员虽然没提及,但上届考过!流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具有高度传染性,传播速度快,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临床表现以上呼吸道症状较轻,而发热与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为特点。
为自限性疾病,易造成大流行。
病原体分为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最大的特点是易于发生变异,常见于甲型病毒,而丙型流感病毒抗原性非常稳定。
型特异性抗原,稳定,抗体无保护作用;株特异性抗原,易变异,抗体具有保护性。
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动物传播途径:呼吸道经空气飞沫传播,间接经接触污染的物品传播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对同一抗原型有短暂免疫力,但各型及各亚型间无交叉免疫性分类:单纯性流感、肺炎型流感、脑炎型流感、胃肠炎型流感、心肌炎型流感临床表现单纯型流感的临床表现:全身症状:微寒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咽痛、干咳肺炎型流感的临床表现:重症:急;高热;剧咳可伴血痰;可有心衰;肺部X线可有絮状阴影并发症: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细菌性肺炎、内脏脂肪变性脑病诊断:临床诊断:流行期间;有接触史;典型症状。
实验室诊断:鼻粘膜印片…查包涵体;免疫荧光…查抗原;血清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病毒分离…鸡胚羊膜腔接种流感治疗:一般治疗:隔离(1w);休息;饮水;饮食;卫生对症治疗:退热、补液、止咳抗病毒药物: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盐酸盐,只对甲型流感有效,强调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课后老师给的思考题:流行病学有何特征:1、有甲、乙、丙三型,甲型可能有动物传染源;甲型可引起暴发大流行。
2、具传染性的时间:以潜伏期末到发病后5天内,尤以病初2~3天,传染期约1周。
3、传播途径有直接及间接。
4、普遍易感。
病后免疫力持续时间短。
5、冬春多见,儿童多见。
典型流感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1、全身症状:畏寒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无力,食欲不振等。
2、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咽痛,干咳。
重要的并发症:1、上呼吸道细菌感染--咳嗽加重,脓痰,体温高,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2、细菌性肺炎--寒颤高热,咯痰,胸痛及肺实变体征。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治疗注意点:1、卧床休息1周或热退后2天。
2、饮食:流质或软食。
3、对症治疗。
4、金刚烷胺盐酸盐5、奥司他韦6、治疗应在病初的1~2日给药。
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丙肝戊肝归类小RNA 嗜肝DNA 黄病毒杯状病毒核酸单线双环DNA 单线单线发病机制病毒作用为主仅免疫反应均有伴脂肪变性病毒作用为主传播途径粪口血液血液,乙肝易感粪口,孕妇易致死发病机制病毒直接作用免疫反应致病临床表现急性肝炎流感样症状:发热、流涕、乏力消化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腹泻黄疸:皮肤、巩膜尿色加深大便色浅慢性肝炎无明显临床表现急性肝炎的表现非特异性表现:乏力、肝痛、肌肉、关节酸痛肝硬化的表现:面色黝黑、肝掌、蜘蛛痣、腹水肝癌的表现:肝脏肿块重型肝炎急、慢性肝炎的表现:重型肝炎的特殊表现:极度乏力、腹胀纳差、高度黄疸、出血瘀斑、腹水、水电紊乱、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硬化的表现:面色黝黑、肝掌、蜘蛛痣、腹水辅助检查•血常规:•生化:肝功能、血浆蛋白、GGT、AKP、HA、Ln、各型胶原、凝血酶原时间、血氨、•免疫学检查:各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病毒核酸: HBV DNA、HCV RNA•影象学检查: B超、CT、MRI、ERCP•病理检查:形态、病原诊断•病史•临床表现•生化检查•血清学检查•影象学检查•病理检查鉴别诊断鉴别疾病鉴别诊断方法病毒性疾病血清学实验EBV 抗-EBVCMV 抗-CMVHSV 抗-HSVCoxV 抗-CoxV酒精性肝炎病史脂肪肝血脂、B超、CT、肝活检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抗体:ANA、AMA、LMA、LKM药物性肝炎病史Wilson病血、尿铜浓度,血浆铜蓝蛋白肝外阻塞性黄疸病史、B超、CT、ERCP、MRCP一、治疗1.一般治疗:隔离、休息、低脂饮食2.护肝治疗:降酶、退黄3.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4.免疫调节治疗:胸腺肽5.对症治疗:止吐、利尿、支持治疗6.重型肝炎的治疗:阻发展、促再生、护理、退黄、利尿、补液、防并发症7.