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产品质量缺陷图谱及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18.67 KB
- 文档页数:4
冷轧产品表面缺陷图谱为方便管理者和操作者识别冷轧产品的表面缺陷、了解缺陷产生的原因及规X冷轧产品的质量缺陷定义,收集和整理了本缺陷图谱手册,以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目录第一部分:冷轧质量缺陷定义规X第二部分:质量缺陷实例及分析第一部分冷轧质量缺陷定义规X1.凸棱:分布在钢带的纵向上,目视缺陷部位发亮,用手触摸有凸起的感觉。
2.夹杂:钢板表面有明显的呈白色或黑色的点状、块状、长条状缺陷,严重时表面起皮。
3.氧化铁皮:钢带表面粘附着一层鱼鳞状、细条状、块状或弥散型点状的棕色或灰黑色物,可表现为麻点、线痕或大面积的压痕。
4.翘皮:是呈舌状、线状、层状或M状的折叠(不连续,常出现翘起),常出现在钢带表面边部。
5.欠酸洗:钢带表面残留着未酸洗掉的氧化铁皮,呈横向的黑色条纹(类似“抬头纹”的横向黑色细纹),形成带状或片状分布在钢板表面上。
用手摸,手上将粘有黑色的污物。
6.过酸洗:钢带表面比正常酸洗后的钢板粗糙,颜色不是银白色,而是呈现暗黑色或棕黑色。
7.停车斑:停车斑是酸洗线停车时,由于化学物质沾在钢带表面形成大片斑迹。
可分布在钢带的任何位置。
8.震纹:呈不规则波纹状,沿轧制方向可分布在整个钢带宽度上,在轧制方向上钢带厚度有变化。
9.乳化液斑:是残留在钢带表面的裂化乳化液,随机的分布在钢带表面,形状不规则,颜色发暗。
10.黑带:钢板表面上的黑色薄膜,呈条状或片状纵向分布,条状宽窄不同,颜色深浅不一。
11.轧油斑:钢带表面上存在大小不等的黑色或褐色的斑痕,经退火后一般有明显的轮廓线。
12.孔洞:钢带表面非连续的、贯穿钢带上下表面的缺陷。
一般位于钢带的中部或边部,大多呈串状分布。
13.清洗黑印:钢带经过清洗机组后,沿带钢轧制方向有表面残留的黑色痕迹。
14.清洗液残留:经过清洗机组后,钢带表面残留的清洗液,呈片状,退火前不明显,退火后呈现白色斑迹。
15.氧化:冷轧钢带退火后在钢带表面呈现的黄色或蓝色痕迹,罩式炉退火后在钢带边部呈S形,在连续退火情况下,变色痕迹会均匀的分布在整个钢带表面。
精心整理目录冷轧卷缺陷辊印 (2)粘结 (3)咯伤 (4)边裂 (5)平整纹 (7)划伤 (8)05011.图例2.陷;②平整辊印与轧机辊印的区分:平整辊印伤疤处无粗糙度且发亮;轧机辊印伤疤处发暗,有一定的粗糙度。
3.产生原因及危害①轧钢辊表面受损;②轧辊表面粘有异物;③退火过程产生氧化皮后,脱落粘附在平整机轧辊上,平整时产生;④生产过程中其它辊面受损。
危害:①外观不良,加工(冲压)时易发生破裂;②影响镀层效果。
4.5.05021.图例2.②一般粘结分三种:月牙状、折皱状、以及牡丹花状,一般存在于罩式炉的生产中才会产生此缺陷3.产生原因及危害①板形不良②轧机卷取张力过大③退火冷却速度过快④退火前钢卷边部受冲击危害:外观不良,加工(冲压)时易发生破裂4.预防及消除方法①保证前工序板形良好;②退火工艺周期的适当调整;轧机的卷取张力的调整,以及根据轧钢过程中材质和5.05031.图例2.3.①生产过程中各辊上粘有凸起的异物引起;②钢卷摆放位置有异物,导致产生;③小车压痕;④行车吊钩撞击后产生对产品的影响。
危害:①外观不良,镀层后更加明显;②制造用面板无法使用。
4.预防及消除方法①生产过程中对辊面的检查,发现不良及时处理;②钢卷应搬运在适当的优越位置(放置位置环境良好);③对操作工教育,提高操作水平;5.05041.图例2.3.③在酸洗过程中,带钢跑偏或浪形严重导致边部与设备摩擦,边部间断轻折边,经冷轧后边部形成锯齿状;④带钢成分异常;危害:①对产品的外观有直接的影响;②边部无法镀层。
③后道工序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断带事故。
4.预防及消除方法①吊运的时候防止撞伤;②酸洗过程中,对中装置适当的调整避免跑偏事故;③严格控制带钢成分及原料卷形、板形缺陷。
