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对、2进行零序保护的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21.19 KB
- 文档页数:8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作者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所在院系专业班级目录第一章绪论 (2)第1.1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概论 (2)第1.2节继电保护的构成与分类 (3)第二章数据分析 (3)第2.1节数据的分析和整理 (3)第2.2节继电保护的作用 (4)第2.3节计算系统中个原元件主要参数 (4)第2.4节节元件参数一览表 (5)第2.5节输电线路PT和CT的选择 (10)第三章短路电流计算 (11)第3.1节短路计算的目的规定和步骤 (11)第3.2节运行方式的确定 (11)第3.3节短路电流周期计算 (12)第四章电力网电流保护整定和灵敏度检验 (23)第4.1节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 (23)第4.2节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24)第五章电力网相间距离保护整定计算与灵敏度检验 (29)第5.1节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29)第5.2节距离保护整定计算 (30)第六章电力网零序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35)第6.1节概述 (35)第6.2节零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36)第6.3节零序接地距离保护 (38)第七章高频保护的整定 (40)第八章自动重合闸装置的配置 (43)第7.1节自动重合闸的作用和要求 (43)第7.2节自动重合闸的配置 (43)附录 (44)参考文献 (48)第一章绪论第1.1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概论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隶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从工业生产的角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力工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职责。
继电保护包括继电保护技术和继电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技术是一个完整的电力技术理论体系。
它主要由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继电保护原理及实现、继电保护配置设计与继电保护运行及维护等技术构成。
1.1.1 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电力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地位最为重要的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乃至社会稳定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35kv继电保护课程设计35kV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引言:35kV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以35kV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为主题,探讨继电保护的原理、工作方式以及常见的故障保护方案。
一、35kV继电保护的原理继电保护是通过电流、电压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发生故障,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35kV继电保护系统由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继电器等组成。
当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时,电流和电压会发生异常变化,继电保护系统通过检测这些变化来判断故障类型和位置,并发出保护信号。
二、35kV继电保护的工作方式35kV继电保护系统采用了多级保护的工作方式,即根据故障的严重程度和位置,分为主保护、备用保护和辅助保护等级。
主保护是最重要的保护等级,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主要故障,并及时切除故障部分,保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备用保护作为主保护的补充,当主保护出现故障时起到替代保护的作用。
辅助保护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次要故障,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防止次要故障扩大影响整个电力系统。
三、35kV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保护方案1. 过流保护:过流保护是最常见的故障保护方案之一,主要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短路故障。
当电流超过额定值时,过流保护会立即切除故障部分,以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2. 零序保护:零序保护是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接地故障的保护方案。
