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德玛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18.47 KB
- 文档页数:14
中国美声歌唱家默认分类2007-12-11 13:40:12 阅读148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中国美声歌唱家1.幺红,中央歌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199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是我国著名歌唱家郭淑珍的学生,同年进入中央歌剧院。
第四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美声唱法第二名,1993年法国马赛第四届国际歌剧比赛女子组第一名。
2.殷秀梅,黑龙江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
师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
现为中国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常委。
曾出访东欧、西欧、澳洲、美洲、非洲、亚洲等许多国家, 受到专家同行和观众朋友的高度评价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在歌唱领域属艺术表现广泛的实力派歌唱家。
3.王秀芬,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女高音歌唱家,总政歌舞团独唱演员,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1999年取得声乐硕士学位。
王秀芬的演唱气息贯通、气质典雅、音色纯净、风格浓郁,她不但能演唱幅度大、力度强的中外歌剧作品,也善于演唱优美抒情的中国民歌。
1985年在“全国聂耳、冼星海声乐作品演唱比赛”中获得金质奖,并在1987年法国图鲁兹第33届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
4.王霞,辽宁人,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王霞的演艺活动始于1976年。
1979年至1983年在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
1983年至1988年在解放军总政歌剧团担任独唱演员。
1988年调入中央歌剧院。
1988年,王霞赴日本桐棚大学声乐系攻读研究生。
王霞是一位在歌剧、声乐和综艺舞台上十分活跃、极具影响力、深受音乐爱好者和广大观众爱戴的歌唱艺术家。
5.万山红,黑龙江人,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曾师从郭兰英、翁若梅、李波、王福增、周小燕、谷建芬等,1978年万山红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任独唱演员。
1981年考人中国音乐学院,师从于翁若梅教授。
6.马梅,安徽人,1983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于赵碧璇,1988年毕业后进入中央歌剧院,她的歌声和扮相征服了观众。
草原的一些热门歌曲一、我从草原来凤凰传奇专辑中同名代表作品《我从草原来》历经三年打造,一经推出便受到万千歌迷的追捧,在这首歌中将草原般的豪情、东方化的古韵表现的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我从草原来》的灵感来自于凤凰传奇的三张专辑。
律动的节奏性旋律融入朗朗上口的流行元素,广袤草原的环保题材和女主唱玲花的民族豪情,堪称是凤凰传奇继《月亮之上》后内蒙音乐的强劲,必将口口相传再次引爆流行狂潮。
除了延续,《我从草原来》也大胆创新,首次以“民族、古典、流行音乐语言三位一体”全新创作理念取代了民歌翻唱改编式的作品。
这种所谓的“新民乐”,不同于传统原生态民歌单一的地域色彩,而是从民族民间的歌谣中汲取灵感,并大量借鉴了欧美蓝调说唱乐的特点。
在新歌中,玲花的唱腔日臻丰满成熟,催生并焕发出了作为内蒙人的音乐新感悟。
民族流行风席卷大中华,这首歌曲也是玲花作为内蒙歌手的真实写照。
据透露,《我从草原来》的出炉耗时三年。
三年前,最初玲花在制作人的录音棚里听到了这首歌曲的demo小样,立刻被歌曲的旋律吸引,而这首歌曲是为内地某位即将复出歌坛的天后级歌手“钦定”的专辑主打歌。
但玲花在听到小样后爱不释手,并确定这是她想要的内蒙感觉。
经过公司的多方洽谈,孔雀唱片以多次谈判的诚意,不惜重金买下了歌曲版权。
原本,《我从草原来》已经确定收入凤凰传奇去年的《最炫民族风》中,并作为BONUS曲目随碟附赠。
但由于歌曲的风格与专辑的时尚定位略有差异,最终成为遗珠。
今年凤凰传奇在筹备亚洲巡回演唱会时立刻想起了这首歌曲,将这首歌曲定位今年的五周年纪念单曲加压轴派台曲目。
凤凰传奇并未因为歌曲的周折而降低单曲的品质,相反亲赴日本为《我从草原来》缩混压碟,公司也给予了近七位数的投入支持。
而最主要的是,凤凰传奇希望自己的每首作品都能够真正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以推陈出新的“民族流行“风格,让《我从草原来》成为“能经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作品”。
