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那些事儿-化学特殊情况
- 格式:pdf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26
【高中化学】十五条日常生活中的趣味化学一、利用胡萝卜巧去血渍:把染了血的衣服扔掉真可惜。
怎样才能使染有血迹的衣服再次出现?就是用食盐与砸碎的胡萝卜混合搅拌,涂在衣物沾染的血迹上,再用清水洗净,血迹即掉。
二、牛奶的“吸星法”:居家过日子,时间长了,家具里难免会有生活的气息与味道,自家人倒也无妨,可是遇到熟人上门拜访,这种异味却会令大家都很尴尬。
那怎样迅速祛除家具中的异味呢?在家具里放一杯煮牛奶。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耐心在家等牛奶发挥“吸星法”的神奇效果,你可以关门去购物或散步。
牛奶凉了,回家,打开家具门,取出牛奶。
家具中的异味将被消除。
三、让骨头汤的营养更易吸收:周末休息时,你想为家人煮一壶香骨汤吗?上等骨汤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丰富。
它不仅能帮助孩子们长高,还能帮助老年人强健骨骼。
让骨头汤的营养更容易吸收,就需要一点小小的尝试:介绍一个小窍门跟您!如果能够在汤里加少许的醋,还会使骨头里的磷、钙溶解在汤内,这样煲的汤不仅味道更鲜美,而且更有利于人体吸收。
四、熟练地剥西红柿皮:西红柿炒鸡蛋,那种酸酸滑滑的感觉实在令人胃口打开,可是惟有一点不足之处就是西红柿的皮经过烹炒之后,就像塑料皮一样,卷在盘子里,既不美观有不好吃!那么如何以最简便的方法将西红柿的皮去掉呢?事实上,这很简单——把沸水倒在西红柿上。
无论如何,这样做之后,西红柿的皮很容易剥落。
五、久置的红薯为何比新挖的红薯甜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长期放置的甘薯总是比新挖掘的甘薯更甜。
原因是什么?我们直观的能看到,红薯放久了,水分减少很多,皮上起了皱纹。
水分的减少对于甜度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原因有两个:一是水分蒸发减少,相对的增加了红薯中糖的浓度。
二是在放置的过程中,水参与了红薯内淀粉的水解反应,淀粉水解变成了糖,这样使红薯内糖分增多起来。
因此,我们感到放置久的红薯比新挖出土的红薯要甜。
六、烹饪时不要吸烟炒菜时,有的人喜欢把油烧得冒烟甚至快燃烧起来才放菜,特别是在使用植物油的时候,觉得又不烧“死”菜里就会有生油气。
高中化学那些事儿-化学特殊情况化学那些事儿写在前面同学,你是否有这样的苦恼——明明感觉自己什么都会但做题之后发现总有那么几个特例明明知道这个不一定对但到底不对在哪儿无力回怼高中的知识千千万要区分的就那么几个陈哥将化学里面的特殊情况,那些不一定,那些特例帮你整理出来助力你的高中化学学习使用方法:1.打印出来装订成册。
2.闲来看正面,不知道原因的翻到背面就有例子。
3.不断积累,不断进步。
加油!1. 原子核不一定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2.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3.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
4.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
5.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不一定是酸。
6.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7.晶体中含有阳离子不一定含有阴离子。
8.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9. 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1.如氢的同位素(11 H)中只有一个质子2. 如Mn2O7是HMnO4的酸酐,是金属氧化物。
3. 如CO、NO等都不能与碱反应,是不成盐氧化物。
4. 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5. 如苯酚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酚类,不属于酸。
6. 如金刚石与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二者混合所得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7. 如金属晶体中含有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而无阴离子。
8. 如金刚石→石墨,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因反应前后均为单质,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9.如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不含金属离子。
10.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11.pH=7的溶液不一定是中性溶液。
只有在常温时水的离子积是1×10-14,此时pH=7的溶液才是中性。
12.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试纸用蒸馏水湿润,测得溶液的pH不一定有误差。
13.分子晶体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
高中化学特殊的反应条件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特殊的反应条件。
这些条件可以影响反应的速率、平衡常数等,对于理解反应机理和预测反应结果都很重要。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特殊反应条件:
1.压力:在高压下,反应速率会增加,因为分子在高压下
会出现更多碰撞,更容易发生反应。
2.温度:在升高温度的条件下,反应速率会增加,因为温
度升
高后,分子能量会增加,更容易发生反应。
但是,有些反应对温度敏感,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反应的进行。
1.酸碱度:许多反应受到酸碱度的影响。
在强酸或强碱的
环境下,反应速率会增加;在中性或弱酸弱碱的环境下,反
应速率会减小。
