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设计概论(原始社会陶器)
- 格式:ppt
- 大小:4.37 MB
- 文档页数:32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741] 考试科目名称:设计史及设计概论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中国工艺美术史:约60分工业设计史:约60分设计概论:约30分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论述题:3小题(选做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分析题:2小题(选做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中国工艺美术史考试目标:1、掌握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中风格演变的基本线索。
2、基本掌握中国工艺美术史的脉络,把握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相关的知识,包括每个朝代的基本风格倾向和演变,并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工艺美术发展的影响。
考试内容:一、原始社会时期(一)工艺美术的起源(二)原始时期的陶器原始时期的制陶技术、著名陶文化遗址,陶的种类、器型与代表作。
原始时期陶器造型图案风格的演变与生产环境的关联。
(三)原始时期的玉器原始时期玉器的器型、种类及著名遗址。
原始时期玉器的发展过程、社会功能及风格特征。
(四)原始时期的其他工艺品二、先秦时期工艺美术(一)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化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化的形态与时代背景。
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化的造型特征。
(二)夏、商、西周时期玉器、陶瓷及象牙器具夏、商、西周时期玉器、陶瓷及象牙器具的形态特征。
(三)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种类、工艺及装饰形态。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风格及时代。
(四)北方民族的青铜器北方民族青铜器的风格、艺术主题及与游牧生活的联系。
(五)春秋战国及以前的丝绸春秋战国及以前丝绸发展的状况。
春秋战国及以前丝绸发展的工艺、装饰风格。
(六)春秋战国的玉器春秋战国玉器风格、社会功能与时代。
(七)春秋战国及以前的漆器春秋战国及以前漆器的发展水平。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第3章中国设计溯源复习笔记一、史前时期(一)石器1.最早的石器设计(1)诞生从最初的以天然石块或棍棒为工具发展到有意识、有目的地挑选打制成器,作为敲、砸、刮、割的工具,最早的设计作品诞生。
(2)发展过程①早期石器没有固定的形制和固定的用途。
②旧石器时代晚期,能够使用磨光和钻孔的技术对石、骨和兽牙进行加工。
③为使用方便,人们在石器上安装木头或骨角的把柄,设计出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成的复合工具和复合武器。
④大约1万多年前,人们开始比较普遍地采用石器的磨制技术,器形更加规整,尖端与刃口更加锋利,表面更加光洁,更加符合使用的要求,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
(3)石器设计的提高①根据使用的要求选择硬度不同的石料和设计形态各异的器形。
②发现并掌握了诸如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的规律,并自觉地应用于设计活动中。
(二)陶器1.起源陶器最初是由舜开始设计制造的。
2.发展过程(1)距今1万年的湖南道县玉蟾岩出土的釜形陶器残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陶器资料。
(2)新石器时代晚期,由于陶窑、陶轮和封窑技术的发明应用,陶器的设计制造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可以设计制造出各种各样的陶器。
3.陶器设计的目的(1)陶器作为日用器皿,首先是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设计制造的。
(2)创造多种不同的装饰设计手法美化器物,其中彩绘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最为成功的一种装饰设计手法。
4.意义(1)陶器的设计发明不仅改变了原材料的化学性质,而且标志着人类设计由原始设计阶段进入了手工设计阶段,揭开了中国设计史上崭新的一页;(2)极大地丰富了诸如节奏、韵律、对称、呼应、均齐、平衡、对比、调和、比例、权衡等美的形式法则,对后世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中国原始陶器集实用与审美为一体,为设计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提供了诸多的启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建筑1.最早的居住方式(1)利用天然岩洞;(2)构巢而居。
