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3.27 MB
- 文档页数:38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一、《水处理工程》的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 依据《课程设计任务书》所提出的资料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设计一个污水处理厂,主要包括完成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的编写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平面、高程布置图、以巩固和深化《水处理工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实现由理论与实践结合到技术技能提高的目的;2. 熟悉国家建设工程的基本设计程序以及与我专业相关的步骤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基本设计程序包括:可行性研究(立项)----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施工----竣工验收(有时视工程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将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合并为扩大初步设计)。
3. 学习《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手册》和相关《设计规范》等工具书的应用;4. 提高对工程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克服轻视工程设计的倾向。
1)基础理论研究中的许多创新课题是由应用的需要提出来的,而创新的价值也往往在应用中才能体现出来,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实际应用这一过程中工程设计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说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一般是离不开工程设计的; 2)一个工程类理论研究的试验装置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3)工程设计能力是工科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在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工程设计能力的要求是较高。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深度污水处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知识,培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在设计、计算、绘图方面得到锻炼。
针对一座二级处理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要求对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确定活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最后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
设计深度一般为初步设计的深度。
三、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1.总体要求①在设计过程中,要发挥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②本课程设计的重点训练,是污水处理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和总体布置。
③课程设计不要求对设计方案作比较,处理构筑物选型说明,按其技术特征加以说明。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AAO)1000字一、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和实施,重点掌握基于活性污泥工艺的A2/O工艺。
课程设计将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给定一个虚拟的污水处理厂参数和运行情况,要求设计一个基于A2/O工艺的处理方案,并进行模拟和评估。
2. 实际去现场考察,在一个污水处理厂内进行A2/O工艺的实施,对其运行情况进行实地观察,分析其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3. 参观其他污水处理厂,了解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的优缺点,比较不同工艺之间的差异,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二、课程设计要求1.进行设备设计和操作方法的具体配合,细化施工技能和机械运行设计,制定实用解决方案和技术操作技巧。
2.针对所学工艺要有深入剖析,分析处理污水提取有用物质,测算出投入输出效益。
3.综合运用光学、光学、计算机控制等多种理论,采用科学严谨的方式,对污水处理工艺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4.加强对污水处理工艺、新技术的掌握,对水资源的管理,具备敏锐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秉持不断创新的理念,提高自身的创新研发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执行安全操作要求,保障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稳定运行,维护处理工艺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6.注重团队合作,在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与同学和教师积极配合,互相支持,共同解决问题。
三、预期成果1. 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2. 熟练掌握A2/O工艺的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工艺优化和改进。
3. 对不同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比较,了解各种工艺的优缺点,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最合适的处理工艺。
4. 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
5. 加深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解,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四、时间安排本课程设计预计用时两个月,具体时间安排如下:第一周:研究A2/O工艺,了解其原理和应用范围。
