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总复习集锦
- 格式:ppt
- 大小:485.00 KB
- 文档页数:67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梳理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知识点《病毒》: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其个体极其微小,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细菌》:1.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细菌适应能力极强,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
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细菌有三种形态,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馒头发霉了》:1.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味道鲜美的蘑菇,都属于真菌。
2.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食用菌》:1.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蘑菇的各部分名称为: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
2.常见的食用菌有:银耳、木耳、金针菇等。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一:填空1、像蜡烛融化、玻璃杯打碎、木条的折断等这样的变化,仅仅是物体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2、纸张燃烧、铁生锈、煤的燃烧等变化,不仅是物体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同时还产生了(新物质)。
3、将白糖放入水中,白糖会“消失”,水会变(甜),将水蒸干,白糖又变成了固体,说明这个变化是(可逆的)。
4、玻璃破碎后,通过一定的方式(能)恢复原来的样子,水泥放入水中后,(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
像玻璃破碎这样的变化称为(可逆)变化,像水泥遇水发生的变化称为(不可逆)变化。
5、铁易于生锈的环境是(温暖、潮湿)。
6、铁制品不易生锈的环境是(寒冷、干燥)。
8、鲜牛奶呈(乳白)色,具有浓浓的(奶香)味。
向牛奶中倒入啤酒后,会冒出气泡,放出的气体主要来自(啤酒)。
9、我们身边的书、橡皮、桌子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10、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
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糖溶于水的变化属于(形态的变化)。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一、填空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才能活。
2.病毒个体极其微小,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3.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病毒分三类:动物病毒(乙肝病毒)、植物病毒(番茄花叶病毒)、细菌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
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4.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5.细菌根据形态不同,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种类型。
6.自然界中无数的(腐生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的腐烂,分解。
动植物遗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7.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主要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曝晒)8.(霉菌)、(酵母菌)、(蘑菇)都属于真菌。
真菌是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
目前发现的约有(8万)种。
腐烂的水果发出的酒香是(酵母菌)引起的,9、蘑菇的各部分名称为:(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
10、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11、常见的食用菌有:蘑菇、银耳、木耳、金针菇等。
二、问答【1、如何识别有毒和无毒的蘑菇?】答:一看颜色。
有毒蘑菇一般菌面颜色鲜艳,采摘后易变色。
二看形状。
无毒的蘑菇通常菌盖较平,伞面平滑;有毒的蘑菇往往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柄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三看分泌物。
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株,无毒的一般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往往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四闻气味。
无毒蘑菇一般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常有怪异味。
【2、举例说明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答:有益的一面:(1)食品发酵。
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材料一、填空题: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病毒分为三类: 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 如乙肝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里的植物病毒, 如番茄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胞里的细菌病毒, 也叫噬菌体, 如大肠杆菌噬菌3、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三类, 球形(球菌)、杆形(杆菌)、螺旋形(螺形菌)。
4.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5、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要防止物品发霉, 必须注意使物品不受潮, 保持干燥。
食物可以放在低温环境中(如冰箱)进行保存。
6、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7、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8、像蜡烛受热熔化、纸折叠、铁熔化, 仅仅是形态的变化, 没有产生新物质;像蜡烛、木块燃烧这样的的变化, 不仅是形态的发生变化, 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9、像食盐、白糖、高锰酸钾等物质, 溶解于水中之后, 再通过蒸发去掉水分, 使其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变化, 叫可逆变化(也是蒸发结晶, 物理变化)。
10、水泥和水搅拌在一起, 凝固以后, 水泥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
水泥的这种变化叫做不可逆变化。
11.生活中很多方法都可以防锈, 人们常用的方法有刷油漆、涂油、制成合金、镀铬等。
12.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 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 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13.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 则称物体是运动的;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 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14.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 这种属性称为惯性。
所有的物体都具有惯性。
15.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移动、转动、滚动、摆动等。
16.各种运动方式这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
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
17.蜗牛的运动方式是爬行, 它的运动器官是腹足。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在活细胞中才能活。
2、病毒分三类:动物病毒(乙肝病毒)、植物病毒(番茄花叶病毒)、细菌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
3、细菌有三种,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4、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4、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5、真菌是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