设计学概论设计源流之一(中国部分)一、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1、石器是人类最主要的生产工具,石器工具的设计成为原始社会最早和最主要的设计内容。
发展:云南元谋(17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50万年前)→陕西“丁村人”和“河套人”(20万年前)打制→磨制粗糙→精细光洁单独→多零件、多材料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史称“新石器革命”2、在不断观察、揣摩实践过程中,人们的造型能力和对形式感的把握能力逐渐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得到萌启和发展,发现掌握了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的规律。
例:湖北江陵——新石器石铲南京——七孔石刀3、陶器(“火为精灵土为胎”的产物)工具是新石器时代的另一设计领域。
意义:陶器的设计发明不仅改变了原材料的化学性质,还是人类与自然斗争中获得的划时代的创造,标志这人类设计由原始设计阶段进入了手工设计阶段,从而揭开了中国设计史上崭新的一页。
4、几种不同的陶器(主要)①发现最早的陶器资料(中国):湖南道县玉蟾岩出土的釜形陶器残片,距今10,000年。
②彩陶:以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中心仰韶文化回纹、两眼纹半坡文化变体鸟纹盘和三角纹钵(秦安),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尖底瓶(对重心有认识)马家窑文化圆形、线结合网鱼尾纹(兰州)③黑陶:以黄河下游龙山文化为中心素有“蛋皮陶”之称,以雕刻形式存在④几何纹印陶:长江以南东南广大地区5、陶器用具多为汲水器、储藏器、饮食器、炊煮器等在造型上有共同特点:在最大限度内适应生活的不同需要而设计制作6、彩绘: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最为成功的一种装饰设计手法7、新石器时代陶器图饰①动物纹样②几何形图案:由线的粗细、疏密、长短、横竖、曲折、交叉和各种圆点、圈等相互有规律的排列组成,如正三角形、倒三角形、方格纹、网纹、旋纹、锯齿纹、圆圈纹等,以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和适合纹样进行构图。
③图案特点:黑白格自成形,阴阳相关、虚实相生,不同视角相同表现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常见以并列斜线和三角组成反复连续马家窑半山类型彩陶:双关图案⑤图案形式法则:节奏、韵律、对称、呼应、均齐、平衡、对比、调和、比例、权衡等8、祖先居住方式有两种:利用天然岩洞或构巢而局黄河流域: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其穴居和半穴居的建筑,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地面上的木架房屋。
第一章走近设计世界上的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大自然生成的,一类是人类创造的;山顶洞人用螺壳、石头和兽骨制成的项链;案例分析:论述题,陶器和青铜器体现人类造物的哪些思想?讲到早期人类的造物,陶器和青铜器是很典型的范例。
陶器是人类从洞穴走向平原时创造的存储物品使用的器皿,新石器时代由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改变了,对于生活器具的需求自然就高了起来。
陶器还需要分出石器和水器,又分出日用器、随葬器和礼器来。
陶器的造型和纹饰体现着很多原始文化。
那些看起来粗糙的陶器不自觉地包含着人类早期的审美意识,也体现了工艺过程的明显的设计行为,设计行为包括、选材、打制、研磨、穿孔、染色、装饰等等。
“虎食人卣”外观造型“虎食人卣”是我国商贷的青铜器,卣是一种酒器。
上有盖,有提梁,器型的设计就是根据商代传说的饕餮来设计的。
设计理念,设计思想体现在哪?英格兰南部的“司通亨治”是原始的宗教场所,有着人类最早的环境设计意识。
不仅仅在视觉的气场上,而且在空间的结构上,都有许多神秘的色彩。
越走进它,那种神秘感就越深,研究它,你不会知道哪些让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原始设计意念。
这是一个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或者说是控制人们思想的地方,在开口的马蹄形结构中,设计人有着非凡的天文,数学地质、结构上的科学的东西,也有原始的、巫术上的东西。
在夏至的早上,人们向东眺望,会发现那里正好是面对太阳升起的地方,于是司通亨治中的那块踵石就很重要,是夏至的时间到来的标志。
这个标志一定和当时人们的信仰有着关联性,有先知先觉的人就利用了人们信仰活动的需要,创造了巨石的结构和空间的形态。
人们不会去玩无聊的石头游戏,只有把这种场合和器具的创造当做比他们生命还重要的时候,才具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将这些设计视为至高无上的目标。
“蚂蚁椅”是丹麦的设计师雅可布森1952年设计的,是一把结构上很简单的椅子。
