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III)
- 格式:doc
- 大小:183.00 KB
- 文档页数:9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示..,是应对一切变化、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保证。
①回顾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应变局、化危机,我们之所以能够攻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一个又一个令人____的人间奇迹,关健..就在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畏前路,____向前进,②凝聚起了亿万人民的一往无前之智、应变求变之力、攻坚克难之勇。
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更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
今天,③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需要广泛凝心聚力,越需要各方面____。
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④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动员起来,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形成亿万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我们就一定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____、仰帆远航....。
1.文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标示B.关健C.辉煌历史D.仰帆远航2.下面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翘首以待风雨兼程同仇敌忾劈波斩浪B.刮目相看风雨无阻勠力同心乘风破浪C.翘首以待风雨兼程勠力同心劈波斩浪D.刮目相看风雨无阻同仇敌忾乘风破浪3.文中有四个标序号的语句,其中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的一句是()A.①B.②C.③D.④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在《红楼梦》第一回,作者记述了“石头”对空空道人所说的一段话,这段话将自己这部“石头所记”与中国古典小说史上那些“历来野史”“风月笔墨”“才子佳人”“之乎者也”等现象一一对比,反思历来小说之流弊,反复呈示自己的《石头记》“不借此套,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叙述“我这半世亲见亲闻”,“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等无不在以小说谈小说,以小说省思小说,成为我国古典小说中“元小说”的杰出范本。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节民俗艺术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强化着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的审美期待。
这种普遍而持久的社会心理,使“春节”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
在春节这个“全民欢动员”的狂欢时节,民俗艺术的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春节习俗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而各具地域特色的节俗艺术也在生活中发挥着比审美欣赏更为广泛的社会作用。
比如南方许多地区都有耍“板凳龙”的习俗,其每一节“龙身”由每家每户来制作,当龙灯耍到家门前时,这家人便将自己制作的一节“龙身”接上,龙灯如此越接越长,越耍越威风。
这种全民参与的“行为艺术”既调动了人们过春节的积极性,也增进了村社邻里间的和睦与团结。
民间艺术特别能反映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其创作构思充满想象,极富浪漫色彩。
比如人们会以谐音方式把“鲇鱼”与富裕之意联系在一起,以之寄托“年年有余”的美好理想。
民间艺术的造型无意模仿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而强调物象所承载的人文观念,以至其表现形式自由而奔放,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将中国“写意”艺术精神作了极致的发挥。
民间艺术的整体格调清新质朴、刚健明朗,凸显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品格和美学气质,不像现在一些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极力表现焦虑、寂郁或惆怅等消极情绪。
有人说现在“年味淡了”。
的确是这样。
以前过年,人们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灯彩、塑面花,自发而热情地参与节俗艺术创作。
如今,这种审美兴趣和相关的习俗观念已越来越淡化,年节的文化空间已为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所充斥。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试卷说明: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语言表达运用(21分)1.下列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徇.私殉.情篡.权编纂.缧.绁果实累累.股肱.气势宏.大B.践祚.愧怍.撇.开瞥.见淡.泊啖.以重利巨贾.余勇可贾.C.瞋.目缜.密会.稽会.计扛.枪力能扛.鼎绷.带绷.着脸D.漂.洗漂.泊间.道离间.刈.旗自怨自艾.盗跖.开拓.进取【答案】1。