如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6、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7、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叫物理变化;像蜡烛、木头燃烧这样的,不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产生新物质,叫化学变化。
8、像食盐、白糖、等物质,溶于水中之后,通过蒸发,使其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变化,叫可逆的变化。
水泥和水搅拌在一起,凝固以后,水泥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
水泥的这种变化叫做不可逆的变化。
9、生活中很多方法都可以防锈,人们常用的方法有涂油、喷漆、镀金等。
10、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
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11、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
12、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
13、牛奶中加入醋、啤酒或柠檬等酸性物质都不能喝,加入盐和糖可以喝。
14、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移动、转动、滚动、摆动等。
各种运动方式这间并不孤立存在,往往是相互联系的。
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
15、蜗牛的运动方式是蠕动,它的运动器官是腹足。
兔子的运动方式是跳跃。
16、动物在水中运动方式是游泳,在陆地上是爬行、行走、奔跑、跳跃,在空中是飞行。
17古希腊学者托勒密认为地球处在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是地心说。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全册课本知识点汇总青岛版六年级上册全册课本知识点汇总一、填空题:1、病毒是一类没有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和内部的组成。
病毒不能,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
2、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下才能看到。
3、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
4、细菌是一类由构成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才能观察到。
5、馒头在、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6、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味道鲜美的,都属于真菌。
真菌是既不属于又不属于的一类生物。
7、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吸收土壤中的和进行腐生生活的,蘑菇的各部分名称为: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
8、常见的食用菌有:银耳、木耳、金针菇等。
9、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的变化,仅仅是发生了变化;像蜡烛、木块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了。
10、物体发生变化后可以恢复到原状态是变化11、铁在、条件下容易生锈。
1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
13、醋与牛奶混合后出现混合物凝结,啤酒与牛奶混合后成絮状,食盐与牛奶混合后无变化。
14、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
15、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所有物体都有。
16、坐在行驶的汽车里,急刹车是人会。
坐在静止的汽车里,开车时人会。
17、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等。
各种运动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的运动。
18、是生活在水里的动物适应水环境的运动方式。
19、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有、、、。
20、运动在空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
21、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着,这就是地球的。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小时。
22、地球的自转引起了。
23、白天,人的身体活动比较活跃。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在活细胞中才能活。
2、病毒分三类:动物病毒(乙肝病毒)、植物病毒(番茄花叶病毒)、细菌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
3、细菌有三种,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4、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5、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6、真菌是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
如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7、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蘑菇的各部分名称为: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
8、常见的食用菌有:银耳、木耳、金针菇等。
9、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叫物理变化;像蜡烛、木头燃烧这样的,不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产生新物质,叫化学变化。
10、像食盐、白糖、等物质,溶于水中之后,通过蒸发,使其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变化,叫可逆的变化。
水泥和水搅拌在一起,凝固以后,水泥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
水泥的这种变化叫做不可逆的变化。
11、铁在有水、空气、酸碱、盐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12、生活中很多方法都可以防锈,人们常用的方法有涂油、喷漆、镀金等。
13、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
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14、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
15、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
静止的物体有惯性,运动的物体也有惯性。
16、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17、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18、醋与牛奶混合后出现混合物凝结,啤酒与牛奶混合后成絮状,食盐与牛奶混合后无变化。
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1.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分为三类(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2.苹果、馒头等放久了就会发霉,这是由(霉菌)引起的;在蒸馒头是经常加入(酵母菌),这样蒸出的馒头才会松软好吃。
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酵母菌)的细菌。
3.病毒是一类没查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所以说,病毒是一类原始的生物。
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尊胞里,所以病毒要比细胞小。
4.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细菌有三种形态,分别球菌、杆菌、螺旋菌。
腐生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5.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6.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目前已经发现的真菌约有土互多种。
7.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8 .预防疾病的措施主要有注射疫苗、加强家禽家畜的卫生和防疫、加强个人卫生。
9.实验结论:馒头在潮湿、温暖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10.我们在生活中怎样做可以防止物品发霉呢?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是不仅形态发生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的物质,糖溶解于水的变化属于形态的变化。