5.05051.图例2.3.危害:①对产品的外观有直接的影响;②产品要冲压或深加工时很容易造成开裂。
4.预防及消除方法①应保持轧钢及平整压下量的均衡;②需保持工作辊的适当弯曲度及钢带的对中;③在酸洗过程中对钢带厚度实测,确认热轧的厚度是否均匀。
缺陷名称纵裂Longitudinal Crack照片缺陷形貌及特征:缺陷形貌及特征纵裂纹是距钢板边部有一定距离的沿轧制方向裂开的小裂口或有一定宽度的线状裂纹。
板厚大于20mm的钢板出现纵裂纹的机率较大。
缺陷成因:1. 板坯凝固过程中坯壳断裂,出结晶器后进一步扩展形成板坯纵向裂纹,在轧制过程中沿轧制方向扩展并开裂;2. 板坯存在横裂,在横向轧制过程中扩展和开裂形成。
预防:防止纵列纹产生的有效措施是使板坯坯壳厚度均匀,稳定冶炼,连铸工艺是减少纵裂纹产生的关键推荐处理措施:1. 深度较浅的纵裂可采用修磨去除。
2. 修磨后剩余厚度不满足合同要求的钢板可采用火切切除、改规的方法,由于纵裂有一定长度,一般不采用焊补的方法挽救;3. 纵裂面积较大时钢板可直接判次或判废可能混淆的缺陷1. 边部折叠2. 边部线状缺陷缺陷名称横裂Transverse Crack缺陷形貌及特征:缺陷形貌及特征:裂纹与钢板轧制方向呈30°~90°夹角,呈不规则的条状或线状等形态,有可能呈M或Z型,横向裂纹通常有一定的深度。
缺陷成因:板坯在凝固过程中,局部产生超出材料迁都极限的拉伸应力导致板坯横裂,在轧制过程中扩展和开裂形成。
有可能是板坯振痕过深,造成钢坯横向微裂纹;钢坯中铝,氮含量较高,促使AIN沿奥氏体晶界析出,也可能诱发横裂纹;二次冷却强度过高也会造成板坯上的横裂预防:1. 减少板坯振痕;2. 控制板坯表面温度均匀并尽量减少板坯表面和边部的温度差;3. 根据钢中不同合力选用保护渣;4. 合理控制钢中的铝、氮含量。
推荐处理措施:1. 深度较浅的横裂可用修磨的方法去除;2. 修磨后剩余厚度不满足合同要求的钢板可采用厚度改规或切除缺陷后改尺的方法;3. 缺陷面积较大时钢板可直接判次或判废;可能混淆的缺陷1. 夹渣2. 折叠3. 星型裂纹缺陷名称边裂Edge Crack缺陷形貌及特征:边部裂纹是钢板边部表面开口的月牙型,半圆型裂口,通常位于钢板单侧或两侧100mm 范围内,一般沿钢板边部密集分布。
铝合金冷轧产品缺陷分析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铝合金冷轧产品缺陷分析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表面缺陷的定义、特征及产生原因 (2)2.1划伤 (2)2.2擦伤 (2)2.3粘伤 (3)2.4 印痕(辊印) (3)2.5腐蚀 (4)2.6油斑 (5)2.7裂边 (6)2.8波浪 (7)2.9 压过划痕 (8)2.10松树枝状花纹 (8)2.11明暗条纹 (9)2.12非金属压入 (10)2.13金属压入 (10)2.14 碰伤 (11)2.15水痕 (12)2.16 表面污痕(花脸) (12)2.17表面气泡 (13)2.18 滑移线 (13)2.19侧边弯曲 (14)2.20包铝层错动 (14)2.21粘铝 (14)2.23过烧 (15)2.24压折 (15)2.25乳液痕 (16)2.26折伤 (16)2.27油粘 (17)2.28横波 (17)2.29贯穿气孔 (17)2.30翘边(荷叶边) (18)2.31大晶粒 (18)2.32 松卷 (18)2.33 毛刺 (19)2.34串层 (19)2.35 塔形 (20)第一章绪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开拓和巩固市场的金钥匙。
生产出合格、高质量的产品是车间的第一要务,也是生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需要遵循的第一准则。
为提高冷轧制造中心的产品质量、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效率,特编写本手册。
