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格检查与测量评分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7.87 KB
- 文档页数:4
幼儿体能测试标准表一、测试指标1.身体形态:包括身高、体重、坐高、肩宽、骨盆宽等指标,反映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2.身体机能:包括肺活量、心率、血压等指标,反映幼儿的生理功能状况。
3.身体素质:包括力量、耐力、灵敏度、协调性等指标,反映幼儿的身体素质状况。
二、测试内容1.身高体重测试:测量幼儿的身高和体重,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评估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2.坐高测试:测量幼儿坐高,反映幼儿躯干发育情况。
3.肩宽测试:测量幼儿肩宽,反映幼儿骨架发育情况。
4.骨盆宽测试:测量幼儿骨盆宽,反映幼儿髋部发育情况。
5.肺活量测试:测量幼儿肺活量,反映幼儿肺部功能状况。
6.心率测试:测量幼儿心率,反映幼儿心脏功能状况。
7.血压测试:测量幼儿血压,反映幼儿血液循环状况。
8.力量测试:通过让幼儿进行引体向上、俯卧撑等动作,评估幼儿的力量状况。
9.耐力测试:通过让幼儿进行长跑、仰卧起坐等动作,评估幼儿的耐力状况。
10.灵敏度测试:通过让幼儿进行快速反应、协调性等动作,评估幼儿的灵敏度状况。
11.协调性测试:通过让幼儿进行平衡木、跳绳等动作,评估幼儿的协调性状况。
三、测试方法1.身高体重测试:使用身高体重秤进行测量,测量时幼儿需脱鞋袜,立正姿势站立于秤台上,测量身高时眼睛应平视前方,避免头部倾斜影响测量结果。
2.坐高测试:幼儿坐在椅子上,双脚着地,背部紧靠椅背,测量从头顶到椅背的距离。
3.肩宽测试:幼儿站立姿势,双臂自然下垂,测量左右肩峰之间的距离。
4.骨盆宽测试:幼儿平卧于床上,双腿并拢并向前伸直,测量骨盆两侧髂嵴之间的最宽距离。
5.肺活量测试:使用肺活量计进行测量,幼儿需配合呼吸并用力吹气,吹气过程中不能中断,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6.心率测试:使用心电图仪进行测量,幼儿需安静状态下进行测量。
7.血压测试:使用血压计进行测量,幼儿需安静状态下进行测量。
8.力量测试:根据幼儿年龄和性别选择适合的力量动作进行测试。
9.耐力测试:根据幼儿年龄和性别选择适合的耐力动作进行测试。
最详细的儿童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尽的儿童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以便医生、护士和相关医疗人员能够全面评估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
本标准涵盖了儿童各个年龄段的体格指标,包括生长发育、体重、身高、心肺功能、骨骼发育等方面的考核指标。
二、考核指标1. 生长发育指标:- 体重增长情况:记录儿童自出生至今的体重增长曲线,比对标准生长曲线进行评估。
- 身高增长情况:记录儿童自出生至今的身高增长曲线,比对标准生长曲线进行评估。
- 头围增长情况:记录儿童自出生至今的头围增长曲线,比对标准生长曲线进行评估。
- 骨骼发育情况:进行骨龄评估,比对标准骨龄进行评估。
2. 体格检查指标:- 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或相关设备评估儿童的视力,将评估结果归类为优、良、差。
- 听力检查:通过听力测试仪或相关设备评估儿童的听力,将评估结果归类为正常、轻度损害、中度损害、重度损害。
- 心肺功能评估: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肺活量等方面的检查,将评估结果归类为正常、异常。
- 皮肤检查:检查儿童皮肤的光洁度、弹性、有无异常病变等情况,将评估结果归类为正常、异常。
- 骨骼健康评估:进行骨龄评估、骨密度检测等,将评估结果归类为正常、异常。
3. 体重指标:- 体重异常评估:根据儿童年龄、身高、性别等因素,比对国际标准体重指数(BMI)评估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 肥胖指数评估:计算儿童体重与身高的比值,根据标准肥胖指数评估儿童是否存在肥胖问题。
三、评分标准根据以上考核指标,对每个指标进行评分,将评分结果综合计算得出总体评分。
评分标准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特点进行调整,确保评估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
