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单元—加法和减法 2
- 格式:ppt
- 大小:2.81 MB
- 文档页数:10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检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同步试题一、填空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算出每张卡片上的两个数的和与差。
5.3月12日,新安小学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参加植树活动。
六年级植树572棵,五年级比六年级少植树183棵,一共植树多少棵?列式正确的是()A.572+183B.572-183C.572-183+572三、解答1.笔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801-564 605-319 75+508 258+38 92.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3.估一估,按要求连一连。
4.1.小明从大门出发到熊猫馆至少要走多少米?2.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
5.小亮家、小红家和图书馆在同一条路上,小亮家到小红家有多远?《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同步试题答案一、填空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考查目的:这是一组基本的三位数加减三位的笔算练习,让学生巩固“从个位算起”“满十进一”“不够减退一当十”的计算法则,形成计算技能。
答案:解析:第(1)题是不进位加法,第⑵题是进位加法,第⑶题是不退位减法,第⑷题是退位减法。
2.算出每张卡片上的两个数的和与差。
解析: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和总量与部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列出“379-89”“576-157”“174+265”。
4.用6、4、8组成的三位数中,最大的数比最小的数大()。
考查目的:本题需要学生利用简单的排列组合先分别找到最大三位数和最小三位数,再利用减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答案:864-468=396解析:组成最小的数则是把三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即468;最大的数从大到小排列,是864,二者相减即可,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出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5.把下列算式按得数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列。
603-325 900-409 56+731 498+504()>()>()>()考查目的:培养学生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答案:498+504>56+731>900-409>603-325解析:603-325≈300,900-409 ≈500,56+731≈800,498+504≈1000二、选择1.下面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A、536和361B、649和341C、792和208考查目的:培养学生灵活选择解题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之教材分析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
根据《标准》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因此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的加、减法。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根据《标准》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本单元三个部分的教学改变了过去单纯出计算式题教学的形式,都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并注意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以加强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根据《标准》提出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加、减法的教学均按照先估算,再计算的顺序安排,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并结合部分例题,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检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含答案)一、细心填空。
(16分)1.笔算加(减)法时,要把()对齐,从()位算起。
2.用交换()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可以验算加法,也可以用和减去其中的一个加数,看是不是等于()的方法。
3.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多()。
4.估算597-328时,可以把597看作(),328看作()。
5.6.在○里填上“>”“<”或“=”。
105+498 ○ 302+312710-105 ○ 503+102837-591 ○ 206+41 918-212 ○ 412+194二、连一连。
(4分)三、计算。
(22分)1.直接写得数。
(8分)64+36=127+100=400+560=40+560=207-90=300+231=925-325=800-720=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4分)275+133=502-189=376+324=※700-417=※345+289=四、计算每张卡片上两个数的和与差。
(8分)和:________ 和:________ 和:________ 和:________ 差:________ 差:________ 差:________ 差:________ 五、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6分) 1.5 0 2- 3 2 71 8 5 ( )2. 3 8 7+ 4 1 9 7 9 6 ( )改正: 改正:六、填表。
(6分)七、脱式计算。
(12分)(551-479)÷9 321-6×7 633-(247+169)(325-269)÷7 8×9+150 (132-123)×9八、解决问题。
(26分)1.书店原有956本书,第一天卖出201本,第二天卖出235本,两天一共卖出多少本?还剩多少本?(6分)2.某小学环保宣传队到水上公园进行环保宣传,并捡废弃塑料袋,十月上旬捡了469个,中旬捡了273个,下旬捡了145个,十月他们共捡了多少个?(5分)3.商场购物。
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反思-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万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几节课下来,我就有点发愁了,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
总体感受,效率很差。
而后的几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又下了功夫,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
对计算的注意点,每节课伊始都让学生反复强调。
整个单元上完,经过考查,还是让我大失所望。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吧。
其一,练习的量不够。
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
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最多只安排2至4道题目。