B(A.xùn,cuàn\zuǎn,léi,gōng\hóng;B.zuò,piē,dàn,gǔ;C.chēn\zhěn,kuài,káng\gāng,bēng\běng;D.piǎo\piāo,jiàn,yì,zhí\tuò。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窥知词阙因源永葆青春B.锱重瞳孔碟血触目惊心C.牵惹调剂社稷老羞成怒D.提挈敕免仓檁心灰意懒【答案】2。
C(A.阙——阕,源——缘; B.锱——辎,碟——喋; D.敕——赦,檩——廪)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地方政府在某些重大项目上如果觉得没有把握,就应该敬谢不敏....,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强拉一些企业进驻当地,造成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B.关于课堂教学改革,教育专家认为,始终静悄悄的“一言堂”式的课堂固然不正常,但教师的主导地位无法体现,闹得沸反盈天....的课堂也不应该成为样板。
C.新版《天龙八部》以大胆出奇的叙事结构、纵横捭阖....的战争场面以及令人荡气回肠的煽情表演征服了那些未看过原作的新潮观众的心。
D.县委书记和百姓拼车坐出租、一起吃大排档,市长请农民工吃羊肉泡馍,一些政府官员的新政举措如雨后春笋....,纷纷现身舆论醒目位置,引得民众一片质疑。
【答案】3。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本试卷共10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同时填写考生号、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三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扫.除/扫.帚咽.气/狼吞虎咽.兴.奋/兴.高采烈B.空.气/空.闲累.赘/罪行累累..丧.礼/丧.心病狂C.侪.辈/肚脐.投缘./不容置喙.俘.虏/饿殍.遍野D.凄怆./呛.人旺.盛/矫枉.过正假.装/久假.不归2.下列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5月7日,一场空前绝后的暴雨让广州35个地下车库变“水库”。
专家指出,降水全部进入城市的排水系统,导致排水系统不堪重负。
暴雨固然历史罕见,但造成这么多地下停车库“灌水”,主要还是市政工程排水不畅引发的“并发症”。
暴雨暴露了广州在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缺陷,广州不能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制定一部整体规划。
A.空前绝后B.不堪重负C.并发症D.头痛医头,脚痛医脚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2019-2020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基础与阅读(17分)材料一古人云“冒之以衣服,旌之以章旗,所以重其威也”①,通过服饰表明贵贱在夏商时期当已形成。
我们通过《孝经》对服饰的论述片段,便能了解到古代“不僭上逼下”的着装要求。
穿错颜色,不但会受到惩罚,甚至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清朝雍正帝赐死年羹尧时,列举的罪状有几条就跟着装用色有关——用鹅黄色的荷包,用黄布包裹衣服。
中国历代的服饰色彩与五行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历代的服饰色彩演变中不难发现,古代服饰色彩始终以正色为尊,注重衣色之纯,五种正色白、青、黑、赤、黄源于五行金、木、水、火、土。
而历代所崇尚的颜色各异,《檀弓》有云“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史记•殷本纪》也记述商汤“易服色,尚白”。
《礼记•王藻》云:“衣正色,裳间色,非列采不入公门。
”其中的“列采”就是正色服饰,也就是说,没有穿着正色衣服是不能进入公门的。
作为封建社会开端的秦朝尚水德,于是黑色便成为服装的主要颜色,“郊祀之服皆以袀玄②”,皇帝也经常是“玄衣绛裳”,即黑色上衣和深红色下衣,同样是以黑色为主调。
普通百姓单调的服色与礼制限制有关,“散民不敢服杂彩”(《春秋繁露•服制》)的描写正反映了这一现实。
《汉书•五行志》也曾记载,汉成帝微服私行,为了不引起人们的注意,遂穿着“白衣”。
封建社会中期以后,关于服装颜色和等级的规定愈加明确详细。
隋炀帝虽然规定“贵贱异等,杂用五色”,但没有特别规定皇帝常服的服色。
而到了唐初,以黄袍衫等为皇帝常服,后来逐渐用赤黄,“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
从此以后,黄色就成为了皇帝御用的颜色,成为皇帝王权的象征。
据《清史稿》记载:“龙袍,色用明黄。
领、袖俱石青,片金緣。
绣文金龙九。
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
”这说明清代对龙袍在形制、制作工艺、装饰图案以及色彩上都规定得十分严谨苛刻。
而在朝廷之上,唐朝也开始以袍服色彩区分官员等级,贞观四年规定二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宋•舆服志》关于文武官贯服饰色彩的规定是:“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绯,五品浅绯。
