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GHS标签分类说明
- 格式:pdf
- 大小:128.55 KB
- 文档页数:7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一、基本知识介绍1、GHS的由来:G lobally H armonized S ystem ofClassification and Lablling of Chemicals2、GHS的定义:对化学品危险进行定义与分类以及在标签和安全数据单上传递信息共同一致的做法。
3、GHS的制定者:国际劳工组织(IL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的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UNSETDG)等合作制定。
重组联合国运输问题专家委员会后,《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专家小组委员会负责GHS的修订、实施指导和相关协调工作。
4、GHS的总宗旨:1)确保提供信息,说明化学品的物理危险和急性毒性,以便加强化学品的处理、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
2)为国家、地区和全球的化学品规则和条例的统一提供基础。
因此,GHS是指导各国控制化学品危害和保护人类与环境的规范性文件。
5、GHS的目的:1)通过提供一种国际性的危险公示制度,加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保护;2)为尚未制定制度的那些国家提供一个公认的框架;3)减少实验和评价化学品的必要性;4)促进其危险度已在国际上得到恰当评估和认定的化学品的国际贸易。
6、GHS的实施时间:1)1992年里约日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21世纪议程》提出任务;2)2002年12月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和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专家委员会通过GHS工作报告(紫皮书)并鼓励2008年全面实施;3)中国2002年9月2日,朱镕基总理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投票支持。
7、GHS的产生背景:1)1952年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化学工作委员会研究危险品的分类和标记。
2)1953年,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ECSOC)的欧洲经济理事会下设的危险品运输专家委员会(CETDG)研究第一个国际性的危险品运输分类和标记体系。
即1956年颁布了《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UNRTDG)。
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G H S)T h e G l o b a l l y H a r m o n i z e d S y s t e mo f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L a b e l l i n g o f C h e m i c a l sG H S的背景介绍利用化学品以提升及改善生活是当今的世界潮流。
这些产品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可能会对人体或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
因此,多年来许多的国家或组织制定了各种法律或命令,要求以标记或物质安全数据表的信息来传达至各相关化学品的使用者。
鉴于化学品的数量和种类繁多,任一单位的个别法规无法有效管理所有的化学品。
信息的提供可使这些化学品的使用者全盘了解,能在个别使用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现行相关的法规大部分是相似的,但在不同国家间内容上的差异,也可能差别到同一化学品有不同的标记或物质安全数据表。
由于危害定义的不同,例如某种化学品在某一国家被认为是易燃,而在另外一国家被认为是非易燃。
或另如是在某一国被认定是致癌物,在另外一国家则认定不是。
因此,世界各国对于何时或用何方法经由标记或物质安全数据表作危害通识,也都不一致。
所以希望参与国际贸易的公司,必须具备大量的且有经验的专家,以便因应这些不同法规要求,编制不同的标记和物质安全数据表。
除此之外,建置及维持可理解的化学品的分类和标记制度是一项复杂工作。
鉴于化学品的全球贸易,与制定国家法规以确保使用、运输和处置的安全性,其范围十分广泛。
因此认识到采用国际调和的做法进行分类和标记,可为此类方案提供基础。
一旦各国掌握了在本国生产或是进口化学品的一致和正确的信息,就能建立控制化学品接触和人员与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
G H S的发展历史1.国际组织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了化学品分类和标记的工作。
