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74.00 KB
- 文档页数:5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一、专业介绍1、概述: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是以国内外的大型高能物理实验为依托,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物质最基本的构成、性质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其中也包括粒子物理探测新技术和新型探测器的研究;粒子物理理论研究中的计算物理新方法的开发和研究。
这些研究将深化我们对物质世界更深层次基本规律的认识。
在21 世纪,以兴建若干大科学工程为标志,国际上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学科正在继续蓬勃发展并面临着重大的突破,必将继续对各国的国防、能源、交叉学科等的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2、研究方向: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的研究方向主要有:01.理论核物理02.实验核物理03.高能物理与粒子物理04.应用核物理05.微机应用与核电子学06.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07.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08.非平衡态统计物理(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北京大学为例)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研究生具有量子场论、粒子物理、核物理和近代数学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掌握射线探测技术及利用计算机在线获取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或能使用计算机进行理论研究。
了解该学科发展动态和前沿进展,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并具有独立从事该学科前沿研究和专业教学的能力。
还应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开拓进取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3)603普通物理(含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604量子力学(4)804经典物理(含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809原子核物理报考本专业01—06研究方向方向考试科目③限考量子力学,考试科目④中经典物理、原子核物理任选一门;07—08研究方向考试科目③限考普通物理,考试科目④限考经典物理。
(注:各大院校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北京大学为例)5、与之相近的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理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070206声学、光学、无线电物理。
原子核物理重点知识点第一章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1、对核素、同位素、同位素丰度、同量异位素、同质异能素、镜像核等概念的理解。
(P2)核素:核内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中子数以及特定能态的一种原子核或原子。
(P2)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质量数的核素所对应的原子。
(P2)同位素丰度:某元素中各同位素天然含量的原子数百分比。
(P83)同质异能素:原子核的激发态寿命相当短暂,但一些激发态寿命较长,一般把寿命长于0.1s 激发态的核素称为同质异能素。
(P75)镜像核:质量数、核自旋、宇称均相等,而质子数和中子数互为相反的两个核。
2、影响原子核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P3~5)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间的比例;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奇偶性。
3、关于原子核半径的计算及单核子体积。
(P6)R =r 0A 1/3 fm r 0=1.20 fm 电荷半径:R =(1.20±0.30)A 1/3 fm 核力半径:R =(1.40±0.10)A 1/3 fm 通常 核力半径>电荷半径单核子体积:A r R V 3033434ππ==4、核力的特点。
(P14)1.核力是短程强相互作用力;2.核力与核子电荷数无关;3.核力具有饱和性;4.核力在极短程内具有排斥芯;5.核力还与自旋有关。
5、关于原子核结合能、比结合能物理意义的理解。
(P8)结合能:),()1,0()()1,1(),(),(2A Z Z Z A Z c A Z m A ZB ∆-∆-+∆=∆= 表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会释放的能量。