第二周: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污水处理工程的基本概念和设计要求。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范例1000字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范例一、设计任务1.1设计目标设计一个水污染控制工程方案,以减少污水处理工厂排出的污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2 设计内容(1)搜集相关资料并选定一个待处理的水体。
(2)根据所选水体的污染情况、周围环境特征和处理工艺的技术选型,设计一个水污染控制工程方案。
(3)选取合适的污水处理设备,并综合考虑其投资、运行和维护等成本,优化设计方案。
(4)探讨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难点,并给出解决方案。
(5)编写水污染控制工程方案设计报告。
二、设计内容2.1 水体污染状况通过对废水排放口进行取样,分析水体的污染程度。
污染物主要包括COD、BOD、NH3-N、TP、TN等项目。
同时分析污水pH值、温度、悬浮物含量、颜色等情况,对水体的污染来源进行初步判断。
2.2 工艺流程设计在对污染水体的分析基础上,确定污水处理的工艺选择。
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等环节,并针对不同污染物设置不同的处理工艺和条件。
同时,根据选用工艺的特点,设计工艺流程图和配套设备。
2.3 设备选择与优化在确定工艺流程和配套设备的基础上,结合设计负荷、经济效益和运行维护成本等多重因素,选择最适合的处理设备。
并结合设备性能、技术先进性、稳定性等因素,对设备进行优化,优化设计方案。
2.4 生物处理过程细节分析对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如生物污泥的产生与处理、脱氮脱磷技术的应用等。
并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5 经济效益分析在确定最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包括项目总投资、日处理能力、处理费用等。
同时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确保方案的可推广性和应用性。
三、设计要求3.1 设计报告根据上述设计内容,编写水污染控制工程方案设计报告。
报告的内容应该概括、清晰,包括设计目标、技术路线、方案设计过程和经济效益等内容。
3.2 设计讲解通过设计方案的讲解,介绍设计思路、设计过程和设计成果。
设计题目:河南工程学院及周边村庄合并生活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院名: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一、工程概述 (1)设计要求、原则和范围 (3)设计原则 (3)设计范围 (3)工程设计背景 (3)城市概述 (3)自然条件 (3)设计目的 (4)设计任务 (4)二、设计工程计算 (5)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5)设计流量 (5)格栅的设计 (5)平流式沉砂池设计计算 (9)辐流式初沉池设计计算 (12)传统活性污泥法鼓风曝气池设计计算 (14)向心辐流式二沉池设计计算 (18)计量槽设计计算 (21)污泥量计算 (22)污泥泵房设计计算 (22)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算 (23)贮泥池设计计算 (25)污泥厌氧消化池设计计算 (26)机械脱水间设计计算 (28)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28)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29)控制点高程的确定 (29)各处理构筑物及连接管渠的水头损失计算 (29)污水系统高程计算 (31)污泥系统高程计算 (32)三、参考文献 (33)四、小结 (33)一、工程概述1、设计要求、原则和范围1)设计要求掌握工程设计的设计步骤、方案选择方法;了解废水处理工程设计的特点和原则;熟悉使用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设计手册的方法;掌握主要处理构筑物和设备的设计方法;掌握平面布置图、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的绘制方法。
掌握有关工程设计说文件的编写方法2)设计原则遵循设计依据并在可行性的基础上,同时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结合地形条件和社会环境要求,统一规划设计污水处理设施,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3)设计范围对污水处理厂内的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进行设计,包括格栅、沉砂池、曝气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贮泥池等。
2、工程设计背景1)城市概述现状境内有107国道和郑新公路两条过境道路通过,公路交通发达,素有“郑州南大门”之称。
距郑州市区11公里,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18公里,从而又是多种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便利之地。
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1.设计概况1.1 处理规模设计的的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规模为5.6万m3/d。
1.2 设计原则:(1)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2)工艺先进,工艺流程尽可能简单,构筑物尽可能少,运行管理方便;(3)污泥量少,污泥性质稳定;(4) 基建投资少,占地面积少。
1.3 设计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5、9、11册;《给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第2册;《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
1.4 设计要求:城市污水要求处理后水质达到BOD5≤30mg/l;SS≤30mg/l。
污泥处理后外运填埋。
2. 原始资料原始资料及主要参数:1.服务人口15 万。
有A、B两厂的污水进入市政系统。
资料如表:2.排水系统采用截流式合流制。
截留倍数n0= 4 。
3.水质:进水BOD5250mg/L,SS280mg/L;出水BOD5≤30mg/L,SS≤30mg/L。
4.污水由水厂西南方进厂,水面高程40.0m。
5. 厂区地形:基本平坦,原高程43.5m 。
6. 工程地质资料:(略)7. 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受纳水体在水厂北面,距厂150m 。