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I L O)开始了解并且学习危险物质的分类和标记。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简介《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lling of Chemicals,简称GHS,又称紫皮书)是由联合国出版的指导各国控制化学品危害和保护人类健康与环境的规范性文件。
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鼓励各国2008年前执行GHS。
APEC会议各成员国承诺自2006年起执行GHS。
2011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25号决议要求GHS专家分委员会秘书处邀请未实施GHS的政府尽快通过本国立法程序实施GHS。
一、建立GHS目的目前世界上大约拥有数百万种化学物质,常用的约为7万种,且每年大约上千种新化学物质问世。
很多化学品对人体健康以及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某些化学物质具有腐蚀性,致畸性,致癌性等。
由于部分化学从业人员对化学品缺乏安全使用操作意识,在化学品生产,储存,操作,运输,废弃处置中,难免对损害自身健康,或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多年来,联合国有关机构以及美国,日本,欧洲各工业发达国际都通过化学品立法对化学品的危险性分类,包装和标签作出明确规定。
由于各国对化学品危险性定义的差异,可能造成某种化学品在一国被认为是易燃品,而在另一国被认为是非易燃品,从而导致该化学品在一国作为危险化学品管理而另一国却不认为是危险化学品。
在国际贸易中,遵守各国法规的不同危险性分类和标签要求,既增加贸易成本,又耗费时间。
为了健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同时为尚未建立化学品分类制度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安全管理化学品的框架,有必要统一各国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消除各国分类标准,方法学和术语学上存在的差异,建立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
二、GHS建立时间表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建议:如果可行,到2000年应当提供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配套的标签制度,包括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书和易理解的图形符号。
化学品分类及标记G H S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G H S)T h e G l o b a l l y H a r m o n i z e d S y s t e mo f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L a b e l l i n g o f C h e m i c a l sG H S的背景介绍利用化学品以提升及改善生活是当今的世界潮流。
这些产品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可能会对人体或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
因此,多年来许多的国家或组织制定了各种法律或命令,要求以标记或物质安全数据表的信息来传达至各相关化学品的使用者。
鉴于化学品的数量和种类繁多,任一单位的个别法规无法有效管理所有的化学品。
信息的提供可使这些化学品的使用者全盘了解,能在个别使用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现行相关的法规大部分是相似的,但在不同国家间内容上的差异,也可能差别到同一化学品有不同的标记或物质安全数据表。
由于危害定义的不同,例如某种化学品在某一国家被认为是易燃,而在另外一国家被认为是非易燃。
或另如是在某一国被认定是致癌物,在另外一国家则认定不是。
因此,世界各国对于何时或用何方法经由标记或物质安全数据表作危害通识,也都不一致。
所以希望参与国际贸易的公司,必须具备大量的且有经验的专家,以便因应这些不同法规要求,编制不同的标记和物质安全数据表。
除此之外,建置及维持可理解的化学品的分类和标记制度是一项复杂工作。
鉴于化学品的全球贸易,与制定国家法规以确保使用、运输和处置的安全性,其范围十分广泛。
因此认识到采用国际调和的做法进行分类和标记,可为此类方案提供基础。
一旦各国掌握了在本国生产或是进口化学品的一致和正确的信息,就能建立控制化学品接触和人员与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
G H S的发展历史1.国际组织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了化学品分类和标记的工作。
编号:SY-AQ-01644(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of GHS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简介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loballyHarmonizedSystemofClassificationandLabllingofCh emicals,简称GHS,又称“紫皮书”)是由联合国出版的指导各国控制化学品危害和保护人类健康与环境的规范性文件。
