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化学反应类型及主要反应现象
- 格式:doc
- 大小:114.50 KB
- 文档页数:2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的总结1、取代反应(1)能发生取代反应的官能团有:醇羟基(-OH)、卤原子(-X)、羧基(-COOH)、酯基(-COO-)、肽键(-CONH-)等。
(2)能发生取代反应的有机物种类如下图所示:2、加成反应1.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双键、三键、苯环、羰基(醛、酮)等。
2.加成反应有两个特点:①反应发生在不饱和的键上,不饱和键中不稳定的共价键断裂,然后不饱和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以共价键结合。
②加成反应后生成物只有一种(不同于取代反应)。
说明:1.羧基和酯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2.醛、酮的羰基只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3.共轭二烯有两种不同的加成形式。
3、消去反应(1)能发生消去反应的物质:醇、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官能团有:醇羟基、卤素原子。
(2)反应机理:相邻消去发生消去反应,必须是与羟基或卤素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上必须有氢原子,否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如CH3OH,没有邻位碳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4、聚合反应(1)加聚反应:烯烃加聚的基本规律:(2)缩聚反应:(1)二元羧酸和二元醇的缩聚,如合成聚酯纤维:(2)醇酸的酯化缩聚:此类反应若单体为一种,则通式为: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则通式为:(3)氨基与羧基的缩聚(1)氨基酸的缩聚,如合成聚酰胺6:(2)二元羧酸和二元胺的缩聚:5、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1.氧化反应就是有机物分子里“加氧”或“去氢”的反应。
能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和官能团:烯(碳碳双键)、醇、酚、苯的同系物、含醛基的物质等。
烯(碳碳双键)、炔(碳碳叁键)、苯的同系物的氧化反应都主要指的是它们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所氧化。
含醛基的物质(包括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的氧化反应,指银镜反应及这些物质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
要注意把握这类反应中官能团的变化及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形式2.还原反应是有机物分子里“加氢”或“去氧”的反应,其中加氢反应又属加成反应。
常见化学反应类型及主要反应现象常见化学反应类型及主要反应现象一、化合反应1.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4P+5O 22P2O52.木炭(黑色固体)燃烧:C+O 2CO2。
氧气充分时的反应现象: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持续红热,无烟无焰;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②放热;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3.木炭(黑色固体)燃烧:2C+O 22CO。
氧气不充分时的反应现象: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持续红热,无烟无焰;②放热;③生成一种无色、有毒气体。
4.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S+O 2SO2。
反应现象: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②放热;③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 2Fe3O4。
反应现象: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②放热;③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6.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 22Al2O3铝不易生锈的原因:4Al+3O2=2Al2O37.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 22MgO。
反应现象:①发出耀眼的强白光;②放热;③生成白色固体。
8.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 22CuO。
反应现象: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固体。
9.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 22H2O。
反应现象:①发出淡蓝色火焰(如果不纯,还会发出尖锐的爆鸣声);②放热;③生成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液体。
10.将CO2变成CO:C+CO 22CO。
11.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CO2+H2O=H2CO3。
反应现象:生成的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12.用生石灰制取熟石灰:CaO+H2O=Ca(OH)2反应现象:白色块状固体变成白色粉末状固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13.一氧化碳燃烧:2CO+O 22CO2。
反应现象:①发出蓝色火焰(如果不纯,还会发出爆鸣声);②放热;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14.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变浑浊的石灰水又变澄清:CaCO3+CO2+H2O=Ca(HCO3)215.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 22HCl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 22NaCl镁在氮气中燃烧:3Mg+N 2Mg3N2(注意氮元素的化合价)上面三个化学方程式给我们的启示是: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
高中常见化学反应及现象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及性质的科学,它涉及各种化学反应和现象。
在高中化学研究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和现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化学反应和现象的简要介绍:化学反应1.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在这种反应中,酸的氢离子和碱的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出热量。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物质的电子转移。
氧化指的是失去电子,还原指的是得到电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而还原剂失去电子。
3. 气体生成反应气体生成反应是指两种或更多物质反应产生气体的过程。