对于这首收歌难度远超《月亮之上》《自由飞翔》的作品,凤凰传奇的女主唱玲花寄予了特别的期望和特殊的感情,“从听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曲问世,一共花费了近三年时间,我相信这首压箱底的作品一定能得到听众的喜爱,为了一首真正的好歌,多久的等待都值!歌曲歌词我的马牵山外听风唱着天籁岁月已经更改心胸依然自在我放歌万里外明月与我同在远方为我等待心澎湃我寻梦梦就在未来为我盛开天空开始泛白脚步如此轻快我想爱爱就来不要寂寞尘埃心里花开不败才精彩风从草原来吹动我心怀吹来我的爱这花香的海我从草原来温暖你心怀不变我的情那天蓝的爱我的马牵山外迎风唱着天籁岁月已经更改心胸依然自在我放歌万里外明月与我同在远方为我等待心澎湃我寻梦梦就在未来为我盛开天空开始泛白脚步如此轻快我想爱爱就来不要寂寞尘埃心里花开不败才精彩风从草原来吹动我心怀吹来我的爱这花香的海我从草原来温暖你心怀不变我的情那天蓝的爱Rap 云白白出了毡房华盖草绿绿出了绵延如海花红红出了急风烈马酒醉醉出了一生所爱云白白出了毡房华盖草绿绿出了绵延如海花红红出了急风烈马酒醉醉出了一生所爱风从草原来吹动我心怀吹来我的爱这花香的海我从草原来温暖你心怀不变我的情那天蓝的爱风从草原来吹动我心怀吹来我的爱这花香的海我从草原来温暖你心怀不变我的情那天蓝的爱二、呼伦贝尔大草原歌曲简介《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一首歌曲,是呼伦贝尔市的市歌。
降央卓玛
降央卓玛 B 添加义项? 降央卓玛(1984年2月1日-)中文名张文秀,藏族,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人,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擅长中国民族音乐。
降央卓玛被誉为“唱藏歌的德德玛”。
10 本词条正文缺少必要目录或最新动态, 欢迎各位编辑词条,额外获取10个积分。
基本信息个人概况姓名:降央卓玛国籍:中国民族:藏族出生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出生日期:1984年2月1日个人背景职业:歌手毕业院校:四川音乐学院
其他信息星座:水瓶座身高:177CM 血型:O 型汉名:张文秀音乐成就:康巴艺术节特等奖、四川省新剧目展优秀表演奖、四川省第五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声乐表演一等奖。
其他成就:出色的女中音其他作品:《走天涯》、《卓玛》、《呼伦贝尔大草原》等。
草原牧歌 ⼀、教学⽬标 (⼀)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化,喜欢蒙古族⾳乐。
(⼆)能够根据《⼩黄鹂鸟》及《银杯》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其中的⼀⾸;还能⽤齐唱、轮唱的形式演唱《⼩黄鹂鸟》,⽤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
(三)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达亚波尔》及《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短调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中⾳、男⾼⾳及马头琴的⾳⾊;知道本单元歌曲中所使⽤的⾳阶。
⼆、教材分析 (⼀)《⼩黄鹂鸟》 《⼩黄鹂鸟》原是⼀⾸蒙古族短调民歌,也是⼀⾸纯朴的情歌。
这⾸歌,就其歌名⽽⾔,“⼩黄鹂鸟”是对恋⼈的⼀种爱称。
就其歌词⽽⾔,两朵、四朵、⼋朵等量词,都隐含着成双成对的意思,表达了蒙古族⼈民憧憬幸福⽣活的意愿。
歌曲的旋律优美流畅,速度稍慢,表现出⼀种细腻、爽朗的情绪特征。
重新填词的《⼩黄鹂鸟》赋予了它崭新的含义。
歌中的“⼩黄鹂鸟”,既可是翱翔在天空的、被拟⼈化的黄鹂鸟,也可以是⾃⼰直⾯相对的亲朋好友和⾃⼰所热爱着的⼀切⼈。
总之,歌中的主⼈公是在⾯对他们抒发着⾃⼰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热爱幸福⽣活的思想感情的。
《⼩黄鹂鸟》采⽤五声宫调式构成旋律,2/4拍,⼩快板速度。
整⾸歌虽分为齐唱、轮唱两部分;⽽实质上,它依然为单乐段结构。
轮唱部分基本上是原曲模仿式的卡农。
从⾳乐风格上看,《⼩黄鹂鸟》属于蒙古族的短调歌曲(也有⼈称之为“短调”或“短歌”)。
短调歌曲是蒙古族⼈民最早发展起来的民歌体裁。
在草原牧歌充分发展起来之前,短调民歌在蒙古族的⾳乐⽣活中曾占有主导地位。
在短调民歌中,爱情歌曲、叙事歌曲占有很⼤⽐重。
如:《森吉德玛》、《嘎达梅林》等;其次,⼀些⾰命民歌亦属此类。
如:《引狼⼊室的李鸿章》、《反⽇歌》等。
(⼆)《银杯》 《银杯》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短调民歌(风俗性宴歌)。
每当节⽇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之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唱宴歌,以⽰对宾客的盛情。
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警句。
内蒙古德德玛艺术学校2018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法人签字:(公章)内蒙古德德玛艺术学校二○一八年十二月内蒙古德德玛艺术学校2018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第一部分基本情况1. 学校概况1.1学校概况内蒙古德德玛艺术学校是由著名歌唱家德德玛老师创办,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一所职业艺术院校,同时承担中等职业学历教育。
全校占地面积23831.19平方米,建筑面积10895.6平方米。
硬件条件能够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学校依靠灵活的办学机制,初步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专兼职教师结合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66名,专职教职工39名,兼职教师27名。
