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4以内的加法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90.33 KB
- 文档页数:5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4的加法》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使幼儿认得加法的概念,并能用自然数进行简单加法计算;2. 通过游戏和活动,巩固和深化幼儿对4的加法把握和理解;3. 激发幼儿的察看本领和思维本领,培育其解决问题的本领。
二、教学内容:1. 学问点:加法计算,数字4的认得;2. 教学素材:数字卡片、4个球、4个玩具车、4个积木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些小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喜好。
例如,让幼儿数一下教室里有几个长椅,再让他们每个人带来4个小物品。
2. 巩固:用手指和数字卡片告知幼儿数字4的含义,让他们理解数字4代表了4个物品。
接下来,老师可以用4个球、4个玩具车和4个积木等实物辅佑襄助,让幼儿感性认得4,并理解它的数量关系。
老师可以用仿佛“这里有4个球,假如再来4个球,我们一共有几个球呢?”这样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数字4的理解。
3. 讲解概念:以“4个球加3个球”为例,引入“加法”的概念,让幼儿理解加法的含义。
接下来,老师可以给出更多例子,让幼儿理解加法的更多含义,如“4个球加1个球是多少球?”,“4个球加0个球是多少球?”等。
4. 体验实践:通过游戏等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加法运算的过程和规律。
例如,让幼儿站成两排,每排4个人,老师喊出“四个人加三个人”,让一排的幼儿比另一排的幼儿多站一个。
接下来,让幼儿本身试着操作。
5. 练习巩固:让幼儿通过黑板上数字卡片、老师提问等方式进行依照“4加1、4加2、4加3、4加0”的次序进行加法运算的练习,带着幼儿谙习数字4的加法规律和次序。
6. 反思:老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幼儿谈谈本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不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适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目标的实现。
四、教学反思:本次活动是以数字4的加法为主线打开,旨在增长幼儿对加法的理解,培育幼儿的数学思维本领。
通过游戏等体验实践的活动,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下体验了运算过程,并在讲解加法的概念、让幼儿亲自实践等教学方式下,渐渐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
幼儿园珠心算教案:4以内的直加
珠心算教案:4以内的直加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判断加数和和被加数大小关系,掌握加数和的概念。
2.能够熟练计算4以内的直加法,利用珠算工具速算。
教学内容:
1. 加数和的概念
2. 4以内的直加法
教学环节:
一、热身活动
1.珠算介绍:引入珠算介绍和珠算工具的使用方法,简单的加
法运算练习。
2.口算游戏:趣味的口算游戏,培养幼儿的计算兴趣。
二、引入新知
1. 观察方法:通过观察加数和的大小关系来引出加数和的概念。
2. 知识导入:用珠算工具教授4以内的直加法。
三、示范演示
老师使用珠算工具,给幼儿进行展示演示加法运算,带领幼儿进行模拟演练。
四、提高练习
1. 班级互动: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珠算比赛,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性。
2. 直接复习:要求幼儿在熟练掌握加法后进行多次复习,巩固加法技能。
五、评价反思
1. 练习反思:评估幼儿珠算运算的水平和效果,反思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合理性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加深记忆:针对幼儿普遍掌握能力,辅助使用记忆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次的教学活动,我发现幼儿算珠心算时还比较慢,需要我帮助他们,我尝试了好几种方法来加速他们的思维,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幼儿还是难以处理,我们鼓励孩子利用方法,但还是需要多加训练和练习。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会采用更多的实际操作和练习,帮助幼儿加强运算能力和正确性。
同时,我也将寻找更多有趣的游戏来激发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4的加法》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手指及小球等进行简单加法计算。
2.熟练掌握4的加法计算方法。
3.发散思维,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本次数学活动的内容是《4的加法》。
三、教学步骤1. 游戏热身首先进行游戏热身,让孩子们放松心情,进入学习状态。
本次热身活动为“找数游戏”。
将教室中的物品随机分组,每组数量不同,并告诉孩子们每组都有不同的数字,让孩子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相应组中的数字,找到数字后拿到手中,看哪组的数字多就是哪组获胜。
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问引导,如:这两组数字加起来一共有几个?等等。
2. 介绍《4的加法》接下来,老师向孩子们介绍本节课的《4的加法》。
在黑板上写下以下加法题目:•1+3=____•2+2=____•0+4=____•4+0=____•3+1=____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自己思考出答案。