最高洪水位:36.00m(其s L sn v /9.5468640086400Q ===日均生活污水量5.31.9546.72Q .72K 1.101.10Z ===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 s L s L K Q q Z vs /3.73835.1/9.5461=⨯=⋅=设计生活污水量sL q A vsA /9.63600%9020060%7530040360082005.2353000.325=⨯⨯+⨯⨯+⨯⨯⨯+⨯⨯=厂生活污水设计 s L q vsB /2.43600%7040040360084000.325B =⨯⨯+⨯⨯⨯=厂生活污水设计流量s L q A vgA /3.83360010002.182000=⨯⨯=厂工业废水设计流量s L q B vgB /1.45360010003.181000=⨯⨯=厂工业废水设计流量sL q q q q q q vgB vgA vsB vsA vs v /8.8771.453.832.49.63.7381=++++=++++=∴设计流量(2)雨天校核:s L q vs /9.546864001500003151=⨯=s L q vsA /0.63600%9020060%7530040360082003530025=⨯⨯+⨯⨯+⨯⨯+⨯=s L q vsB /5.33600%7040043600840025=⨯⨯+⨯⨯=s L q vgA /4.693600100082000=⨯=s L q vgB /7.343600100081000=⨯=s L q q q vg vs h /5.6607.344.695.30.69.546=++++=+=旱流污水量s L q n q h v /5.33025.660)14()1(=⨯+=+=雨流校核量4.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4.1 传统活性污泥法流程:污水→格栅→提升泵房→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接触池→处理水排放第二部分 设计计算书1 隔栅(1) 栅条的间隙数取雨天进入格栅前的速度=1.9m/s ,则面积B 1h=雨Q /=3302.5×10-3/1.9=1.74㎡;进水渠道宽度B 1取1.1m ,则h=1.74/1.1=1.58m;由公式 ,n 取0.013, i 取0.002;晴天时设入栅前的速度为v 0,则:m v Q h s m v v v B B v Q v Q B h AR v Q h hQ v 55.045.11.18778.0B ,/45.1.1196.515.13,22,B B 0103/200110010110=⨯=⋅==⇒+=+=+=⋅=⇒⋅=晴晴晴晴晴)(得用晴天流量来设计849.055.002.060sin 8778.0sin max =⨯⨯︒⨯=⋅⋅⋅=v h d Q n V α雨天污水流经格栅速度符合要求。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 污水处理厂设计二、设计内容:某小区的生活污水量为 1000 m3/d, 变化系数为 2.07 , CODCr 420 mg/l, BOD5 200 mg/l, SS 370 mg/l, 处理后出水排入Ⅲ类水体中。
通过上述参数设计一污水处理厂。
未提供的参数按照设计规范自行选取。
根据上述参数完成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计算书及相关图纸绘制。
三、设计要求:1. 设计计算书主要内容:(1)设计依据: 设计任务和基础资料。
(2)各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计算公式、计算过程与结果, 主要设备的设计选型计算、规格等。
2. 绘制图纸:绘制高程图, 平面布置图及主反应池(1号图纸)。
3. 设计时间:贵州大学20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第2周四. 设计计算说明书和图纸均鼓励采用计算机制作。
五. 参考文献水污染控制工程(下), 高廷耀, 高等教育出版社排水工程(下), 张自杰,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分册), 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一、水量计算:Q=1000 /d, = 200 mg/l, 420 mg/l, 370 mg/l, 水温10℃~20℃ 日变化系数: 0.112.7z K Q=2.07 最高日水量z Q =2.07×1000 =2070m 3/d=0.02395m 3/s 执行GB 18918—2002 中二级标准(mg/l): BOD 5 -- 30 COD -- 100 SS -- 20 二、处理工艺设计:由于污水的水质较好, 污水处理工程没有脱氮除磷的特殊要求, 主要的去处目标是BOD5, 重金属及其他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一般不超标, 针对以上特点, 以及出水要求, 现有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特点, 即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本设计采取活性污泥法二级生物处理, 曝气池采用传统的推流曝气池。
污水处理流程设计:污水的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图:污水 → 格栅 → 污水泵房 → 沉砂池 → 初沉池 →曝气池→ 调节池→ 消毒池 → 出水 污泥浓缩池 污泥外排四、曝气池设计4.1污水处理程度计算:曝气池主要设计参数类 别污泥负荷/[kg/(kg*d)]污泥浓度/(g/L)容积负荷/[kg/(m3*d)]污泥回流 比/%总处理效 率/%普通曝气0.2--0。
水污染防治工程设计规范前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各国普遍采取了水污染防治措施。
而在水污染防治工程设计中,科学规范的制定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水污染防治工程设计规范的相关要点。
1. 定义与概述水污染防治工程设计规范是为了指导水污染防治工程项目的设计,确保设计方案与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规相符,并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设计规范通常包括工程的基本原则、设计流程、设计参数等内容。
2. 工程位置选择与规划在水污染防治工程设计之前,需进行工程位置选择与规划。
这包括对区域的水资源、水质情况、污染源分布和环境敏感点等进行综合分析。
设计者需要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合适的工程位置,并规划出合理的污染防治方案。
3. 污染物排放控制在水污染防治工程设计中,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控制是重要的环节。
设计者需要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规,制定合理和可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污染物排放监测与治理设施,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规定标准。