常见的气体生成反应包括酸和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碳酸氢盐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等。
4. 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溶液中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不溶于溶液的固体沉淀物。
这种反应通常涉及离子的交换或结合。
化学现象1. 蒸发蒸发是指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发生在液体表面而不需要加热。
蒸发是由分子在液体表面能量较高而逸出形成气体分子的过程。
2. 溶解溶解是指固体、液体或气体溶于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过程。
在溶解过程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溶剂的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均匀混合的溶液。
3. 氧气燃烧氧气燃烧是指氧气与可燃物质反应产生热和光的过程。
这种反应需要氧气、可燃物质和足够的活化能。
4. 金属的反应金属的反应包括与酸反应产生氢气,与非金属元素反应产生氧化物等。
金属还可以发生腐蚀、氧化和还原等各种化学反应。
以上是高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和现象的简要介绍。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反应和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化学中四大反应基本类型初中化学里常见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现在将它们在课本及习题中的呈现形式归纳如下:一、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初中常见化合反应主要有:1、非金属单质与氧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如2H2+O2 =2H2O;其它非金属如硫、磷、碳等都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2、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如3Fe+2O2=Fe3O4 ;其它金属如铝、锌、铜也可以与氧气发生类似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3、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可溶性碱)。
如CaO+H2O= Ca(OH)2;其它金属氧化物Na2O、K2O、BaO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
4、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如CO2+H2O= H2 CO3 ;其它非金属氧化物SO2、SO3也可以与水生成相应的酸。
5、其它如2CO+ O2 =2CO2等。
二、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初中常见分解反应有:1、不溶性碳酸盐高温分解如CaCO3 =CaO+CO2↑2、不溶性碱受热分解,如Cu(OH)2 =CuO + H2O3、某些酸式盐受热分解如B、2NaHCO3 =Na2CO3+CO2↑+H2O4、某些碱式盐受热分解如Cu2(OH)2CO3 =2CuO+ CO2↑+ H2O5、其它的如其它如:2H2O =2H2O+O2↑;2KMnO4=K2MnO4+MnO2+O2↑三、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初中常见反应有:1、活泼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为金属活动顺序中氢以前的金属,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例如:Fe+2HCl=FeCl2+H2↑;Mg+ 2HCl = MgCl2+ H2↑;H2SO4 + Fe = FeSO4+ H2↑2HCl +Zn = ZnCl2 + H2↑; H2SO4 + Zn = ZnSO4+ H2↑2、金属与盐反应,生成新盐与新金属。
高中化学的归纳化学反应类型总结化学反应是研究物质变化的基本内容,对于学习化学的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各种化学反应类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并介绍其基本特点和应用。
通过系统学习和理解这些反应类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并为将来的学习和科研奠定基础。
1.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电离的强电解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重组形成盐。
这种反应常见于生活中的中和现象,如胃酸和胃里的碱性消化液中和生成盐和水。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反应。
其中一种物质失去电子称为氧化剂,另一种物质得到电子称为还原剂。
通过电子转移,氧化剂和还原剂形成氧化物和还原物。
这种反应常见于电池、燃烧等过程。
3. 加热分解反应加热分解反应是指通过加热使化合物分解为较简单的物质,一般包括氧化分解和碳酸盐分解。
氧化分解指的是含氧化物的化合物在加热时分解产生气体和氧化物的反应,而碳酸盐分解则是指碳酸盐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物和二氧化碳。
4. 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在两种溶液混合后,产生难溶于水的固体沉淀的反应。
这种反应常见于确定物质的存在以及分离固体颗粒等实验中。
5. 配位反应配位反应是指在溶液中发生的涉及配位键的反应,一般涉及到配位化合物的形成和解离。
配位反应在化学工业和生物体内都有重要应用。
6. 交换反应交换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中的离子发生交换的反应,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这类反应在分析化学和药物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7. 水解反应水解反应是指化合物与水发生反应分解,生成新的物质。
水解反应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常见,例如酯水解生成醇和酸。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加热分解反应、沉淀反应、配位反应、交换反应以及水解反应。
对于每种反应类型,我们需要了解其基本特点、条件和应用。
三、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1、取代反应:有机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即原子或原子团“有进有出”。
常见取代反应:①烷烃的卤代 ②苯的卤代、硝化、磺化 ③卤代烃的水解 ④醇和钠反应⑤醇分子间脱水 ⑥酚和浓溴水反应 ⑦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 ⑧ 酯的水解反应 发生取代反应的基/官能团2、加成反应:有机分子里的不饱和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成一种新有机物的反应,即原子或原子团“只进不出”。
目前学习到的不饱和碳原子主要存在于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苯环、碳氧双键等基团中,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主要有烯烃、炔烃、芳香族化合物、醛等物质。