再加上配套的作业题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因此,每天光课本和导与练上的作业都弄得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一二年级不布置书写作业,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
其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
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
刚入学,我就非常注重学生作业书写的习惯,要求他们把字写端正,列竖式要用尺划直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
但读题的习惯还存在问题。
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
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检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含答案)(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一、填一填。
(第8小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1.一个加数是727,另一个加数是198,和是()。
2.672比384多()。
3.一个数比495多37,这个数是()。
4.计算482+298时,可以把298看成()来口算,所以482+298=482+()-()=()。
5.在〇里填上“>”“<”或“=”。
226-187〇60 350-81-81〇3001吨-45千克〇900千克1千米-97米〇434米+469米6.在6、7、8、0中选三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组成最小的三位数是(),它们的差是()。
7.一个三位数加125得到一个四位数,这个三位数最小是()。
8.找规律填空。
(1)425、450、475、______、______、______。
(2)968、899、830、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一选。
(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面验算310+625=935的方法错误的是()。
①935+310=1245②935-310=625③625+310=9352.一卷铁丝长286米,第一次用去138米,第二次用去122米,现在铁丝的长度比原来短了多少米?正确的算式是()。
①286-138-122②138-122③138+1223.630减去265,再加上256,结果()。
①大于630②小于630③等于6304.要使()+49=512-207成立,括号中应填()。
①305②463③2565.图书馆购进一批新书,编号从620号到849号。
一共购进了()本新书。
①229②230③228三、计算。
(共48分)1.直接写出得数。
(9分)150+90= 560-48= 270-80=287-269= 140-65= 480+120=800-198= 340+57= 440-250=2.比一比,哪列火车开得快?(12分)3.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大班科学活动9的加减法教案【含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和应用场景;•熟练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爱数学;•促进学生对团队合作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和积极性。
2. 教学准备•教学用具:计算器、纸、笔、计数器、数字卡片等;•教学材料:《数学启蒙》第一册;•教学环境:教室;•教学时间:2个课时。
3. 教学过程3.1 导入与热身(10分钟)1.向学生介绍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2.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和数量,其中选择两个物体,让学生估算这两个物体的数量,然后让学生使用计数器计数并比较答案是否正确。
3.2 学习新知(45分钟)1.让学生观察数字卡片和计数器,学习数字和计数的方法;2.给学生两个数字卡片,让学生用计数器进行加法计算,并让学生在白板上写出计算式和结果;3.给学生三个数字卡片,让学生用计数器进行减法计算,并让学生在白板上写出计算式和结果;4.引导学生思考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和应用场景,如生活中购物、交通等方面。
3.3 拓展练习(4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由小组成员自行选择数字卡片,然后进行加减法计算,并在白板上呈现计算式和结果;2.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查计算式和结果的正确性;3.让学生从小组中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加减法计算比赛;4.让学生自行编制加减法计算题,并交换给其他组。
3.4 总结与评价(10分钟)1.让学生回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2.评价小组表现,并在班级中评选出本次比赛的优胜组;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运用加减法知识。
4. 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教授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观察周围的物体进行估算,并通过数字卡片和计数器进行加减法计算。
小组内互相检查计算式和结果的正确性,并进行加减法计算比赛。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一个竖式计算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熟练地运用凑十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教学重点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哪一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演示课件“连加”】1、板演请同学说计算过程,最后说说笔算加法的法则,教师贴出: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2、口算6+8+2= 5+7+9= 3+7+5= 6+7+4=1+4+9= 3+5+5= 4+8+6= 8+9+2=8+7= 7+6= 5+8= 4+6=9+5= 7+5= 3+8= 4+7=找两名程度差不多的同学,同时做左右两组口算,问左边做得快的同学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快、(左边把能凑成十的两个数先加,再与另一个数相加,这样算得快)看右边一组,问:从得数上看与二十以内的口算有什么不同?(10以内的两个数相加得数永远不会超过20,而三个数相加,就有可能超过20了)4、小结引出新课师说:两个数相加的笔算加法这部分知识大家掌握得很好,如果三个数连加你还会计算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连加、(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学习例6【继续演示课件“连加”】(1)出示袋子图(2)看图说图意,列出算式88+97+105=师说:以前我们算三个数连加,要用两个竖式,从这节课开始,为了简便,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进行计算、(3)教计算方法师说:谁能把它写成竖式的形式?一人板演其他同学在课堂练习本上写、教师强调相同数位对齐、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总结:以前我们学过两个数相加满10,向前一位进1,现在个位三个数相加满20,就要向十位进2、那么笔算加法的法则第三条应该怎么改一改呢?教师用红笔在法则第三条上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2单元导学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进位)的加法、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退位)的减法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