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3.1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_48
- 格式:pdf
- 大小:509.51 KB
- 文档页数:9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这一主题。
教学内容主要基于教材第四章第二节“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详细内容涉及儒家、墨家、道家等诸子百家关于幼儿教育的观点与实践,重点分析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孟子的“性善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 掌握儒家、墨家、道家等主要学派的学前教育观点。
3. 分析并评价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提高他们对古代教育观点的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儒家、墨家、道家等主要学派的学前教育观点及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古代幼儿教育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儒家、墨家、道家等主要学派的学前教育观点,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3. 实践情景引入:列举古代学前教育案例,分析其教育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教育观点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4. 例题讲解:以孔子的“有教无类”为例,讲解其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孟子的“性善论”进行思考,讨论其在现代教育中的体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儒家、墨家、道家等学派学前教育观点的异同。
2. 作业题目:以“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为主题,写一篇论文。
答案:请结合教材内容、课堂讲解和个人思考,论述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使学生了解了儒家、墨家、道家等学派的学前教育观点,并尝试将其应用于现代社会。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古代学前教育方面的书籍,深入了解古代教育家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教育素养。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史-教案第一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概述1.1 学前教育概念的界定1.2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特点与意义1.3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发展阶段1.4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与当代学前教育的比较第二章: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2.1 家庭教育概述2.2 家庭教育的方式与内容2.3 古代家庭教育的影响与作用2.4 古代家庭教育实例分析第三章: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机构3.1 学前教育机构概述3.2 古代学前教育机构的特点与运作方式3.3 古代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内容与方法3.4 古代学前教育机构的代表性实例第四章: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与理论4.1 儒家学前教育思想4.2 墨家学前教育思想4.3 法家学前教育思想4.4 道家学前教育思想4.5 古代学前教育理论的现代启示第五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实践案例分析5.1 学前教育实践案例选取与分析方法5.2 古代皇室贵族学前教育案例分析5.3 古代民间家庭教育案例分析5.4 古代学前教育成功与不足的探讨第六章:儒家经典与古代学前教育6.1 儒家经典在古代学前教育中的地位6.2 《孝经》与学前教育6.3 《大学》与学前教育6.4 《中庸》与学前教育6.5 儒家经典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启示第七章:古代蒙学教育与学前教育7.1 蒙学教育的概念与特点7.2 蒙学教育的主要内容7.3 蒙学教育与学前教育的联系与区别7.4 古代蒙学教育实例分析7.5 蒙学教育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启示第八章:古代女性学前教育8.1 古代女性学前教育概述8.2 女性学前教育的内容与方式8.3 女性学前教育的影响与作用8.4 古代女性学前教育实例分析8.5 女性学前教育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启示第九章:古代宫廷学前教育9.1 宫廷学前教育的特点与方式9.2 宫廷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9.3 宫廷学前教育的影响与评价9.4 古代宫廷学前教育实例分析9.5 宫廷学前教育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启示第十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变革10.1 春秋战国时期的学前教育10.2 汉唐时期的学前教育10.3 宋元时期的学前教育10.4 明清时期的学前教育10.5 古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变革第十一章:古代学前教育方法与教学手段11.1 古代学前教育方法概述11.2 讲授法与古代学前教育11.3 实践操作法与古代学前教育11.4 启发诱导法与古代学前教育11.5 古代学前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应用第十二章:古代学前教育环境与设施12.1 古代学前教育环境的特点12.2 古代学前教育场所的设置12.3 古代学前教育设施与教具12.4 古代学前教育环境与设施的现代转化12.5 古代学前教育环境与设施对现代教育的启示第十三章:古代学前教育中的道德教育13.1 道德教育在古代学前教育中的地位13.2 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13.3 道德教育的影响与作用13.4 古代道德教育实例分析13.5 道德教育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启示第十四章:古代学前教育中的艺术教育14.1 艺术教育在古代学前教育中的地位14.2 艺术教育的内容与方法14.3 艺术教育的影响与作用14.4 古代艺术教育实例分析14.5 艺术教育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启示第十五章:古代学前教育与现代教育的联系与启示15.1 古代学前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基本联系15.2 古代学前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15.3 古代学前教育中的不足与反思15.4 古代学前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15.5 古代学前教育与现代教育的融合与创新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家庭教育、学前教育机构、学前教育思想与理论、实践案例分析等内容。