评分标准示例:- 优:90-100分- 良:80-89分- 及格:70-79分- 不及格:0-69分四、使用方法医生、护士和相关医疗人员可根据本标准提供的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通过详细检查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要求:(1)15分钟完成全面系统的检查。
(2)手法规范、熟练有序、检查项目完整、结果正确,并能判断阳性体征的临床意义(根据情况),爱护患者。
检查项目评分
1.准备工作(器具齐备,站位正确,爱护患儿) 1分
2.手法规范 1分
3.熟练有序 1分
4. 结果正确性 1分
5.检查项目完整 11分
(1)一般测量(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头围等)0.5分
(2)一般情况(精神、神志、反应等)0.5分
(3)口腔(扁桃体、咽部、黏膜等)0.5分
(4)眼、耳、鼻(巩膜黄染、结膜充血、眼窝凹陷、眼睑浮肿等)0.5分(5)头、颈(头形异常、囟门、颅骨软化等)0.5分
(6)皮肤(颜色、水肿、弹性、皮疹、出血点等)0.5分
(7)淋巴结(各部位大小、活动度等)0.5分
(8)胸廓(形状、鸡胸、肋串珠)0.5分
(9)心脏(视诊、触诊、扣诊、听诊)6分(各1.5分)
(10)胸(肺)部(视诊、触诊、扣诊、听诊)6分(各1.5分)
(11)腹部(视诊、触诊、扣诊、听诊)6分(各1.5分)
(12)神经系统:颈强直(1分)、克氏征(1分)、布氏征(1分)、巴氏征(1 分)、腹壁反射(1分)、膝腱反射(1分)、(神经系统疾病另定)6分(13)四肢关节、脊柱 0.5分
(14)外生殖器(包茎、睾丸下降等) 0.5分
注:第9-12项任选一项作详细的体格检查
注:第9-12项任选一项作详细的体格检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童体格测量与评价(依据《儿童保健技术规范》)一、目的通过定期体格测量,对儿童生长发育进行监测和评价,早期发现生长发育异常,及时进行干预,指导家长做好科学育儿及疾病预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二、操作流程及质量评定(一)准备。
1.双手的清洁卫生,预防交叉感染。
2.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检查动作轻柔,注意医疗安全,避免伤害隐患。
(二)操作流程。
1.体重(1)测量前准备:每次测量体重前需校正体重秤零点用砝码(0.5 kg)连续测量3次,记录每次体重秤显示结果;计算体重秤显示结果与砝码标准重(0.5 kg)的差值;计算差值的均值;若均值小于0.05kg说明体重秤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身长、头围测量误差不超过0.5cm。
(2)儿童脱去外衣、鞋、袜、帽,排空大小便,婴儿去掉尿布。
冬季注意保持室内温暖,让儿童仅穿单衣裤,准确称量并除去衣服重量。
(3)测量方法:测量时儿童不能接触其它物体。
使用杠杆式体重秤进行测量时,放置的砝码应接近儿童体重,并迅速调整游锤,使杠杆呈正中水平,将砝码及游锤所示读数相加;使用电子体重秤称重时,待数据稳定后读数。
记录时需除去衣服重量。
体重记录以千克(kg)为单位,至小数点后1位。
连续测2次,取平均值。
2.身长(身高)(1)测量前准备:2岁及以下儿童测量卧式身长,2岁以上儿童测量立式身高。
儿童测量身长(身高)前应脱去外衣、鞋、袜、帽。
(2)测量方法:测量身长时,儿童仰卧于量床中央,助手将头扶正,头顶接触头板,两耳在同一水平。
测量者立于儿童右侧,左手握住儿童两膝使腿伸直,右手移动足板使其接触双脚跟部,注意量床两侧的读数应保持一致,然后读数。
(3)测量身高时,应取立位,两眼直视正前方,胸部挺起,两臂自然下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60度,脚跟、臀部与两肩胛间三点同时接触立柱,头部保持正中位置,使测量板与头顶点接触,读测量板垂直交于立柱上刻度的数字,视线应与立柱上刻度的数字平行。
儿童体格测量与评价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要求分值扣分得分说明素质要求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1 服装、鞋帽整洁 1体格测量与评价温度室温保持在22-24℃,检查者温暖双手 1 物品体重秤、婴儿身长测量器、软尺、皮褶卡、钳板、垫布、包被、干净纸尿裤4 儿童脱去衣帽及纸尿裤、裸体或仅穿单衣 1体重1.检查体重秤是否放置平稳,称量工具置零 22.婴儿称体重时取平卧位,体重秤盘上铺垫布,一手托小儿头部,一手托臀部,放置于体重秤上53.1-3岁儿童取坐位或轻轻站在踏板中央的位置,3岁以上的儿童取站位,两手自然下垂,测量时不可晃动或者接触其他物体44.. 待称量工具指针或数字稳后读数,准确读数至0.01Kg并记录4 身长1.检查量床是否放置平稳,在躯干与量床接触部位辅垫布22. 3岁以内幼儿量卧位的身长,脱去帽、鞋、袜,穿单衣仰卧于量床底板中线上。