当电力系统中发生接地故障时,零序保护会检测到电流和电压的不平衡情况,并发出保护信号,切除故障部分。
3. 过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是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过电压情况的保护方案。
当电压超过额定值时,过电压保护会发出保护信号,切除故障部分,以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4. 欠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是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欠电压情况的保护方案。
当电压低于额定值时,欠电压保护会发出保护信号,切除故障部分,以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题目:三段式电流保护设计院系名称: 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气F1202学生姓名: 雷建磊学号:201216040103指导教师:邵锐教师职称:讲师评语及成绩:指导教师:日期:目录1 设计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 课题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具体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3 要完成的任务 (2)2 设计要考虑的问题 (2)2。
1 设计规程 (2)2。
1。
1 短路电流计算规程 (2)2。
1.2 保护方式的选取及整定计算 (2)2.2 本设计的保护配置 (3)3 短路电流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等效电路的建立 (3)3.2 保护短路点的选取 (4)3.3 短路电流的计算 (4)3.3。
1 最大方式短路电流计算 (4)3.3.2 最小方式短路电流计算 (4)4 保护的配合及整定计算 (5)4.1 主保护的整定计算 (5)4。
1。
1 保护I段电流的整定计算 (5)4.1。
2 保护II段电流的整定计算 (5)4.2 后备保护的整定计算 (6)4。
2。
1 动作电流的计算 (6)4。
2.2 动作时间的计算 (7)4。
2。
3 灵敏度校验 (7)5 二次展开原理图的绘制 (7)5。
1 原理接线图 (7)5。
2 交流回路展开图 (8)5.3 直流回路展开图 (9)6 继电保护设备的选择 (9)6。
1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9)6.2 继电器的选择 (9)7 保护的评价 (10)参考文献 (10)1 设计内容1。
1 课题简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主要包括课堂讲学、课程设计等几个主要部分。
继保零序保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继保零序保护的原理与重要性;2. 学生能掌握零序电流、电压的测量方法及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3. 学生能了解电力系统故障时零序保护的动作过程及保护范围的确定;4. 学生能解释零序保护参数的整定原则及其对电力系统保护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电力系统故障案例,提出合理的零序保护方案;2. 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验证零序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3. 学生能运用专业软件对零序保护进行仿真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继保零序保护,培养对电力系统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2. 学生能够认识到团队合作在电力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增强团队协作意识;3. 学生在探索零序保护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对电力工程技术的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高年级专业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操作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零序保护原理- 零序电流产生机理及特点- 零序电压产生机理及特点- 零序保护动作原理及分类2. 零序电流、电压测量方法- 零序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式及测量原理- 零序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及测量原理- 测量设备的选择与应用3. 零序保护装置工作原理- 零序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 零序电压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 零序保护装置的配置与调试4. 零序保护参数整定- 零序电流保护参数整定原则- 零序电压保护参数整定原则- 保护参数对电力系统保护的影响分析5. 故障案例分析- 实际电力系统故障案例分析- 零序保护动作过程分析- 零序保护方案优化6. 实践教学- 零序保护装置的实验操作- 零序保护装置的仿真分析- 专业软件在零序保护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1-2周:零序保护原理及测量方法3-4周:零序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及参数整定5-6周:故障案例分析与实践教学7-8周:课程总结与考核教材章节关联:《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三章: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四章:零序电流保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五章:零序电压保护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地讲解零序保护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及参数整定等,使学生对零序保护知识有全面、深入的理解。