4. 水处理工艺选择与设计水处理工艺是水污染防治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设计中,需要根据污染物种类、浓度以及水体性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水处理工艺。
设计者需要熟悉各种水处理工艺的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确保设计的工艺能够高效地去除污染物。
5. 设备选型与配置设备选型与配置是水污染防治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设计者需要根据水处理工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
在选型时,需考虑设备的性能指标、耐用程度、操作维护难度以及经济性等因素。
配置时,需根据工程需求和设备性能,合理布局设备,并确保其安全可靠。
6. 工程建设与运维要求在水污染防治工程设计中,需考虑工程建设与运维的需求。
设计者需要提供工程建设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的效果与设计方案一致。
同时,还需提供运维方案,明确运维的责任、要求和周期,以保障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7. 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措施水污染防治工程设计中,还需要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他们对水污染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水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分类;•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水处理技术的分类和应用。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水污染问题的原因和影响;•能够运用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够评估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水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分类;2.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水处理技术的分类和应用。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第一课时:水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分类;2.第二课时: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第三课时:水处理技术的分类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水污染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水污染案例,让学生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水处理技术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水污染控制工程》教材;2.参考书: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和专著;3.多媒体资料:PPT课件、视频资料等;4.实验设备:水处理实验装置、水质分析仪器等。
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知识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水污染控制工程一、任务背景和目的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水污染不仅对人类的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也给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困扰。
因此,为了保护水资源和改善环境质量,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力,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综合运用相关理论与技术,设计出一套有效的水污染控制方案。
二、任务要求2.目标确定: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国家环保政策,确定水污染控制工程的目标和要求。
3.方案设计:综合运用相关的水污染控制技术和工程原理,设计出一套合理可行的水污染控制方案,包括污染物去除工艺、设备选型、工程布局等。
4.技术经济分析:对所设计的水污染控制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包括投资成本、运营费用、维护成本、效益等因素的分析与比较。
5.环境影响评价:对所设计的水污染控制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方案的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
6.方案实施与监测: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性,确定方案的实施步骤与监测方法。
7.方案优化改进:根据实施过程的反馈和监测结果,对方案进行优化改进,提出改进建议。
三、设计要点1.选取实际案例:选择一具有代表性的水污染场景作为研究对象,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湖泊河流水环境修复等。
2.综合运用水污染控制技术: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综合运用水污染控制技术,设计出实现目标的工程方案。
3.技术经济和环境评价:进行技术经济和环境评价,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探讨投资成本、运营费用、环境影响等因素。
4.方案优化改进:根据反馈和监测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并对方案进行优化改进。
四、任务交付1.书面报告:按照任务要求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包括前期调研、方案设计、技术经济和环境评价、方案实施与监测、方案优化改进等内容。
2.设计成果展示: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计制作报告展示、PPT展示、模型展示等形式,展示课程设计成果。
3.口头答辩: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成果的口头答辩。
某城市拟筹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废水量为 18 万吨/日。
城市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COD 、BOD 、SS、氮和磷等。
