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技术初级大纲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43.67 KB
- 文档页数:8
《微生物限度检查》课程教学大纲学分:8学分学时:144学时适用专业:应用生物技术、生物化工等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应用生物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具备药品生物制品、食品和化妆品等相关企业产品日常卫生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产品常规卫生微生物检验把好质量关。
二、课程基本要求1、了解生物制品、药品、食品和化妆品等各种产品卫生标准;2、熟悉各种检品微生物限度检查项目;3、能独立完成各种检品处理和梯度稀释,并按标准规定项目进行常规微生物限度检查;4、能按菌数报告规则、控制菌形态特征等判定限度检查结果,并及时正确填写检验记录和报告。
5、能以积极心态养成安全、文明、无菌洁净操作习惯,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质量无差错意识,保证检验结果真实可信。
三、教学条件1、师资:具有药品、生物制品、食品和化妆品等卫生微生物检验工作经验的教师2人;2、场地:项目一体化教学所需基本的准备间、接种间、培养间等配套实训室,以及天平、pH计、高压灭菌器、超净台、恒温培养箱、冰箱、菌落计数器、浮游菌采样器、悬浮粒子计数器等设备如下:六、教学说明微生物限度检查属于微生物检定工考工核心内容的课程,适用于相关专业全日制和培训教学,教学采取一体化项目教学,教学过程学生2人一组互相配合;10个教学项目有三个层次,项目1-6注重不同的检测内容的能力培养,项目7-9注重产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多种内容的同步操作,项目10注重检验全过程系统化,同时将相关微生物的知识、不同检品的取样和样品处理、常见设备的使用分解到各个项目之中,与项目有机结合,实现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系统化。
考核方式:分项目考核,按项目评分,每个项目主要由教师对技能过程、技能知识和职业素养三方面进行考核;项目10为拓展项目,小组自选,完成结果全班交流,学生现场互评和教师评分结合。
七、教材和参考书1、教材:《微生物捡定技术》,任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2、参考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现行版本)《中国药品检验标准规范》2010年版(现行版本)。
微生物检验(完整版)微生物检验是一种用于检测和鉴定微生物的方法,它在医学、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微生物检验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以及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本文将从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常见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和计数,从而得到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取样,首先需要从待检样品中取得适当的样品,如食品、水、空气、土壤等。
取样的方法和条件需根据具体的检验要求和标准来确定。
2. 分离,将样品中的微生物分离出来,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稀释涂布法、滤膜法、过滤法等。
分离出的微生物可以进行后续的培养和鉴定。
3. 培养,将分离出的微生物进行培养,提供适当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促使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培养的时间和温度等条件需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种类来确定。
4. 鉴定,对培养出的微生物进行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性等方面的鉴定,确定其种属和数量。
常用的鉴定方法有显微镜观察、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5. 计数,对培养出的微生物进行计数,得到微生物的数量。
常用的计数方法有平板计数法、膜过滤法、涂片计数法等。
二、微生物检验的常见方法。
微生物检验的常见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两大类。
1. 传统方法,传统方法主要包括涂布法、滤膜法、过滤法、薄层法等。
这些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适用于一般的微生物检验需求。
但传统方法通常需要较长的培养周期,且对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一定的限制。
2. 现代方法,现代方法主要包括PCR法、蛋白质质谱法、流式细胞术等。
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通量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和鉴定微生物。
但现代方法的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成本较高,适用于对微生物检验有较高要求的领域。
三、微生物检验的应用领域。
微生物检验在医学、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深圳市职业技能鉴定微生物检定工考核大纲1、职业概况1.1、职业名称:微生物检定工职业定义:从事药品,食品,化妆品,日常化学品等行业微生物检定工作的人员。
1.2、职业等级:本大纲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3、基本文化程度:生物、医药、食品、精细化工等专业及其相关专业中等专业学校(含中技、中职)毕业,或高中毕业经过岗位实践和专业培训。
1.4、培训期限要求: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中级、高级不少于200标准学时;技师和高级技师不少于180标准学时。
1.5、申报条件:参照《关于印发职业技能鉴定各职业报考条件的补充通知》(深职鉴办〔2013〕15号)执行1.6、鉴定方式、鉴定时间:(理论、实际操作考试方式与时间)本工种初、中、高级工采用理论知识笔试和技能操作考核两种形式鉴定,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90-120分钟,实际操作考核时间为120-180分钟。
技师考核采用理论知识笔试、技能操作考核和综合评价形式鉴定。
高级技师考核采用理论知识笔试、综合评价和业绩追踪形式鉴定。
本规范中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综合评价和业绩跟踪的成绩各满分为100分,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1.7、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理论、实际操作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1、理论知识考评原则上每20名考生配备1名考评员(20:1)。