第二章表面缺陷的定义、特征及产生原因2.1划伤2.2擦伤2.3粘伤2.4 印痕(辊印)2.5腐蚀2.6油斑2.7裂边2.8波浪2.9 压过划痕2.10松树枝状花纹2.11明暗条纹2.12非金属压入2.13金属压入2.14 碰伤2.15水痕2.16 表面污痕(花脸)2.17表面气泡2.18 滑移线2.19侧边弯曲2.20包铝层错动2.21粘铝2.23过烧2.24压折2.25乳液痕2.26折伤2.27油粘2.28横波2.29贯穿气孔2.30翘边(荷叶边)2.31大晶粒2.32 松卷2.33 毛刺2.34串层2.35 塔形。
目录冷轧卷缺陷辊印 (2)粘结 (3)咯伤 (4)边裂 (5)平整纹 (7)划伤 (8)平整液斑 (9)乳化液斑 (10)锈蚀 (11)氧化色 (12)黑带斑 (13)振痕 (14)横纹 (15)脱脂液斑 (16)油烧斑 (17)折痕 (18)擦伤 (19)浪形 (20)刀痕 (21)孔洞 (22)鼓 (23)氧化铁皮压入 (24)夹杂、分层 (25)0501 辊印1. 图例2. 缺陷特征①沿轧制方向有周期性的,板面有点状、块状、条状突起或凹陷进去的有间隔的缺陷;②平整辊印与轧机辊印的区分:平整辊印伤疤处无粗糙度且发亮;轧机辊印伤疤处发暗,有一定的粗糙度。
3. 产生原因及危害①轧钢辊表面受损;②轧辊表面粘有异物;③退火过程产生氧化皮后,脱落粘附在平整机轧辊上,平整时产生;④生产过程中其它辊面受损。
危害:①外观不良,加工(冲压)时易发生破裂;②影响镀层效果。
4. 预防及消除方法①需要防止由各种杂质飞入钢带影响辊面质量②对轧钢及平整过程中工作辊的硬度确认(爆辊)③退火时保护气体的纯净度保证,防止氧化皮的产生5. 检查判断用肉眼检查;允许存在轻微无手感的辊印。
0502粘结1. 图例2. 缺陷特征①进行退火过程中,钢板与钢板之间紧密紧贴(张力偏大),然后到平整将紧贴的部分分离以形成月牙状的伤痕,间断或连续发生于钢板表面的同一位置②一般粘结分三种:月牙状、折皱状、以及牡丹花状,一般存在于罩式炉的生产中才会产生此缺陷3. 产生原因及危害①板形不良②轧机卷取张力过大③退火冷却速度过快④退火前钢卷边部受冲击危害:外观不良,加工(冲压)时易发生破裂4. 预防及消除方法①保证前工序板形良好;②退火工艺周期的适当调整;轧机的卷取张力的调整,以及根据轧钢过程中材质和压下率的适合度来相应的调整退火周期;③退火机组的热电偶彻底正确管理。
5. 检查判断用肉眼检查;允许存在轻微无手感的粘接印(LED、面板料不允许)。
0503咯伤1. 图例2. 缺陷特征①有一定周期性的压痕:异物粘附于辊子上,然后再被印于板面上;②没有周期性的压痕:异物粘附于钢带上,由于张力大,经过辊子时产生;③压痕一般存在钢带表面,一面凹陷另一面同一位置相对应突起。
冷轧产品常见缺陷图谱与判断目录结疤 (4)表面夹杂-------------------------------------------- ■(5) 分层------------------------------------------------ (6)氧化铁皮压入--------------------------------------- (7)辊印------------------------------------------------ (8)压痕(压印、压坑) (9)扁卷------------------------------------------------ (10)瓢曲 (11)镰刀弯--------------------------------------------- (12)折迭------------------------------------------------ (13)边裂------------------------------------------------ (14)气泡------------------------------------------------ (15)折皱 (16)舌U 伤—(T7) ---------------------------------- -擦伤(划伤、划痕) ----------- ------------------------ (18)撞伤------------------------------------------------ (19)切斜------------------------------------------------ (20)欠酸淤---------------------------------------------- (21)过酸洽---------------------------------------------- (22) 停车飪---------------------------------------------- (23) 浪形 (24)氧化込............................................. . (25) 振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平坦址---------------------------------------------- (27) 粘结------------------------------------------------ (28) 塔形------------------------------------------------ (29) 溢出边............................................. . (30) 卷取擦伤-------------------------------------------- (31)锈蚀---------------------------------------------- (32) 松卷---------------------------------------------- (33) 凸包(起筋、隆起、鼓包) ---------------------------- (34) 厚度不-------------------------------------------- (35) 长度不-------------------------------------------- (36) 平坦纹-------------------------------------------- (37)孔洞---------------------------------------------- 黄■斑............................................ 黑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39)(40)1•缺陷名称:结疤定义与外观:附着在钢带表面,形状不规则翘起的金属薄片称结疤。
3.酸轧机组的表面缺陷目录No.1隆起冷轧中隆起为不能忍受的缺陷,通常因热轧状况造成。
隆起可以在冷轧或平整的带钢卷取期间内发现,从而所卷钢卷一处或多处呈现隆起形状,增厚几厘米,造成卷径增大。
隆起分为单边隆起,中部隆起,指状型隆起,以及边部隆起。
●单边隆起该类型隆起出现在带钢一侧,隆起的最高点位于带钢边部大约7到9cm。
通常由楔形热轧带钢板形造成,也就是带钢边部厚于带钢中部。
因此,当热轧带钢轧机倾向轧制楔形带钢时,通过增加热轧带钢的凸度来降低边部出现隆起的危险。
冷轧轧制薄带钢时,图1所示的热轧带钢板形,能够导致较厚带钢侧出现单边隆起,不妨碍楔形自身出现隆起的趋势。
图1 单边隆起的热轧带钢(示意图)如果冷轧操作员工用平行辊缝轧制如此钢卷,可以看到单侧边浪,此时应当立即少量打开该边浪侧的辊缝。
冷轧带钢也有成比例的楔形,隆起不可避免。
●中部隆起和指状隆起如果在宽带钢的热轧期间内,带钢的一部分带状区域比其邻近带状区域温度显著低的话,其变形抗力较高。
上述温度较低的带钢,其一个或多个纵向带状区域经过剧烈冷却,通常导致精轧机组内出现缺陷或轧辊冷却调整不当。
由于该较冷的纵向带状区域,变形抗力增加,该点处变形较小。
轧制后该带状区域较厚。
此外,该点处工作辊磨损较多,带钢的缺陷随着工作辊的实际里程数增加而变得更严重,图2所示可以测量带钢增厚图2 两个中部隆起的热轧带钢板形(示意图)在冷轧期间内,稍微变厚的纵向带状区域变形更大,造成局部较强延伸,从而出现可见的平直度缺陷。
然而,不能完全消除厚度偏差。
冷轧卷取时,该轻微厚度偏差使卷径增大,形成可见的隆起缺陷。
如果卷取的带钢出现隆起,该点处的带钢张力显著增加,造成该点处带钢的附加延伸,与深冲相类似,在开卷期间内变成可见的平直度缺陷。
热轧带钢的板形(图3)表明冷轧时将出现几处隆起。