2.还原剂/氧化剂:在还原剂的存在下,反应速率会增加,
因为还原剂可以为反应提供电子,
促进反应进行。
而在氧化剂的存在下,反应速率会减小,因为氧化剂会把电子从物质中抽走,阻碍反应的进行。
1.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物质,能够促进反应的进行,但本身
并不会消耗。
催化剂通常能够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提高反
应速率。
这些特殊反应条件在化学反应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习这些条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反应机理,并预测反应结果。
高中化学特殊性质知识点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以及物质与能量的转化,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奥秘。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掌握了许多基础知识,例如元素周期表、化学键、离子方程式等。
除了这些基础知识外,还有许多特殊性质也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化学的特殊性质知识点。
一、晶体的性质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等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而成的物质,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1. 经常性和各向同性:晶体具有经常性,即晶体的结构在各向相同的情况下是不变的。
另外,晶体还具有各向同性,即它的性质在各个方向上是相同的。
2. 光学性质:晶体对光有很强的作用,具有一系列的光学性质,例如双折射、偏振现象等。
3. 色散性:晶体可以将光按照波长的不同进行分散,这就是晶体的色散性。
4. 光电特性:晶体在光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光电效应,这是指光使晶体中的电子脱离原子而成为自由电子。
5. 热膨胀性:晶体在受热后会发生膨胀,这是由于晶体中的原子振动增强引起的。
二、金属的特殊性质金属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1. 导电性:金属是优良的导电材料,因为它的原子间存在自由电子。
2. 导热性:金属的导热性非常好,能够迅速传递热量。
3. 延展性和塑性:金属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和塑性,可以被拉成细丝或者锤打成薄片。
4. 高密度:金属的密度通常较高,是常见物质中密度最大的一类。
5. 高熔点和高沸点:金属的熔点和沸点通常较高,这是因为金属中原子间的结合力较强所致。
三、溶液的特殊性质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一种混合物,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1. 倾向于达到平衡:溶解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溶质倾向于达到溶解度平衡。
2. 稀释性质:溶液可以通过加入溶剂或溶质的方式调节浓度。
3. 浸渍和离心:通过浸渍可以将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而离心则可以分离物质。
4.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有限的溶剂中最多可以溶解的溶质的量。
四、有机化合物的特殊性质有机化合物是碳氢化合物的广义称呼,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高中化学实验异常成因及利用异常成因在高中化学实验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异常情况,比如化学反应失控、装置失稳、操作不当等。
这些异常情况可能造成实验失败、危险事件甚至伤害事故。
造成这些异常情况的原因有多种,下面列举几种可能的情况。
操作不当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操作不当的情况,例如计量不准确、灌液不稳、试剂选择错误等。
这些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也会增加化学反应失控的风险。
材料失效实验材料的失效可能会导致实验过程中不稳定因素的增加。
例如,旧化的试剂可能导致化学反应失控、陈旧的仪器可能导致计量不准确等。
实验环境不适宜实验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例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都会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
若环境不适宜,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或化学反应失控。
利用异常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避免出现异常情况,也要学会利用异常情况。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及其利用方法。
化学反应失控有时化学反应会失控,导致反应产物的数量或质量不符合预期。
这时我们可以借机观察失控的部分,了解化学反应的规律,从而改进实验方案。
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有时我们进行实验时会发现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这时可以反思实验方案,重新设计实验流程,调整实验参数,以期获得更加准确的实验结果。
实验设备失效有时实验设备会失效,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巧妙地改变实验方案,绕过失效设备的作用,仍然完成实验。
结论高中化学实验异常情况多种多样,常常需要我们当场进行处理。