建校十几年来,我校汇聚了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由教授、副教授、国家一级演员以及蒙古国功勋演员等进行多元化教学,培养出了大批一专多能的优秀艺术人才,曾先后被政府授予“呼和浩特市民办教育机构十强”、“内蒙古自治区民办教育示范学校”、“全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6-2017学年度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特别是由我校师生担任主创及主要演职人员的原创民族歌剧《爱在胡杨》,至今已演出20场,得到了自治区领导和艺术界的充分肯定,2016年5月成功入围《草原文化节》并获得五项大奖;2016年9月,在鄂尔多斯举行的《戏剧节》中获得“戏剧大奖”,2017年6月,我校原创民族歌剧《爱在胡杨》被列入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2017年9月,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018年11月参加2018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走进内蒙古大学南校区、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等高校进行演出。
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艺术为主、育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宗旨,实行“双专业教学”与演出实践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模式,坚持艺术教育与社会接轨、与市场接轨、与时代接轨的办学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拓展教育空间,积极探索艺术教育改革思路,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了声乐、器乐、舞蹈、现代音乐、影视表演、蒙古族传统艺术传承等六大类专业。
浅谈德德玛的演唱风格德德玛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歌手的代表之一,其演唱风格独特,曲调优美,充满草原风情和民族特色。
德德玛的演唱风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
一、音乐元素德德玛的演唱风格主要体现在她的音乐元素上。
在演唱中,德德玛经常运用长调、不能同进、泛音等音乐技巧,营造出一种独特的音乐效果。
其中,长调是德德玛演唱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通过调式上的调整,形成柔和、温暖、舒缓的音乐效果,使听众听了之后产生一种温馨、安宁的感觉。
不能同进则是指旋律与节奏之间的错位,形成不对称的旋律节奏结构,使音乐更具有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感觉;泛音则是指用唇、舌和喉咙等口腔部位形成的一种音响效果,能够产生强烈的共振效果,使音乐更具有韵味。
二、语言风格德德玛的歌曲是以蒙古族语言为主,其语言风格自然纯朴、清澈流畅,充满着浓郁的民族色彩。
德德玛能够完美地将自己对草原、对家乡、对祖国的情感融入到歌曲中,用自己的语言为听众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故乡图景。
其唱腔中处处体现出蒙古族人的豪放大气和朴实无华的特性,使听众不禁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洗礼。
三、表现方式德德玛的独特表演方式也是她演唱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之一。
她在演唱时通常会带上红色丝巾,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
此外,德德玛在演唱过程中经常会配合着面部、身体的动作,使得表演更具有感染力和张力。
这种表演方式虽然简单却很有感染力,很容易打动人的心灵。
四、主题内容德德玛的唱腔主要以歌颂祖国、祈求风调雨顺、畜牧丰收等为主题,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爱国主旋律。
她的歌曲博大精深、朴实无华,深刻反映了草原生活、家乡情怀以及中国蒙古族的民族特色。
德德玛能够将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完美地传递给听众,使得听众在欣赏其演唱时能够真切感受到蒙古族民间音乐这种东方神韵的魅力。
总之,德德玛的演唱风格独具特色,她那清澈流畅的歌声,朴实无华的表演方式,以及深刻感人的主题内容都使得她成为了一位深受听众喜爱的民间歌手。
浅谈德德玛的演唱风格[权威资料] 浅谈德德玛的演唱风格摘要:笔者通过分析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声乐作品《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从而诠释德德玛老师演唱作品的风格特点、演唱的方法方式。
并对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中的歌曲背景、旋律、感情处理,进行分析研究,由一首作品进而深入了解德德玛老师的歌唱艺术与审美追求。