Cr 5经当地环保部门审批,污水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 B 标准。
1.设计水量总水量:Q 2.8 104 m3 / d总2.进水水质进水水质参考同类案例,具体进水水质如表 1 所示。
表 1— 1 进水水质〔单位: mg/L〕指标CODCr BOD5SS 氨氮磷酸盐数值 240 200 200 30 4.03.处理目标经当地环保部门审批,污水排放标准执行?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 B 标准,具体出水水质如表 2 所示。
表 1—2 出水水质〔单位: mg/L〕指标CODCr BOD5SS 氨氮磷酸盐数值60 20 20 8 1.01.根据以上资料,确定最正确处理工艺,对该污水处理工程发展初步设计。
2.设计范围为污水处理工艺系统。
3.完成污水处理各构筑物的设计,编写设计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包括高程计算和构筑物设计计算〕。
4.完成设计图纸 2 张〔平面布置图和高程布置图〕。
1.设计者必须独立思量,独立完成全部设计。
2.按时按质完成设计任务要求。
3.设计方案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污水处理后必须保证出水指标均到达当地环保部门核准的污水排放标准。
4.采用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保证处理效果,并节省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
5.设计新颖美观、布局合理。
城市污水按来源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径流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机关、商业和城市公用设施。
其中主要是粪便和洗涤污水,集中排入城市下水道管网系统,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发展处理后排放。
其水量水质明显具有昼夜周期性和季节周期变化的特点。
工业废水在城市污水中的比重,因城市工业生产规模和水平而不同,可从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十。
其中往往含有腐蚀性、有毒、有害、难以生物降解的污染物。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施计划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施计划随着现代工业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
在中国,水污染已经影响到了人民的生活和健康,所以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本文将探讨如何制定一个可以让学生更好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的课程设计实施计划。
第一步:确定课程目标在制定课程设计实施计划之前,必须明确课程的目标。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让学生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和影响。
2. 让学生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帮助学生了解水污染治理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5. 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第二步:确定课程内容在制定课程设计实施计划之前,必须明确课程的内容。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污染的起因和类型:学生需要了解水污染的起因和不同类型的污染物,比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等。
2. 水污染控制技术: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水污染控制技术,比如:生化处理、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等。
3. 水污染治理设备: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水污染治理设备,比如:生化处理设备、物理处理设备和化学处理设备等。
4. 水污染治理法律法规:学生需要了解水污染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
5. 水环境监测技术:学生需要了解水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比如:自动水质监测系统等。
第三步:确定教学方法在制定课程设计实施计划之前,必须明确教学方法。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法: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以实际问题和案例为基础。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
3. 互动教学:通过讨论、演示和问答等交流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实习教学:结合实习和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能力。
第四步:选择适当的教材在制定课程设计实施计划之前,必须选择适当的教材。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摘要本课程设计主要围绕着水污染的控制展开,并以一些具体的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该厂的现状进行分析,我们提出了一套全面的水污染控制方案,并对其进行了实施和评估。
本报告详细介绍了课程设计的目的、方法和结果,并对未来的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1.引言水污染是当前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水污染控制工程旨在通过多种措施,减少排放的有害物质以及优化水处理过程,以提高水质。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个综合的水污染控制方案,以满足污水处理厂的要求。
2.方法2.1现状分析首先,我们对所选择的污水处理厂进行了现状分析。
通过实地考察、数据收集和相关文献研究,我们了解到该厂的运行状况、水质情况以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2.2水污染特征分析针对该厂的水污染特征,我们对排放水体的主要参数(COD、BOD、氨氮等)进行了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确定了主要的污染物和优先控制的方向。
2.3控制方案设计基于现状分析和水污染特征分析的结果,我们设计了一套综合的水污染控制方案。
该方案包括预处理工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工艺,以及后处理工艺等。