对于避免异常情况,我们要合理设计实验方案、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对于已经发生的异常情况,我们要及时反思,分析其成因,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
当然,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避免异常情况,也要善于利用异常情况,不断完善实验流程、提高实验效率。
高中化学奇特现象教案大全
主题:奇特的化学现象
目标:通过这堂课,学生将了解一些奇特的化学现象,并能够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
材料:碳酸氢钠、醋酸、小苏打、氢氧化铜、酚酞指示剂、硫酸钠。
时间:1课时
教学步骤:
1.引入:通过一段有趣的视频或者图片展示一些奇特的化学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实验1:将碳酸氢钠和醋酸混合,观察气泡的产生,解释这是因为什么发生的。
3.实验2:将小苏打和氢氧化铜混合,观察颜色变化,解释这是因为什么发生的。
4.实验3:将酚酞指示剂加入硫酸钠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解释这是因为什么发生的。
5.总结:让学生回顾这些实验,总结其中的化学原理,让他们能够解释这些奇特现象的发生。
6.扩展: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观察其中的奇特现象,并向全班进行展示和解释。
7.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验的结果,撰写一份观察报告,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评估:评估学生对于化学现象的解释能力,包括他们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和化学原理的理解。
反馈:通过学生的作业和展示,给予他们针对性的反馈,帮助他们进一步加深对于化学现
象的理解。
【延展教材】
1. 《奇妙的化学反应》
2. 《化学奇幻秀》
3. 《化学与生活》
以上是一份高中化学奇特现象教案大全范本,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祝您教学顺利!。
1.在山区常见粗脖子病(甲状腺肿大),呆小病(克汀病),医生建议多吃海带,进行食物疗法。
上述病患者的病因是人体缺一种元素:碘。
2.用来制取包装香烟、糖果的金属箔(金属纸)的金属是:铝。
℃,比它熔点高的金属很多。
其中比黄金熔点高约3倍,通常用来制白炽灯泡灯丝的金属是:钨。
5.黑白相片上的黑色物质是:银。
6.很多化学元素在人们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缺少它们,人将会生病。
例如儿童常患的软骨病是由于缺少:钙元素。
7.在石英管中充入某种气体制成的灯,通电时能发出比萤光灯强亿万倍的强光,因此有“人造小太阳”之称。
这种灯中充入的气体是:氙气。
8.在紧闭门窗的房间里生火取暖或使用热水器洗澡,常产生一种无色、无味并易与人体血红蛋白(Hb)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气体是: CO。
9.地球大气圈的被破坏,则形成臭氧层空洞,致使作为人们抵御太阳紫外线伤害的臭氧层受到损坏,引起皮肤癌等疾病的发生,并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冷冻机里氟里昂泄漏。
10.医用消毒酒精的浓度是: 75%。
11.医院输液常用的生理盐水,所含氯化钠与血液中含氯化钠的浓度大体上相等。
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 0.9%。
12.发令枪中的“火药纸”(火子)打响后,产生的白烟是:五氧化二磷。
13.萘卫生球放在衣柜里变小,这是因为:萘在室温下缓缓升华。
14.人被蚊子叮咬后皮肤发痒或红肿,简单的处理方法是:擦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
15.因为某气体A在大气层中过量累积,使地球红外辐射不能透过大气,从而造成大气温度升高,产生了“温室效应”。
气体A为:二氧化碳。
17.在五金商店买到的铁丝,上面镀了一种“防腐”的金属,它是:锌。
18.全钢手表是指它的表壳与表后盖全部是不锈钢制的。
不锈钢锃亮发光,不会生锈,原因是在炼钢过程中加入了:铬、镍。
19.根据普通光照射一种金属放出电子的性质所制得的光电管,广泛用于电影机、录相机中。
用来制光电管的金属是:铯。
高中化学最常考的实验现象80条在高考化学实验题的考察过程中,各种实验现象是题目的难点。
今天为大家盘点高考化学实验题最常考的化学实验现象,记熟这些实验现象,可以搞定大部分的实验现象题。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特殊性质归纳1.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NH3,HCl,HBr,易溶于水的气体:NO2,SO2,能溶于水的气体:CO2,Cl2,H2S,难溶于水的气体:H2,CO,C2H2,C2H4,O2,NO,能和水反应的气体:Cl2,F2,Br2,NH3,NO2,CO2,SO2.2. 易液化的气体:NH3,Cl2,SO23. 有毒有害的气体:F2,O2,HF,Cl2,H2S,SO2,CO,NO,NO2,Br2蒸汽4. 有颜色的气体:NO2,Cl2,F2(淡黄绿色),Br25. 有气味的气体:NH3,NO2,SO2,H2S6. 有还原性气体:H2,CO,NH3,H2S,HCl,SO2有氧化性气体:O2,Cl2,NO2,CO2,Br2,F2,O37. 常见的单质气体:H2,O2,N2,Cl28. 有漂白性的气体:Cl2(潮湿),SO2,O39.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SO2,HF,变浑浊后又能澄清的气体:CO2,SO210. 能使石蕊变红色的气体:HX,H2S,SO2,CO2,NO2,Br2,特别地:Cl2先变红,后褪色11. 能使Br2水,酸性KMnO4褪色的气体:H2S,SO2,C2H2,C2H412. 能和AgNO3反应生成沉淀的气体:Cl2,Br2,H2S,HCl,HI,NH313. 能使无水CuSO4变色:H2O14. 遇氨气有白烟现象产生的物质:HCl,HNO3,[Cl2(可以)]15. 在空气中产生白雾的气体:HF,HCl,HBr16. 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Cl2,Br2,NO2,O3](气体),[FeCl3溶液,酸性KMnO4溶液,HNO3溶液](其他)17. 