关键词:德德玛《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演唱风格一、德德玛与《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德德玛老师是我国家喻户晓的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被人们称赞为“草原上的夜莺”。
她富有金属般质感音色,淳朴无华的表现,悠扬深远的音调深入到了千家万户,很多听众听到德德玛老师的演唱后对蒙古民歌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
德德玛在1978年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引发歌唱界的极大的兴趣与关注。
1982年被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此后多年的研究与探索,最终将美声唱法与蒙古族民歌演唱技巧巧妙的结合,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与方法技巧。
她的演唱建立在前辈的基础之上,开拓了全新的演唱模式,并得到大众的认可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她的演唱在演唱技术上,声音的强弱处理上,节奏上以及音色处理和风格把握上都非常完美。
演唱时不仅继承了蒙古传统民族曲调的特点和韵律,并且结合了传统西洋美声唱法的技术技巧,可谓中西合璧、扬长避短的典范。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部作品创作于1977年,火华作词,阿拉腾奥勒作曲。
1975年,火华到锡林郭勒盟开会,深入到蒙古大草原体验生活,使得他深深地爱上了美丽的草原并创作出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1978年,作曲家阿拉腾奥勒看到了这首热情洋溢的词,深受感动,反复酝酿,为其谱曲,歌曲采用了蒙古民间音乐的风格,既突出民族风格,又赋予新的时代气息,从此《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纯粹歌颂家乡,歌颂自然的“绿色之歌”诞生了。
二、分析蒙古长调唱法与美声唱法特点技巧(一)蒙古长调的演唱特点、演唱技巧1.演唱特点蒙古长调的音域较宽,装饰音多,真假声的转换自如,唱歌与语言的位置相似,音色比较纯净自然,音质比较饱满深厚,具有金属的质感等。
德德玛李双江
德德玛(也称李双江)是中国著名的民间艺术家,他以扮演山歌艺人而闻名于世。
德德玛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的音乐训练,但凭着他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演唱方式,在中国乡村地区广泛流传和受到喜爱。
德德玛出生在贵州省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从小家境贫寒,生活艰辛。
他对音乐的热爱始于童年时期,当时他常常在村子里唱歌讨生活,用自己的歌声为家人带来一丝丝的快乐。
德德玛的歌曲以真挚的情感和深沉的旋律为特色。
他的歌中常常表达对乡土人民的深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他的歌声洪亮有力,饱含着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他通过自己的歌声,将乡村的生活和民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
德德玛的演艺生涯从乡村歌手到成为全国知名的艺人,经历了一波波的起伏。
在他的努力下,他的歌声逐渐走出了贵州山区,传遍了大江南北。
他的表演曾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赞赏和鼓励,他的音乐作品多次获得了国内外的奖项和荣誉。
德德玛的音乐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他的歌曲中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使之独树一帜。
他的音乐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对农民阶级的呼唤和赞美。
他的演唱风格平易近人,朴实真挚,让人们感受到了浓厚的乡土情怀和地域文化。
德德玛通过自己的音乐事业,改变了他和家人的命运,也影响了无数人的生活。
他的成功故事激励了很多人勇敢追求自己的
梦想,也让更多人听到了贵州山村的歌声和农民的呼唤。
德德玛是中国音乐界的传奇人物,他的音乐一直被人们传唱和赞美。
他用自己的歌声唤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乡土文化的宝贵财富。
我思念故乡德德玛演唱歌曲赏析一、引言二、德德玛个人简介1. 德德玛的成长经历2. 德德玛的音乐成就三、《我思念故乡》歌曲介绍1. 歌曲背景2. 歌曲的情感表达四、歌曲赏析1. 声音特点2. 曲调与情感五、结语二、德德玛个人简介1. 德德玛的成长经历德德玛,蒙古族女歌手,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她在内蒙古长大,深受蒙古族文化的熏陶。
从小就展现出对音乐的热爱和天赋,经常在家乡的活动中表演歌曲,备受当地人的喜爱。
2. 德德玛的音乐成就德德玛的音乐才华很快得到了认可,她曾参加许多音乐比赛并获得了多个奖项。
2007年,她发行了个人首张专辑《陪着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她的歌声清澈而富有穿透力,深受听众喜爱。
