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中唐诗坛知识分享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56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隋唐五代文学-中唐诗歌韩孟诗派:中唐诗人韩愈、孟郊的合称,孟郊诗颇得韩愈赏识,当时即有“孟诗韩笔”的称誉。
同时二人作诗皆好奇思硬语,诗风相近,故称。
以文为诗:是韩愈的一种创作倾向和自觉的美学追求。
主要特点是以散文化的章法、句法入诗,不受韵律、节奏、对称的约束,打破诗歌圆转流利、和谐对称的特点,融叙述、议论为一体。
“以文为诗”对后世尤其是宋代诗人影响极为深远。
郊岛:指中唐诗人孟郊、贾岛,二人并称。
二人诗多愁苦凄清之境,且诗风孤郁悲凉,凄寒局促。
苏轼《祭柳子玉文》用“郊寒岛瘦”概括二人的风格。
新乐府运动: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等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运动,是中唐革新思想在诗坛的反映。
李绅首先创作《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稹写了和诗十二首,白居易创作《新乐府》五十首,正式标举“新乐府”之名。
张籍、王建也创作了不少新乐府诗,由此形成影响较大的新乐府运动。
51张王乐府:中唐诗人张籍、王建的合称,二人借长于乐府诗,内容多反映民生疾苦,诗风浅近,故齐名。
元和体一.元和体是唐宪宗的年号。
二.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在元和年间所写的长篇排律、“小碎篇章”、艳体诗统称为“元和体”三.世俗化为社会普遍接受和欣赏的浅近文体,呈现出诗歌历史转折时期的写实尚俗特征。
试论白居易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的不同特点。
白居易中唐诗人,字乐天。
他把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
一.讽喻诗的特点:1.讽喻诗的代表作是《新乐府》《秦中吟》2.诗歌的内容:A.反映国事民生,政治上的美刺作用,符合儒家的比兴传统,能够“为民请命”。
如《轻肥》《卖炭翁》。
B.充分暴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
3.讽喻诗的艺术特点: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
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其事核而实、其体顺而肆。
二.闲适诗的特点:多写个人闲居独处时的生活感悟,诗风浅近平淡。
古代文化常识之盛唐诗坛古代文化常识之盛唐诗坛1、前人常以张九龄与陈子昂并称,他的《感遇诗》十二首和陈子昂的《感遇》很近似,都是兴托讽谏之作。
2、开元初年,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被称为“吴中四士”。
3、贺知章的《咏柳》是一首著名的咏物诗,它借柳树歌咏了春风,赞美了欣欣向荣的春天。
4、张说的代表作是《邺都引》,王翰的代表作是《凉州词》,王湾的代表作是《次北固山下》。
5、孟浩然是著名的田园诗人,但他诗歌的主要题材却多是山水行旅。
其诗歌的风格是恬淡孤清。
6、《过故人庄》是孟浩然田园诗中写得最出色的作品之一,它在八句五言诗中,写了田园景物的清新秀丽,故人情谊的真挚深厚,田家生活的简朴可爱。
7、盛唐时期真正大量写田园诗的是储光羲,他偏重写农家的快乐,如《钓鱼湾》、《田家杂兴》等。
8、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
他的思想和创作以天宝初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热衷政治,奋发有为。
后期则是吃斋奉佛。
9、王维诗歌的题材相当广阔,主要有三方面:政治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
10、王维是诗人,也是画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王维山水诗画的评价。
11、王维的边塞诗《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把边塞沙漠景色描绘得历历在目,历来为人称道。
12、王维的诗在抒情方面以构思精巧和语言新鲜见长。
《送元二使安西》被《诗薮》评为唐绝句之冠。
13、王之涣仅存六首绝句,其《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本非说理,却包含了生活的哲理。
14、李颀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又以赠答最多,而且善于用古诗描写音乐。
15、崔颢最著名的诗是《黄鹤楼》其中第二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两贯穿了古今,神思邈远。
16、王昌龄曾做过江宁丞,所以有“诗家天子王江家”之称,他的七言绝句,只有李白能与之媲美。
18、高适诗歌今存二百余首,从体裁看,绝大部分是古诗,尤以七言歌行见长。
19、高适边塞诗的特色是“尚质主理”,即以政治家的眼光去分析边防问题。
中唐诗歌课堂讲解1、中唐诗歌有哪几大流派?2、中唐诗歌几大流派各有哪些代表诗人?3、中唐几位代表诗人各有哪些代表作品?4、中唐诗歌几大流派各有什么显著的艺术特征?5、引起中唐诗风流变的原因何在?中唐诗歌流派:大历诗人、韩孟诗派、元白诗派、政治诗人一、大历诗人(大历诗歌)大历诗歌是指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
这些诗人在经历安史之乱之后失去了盛唐士人的昂扬精神风貌,他们的诗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
1、汇集都城的才子以长安、洛阳为中心十才子: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hóng)、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wéi)、夏侯审【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卢纶《塞下曲四首》)】多依附权门,多投赠酬唱之作2、游历江南的逸士以江南吴越为中心韦应物、刘长卿、李嘉祐、戴叔伦流连山水,描写风月【唐代著名田园诗人戴叔伦,幼年才思敏捷。
一次,老师带他到郊外游玩,来到一个名叫白店的地方,正好遇见一只白色的公鸡站在高处啼叫。
老师即兴拟出上联:白店白鸡啼白昼。
小叔伦边走边寻思,一直到了日头偏西,还未想出恰当的对句。
后来,他们走到一个叫黄村的地方,恰巧碰到一只黄狗从大门内窜出来,追着他们狂叫。
这时,戴叔伦灵机一动,马上对出下联:黄村黄犬吠黄昏。
】钱起《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芳岁归人嗟转蓬,含情回首灞陵东。
蛾眉不入秦台镜,鹢羽还惊宋国风。
世事悠扬春梦里,年光寂寞旅愁中。
劝君稍尽离筵酒,千里佳期难再同。
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注释:(1)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2)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幽,一作“芳”。
第一节中唐诗歌概说
一、中唐诗歌的历史范围
836)历代、德、顺、宪、穆、敬、文宗七朝,共71年。
766年左右。
1.由盛唐的浪漫热情转向对现实的冷静思考,写实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之一。
2.诗歌的情感基调以徘徊苦闷、哀怨惆怅、凄凉感伤为主。
3.诗歌风格以尚俗尚奇为主。
具体表现为三大诗歌流派:
1.大历诗人:注重雕琢炼饰,追求诗歌藻丽和韵远的统一。
2.元白诗风:崇俗尚质,追求诗歌浅切尽露的平易之境。
3.韩孟之风:崇奇尚怪,追求诗歌“笔补造化”的人工之美。
第二节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一、白居易
(一)白居易的生平形迹和思想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祖籍太原,迁下邽(今陕西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