比结合能(平均结合能):A A Z B A Z /),(),(=ε原子核拆散成自由核子时外界对每个核子所做的最小平均功,或者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平均每一个核子所释放的能量。
6、关于库仑势垒的理解和计算。
(P17)1.r>R ,核力为0,仅库仑斥力,入射粒子对于靶核势能V (r ),r →∞,V (r ) →0,粒子靠近靶核,r →R ,V (r )上升,靠近靶核边缘V (r )max ,势能曲线呈双曲线形,在靶核外围隆起,称为库仑势垒。
学科简介 (1)学科分类 (2)理论分析 (2)发展阶段 (4)第一阶段(1897~1937) (4)第二阶段(1937~1964) (5)第三阶段(1964~) (13)强子内部结构的实验证据 (16)第四种和第五种夸克 (17)轻子的新发现 (18)电弱统一理论的建立 (20)粒子物理的前景 (23)学科简介粒子物理学particle physics研究比原子核更深层次的微观世界中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在很高能量下这些物质相互转化及其产生原因和规律的物理学分支。
又称高能物理学。
学科分类在实验上把已经发现的粒子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统称为轻子。
另一类是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统称为强子。
已经发现的数百种粒子中绝大部分是强子。
理论分析实验发现,强子也具有内部结构。
强子内部带点电荷的东西在外国称为夸克,中国的部分物理学家称之为层子。
因为他们认为:即使层子也不是物质的始元,也只不过是物质结构无穷层次中的粒子物理学一个层次而已。
虽然层子在强子内部可以相当自由地运动,但即使用目前加速器所能产生的能量最高的粒子束轰击强子,也没有能将层子打出来,使它们成为处于自由状态的层子。
将层子囚禁在强子内部是强相互作用所独有的性质,这种性质称为“囚禁”。
弱相互作用也有其独特的性质。
它的基本规律对于左和右,正、反粒子,过去和未来都是不对称的。
弱相互作用的不对称就是李政道和杨振宁在1956年所预言,不久在实验上为吴健雄所证实的宇称在弱相互作用中的不守恒。
在量子场论中,各种粒子均用相应的量子场来反映。
空间、时间中每一点的量子场均以算符来表示,称为场算符。
这些场算符满足一定的微分方程和对应关系或反对应关系。
量子场的确既能反映披粒二象性,又能反映粒子的产生和消灭,还能自然地反映正、反粒子配成对的现象。
对称性在物理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可以证明,假使物理基本规律具有某种对称性,与之相应就有某种守恒定律。
例如:假使物理基本规律在任何时间都一样,与之相应就有能量守恒定律:假使物理基本规律对于相变换具有不变性,与之相应就有电荷守恒定律。
吴百诗,《大学物理(下册)(第3次修订本B)》荣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
大学物理习题解析答案2_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_吴百诗
文件(一)页码顺序P.1,10;P.100~109;P.11,P.110~119;P.12;P.120~129;P.13;P.130~139;P.14;P.140~149; P.15;P150~159;P.16;P.160~169;P.17。
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习题
第3章功和能习题(文件四)
第4章冲量和动量习题(文件四)
第5章刚体力学基础动量矩习题(文件四)
第6章机械振动基础习题第11章(文件二)
第7章机械波习题第12章(文件二)
第8章热力学习题第9章(文件二)
第9章气体动理论习题第10章(文件二)
《大学物理(下册)(第3次修订本B)》。
第10章静电场习题第6章(文件一、四)
第11章恒定电流的磁场习题第7章(文件一)
第12章电磁感应与电磁场习题第8章(文件一)
第13章波动光学基础习题(文件三)
第14章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习题(文件三)
第15章量子物理基础习题(文件三)
第16章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简介习题(文件三)
第17章固体物理简介激光习题(文件三)。
原子核物理学中的基本粒子及其性质原子核物理学是研究原子核结构、性质、变化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这个领域中,基本粒子是构成原子核的基本单元,它们的性质直接影响着原子核的行为。
本文将介绍原子核物理学中的基本粒子及其性质。
基本粒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它们是原子核物理学中的基本粒子。
此外,还有电子、光子、μ子等粒子,它们在原子核物理学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质子是原子核中的一种粒子,具有正电荷,电荷量为+1.602×10-19库仑。
质子的质量约为1.6726×10-27千克。
质子是强子的一种,由三个夸克(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通过强相互作用结合而成。
在原子核中,质子之间存在着库仑排斥力,这种力使得质子不能过于靠近,从而维持着原子核的稳定性。
中子是原子核中的一种粒子,不带电荷,质量约为1.6749×10^-27千克。
中子也是强子的一种,由三个夸克(一个上夸克和两个下夸克)通过强相互作用结合而成。
中子在原子核中起到饱和作用,使得质子之间的库仑排斥力得以缓解,从而使得原子核更加稳定。
电子是负电荷的基本粒子,电荷量为-1.602×10-19库仑。
电子的质量约为9.10938356×10-31千克。