能使湿润的Pb(NO3)2或PbAc2试纸变黑色的气体:H2S18. 能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的气体:SO2,Cl219. 可燃烧的气体:H2,CO,H2S,C2H2,C2H4,CH4,20. 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或蓝色的物质:H2,CO,CH4,H2S,S,C2H5OH21. 在空气中因氧化变质的气体;NO,22. 常作为保护气体的气体:N2,Ar,23. 不用H2SO4干燥的气体:NH3,H2S,HBr,HI,不能用无水CaCl2干燥的气体:NH3(生成CaCl2·8NH3)24. 只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气体:CO,N2,NO,C2H4只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NO2,NH3,HCl用饱和盐溶液收集的气体:Cl2(排饱和NaCl),CO2(排饱和NaHCO3),H2S(排饱和N25. 使用启普发生器制取的气体:H2,CO2,H2S26. 常温下由于发生反应而不能共存的气体:H2S/SO2,Cl2/H2S,HI/Cl2,NH3/HCl,NO/O2,F2/H2,Cl2/NH3 焰色反应:钠Na 黄钙Ca 砖红色锂Li 紫红锶Sr 洋红钾K浅紫铜Cu 绿铷Rb 紫钡Ba 黄绿铯Cs 紫红稀有气体放电颜色:He 粉红Ar 紫Ne 鲜红Xe 蓝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归纳:1.颜色的规律:(1)常见物质颜色①以红色为基色的物质红色:难溶于水的Cu,Cu2O,Fe2O3,HgO等。
10. 浓H2SO4是一种酸性干燥剂,一般可用于干燥中性和酸性气体,但不能干燥H2S、HBr、HI等具有还原性的酸性气体。
这是因为浓H2SO4能将其氧化。
H2SO4(浓)+ H2S === S↓ + SO2 + 2H2O、H2SO4(浓)+ 2HBr === Br2 + SO2↑ + 2H2O、H2SO4(浓)+ 2HI === I2 + SO2↑ + 2H2O11. 酸与酸之间一般不反应,但浓H2SO4和亚硫酸能分别和氢硫酸反应。
H2SO4(浓)+ H2S === S↓ + SO2↑+ 2H2O、H2SO3 + 2H2S === 3S↓ + 3H2O。
12. 酸性氧化物与酸一般不反应,但SO2与氢硫酸能够反应。
SO2 + 2H2S === 3S↓ + 2H2O13. 强酸与弱酸盐反应可以制弱酸,弱酸一般不能与强酸盐反应制强酸。
但有氢硫酸与CuSO4溶液反应可制的强酸。
CuSO4+ H2S === H2SO4 + CuS↓。
14. 在实验室用浓H2SO4与NaCl反应制取HCl,可以在强热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Na2SO4;但用浓H2SO4与NaNO3反应制取HNO3时,却不能强热,只能微热生成NaHSO4。
H2SO4(浓)+ 2NaCl Na2SO4 + 2HCl↑H2SO4(浓)+ NaNO3NaHSO4 + HNO3↑。
15. 钡盐一般有毒,但BaSO4却无毒,可做“钡餐”。
16.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一般属于化学变化,如O2和O3、白磷与红磷、金刚石与石墨之间的转化等均属于化学变化;但斜方硫与单斜硫之间的转化(S8的组成及硫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均未变化,只是S8分子大晶体里的排列方式不同)却属于物理变化。
、17. 活泼金属与稀H2SO4反应,一般速率很快;但活泼金属Ca、Ba与稀H2SO4反应时,由于生成CaSO4、BaSO4沉淀物附于金属表面,致使反应速率很慢。
18.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后面的金属与非氧化性酸一般不反应,但Cu与氢硫酸可以反应。
高中化学特殊性质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的科学,而其中特殊性质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本文将介绍高中化学中一些常见的特殊性质知识点,包括溶解度、电导性和催化作用。
1.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在溶液中溶解的最大量的溶质。
溶解度主要受物质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一般来说,溶解度与温度、压力以及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可以通过溶解度曲线来表示。
当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此外,溶解度还与溶液的浓度有关,溶液浓度越大,溶质的溶解度越低。
2. 电导性电导性是物质导电能力的一种特殊性质。
导电能力与物质中存在的自由电子或离子的数量有关。
金属是导电能力较强的物质,因为金属中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子,能够自由地在金属中移动。
在电解质溶液中,溶质以离子形式存在,能够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移动并导电。
而在非电解质溶液中,溶质以分子形式存在,由于没有自由电子或离子,所以无法导电。
3. 催化作用催化作用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反应过程,通过添加催化剂可以显著加速反应速率,同时不参与反应本身。
催化剂在反应开始时被消耗,但在反应结束时以与反应前相同的形式出现,因此催化剂在反应中起到了“加速剂”的作用。
催化剂通过提供一个新的反应路径,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更容易发生。
催化剂能够与反应物发生相互作用,改变它们的能级和构型,从而降低反应的能垒,促进反应的进行。
催化作用在化学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能够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减少能源消耗。
除了溶解度、电导性和催化作用外,高中化学中还有其他一些特殊性质值得关注,如光度法、浓度法、电镀、电解等等。
这些特殊性质在实验室工作、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