课题: 发电机继电保护设计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日期:2016.6。
14~2016.6。
25成绩:目录1。
绪论 (1)1.1继电保护概述 (1)1.2继电保护基本要求 (1)2.发电机变压器参数 (2)2.1 原始资料 (2)2.2发电厂规模 (5)2.3主接线(一机组一出线) (5)2。
4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5)3。
短路电流计算 (6)3.1相关短路点及短路方式的选择 (6)3.2 短路计算点的选择 (7)3.3 整定电流选择 (9)4.发电机保护配置的选取及整定原则 (9)4.1发电机的保护配置 (9)4。
2发电机纵差保护整定 (10)4.3发电机的定子单相接地保护 (11)4.4发电机的负序过电流和转子接地保护 (11)4。
5发电机的失磁保护 (12)4.6发电机的其他保护 (12)5。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13)5.1发电机纵差保护整定 (13)5.2过电流保护整定 (14)5。
3过负荷保护整定 (15)6.仿真图 (16)7.总结 (17)8。
参考文献 (17)9.附录 (18)1.绪论1。
1继电保护概述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由于电气设备的绝缘老化、损坏、雷击、鸟害、设备缺陷或误操作等原因,可能发生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
最常见的而且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各种类型的短路,最常见的不正常运行状态是过负荷,最常见的短路故障是单相接地.这些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严重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这就需要继电保护装置来反应设备的这些不正常运行状态。
所谓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所发生的故障或不正常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它的基本作用是:①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地、迅速地、有选择性地将故障设备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以保证系统其余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并使故障设备不再继续遭受损坏.②当系统发生不正常状态时,能自动地、及时地、有选择性地发出信号通知运行人员进行处理,或者切除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故障的电气设备。
第 2.3 节零序电流保护主要针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大电流接地系统)。
特征和差异:1)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三相对称,没有负序和零序分量。
2)不对称故障时,会产生负序或零序分量。
其中,零序分量(特征)总是伴随着不对称接地故障的发生而产生,据此,可构成反映不对称接地故障的零序电流保护。
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对称分量法3.5.1 对称分量法原理:一个不对称的三相量可以分解为正序、负序和零序三个对称的三相量。
正序分量:大小相等,相位彼此差120°,相序和正常运行方式一致;负序分量:大小相等,相位彼此差120°,相序和正常运行方式相反;零序分量:大小相等,相位相同。
各序相量间的关系:正序分量21111,b a c a F a F F aF ==负序分量22222,b a c a F aF F a F ==零序分量0000,b a c a F F F F ==其中310120j e a j +-==3102402j e a j --==写成矩阵形式1222011111a a b a c a F F F a a F F a a F ⎡⎤⎡⎤⎡⎤⎢⎥⎢⎥⎢⎥=⎢⎥⎢⎥⎢⎥⎢⎥⎢⎥⎢⎥⎣⎦⎣⎦⎣⎦简写为P SF TF =2121113111a a T a a -⎡⎤⎢⎥=⎢⎥⎢⎥⎣⎦1S PF T F -=212201113111a a a b a c F a a F F a aF F F ⎡⎤⎡⎤⎡⎤⎢⎥⎢⎥⎢⎥=⎢⎥⎢⎥⎢⎥⎢⎥⎢⎥⎢⎥⎣⎦⎣⎦⎣⎦•在三相系统中三相线电压之和恒等于零,故线电压中没有零序分量。
在没有中性线的星形接线中,三相电流之和为零,故不存在电流的零序分量。
在三角形接法中,线电流是相电流之差,相电流中的零序分量在闭合的三角形中自成环流,线电流中没有零序分量。
在星形连接方式中零序电流必须以中性线(地线)作为通路,且中性线中的零序电流为一相零序电流的3倍。
供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及特点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中性点的接地方式与供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过电压水平、保护装置配置等有关,直接影响系统的可靠性、连续性、主变压器和发电机的运行安全性以及对通讯线路的干扰等。
