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站任务书-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7
一、换热器检修流程二、换热器检修方案工机具一览表消耗材料一览表三、换热器检修规程一、换热器检修流程1.目的与适用范围保证设备的检修质量达到规范要求,保证设备检修过程的安全、可靠。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化工企业中设计压力不大于 6.4Mpa,设计温度大于-20℃,小于520℃的壳式换热器的维护和检修。
根据检修周期一般可分为中修与大修,具体检修内容一般由甲方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2.引用标准及编制依据《设备维护检修规程之换热器维护检修规程》 HG25004-913.工作内容及操作流程4.操作程序及技术要求4.1 施工准备4.1.1 主要工机具准备:准备好施工用工机具,检验合格,并运到施工现场。
4.1.2 技术交底:技术人员应对检修人员进行全面的施工技术交底。
4.1.3 应在工艺处理完毕,并由业主出具设备开工单后方可进行施工。
4.2 管壳式换热器检修4.2.1 解体a) 拆封头:拆封头时应注意避免将密封面损伤。
b) 抽芯:用手动葫芦或卷扬机缓慢的将管束从壳体中抽出,在抽芯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损坏换热管。
4.2.2 对换热器的清理a) 密封面的清理、研磨:将旧垫片取下后,用砂纸或非金属硬片之类的工具将铁锈及其他污物清除干净,特别要注意将密封沟槽内的残留密封胶去除干净,不得在密封面留下任何划痕,必要时可用研磨沙进行研磨。
b) 清扫壳程和管程积存的污垢。
c) 常见的清理方法●机械除垢法:利用各种铲削刷等工具清理,并用压缩空气、高压水和蒸汽等配合清理,当结垢较严重或全部堵死时,可用管式冲水钻(捅管机)冲洗。
●冲洗法:利用高压水泵打出的水通过调节阀,再经过高压软管通至手枪试喷射枪进行喷射清理污垢,若在水中混入石英砂效果更好。
●化学除垢法:可根剧结垢物的化学成份采用酸洗或碱洗,采用化学清洗时必须加入缓蚀剂或用清水冲洗以防止腐蚀设备。
4.2.3 检查与维修4.2.3.1封头、壳体检查与维修在清理工作结束后,应检查换热器内部构件有无变形断裂松动,防腐层有无变质脱落鼓泡,内部有无腐蚀局部凹陷等,并视情况进行修理,要重点检查封头过渡区,焊缝接头区及多次返修的部位。
精心整理换热站设计任务书建筑环境与设备教研室2011年1月1日换热站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上城住宅小区换热站课程设计二、原始资料1、建筑物修建地区:长春2、气象资料:查阅《规范》及相关手册3、小区采暖热负荷:Q=4000+学号×100(kw)4567812要求等。
3、设计计算书用统一的16开专用纸书写。
包括:设计题目、摘要、目录、设计原始资料、方案确定、设备选择、水力计算、绘制草图、参考文献、致谢等。
四、建议时间安排1.方案设计:1天。
2.换热站设计计算:1天。
3.施工图绘制:4天。
4.撰写说明书:1.5天。
五、参考文献:1.李善化,康慧.实用集中供热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2.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3.《工业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编写组》.工业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4.贺平,孙刚。
供热工程(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5.6.7.8.2004换热站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目的换热站设计是《流体输配管网》、《暖通空调》、《燃料与燃烧设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设计,掌握采暖热源的换热站设计程序、方法、步骤有关的基本知识,训练绘图技能。
做到能够分析和解决集中供热中的一些工程技术问题。
二、设计步骤及内容1、确定热源(换热站)的位置需考虑的因素(1(2232((③应考虑水泵联合运行的情况。
④在水压图中表示出循环水泵的扬程。
(3)定压系统的选择与计算定压方式有:变频水泵定压、补给水泵定压、气压罐定压。
选择一种合理的型式并进行选择计算。
(4)选择水处理设备水处理方式有:钠离子水处理器,贝膜水处理器、静电水处理器。
选择一种合理的型式并进行选择计算。
(4)设计选择其它附属设备:补给水箱、过滤器、阀门等。
(5)换热站设备与管道布置。
(6)对换热站管道系统进行水力计算,并重新选择循环水泵。
三、设计成果设计成果分两部分:计算说明书与施工图绘制1、计算说明书设计计算书应包括:(((((2(1(2(1.2.3.4.撰写说明书:1.5天。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名称:换热设备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2014年2月换热设备设计设计者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日期:年月日一、设计内容管壳式换热设备设计的内容包括工艺设计和机械设计两方面。
本课程设计是把工艺参数、尺寸作为已知条件,在满足工艺条件的前提下,对换热设备进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计算,并从制造、安装、检修、使用等方面出发进行结构设计。