电子在原子中围绕着原子核运动,与质子之间存在着电磁相互作用。
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内部结构的秘密,为原子核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光子是电磁波的基本粒子,不带电荷,质量为零。
光子的静止能量约为8.187×10^-14电子伏特。
光子是电磁相互作用的基本载体,它在原子核物理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光子与核子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
μ子是一种轻子,带有负电荷,电荷量为-1.602×10-19库仑。
μ子的质量约为1.8835×10-28千克。
μ子与电子相似,但在原子核物理学中,μ子的作用相对较小。
基本粒子的性质基本粒子的性质包括质量、电荷、自旋、寿命等。
这些性质决定了基本粒子在原子核物理学中的行为。
原子核物理基础概论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体。
研究这个中心体的性质、特征、结构和变化等问题的一门学科称为原子核物理学。
一、原子核物理的发展简史1.1886年 Bequenel发现天然放射性。
进一步研究表明,放射性衰变具有统计性质;放射性元素经过衰变(α,β, );一种元素会变成另一种元素,从而突破了人们头脑中元素不可改变的观点。
2.1911年 Rutherford α粒子散射实验,由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确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3.1919年α粒子实验首次观察到人工核反应(人工核蜕变)。
使人们意识到用原子核轰击另外的原子核可以实现核反应,就象化学反应一样。
4.1932年查德威克中子的发现表明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荷,易进入原子核引起核反应。
在这件大事中,实际上有我国物理学家的贡献。
根据杨振宁先生的一篇文章介绍,我国物理学家赵忠尧在1931年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预言了中子的存在,但查德威克看了之后未引用,故失去了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
5.20世纪40年代核物理进入大发展阶段(引用科学史材料):(1)1939年Hahn发现核裂变现象;(2)1942年Fermi建立第一座链式反应堆,这是人类利用原子能的开端;(3)加速器的发展,为核物理理论和核技术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粒子流,便于进行各种各样的研究;(4)射线探测器技术的提高和核电子学的发展,改变了人类获取实验数据的能力;(5)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一方面进一步改进了人们获取数据,处理核数据的能力,另一方面提供了在理论上模拟各种核物理过程的工具。
例如模拟反应堆中中子的减速、慢化过程等物理过程。
二、核物理的主要研究内容核物理学可以分为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
理论方面是对原子核的结构、核力及核反应等问题的研究。
同其它基础研究一样,是为了了解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为更好地改造自然而开辟道路的。
另一方面是原子能和各种核技术的应用,包括民用与军用。
这两方面的研究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向前发展。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博士毕业(原创实用版)目录1.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简介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前景3.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博士毕业生的科研方向4.我国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正文一、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简介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微观世界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物质的最基本组成单位——粒子的性质和行为。
粒子物理探究的是粒子的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而原子核物理则关注原子核的性质、结构以及它们在各种物理过程中的行为。
二、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博士毕业生在完成学业后,可以选择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多个领域寻求就业。
他们可以在科研领域从事前沿科学研究,推动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知;也可以在教育领域培养新一代科学人才;此外,他们还可以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相关的技术研发、项目管理等工作。