秘密★启用前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3 题非选择题,120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第10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11至23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30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1.(原创)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渐.染/渐.变干涸./和.稀泥秕.谷/如丧考妣.B.雾霾./埋.怨辑.录/缉.鞋口巷.子/沆.瀣一气C.眼睑./入殓.一摞./落.脚点楔.子/雕阑玉砌.D.弓弦./船舷.坼.裂/开小差.包庇./刚愎.自用2.(原创)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诀窍/夜宵博弈/终身制熨帖/集腋成裘B. 拖沓/平添蛊惑/摄像机笼络/标炳史册C. 慈祥/影牒摩挲/万金油戏谑/凤毛麟角D. 峰会/对峙修葺/结骨眼贻误/班师回朝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用法恰当..的一项是()A.李教授对网络语言不仅不赞一词....,反而苛评有加,他认为这不仅无助于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而且对汉语的规范发展也极为不利。
B.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公款消费,经常山珍海味,含英咀华....,奢侈浪费。
C.政府严格限制房地产开发商内部认购以及预售房私下转让的行为,但个别开发商仍然我行我素,这是令行禁止....的。
D.遵照上级指示,今天我在会议上对上一年度的财政支出情况作了汇报,以上总结可能挂一漏万....,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经典成为通识周国平阅读经典是提高素质的最佳途径之一。
所谓提高素质,就是要使我们身上那些人之为人的属性得到健康生长,成为人性意义上优秀的人。
人类的精神能力在漫长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其生物学的基础,又在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展现出来并得到发展。
每一个个体的人通过种族遗传即已具备这些精神能力的生物学基础,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它们是人性中固有的禀赋。
然而,唯有在文化的环境中,潜在禀赋才能生长为现实能力。
对文化环境的理解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
几千年来,人类的精神探索形成了一个伟大传统,它是最广阔也最深刻的文化环境。
那么,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它呢?我的回答是:到经典著作中去。
因为经典著作正是这个传统的最重要载体。
德育的目标是培育善良、高贵的灵魂。
这方面,经典作家尤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每一位思想家都心怀提升人类向更好状态发展的愿望,一切思考最终都指向一个问题:怎样的人生是好的人生?怎样的社会是好的社会?虽然价值观正是最充满争议的领域,但是通过阅读经典,自觉地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确立人生坐标,做一个有道德、有信仰的人。
我的理解,“绝对经典”就是要选目精当,不够格的绝不选,够格的绝不遗漏,同时应适合不同人群的接受能力。
“轻松好读”则是要求选人得当,专家也必须够格,对相关的著作确有研究,融会贯通,从而能把导读做得既准确又深入浅出。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于经典著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典著作是承载人类几千年来在精神探索中所形成了伟大传统的最重要载体。
B.经典著作是人类最广阔也最深刻的文化环境,能使人类的潜在禀赋转化为现实能力。
C.经典著作在智育、美育、德育等方面都是极好的素材,阅读经典可以提高国民素质。
D.阅读经典能够引领人们自觉地思考价值观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做一个有信仰的人。
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高二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
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7分)①对于大学本科学生而言,固然可以采取两种学习态度方法,一种为“任凭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饮”,不贪多骛远,而获得此一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
另一种学习态度方式则希望能够“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而不仅仅是“赐墙及肩”,只能“窥见室家之好”,难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只有“曾经沧海....”,才有阔大之胸怀气度和高远之眼光识见。
因此,学生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教学和教科书,还必须大量阅读相关学科专业的乃至自己感兴趣的各种经典原著。
②________。
这其实便是“常识教育”或通识教育乃至教育本身的最重要功能之一。
③换言之,常识教育的命意和专业化教育不一样,后者主要措意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职业个体和技术官僚,专意在促进专业学术发展和科技进步(有时甚至可能忽略对科学技术的价值判断和伦理反思)。
常识教育则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判断的自由个体,以及随之而来的普遍的人文精神氛围和社会公共生活,抵御知识的异化、人的异化、社会的异化与制度的异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共同福祉。
④另外,专业化教育往往着眼于知识的精深,常识教育则着眼于知识的基本、根本与全面,一为专家之学,一为通人之学。
但此一通人之学又不同于中国古代所谓的“通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通人也”的通儒硕学,或所谓的“大通人”(仍是相对而言),这显然只能要求极少一部分人。