2、实际操作考评原则上按5名考生配备1名考评员(5:1),且不少于2名考评员;每40名考生配备1名实验员。
2、基本要求:2.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质量无差错意识、了解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与法规相关知识;有强烈的责任感。
2.2、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化学、应用微生物学、生物化学。
2.3、专业基础知识:药品、食品、化妆品及日化产品卫生标准。
微生物检验技术培训大纲一.玻璃器皿准备(1)玻璃器皿的清洗新购进玻璃器皿处理新构进的玻璃器皿,均含有游离碱,故应先浸于洗液或20ml/L盐酸内数小时,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待干燥后,灭菌备用。
日常清洗注意事项a.一切使用过得玻璃器皿,用完后先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热的肥皂水洗刷清洁,再用清水冲数次,蒸馏水冲洗两次,自然风干,备用。
如果肥皂水洗刷仍未清洁,可用洗液浸泡,洗出后用清水冲洗5次以上,再用蒸馏水冲洗两次。
b.吸管用完后应立即用清水和蒸馏水冲洗干净即可,如附有污物可用洗液浸泡。
c.附有油污的器皿,若用热的肥皂水不能洗净时,切不可用洗液浸泡,而应先用热的酒精、汽油或丙醇洗涤;或用氢氧化钠热溶液2(%)浸泡10-15分钟,然后再用稀盐酸洗一次,用水冲洗数次。
油污如仍未出去,再重复以上手续一次。
洗液的配制和使用:a.在35ml重铬酸钾饱和液(重铬酸钾180g溶于100ml水中,或63g重铬酸钾溶于35g水中),慢慢加入粗制浓硫酸1000ml玻璃器皿一般在这种洗液中浸泡2h以上即可除污。
如将其加热至80-100℃(但不可加热至发烟或煮沸,此时温度达240-250℃),浸泡10-15分钟,效力更大。
b.溶解80g重铬酸钾于1000ml温水中,待凉后,徐徐加入粗制浓硫酸100ml于水中即成含硫酸10%的清洗液,使用时,将玻璃器皿先浸于这种洗液中24h,然后清水和蒸馏水冲洗。
c.溶60g重铬酸钾于300ml热水中,慢慢加入粗制浓硫酸460ml,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因为此液产生大量热,在配制时应用耐热容器,并放在水槽中以便冷却。
一般玻璃器皿在此溶液中浸泡6h以上即可。
如何判定清洗干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微生物检测常用玻璃器皿及规格所用玻璃仪器及规格:吸管:1ml和10ml,标有0.1ml刻度平皿:皿底直径为9cm试管:15×150mm、18×180mm、20×200mm、酒精灯三角瓶:250ml、300ml广口瓶:用于采样大肠菌群:双料:、单料、复发酵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20g蛋白胨、10g乳糖、5g胆盐、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0.6ml(0.04%溴甲酚紫水溶液25ml)、蒸馏水100 制法:将各成分溶于1000ml水中,溶解后将PH值调至7.4分装于18×180mm试管中,115C高压灭菌15分钟。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教学大纲(高职食品检测类、安监类等专业适用,4+1.5学分)一、课程定位《食品微生物及检验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食品质量安全与检验类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专业、食品加工类专业)的职业技术核心课程。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食品检验工作岗位群之一,是食品检验国家职业资格考核的核心内容。
本课程以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核心组织教学,以食品微生物检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食品行业技术领域相关职业岗位(食品检验、食品加工、工业发酵等)的任职要求,以食品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中、高级)微生物检验“职业功能”中各项“工作内容”所要求的“技能要求”及“相关知识”要求为目标,以食品中常见微生物检验指标为范围,以GB/T 500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依据,以GB/T 4789-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为指导,设置三个教学模块,“食品微生物及检验基础知识”、“食品微生物检验基本技能训练”、“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按照“校内培养训练分项核心技能,校外集成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从校内“理论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项目综合实训”等不同教学阶段,培训学生的检验综合技能,再到校外的“企业顶岗实习”,实现“工学交替”,达到项目课程教学“工学结合”的目的,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标准为4+1.5学分(60基本学时+30学时综合实训)教学设计方案,适用于食品检验、检测类专业,食品安全监管、营养卫生类专业,食品加工、储运类专业。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食品微生物安全检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支撑课程,以食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环节中微生物安全控制与检测等职业岗位所需微生物检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现代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熟悉食品检验相关标准,具备微生物检验基础知识、微生物检验操作技能,胜任食品微生物控制与检验岗位的工作”为教学目标。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微生物检验》教学大纲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微生物检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微生物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
主要涉及临床细菌学、临床病毒学、临床感染症病原体的检验、药物敏感试验。
主要介绍微生物学基础理论及其检验技术,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重点阐述临床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检验程序及方法、结果分析、报告。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临床微生物的致病特点及检验方法;有助于认识临床疾病的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实验依据。