蜡烛的燃烧属于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物质一烟。
2、2玻璃等物质破碎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叫可逆变化3、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火药爆炸发生的是不可逆(选填“可逆”或“不可逆”)的。
实验:把食盐放入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食盐融化了,变成了液态一、如果给食盐水加热,又会看到什么现象?食盐颗粒析出二、在水泥中加入水,观察水泥变化。
水泥凝固了三、试验后,比较食盐的变化与水泥的变化有什么不同?食盐(可逆变化)水泥(不可逆变化)四、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水、空气)实验材料:试管3个,塞子2个,纯净水、铁钉数根实验步骤:1、将3个试管分别编号A、B、C2、在A试管中放入一枚铁钉,用塞子塞住,使其与外部的空气无法接触3、在B试管内注满煮沸后的水,使水将铁钉完全浸没。
新课标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思维导图第一单元遗传和变异(一)知识点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汇总:第1 课细胞1.17世纪时,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植物细胞。
2.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3.绝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4.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
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5.人体或动物体的多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植物细胞除这些结构外还有细胞壁,细胞壁有保护细胞内部、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
6.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大体为长方形,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看到的小黑点是细胞核,大泡泡是液泡。
7.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就是细胞不断生长、增殖、衰老、死亡的过程。
8.单细胞生物有草履虫、有孔虫、喇叭虫、变形虫、细菌等。
第2 课像与不像1.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和变异。
2.有些疾病是可以遗传的,如红绿色盲、糖尿病等。
3.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都是遗传现象。
5.同种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称为变异。
6.“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是变异现象。
7.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8.正是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生物。
第3 课灭绝的生物1.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叫作化石。
我国许多地方发现了恐龙及其他生物的化石。
2.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历史以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3.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一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等。
4.科学家通过将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与观察到的现代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第一单元微生物1、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其中最低级的是(病毒),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细胞内才能生活;级别最高的是(真菌),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细菌居于二者之间,有细胞结构但不完整。
2、病毒: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个体非常小,绝大部分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病毒按照它们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的是(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是(植物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是(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有(非典)(腮腺炎)(水痘)(流感)(脊髓灰质炎)(麻疹)(狂犬病)等等。
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水)、(伤口)、(血液)、(蚊虫叮咬)等。
预防的措施:(注意个人卫生)(锻炼身体)(注射疫苗)。
如何科学看待病毒:并不是所有的病毒都是有害的,有些病毒虽然给我们带来了疾病,但是有些病毒却是有益的,如疫苗就是加工了的病毒,有些杀虫剂也是由病毒制作而来。
3、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细菌基本形态有(球菌)(杆菌)(螺旋菌)。
千百万年来,动植物遗体为什么没有堆积如山?答:腐生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细菌)对自然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4、真菌:真菌是一类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目前发现的约有(8万)种。
常见的真菌有使衣物、食品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味道鲜美的(蘑菇)。
我们能够享受到美味的蛋糕,主要归功于(酵母菌)。
蘑菇的形状像把“小伞”,其中的“伞柄”叫(菌柄),依靠(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
识别有毒蘑菇方法:看颜色、看形状、看分泌物、闻气味。
有利于馒头发霉的条件有(温暖)(潮湿)。
将对人类有益和有害的真菌用线连接起来:有益真菌有害真菌酵母菌水果上的真菌蘑菇衣物上的真菌将下列微生物以连线的方式归类。
第一单元微生物1、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其中最低级的是(病毒),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细胞内才能生活;级别最高的是(真菌),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细菌居于二者之间,有细胞结构但不完整。
2、病毒: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个体非常小,绝大部分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病毒按照它们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的是(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是(植物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是(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有(非典)(腮腺炎)(水痘)(流感)(脊髓灰质炎)(麻疹)(狂犬病)等等。
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水)、(伤口)、(血液)、(蚊虫叮咬)等。
预防的措施:(注意个人卫生)(锻炼身体)(注射疫苗)。
如何科学看待病毒:并不是所有的病毒都是有害的,有些病毒虽然给我们带来了疾病,但是有些病毒却是有益的,如疫苗就是加工了的病毒,有些杀虫剂也是由病毒制作而来。
3、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细菌基本形态有(球菌)(杆菌)(螺旋菌)。
千百万年来,动植物遗体为什么没有堆积如山?答:腐生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细菌)对自然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4、真菌:真菌是一类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目前发现的约有(8万)种。
常见的真菌有使衣物、食品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味道鲜美的(蘑菇)。
我们能够享受到美味的蛋糕,主要归功于(酵母菌)。
蘑菇的形状像把“小伞”,其中的“伞柄”叫(菌柄),依靠(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
识别有毒蘑菇方法:看颜色、看形状、看分泌物、闻气味。
有利于馒头发霉的条件有(温暖)(潮湿)。
将对人类有益和有害的真菌用线连接起来:有益真菌有害真菌酵母菌水果上的真菌蘑菇衣物上的真菌将下列微生物以连线的方式归类。
新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第一单元遗传和变异第1课细胞1.房屋是用一块块砖建成的,蜂巢是由一个个巢房构成的。