此处所谓的通人并非意味着博闻广识,无所不通,事实上以人类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智力水平而言,不可能做到“天上地下,无所不知”的地步,而在于对涉及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基本常识的了解,尤其是涉及个体心灵生活和现代公共生活的最基本相关知识的掌握。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萦.绕(yíng)酿.造(niàng)发酵.(xiào)运筹帷幄.(wò)B.脉.络(mài)吞噬.(shì)攒.钱(zǎn)商贾.云集(jiǎ)C.远眺.(tiào)俯瞰.(kàn)荟.萃(huì)载.歌载舞(zài)D.苍穹.(qiónɡ)噩.耗(è)伫.立(chù)摩肩接踵.(zhǒnɡ)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纵观国外幸福之城的概念,包括漫画之都的一些案例,广州与其千人一面....,不如独辟蹊...径.,通过广州根深蒂固....的漫画文化,对文化广州进行重塑,凸显休闲、幽默、热情、奔放的魅力,用虚幻..的文化资源来带动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且带动传统的旅游,以及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
A.千人一面B.独辟蹊径C.根深蒂固 D.虚幻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这个贫寒一生的人,对我的一小炉火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
B.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
C.“空间运动病”严重时,会使人产生头晕、目眩、呕吐等症状出现。
D.我先来到展厅后面一座小山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由一块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它保护着古墓的发掘现场。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填到横线处,并与后面句子紧密联系,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待我爬起来一看,只见池塘内老牛洋洋自得地抖动一下耳朵,悠然地眯缝起眼睛……太阳从荷塘内爬了起来,亮丽了树丛中鸟声,亮丽了荷塘清风,亮丽了水中小鱼儿。
①儿时的我是调皮的孩子,每天在天一亮,扛着鱼网提着鱼桶到不远的荷塘捉鱼。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尽.管(jǐn)暂.时(zǎn)撕杀一脉相承B. 解剖.(pōu)洁癖.(pǐ)赡养笔耕不辍C. 妊娠.(shēn)创.伤(chuàng)枯燥因才施教D. 混.淆(hǔn)信札.(zhá)宣泄言谈举指2. 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公安部门经过周密排查,不懈追踪,终于抓捕到了那个不定的犯罪嫌疑人张某。
②胡忠、谢晓军夫妇把满腔心血在高原的孩子们身上,用行动书写着“高义薄云”。
③下课后,她没有回宿舍,去了学校图书馆,抓紧时间为她研究的课题查找资料。
A. 形迹灌注径自B. 行迹灌注径直C. 形迹贯注径直D. 行迹贯注径自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老师找我谈话的时候,我听见一群小鸟在老师办公室窗外的老梧桐树上幸灾乐祸....地冲着我在叫着。
B. 实力派演员娜仁花凭借影片《额吉》在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一举夺得了最佳女主角奖。
C. 一些超市经营者不讲诚信,为销售过期食品,他们往往在包装上改弦更张....,随意改变出厂日期。
D. 目前,知识产权国际纠纷案件越来越多,但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成人歌曲大多音调较高、音域较宽,经常唱这样歌曲的孩子,会对声带造成严重损伤。
B. PM2.5颗粒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大。
C. 看着这些我国制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产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感到振奋。
D. 经过多日精心策划和排练,这台凝聚了全体演职人员心血的晚会终于要和观众见面了。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III)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3题论儒学的复兴汤一介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民族复兴的进程之中,民族的复兴必然与民族文化的复兴相关联,在我国历史上虽说是由儒、道、释三家构成中华文化,但儒学却一直居于主流地位,影响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儒学的复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分不开的,这是由历史原因形成的。
儒学自孔子起就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从历史上看它曾是中华民族发育、成长的根,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斩断。
因此,只能适时地在传承这个文化命脉的基础上,使之更新。
就目前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在21世纪儒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中国、甚至在世界(特别是在东亚地区)将会有新的发展。
为什么儒学会有一个新的发展?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的、有经济的原因,但与“西学”(主要指作为精神文化的西方哲学等等)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所进行的全方位的冲击有着密切的关系。