(与同类产品对比)对认识的认识最好的途径是通过同类产品的比较来分析作品1957年“蚂蚁椅”在意大利米兰家具展上获金奖;为什么这把椅子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从椅子的侧面看,线条是有优美的,能够完全考虑到人体曲线的需要,非常符合人体工学的原理,所以就座非常舒适,其实是形式上简洁、明快、结构简单,用料精打细算,它的坐面与靠背为一次成型的模压弯曲多层板,钢管腿,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比伊姆斯的设计更为简单、省料:其三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家具中它是最容易生产的那种,而且它可以叠起来存放:其四是由于作者对家具材料的色彩有多种选择方案,材料的语言特性就更强了,能适应于各种环境。
填空中国古代的《考工记》和古罗马老普林尼的《博物志》,都可视作设计学作为一门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选择)依据西方对美术学的划分方法对设计学作研究方向的划分。
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设计史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核心人物:佩夫斯纳、吉迪恩—两人被称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学家(填空)佩夫斯纳,出版的《现代运动的先锋》开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的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吉迪恩,致力于研究“无名的技术史”,出版了他的设计史名著《机械化的决定作用》一书,书中吉迪恩强调现代世界及其人造物一直受到科技与工业进步的持续影响,对设计史的研究应当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
设计史概论的奠基人及代表成就:森珀《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和里格尔《风格问题》森珀,德国建筑家、理论家,出版《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
森珀对装饰风格的功能及材料与技术的机械唯物主义阐述,及其引起的与里格尔的争辩导致里格尔在装饰研究方面系统地表明自己以艺术意志为核心的形式主义立场,这给后世学者就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的探讨奠定了完备的理论基础。
阿洛伊斯·里格尔,奥地利美术史学家,出版《风格问题》。
里格尔正是要通过对装饰的历史研究来进一步说明机械唯物主义美学的疏漏,并强调艺术作为一门心智的学科所必然有的精神性,里格尔将这种精神性称之为“自由的、创造性的艺术冲动”,即“艺术意志”。
将装饰艺术作为研究对象,里格尔试图针对森珀及其追随者而说明艺术品是一种创造性的心智成果,是积极地源于人的创造性精神的物质表现,而不是像森珀的追随者所认为的是对技术手段或自然原型的被动反应。
西方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是:荷加斯《美的分析》,其最早的设计批评理论是关于设计功能的探讨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理论著作是从19世纪开始出现的(有两种类型):一、1837年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琼斯和德雷瑟琼斯给装饰设计理论界作出的重要贡献是《装饰的基本原理》;德雷瑟将几何方式引入对自然形态装饰的研究二、针对工业革命的影响作出的反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普金、拉斯金和莫里斯。
第三章中国设计溯源设计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对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加工制作,随着人类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设计也从相对稳定的发展到以为特色的现代设计阶段。
▲3.1第一节史前时期3.1.1石器一、石器设计人们经过长期探索,开如较普遍地采用石器的磨制技术,即把经过选择的石块打制成石斧、石刀等各种工具的粗坯后,再用研磨的方法进一步加工,使器形更加规整,尖端与刃口更加锋利,表面更加光洁,更加符合使用的要求。
在石材的选择上,已十分注意石材的硬度、形状和纹理选择。
经过不断的观察、揣摩和实践,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得到了初步的萌启和发展,发现并掌握了诸如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的规律,并自觉地应用于设计活动中。
二、原始社会又称石器时代,分为(以石器为主)和(以石器为主)。
1、旧石器时代:石器。
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挑选石块,打制成石斧、石刀、石铲等各种工具。
由于石块粗笨,器形短小,为了使用方便,人们又在石器上安装木头或骨角的把柄,设计出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成的复合工具和复合武器。
2、新石器时代:石器。