二、设计参数和技术特性指标(见后表)三、设计要求在阅读了设计任务书后,按以下步骤进行换热设备的机械设计。
1了解设计条件;2选材;3按设计压力计算壳体和管箱壁厚;4管子与管板连接结构设计;5壳体与管板连接结构设计;6管板厚度计算;7折流板、支持板等零部件的结构设计;8换热管与壳体在温差和流体压力联合作用下的应力计算;9管子拉脱离和稳定性校核;10判断是否需要膨胀节,如需要,则选择膨胀节结构型式并进行有关的计算;11接管、接管法兰、支座等的选择及开孔补强设计等。
换热设备设计任务书简图与说明设计参数及要求接管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指导书换热设备设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2014年2月修订1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的目的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是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设计所涉及到的课程主要有化工原理、工程材料、金属焊接、过程设备设计、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过程装备成套技术等。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通过综合运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独立完成典型化工设备的全部机械设计,包括设计参数的确定、标准和通用零部件的选用、主要零部件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强度设计及稳定性校核、施工图的绘制和技术要求的编写等,获得一次工程设计的实践训练,了解石油化工设备工程专业设计的一般方法,熟悉有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了解设备的主要结构,熟练掌握化工设备图的基本绘图特点和技巧。
本课程设计以石油炼制过程中主要的工艺设备换热器为设计对象,进行工艺设计和机械设计的全面训练。
××××有限公司标准安全操作规程文件编号:XXX-XXX-XXX 换热站换热器操作规程编制:审核:批准:版本:受控状态:20××年10月10日发布20××年10月10日实施标准、完整的Word版文档,下载后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适当修改,自由编辑,适合相关行业人员参考,实际使用请删除本行文字。
换热站换热器操作规程一、启动前的检查1、在启动换热器前检查各管路接口是否正确;2、检查进出口阀门是否开启;3、检查压力表、温度计是否完好4、检查换热器是否漏水。
二、运行1、启动水泵时,先开启换热器进口阀门1/4,全开出口阀门;2、待热交换器内部充满水时,再开进水阀门1/2及3/4,直至全开;3、如果进、出压差与设计压力差异很大时,应冲洗过滤器后,再进行运行。
三、停运1、逐渐关闭出口阀门;2、逐渐关闭进口阀门;3、将换热器的温度降到室内温度。
四、安全注意事项在焊接时禁止把地线搭在换热器的支座上。
生产岗位通用安全操作规程一、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工作纪律。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禁止脱岗,禁止与生产无关的一切活动。
二、认真执行岗位安全操作细则,防止割伤、碰伤、棒伤、砸伤、烫伤、踩滑、跌倒及身体被卷入转动设备等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三、开机前,必须全面检查设备有无异常,安全保护设施完好、并确认无人在设备上作业,方能启动运转。
启动后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按有关规程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机。
四、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禁止无证操作。
正确使用特种设备,开机时必须注意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挂上故障牌。
五、不准超高、超重装运各种原材料,不准超高堆放物料,防止倾斜倒塌伤人。
六、按章作业,有权拒绝上级或其他部门的违章指令,并可直接向上级报告,报告无效后越级向上反映。
七、搞好岗位安全文明生产,发现隐患应及时处理及上报。
1.Saphir 控制器操作面板功能介绍1.1操作面板按键功能:回到主菜单:回到上一页或上级菜单:时间程序:报警列表:向上移动光标:向下移动光标:向右移动光标;增加数值:向左移动光标;减小数值:确定1.2主菜单功能介绍主菜单中一共有四个子菜单主菜单日期和时间主画面系统参数密码功能1.2。
1 日期和时间显示系统的日期和时间1。
2.2 主画面程序中可以操作与查看的部分1.2.3 系统参数系统参数如背光亮度,语言选择等1。
2.4 密码功能输入密码,优先级从1111到8888,输入8888时用户可以修改程序中所有可以修改的参数,否则只能显示。
例Ⅰ:输入密码按移动光标到“密码"(page1),按进入page2.Page1 Page2 按,输入密码“8888”, 进入主菜单,现在可以修改所有参数。
