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的膝关节镜微创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198.06 KB
- 文档页数:3
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治疗分析目的探究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微创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月收治的5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38例患者根据骨折类型给予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对照组13例患者给予常规的手术治疗,探究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4.7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69.23%,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采取微创的手术治疗,可使骨折部位得到较好的复位固定,恢复良好的关节功能。
标签: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治疗;治疗效果胫骨的上端和股骨的下端组成膝关节,胫骨和股骨的下端接触面形成胫骨平台,其为膝关节重要的负荷结构,当胫骨平台骨折后,会导致内外平台不均匀的受力,会出现骨关节炎[1]。
患者在受伤后膝关节會出现活动障碍和肿胀疼痛的症状,因为关节内的骨折会造成关节内的积血,因此在检查中,要对韧带损伤、软骨、半月板等关节机构进行损伤的观察[2]。
在医疗技术和器材的发展中,可在关节镜下给予微创治疗。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月收治的5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采取不同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月收治的5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实验组患者38例,21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为(44.31±5.19)岁,所有患者为闭合性的骨折,致伤原因:16例患者为车祸伤,8例患者为高处坠落伤,9例患者为跌伤,5例患者为重物砸伤。
骨折分型:15例患者为I型,11例患者为II型,8例患者为III型,4例患者为IV 型。
对照组患者13例,8例男性,5例女性,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为(43.76±5.33)岁,所有患者为闭合性的骨折,致伤原因:7例患者为车祸伤,3例患者为高处坠落伤,2例患者为跌伤,1例患者为重物砸伤。
膝关节镜下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摘要】目的:胫骨平台骨折是骨科常见的骨折之一,虽然治疗方法众多,但并发症十分常见,特别是膝关节强直、创伤性关节炎、感染等,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甚至造成病残。
探讨膝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方法,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11年1月采用膝关节镜对72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
方法:采用膝关节镜直视下,协助骨折复位和固定,同时处理关节内韧带和半月板损伤、清理关节内异物和积血。
结果随访3个月~6年共72例,优良率为93. 8%。
结论:膝关节镜协助骨折复位和固定,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关节内韧带和半月板损伤,对关节囊损伤极小,感染率低。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镜;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高能量关节内骨折, 大多为关节内骨折波及负重关节面,常可出现负重部的塌陷及腔内骨或软骨游离体,严重者可合并半月板及关节韧带损伤,引起膝关节活动障碍。
治疗过程中强调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及关节的稳定性。
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11年1月在膝关节镜微创条件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72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较好地弥补了传统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的不足,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4例,女28例,年龄17~58岁,平均38.3岁。
致伤原因:撞伤32例,摔伤21例,重物砸伤13例,坠落伤6例。
采用schatzker [1]分类,ⅱ型24例、ⅲ型32例、ⅳ型14例、ⅴ型2例。
合并损伤:半月板损伤43例,其中内侧半月板15例、外侧半月板28例;前交叉韧带损伤11例;内侧副韧带损伤23例。
受伤后治疗时间2~5天。
1.2手术方法(1)常规膝关节镜入路进行膝关节检查,了解关节内损伤情况,并与x线片对照,确定胫骨平台骨折的部位及平台塌陷程度以确定手术方案及内固定方式,同时清理关节内的异物和积血。
(2) 在胫骨平台骨折塌陷侧的下方1~2cm经皮开1.0cm左右骨窗,在膝关节镜监视下,用撬拨器将塌陷的平台解剖复位,平台复位后,其下的空隙用人工骨或自体骨填充,经皮用空心钉或可吸收螺钉固定骨折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