其中烯、炔常见的加成物质是氢气、卤素单质、卤化氢和水。
醛常见的加成物质是氢气,而羧酸、酯、肽键中的碳氧双键一般不能加成。
3、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适当条件下,从一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链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即原子或原子团“只出不进”。
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有:卤代烃、醇。
发生消去的结构要求:有机物分子中与官能团(—OH ,—X )相连碳原子的邻碳原子必须要有氢原子。
4、聚合反应加聚反应:含有碳碳双链等的不饱和有机物,以加成的方式相互结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发生加聚反应的有烯烃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等。
缩聚反应:单体间的相互反应生成高分子,同时还生成小分子副产物(如H 2O 、有机物无机物/有机物 反应名称 烷,芳烃,酚X 2 卤代反应 苯的同系物HNO 3 硝化反应 苯的同系物H 2SO 4 磺化反应 醇 醇 脱水反应 醇 HX 取代反应 酸 醇 酯化反应 酯醇酯交换反应酯/卤代烃酸溶液或碱溶液水解反应二糖、多糖 H 2O水解反应蛋白质H 2O水解反应羧 酸 盐碱石灰 脱羧反应HX等)的反应。
5、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就是有机物分子里“加氧”或“去氢”的反应。
有机物的燃烧,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的侧链、醇、醛等可被某些氧化剂所氧化。
常见的化学反应有机化学反应主要有: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聚合反应、水解反应、酯化反应等,考查的方式有:对陌生的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根据各类有机反应的机理书写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
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如下:一、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1、卤代反应:如甲烷、苯的卤代反应。
2、硝化反应:例如苯、甲苯硝化反应。
3、水解反应:卤代烃的水解、酯的水解、油脂的水解(包括皂化反应)、二糖和多糖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
4、酯化反应:酸和醇促进作用分解成酯和水的反应。
注意点:①取代与置换不同,置换中一定有单质参加反应,并生成一种新的单质,而取代则不一定有单质参加反应或生成。
②被取代的一定是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而用来取代的原子或原子团可以是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也可以是无机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
二、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不饱和碳原子跟其它原子和原子团结合生成新物质的反应。
通常不饱和碳原子主要指c=c、c=o(一般不含羧酸或酯中的c=o)、碳碳叁键以及具有一定不饱和性的苯环。
1、在催化剂的促进作用下,烯烃、炔烃、苯和苯的同系物、醛、酮及油脂及氢气出现的加成反应。
2、常温下含有不饱和碳原子的有机物与卤素单质、卤代氢的加成反应:如烯、炔、油脂等有机物。
如乙烯→氯乙烷。
3、与水的加成反应:烯、炔等所含不饱和碳原子有机物在催化剂促进作用下,可以跟水出现加成反应。
例如乙烯水化分解成乙醇。
注意点:①发生加成反应的主体都是含有不饱和键的有机物,加成的物质往往是非金属单质(h2、cl2等)或小分子化合物(h2o、hx等)。
②不饱和键是发生加成反应的前提条件下,不饱和键含碳碳之间的双键、三键,还有碳氧之间的双键、碳氮之间的三键。
三、解出反应有机物在适当的条件下,从一个分子内脱去小分子(如水、hx等),生成不饱和(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
1、醇的解出:例如实验室用乙醇制备乙烯。
化学物质反应类型化学物质反应是化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化学物质反应,可以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规律和机制。
化学物质反应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反应过程、反应物种类、反应速率等。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化学物质反应类型,并探讨其特点和应用。
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其中一种物质被氧化,而另一种物质被还原。
这种反应类型广泛存在于生活和工业中,如金属腐蚀、燃烧和电化学反应等。
氧化还原反应具有明显的能量变化和电荷转移,常常伴随着发热、发光、气体释放等现象。
2.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适当的条件下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在这种反应中,酸和碱中的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出大量的热。
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如胃酸与胃药的中和、洗涤剂与油脂的清洁等。
3. 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在两种溶液混合过程中,由于产生的沉淀不溶于溶液而生成的反应。
沉淀反应是离子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常用于物质分离和检测。
例如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混合时,生成的氯化铜沉淀可通过过滤、洗涤和干燥等方法进行分离和收集。
4. 反应分解反应分解是指一种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分解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类型。
这种反应常被用于制备和分析化合物。
例如过氧化氢在光的照射下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气,在实验室中常用来生成氧气。
5. 酸催化和碱催化反应酸催化和碱催化反应是指在酸或碱的存在下,促使反应速率加快的反应类型。
例如酸催化反应常见于生物化学过程中的酶作用,而碱催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得到广泛应用。
6. 键合重排反应键合重排反应是指分子内或分子间原子之间重新组合形成新的键和分子结构的反应类型。
如醇和酸反应生成醚,以及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等。
7. 加成与消除反应加成与消除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
加成反应是指通过两个或多个单体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分子,而消除反应是指一个分子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简单的分子。
化学方程式及现象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①镁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
③铜在空气中受热:
现象:
④铝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