Page3 Page4例Ⅱ: 查看参数“室外温度”在主菜单中按移动光标“程序”, 按转入page5,然后按转入page6Page5 Page6按移动光标至“模拟量",按转入page7,然后按移动光标至“室外温度”,现在可以查看该参数的数值。
Page7例Ⅲ: 修改参数“二次供温设定值”在page6 中的菜单中,按移动光标至“参数设定”, 按转入page8,然后按键移动光标至“二次供温设定值" (page9)Page8 Page9按键(page10),然后按键移动光标至“自动”处, 然后按键并修改“自动”为“手动”(page11).Page10 Page11按移动光标至该参数当前值“39。
9.0”, 然后按修改为“70。
0”(page13),然后按, 切换至page14。
参数修改完毕。
Page12 Page13例Ⅳ:修改参数“温度曲线”在page6 中的菜单中, 按移动光标至“参数设定”, 按转入page14,然后按键移动光标至“温度曲线" (page15)Page14 Page15按键(page16),然后按键移动光标至“Y1”处, 然后按键,”Y1"处不出现黑底,如(page17)。
烟道式光管钢管换热器设计计算(1)一、设计任务:设计某一有色熔炼炉烟气余热加热助燃空气的烟道式钢管换热器。
二、设计条件如下:1) 地下水平烟道的断面尺寸:mm 1700mm 1392⨯=⨯H W 2) 烟气成分(V/V , %)3) 入换热器的平均烟气标况流量:V h =2.15m 3/s; 4) 入换热器烟气温度:t h,i =700℃; 5) 入换热器空气标况流量:V c =1.55 m 3/s; 6) 入换热器空气温度:t c,i =20℃; 7) 出换热器空气温度:t c,o =350℃;三、设计工作要求:(1)确定换热器结构:(2)换热器热计算(包括设计计算与流体出口温度校验计算) (3)流体流动压降计算 (4)换热器技术性能 (5)总结(6)上交材料:设计说明书,换热器总图(1#)(手画)参考文献[1] 机械工程手册电机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机械工程设计手册(动力设备卷)(第二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2] 有色冶金炉设计手册编委会.有色冶金炉设计手册.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 [3] 余建祖.换热器原理与设计.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4] T.Kuppan.换热器设计手册.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一、设计任务:设计某一有色熔炼炉烟气余热加热助燃空气的烟道式光管钢管换热器。
二、设计条件如下:1) 地下水平烟道的断面尺寸:mm 1700mm 1392⨯=⨯H W 2) 烟气成分(V/V , %)3) 入换热器的平均烟气标况流量:Vh=2.15m3/s; 4) 入换热器烟气温度:t h,i =750℃; 5) 入换热器空气标况流量:Vc=1.55 m3/s; 6) 入换热器空气温度:t c,i =20℃; 7) 出换热器空气温度:t c,o =350℃;三、设计工作要求:(1)确定换热器结构:(2)换热器热计算(包括设计计算与流体出口温度校验计算) (3)流体流动压降计算 (4)换热器技术性能 (5)总结(6)上交材料:设计说明书,换热器总图(1#)(手画)参考文献[1] 机械工程手册电机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机械工程设计手册(动力设备卷)(第二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2] 有色冶金炉设计手册编委会.有色冶金炉设计手册.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 [3] 余建祖.换热器原理与设计.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4] T.Kuppan.换热器设计手册.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一、设计任务:设计某一有色熔炼炉烟气余热加热助燃空气的烟道式光管钢管换热器。
山东建筑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管壳式油冷却器设计课程:热交换器理论与设计院(部):热能工程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热电方向)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杨丽钱焕群完成日期:山东建筑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院系热能工程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热电方向)班级姓名课程设计题目:管壳式油冷却器设计课程设计时间:从2014 年1 月6 日到2014 年1月17 日一、课程的目的换热器课程设计是《热交换器理论与设计》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加强了解换热器工艺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掌握换热器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运算和制图能力。
