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届高三地理复习学案自然地理

2016届高三地理复习学案自然地理

2016届高三地理复习学案自然地理
2016届高三地理复习学案自然地理

2016届高三地理复习学案:第二部分自然地理

板块五: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2课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高二()班姓名学习小组 .

考纲解读:

考纲考题预测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

2.以区域图、模式图切入,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

3.利用区域气候、区域地形图考查自然带的类型、分布及成因。

【回扣教材夯实基础】

一、地球表层差异性性的表现

1、差异性的特点:

差异无处不在——特点;不同空间尺度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特点。

2、地域分异的表现:

地域分异的直接反映是自然带分布,反映地域分异的标志是和。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地带性分异规律(包括、

、)和。

【深入学习合作探究】

地域分异规律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垂直分异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别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

垂直地带性分异

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热条件随海拔的差异

而变化

重要因素水分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

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

水呈“少-多-少”的变化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

经线方向

(南北方向)

大致沿等高线方向

(水平方向)

更替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

(东西方向)

垂直方向

典型地区低纬度、高纬度地区低纬度高山

简单图示

典型案例

非洲沿20°E经线自赤道

向南北自然带的变化: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

绿硬叶林带

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自

然带

【反思归纳】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判定:

1(2015?广东卷)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

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

探究二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

1、山地垂直带谱的分布特点:

①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的变化规律。

②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

③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海拔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越。

④同一自然带:阳坡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高度。

⑤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于阴坡自然带数目。

2、雪线高度的分布规律

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季气温0℃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比较下列情况下雪线分布的高低并思考原因:

一般来说:①低纬雪线,高纬雪线;②阳坡雪线,阴坡雪线;

③迎风坡雪线,背风坡雪线;④陡坡雪线,缓坡雪线;

⑤夏季雪线,冬季雪线;⑥人类活动,全球变暖,雪线高度。

由此可知,雪线高度与、、坡度有关。若为不同纬度的两地,主要考虑;若为位于同纬度的两地或某山地的两侧,主要考虑的因素。

3、高山林线及其影响因素

(1)、高山林线是指山地森林带的上界,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气温、降水、地形等。

(2)、林线高度与纬度成比,从全球总体来看,高山林线海拔高度大致从赤道向两极方向逐渐;

(3)、内陆高山森林带一般分布在半山腰,表现出荒漠、草原(草甸)、、草甸(草原)、荒漠的变化规律。因此,在同一纬度上,从沿海到内陆一般随着降水减少,山地降水带的海拔升高,林线的分布高度也随之。

2(2012·北京文综)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山地()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2).该山地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D.昆仑山脉

探究三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

[信息获取]

1.图1中珠穆朗玛峰的南坡基带为带,则珠穆朗玛峰位于亚热带。

2.珠穆朗玛峰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过渡到山地冰雪带,与

分异相似。

3.图2—A中同一自然带北坡高于南坡,说明同等海拔情况下的水热状况北坡(填优于或次于)南坡,因此北坡靠近低纬,则此山位于南半球,图2—B则位于北半球。

4.图2—C中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迎风坡(填高于或低于)背风坡;阴坡(填高于或低于)阳坡。二者相比,降水对雪线的影响更为突出,如图1珠穆朗玛峰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其雪线南坡(填高于或低于)北坡。

5.图3中我国雪线的分布高度大致从向降低,这是由纬度高低决定的。同纬度东部地区的雪线低于西部地区,这是由多少决定的。

【反思归纳】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方法

1.判断坡向:

(1)阴、阳坡:

(2)迎风、背风坡

2.判断南北半球:

3.判断山体所在的热量带:

4.判断山体纬度的高低:

5.同纬度山地的海拔高低:

6.判山顶是否终年积雪:

3(2013上海卷)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000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真题实战决胜国考】

1、(2013·高考山东卷)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

图回答(1)~(2)题。

(1)图中②为()

A.草原B.荒漠

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

(2)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

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B.洋流

C.地形D.季风

2、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纬度低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