助手将头扶正,头顶接触头板,幼儿面部向上,测量者位于儿童右侧,左手握住双膝,使腿伸直,右手移动足板使其接触两侧足跟,读取测量值时应注意量床的两侧的刻度是否一致,然后读刻度。
53. 3岁以上幼儿量身高取立正姿势,两眼直视正前方,胸部稍挺起,腹部微后收,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脚跟、臀部和两肩胛间几个点同时靠着立柱,头部保持正直位置,然后测量。
使顶板与颅顶点接触,同时观察被测者姿势是否正确,然后读取立柱上的数字。
5 坐高4.测量者眼睛与滑动板在一个水平面上,准确读数至0.1cm并记录21.测量者左手使双腿屈膝90度,骶部紧贴底板,脊柱与底板垂直,右手移动足板紧贴臀部42.测量者眼睛与滑动板在一个水平面上,准确读数至0.1cm并记录2 头围 1.脱去帽子及解开发辫 12.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右侧眉弓上缘,左手中、食指固定软尺于枕骨粗隆,手掌稳定头部,右手将软尺紧贴头皮(避开发辫,分开头发)经左侧眉弓上缘回至零点53.软尺左右对称,不能打折。
儿童体格发育检查和评价技术规范一、体格发育检查1、一般状况(1)询问婴幼儿的喂养,大小便、睡眠等(2)观察小儿营养状况、神志、表情、反应、皮肤颜色、体位、行走姿势和孩子的语言能力。
2、一般测量(1)体温:腋下测温法(2)呼吸、脉搏:在小儿安静时进行。
呼吸频率可通过听诊或观察腹部起伏;脉搏最好检查股动脉或通过心脏听诊来检测。
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次数/分)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次数/分)年龄呼吸脉搏呼吸:脉搏新生儿 40~45 1 120~140 1:3<1岁 30~40 1 110~130 1: 1: 3~42~3岁 25~30 100~120 1: 1: 3~4(3)血压:根据年龄选择袖带,宽度应为上臂长度的1/2~2/3。
正常值:收缩压(mmhHg)=80+(年龄×2)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3、皮肤和皮下组织:注意有无红臀、湿疹、褶烂及破损,有无黄疸、苍白、皮疹或瘀点。
触摸皮肤弹性、皮下组织及脂肪的厚度。
4、淋巴结大小、数目、活动度、质地、有无粘连或压痛。
部位:颈部、耳后、枕部、腹股沟5、头部(1)头颅:大小形态、骨缝、前囟大小及紧张度、毛发有否枕秃、颅骨有否软化、乒乓感等。
(2)面部:有无唐氏面容。
(3) 眼、耳、鼻有无分泌物,炎症,沙眼等。
(4) 口腔:有无溃疡、鹅口疮,舌系带是否过短,咽部扁桃体有否红肿,有无龋齿。
6、颈部:有无斜颈、短颈;有无颈肌张力增高或迟缓。
7、胸部:检查胸廓有无畸形、肋外翻、串珠、鸡胸、赫氏沟等,以及心肺部听诊。
8、腹部:有无脐疝、腹块、压痛,肝、脾触诊。
9、髋部与臀部:注意有否髋关节脱位(外展试验,臀纹对称情况)。
10、四肢:注意有否畸形,多指,有否手镯,脚镯,“O”形腿,“X”形腿等。
手掌是否“通贯掌”。
11、生殖器:注意有无畸形,疝气,鞘膜积液,隐睾等。
二、体格评价小儿体格发育水平采用WHO参考值和《2005年中国儿童生长标准》,评价采用三项指标综合评价法,即根据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三项指标,对小儿的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小学生体质测试评分标准体质测试是衡量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健康管理。
为了确保体质测试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制定合理的评分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体质测试的评分标准,帮助学生和家长对测试结果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身高与体重评分标准身高和体重是衡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
基于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生理差异,可以采用百分等级评定身高和体重。
1. 身高评分标准- 超过90%:优秀- 75%-90%:良好- 50%-75%:正常- 10%-50%:发展不良- 低于10%:严重发展不良2. 体重评分标准- 超过90%:超重- 75%-90%:较重- 50%-75%:正常- 10%-50%:较轻- 低于10%:过轻二、视力评分标准良好的视力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至关重要。