三、《我思念故乡》歌曲介绍1. 歌曲背景《我思念故乡》是德德玛的代表作之一,歌曲以深沉的情感和悠扬的旋律展现了她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歌曲的歌词意境深远,充满了蒙古族特有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2. 歌曲的情感表达德德玛在《我思念故乡》中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融入了歌声之中,她的情感真挚而动人,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她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歌曲中蕴含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同身受。
四、歌曲赏析1. 声音特点德德玛的声音清澈而具有穿透力,能够精准地表达出她内心的情感。
在《我思念故乡》中,她的歌声宛若悠扬的天籁,引人入胜。
她的嗓音独特,充满了蒙古族特有的风情和魅力。
2. 曲调与情感《我思念故乡》的曲调悠扬动人,充满了蒙古族音乐的特色和魅力。
歌曲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让人仿佛置身于蒙古大草原之中,感受到了蒙古族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五、结语《我思念故乡》是德德玛的代表作之一,歌曲中蕴含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让人感受到了蒙古族特有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德德玛以清澈而富有穿透力的声音,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人沉浸其中。
希望她能够继续创作出更多动人的音乐作品,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蒙古族音乐的魅力。
德德玛德德玛(1947年-),蒙古人,中国著名女中音歌唱家,中国国家一级演员,内蒙古额济纳旗人;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
内蒙古德德玛音乐艺术专修学院院长,香港佛教文化产业--佛教音乐委员会委员。
被誉为“草原上的夜莺”。
1979年,一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使她红遍大江南北。
[1]快速导航音乐作品中文名德德玛国籍中国民族蒙古族出生地内蒙古额济纳旗出生日期1947年职业女中音歌唱家毕业院校内蒙古艺术学校代表作品《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夜色美》,《草原上的风》主要成就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社会任职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社会任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社会任职香港佛教文化产业佛乐大使演出代理华纳音悦(北京)国际文化传媒1个人简介德德玛(10张)德德玛,蒙古族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
1947年出生于内蒙古额济纳旗。
1962年进内蒙古艺术学校声乐研究班学声乐,1964年进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
毕业后,先后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文工团、内蒙古民族歌剧团、内蒙古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和歌剧演员。
1982年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
九十年代在全国民族唱法十大女歌唱家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1995年获得蒙古国国家文化艺术最高奖。
[2]德德玛的演唱声音浑厚醇美,音域宽阔,气息通畅,演唱富于激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她的歌路十分宽广,既善于演唱蒙古族调民歌,又能演唱大型艺术歌曲,西洋歌剧咏叹调等。
她经过长期探索,使蒙古族长调唱法与美声唱法相结合,融为一体,在民族声乐领域内独树一帜,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
她还多次出国访问演出,深受国内外听众欢迎。
代表曲目有《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夜色美》、《草原上的风》、《走马》、《达古拉》、《天上的风》、《兰色的蒙古高原》、《嘎达梅林》等。
[2]2艺术历程中国著名的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中国青联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德德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香港佛教文化产业--佛教音乐委员会委员(佛乐演唱委员组)、国家一级演员。
著名歌唱家德德玛的演唱风格及其对新时期蒙古族创作歌曲发
展的影响
刘丽;敖敦其木格
【期刊名称】《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
【年(卷),期】2013(000)004
【总页数】4页(P142-145)
【作者】刘丽;敖敦其木格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
【相关文献】