总结起来,高中化学中的特殊性质知识点包括溶解度、电导性和催化作用等。
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盘点高考化学14条常见物质的特殊性质
盘点高考化学14条常见物质的特殊性质
化学学习中有一些物质的物理性质或者化学性质很特别,以下是常见物质的特殊性质,请看考生牢记。
1.I2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
2.Fe3+能使无色苯酚溶液变紫色、能使含SCN-的溶液呈血红色
3.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NH3
4.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NO;
5.能与SO2等气体或其水溶液作用析出浅黄色固体的H2S;
6.在一定条件下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体为Na2O2、无色液体为H2O2、有色液体为氯水、无色刺激性气体为SO2、有色刺激性气体为Cl2;
7.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物质白磷;
8.可溶于氢氟酸的酸性氧化物只有SiO2
9.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且通人澄清石灰水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只有含CO32-或HCO3-的物质;
10.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且通人品红溶液中能使之褪色,加热又复原的只有含SO32-或HSO3-的物质;
11.能与浓H2SO4、铜片共热产生红棕色气体的晶体只有硝酸盐;
12.通入CO2能产生白色胶状沉淀且不溶于任何酸的溶液中。
高中化学特殊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表达式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质的消耗速度或生成物质的生成速度。
通常用反应速率方程来表示,即 \( v = -\frac{\Delta [A]}{\Delta t} \),其中 \( [A] \) 表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 \Delta t \) 表示时间的变化。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的存在以及反应物的物理状态。
阿累尼乌斯方程(\( k = Ae^{-\frac{E_a}{RT}} \))描述了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 \( k \) 的影响,其中 \( E_a \) 是活化能,\( R \) 是气体常数,\( T \) 是绝对温度。
3.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进行,且速率相等,导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平衡常数 \( K \) 表示在特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比达到平衡时的常数。
4. 勒夏特列原理勒夏特列原理阐述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外部条件改变的影响时,系统会自发地调整以抵消这种改变。
例如,如果一个反应的平衡状态被温度升高所扰动,系统会倾向于吸收热量的方向来恢复平衡。
二、溶液的酸碱性1. 酸碱理论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将酸定义为质子(H+)的供体,碱定义为质子的受体。
水溶液中的酸碱性通常通过pH值来表示,pH值是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即 \( pH = -\log[H^+] \)。
2.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比例下反应生成水和盐的过程。
这类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表现为放热反应。
3. 缓冲溶液缓冲溶液是指能够抵抗pH变化的溶液,通常由弱酸及其盐或弱碱及其盐组成。
缓冲溶液的pH值不会因添加少量酸或碱而发生显著变化。
三、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识别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电子的转移。
高考化学必备基础知识—特殊颜色及现象一、俗名无机部分:纯碱、苏打Na2CO3、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有机部分: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酒精、乙醇:C2H5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高中化学特殊性质知识点元素化合物:卤族元素1 遇淀粉变蓝的物质I2(碘水、碘酒)2 使淀粉—KI溶液变蓝的物质Cl23 最强的含氧酸HClO44 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HF5 描述下列实验现象:(1)铜丝在氯气中燃烧(2)H2在Cl2中燃烧(3)CH4与Cl2混合光照答:(1)产生棕黄色的烟(2)产生苍白色的火焰(3)黄绿色变浅,瓶内壁有油状液滴6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O)27 检验Cl-先加稀H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氧族元素1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O22 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SO2(颜色可复现)、Cl2(颜色不可复现)3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SO24 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难挥发5 检查肠胃用作“钡餐”的BaSO46 检验SO42—先加稀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7 某溶液加入盐酸产生刺激气味气体,该溶液中定含有:SO32-8 引发酸雨的污染物SO2氮族元素1.