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大学生就业
3.以市场为导向,双向选择-自主创业阶段 本阶段主要特点:
❖用人单位有用人选择权, 高校也要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找 准服务方向。
-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 -针对性、专业化的就业指导; -解决了以往统包统分方式中存在的种种弊端; -克服大学生就业的盲目性,实现人职匹配。
.
10
毕业后面临选择
• 出国 • 升学 • 就业 • 待业
.
11
就业形势看什么
• 总体需求 • 相关专业 • 相关行业 • 相关政策
.
12
• 机械类、
• 土建类、
•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
• 经济学类、
• 工商管理类、
• 语言文学类、
• 艺术类、
• 轻工纺织食品类、
• 公共管理类、
• 法学类
.
13
同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立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者与 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
.
2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大学生就业
本段主要特点:
❖采取主管部门和高校上下结合的编制分配计划办法 ,实行“供需 见面”。
❖在少数学校中进行了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 试点工作,为就业机制变革的探索注入了新的活 力
.
2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大学生就业
(一)经济体制的变革与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发展
我国大学生就业机制的演变过程与经济体制的变革历程息息相关: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大学生就业机制总体上处于“统包统分” 阶段。 ❖在经济体制由计划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大体上属于由 供需见面向双向选择的过渡阶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大学生就业机制步入 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