正是由于“西学”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使得我们得到对自身文化传统有个自我反省的机会。
我们逐渐知道,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应该发扬什么和应该抛弃什么以及应该吸收什么。
因而在长达一百多年中,中国人在努力学习、吸收和消化“西学”,这为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奠定了基础。
新的现代儒学必须是能为当前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前景提供有意义的精神力量的儒学,应该是有益于促进各国人民团结、友好、互信、互助、和睦相处的大家庭的儒学。
新的现代儒学必是“反本开新”的儒学,“反本”才能“开新”,“反本”更重要的是为了开新。
中国文化必须在传承中更新,这样中国文化才得以真正的“复兴”,而“重新燃起新的火焰”。
本世纪初,中国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而言十分重要,它会对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和谐”是儒学的中心观念,在我国传统儒学中包含着“和谐社会”的理想以及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大量的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礼记•礼运》的“大国”思想可以说为中华民族勾画出一幅“和谐社会”的蓝图。
《论语》中的“礼之用,和为贵”,这就是说“和谐”将会对调节人们社会生活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而“和而不同”又可以为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和平共处”提供了理据。
特别是《周易》中的“太和”观念经过历代儒学思想家的发挥,已具有“普遍和谐”的意义,这就是说,“和谐”应该包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自我身心内外”等诸多方面的“和谐”,才可以称为“普遍和谐”。
所以王夫之说“太和”是“和之致”,“太和”是最完美的“和谐”,如此等等,在儒家思想中比比皆是。
近两百多年来,由于对自然界无量的开发,残酷的掠夺,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由于人们片面追求物质利益和权力欲望的无限膨胀,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至于残酷的战争。
由于过分注重金钱的感官享受,致使身心失调,人格分裂,造成自我身心的扭曲,已成为一种社会病。
因此,当前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甚至今后还要长期不断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我身心”之间的种种矛盾问题,这些无疑是人类面临的最重大课题,其中人们必须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要有自我觉醒。
针对上面说到的三大矛盾,我们认为,儒学可以为当今人类社会提供某些有益的思想资源。
当然,必须注意,我并无意说,上述三大矛盾仅靠儒家思想可以完全解决,真正的较完满的解决还是要靠全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人民共同努力不断地在实践中创造新的理论来逐步解决。
但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儒家思想无疑为解决上述三大矛盾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智慧。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1.对“新的现代儒学”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中国人在努力学习、吸收和消化“西学”,使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而成为新的现代儒学。
B.新的现代儒学必是“反本开新”的,在传承中更新;“反本”才能“开新”,“燃起新的火焰”。
C.新的现代儒学应是可能为当前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前景提供有意义的精神力量的儒学。
D.新的现代儒学应该是有益于促进各国人民团结、友好、互信、互助、和睦相处的大家庭的新的现代儒学。
2.下列是“儒学会有一个新的发展”的主要原因的一项是()A.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华民族要想在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首先就要使儒学复兴。
B.由于儒学曾经一直处于中华文化的主流地位,影响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C.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学曾是中华民族发育、成长的根,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斩断。
D.以西方哲学为代表的“西学”对以“儒学”为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冲击。
3.对文本分析、理解、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学“大国”“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等思想为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大量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B.儒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虽然受到“西学”的冲击,但在中国、甚至在世界(特别是在东亚地区)将会有新的发展。