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抗纤维化8.瘀胆型肝炎的治疗:激素、腺苷蛋氨酸预防管理传染源:隔离病人、管理病毒携带者、普及防疫知识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注意饮食卫生、加强输血管理、防止医源性感染保护易感人群:注意个人、接种疫苗主动免疫:甲肝、乙肝被动免疫:甲肝、乙肝二、甲肝(一)临床表现1.黄疸前期:发热、乏力,消化道症状2.黄疸期:热退,尿色加深,巩膜、皮肤黄染,消化道症状减轻3.恢复期:症状改善、黄疸消退(二)诊断1.肝功能:血清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2.血清学检查:抗-HAV IgM阳性三、乙肝★★(一)病原学1.三种病毒颗粒:大球型、管型、球型2.四种抗原抗体系统:s、c、e、x系统3.抵抗力强(二)病理1.变性:水样变性、气球样变性、嗜酸变性2.坏死:点状坏死、灶状坏死、碎屑样坏死、桥样坏死3.再生4.炎性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5.纤维化:结缔组织增生、纤维间隔形成(三)诊断1.血清学:两对半★主要掌握各指标的临床意义!1.HBsAg:提示体内有病毒感染,这是最重要的指标2.抗-HBs:既往感染或接种疫苗,提示机体已经处于免疫状态3.HBeAg:提示病毒活跃,HBV正复制且传染性高4.抗-HBe:提示病毒复制受抑制5.抗-HBc:Ig M提示近期HBV感染;Ig G提示既往感染或病毒复制停止大三阳:1,3,5阳性,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小三阳:1,4,5阳性,低复制或发生变异2.病原学:杂交、PCR(四)治疗四、丙肝抗病毒治疗指征:HCV RNA阳性,ALT升高五、戊肝(一)与甲肝类似,但黄疸深、并发肝内瘀胆多见(二)血清学:抗-HEV IgM可持续3-4个月,常伴抗-HEV IgG阳性人禽流感主要了解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属甲型流感流行性出血热(HFRS)临床上将发热、出血等症状由病毒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称出血热。
临床上所见的出血热有: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新疆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埃博拉出血热等流行性出血热(EHF):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发热、出血、肾脏损害,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
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传染源主要是鼠类。
在我国以黑姬鼠、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实验用大白鼠传播途径:呼吸道、接触、消化道、虫媒、母婴传播易感人群:农村青壮年及建筑、水利、军队野外工作者基本病理变化:全身性广泛性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损害三大主要症状: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临床表现★: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①发热期:热;乏;吐;出血;三痛: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②低血压休克期:体温下降、血压下降、尿量下降;症状加重、渗出加重、出血加重③少尿期:尿量减少(以24h尿量<400ml为少尿,<50ml无尿),代酸、呼碱、高钾,低血钠,低血钙,出血加重。
④多尿期:尿量逐渐增多,夜尿明显,低钾、低钠,继发感染(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多见)尤其在移行期血BUN和肌酐浓度继续增加,症状加重,应特别注意。
⑤恢复期:并发症:腔道出血(以呕血与便血最为常见);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脑膜炎,脑炎,脑水肿等;肺水肿;其他—继发性感染,自发性肾破裂等治疗:采用液体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地治疗”,把三关:休克关、肾衰关、出血关☆口诀:三大主症出血热,发热出血肾损伤;头痛腰痛眼眶痛,面红颈红胸部红;热退病重血压降,休克过后肾损伤;少尿高钾尿毒症,多尿夜尿“尿崩症”;综合治疗把三关,扩容纠酸通尿便。
各期的治疗原则——发热期:抗病毒,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和预防DIC;低血压休克期: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少尿期: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透析治疗;多尿期:移行期同少尿期,多尿后期主要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恢复期:补充营养,定期复查肾功能,血压和垂体功能伤寒与副伤寒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