同时,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二、设计技术参数和要求11号润滑油处理量:20Kg/s11号润滑油入口温度: 90℃11号润滑油出口温度: 45℃冷却水流量: 50Kg/s冷却水入口温度: 26℃冷却水工作压力: P = 0.1 MPa (表压)允许最大压力降:油侧 <0.08 MPa,水侧 <0.06 MPa三、设计内容和步骤根据给定条件,提出设计方案,编写设计说明书,绘制装配图和管板、折流板的零件图。
设计内容和步骤包括:1. 换热器型式、台数及流动方式的选择;2. 换热器流体流动空间的选择;3. 流体流速的选择;4. 管子和壳体材料的选择;5. 热计算。
包括确定流体的出口温度、定性温度,换热器的热负荷及平均温差计算。
6. 结构设计。
包括确定换热管直径和长度,确定壳体直径,确定折流板、拉杆等部件的尺寸及数量;选用分程隔板、纵向隔板、挡管、导流筒、防冲板等部件及其结构尺寸确定;要求长径比在4—10之间。
管壳式换热器属于压力容器,壳体应该进行强度计算,但是由于缺乏压力容器的学习,本次课程设计不要求进行强度计算。
7. 传热计算及阻力计算。
包括对传热系数和壁温的核算以及流通通道的阻力计算.要求实际传热面积比所需传热面积大10%—20%。
1211项目任务书项目编号:4项目名称:传热操作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11化工本1班项目总经理:姚方项目组成员:沈宏武汪震目录一、 运输任务: (4)二、 流程叙述: (4)三、 设备一览表: (4)四、 操作规程 (5)1、泵的操作规程 (5)1.1、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5)1.2、离心泵的启动 (5)1.3、停车操作 (6)2、传热器操作规程 (6)2.1开车步骤: (6)2.2停车步骤: (6)2.3检修: (6)五、 主要设备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处理 (6)1、离心泵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处理 (6)1.1离心泵的日常检查与维护保养 (6)1.2 常见问题处理 (7)2、换热器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处理 (8)2.1原因 (8)2.2现象 (8)2.3处理 (8)3、甲苯生产须知 (8)3.1危险性概述 (8)3.2急救措施 (8)3.3消防措施 (9)3.4泄漏应急处理 (9)3.5操作处置与储存 (9)六、 造价表 (10)七、 计算过程 (11)(一)、 输送甲苯设备的选取 (11)1、管径的选取 (11)1.1甲苯的物理性质 (11)1.2管径的计算 (11)2、泵的选取 (12)2.1、系统总能量损失f h ∑的计算 (12)2.2、扬程的计算 (13)2.3 允许安装高度 (14)3、计算结果一览表 (14)(二)、 输送水设备的选取 (14)1、管径的选取 (14)2、雷诺准数的计算 (14)3、系统总能量损失f h ∑的计算 (14)4、扬程的计算 (14)5、允许安装高度 (15)(三)、换热器设备的选取 (15)1、确定设计方案 (15)1.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15)1.2流程安排 (15)2、确定物性数据: (16)3、估算传热面积 (16)3.1热流量 (16)3.2平均传热温差 (16)3.3传热面积 (17)4、工艺结构尺寸 (17)4.1 管径和管内流速 (17)4.2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17)4.3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17)4.4壳体内径 (17)4.5折流板 (17)4.6其他附件 (18)5、换热器核算 (18)5.1热流量核算 (18)5.1.2管内表面传热系数: (18)5.1.3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 (19)5.1.4计算传热系数K C: (19)5.2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 (19)5.2.1管程流体阻力 (19)5.2.2壳程阻力 (20)6.工艺计算结果一览表 (20)7.结构设计结果一览表 (21)液体输送操作一、运输任务:甲苯液体从80℃冷却至45℃,处理量为13889kg/h,冷却介质采用15℃的工艺循环水,要求冷却水出口温度不高于30℃,热水送至其他反应车间,甲苯与水的操作压力都在0.4—0.6MPa,要求换热器的管程压降不大于0.01MPa,壳程压降不高于0.1MPa,设计管型换热器。
换热站设计任务书建筑环境与设备教研室2011年1月1日换热站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上城住宅小区换热站课程设计二、原始资料1、建筑物修建地区:长春2、气象资料:查阅《规范》及相关手册3、小区采暖热负荷:Q=4000+学号×100 (kw)4、一次管网:一班130~80℃;二班120~80℃。
三班110~70℃。
5、二次管网:一班95~70℃;二班80~60℃。
三班70~50℃。
6、二次管网资用压力0.25Mpa。
7、二次管网静水压力0.3Mpa。
8、室外给水管网供水压力为0.35Mpa。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1、设计方案方案力求:适用、安全、可靠、经济。
2、图纸要求(1)换热站设计说明(2)换热站设备平面布置图1:50;换热站平面图1:50(3)A-A剖面图1:50;B-B剖面图1:50;C-C剖面图1:50 (4)换热站流程图(选画)(5)换热站系统图1:50(系统图和剖面图任选其一)图纸尺寸为标准二号图。