再让孩子们根据题目中数字的组合规律,自己组合出一些类似的加法公式,例如:•2+2=____•3+1=____•0+4=____•4+0=____•3+1+0=____3. 数学实践接下来,让孩子们进行数学实践。
准备一些小球,这些小球分别有4个一组,将小球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看一眼小球的数量,并在脑海中想象小球数量的情况下,求出小球数量的和。
例如:•4个小球和0个小球,一共是多少个?•4个小球和1个小球,一共是多少个?•4个小球和2个小球,一共是多少个?然后,让孩子们分为小组,每个组在教室中找寻4个相同的东西,如书、笔等,并在脑海中将数量加起来,最后团队合作求出数量和。
4. 创意发挥接下来是创意发挥环节。
学生围成一个圆圈,每人都举起一个数字,这些数字加起来一定是4的倍数。
小组先准备好一堆不同颜色的小球,每组依次从袋子里抓出一些球,然后根据每组手中的小球,用这些数字进行相加,并在纸上记录下来,找出哪个小组的数字加和是4的倍数,宣布获胜小组。
5. 反思最后,让孩子们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再回头看看上课的过程中自己的表现,思考自己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并适当点评孩子们的表现,鼓励他们在下一次学习中更好地表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学习4的加法》反思一、引言本教案是为幼儿园中班儿童设计的数学教案,主要目的是让儿童通过学习4的加法,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在授课过程中,我亲身体验了这份教案。
本篇文章将对该教案的优点、缺点、教训以及改进措施进行总结和反思。
二、教案回顾2.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记住4的加法规律和口诀。
•能力目标:通过4的加法,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加法口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儿童的数学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2.2 教学流程第一步:前置知识和导入在开始讲解加法规律之前,教师先通过1、2、3的口算以及简单的图形运算,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有感觉。
第二步:系统讲解系统地教授4的加法规则,如:4+1、4+2、4+3、4+4、4+5等口算,以及4+6、4+7、4+8、4+9、4+10等口诀。
第三步:互动探究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口算题、板书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动手操作、思考和记忆。
第四步:巩固练习让学生自己完成口算思考、背诵口诀,检查进度是否到位。
第五步:拓展应用将4的加法规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能够把口算运算和具体情境结合起来,提高能力。
2.3 教学效果本教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刺激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取得了进步。
三、教案反思3.1 优点•教学目标明确:本教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逻辑思维。
•操作简单:该教案的操作简单易行,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更容易理解。
•实际应用广泛:教学内容与生活场景结合,方便学生将口算加深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
3.2 不足之处•教材不够丰富:由于教材的限制,本次教学只使用口算题目,没有配合更多的教具。
如果增加一些教具、教材,会更加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学习价值不够显著:虽然本教案在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逻辑思维方面做得很好,但它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却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这也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4的加减法》含反思1. 教学目标•能够在1-4内快速识别数字4和数字4在数列中的顺序。
•经过数理操练,能够掌握4的加减法的基本套路。
2. 教学内容•数字4在1-4内的位置。
•学习4的加减法。
3. 教学重点•4的加减法。
4. 教学难点•小朋友通常对数字4的识别比较困难。
5. 教学准备•带有数字4的卡片。
•数学小工具盒。
6. 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数学小工具盒区分出1-4,在其中放置带有数字4的卡片,并让小朋友快速找到数字4的位置。
2.回顾:通过游戏的形式,再次巩固数字4在1-4内的位置,让小朋友更快地掌握数字4的位置。
3.引出:向小朋友介绍4的加减法,先给小朋友示范,然后让小朋友先口算,再写出自己的答案。
4.练习:让小朋友分组,两两合作完成小练习,巩固4的加减法并且训练判断大小和计算能力。
5.总结:让小朋友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检验自己是否真正地掌握了4的加减法。
让小朋友自己总结学习经验和教训。
7. 教学评价1.教学效果:通过积极的教学设计和演示,小朋友能够在1-4内快速识别数字4和数字4在数列中的顺序,并且掌握了4的加减法的基本套路,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2.教学过程评价:教师讲解得十分生动有趣,引起了小朋友的积极参与,小朋友也能充分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压力。
3.教师自我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认真听取小朋友的每一个意见,看到小朋友们因此而更加快乐和积极地参与,获得了深刻的教学经验和反思。