不只是为了使石器光滑美观,且能使之工整、锋利。
最后有的还进行钻孔,以便于装柄或便于携带,以提高实用价值。
3、石器是人们最主要的生产工具,是原始社会最早和最主要的设计内容。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设计,除了的设计以外,另一个重要的设计领域就是的设计。
3.1.2建筑(非重点)1、最早的居住方式:一是利用天然岩洞;一是构巢而居。
2、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就地采材、因地制宜地营造自己固定居室的活动。
木架房屋――村落――下层架空、上层居住的干栏式建筑早期的原始,奠定了将来木构架建筑的雏形,揭开了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的序幕。
3.1.3服饰(非重点)1、原始服饰设计的起源:遮羞说、护体说、巫术说、装饰说。
2、原始服饰设计的发展把兽皮、树叶和羽毛之类披在身上-缝制衣服-丝织物-贝壳、兽牙等串成的类似项链的原始装饰品。
3、原始的服饰工艺:3.1.4 工具(非重点)(一)石器设计阶段――木器设计阶段狩猎工具与武器的设计中,和一直是最主要的器具。
设计概论《设计概论》核⼼笔记中国部分第⼀讲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器设计以打制⽯器为主的旧⽯器时代和以磨制⽯器为主的新⽯器时代。
▲中国新⽯器时代的设计,除了⽯器⼯具的设计以外,另⼀个重要的设计领域就是陶器⽤具的设计。
⼆、原始“彩陶”的设计所谓原始“彩陶”,是指⼀种绘有⿊⾊、红⾊装饰花纹的红褐⾊或棕黄⾊的陶器。
这个时期的⽂化,称之为“彩陶⽂化”。
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化”。
原始彩陶设计有下列⼏种:1、半坡型鱼形花纹:由写实逐渐演变为抽象,可以分为草体鱼纹和复体鱼纹。
⼈⾯鱼⾝盆和尖底瓶汲⽔器。
2、庙底沟型:装饰多⽤直线和曲线结合,构成曲边三⾓形。
鸟纹的应⽤更多,⽽纹饰的⿊⽩双关是它的特⾊。
3、马家窑型:点和螺旋纹的运⽤,艺术风格可⽤旋动、流畅来形容。
4、半⼭型:图案组织⼤体可以分为两种:⼀是⽤旋涡纹组成装饰;⼆是⽤葫芦形纹作⾯的分割,是装饰⾯区分为数个单位,并流⾏运⽤锯齿纹。
5、马⼚型:以⼈形纹(或称蛙纹)最有特⾊。
原始彩陶,还有典型的“龙⼭⽂化”,是以⼭东为中⼼,薄⽽光的蛋壳陶⼤量出现,是这类设计的突出特征。
彩陶的装饰设计,基本上是以⼏何纹的形式出现的。
彩陶图案设计中形式法则有:⽴对⽐法、分割法、多效装饰法、双关法。
第⼆讲三代及春秋战国时期艺术(重点)青铜器⼀.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商周时代青铜器依照它们的⽤途(种类)可以分为:(仅作了解,不做重点)1 、礼器:礼器⼜可分为:A、炊煮器,如⿍、⿀(li,⾳历) 等。
B、⾷器,如簋(gui,⾳轨) 、盂、簠(fu, ⾳甫) 、⾖等。
C、酒器,如觚(gu,⾳姑) 、爵、觶(zhi,⾳志) 、尊、卣(you,⾳有) 、壺、觥等。
D、⽔器,盤、匜(yi,⾳仪) 等。
2 、乐器:乐器有铃、鐃、⿎、鐘等。
3 、兵器:⼽、⽭、鏃等。
4 、⼯具和车马器⼆、青铜器的⽤途主要在于祭祖和维护统治秩序两个⽅⾯。
殷商以来,青铜器被⼤量⽤来祭祀祖先和⿁神。
设计学概论_简答题01.设计学的三个分⽀是什么?答:设计学的三个分⽀是: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
02.简述我国古代“经营”⼀词的含义?答: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作为中国古代美术及建筑理论中⼀个极为重要的概念,“经营”⼀词⼀直为古代艺术家和理论家所讨论。
03.设计史的历史分期是什么?答:森珀都装饰风格的功能及材料与技术的机械唯物主义阐述,及其引起的与⾥格尔的争辩导致⾥格尔在装饰研究⽅⾯系统地表明⾃⼰以艺术意志为核⼼的形式主义⽴场,这给后世学者就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的探讨奠定了完备的理论基础。
04.符号学理论对设计有什么影响?答:⼈类的意识领域就是⼀个符号的世界。
当代设计学借助符号学的⽅法是⾃⼰由技术—数学或美学—数学的理论⽽过渡到⼀种具普遍性的理论。
它不仅涉及到技术的物质性、功能性和审美状态的数值规定,还涉及到设计对象的产⽣、使⽤和适⽤与传播功能。
德国哲学家本赛对符号学在设计领域的应⽤作了开拓性的研究。
05.结构主义理论对设计有什么影响?答:结构主义理论是⼀种社会学⽅法,其⽬的在于给⼈们提供理解⼈类思维活动的⼿段。
对当代设计学产⽣重⼤影响的结构主义哲学家为福柯和巴特。
借助结构主义理论,正是要回答设计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06.解构⽅法理论对设计有什么影响?答:解构⽅法也是从符号学引申出来的⼀种分析⽅法,运⽤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化的以及语⾔的意义。
最早右哲学家德⾥亚提出的,揭露传统的偏见、⾃相⽭盾,注重详细解读。
07.简述设计与艺术的渊源?答:艺术有技能和技巧的意思,在古代,艺术不仅和美与道德有关,同时还和实⽤有关,⼈类早期的设计与艺术活动是融为⼀体的,只有随着社会分⼯的愈来愈细,才使得艺术从实际技术中分离出来,⽽艺术的观念也发⽣了变化,设计概念产⽣于意⼤利⽂艺复兴时期,在艺术定义最初系统地形成时,设计⼀词的界定同现代“设计”概念⼀样,其含义时宽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