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一、生平及著作北齐文学家《颜氏家训》---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二、提倡及早施教颜认为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有条件的还应在儿童未出生时就实行胎教。
两条原因:其一,幼童时期学习效果较好,得益较大。
他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
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 其二,人在年幼时期,心理纯净,各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尚未形成,可塑性很大。
三、主张慈严结合应当从严入手,严与慈相结合,不能因为儿童细小而一味溺爱和放任,父母在子女面前要严肃庄重,有一定威信。
他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他认为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能把对子女的爱护和教育结合起来,便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反,如果没有处理好两者关系,“无教而有爱”,让孩子任性放纵,必将铸成大错。
鞭挞是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四、要求均爱勿偏均爱诗之父母对所有子女应一视同仁,给予相当的慈爱颜认为父母对子女施爱不均,不仅直接造成受宠者的骄横习气,客观上还会导致兄弟不睦.五、主张博习致用★颜之推指出:“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 他认为只有尽可能地扩大获取知识的范围,并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鉴别,才能更接近客观的真理。
★他提倡既要博览群书,又要经世致用,籍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所谓“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
”六、重视风化陶染★风化即家庭中父母或其他成年人对年幼者的模范作用。
★颜之推继承孔子、孟子等儒家学者关于“慎择友”的教育思想,十分重视让儿童置身于比较优良的社会交往的环境之中。
他认为家庭教育要注意选邻择友,是因为儿童的心理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定型,而儿童的好奇心和模仿性都很强,总在观看模仿别人的一举一动,无形之中,周围人的为人处世给儿童以“熏渍陶”、“潜移暗化”。
因此,邻友对于儿童的影响,有时甚至可能比父母的作用还大。
这就是“必慎交游” 的道理。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一、生平及著作南宋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学前教育史题目汇总及答案一、单选题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是()A 福禄贝尔B 蒙台梭利C 陈鹤琴D 陶行知答案:A解析:福禄贝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
2、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A 宫廷教育B 家庭教育C 社会教育D 学校教育答案:B解析:在我国古代,学前教育主要在家庭中进行,以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为主要方式。
3、提出“活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A 陶行知B 陈鹤琴C 张雪门D 张宗麟答案:B解析: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主张教育要“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4、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核心是()A 感觉教育B 日常生活练习C 纪律教育D 自由教育答案:A解析:蒙台梭利教育法强调通过感觉教育来促进儿童的发展。
5、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是()A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B 《幼儿园暂行规程》C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D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答案:A解析:1904 年颁布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
二、多选题1、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包括()A 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B 游戏理论C 恩物D 协调原理答案:ABCD解析:福禄贝尔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内在的本能展现,强调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发明了恩物,还提出了协调原理。
2、陈鹤琴的“五指活动”包括()A 健康活动B 社会活动C 科学活动D 艺术活动E 语文活动答案:ABCDE解析:陈鹤琴的“五指活动”涵盖了儿童发展的多个方面,包括健康、社会、科学、艺术和语文。
3、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点有()A 以儿童为中心B 重视感官训练C 混龄教育D 教师是观察者和引导者答案:ABCD解析:蒙台梭利教育法尊重儿童的自主性,通过感官训练开发潜能,实行混龄教育,教师更多地发挥观察和引导的作用。