⑤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
⑥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
⑦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
⑧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现象:
⑨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现象: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①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
②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
③乙炔燃烧:
④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小结:碳氢化合物燃烧一般生成CO2和H2O
二、生成氧气的几个分解反应:
①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MnO2作催化剂):
②加热氯酸钾(MnO2作催化剂)制取氧气:
③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④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三、与二氧化碳有关的几个反应:
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②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③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④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⑤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⑥饱和碳酸钠溶液与浓盐酸反应:
⑦饱和碳酸钠溶液与硫酸反应:
⑧碳酸氢钠溶液与硫酸反应:
⑨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⑩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四、几个作业中出现过的常见反应:
①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
②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
③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
④钠在氯气中燃烧:
⑤氢气还原氧化铜:
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⑦呼吸作用的表达式:
⑧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常见化学反应类型及主要反应现象一、化合反应1.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4P+5O 22P2O52.木炭(黑色固体)燃烧:C+O 2CO2。
氧气充分时的反应现象: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持续红热,无烟无焰;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②放热;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3.木炭(黑色固体)燃烧:2C+O 22CO。
氧气不充分时的反应现象: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持续红热,无烟无焰;②放热;③生成一种无色、有毒气体。
4.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S+O 2SO2。
反应现象: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②放热;③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 2Fe3O4。
反应现象: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②放热;③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6.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 22Al2O3铝不易生锈的原因:4Al+3O2=2Al2O37.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 22MgO。
反应现象:①发出耀眼的强白光;②放热;③生成白色固体。
8.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 22CuO。
反应现象: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固体。
9.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 22H2O。
反应现象:①发出淡蓝色火焰(如果不纯,还会发出尖锐的爆鸣声);②放热;③生成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液体。
10.将CO2变成CO:C+CO 22CO。
11.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CO2+H2O=H2CO3。
反应现象:生成的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12.用生石灰制取熟石灰:CaO+H2O=Ca(OH)2反应现象:白色块状固体变成白色粉末状固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13.一氧化碳燃烧:2CO+O 22CO2。
反应现象:①发出蓝色火焰(如果不纯,还会发出爆鸣声);②放热;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14.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变浑浊的石灰水又变澄清:CaCO3+CO2+H2O=Ca(HCO3)215.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 22HCl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 22NaCl镁在氮气中燃烧:3Mg+N 2Mg3N2(注意氮元素的化合价)上面三个化学方程式给我们的启示是: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
二、分解反应1.汞在空气中加热:2Hg+O 22HgO。
反应现象:银白色液体变成红色粉末。
2.氧化汞加强热:2HgO2Hg+O2↑。
反应现象:红色粉末变成银白色液体,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①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2H2O 22H2O+O2↑。
反应现象: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二):2KMnO 4K2MnO4+MnO2+O2↑。
反应现象:紫黑色色固体质量减少,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③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三):2KClO 32KCl+3O2↑。
反应现象:白色固体质量减少,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上面三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中给我们的启示是: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符合绿色化学的观念,是三种方案中最安全、最节约资源的一种。