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鼓励各国2008年前执行GHS。
APEC 会议各成员国承诺自2006年起执行GHS。
2011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25号决议要求GHS专家分委员会秘书处邀请未实施GHS 的政府尽快通过本国立法程序实施GHS。
一、建立GHS目的目前世界上大约拥有数百万种化学物质,常用的约为7万种,且每年大约上千种新化学物质问世。
很多化学品对人体健康以及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某些化学物质具有腐蚀性,致畸性,致癌性等。
由于部分化学从业人员对化学品缺乏安全使用操作意识,在化学品生产,储存,操作,运输,废弃处置中,难免对损害自身健康,或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多年来,联合国有关机构以及美国,日本,欧洲各工业发达国际都通过化学品立法对化学品的危险性分类,包装和标签作出明确规定。
由于各国对化学品危险性定义的差异,可能造成某种化学品在一国被认为是易燃品,而在另一国被认为是非易燃品,从而导致该化学品在一国作为危险化学品管理而另一国却不认为是危险化学品。
防范说明是用一条术语(和/或防范象形图)来说明为尽量减少或防止接触危险化学品或者不当储运危险化学品产生的不良效应所建议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GHS标签要素中使用
4类防范说明术语,分别为:预防,发生事故泄漏或接触时的反应,储存和处置。
在《全球统一制度》中,共有5类防护说明:一般、预防、应对(在意外溢漏或接触情况下,为紧急反应和急救)、存放和处置。
关于如何使用《全球统一制度》防护说明的指导,包括为《全球统一制度》每一危险种类和类别选择适当说明的建议。
上表依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隆球统一制度第七修订版整理而成。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简介(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简介(最新版)《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loballyHarmonizedSystemofClassificationandLabllingofChe micals,简称GHS,又称“紫皮书”)是由联合国出版的指导各国控制化学品危害和保护人类健康与环境的规范性文件。
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鼓励各国2008年前执行GHS。
APEC会议各成员国承诺自2006年起执行GHS。
2011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25号决议要求GHS专家分委员会秘书处邀请未实施GHS的政府尽快通过本国立法程序实施GHS。
一、建立GHS目的目前世界上大约拥有数百万种化学物质,常用的约为7万种,且每年大约上千种新化学物质问世。
很多化学品对人体健康以及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某些化学物质具有腐蚀性,致畸性,致癌性等。
由于部分化学从业人员对化学品缺乏安全使用操作意识,在化学品生产,储存,操作,运输,废弃处置中,难免对损害自身健康,或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多年来,联合国有关机构以及美国,日本,欧洲各工业发达国际都通过化学品立法对化学品的危险性分类,包装和标签作出明确规定。
由于各国对化学品危险性定义的差异,可能造成某种化学品在一国被认为是易燃品,而在另一国被认为是非易燃品,从而导致该化学品在一国作为危险化学品管理而另一国却不认为是危险化学品。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简介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一、制定G H S制度的背景——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需要——完善现有化学品分类和标签体系的需要以桔皮书T D G为基础,制订《国际海运危规》(IMDG)和《国际空运危规》(IATA )。
此外,部分国家还制定了各自的化学品分类和标记制度。
存在缺陷:(1)分类标准不统一,产品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分类和标签;(2)缺乏对化学品生产、存储、运输和使用整个周期的管理;(3)缺乏对化学品潜在危害的分类和标记。
现行制度局限性举例:例1:在此之前,欧盟确定的急性毒性LD50为200毫克/千克(口服),而美国用500毫克/千克,则LD50在200至500毫克/千克之间的化学品分类结果将截然不同。
例2:T D G(桔皮书)目前主要针对化学品运输环节的分类和标签,而缺少对生产、存储以及使用环节的管理。
例3:T D G(桔皮书)目前主要针对化学品的物理危害(易燃)和急性毒性,而缺少对化学品的潜在危害,如致癌、生殖毒性、以及环境危害的分类和标记。
——减少对化学品试验和评价的需要通过制定全球统一的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制度,减少动物试验,减少对化学品的评估。
