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说课稿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
- 格式:pdf
- 大小:4.07 MB
- 文档页数:30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又称为重组 DNA 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 DNA 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二、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 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限制酶具有特异性,即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 DNA 分子。
2、 DNA 连接酶DNA 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两个具有相同末端的 DNA 片段连接起来,形成磷酸二酯键。
常用的 DNA 连接酶有 E·coli DNA 连接酶和 T4 DNA 连接酶。
3、载体常用的载体有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保存并自我复制;具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具有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
三、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1、目的基因的获取目的基因可以从自然界已有的物种中分离出来,也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
常用的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等。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一个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部分。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因受体细胞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例如,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可以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通常采用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需要进行检测与鉴定。
基因工程的定义: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蓝图,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特别是酶学技术,对遗传物质DNA直接进行体外重组操作与改造,将一种生物(供体)的基因转移到另外一种生物(受体)中去,从而实现受体生物的定向改造与改良。
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切、接、转、增、检基因工程理论依据:a)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b) DNA的双螺旋结构和半保留复制机理。
c) 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中心法则)和三联体密码子系统的建立遗传工程:指以改变生物有机体性状为目标,采用类似工程技术手段而进行的对遗传物质的操作,以改良品质或创造新品种。
包括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不同的技术层次。
克隆。
指由同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方式得到的一群由遗传上同一的DNA分子、细胞或个体组成的特殊生命群体。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中特殊核苷酸序列,并使每条链的一个磷酸二酯键断开的内脱氧核糖核酸酶。
限制性内切酶由三个基因位点所控制:hsd R---限制性内切酶,hsd M---限制性甲基化酶,hsd S---控制两个系统的表达。
Hsd S -识别特定DNA序列,Hsd M-甲基化,Hsd R-限制性内切酶功能。
命名法:例如Haemophilus influenzue)d 株中分离的第三个酶:Hin d III同裂酶:不同来源的限制酶具有相同的识别位点和切割位点。
同尾酶:来源不同、识别序列不同,但产生相同粘性末端的酶粘性末端:DNA末端一条链突出的几个核苷酸能与另一个具有突出单链的DNA末端通过互补配对粘合,这样的DNA末端,称之。
酶活性单位。
在合适的温度和缓冲液中,在50μl反应体系中,1小时内完全切割1微克DNA所需的酶量为1个酶活性单位U。
星活性:指限制性内切酶在非标准条件下,对与识别序列相似的其它序列也进行切割反应,导致出现非特异性的DNA片段的现象。
引起星活性原因:若使用buffer不当, 会有star activity,而star activity是指限制酶对所作用的DNA及序列失去专一性, 当酶辨认切割位置的能力降低,导致相似的序列或是错误的辨认序列长度也会作用,而产生错误的结果。
是编码产生蛋白质或RNA 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DNA 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孟德尔——遗传因子Yohannsen ——基因摩尔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遗传物质的基础是核酸(DNA ) 三联子密码转录与翻译控制生物形状是指对基因进行分离、分析、改造、重组、转移、检测和表达等操作的简称获得目的基因基因与克隆载体连接,形成重组子 基本步骤 重组子转化受体细胞,获得转化子转化子检测和筛选目的基因在受体中被表达,获得所需的遗传性状或产物 基因操作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 基因操作的针线:连接酶 基因操作的载体:质粒与病毒基因操作的车间:细菌(大肠杆菌)、真菌(酵母)和病毒基因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基因是可切割和可粘合的基因是可转移的 多肽与基因之间有对应关系 遗传密码通用基因可以复制遗传基因操作来定向改变或修饰生物体,并具有明确应用目的的活动。
1973年(基因工程元年)生物感应器遗传改良基因治疗DNA分子内部某种特殊的核苷酸序列,限制性内切酶第一个字母:取宿主属名首字母,大写斜体。
第二、三个字母:取宿主种名前两个字母,小写斜体第四个字母:为宿主的株号,正体第五个字母:发现顺序号,大写罗马字体,正体现象限制与修饰 1型种类 2型3型识别长度:4-8个碱基,最常见6个碱基限制酶识别序列识别序列结构:回文结构切割位置:在识别位置的内部或两侧平末端黏末端不同或相同末端的限制性内切酶。
即不同来源的限制性内切酶可切割相同的序列。
限制酶产生的末端同序同切酶(完全同裂酶)同序异切酶(非完全同裂酶)同尾酶:指来源各异,识别靶序列各不相同,但切割产生相同末端的限制性内切酶。
同尾酶切割DNA得到的产物可进行互补连接。
DNA末端长度对限制酶切的影响位点偏爱星星活性缓冲液酶切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终止酶切方法:EDTA螯合镁离子,加热,苯酚抽提去除蛋白质或试剂盒纯化DNA影响限制酶活性因素:DNA样品浓度,甲基化程度,分子结构,缓冲液性质,酶切温度时间概念:催化3'羟基和5'磷酸基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使断开的DNA连接起来的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