2.4实施和评估我们对设计的水污染控制方案进行了实施,并通过实地监测和取样分析,对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估。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经济和环境效益评估,以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3.结果与讨论通过对所设计的水污染控制方案的实施和评估,我们发现该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排放浓度,并提高水质。
实施方案后,该污水处理厂的COD和BOD排放浓度分别降低了20%和30%。
同时,氨氮排放浓度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4.结论本课程设计基于对污水处理厂的现状分析和水污染特征分析,设计了一套综合的水污染控制方案,并对其进行了实施和评估。
通过实施该方案后,该厂的水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本课程设计为进一步研究水污染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参考。
附录:详细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方案及实验数据可在需求的时候提供。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021410142王鑫2013.01目录§1前言 (1)§2工程概况 (1)§3设计内容 (4)§4污水排水管网设计及计算 (4)§5雨水排水管网设计及计算 (14)§7绘制污水及雨水管道平面图 (17)§8设计总结 (17)§1前言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是为河南省某城市设计一套完整的市政排水设施,包括污水与雨水的排水管网。
设计内容包括排水管网的排布以及各设计管段的水力计算,并且还要为该市的污水处理厂选址。
因此本设计书包括设计的工程概况,包括该地区实际情况与设计资料,污水与雨水排水管网的设计的详细计算过程,以及详细数据表格等项目。
§2工程概况2.1地区地形设计资料现河南省某地区,需要进行排水系统的初步设计,该地区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坡度较小。
在城区中部有一条自东向西流的天然河流,河流常年水位20m。
城区在建设中被分成了Ⅰ区、Ⅱ区和Ⅲ区,Ⅱ区有两工厂甲和乙,其设计流量使用的是集中流量,(具体值见排水设计资料)。
其他一些基本信息在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工程要求设计污水管道系统和雨水管道系统的排水管网布置,布置要合理,论证要充分;对排水管道要进行相应的水力计算,计算要求准确,符合设计精度。
污水管道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圆管,不满流n=0.014;雨水管道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圆管,满度n=0.013。
在本说明书中污水管网设计计算和雨水管网设计计算部分给出的例证均使用Ⅱ区的数据,其他区计算方法同Ⅱ区。
一、设计资料1.城市总平面图。
现有的比例为1:10000的河南地区平面图一张,图中有等高线。
2.区域人口及人口密度:第一区:10万人,450人/h㎡第二区:12万人,570人/h㎡第三区:8万人;529人/h㎡3.居住区室内有较为完备的给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
4.工业企业的生产排水见表1。
9、水体特征:最高水位:23米,最低水位12米;常水位:20米,最低水位时河宽156米;10、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21,年最高气温38;年最低气温 -6,冰冻深度0.5 m。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一、引言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但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水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保护水环境,减少水污染的影响,水污染控制工程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设计一套水污染控制工程方案,以解决水污染问题。
二、问题描述2.水处理技术选择:根据不同污染源的特点和污染物的属性,选择合适的水处理技术,如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3.工程设计与运行:根据水处理技术选择设计相应的处理设备和工艺流程,并确定工程运行的关键参数和监测指标。
4.技术经济分析: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评估水处理方案的可行性,包括成本估算、效益分析和社会效益评估等。
三、方案设计1.污染源分析2.水处理技术选择根据不同污染源的特点和污染物的属性,选择合适的水处理技术。
例如,对于农业排放的污染物,可以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如湿地处理和生物过滤器等。
对于工业废水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可以考虑化学处理技术,如混凝、沉淀和吸附等。
对于城市污水的处理,则需要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
3.工程设计与运行根据水处理技术选择,设计相应的处理设备和工艺流程。
例如,针对农业排放的生物处理技术方案,需要设计湿地和生物过滤器的规模、布置和运行参数。
对于化学处理技术方案,需要设计反应槽、混凝剂投加系统和反应条件等。
根据设备和工艺的设计结果,制定工程运行的关键参数和监测指标,确保水处理工程能够稳定运行。
4.技术经济分析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评估水处理方案的可行性。
通过成本估算,评估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并与水处理效益相比较。
同时考虑社会效益,如降低疾病发病率、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对于水处理方案的可行性有所了解后,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决策。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设计,我们深入了解了水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污染源分析、水处理技术选择、工程设计与运行以及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我们对水污染控制工程的理解。
希望通过本课程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解决水污染问题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