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报告(2016 ——2017 学年第二学期)姓名:专业班级:电气本1603学号:河南理工大学电力系课程设计任务:根据以上资料,对本变电站进行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
1课程设计的目的(1)加深课堂理论的学习和理解;(2)得到一定的工程实践锻炼;(3)获得将基础理论知识与具体工程实例相结合,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保护配置分析2.1变压器保护配置分析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大量使用的重要电气设备,它的故障将对供电可靠性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它的安全运行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
由于大同量的电力变压器是十分昂贵的元件,因此,必须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和重要程度来考虑装设性能良好、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
变压器的内部故障可以分为油箱内和油箱外故障两种。
油箱内故障包括绕组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路以及铁芯的烧毁等。
对于变压器来讲,这些故障都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油箱内部发生故障所产生的电弧,将引起绝缘物质的剧烈气化,从而可能引起爆炸,因此这些故障应该尽快加以切除。
油箱外的故障,主要是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的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
上述接地短路均是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网的一侧而言。
变压器的不正常工作状态主要有:由于变压器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和中性点过电压;由于负荷产国额定容量引起的过负荷,以及由于漏油等原因而引起的油面降低。
此外,对于大容量变压器,由于其额定工作时的磁通密度相当接近于铁芯的饱和磁通密度,因此在过电压或者低频率等异常运行方式下,还会发生变压器的过励磁故障。
对于上述故障和异常工作状态及容量等级和重要程度,根据《规程》的规定,变压器应装设相应保护装置。
2.1.1变压器保护配置原则(1)电压在 10kV 以上、容量在 10MVA 及以上的变压器,采用纵差保护。
对于电压为 10kV 的重要变压器,当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也可采用纵差保护。
继电保护原理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常见电力系统故障类型及其对系统的影响,并了解继电保护在故障处理中的作用。
3. 学生能够解释不同类型的继电保护原理,如过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等,并分析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继电保护原理,分析和设计简单的继电保护系统。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提高运用继电保护知识解决实际电力系统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继电保护实验,通过实践加深对继电保护原理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力系统的责任感,意识到继电保护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学习继电保护的严谨性和精确性,培养科学精神和细致工作的态度。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实验和案例分析,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电力系统专业课程,强调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能够将原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和电路原理背景,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要与实际电力系统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2.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使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概述- 电力系统故障类型及影响- 继电保护的定义与作用- 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2. 继电保护原理- 过电流保护原理- 距离保护原理- 差动保护原理- 零序保护原理3. 继电保护装置与应用- 继电保护装置的分类与选型- 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与协调-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4. 继电保护系统设计- 继电保护系统设计原则- 继电保护参数整定方法- 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5. 