C.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儒家思想无疑能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我身心”当前人类面临的三大矛盾。
D.儒学可以为当今人类社会提供某些有益的思想资源,但要真正的较完满的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种种矛盾还需探索。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齐贤,曹州冤句人。
孤贫力学,有远志。
太祖①幸西都,齐贤以布衣献策马前,召至行宫,齐贤以手画地,条陈十事。
内四说称.旨,齐贤坚执以为皆善,上怒,令武士拽出之。
及还,语太宗曰:“我幸西都,唯得一张齐贤尔。
我不欲爵之以官,异时可使辅汝为相也。
”太宗擢.进士,于是齐贤以大理评事通判衡州。
时州鞫劫盗,论.皆死,齐贤至,活其失入者五人。
自荆渚至桂州,水递铺夫数千户,困于邮役,衣食多不给,论奏减其半。
为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冬,改右补阙,加正使。
齐贤至官,询知饶、信、虔州土产铜、铁、铅、锡之所,推求前代铸法,取饶州永平监所铸以为定式,岁铸五十万贯,凡用铜八十五万斤,铅三十六万斤,锡十六万斤,诣阙面陈其事,敷奏详确,议者不能夺。
先是,诸州罪人多锢送阙下,路死者十常五六。
齐贤道逢南剑、建昌、虔州所送,索牒视之,率非首犯,悉伸其冤抑。
因力言于朝,后凡送囚至京,请委强明吏虑问,不实,则罪及原问官属。
自是江南送罪人者为减太半。
先是,江南诸州小民,居官地者有地房钱,吉州缘江地虽沦没,犹纳勾栏地钱,编木而浮居者名水场钱,皆前代弊政,齐贤悉论免之。
初,李氏据有江南,民户税钱三千已上者户出丁一人,黥面,自备器甲输官库,出即给之,日支粮二升,名为义军。
既内附,皆放归农。
至是,言者以为此辈久在行伍,不乐耕农,乞遣使选充军伍,并其家属送阙下。
齐贤上言:“江南义军,例皆良民,横遭黥配,无所逃避。
克复之后,便放归农,久被.皇风,并皆乐业。
若逐户搜索,不无惊扰。
法贵有常,政尚清净,前敕既放营农,不若且仍旧贯。
”齐贤居使职,勤究民弊,务行宽大,江左人思之不忘。
召还,拜枢密直学士,擢右谏议大夫、签书枢密院事。
归洛,得裴度午桥庄,有池榭松竹之盛,日与亲旧觞咏其间,意甚旷适。
薨,年七十二。
(选自《宋史·张齐贤传》,有删改)【注】①太祖:宋太祖赵匡胤。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内四说称.旨称:赞许 B.太宗擢.进士擢:选拔C.时州鞫劫盗,论.皆死论:判罪 D.久被.皇风,并皆乐业被:受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齐贤关心百姓疾苦的一组是(3分) ( )①齐贤以手画地,条陈十事②齐贤至,活其失入者五人③推求前代铸法,取饶州永平监所铸以为定式④索牒视之,率非首犯,悉伸其冤抑⑤皆前代弊政,齐贤悉论免之⑥齐贤居使职,勤究民弊,务行宽大A.①⑤⑥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齐贤出身贫苦,从小有大志向。
宋太祖到西都时凭平民的身份献策,陈述了十项事件,其中四项得到宋太祖的肯定,并把他推荐给宋太宗。
B.张齐贤为官敢于担当。
他担任江南西路转运正使时,了解到饶州、信州等地出产铜、铁等金属。
就制定新的铸钱方法,并使别人无话可说。
C.张齐贤为官关心百姓。
各州罪犯大都押送京城,途中常死亡十分之五六,在他的建议下,朝廷采取措施,严格审问,从此江南的犯罪减少大半。
D.张齐贤为官正直。
李氏占据江南时,设立了义军,李氏归附后,这些义军都回乡务农,但有官员要求把他们编人军队,张齐贤上书据理力争。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诣阙面陈其事,敷奏详确,议者不能夺。
(5分)(2)有池榭松竹之盛,日与亲旧觞咏其间,意甚旷适。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王昌龄)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后宫词(白居易)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注】熏笼亦作“燎笼”。
一种覆盖于火炉上供熏香、烘物和取暖用的器物。
熏笼这种放于卧室甚至床上的家具,可提高夜晚睡眠的质量,把衣被熏香、烤暖。
8.这两首绝句就题材而言,均属于宫怨诗。
两位抒情女主人公一个“卧听南宫清漏长”一个“斜倚熏笼坐到明”,她们无法入睡的原因是否相同?(5分)9.两首诗里都出现“熏笼”这种家具,作者的用意是什么?(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论语》《孟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3)子曰:“见贤思齐焉,。
”(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不复也。
”(5)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辜振甫其人其事①辜振甫,字公亮,1917年1月6日出生,台湾省彰化县人,祖籍福建省惠安县。
1940年毕业于台北帝国大学(今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后到日本“帝国大学”(东京大学前身)做财政及工商管理研究。
1975年获韩国高丽大学荣誉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0年11月21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以下称“海基会”)成立,辜振甫当选海基会董事长。
1993年4月27日到28日,他代表台湾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在新加坡举行了“汪辜会谈”。
②辜家是清康熙初年从泉州迁台的,世居台湾鹿港,“鹿港辜家”在台湾家喻户晓。
辜振甫生于日本统治下的台湾,成长于中华文化孕育下的家庭,是唱着“教忠教孝的中国京戏”,吟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论语》长大的。
50年代以地主的身份参与了土地改革。
其间他在台湾“经贸外交”方面,建立了台湾与印尼的直接贸易关系,并为台湾纺织业打开了印尼市场。
到了60年代,他成为台湾政商界的重量级人物,受到蒋氏父子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