1.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举办从艺50周年感恩家乡演唱会 [J],
2.牧羊姑娘放声唱——访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 [J], 郑为;得道
3.永远的歌声——记农工党中央委员、著名歌唱家德德玛 [J], 刘颖实
4.草原上的夜莺蒙古族的歌手──记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 [J], 刘颖实;
5.草原上的夜莺蒙古族的歌手——记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草原夜莺”德德玛:病后重生体会三种幸福|德德玛美丽草原我的家“草原夜莺”德德玛:病后重生体会三种幸福|德德玛美丽草原我的家德德玛:生于1947年,内蒙古额济纳旗人,中国著名女中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现为国家一级演员,内蒙古德德玛音乐艺术专修学院院长。
她被誉为“草原上的夜莺”。
1979年,一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使她红遍大江南北。
幸福一:病后重生――德德玛说:“演出不再是为了掌声,而是要证明给自己看,我还没有完蛋。
”1998年,在日本演出的德德玛突发脑溢血,昏迷了九天才醒来,醒来后,发现身体压根儿动弹不得,在同事和医生的眼里,她看出了病情的严重性:“当时觉得一切都完蛋了,正是事业发展最好的时候……年轻时都是凭着好嗓子唱,那阵子突然开窍了,知道唱歌是怎么一回事了,突然身体却不行了。
”很多人都断定她再也不能重返舞台了。
然而,1999年10月,也就是德德玛病后的一年零六个月,在北京音乐厅举行的一场隆重的国庆音乐会上,德德玛浑厚的歌声又一次唱响在北京的上空。
病后重返舞台的德德玛,让观众惊叹,脑溢血这样严重的疾病竟然没有在她身上留下痕迹。
“其实我的右半身到现在还是几乎不听使唤,一条腿根本使不上劲,走路是一拐一拐的,但是在舞台上,因为我是站着的,然后右手一动不动地握着话筒,所以观众看不出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而实际上,舞台下的德德玛是一个有严重脑溢血后遗症的病人,右边的眉毛比左边高,左手不得已要替代右手完成它原本要进行的工作。
“曾在街上看见拖着一条腿走的人,也见过歪嘴瘫在轮椅里的人。
当时我就想,要是有一天自己这样,不如死了好。
但是当我真的成了这样的人,发现自己的生命力很强。
”“那时候我喝水都往外漏,说话也含糊不清,还想唱歌,在有些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德德玛的丈夫拉西尼玛也反对她再上舞台,希望她从此退居幕后,但是德德玛就是不甘心,她想向命运挑战,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我就是爱和自己过不去。
”于是,她身体刚刚好转一点,就开始练习起唱歌来了,“可刚开始嘴巴完全不受自己的大脑控制,舌尖不灵,左嗓子使不上劲,唱出来的调简直是从南跑到了北,但是我不气馁,一点一点练,竟然就感觉一点一点开始回来了,后来练得基本上就有那调了。
德德玛德德玛(1947年-),蒙古人,中国著名女中音歌唱家,中国国家一级演员,内蒙古额济纳旗人;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
内蒙古德德玛音乐艺术专修学院院长,香港佛教文化产业--佛教音乐委员会委员。
被誉为“草原上的夜莺”。
1979年,一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使她红遍大江南北。
目录1个人简介2艺术历程3艺术风格4人物影响5人物评价6代表作品7其它相关8音乐作品1个人简介德德玛德德玛,蒙古族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
1947年出生于内蒙古额济纳旗。
1962年进内蒙古艺术学校声乐研究班学声乐,1964年进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
毕业后,先后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文工团、内蒙古民族歌剧团、内蒙古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和歌剧演员。
1982年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
九十年代在全国民族唱法十大女歌唱家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1995年获得蒙古国国家文化艺术最高奖。
[2]德德玛的演唱声音浑厚醇美,音域宽阔,气息通畅,演唱富于激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她的歌路十分宽广,既善于演唱蒙古族调民歌,又能演唱大型艺术歌曲,西洋歌剧咏叹调等。
她经过长期探索,使蒙古族长调唱法与美声唱法相结合,融为一体,在民族声乐领域内独树一帜,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
她还多次出国访问演出,深受国内外听众欢迎。
代表曲目有《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夜色美》、《草原上的风》、《走马》、《达古拉》、《天上的风》、《兰色的蒙古高原》、《嘎达梅林》等。
2艺术历程中国著名的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中国青联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德德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香港佛教文化产业--佛教音乐委员会委员(佛乐演唱委员组)、国家一级演员。