继电保护实验- 实验原理与实验方法- 继电保护装置的操作与调试- 实验结果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继电保护概述第二周:过电流保护原理第三周:距离保护原理第四周:差动保护原理第五周:零序保护原理第六周:继电保护装置与应用第七周:继电保护系统设计第八周:继电保护实验教材章节关联:《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一章 继电保护概述第二章 过电流保护第三章 距离保护第四章 差动保护第五章 零序保护第六章 继电保护装置与应用第七章 继电保护系统设计第八章 继电保护实验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 对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装置构成、工作原理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讲解,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号: XXXXXXXXX指导教师: XXXX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2 年7 月 7日1 设计原始资料具体题目系统接线图如下图,发电机以发电机-变压器组方式接入系统,开机方式为两侧各开1台机,变压器T6 1台运行。
参数为:φ115/E = 1.G3 2.G35,X X ==Ω 1.G1 2.G15,X X ==Ω 1.T1 1.T45,X X ==Ω 0.T10.T415,X X ==Ω 1.T615,X =Ω 0.T620,X =Ω A-B 50(138%)km L =⨯+B-C 40km,L =线路阻抗120.4/km,Z Z ==Ω 0 1.2/km,Z =Ω I rel 1.2,K =II rel 1.15K =。
系统接线图试对1、2进行零序保护的设计。
要完成的内容⑴ 请画出所有元件全运行时三序等值网络图,并标注参数;⑵ 分别求出1、2零序Ⅰ、Ⅱ、Ⅲ段的定值,并校验灵敏度;⑶ 保护1、2零序Ⅰ、Ⅱ是否需要方向元件。
2 分析要设计的课题内容(保护方式的确定)设计规程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110~220kV 有效接地电力网线路,应按下列规定装设反应接地短路和相间短路的保护装置。
⑴ 对于接地短路:① 装设带方向和不带方向的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② 零序电流保护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装设接地距离保护,并应装设一段或两段零序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⑵ 对于相间短路:① 单侧电源单回线路,应装设三相多段式电流或电压保护,如不能满足要求,则应装设距离保护;② 双侧电源线路宜装设阶段式距离保护。
本设计的保护配置主保护配置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是三相对称的,其零序、负序电流值理论上是零。
多数的短路故障是不对称的,其零、负序电流电压会很大,利用故障的不对称性可以找到正常与故障的区别,并且这种差别是零与很大值得比较,差异更为明显。
所以零序电流保护被广泛的应用在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中。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号:
指导教师: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2 年7 月 7日
1 设计原始资料
1.1 具体题目
系统接线图如下图,发电机以发电机-变压器组方式接入系统,开机方式为两侧各开1台机,变压器T6 1台运行。
参数为:
φ115/E = 1.G3 2.G35,X X ==Ω 1.G1 2.G15,X X ==Ω 1.T1 1.T45,X X ==Ω 0.T10.T415,X X ==Ω 1.T615,X =Ω 0.T620,X =Ω A-B 50(138%)km L =⨯+B-C 40km,L =线路
阻抗120.4/km,Z Z ==Ω 0 1.2/km,Z =Ω I rel 1.2,K =II rel 1.15K =。
系统接线图
试对1、2进行零序保护的设计。
1.2 要完成的内容
⑴ 请画出所有元件全运行时三序等值网络图,并标注参数;
⑵ 分别求出1、2零序Ⅰ、Ⅱ、Ⅲ段的定值,并校验灵敏度;
⑶ 保护1、2零序Ⅰ、Ⅱ是否需要方向元件。
2 分析要设计的课题内容(保护方式的确定)
2.1 设计规程
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110~220kV 有效接地电力网线路,应按下列规定装设反应接地短路和相间短路的保护装置。
⑴ 对于接地短路:
① 装设带方向和不带方向的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
② 零序电流保护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装设接地距离保护,并应装设一段或两段零序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⑵ 对于相间短路:
① 单侧电源单回线路,应装设三相多段式电流或电压保护,如不能满足要求,则应装设距离保护;
② 双侧电源线路宜装设阶段式距离保护。
2.2 本设计的保护配置
2.2.1 主保护配置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是三相对称的,其零序、负序电流值理论上是零。
多数的短路故障是不对称的,其零、负序电流电压会很大,利用故障的不对称性可以找到正常与故
障的区别,并且这种差别是零与很大值得比较,差异更为明显。
所以零序电流保护被广泛的应用在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中。
2.2.2 后备保护配置
距离保护是利用短路发生时电压、电流同时变化的特征,测量电压与电流的比值,该比值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如果短路点距离小于整定值,则保护装置动作。
在保护1、2、3和4处配备三段式距离保护,选用接地距离保护接线方式和相间距离保护接线方式。
3 短路电流及残压计算
3.1 等效电路的建立