三、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博士毕业生的科研方向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博士毕业生在科研方向上可以选择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粒子物理实验、理论物理、核物理实验、核理论、核技术及应用等。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合适的科研方向,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我国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我国在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设施,如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
此外,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等。
展望未来,我国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领域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将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推动重大科学设施的建设和运行。
习题十七17-1 按照原子核的质子一中子模型,组成原子核X AZ 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各是多少?核内共有多少个核子?这种原子核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各是多少?答:组成原子核X AZ 的质子数是Z ,中子数是Z A -.核内共有A 个核子.原子核的质量数是A ,核电荷数是Z .17-2 原子核的体积与质量数之间有何关系?这关系说明什么?答:实验表明,把原子核看成球体,其半径R 与质量数A 的关系为310A R R =,说明原子核的体积与质量数A 成正比关系.这一关系说明一切原子核中核物质的密度是一个常数.即单位体积内核子数近似相等,并由此推知核的平均结合能相等.结合能正比于核子数,就表明核力是短程力.如果核力象库仑力那样,按照静电能的公式,结合能与核子数A 的平方成正比,而不是与A 成正比.17-3 什么叫原子核的质量亏损?如果原子核X AZ 的质量亏损是m ∆,其平均结合能是多少? 解:原子核的质量小于组成原子核的核子的质量之和,它们的差额称为原子核的质量亏损.设原子核的质量为x M ,原子核X AZ 的质量亏损为:x n p M m Z A Zm m --+=∆])([平均结合能为 Amc A E E 20ΔΔ== 17-4 已知Th 23290的原子质量为u 232.03821,计算其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解:结合能为MeV 5.931])([ΔH ⨯--+=M m Z A Zm E nTh 23290原子u M 03821.232=,90=Z ,232=A ,氢原子质量u m 007825.1H =,u m n 008665.1=MeV1.766.56MeV5.931]03821.232008665.1)90232(007825.190[Δ=⨯-⨯-+⨯=∴E∴平均结合能为 MeV 614.723256.1766Δ0===A E E 17-5什么叫核磁矩?什么叫核磁子(N μ)?核磁子N μ和玻尔磁子B μ有何相似之处?有何区别?质子的磁矩等于多少核磁子?平常用来衡量核磁矩大小的核磁矩I 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和核的g 因子、核自旋量子数的关系是什么?解: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磁矩叫核磁矩,核磁子是原子核磁矩的单位,定义为:227m A 10.05.51.18361π4⋅⨯===-B p N m eh μμ式中p m 是质子的质量.核磁子与玻尔磁子形式上相似,玻尔磁子定义为eB m ehπμ4=,式中e m 是电子的质量.质子的磁矩不等于N μ.质子的磁矩N P μμ79273.2=.平常用来衡量核磁矩大小的是核磁矩在外磁场方向分量的最大值I μ',它和原子核g 因子、自旋量子数的关系是N I I I g μμ='.17-6 核自旋量子数等于整数或半奇整数是由核的什么性质决定?核磁矩与核自旋角动量有什么关系?核磁矩的正负是如何规定的?解: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的自旋均为21.因此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数的奇、偶数决定了核自旋量子数为零或21的奇、偶倍数. 核磁矩与自旋角动量的关系是:I pII P m eg 2=μ I μ的正负取决于I g 的正负.当I μ与I P 平行时I μ 为正,当I μ 与I P 反平行时,I μ为负.17-7 什么叫核磁共振?怎样利用核磁共振来测量核磁矩?解:原子核置于磁场中,磁场和核磁矩相互作用的附加能量使原子核能级发生分裂.当核在电磁辐射场中时,辐射场是光子组成的,当光子的能量hv 等于核能级间隔时,原子核便吸收电磁场的能量,称为共振吸收,这一现象称为核磁共振.在磁场中核能级间隔为:B g E N I μ=∆共振吸收时,B g E h N I μυ=∆=通常用核磁矩在磁场方向分量的最大值I μ'来衡量磁矩的大小,N I I I g μμ=',则有B Ih Iμυ'=∴Bh II υμ=',已测出I ,υ,现测得B 就可以算出I μ'. 17-8 什么叫核力?核力具有哪些主要性质?答: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力称为核力.