4.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2H2↑+O2↑反应现象:①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约为8:1。
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5.工业制取生石灰和CO2的反应原理:CaCO 3CaO+CO2↑。
反应现象:白色固体质量减少,同时生成白色固体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6.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 3Na2CO3+H2O+CO2↑。
反应现象:白色固体质量减少,同时生成白色固体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7.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Cu2(OH)2CO 32CuO+H2O+CO2↑。
反应现象:绿色固体质量减少,同时生成黑色固体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8.过氧化氢溶液不稳定,发生分解:2H2O 22H2O+O2↑9.碳酸不稳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H2CO3=H2O+CO2↑10.碳铵(碳酸氢铵)“消失”并发出刺激性气味:NH4HCO3=NH3↑+CO2↑+H2O三、置换反应1.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
反应现象: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同时有水珠产生。
2.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2↑。
反应现象: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3.木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 34Fe+3CO2↑反应现象:红色固体变成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固体,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4.水煤气的形成:C+H2O H2+CO(注意没有气体生成符号↑)5.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Zn+H2SO4=ZnSO4+H2↑。
反应现象:锌粒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四、复分解反应1.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反应现象:大理石或石灰石的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盐酸与水垢中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反应现象:水垢的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室不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CO2的原因:CaCO3+H2SO4=CaSO4+H2O+CO2↑。
反应现象:大理石或石灰石的表面先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逐渐减少,最后反应停止,是因为反应中生成的微溶于水的物质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但反应开始时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反应现象:碳酸钠迅速溶解,瞬间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该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五、非基本类型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检验一氧化碳的反应原理):CO+CuO Cu+CO2反应现象: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用赤铁矿炼铁、高炉炼铁的反应原理):3CO+Fe2O 32Fe+3CO2反应现象:红色固体变成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固体,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亚铁:i.CO+FeO Fe+CO2ii.反应现象:黑色固体变成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固体,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4.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用磁铁矿炼铁):4CO+Fe3O 43Fe+4CO2。
反应现象:黑色固体变成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固体,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5.黑火药点燃爆炸:S+2KNO3+3C K2S+N2↑+3CO2↑6.甲烷燃烧:CH4+2O 2CO2+2H2O7.乙醇燃烧:C2H5OH+3O 22CO2+3H2O8.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a(OH)2固体变质的原因】:Ca(OH)2+CO2=CaCO3↓+H2O9.用NaOH溶液吸收CO2【NaOH固体变质的原因】:2NaOH+CO2=Na2CO3+H2O10.用NaOH溶液吸收SO2:2NaOH+SO2=Na2SO3+H2O11.NaOH溶液与SO3反应:2NaOH+SO3=Na2SO4+H2O12.葡萄糖的缓慢氧化:C6H12O6+6O 26CO2+6H2O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固体1.红色:红磷P、铜Cu、氧化铁Fe2O32.黄色:金Au、硫S3.紫黑色:高锰酸钾晶体KMnO44.淡蓝色:固态氧O25.黑色:木炭C、铁粉Fe、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氧化亚铁FeO6.深灰色:石墨C7.无色:金刚石C、干冰CO2、冰H2O8.白色:除了上述固体之外,我们学过的其他固体、固体粉末或晶体基本上都是白色的。
9.有刺激性气味的固体:碳酸氢铵NH4HCO3。
液体1.淡蓝色:液态氧O22.蓝色:含有Cu2+的溶液3.浅绿色:含有Fe2+的溶液4.黄色:含有Fe3+的溶液5.银白色:汞Hg6.我们学过的大多数液体都是无色的。
7.有特殊气味的液体:乙醇C2H5OH8.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醋酸CH3COOH气体1.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NO2。
2.有毒的气体:一氧化碳CO、氯化氢HCl、氨气NH3、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
3.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氢HCl、氨气NH3、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
4.我们学过的大多数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
5.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O3等。
6.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O2、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