那么,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3.17世纪,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一片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4.显微镜5.植物细胞是植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
此外还有细胞液等。
6.绝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7.不同生物细胞结构不同,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第2课我像谁1.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
2.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称为变异。
3.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第3课灭绝的生物1.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叫化石。
2.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以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3.科学家通过对恐龙粪化石的研究,可以知道恐龙的食性;通过对恐龙足迹化石的研究,可以了解恐龙的体重、长度、行进速度、生活习性等。
4.猛犸象比较耐寒,而大象没有像猛犸象一样耐寒。
猛犸象主要是生存在亚寒带和寒带的地区生活的地方,主要是以草和灌木为主。
猛犸象和大象的形态特征也是有着非常大的差别,猛犸象的象牙非常的大,而大象就没有像猛犸象一样有那么大的象牙,还有猛犸象的象毛也要比大象的象毛长很多。
5.了解恐龙等生物灭绝的原因原因一: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
原因二:火山爆发说因为火山的爆发,二氧化碳大量喷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温室效应,使得植物死亡。
进而造成恐龙灭亡。
原因三:大陆漂移说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有:流感、狂犬病、脊髓灰质炎、麻疹、非典、艾滋病等。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是被动物咬伤。
3、如何预防病毒引起疾病?多运动、注射疫苗、远离人多的地方、切断传播途径。
4.病毒的对人有益的方面:1.制作疫苗;2.清除有害物质;3.制作杀虫剂。
5、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6、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里的植物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胞里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7、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三类,球菌、杆菌、螺形菌。
8、细菌对人有益的方面:食品发酵、生产沼气、增加土壤肥力、生物制药。
对人有害的方面:1.使人患病2.使食物变质,引起食物中毒。
9、细菌适应能力极强,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
自然界中无数的腐生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
动植物遗体分解成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又是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原料。
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10、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要防止物品发霉,必须注意使物品不受潮,保持干燥。
食物可以放在低温环境中(如冰箱)进行保存。
11、食品发霉的原因:高温、潮湿、时间过长、通风不畅。
防止发霉的办法: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晒干、通风、腌制等。
12、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味道鲜美的蘑菇,都属于真菌。
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13、真菌对人有益的方面:1.制造抗生素;2.作酱油;3.作豆腐乳;4.做面包,馒头;5.生产农药;6.生产工业原料。
真菌对人有害的方面:1.使食品和其他物品变质,危害身体健康。
14、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一、病毒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附着→注入遗传物质→复制→释放),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
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2、病毒分三类:动物病毒(乙肝病毒)、植物病毒(番茄花叶病毒)、细菌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
4、预防由病毒引起的疾病:(1)、切断传播途径(2)、注射疫苗(3)、注意卫生(4)、锻炼身体5、病毒的用处:好处:疫苗-利用病毒制造碎色病毒--培育带白边的郁金香矮小病毒--培育盆景坏处:病毒使人产生疾病二、细菌1、细菌无处不在:空气中、水中、土壤以及动植物的身体内,它们无处不在。
细菌按形态分为三种,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2、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3、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好处:(1)食品发酵:醋酸菌→陈醋棒状杆菌→味精乳酸菌→泡菜、脱脂乳(2)生物制药胰岛素→治疗糖尿病(3)生产沼气甲烷细菌(4)增加土壤肥力根瘤菌坏处:肺炎双球菌使人生病,细菌使食物腐败变馊4、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5、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20分钟细菌就能分裂一次,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
1变2,2变4,4变8......一直分裂下去,一昼夜可以分裂72次,就能获得47万亿亿个后代;36个小时可分裂108次,产生的全部菌体将能铺满地球一尺多厚。
6、在广口瓶中放一些土,把鸡或鱼内脏埋在其中,一段时间后内脏消失了,土壤中的腐生细菌把内脏腐烂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三、馒头发霉了1、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霉菌)。
序号环境发霉情况1 温暖(阳台)、潮湿(滴水)发霉发霉最早,面积大2 温暖(阳台)、干燥(烘干)发霉面积适中3 低温(冰箱)、潮湿(滴水)发霉面积适中4 低温(冰箱)、干燥(烘干)发霉发霉晚,面积小2、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面包、腐烂水果散发的酒香),味道鲜美的蘑菇,都属于真菌。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一、病毒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附着→注入遗传物质→复制→释放),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
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2、病毒分三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乙肝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番茄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大肠杆菌噬菌体)。
4、预防由病毒引起的疾病:(1)、切断传播途径(2)、注射疫苗(3)、注意卫生(4)、锻炼身体5、病毒的用处:好处:疫苗-利用病毒制造碎色病毒--培育带白边的郁金香矮小病毒--培育盆景坏处:病毒使人产生疾病二、细菌1、细菌无处不在:空气中、水中、土壤以及动植物的身体内外,它们无处不在。
细菌按形态分为三种,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2、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3、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好处:(1)食品发酵:醋酸菌→陈醋棒状杆菌→味精乳酸菌→泡菜、脱脂乳(2)生物制药胰岛素→治疗糖尿病(3)生产沼气甲烷细菌(4)增加土壤肥力根瘤菌坏处:肺炎双球菌使人生病,细菌使食物腐败变馊4、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利用腐生细菌(腐烂、分解)动植物动植物遗体5、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20分钟细菌就能分裂一次,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
1变2,2变4,4变8......一直分裂下去,一昼夜可以分裂72次,就能获得47万亿亿个后代;36个小时可分裂108次,产生的全部菌体将能铺满地球一尺多厚。
注意卫生,防止细菌侵害,有益身体健康。
6、在广口瓶中放一些土,把鸡或鱼内脏埋在其中,一段时间后内脏消失了,土壤中的腐生细菌把内脏腐烂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三、馒头发霉了1、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