这些隆起相互之间距离相等,称作指状隆起。
隆起的间距与热轧厂冷却水喷嘴的间距相同。
图3 指状隆起的热轧带钢板形(示意图)边部隆起如果热轧厂在一个序列内轧制了同一宽度的很多钢卷,带钢边部区域内的工作辊磨损清晰可见,这样的轧辊轧制后形成的带钢板形与以图4例相一致。
冷轧产品外观缺陷及原因分析冷轧产品外观缺陷种类表1.热轧来料缺陷1-1 SCAB结疤A.缺陷描述在带钢表面上呈现出相当大的一块结疤,有剥落后留下的斑点、痕迹等。
B.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未提到1-2 Hole孔洞A.缺陷描述带钢表面有一些孔洞B.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a)强烈的氧化皮、结疤和钢板叠层(b)当轧制时,严重的擦伤(c)冷轧后,轧材上出现擦伤,焊接部位出现打孔痕迹备注:对于轿车顶板来说要有专门的孔洞管理,要保证轿车顶板不能有孔洞缺陷产生。
1-3 Build-up隆起A.缺陷描述带钢未卷成卷之前检查不到,成卷后可以看到,尤其是大卷时。
这种缺陷是冷轧最怕产生的缺陷。
B.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冷轧板本身横截面上中间厚、两边薄,卷取时如果卷取张力过大、或钢卷过大就会在钢卷边部观察到这种缺陷。
当钢卷未卷取时在检查站是无法看到这种缺陷的。
C.消除方法a.减小钢卷单重b.降低卷取张力1-4 Edge crack边部裂纹A.缺陷描述带钢边部开裂B.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CAL或者PL/TCM线上圆盘剪剪刃崩刃或者出现其它剪刃问题容易造成剪切不良,形成边裂。
2.冷轧操作缺陷2-1 Saw tooth锯齿边A.缺陷描述带钢边部呈现锯齿状。
B.缺陷生产的主要原因当边裂严重呈周期状时就会形成锯齿边。
C.处理办法及时检查、更换圆盘剪剪刃。
2-2 Width mark带宽痕迹A.缺陷描述带钢表面两边存在有很宽的痕迹。
B.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在CAL线上由于生产计划编排不合理,导致平整机平整前后的带钢宽度变化不合适,如先平整的窄带钢、然后平整的较宽的带钢,此时就容易在宽带钢两边的表面上形成带宽痕迹。
C.处理办法合理的编排生产计划,尤其是带钢宽度变化或过渡要合理。
2-3 Band mark捆带痕迹对于汽车外板一定不能有这种缺陷出现。
A.缺陷描述在带钢钢卷的外表面有捆带的痕迹。
B.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a.当钢卷两层码放时,上下层钢卷之间没有垫隔离物品,导致上层钢卷捆带压在下层钢卷表面,从而形成捆带压痕。
第九篇冷轧板卷目录第九篇冷轧板卷 (195)9.1结疤 (198)9.2气泡 (200)9.3表面夹杂 (201)9.4分层 (202)9.5 孔洞 (203)9.6 压入氧化铁皮 (205)9.7 麻点 (207)9.8欠酸洗 (209)9.9过酸洗 (211)9.10 停车斑 (212)9.11辊印 (213)9.12 压印(压痕) (214)9.13 边裂 (215)9.14 浪形 (217)9.15 粘结 (219)9.16氧化色 (220)9.17乳化液斑 (222)9.18平整斑 (223)9.19锈蚀 (224)9.20划伤(划痕) (225)9.21横折印 (226)1969.22塔形 (228)9.23溢出边 (230)9.24擦伤 (231)9.25扁卷 (232)9.26松卷 (233)9.27喇叭卷 (235)9.28 鼓包 (236)9.29楔形 (238)9.30厚度不合 (240)9.31宽度不合 (242)9.32长度不合 (243)9.33切斜 (244)9.34镰刀弯 (246)1979.1结疤图9-1-11、缺陷特征钢板表面有形状不规则翘起的金属薄片称结疤。
呈现叶状、羽状、条状、鱼鳞状、舌端状等。
结疤分为两种,一种与钢的本体相连结,并折合到板面上不易脱落;另一种与钢的本体没有连结,易于脱落,脱落后形成较光滑的凹坑。