视力评分标准通常根据裸眼视力或者佩戴矫正视力器具后的视力来进行划分。
1. 裸眼视力评分标准- 1.0以上:优秀- 0.8-1.0:良好- 0.6-0.8:正常- 0.5-0.6:轻度近视- 0.3-0.5:中度近视- 低于0.3:重度近视2. 佩戴矫正视力器具后视力评分标准- 1.0以上:优秀- 0.8-1.0:良好- 0.6-0.8:正常- 低于0.6:视力异常三、肺活量评分标准肺活量是评价学生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学生体能水平和运动能力。
通常采用年龄和性别进行评分。
1. 肺活量评分标准- 超过90%:优秀- 75%-90%:良好- 50%-75%:正常- 10%-50%:发展不良- 低于10%:极差四、灵敏度评分标准灵敏度是评价学生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性的重要指标,通过各种敏捷性测试来进行评分。
1. 灵敏度评分标准- 超过90%:优秀- 75%-90%:良好- 50%-75%:正常- 10%-50%:发展不良- 低于10%:极差五、柔韧性评分标准柔韧性是评价学生关节活动范围和身体灵活性的重要指标,常用坐位体前屈等测试来进行评分。
儿童体格检查记录表(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秀文档,欢迎下载)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学期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学期_______________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100分)附1.心脏5个听诊区①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 ②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 ③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 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又称Erb区; ⑤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2.颈项强直检查法:病人仰卧,检查者一手抵其胸部以固定上身,另手将其头抬起,先向两侧轻轻转动,然后再将头部向前屈曲。
正常时,颈部柔软,活动自如,并可使下颏抵达胸部,而且抬头时下肢不动。
布鲁金斯氏征(布氏征):患者去枕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托起患者后枕部,另一手按于其胸前,当头部被动上托,使颈部前屈时,双髋与膝关节同时不自主屈曲则为阳性。
克尼格氏征(克氏征):患者采用去枕仰卧位,一侧髋关节和膝关节成90°角弯曲,检查者将患者小腿上抬伸直,正常应该能够达到135°,如果遇到阻力或疼痛,则为阳性。
3.4.深反射:(1)肱二头肌反射:病人前臂曲肘90度,手掌朝下,检查者以左手托住该臂肘部,左拇提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右手持叩诊锤叩击左手拇指,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
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
(2)肱三头肌反射:病人上臂外展,前臂半屈,检查者左手托住病人肘关节,然后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上方的肱三头肌肌腱,反应为肱三头肌收缩,前臂稍伸展。
反射中枢在颈髓6~7节。
(3)桡骨膜反射:病人的前臂半屈半旋前位,检查者用叩诊锤轻叩其桡骨茎突。
正常反应为屈肘、前臂的旋前。
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
(4)膝反射:病人取坐位时,小腿完全松弛下垂与大腿成直角。
仰卧位时检查用左手托起两则膝关节使小腿屈成120度,然后用右手持叩诊锤叩击股四头肌肌腱。
儿童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及评分标准1. 介绍本文档旨在介绍儿童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及评分标准。