4、古代西方学前教育的特点包括()A 以家庭教育为主B 注重道德教育C 内容简单D 宗教色彩浓厚答案:ABCD解析:在古代西方,学前教育主要在家庭中开展,重视道德培养,教育内容相对简单,且受到宗教的较大影响。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史-教案第一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概述1.1 学前教育概念解析1.2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特点1.3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意义第二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2.1 儒家学前教育思想2.2 道家学前教育思想2.3 墨家学前教育思想2.4 法家学前教育思想第三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制度3.1 夏商西周的学前教育制度3.2 春秋战国的学前教育制度3.3 汉唐时期的学前教育制度3.4 宋朝至清朝的学前教育制度第四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实践4.1 宫廷学前教育实践4.2 民间学前教育实践4.3 儒家书院的学前教育实践4.4 佛教寺院的学前教育实践第五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影响及现代启示5.1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对后世的影响5.2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优秀传统5.3 现代学前教育如何借鉴中国古代经验第六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课程与方法6.1 古代学前教育课程设置6.2 古代学前教育教学方法6.3 诗词吟诵与书法教育6.4 算数与自然科学教育第七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师资与管理7.1 古代学前教育师资队伍7.2 古代学前教育管理体制7.3 古代学前教育评价体系7.4 古代学前教育与发展策略第八章:中国古代特殊群体的学前教育8.1 皇族学前教育8.2 女性学前教育8.3 残疾人学前教育8.4 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第九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经典案例分析9.1 儒家经典案例分析9.2 道家经典案例分析9.3 佛家经典案例分析9.4 民间经典案例分析10.1 古代学前教育的历史变迁10.2 古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10.3 古代学前教育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启示10.4 古代学前教育在当代的价值与意义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特点解析:理解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独特性和与西方学前教育的差异,深入研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的教育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如何体现在学前教育实践中。
重点环节二: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解析:分析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哲学体系对学前教育的影响,探讨这些思想在古代学前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史-教案第一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概述1.1 学前教育概念解析1.2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特点1.3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意义第二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2.1 儒家学前教育思想2.2 道家学前教育思想2.3 墨家学前教育思想2.4 法家学前教育思想第三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制度3.1 夏商西周的学前教育制度3.2 春秋战国的学前教育制度3.3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学前教育制度3.4 隋唐宋元明清的学前教育制度第四章: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与学前教育4.1 家庭教育概述4.2 家庭教育在古代学前教育中的作用4.3 古代家庭教育案例分析第五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实践5.1 古代学前教育场所与教育内容5.2 古代学前教育方法与手段第六章:先秦时期的学前教育6.1 夏商西周的学前教育实践6.2 春秋战国时期的学前教育发展6.3 先秦时期学前教育的影响因素第七章: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学前教育7.1 秦汉时期的学前教育制度7.2 魏晋南北朝的学前教育特点7.3 魏晋南北朝的学前教育实践第八章:隋唐宋元明清的学前教育8.1 隋唐时期的学前教育发展8.2 宋元时期的学前教育改革8.3 明清时期的学前教育特点第九章:著名教育家与古代学前教育思想9.1 孔子与儒家学前教育思想9.2 颜之推与家庭教育思想9.3 朱熹与蒙学教育思想第十章:古代学前教育经典著作10.1 《三字经》与《百家姓》10.2 《千字文》与《幼学琼林》10.3 《大学》与《中庸》第十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社会与文化背景11.2 宗教与道教对学前教育的影响11.3 文化传统与学前教育内容的形成第十二章:古代学前教育的教育方法与实践12.1 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12.2 古代学前教育的教学实践12.3 古代学前教育的评价与反馈第十三章:女性在古代学前教育中的地位与角色13.1 女性在古代教育中的地位13.2 女性教育者的作用与影响13.3 女性学前教育案例分析第十四章:古代学前教育中的游戏与玩具14.1 古代学前教育中的游戏活动14.2 古代玩具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14.3 古代玩具的制作与流传第十五章:古代学前教育的现代启示15.1 古代学前教育的价值与意义15.2 古代学前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15.3 古代学前教育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围绕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家思想、经典著作、社会文化背景、教育方法与实践、女性地位与角色、游戏与玩具以及现代启示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