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式教学设计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6
表格式教案(汇编17篇)表格式教案(1)课题: 2、学会查“无字词典”课时:1 主备:朱翠莹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教学准备:课前布署学生挑选一张外出旅游拍摄的照片,画一幅暑期生活的画。
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修改一、导入——精彩暑假大回送 1、同学们,在刚过去不久的暑期中,你曾外出旅游过吗?你能描述一下游览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一幕情景吗?如果暑假中没有外出游览,但肯定也有一些事情留给你的印象比较深,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次“精彩暑期大回放”,大家可以边展示自己拍摄的照片、画的图画边介绍。
3、我们就先来看看一位小朋友聪聪的暑假经历吧,揭示课题——学会查“无字词典”。
2、“精彩暑期大回放”真精彩,那么面对此情此景,你是否想到用一些词语来概括?二、初读——顺顺溜溜大比拼 1、“把课文读通顺”这可重要啦!当然要读通课文首先要能正确认读生字。
所以首先请大家拼读课后生字条里的生字,再练习读课文,然后在由前后左右四位同学组成的学习小组内交流,互助,最后各小组推荐选手,举行全班生字、课文朗读“顺顺溜溜大比拼”。
3、以比赛的方式检查自学。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学课文。
三、总结过渡过渡:聪聪这一趟旅游的确很高兴,因为他不仅看到了青岛的迷人风光,同时还学到了一样本领,想知道是什么本领吗? 3、只要我们和聪聪一起经历了这次旅行,相信这两个难题会被我们解决的。
这两个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呢?我们下堂课再学习。
1、自由读§9,读通顺流利2、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有字词典?无字词典?)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重、难点: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无字词典”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准备:插图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修改一、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春》教学设计
盼春
绘春《春》
赞春草花风雨人
课后作业四、布置作业
1.请利用《春》的结构图,运用自己最擅长的记忆方法,完成《春》全文的背诵。
2.九月份,由夏入秋,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大,自然景物、人们穿戴等方面也相应发生了许多变化。
细心观察、体验,选择一个场景,描述这些变化。
别忘了取一个别致的题目。
200字左右。
(参考题目:“秋”或“我眼中的秋”)
课后反思亮点:教学环节完整
不足之处:学生的分析不到位课堂教学建议:多抓学生的朗读。
《大鹿》表格式教学设计方案
、通过观看美丽的树林,聆听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慢慢进入我提前创设好的情境中,调整好呼吸,为学习歌曲做好准备。
2、通过发
动作的表演,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进入学习中
3、通过节奏游戏解决本课的难点,为后面的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1、播放动画《大鹿》。
意图:让学生观看动画《大鹿》,是我特意安排的,为的是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歌曲大意,从而能发挥自己想象力来创设歌曲意境,为后面的音乐剧的创编做好铺垫。
2、播放伴奏音乐《大鹿》。
3、歌谱教学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歌曲难点“ 3
后让学生直接连唱歌词。
意图:在歌曲教学的过程中,我直接将歌谱和歌词连唱,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音准,并且还能节省时间,为后面的音乐剧留下学生创作的时间和空间。
5、播放范唱音乐《大鹿》。
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出的结果来处理歌曲,更能被学生所接受,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的表现歌曲。
乐剧,目的是促进孩子们的思维发散,充分发挥他
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播放课件
、播放伴奏及范唱《大鹿》音乐。
鹿》音乐。
3、意图:让学生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表及星级标准。
教案表格格式教案表格范文一、教案基本信息1.1 课题名称:1.2 学科领域:1.3 年级/学段:1.4 课时:1.5 教学目标:1.6 教学重难点:二、教学准备2.1 教具准备:2.2 教学资源:2.3 课前准备:三、教学过程3.1 导入:3.2 新课呈现:3.3 课堂活动:3.4 练习与巩固:3.5 课堂小结:四、教学评价4.1 评价目标:4.2 评价方法:4.3 自评与互评:五、课后作业5.1 作业内容:5.2 作业要求:5.3 作业反馈:六、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解释概念和理论知识。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小组活动。
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实际任务来促进学习。
6.2 学生参与策略:提问和回答: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观点。
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辅助教学。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6.2 学生参与策略: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课堂展示: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分享学习成果。
互动游戏:设计相关游戏,增加课堂趣味性。
七、教学活动设计7.1 主体活动:观看相关教学视频,引入新知识。
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2 辅助活动:小组合作,完成相关案例分析。
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参加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8.1 课堂反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
收集学生作业,评估学习效果。
8.2 教学调整: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
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九、教学评价与反思9.1 评价方法:学生自评: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