2、产生原因及危害①板坯表面原有的结疤、重皮等缺陷未清理干净,轧后残留在钢板表面上。
②板坯表面留有火焰清理后的残渣,在轧制中压入钢板表面。
危害:导致后序加工使用过程中出现金属剥离、产生孔洞。
3、预防及消除方法加强热轧带钢质量验收,切除存在结疤缺陷的的部位。
4、检查判断198①肉眼检查。
②钢板表面不允许存在结疤缺陷。
1999.2气泡图9-2-1 图9-2-21、缺陷特征钢板表面无规律分布的圆形或椭圆形凸包,有时呈蚯蚓式的直线状,其外缘比较光滑,内有气体;当气泡轧破后,钢板表面出现破裂。
《冷轧产品质量缺陷图谱及解析》从实用角度出发,对冷轧产品的各种质量缺陷从定义与特征、图谱、原因分析、危害、鉴别方法及解决措施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可使读者全面认识冷轧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产品质量缺陷,了解缺陷产生的原因并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冷轧产品质量缺陷图谱及解析》可供从事冷轧生产的技术人员和冷轧车间的操作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冶金、材料等相关专业师生和研究人员参考。
1 酸洗
缺陷1 气泡
缺陷2 过酸洗
缺陷3 欠酸洗
缺陷4 锈蚀
缺陷5 刮边
缺陷6 夹杂
缺陷7 重皮
缺陷8 氧化铁皮压人
缺陷9 划伤
缺陷10 停车斑
缺陷11 麻坑
缺陷12 折叠
2 冷轧
缺陷1 辊印
缺陷2 划伤
缺陷3 异物压人
缺陷4 振纹
缺陷5 油斑
缺陷6 擦伤
缺陷7 孑1洞
缺陷8 热划伤
缺陷9 厚度不合
缺陷10 浪形
缺陷11 镰刀弯
缺陷12 环形隆起
缺陷13 瓢曲
缺陷14 边裂
缺陷15 极限压下纹
缺陷16 楔形
缺陷17 锯齿边
缺陷18 麻坑(麻点)
缺陷19 边部损伤
3 退火
缺陷1 粘结
缺陷2 氧化色
缺陷3 性能不合
缺陷4 脱碳
缺陷5 压边
缺陷6 碳化边
缺陷7 黑带
缺陷8 表面炭黑
缺陷9 对流盘印
缺陷10 退火氧化铁皮
4 平整
缺陷1 辊印
缺陷2 卷轴印
缺陷3 非平整边
缺陷4 平整花
缺陷5 擦伤
缺陷6 橘皮
缺陷7 褶皱
缺陷8 色差
缺陷9 斑迹
缺陷10 横纹
5 精整
缺陷1 宽度不合
缺陷2 毛刺
缺陷3 边丝
缺陷4 翻边
缺陷5 刀印
缺陷6 长度不合
缺陷7 切斜
缺陷8 拉矫纹
缺陷9 清洗液残留
缺陷10 清洗黑印
缺陷11 边部剪切不净缺陷12 拉矫横纹
6 热镀锌
缺陷1 漏镀
缺陷2 锌层脱落
缺陷3 锌粒
缺陷4 锌花不良
缺陷5 灰色锌层
缺陷6 气刀条痕
缺陷7 厚边
缺陷8 锌流纹
缺陷9 锌凸起
缺陷11 光整花
缺陷12 钝化斑
缺陷13 划痕
缺陷14 浪形
缺陷15 色差
缺陷16 白锈
缺陷17 重皮、夹杂
缺陷18 镀层过薄/过厚缺陷19 停车废
缺陷20 表面黑点
缺陷21 钢卷折痕
缺陷22 宽度不合
缺陷23 气刀刮痕
缺陷24 锌疤
缺陷25 非光整边
缺陷26 拉矫纹
7 彩涂
缺陷1 漏涂
缺陷2 漆层划伤
缺陷3 涂层脱落
缺陷4 气泡
缺陷5 发花
缺陷6 色差
缺陷7 缩孔
缺陷8 条痕
缺陷9 辊痕
缺陷10 浮色
缺陷11 T弯不合
缺陷12 背面漆粘结
缺陷13 涂层凸起点
缺陷14 漆膜粉化
缺陷15 滴焦油
缺陷16 针孔
缺陷17 透色(渗色)
8 电镀锡
缺陷1 划伤
缺陷2 擦伤
缺陷3 白边
缺陷4 烧点
缺陷5 针孔(麻点)
缺陷6 白点(白印)
缺陷8 堆锡
缺陷9 表面污斑
缺陷10 淬水斑
缺陷11木纹
缺陷12 锡层均匀性差缺陷13 色差
缺陷14 锡层脱落
缺陷15 辊印
缺陷16 浪形
缺陷17 黄斑
缺陷18 未软熔
9 其他缺陷
缺陷1锈蚀
缺陷2 硌痕
缺陷3 涂油不均
缺陷4 碰伤
缺陷5 包装破损
缺陷6 塌卷
缺陷7 塔形
缺陷8 扁卷
缺陷9 溢出
缺陷10 松卷
缺陷11 卷取不良
缺陷12 气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