——促进化学品的国际贸易在贸易领域,由于要遵守许多有关危险分类和标签规定,企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
由于负担过重,部分企业被排除在化学品国际贸易之外。
二、GHS制度的内容《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llingof Chemicals),简称GHS。
GHS 制度包括两方面内容:①对化学品危害性的统一分类;②对化学品危害信息的统一公示制度。
三、GHS化学品危害性的统一分类GHS制度将化学品的危害大致分为3大类28项:1) 物理危害(如,易燃液体、氧化性固体等16项)2) 健康危害(如,急性毒性,皮肤腐蚀/刺激等10项);3) 环境危害(如,水、臭氧层等2项)。
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G H S)T h e G l o b a l l y H a r m o n i z e d S y s t e mo f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L a b e l l i n g o f C h e m i c a l sG H S的背景介绍利用化学品以提升及改善生活是当今的世界潮流。
这些产品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可能会对人体或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
因此,多年来许多的国家或组织制定了各种法律或命令,要求以标记或物质安全数据表的信息来传达至各相关化学品的使用者。
鉴于化学品的数量和种类繁多,任一单位的个别法规无法有效管理所有的化学品。
信息的提供可使这些化学品的使用者全盘了解,能在个别使用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现行相关的法规大部分是相似的,但在不同国家间内容上的差异,也可能差别到同一化学品有不同的标记或物质安全数据表。
由于危害定义的不同,例如某种化学品在某一国家被认为是易燃,而在另外一国家被认为是非易燃。
或另如是在某一国被认定是致癌物,在另外一国家则认定不是。
因此,世界各国对于何时或用何方法经由标记或物质安全数据表作危害通识,也都不一致。
所以希望参与国际贸易的公司,必须具备大量的且有经验的专家,以便因应这些不同法规要求,编制不同的标记和物质安全数据表。
除此之外,建置及维持可理解的化学品的分类和标记制度是一项复杂工作。
鉴于化学品的全球贸易,与制定国家法规以确保使用、运输和处置的安全性,其范围十分广泛。
因此认识到采用国际调和的做法进行分类和标记,可为此类方案提供基础。
一旦各国掌握了在本国生产或是进口化学品的一致和正确的信息,就能建立控制化学品接触和人员与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
G H S的发展历史1.国际组织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了化学品分类和标记的工作。
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I L O)开始了解并且学习危险物质的分类和标记。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简介《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是由联合国出版的指导各国控制化学品危害和保护人类健康与环境的规范性文件。
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鼓励各国2008年前执行GHS。
APEC会议各成员国承诺自2006年起执行GHS。
2011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25号决议要求GHS专家分委员会秘书处邀请未实施GHS的政府尽快通过本国立法程序实施GHS。
2008年12月12日专家委员会第四届会议上,讨论通过了第二修订版GHS的勘误表。
GHS第三修订版于2009年7月发布;2010年12月10日专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讨论通过了第三修订版GHS的勘误表。
GHS第四修订版于2011年6月发布。
三、各国实施状况简述中国:2005年起多次派专家代表团参加联合国有关机构召开的GHS标准制定,修订国际会议。
2006年制定了标准GB 20576~20602-2006,并规定这些标准自2008年1月1日起在生产领域实施,自2008年12月31日起在流通领域实施。
2011年5月1日起,强制实行GHS制度。
日本:日本厚生劳动省,经济产业省和环境省成立一个跨部门的专家委员会,启动了GHS 分类计划。
2006年3月,颁布了日本工业标准JISZ 7251-2006,对化学品标签的编制做出了规定。
欧盟:2007年6月27日审议通过了一项《关于化学物质和混合物分类、标签和包装法规以及修订理事会指令和法规》的建议书,于2008年底实行。
立法中提出,从2010年12月1日起和2015年6月1日起分别对化学物质和混合物全面执行GHS分类。