图纸标注:相应的管道尺寸、标高、坡度、定位尺寸、引用的图集号、设备编号等。
设计说明:如流量、水压、管材、阀门、防腐、图例、施工要求等。
3、设计计算书用统一的16开专用纸书写。
包括:设计题目、摘要、目录、设计原始资料、方案确定、设备选择、水力计算、绘制草图、参考文献、致谢等。
四、建议时间安排1.方案设计:1天。
2.换热站设计计算:1天。
3.施工图绘制:4天。
4.撰写说明书:1.5天。
五、参考文献:1.李善化,康慧.实用集中供热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2.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3.《工业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编写组》.工业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4.贺平,孙刚。
供热工程(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5.付祥钊等.流体输配管网(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陆亚俊,马最良,邹平华.暖通空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7.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动力[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8.中华人民建设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换热站设计指导书建筑环境与设备教研室2008年1月1日换热站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目的换热站设计是《流体输配管网》、《暖通空调》、《燃料与燃烧设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板式换热器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HRBCP 版次/修改号:A/0 页数:第 1 页共 2 页1. 目的为正确指导员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机器设备正常运转,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适用于板式换热器操作岗位的作业指导。
3.权责3.1由板式换热器操作工负责操作运行。
3.2由维修主管及维修班长负责操作运行的监督、检查、和管理。
3.3由品控人员负责各质量控制点的监控。
4. 定义无5. 作业内容5.1 开机前5.1.1将水箱备满水。
5.1.2启动补水泵将机组将板式换热器和二次水循环水泵及二次水管路系统充满水,并排净内部空气。
5.1.3确认循环泵出口阀门处于全闭状态,将循环泵进口阀门全开。
5.2开机5.2.1接通电源,启动二次水循环水泵,随后缓慢打开出口阀门。
5.2.2在循环泵试车的二十分钟内,应不断检测水泵电机的温度升高值,并检查整个管网是否有漏点。
5.2.3在确认循环泵及管网工作正常后,缓慢打开板换上的热源进出口阀门,使流量逐渐达到规定要求。
5.2.4 调整控制面板上的预定温度和回水温度,使其达到设定值。
5.3 关机5.3.1缓慢关闭换热器热源进口阀,再关闭其出口阀,切断热源。
5.3.2缓慢关闭二次水循环水泵出口阀,随后停泵,切断电源。
5.4 注意事项5.4.1严禁换热器在无二次水运行状况下注入热源。
机组启动时,应先注入二次水运行,后注入热源。
5.4.2停机时应先切断热源进出口,后停泵。
禁止频繁切换二次水循环水泵。
5.4.3操作阀门应慢,以防水锤,损坏设备。
5.4.4热源注入机组的流量必须逐渐增大,使换热器密封垫缓慢受热,均匀膨胀。
注入热源达到规定流量的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6. 相关文件无制定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分发号7. 相关记录换热站操作记录8. 附件无文件标准用纸Page 2 of 2。
换热站设计任务书
建筑环境与设备教研室
2016年6月19日
换热站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住宅小区换热站课程设计
二、原始资料
1、建筑物修建地区:长春
2、气象资料:查阅《规范》及相关手册
3、小区采暖热负荷:Q=4000+学号×50 (kw)
4、一次管网:一班90~60℃;二班120~80℃。
5、二次管网:一班60~45℃;二班60~40℃。
6、二次管网资用压力0.25Mpa。
7、二次管网静水压力0.3Mpa。
8、室外给水管网供水压力为0.35Mpa。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1、设计方案
方案力求:适用、安全、可靠、经济。
2、图纸要求
(1)换热站设计说明
(2)换热站设备平面布置图1:50;换热站平面图1:50
(3)A-A剖面图1:50;B-B剖面图1:50;C-C剖面图1:50 (4)换热站流程图(选画)
(5)换热站系统图1:50(系统图和剖面图任选其一)
图纸尺寸为标准二号图。
图纸标注:相应的管道尺寸、标高、坡度、定位尺寸、引用的图集号、设备编号等。
设计说明:如流量、水压、管材、阀门、防腐、图例、施工要求等。
3、设计计算书
用统一的16开专用纸书写。