常用作金属焊接保护气、代替稀有气体填充灯泡、保存粮食水果的气体N22.在放电情况下才发生反应的两种气体N2与O23.遇到空气立刻变红棕色的气体NO4.有颜色的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5.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污染物NO26.极易溶于水的气体NH3、HCl7.NH3喷泉实验的现象和原理红色喷泉8.NH3的空间结构三角锥形9.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NH310.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11.两种气体相遇产生白烟NH3遇HCl12.某溶液加入NaOH溶液产生气体气体一定是NH3;溶液一定含NH4+13.检验某白色固体是铵盐的方法: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刺激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固体为铵盐。
14 某溶液加入H2SO4的同时加入Cu,铜溶解溶液变蓝,该溶液中含有:NO3-15 浓硝酸的特性不稳定易分解、强氧化性、易挥发16 王水的成分及特性浓硝酸与浓盐酸1:3体积比混合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溶解金、铂)17 能使蛋白质变黄的物质:浓硝酸18 火柴盒侧面的涂料:红磷碳族1 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SiO22 不能贮存在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的是NaOH、KOH、(Na2SiO3)碱金属1.Na+的焰色K+的焰色黄色紫色(隔蓝色钴玻璃观察)2.钠与水反应的现象钠漂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一个银白色小球,在水面到处游动,发出咝咝的声响,反应后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化学那些事儿
写在前面
同学,你是否有这样的苦恼——
明明感觉自己什么都会
但做题之后发现总有那么几个特例
明明知道这个不一定对
但到底不对在哪儿无力回怼
高中的知识千千万
要区分的就那么几个
陈哥将化学里面的特殊情况,那些不一定,那些特例 帮你整理出来
助力你的高中化学学习
使用方法:
1.打印出来装订成册。
2.闲来看正面,不知道原因的翻到背面就有例子。
3.不断积累,不断进步。
加油!
1. 原子核不一定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2.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3.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
4.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
5.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不一定是酸。
6.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7.晶体中含有阳离子不一定含有阴离子。
8.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9. 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1.如氢的同位素(11 H)中只有一个质子
2. 如Mn2O7是HMnO4的酸酐,是金属氧化物。
3. 如CO、NO等都不能与碱反应,是不成盐氧化物。
4. 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5. 如苯酚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酚类,不属于酸。
6. 如金刚石与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二者混合所得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7. 如金属晶体中含有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而无阴离子。
8. 如金刚石→石墨,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因反应前后均为单质,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9.如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不含金属离子。
10.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11.pH=7的溶液不一定是中性溶液。
只有在常温时水的离子积是1×10-14,此时pH=7的溶液才是中性。
12.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试纸用蒸馏水湿润,测得溶液的pH不一定有误差。
13.分子晶体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
14.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不一定是SO2。
15.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16.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
17.强氧化物与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8.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很容易发生,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不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