四、化学品GHS分类及危险性公示要素GHS内容包括:按照物理危害性,健康危害性和环境危害性对化学物质和混合物进行分类的标准;危险性公示要素,包括包装标签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目前GHS共设有28个危险性分类,包括16个物理危害性分类种类,10个健康危害性分类种类以及2个环境危害性分类种类。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简介1.GHS制定的背景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致畸、致癌、危害水生环境等危险特性,在无防护的情况下长时间暴露在有害化学品环境中,以及不正确使用化学品都可能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带来较大的危害。
对化学品的危害进行正确分类,并将这些危害及防护措施通过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的方式向化学品接触者进行公示是预防、控制和减少化学品安全、环境事故的有效措施。
多年来,许多国家或组织制定了化学品分类和标签的法律、规章或标准,但在分类标准和标签样式等方面各有差别,建立一套全球统一的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制度对在全世界统一对化学品危害的认识,提高对化学品危害的防护,并降低国际贸易成本,都是十分必要的。
2.联合国GHS文件《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是由联合国出版的作为指导各国控制化学品危害和保护人类和环境的统一分类制度文件。
其封面为紫色又称为紫皮书。
每隔两年发布修订的GHS文件,截至2011年,已经对联合国最初发行的GHS文件进行了4次修订。
GHS紫皮书第四修订版(最新中英文)下载地址:/hk/trans/danger/publi/ghs/ghs_rev04/04files_c.ht ml3.哪些化学品要实施GHS?GHS适用的化学品(物质、其稀释溶液和混合物)范围包括工业化学品、农用化学品以及日用化学品。
以下物质不在实施范围:(1)化学废弃物(2)烟草及其制品(3)食品、药品、化妆品(4)化学制成品(已形成特定形状或依特定设计制造的产品,且在正常使用时不会释放有害物质)(5)在反应器中的或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化学反应的中间产品,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分类和标签,法律法规和标准另有规定的,执行相关规定,但是上述产品的原料和中间体仍适用。
4.谁来实施GHS?实施GHS的主体是企业。
上游化学品供应商及制造商应当向下游用户提供符合要求的化学品安全标签,并提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Hazard Class 危害性类别
Hazard Category
危害性级别Pictogram 象形图
Signal Word
警示语
Code 编码
Physical hazard statement 危害性说明
A.1.1
炸药类
不稳定爆炸物
危险
H200不稳定爆炸物
A.1.1 炸药类 1.1项危险H201爆炸物;整体爆炸危险性
A.1.1 炸药类 1.2项危险H202爆炸物;激烈迸射危险性
A.1.1 炸药类 1.3项危险H203爆炸物;火灾、爆震、迸射危险性
A.1.1 炸药类 1.4项警告H204火灾、迸射危险性
A.1.1 炸药类 1.5项 1.5危险H205遇火时可能发生大量爆炸
A.1.1 炸药类 1.6项 1.6无警示语/无危害性说明
A.1.2 可燃、易燃性气体级别1危险H220极易燃烧的气体
A.1.2 可燃、易燃性气体级别2无象形图警告H221可燃、易燃气体
A.1.3
可燃、易燃性压缩气体级别1危险H222易燃性极高的压力下气体
A.1.3
可燃、易燃性压缩气体
级别2警告H223可燃、易燃压力下气体
全球化学品分类和标签
A.1.6
易燃性液体级别
1危险
H224易燃性极高的液体及蒸汽
A.1.6 易燃性液体
级别2
危险H225
易燃性高的液体及蒸汽
A.1.6
易燃性液体级别3
警告
H226易燃液体及蒸汽
A.1.6 易燃性液体
级别4
无象形图警告
H227可燃性气体
A.1.7 可燃性固体级别1危险H228易燃固体
A.1.7 可燃性固体级别2警告H228易燃固体
A.1.8 自反应化学品A 型危险H240加热可能引起爆炸
A.1.15 有机过氧化物A 型危险H240遇热后有爆炸的可能
A.1.8 自反应化学品B 型危险H241加热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A.1.15 有机过氧化物B 型危险H241遇热后有燃烧及爆炸的可能
A.1.8 自反应化学品C 型和D 型危险H242加热可能引发火灾
A.1.15 有机过氧化物C 型和D 型危险H242遇热后有可能燃烧
A.1.8 自反应化学品E 型和F 型警告H242加热可能引发火灾
A .1 物理化学危险性
A.1.15 有机过氧化物E型和F型警告H242遇热后有可能燃烧
A.1.8 自反应化学品
A.1.15 有机过氧化物
G型无象形图无警示语这一级别没有标签要素
A.1.9 自燃液体级别1危险H250遇到空气会发生自燃
A.1.10 自燃固体级别1危险H250遇到空气会发生自燃
A.1.11 自热化学品级别1危险H251自热,可能引起火灾
A.1.11 自热化学品级别2警告H252大量时,自热,可能引起火灾
A.1.12
遇水放出可燃性气体化学品级别1危险H260
接触到水后,会产生可能引起自燃的可燃性、易
燃性气体
A.1.12
遇水放出可燃性气体化学品
级别2危险H261接触到水后,产生可燃性、易燃性气体
A.1.12
遇水放出可燃性气体化学品
级别3警告H261接触到水后,产生可燃性、易燃性气体
A.1.4 助燃性、氧化性气体级别1危险H270可能导致或加剧燃烧;氧化剂
A.1.13 氧化性液体;A.1.14
氧化性固体
级别1危险H271可能会引起燃烧或发生爆炸;强氧化物