将本题中的系统简化成三序电压等值网络,即正序网络如图1所示;负序网络如图2所示;零序网络,图3所示。
X1G3
图3.1 正序网络
图3.2 负序网络
图3.3 零序网络
3.2 保护短路点的选取
母线A处分别发生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求出流过保护2的最大零序电流。
母线B处分别发生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求出流过保护1和4的最大零序电流。
母线C处分别发生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求出流过保护3的最大零序电流。
3.3 短路电流的计算
整理线路参数
⑴ B 母线分别发生单相接地和两相接地短路时的等值网络。
单相接地短路时,故障端口正序阻抗为
故障端口负序阻抗为 2115.8902()Z Z ∑∑=Ω=
故障端口零序阻抗为 00.10.AB 0.T60.T30.BC ()||||()13.4324()T Z X Z X X Z ∑=++=Ω 单相接地短路时 01max 102E I Z Z ϕ
=∑∑+=0144
.139902.1423/115+⨯=1.5443(kA) 两相接地短路时 02max 102E I Z Z ϕ=∑∑+=0144
.1329902.143/115⨯+=1.6192(kA) ⑵ A 母线分别发生单相接地和两相接地短路时的等值网络。
故障端口正序阻抗为
故障端口负序阻抗为 21 8.3712()Z Z ∑∑==Ω
故障端口零序阻抗为 00.T40.BC 0.T60.AB 0.T1[||]||Z X X X X X ∑=++(
) 12.8850()=Ω 单相接地短路时
'010115/ 2.2410(kA)228.371212.8850
E I Z Z ϕ∑∑===+⨯+ 两相接地短路时
"010 1.9447(kA)2E I Z Z ϕ∑∑=
==+ ⑶ C 母线分别发生单相接地和两相接地短路时的等值网络。
单相接地短路时, 故障端口正序阻抗为
故障端口负序阻抗为 21 8.3712()Z Z ∑∑==Ω
故障端口零序阻抗为
单相接地短路时
'010115/ 2.2978(kA)228.371212.1530
E I Z Z ϕ∑∑===+⨯+ 两相接地短路时
"010 2.0319(kA)2E I Z Z ϕ∑∑===+
4 保护的配合及整定计算
4.1 主保护的整定计算
4.1.1 动作值(如动作电流)
⑴ 1零序Ⅰ段躲开下一条线路出口处单相或两相接地时出现的最大零序电流 ⑵ 1零序Ⅱ段与下一条线路Ⅰ段配合,即与3的Ⅰ段配合
分支系数 0.T10.AB 0b 0.T61576.2 5.5620
X X K X +==+= ⑶ 2零序Ⅰ段躲开下一条线路出口处单相或两相接地时出现的最大零序电流
4.1.2 动作时间
保护1的Ⅰ段和2的Ⅰ段均为零序速断电流保护,故动作时间均为0s,保护1的Ⅱ段为限时零序电流速断,比Ⅰ段延迟一个△t,故保护1的Ⅱ段的动作时间为0.5s 。
4.1.3 灵敏度校验
4.2 后备保护的整定计算
4.2.1 动作值(如动作电流)
⑴ 保护1的Ⅲ段保护按躲开末端最大不平衡电流
⑵ 保护2的Ⅲ段保护按躲开末端最大不平衡电流
4.2.2 动作时间
保护1的Ⅲ段保护与下段线路配合,动作时间比Ⅱ段的动作时间延迟△t ,故动作时间为1s 。
4.2.3 灵敏度校验
保护1的Ⅲ段保护,作为近后备保护
d.0B 1m 0.dz133 1.619223.4894 1.30.2068
I K I ⨯=
==>满足要求 作为远后备保护 d.0C 1m 0.dz133 2.297833.3337 1.20.2068
I K I ⨯===>满足要求 保护2的Ⅲ段保护,作为近后备保护 d.0A 1m 0.dz133 2.241033.3317 1.30.2017I K I ⨯=
==>满足要求
综上可知:在零序电流保护的配置和保护中,保护1有I 段、II 段和III 段,而保护2只配置I 段、III 段保护,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5 继电保护设备的选择
电流互感器TA 是将一次系统大电流转变为二次系统小电流的设备。
选择电流互感器时,应根据安装地点和安装方式选择其型式。
⑴ 种类和型式的选择。
35kV 及以上配电装置宜采用油浸瓷箱式绝缘结构的独立式配电装置。
⑵ 一次回路额定电压和电流的选择。
一次回路额定电压
N U 和1N I 应满足:
一般情况下可按变压器额定电流的1/3进行选择。
⑶ 准确级和额定容量的选择。
对测量精确度要求较大的大容量发电机、系统干线、发电企业上网电量等宜用0.2级;装于重要回路的互感器,准确级采用0.2~0.5级。
根据以上分析,选LJBJ-110kV 干式电流互感器。
6 二次展开原理图的绘制
6.1 保护测量电路
保护1交流测量回路如图6.1,直流测量回路如图6.2;保护2交流测量回路如图
6.3,直流测回路如图6.4。
图6.1 保护1交流测量回路 图6.2 保护1直流测量回路 图6.3 保护2交流测量回路 图6.4 保护2直流测量回路
6.2 保护跳闸电路
保护1跳闸回路如图6.1,保护2跳闸回路如图6.2。
图6.5 保护1跳闸回路
图6.6 保护2跳闸回路
7 保护的评价(结论)
对零序电流保护的评价:零序电流保护通常由多段组成,一般是四段式,并可根椐运行需要增减段数。
为了某些运行情况的需要,也可设置两个一段或二段,以改善保护的效果。
接地距离保护的一般是二段式,一般都是以测量下序阻抗为基本原理。
接地距离保护的保护性能受接地电阻大小的影响很大。
当线路配置了接地距离保护时,根椐运行需要一般还应配置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
特别是零序电流保护中最小定值的保护段,它对检测经较大接地电阻的短路故障较为优越。
因此,零序电流保护不宜取消,但可适当减少设置的段数。
零序电流保护和接地距离保护一般按阶梯特性构成,其整定配合遵循反映同种故障类型的保护上下级之间必须相互配合的原则,主要考虑与相邻下一级的接地保护相配合;当装设接地短路故障的保护时,则一般在同原理的保护之间进行配合整定。
参考文献
[1] 张保会,尹项根主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92-153.
[2] 谭秀炳,铁路电力与牵引供电继电保护[M].城都:西南交通大学出
版社,1993:100-134.
[3] 于永源,杨绮雯.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