8. 总结这节公开课使小朋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4的加减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整个教学过程中小朋友发挥出色,做得非常好,展示出了极大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许多问题的解决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小朋友成长。
这次公开课是个非常积极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可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许多宝贵的借鉴。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学习4的加法》教学目标本次数学教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4的加法,能准确地用4的加法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教学材料本节课需要使用以下材料:•4个数字卡片:1、2、3、4•数字写在纸板上或黑板上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教师拿起数字卡片中的数字 4,问学生这是什么数字,引导学生回答“四”。
然后,老师拿起其他数字卡片,依次问学生这是什么数字。
接下来,老师可以问这些数字卡片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二步:演示老师将两个数字卡片 2 和 2 放在黑板上,并介绍使用加号(+)连接 2 和 2,并把他们加在一起的方法。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加号和数字卡片,让学生一起加起来。
第三步:示范在黑板或纸板上写下公式:2 + 2 = 4,解释学生 2 加上另外 2 的和是4。
老师可以通过身体语言、表情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第四步:连线练习老师在纸板上或黑板上写下一列数字,包括 1,2,3 和 4,然后教师让学生用直线连接 2 和 3,然后在结果下写下一个等于号,然后写下学生刚刚连线的结果。
例如:2 +3 = ?教师可以通过模仿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并让学生将初始数字更改为其他数字来练习。
第五步:独立练习教师分发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己边计算,边写下答案。
例如:2 +3 =3 + 1 =1 + 1 + 1 + 1 =4 + 0 =教师可以在同一行上写下两个加号和大于号,并引导学生写出正确答案。
第六步:闭环在休息之前,老师再次提到数字 4,让学生大声说出它来,并向学生演示一次本次课程学习的重点 - 4 的加法。
教学反思在本课程中,我们通过数字卡片和黑板等实际物品,让学生在参与性和视觉学习中提高数学素养。
使用数字卡片和加法公式进行演示,使学生容易理解。
在练习中,老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化,更有创意和趣味性。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他们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自信心。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学习4的加减法》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4的加减法概念,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学习4的加减法。
2.学会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让幼儿掌握4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2.难点:让幼儿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小动物玩具、加减法算式卡片。
2.学具:水彩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数学游戏,如“数字捉迷藏”,让幼儿在游戏中熟悉数字4。
2.导入新课(1)出示小动物玩具,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4的加减法,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吧!”3.学习4的加法(1)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找出与4相加等于5的数字。
(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4+1=5,4+2=6,4+3=7,4+4=8。
(3)通过举例,让幼儿理解加法的意义。
4.学习4的减法(1)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找出与4相减等于3的数字。
(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4-1=3,4-2=2,4-3=1。
(3)通过举例,让幼儿理解减法的意义。
5.练习加减法(1)分发水彩笔和纸张,让幼儿自己动手画一画,表示4的加减法。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6.解决实际问题(1)设置情境,如:“小明有4个苹果,他吃掉了1个,还剩几个?”(2)引导幼儿运用加减法解答问题。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4的加减法。
(2)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游戏、情境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4的加减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课堂氛围活跃,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