一九四七年出生在内蒙古额济纳旗,一九六零年参加家乡乌兰牧骑,一九六二年进内蒙古艺术学校声乐研究班学习声乐,一九六四年入中国音乐学院专修声乐,师从于姜家祥教授,一九六八年毕业回内蒙,先后曾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歌舞团、内蒙古民族歌剧团、内蒙古歌舞团担任独唱和歌剧演员。
一九八二年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
在内蒙古工作期间,曾师从蒙古族著名歌唱家哈扎布学习本民族传统长调演唱方法。
经过几十个春秋的辛勤探索和磨练,终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在声乐艺术道路上,在先辈们开拓的疆土上又拓展了新的领域。
她曾多次录制专辑音带和为电影、电视剧录制插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带曾获“云雀”奖。
在内蒙古先后举办了三次个人专场音乐会,一九八八年在北京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均获成功。
她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小黄马》、《草原夜色美》、《马背上洒下悠扬的牧歌》、《阿尔斯愣的眼睛》、《草原上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我是蒙古人》、《母爱》等歌曲,以她独特的艺术风格给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一九八六年曾在“全国听众喜爱的歌唱演员”大赛中获得美声唱法“濠江杯”奖,一九八九年曾在“全国十大女歌唱家”大赛中荣获第一名,一九九一年随少数民族艺术团赴蒙古国演出,荣获蒙古国国家文化艺术最高奖。
一九九七年在日本大阪获国际艺术节最高艺术奖,二OOO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二OO九年八月受邀担任香港佛教文化产业--佛教音乐委员会委员(佛乐演唱委员组)。
3艺术风格德德玛经过长期探索,使蒙古族长调唱法与美声唱法相结合,融为一体,在民族声乐领域内独对一帜,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
多次赴内地和出国访问演出,深受国内外听众欢迎。
代表曲目有《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夜色美》、《草原上的风》、《走马》、《达古拉》、《天上的风》、《蓝色的蒙古高原》、《嘎达梅林》德德玛的个人最新大碟《望草原》于2009年10月推出。
内蒙古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蓝天和白云,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驰汉语意思是文化演出团,而并非是骑马的意思)驰骋千里草原的演出生活,赋予了德德玛一种草原音乐文化的内涵,从她圆润柔美,热情奔放的歌声中,你可以领略到草原的美丽和奶茶的芳香。
德德玛师从蒙古族著名歌唱家哈扎布学习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演唱方法,在经过辛勤的探索和长期的钻研后,她将美声唱法和蒙古族唱法融会贯通,在充分保持民族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拓宽声乐技巧和表现领域,用蒙古族特有的韵味和强烈的生活气息去感染听众,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被人们称为“草原上的夜莺”。
4人物影响德德玛15岁时,进入“内蒙古艺术学校”声乐研究班学习声乐;1964年17岁时,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继续深造。
毕业后,她先后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文工团”、“内蒙古德德玛民族歌剧团”和“内蒙古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和歌剧演员。
她既善于演唱蒙古族民歌,又能演唱大型艺术歌曲,及西洋歌剧咏叹调。
1978年,德德玛以一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受到歌唱界的极大关注。
1982年后,德德玛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
虽然,德德玛在中国年轻一辈的民众当中并不出名;但是,在蒙古草原,她可是响当当的明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德德玛曾在全国民族唱法十大女歌唱家比赛中,获得第一名;1995年,获得蒙古国“国家文化艺术最高奖”;1997年,又获“大阪国际艺术节”最高奖[2]。
正当德德玛的歌唱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突如其来的病患将她击倒。
1998年3月,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德德玛应邀去日本演出。
因为58天要演41场,已经53岁病患有高血压病的德德玛体力严重透支。
4月2日在第25场演出时,德德玛突发脑溢血,然而她坚持把歌唱完;谢幕后,刚进后台,就昏倒在地。
在昏睡了八天之后,刚刚苏醒的德德玛就被医生告知,她的右半身瘫痪,下半生将以轮椅为伴。
然而,德德玛并没有就此放弃。
回国后,她每天上午到医院治病,下午就继续坚持德德玛练声。
尽管自己是右半身瘫痪,但因为德德玛是左撇子;所以,她并没有语言功能障碍。
九个月之后,德德玛竟又重返舞台。