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在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及鉴定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调工学结合,积极采用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开拓学生思路,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时数80学时,讲授34,实验46。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能够:
1、述说重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检验程序、检验方式
2、学会病原微生物的形态、培养、生化反应的基本技术和检验方法
3、具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树立科学的态度
三、学时分配
四、单元目标和教学内容
五、实验安排一览表
教学评价要求:
1、口头提问
2、书面提问
3、作业
4、实验报告
5、小组讨论
6、回复示教
7、角色扮演
8、小结
9、晨间提问10、教学查房11、个案讨论12、床边考核13、个案考核14、操作考核15、实验考核。
《微生物检测技术》教学大纲《微生物检测技术》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教学目标:通过36个学时的教学,努力使学生了解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基本技术体系,了解微生物检测技术在研究工作中的用途和新技术的发展动态,使学生在微生物检验检测方面能够提高认识,并对技术体系有一定的了解,以适应就业后在动植物检验检疫、食品品质检测等方面的微生物检验检测业务的需要,也能适应学生今后在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研究性检测业务。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我国粮食生产、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和微生物的关系。
重点介绍我国粮食生产的趋势和供需关系,使学生理解微生物检验检测的重要性无难点了解微生物检验技术的重要性第一章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作用和特征第一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第二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作用第三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特征本章重点介绍微生物的多样性、微生物分布的普遍性和检测特定的微生物的难点无难点了解技术对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性第二章微生物检验技术和社会第一节微生物检验技术和植物检疫第二节微生物检验技术和食品安全第三节微生物检验技术和研究本章重点介绍微生物检验检测技术在植物检疫、食品安全、资源开发以及研究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无难点理解微生物检验技术对国民经济和国民生活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微生物检验技术作用范围第三章微生物检测技术概述第一节可培养微生物的检测第二节VBNC的检测技术第三节其它的微生物检测技术针对本课程以各项技术为中心展开,缺乏系统性的特点,本章首先给各种微生物检测技术进行概述,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整体观和一些关键技术的信息。
难点在于理解VBNC的检测理解各种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和方法第四章样品的采集和处理第一节气体的采样和处理第二节液体的采样和处理第三节固体的采样和处理从实际出发,本课程设置了采样技术,对用于微生物检验检测的样品的采集进行细致的介绍。
难点在于理解各种采样设备和工具(缺乏实物)使学生注意到采样行为对微生物的检测结果带来的误差,并培养学生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尽量减少采样造成的误差的意识。
微生物检验技术培训大纲一.玻璃器皿准备(1)玻璃器皿的清洗新购进玻璃器皿处理新构进的玻璃器皿,均含有游离碱,故应先浸于洗液或20ml/L盐酸内数小时,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待干燥后,灭菌备用。
日常清洗注意事项a.一切使用过得玻璃器皿,用完后先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热的肥皂水洗刷清洁,再用清水冲数次,蒸馏水冲洗两次,自然风干,备用。
如果肥皂水洗刷仍未清洁,可用洗液浸泡,洗出后用清水冲洗5次以上,再用蒸馏水冲洗两次。
b.吸管用完后应立即用清水和蒸馏水冲洗干净即可,如附有污物可用洗液浸泡。
c.附有油污的器皿,若用热的肥皂水不能洗净时,切不可用洗液浸泡,而应先用热的酒精、汽油或丙醇洗涤;或用氢氧化钠热溶液2(%)浸泡10-15分钟,然后再用稀盐酸洗一次,用水冲洗数次。
油污如仍未出去,再重复以上手续一次。
洗液的配制和使用:a.在35ml重铬酸钾饱和液(重铬酸钾180g溶于100ml水中,或63g重铬酸钾溶于35g水中),慢慢加入粗制浓硫酸1000ml玻璃器皿一般在这种洗液中浸泡2h以上即可除污。
如将其加热至80-100℃(但不可加热至发烟或煮沸,此时温度达240-250℃),浸泡10-15分钟,效力更大。
b.溶解80g重铬酸钾于1000ml温水中,待凉后,徐徐加入粗制浓硫酸100ml于水中即成含硫酸10%的清洗液,使用时,将玻璃器皿先浸于这种洗液中24h,然后清水和蒸馏水冲洗。
c.溶60g重铬酸钾于300ml热水中,慢慢加入粗制浓硫酸460ml,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因为此液产生大量热,在配制时应用耐热容器,并放在水槽中以便冷却。
一般玻璃器皿在此溶液中浸泡6h以上即可。
如何判定清洗干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微生物检测常用玻璃器皿及规格所用玻璃仪器及规格:吸管:1ml和10ml,标有0.1ml刻度平皿:皿底直径为9cm试管:15×150mm、18×180mm、20×200mm、酒精灯三角瓶:250ml、300ml广口瓶:用于采样大肠菌群:双料:、单料、复发酵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20g蛋白胨、10g乳糖、5g胆盐、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0.6ml(0.04%溴甲酚紫水溶液25ml)、蒸馏水100制法:将各成分溶于1000ml水中,溶解后将PH值调至7.4分装于18×180mm试管中,115C高压灭菌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