4.但在课堂小结环节,个别幼儿对4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幼儿园大班教案《4的加减法》含反思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和说出4以内简单加减法口诀;2.能够理解和运用加减法符号“+”、“-”;3.能够利用图形、实物等进行加减法运算;4.提高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其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加减法符号的认识和运用;2.口诀的记忆和理解;3.图形、实物等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1.能够将口诀和符号运用到实际运算中;2.能够在多元素加减法运算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1.4个小贝壳;2.4个小糖果;3.1个小球;4.2张A4纸;5.黑板、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纸上画出小贝壳,小糖果和小球。
•让幼儿分别用小贝壳、小糖果和小球表示数字1、2、3、4。
•老师问幼儿1+1等于多少,幼儿回答“2”。
•老师问幼儿2+2等于多少,幼儿猜测答案为“4”。
•老师继续问幼儿3+1、4+1、2+1、4-1等问题,引入符号“+”、“-”。
2. 学习口诀•老师告诉幼儿口诀“1+1等于2,2+2等于4,3+1等于4,4+1等于5”。
•通过重复口诀,让幼儿记忆和理解。
3. 进行实物加减法运算•老师分别拿出2个小贝壳、2个小糖果和1个小球,问幼儿“2+2等于多少”,幼儿计算后回答“4”。
•继续问幼儿“3+1等于多少”,幼儿计算后回答“4”。
•让幼儿自己动手拿出4个小贝壳、1个小球,老师问“4-1等于多少”,幼儿计算后回答“3”。
•让幼儿自己动手拿出3个小糖果、1个小球,老师问“3-2等于多少”,幼儿计算后回答“1”。
4. 总结•教师将算式“1+1=2”、“2+2=4”、“3+1=4”、“4+1=5”等写在黑板上,复习加减法口诀的内容。
•让幼儿自己用小贝壳、小糖果和小球完成加减法算式,加深对口诀和符号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采用了口诀、图形和实物的多种教学方式,旨在让幼儿能够更深入理解加减法的规则和基本口诀。
通过反复练习和实物操作,幼儿能够提高对于加减法符号”+”、“-”的理解,以及运用口诀进行简单加减法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4的加法》含反思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运用加法的基本概念,能够准确计算简单的加法题目。
2.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课件和教具:数学拼图卡片、小纸块。
2.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空旷的操场或者户外场地。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段由珠串组成的四个图案,要求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得到正确答案:“四个图案都有四个珠子。
”3.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果我们将珠串分别插到两个珠子上,你们能猜猜看一共有多少个珠子吗?”4.鼓励所有幼儿陆续回答,对回答正确的幼儿给予鼓励和表扬,进一步引导其他幼儿思考。
二、探究(10分钟)1.教师出示四个数字4的加法题目:“4+0=?4+1=?4+2=?4+3=?”2.鼓励幼儿观察题目的规律和一些特点,引导他们思考并提出问题:“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为什么要加4?”3.以问答的形式帮助幼儿发现规律:“从0开始,每次加1,加到3就是4、”4.教师出示一张数学拼图卡片,上面分别有四个图案和对应的数学算式,引导幼儿观察拼图卡片并思考:“你们看到了什么?”5.鼓励幼儿利用拼图卡片中的图案和算式来回答问题:“每个图案都是用4个单位组成的。
图案上的算式是怎么样的?”6.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他们理解加法的含义:“+号表示两个数的和,4个单位和0个单位的和是4,4个单位和1个单位的和是5,以此类推。
”三、运用(20分钟)1.教师向幼儿介绍一种游戏:“4的加法拼图”。
将教具数学拼图卡片和小纸块分发给每个幼儿。
2.要求幼儿将数学拼图卡片按照上面的图案正确拼合,然后用小纸块填写每个图案对应的算式。
3.引导幼儿注意填写算式的规律:“加号右边写上4,左边数字按照图案中的单位个数填写。
”4.鼓励幼儿在拼图卡片和小纸块之间进行有效的合作和交流,提供必要的帮助。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学习4以内的加法教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幼儿园学习4以内的加法教案
活动班次:大班
设计人:
设计意图:
通常的数学学习都比较枯燥,幼儿对数学不太感兴趣,上课的时候经常注意力不集中。
如何让幼儿能对数学产生兴趣,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发现幼儿对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涉及到数字问题的,尤其是买东西,对幼儿学习算术非常有帮助,于是本节课我尝试在数学课中加入故事,让幼儿边听故事边学数学,让幼儿感觉到学习数学,其实也是一件很简单、很快乐的事情。
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2. 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理解并学习4的加法
3. 初步学习自己编应用题
活动准备:
图片若干、手偶1个、小熊头饰1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听算式做动作
得数是2:坐下得数是3:起立
二、在故事中学习4的加法
师:今天刘老师还请来了几个算式宝宝,可它们有的点害羞都不
敢出来见大家。
他们现在藏在了一个故事中,我们一起来找出它们好
不好啊?