2002年9月,德德玛拖着带病的身体,多方筹措资金,终于在家乡创办了一所“内蒙古德德玛音乐艺术专修学院”,主要招收有艺术天份的牧民孩子。
2007年9月30日,“德德玛六十年怀旧经典演唱会”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举办。
观众还是发现,病痛给德德玛造成的影响,至今她的右手还是不能自由运动。
德德玛还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香港佛教文化产业--佛教音乐委员会委员(佛乐演唱委员组)、佛乐大使;曾于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
5人物评价中国著名的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中国青联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
德德玛1948年出生在内蒙古额济纳旗,1960年参加家乡乌兰牧骑,1962年进内蒙古艺术学校声乐研究班学习声乐,1964年入中国音乐学院专修声乐,师从于姜家祥教授,1968年毕业回内蒙,先后曾在内蒙古巴盟歌舞团、内蒙古民族歌剧团、内蒙古歌舞团担任独唱和歌剧演员。
1982年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
她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小黄马”、“草原夜色美”、“马背上洒下悠扬的牧歌”、“阿尔斯愣的眼睛”、“草原上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我是蒙古人”、“母爱”等歌曲,以她独特的艺术风格给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1986年曾在“全国听众喜爱的歌唱演员”大赛中获得美声唱法“濠江杯”奖,1989年曾在“全国十大女歌唱家”大赛中荣获第一名,1991年随少数民族艺术团赴蒙古国演出,荣获蒙古国国家文化艺术最高奖。
1997年在日本大阪获国际艺术节最高艺术奖,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德德玛曾随我国艺术团先后出访罗马尼亚、南斯拉夫、蒙古国、坦桑尼亚、塞舌尔、哥伦比亚、美国、日本、布隆迪、澳门、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
它出色的演唱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6代表作品美丽的额济纳演唱:德德玛美丽的额济纳可爱的家乡德德玛你神奇富饶洒满春光额济纳河水哺育我成长居延海是我出生的地方浩瀚戈壁有宝藏胡杨红柳是天然牧场啊嗬嗨,啊嗬嗨美丽的额济纳可爱的家乡我放声高歌把你歌唱把你歌唱美丽的额济纳可爱的家乡你生机蓬勃日益向上各族人民团结向党改革开放意志坚强同心协力建设家乡草原兴旺驼羊肥壮啊嗬嗨,啊嗬嗨美丽的额济纳可爱的家乡我放声高歌把你歌唱把你歌唱美丽的额济纳可爱的家乡我放声高歌把你歌唱把你歌唱把你歌唱草原夜色美草原夜色美琴曲悠扬笛声脆晚风吹送天河的星啊汇入毡房闪银辉啊哈呵~~~~晚风吹送天河的星啊汇入毡房闪银辉草原夜色美九天明月总相随晚风轻拂绿色的梦啊牛羊如云落边陲啊哈呵晚风轻拂绿色的梦啊牛羊如云落边陲草原夜色美未举金杯人已醉晚风唱着甜蜜的歌啊轻骑踏月不忍归啊哈晚风唱着甜蜜的歌啊轻骑踏月不忍归轻骑踏月不忍归轻骑踏月不忍归作品列表马背上的骑手辽阔的草原乡间的风红雨伞(天狼乐队) 美丽的额济纳致草原湖在歌唱前郭尔罗斯初恋是一场冬夜里的代钦塔草原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我和草原有约定草原夜色草原的路红雨伞苏丽玛苍天般的阿拉善我来自蒙古高原蓝色的牧歌祖国啊母亲一缕炊烟吉祥永远陪伴你望草原我思念故乡红艳艳的萨日朗我在画中走阿妈的炉火蓝蓝的马莲花草原母亲河祝愿我的巴音郭楞等你回家锡林郭勒美我的故乡额济纳这是我的家乡睡吧我的宝贝(摇篮)蒙古高原风吹草原绿色之梦请带上我的祝愿爱在故乡我的根在草原小黄强壮的小骏马圆蹄的枣骝马辽阔的草原天上的风达古拉雕花的马鞍阿尔斯楞的眼睛蓝色的蒙古高原牧村的黄昏远去的母亲草原上的风草原夜色美美丽的草原我的家7其它相关生命牧歌说德德玛在学蔡琴的唱腔,你肯定觉得好生奇怪。
与病魔的顽强搏斗三年,德德玛从绝望中竟然重新又站立起来。
她以每天站肿双腿的代价换来了《牧人》专辑。
今天我们在这里听到德德玛的歌声,是特别提出需要倍加珍视的,因为这是一种难能可贵、失而复得的生命的歌声。
日前在广州举行的唱片首发式上,音乐监制陈珞搀着德德玛老师的手,泣不成声:“录唱片的经历,也是我向德德玛老师学做人的过程……”[8]德德玛以往的风格十分高亢激昂,而在《牧人》这张新专辑里,她将几十年的演唱习惯暂时放弃———这需要何等的勇气。
陈珞拿来几张蔡琴的唱片给她“限期整改”,一周后,一种柔美、温和的低中音腔调出现了。
新专辑中甚至收录了蒙古共和国的流行歌曲。
以陈珞的话说,就是要让这张唱片悦耳、发烧。
[8]专辑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与黑暗搏斗的心迹、坚强的信念和对获得新生的美好憧憬。
她以《牧人》、《爱的哈达》、《我的草原》来颂赞生命绚烂。
以《月岁中秋》来表达对生命的感慨和叹息,以《路》、《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表达深悟生命意义后对生命和活力的赞颂,《呼伦贝尔草原、》《我的大草原》、《鄂尔多斯我富饶的家乡》则是德德玛将自己生命的激情和博大的爱奉献予草原的心情和写照。
她的歌这种无论是诗意的美、还是绘画的美和生命韵致的美,都是牧歌式的。
[8]当德德玛还是个20多岁的姑娘的时候,就是在广州把那首《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唱向全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