核力的主要性质:(1)是强相互作用力,主要是引力.(2)是短程力,作用距离小于m 1015-,(3)核力与核子的带电状况无关.(4)具有饱和性. 17-9 什么叫放谢性衰变?α,β,γ射线是什么粒子流?写出U 23890的α衰变和Th 23490的β衰变的表示式.写出α衰变和β衰变的位移定则.解:不稳定的原子核都会自发地转变成另一种核而同时放出射线,这种变化叫放射性衰变.α射线是带正电的氦核He 42粒子流,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正、负电子流,γ射线是光子流.ee υ~Pa Th HeTh 012349123490422349023892++→+→-α衰变和β衰变的位移定则为:α衰变 He Y X 4242+→--A z A zβ衰变的位移定则为:e A z Az υ~e Y X 0++→-+e A z A zυ++→+-e Y X 01117-10 什么叫原子核的稳定性?哪些经验规则可以预测核的稳定性?答:原子核的稳定性是指原子核不会自发地从核中发出射线而转变成另一种原子核的性质. 以下经验规则可预测核的稳定性:(1)原子序数大于84的核是不稳定的.(2)原子序数小于84的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偶数的核稳定.(3)质子或中子数等于幻数2、8、20、28、50、82、126的原子核特别稳定.(4)质子数和中子数之比1=pn的核稳定.比值越大,稳定性越差. 17-11 写出放射性衰变定律的公式.衰变常数λ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半衰期21T ?21T 和λ有什么关系?什么叫平均寿命τ?它和半衰期21T 、和λ有什么关系?解:tN N λ-0e =,衰变常数NtN d /d -=λ.的物理意义是表示在某时刻,单位时间内衰变的原子数与该时刻原子核数的比值.是表征衰变快慢的物理常数.原子核每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叫半衰期.λT 2ln 21=平均寿命τ是每个原子核衰变前存在时间的平均值.λτ1=2ln 21τ=T .17-12 测得地壳中铀元素U 23592只点0.72%,其余为U 23892,已知U 23892的半衰期为4.468×109年,U 23592的半衰期为7.038×108年,设地球形成时地壳中的U 23892和U 23592是同样多,试估计地球的年龄.解:按半衰期 λλ693.02ln ==T对年:/110847.910038.7693.0693.0U 10181123592-⨯=⨯==T λ 对年:/110551.110468.4693.0693.0U 1092223892-⨯=⨯==T λ 按衰变定律tN N λ-=e 0,可得t t tN N N N )(00211221e ee λλλλ---== 则地球年龄: 1221lnλλ-=N N t年9101094.510)847.9551.1(28.9972.0ln⨯=⨯-=-17-13 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应用有哪些?答: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应用较广泛:医学上用于放射性治疗和诊断;工业上用于无损检测;农业上用放射性育种;考古学、地质学中用于计算生物或地质年代;生物学中作示踪原子等等.17-14 为什么重核裂变或轻核聚变能够放出原子核能?答:轻核和重核的平均结合能较小,而中等质量)60~40(=A 的核平均结合能较大,因此将重核裂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核或轻核聚变成质量数较大的核时平均结合能升高,从而放出核能.17-15 原子核裂变的热中子反应堆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各起什么作用?答:热中子反应堆的主要组成部份有堆芯、中子反射层、冷却系统、控制系统、防护层.堆芯是放置核燃料和中子减速剂的核心部份,维持可控链式反应,释放原子核能. 冷却系统与换能系统合二为一,再通过冷却系统将堆芯释放出的核能输送到堆芯以外. 控制系统是通过控制棒插入堆芯的长度,控制参加反应的中子数,使反应堆保持稳定的功率.中子反射层是阻挡中子从反应堆中逸出. 防护层是反应堆的安全屏障.17-16 试举出在自然界中存在负能态的例子.这些状态与狄拉克真空,结果产生1 MeV 的电子,此时还将产生什么?它的能量是多少?答:例如物体在引力场中所具有的引力势能;正电荷在负电荷电场中的静电能,都是自然界中的负能态.这些负能态是能够观测到的,具有可观测效应.狄拉克的负能态是观测不到的,没有可观测效应.17-17 将3MeV 能量的γ光子引入狄拉克真空,结果产生1MeV 的电子,此时还将产生什么?它的能量是多少?答:把能量大于电子静能两倍MeV 022.1220=>c m E 的γ光子引入真空,它有可能被负能量电子的一个电子所吸收,吸收了这么多能量的电子有可能越过禁区而跃迁到正能量区,并表现为一个正能量的负电子-e ;同时,留下的空穴表现为一个正能量的正电子+e .这一过程称为电子偶的产生,可写为-++→e e γ按题意,根据能量守恒,正电子的能量为MeV 217-18 试证明任何能量的γ光子在真空中都不可能产生正、负电子对.答:证明:设由γ光子转化成的一对正负电子其动量分别为1p 和2p ,在电子的质心系中应有021=+p p并且正负电子的总能量应大于22c m e .按照相对论,光子动量与能量的关系为pc E =,动量等于零而能量不等于零的光子是不存在的.显然γ光子转换成正负电子,同时满足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是不可能的,即在真空中无论γ光子能量多大,都不可能产生正负电子对.但是γ光子与重原子核作用时便可转化为正负电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