故事:
今天天气真好,小熊、小狗、小马、小鸭子4个好朋友想出去买
吃的东西。
1.小熊和小鸭子出门了,小熊说:“天气真热啊,我们要买些又
好吃又解渴的东西,买什么呢?”小鸭子说:“买冰欺凌吧!”小熊说:“恩,可是我们要买几个冰欺凌呢?”“哎呀!你真笨!我们一
共4个人,当然是买4个啦!”他们走啊走啊,终于看见一家小商店,小熊进来问:“阿姨,请问有没有卖冰欺凌的啊?”“有”“我要买4个冰欺凌”小熊说。
售货员阿姨帮他们拿出来4个冰欺凌。
“小鸭子
你拿2个,我拿2个,好不好啊?”“好吧”小鸭子说。
“等等,我
忘了数数是不是4个了,恩2+2=4,对了。
”
2.过了一会,他们把冰欺凌吃完了,可是觉得还不过瘾,怎么办?小熊说:“小鸭子我们再去买些冰欺凌吧?”小鸭子说:“不,我们
买些西瓜吧,又大又好吃!”“好吧,我们一起去吧!”小熊和小鸭
子一起手拉手的来到商店。
“阿姨,我们要买西瓜!”“你们要买几
个啊?”“我们有4个好朋友,要买4个西瓜!”售货员阿姨拿出了
西瓜,小鸭子拿不动就拿了1个,小熊拿了3个,最后小熊算出1+3=4,一共买了4个西瓜。
3.西瓜吃完了,4个好朋友肚子有点饿了,于是,小熊和小鸭子
又出来帮好朋友买蛋糕吃。
他们又来到商店买了4个蛋糕。
小熊说:“上次你拿了1个,我拿了3个,这
次该换换了,你拿3个,我拿1 个好不好啊?”小鸭子说:“好吧,你拿1个,我拿3个,1+3=4,对了,我们走吧!”
小熊和小鸭子买了蛋糕回去了,他们把蛋糕分下去,一人一个。
咦?怎么回事?小熊怎么没有啊?小鸭子很纳闷,难道买错了吗?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帮他回忆一下好不好啊?
三、复习4的加法
第一次:小鸭子2个,小熊 2个,一共4个算式2+2=4
第二次:小鸭子1个,小熊3个,一共4个算式1+3=4
第三次:小鸭子3个,小熊1个,一共4个算式3+1=4
四、请幼儿自己编应用题
师:那个蛋糕哪去了呢?这时候小熊,红着脸说:“我的肚子太
饿了,那个在路上已经让我吃掉了!”大家听了以后哈哈的笑起来,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小朋友你们知道故事里这几个算式宝宝都有谁了吗?幼答。
你们真聪明啊!可是啊小熊有点不服气,他呀想考考大家,给你
们出了一道应用题,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出了一道什么样的应用题/小熊:我跟小鸭子一起去买冰淇凌,我买了2个,他也买了2个,那你知道我们一共买了几个吗?
幼儿答
小熊:你们真聪明,可是如果我出算式,让你们来根据算式来编
应用题,嘿嘿,你们能做到吗?(出算式)
幼儿答。
五、活动结束。
游戏:对暗号
师:小熊难住你们了吗?(幼答)你们真棒啊!刚才我发现来了几只坏老鼠,我们一起来把老鼠都抓住好不好啊?一会老师看见老鼠了,就会跟你们对暗号,怎么对呢?就是先听老师拍手,然后你们接着拍,你们拍手的次数加上老师拍手的次数和起来一共是4下,谁拍对了,我就请他去抓那只大老鼠,好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