体质健康测试是对儿童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监测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为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和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2. 测试项目以下是常见的儿童体质健康测试项目:2.1 身高和体重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可以评估其生长发育情况和体重是否合理。
2.2 体脂率使用专业设备测量儿童的体脂率,可以评估其体脂肪含量,以判断是否存在肥胖或偏瘦等问题。
2.3 肺活量通过肺活量测试,可以间接评估儿童的肺功能和心肺耐力水平。
2.4 心率和血压测量儿童的心率和血压,可以了解其心血管系统的状况和身体的适应能力。
2.5 柔韧性测试儿童的柔韧性水平,可以评估其身体的灵活性和关节活动范围。
2.6 力量和耐力通过相应的力量和耐力测试,可以了解儿童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水平。
3. 评分标准针对每个测试项目,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可以根据参考数据和专业指导制定,以便对儿童的测试结果进行客观评估。
评分标准通常以百分制或某种等级制度进行。
具体的评分标准应包含对每个项目的正常范围和参考数据,并明确各个得分段的意义和评估结果。
请注意,评分标准应定期更新,以适应儿童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的变化。
4. 结论儿童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及评分标准是评估儿童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
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测试项目和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为其提供针对性的锻炼计划和健康管理建议。
谢谢阅读本文档!。
- 1 -
儿童体格测量与评价
依据《儿童保健技术规范》 )
一、目的
通过定期体格测量, 对儿童生长发育进行监测和评价, 早期发现生长 发育异常,及时进行干预, 指导家长做好科学育儿及疾病预防, 促进儿童 健康成长。
二、操作流程及质量评定
(一)准备。
1.双手的清洁卫生,预防交叉感染。
2.保持适宜的室内 温度;检查动作轻柔,注意医疗安全,避免伤害隐患。
(二)操作流程。
1.体重
(1)测量前准备:每次测量体重前需校正体重秤零点用砝码 (0.5 kg ) 连续测量 3 次,记录每次体重秤显示结果; 计算体重秤显示结果与砝码标 准重(0.5 kg )的差值;计算差值的均值;若均值小于 0.05kg 说明体重 秤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身长、头围测量误差不超过
( 2)儿童脱去外衣、鞋、袜、帽,排空大小便,
婴儿去掉尿布。
冬 季注意保持室内温暖,让儿童仅穿单衣裤,准确称量并除去衣服重量。
( 3)测量方法:测量时儿童不能接触其它物体。
使用杠杆式体重秤 进行测量时,放置的砝码应接近儿童体重, 并迅速调整游锤, 使杠杆呈正 中水平, 将砝码及游锤所示读数相加; 使用电子体重秤称重时, 待数据稳 定后读数。
记录时需除去衣服重量。
体重记录以千克(kg )为单位,至小 数点后 1位。
连续测 2 次,取平均值。
2.身长(身高)
( 1)测量前准备: 2 岁及以下儿童测量卧式身长, 2 岁以上儿童测 前应脱去外衣、鞋、袜、帽。
儿童仰卧于量床中
央,助手将头扶正, 测量者立于儿童右侧, 左手握住儿童两 膝使腿伸直, 右手移动足
0.5cm 。
量立式身高。
儿童测量身长(身高) (2)测量方法:测量身长时, 头顶接触头板, 两耳在同一水平。
板使其接触双脚跟部,注意量床两侧的读数应保持一致,然后读数。
(3)测量身高时,应取立位,两眼直视正前方,胸部挺起,两臂自然下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60 度,脚跟、臀部与两肩胛间三点同时接触立柱,头部保持正中位置,使测量板与头顶点接触,读测量板垂直交于立柱上刻度的数字,视线应与立柱上刻度的数字平行。
儿童身长(身高)记录以厘米(cm )为单位,至小数点后1 位。
连续测2 次,取平均值。
3.头围儿童取坐位或仰卧位,测量者位于儿童右侧或前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眉弓上缘处,经枕骨粗隆及左侧眉弓上缘回至零点,使软尺紧贴头皮,女童应松开发辫。
儿童头围记录以厘米(cm )为
单位,至小数点后1 位。
检查时注意检测工具:测量前准备,每次测量体重前需校正体重秤零点,连续测2 次,取平均值。
- 2 -
单位: 儿童体格检查与测量评分标准
-3 -
考核专家签字: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