A.1.13 氧化性液体;A.1.14
氧化性固体
级别2危险H272可能加剧燃烧;氧化物
A.1.13 氧化性液体;A.1.14
氧化性固体
级别3警告H272可能加剧燃烧;氧化物
A.1.5 压力下气体
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溶解气体警告H280压力下气体;加热可能爆炸
A.1.5 压力下气体冷冻液化气体
警告H281冷冻液化气体;可能造成低温灼伤或损伤
A.1.16 金属腐蚀物
级别1警告H290可能腐蚀金属
A.2.1 急性毒性,口服级别1,2
危险H300吞咽致命
A.2.1 急性毒性,口服级别3危险H301吞咽会中毒
A.2.1 急性毒性,口服级别4警告H302吞咽有害
A.2.1 急性毒性,口服级别5无象形图警告H303吞咽可能有害
A.2.10
吸入性呼吸器官毒害性级别1危险H304吞咽、吸入气管可能致命
A.2.10
吸入性呼吸器官毒害性级别2警告H305吞咽、吸入气管可能有毒害
A.2.1 急性毒性,皮肤
级别1,2危险H310接触皮肤致命
A.2.1 急性毒性,皮肤级别3危险H311接触皮肤会中毒
A.2.1 急性毒性,皮肤级别4警告H312接触皮肤有害
A.2.1 急性毒性,皮肤级别5无象形图警告H313接触皮肤可能有害
A.2.2
对皮肤的腐蚀、刺激
级别
1(包括
A 、
B 、
C )
危险H314
严重灼伤皮肤、损伤眼睛
A.2.2
对皮肤的腐蚀、刺激级别2
警告
H315对皮肤有刺激
A.2.2 对皮肤的腐蚀、刺激级别3无象形图警告H316对皮肤有轻度的刺激
A.2.4.2 皮肤过敏性级别1警告H317可能引起皮肤过敏
A.2.3
对眼有严重的损伤、刺激级别1危险H318造成眼的严重损伤
A.2.3
对眼有严重的损伤、刺激级别2A 警告H319对眼有强烈的刺激
A.2.3
对眼有严重的损伤、刺激级别2B 无象形图警告H320刺激眼
A.2.1 急性毒性,吸入
级别1,2危险H330吸入致命(气体、蒸汽、粉尘、烟雾)
A.2.1 急性毒性,吸入级别3危险H331吸入会中毒(气体、蒸汽、粉尘、烟雾)
A.2.1 急性毒性,吸入级别4警告H332吸入有害(气体、蒸汽、粉尘、烟雾)
A.2.1 急性毒性,吸入级别5无象形图警告H333吸入可能有害(气体、蒸汽、粉尘、烟雾)
A.2.4.1 呼吸过敏性级别1危险H334吸入后可能引起过敏、哮喘、呼吸困难
A.2.8
对靶器官、全身毒害性,单次接触,刺激气管
级别3警告H335可能造成对呼吸器官的刺激
A .2 对人体健康有害物
A.2.8
对靶器官、全身毒害性,单次接触,麻醉作用级别3警告H336可能引起嗜睡或头晕
A.2.5 生殖细胞突变性
级别1
危险
H340可能导致遗传性疾病(如果很确定地证明没有其
他接触途径会产生这一危险,那么应说明会产生
这一危害的接触途径)
A.2.5 生殖细胞突变性级别2警告
H341怀疑有可能导致遗传性疾病(如果很确定地证明
没有其他接触途径会产生这一危险,那么应说明
会产生这一危害的接触途径)
A.2.6 致癌性级别1危险
H350可能致癌(如果很确定地证明没有其他接触途径
会产生这一危险,那么应说明会产生这一危害的
接触途径)
A.2.6 致癌性级别2警告
H351怀疑有可能致癌(如果很确定地证明没有其他接
触途径会产生这一危险,那么应说明会产生这一
危害的接触途径)
A.2.7 a) 生殖毒性级别1危险
H360
可能影响生殖能力或对胎儿有损害(如果已明确,要说明影响的具体内容)或(如果很确定地证
明没有其他接触途径会产生这一危险,那么应说明会产生这一危害的接触途径)
A.2.7 a) 生殖毒性级别2警告
H361
怀疑影响生殖能力或对胎儿有损害(如果已明确,要说明影响的具体内容)或(如果很确定地证
明没有其他接触途径会产生这一危险,那么应说明会产生这一危害的接触途径)A.2.7
b)生殖毒性、影响哺乳
附加级无象形图无警示语
H362对哺乳期的婴儿造成伤害
A.2.8
对靶器官、全身毒害性,单次接触
级别1危险H370
造成器官的损害(如果已明确,要说明受影响的所有器官)或(如果很确定地证明没有其他接触途径会产生这一危险,那么应说明会产生这一危害的接触途径)
A.2.8
对靶器官、全身毒害性,单次接触
级别2警告H371
可能造成器官的损害(如果已明确,要说明受影响的所有器官)或(如果很确定地证明没有其他接触途径会产生这一危险,那么应说明会产生这一危害的接触途径)
A.2.9
对靶器官、全身毒害性(多次/反复接触)
级别1危险H372
由长期或反复接触引起的器官损害(如果已明确,要说明受影响的所有器官)(如果很确定地证明没有其他接触途径会产生这一危险,那么应说明会产生这一危害的接触途径)
A.2.9
对靶器官、全身毒害性(多次/反复接触)
级别2警告H373
由于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引起的器官损害(如果已明确,要说明受影响的所有器官)(如果很确定地证明没有其他接触途径会产生这一危险,那么应说明会产生这一危害的接触途径)
A.3.1
急性危害水生环境级别
1警告
H400对水生生物有非常强的毒害
A.3.1 急性危害水生环境级别2无象形图无警示语H401对水生生物有毒害
A.3.1 急性危害水生环境级别3无象形图无警示语H402对水生生物有害
A.3.2 慢性危害水生环境级别1警告H410受长期的影响,对水生生物有很强的毒害
A.3.2 慢性危害水生环境级别2无警示语H411受长期的影响,对水生生物有毒害
A.3.2 慢性危害水生环境级别3无象形图无警示语H412受长期的影响,对水生生物有害
A.3.2 慢性危害水生环境级别4无象形图无警示语H413受长期的影响,可能对水生生物有害
对臭氧层有危害级别1警告H420破坏高空大气的臭氧层,危害公众健康和环境
A .3 环境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