包括:设计题目、摘要、目录、设计原始资料、方案确定、设备选择、水力计算、绘制草图、参考文献、致谢等。
四、建议时间安排
1.方案设计:1天。
2.换热站设计计算:1天。
3.施工图绘制:4天。
4.撰写说明书:1.5天。
五、参考文献:
1.李善化,康慧.实用集中供热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2.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3.《工业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编写组》.工业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4.贺平,孙刚。
供热工程(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5.付祥钊等.流体输配管网(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陆亚俊,马最良,邹平华.暖通空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动
力[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8.中华人民建设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换热站设计指导书
建筑环境与设备教研室
2016年6月19日
换热站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
换热站设计是《流体输配管网》、《暖通空调》、《燃料与燃烧设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设计,掌握采暖热源的换热站设计程序、方法、步骤有关的基本知识,训练绘图技能。
做到能够分析和解决集中供热中的一些工程技术问题。
二、设计步骤及内容
1、确定热源(换热站)的位置需考虑的因素
(1)尽量靠近主要负荷及负荷密度较大处。
(2)应考虑整个管网的水力平衡性。
2、绘制换热站建筑平面图
①外墙370mm;内墙120mm;
②根据功能设换热间、配电间、值班室、卫生间和修理间等;
③门、窗、开间和进深以“3”为模数;
④室内外高差300mm(150mmm);
⑤标注两道尺寸线。
3、方案设计:
设计换热站工艺流程,绘制流程图。
2、换热站的设计计算
(1)选定换热器类型、规格、型号、数量。
宜选2~3台。
(2)循环水泵的选择计算
①根据流量,阻力损失初步选择循环水泵。
②应考虑水泵的台数及备用情况。
(一台备用)
③应考虑水泵联合运行的情况。
④在水压图中表示出循环水泵的扬程。
(3)定压系统的选择与计算
定压方式有:变频水泵定压、补给水泵定压、气压罐定压。
选择一种合理的型式并进行选择计算。
(4)选择水处理设备
水处理方式有:钠离子水处理器,贝膜水处理器、静电水处理器。
选择一种合理的型式并进行选择计算。
(4)设计选择其它附属设备:补给水箱、过滤器、阀门等。
(5)换热站设备与管道布置。
(6)对换热站管道系统进行水力计算,并重新选择循环水泵。
三、设计成果
设计成果分两部分:计算说明书与施工图绘制
1、计算说明书
设计计算书应包括:
(1)设计原始资料:所设计城市的相关气象资料、建筑条件等
(2)方案分析与确定:
换热站位置、换热站内设备的工艺流程、定压及各种主要设备的选择方案。
(3)主要设计内容(为上述“二、设计步骤与内容”的全部内容)要求应有换热站水力计算草图。
(4)设计成果总结
(5)参考文献
2、施工图绘制
(1)换热站设备与管道平面布置图
(2)换热站剖面图
(3)设计说明:主要内容:总热负荷,供热半径;热网敷设形式;管材、保温、阀门;系统的运行调节方式;工作压力及试压;所引用的标准图集;主要设备材料表,主要有:换热器、循环水泵、定压设备、水处理设备、补给水箱、过滤器、补偿器、调节阀等。
四、建议时间安排
1.方案设计:1天。
2.换热站设计计算:1天。
3.施工图绘制:4天。
4.撰写说明书:1.5天。
五、参考文献:
1.李善化,康慧.实用集中供热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2.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3.《工业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编写组》.工业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4.贺平,孙刚。
供热工程(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5.付祥钊等.流体输配管网(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陆亚俊,马最良,邹平华.暖通空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动力
[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8.唐山市热力总公司.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9.中华人民建设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10.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90)
建筑环境与设备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