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生活情境类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复习:情境对话
- 格式:doc
- 大小:5.04 KB
- 文档页数:3
生活情境类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复习劝说词【技巧指津】劝说词是规劝对方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口语表达。
劝说时,既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又要使对方愉快地接受,因此,劝说词应做到委婉、明确,称呼对方要有礼貌,说话要客气,要用和对方商量的口气,要把劝说的理由明确告诉对方,切忌命令、强迫的口气。
拟写劝说词,第一步,确定劝说要达到的目的,即核心事件是什么;第二步,简述劝说的理由,要充分,能从对方角度考虑,打动人心;第三步,要注意修辞、句式、语气等方面的要求,最好能写得有一定的文采。
【经典考题】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综合能力。
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并根据情境和要求答题。
育英中学准备在高三年级学生中举行一次“三年来我最满意的作文”交流展示活动,要求参与者将自己在高中阶段写作的最满意的一篇作文当众朗诵展示。
你班钟华同学作文很好,但他性格内向,不好意思当众朗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活动。
(30—50字)解析: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
劝说内容一方面要符合劝说词的特点,另一方面要符合同学的身份,还要特别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示例:示例一:钟华,再美的珍珠,躲在贝壳里也显示不出它的价值。
你有这么好的文章,不展示出来太可惜了。
你说呢?示例二:钟华,胆子大一点儿,大家都是同学。
美文共欣赏嘛,读出来让大家开开眼界吧。
【牛刀小试】1.班上来了位刚毕业的年轻老师小李,学生赵明由于上课没有及时记笔记,受到这位年轻老师训斥,该同学由此和他发生语言冲突,这位年轻老师认为学生不尊敬他,而这位学生也认为老师有意针对他。
对此,作为该班的班主任,你怎么处理才能重新焕发他们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都不超过100字)①你对这位年轻的同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你对这位学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是一位导演,在电影首映礼上,你看到很多记者、媒体朋友们都带了摄像机,为了避免盗版电影过早出现,你想劝说这些记者以及在场观众们不要拍摄,并且由电影放映方保管他们的摄影器材,你打算怎么劝说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3.小亮由于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决定就此问题对小亮进行家访,但是小亮不希望父母知道此事,因此想通过认错、表决心的方式取消老师家访的想法,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技巧,言之成理才行,请你替小亮想一段话来劝说这位老师。
练案六语言连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
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每每读到白居易的这首诗,我总是心生感慨。
常人越老越怕添新岁,白居易却别出心裁,他面对新春高兴雀跃。
在他看来,能起先第七个10年的人并不多见,故而感到兴奋。
可见,(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
志向如同前行路上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勇往直前。
黄旭华为研制核潜艇隐姓埋名30年,呕心沥血,为我国的潜艇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当时没有因国家一穷二白弃国而去,后来也没有因危急或诱惑而变更志向。
1988年4月29日,中国核潜艇进行极限深潜试验正式起先,作为总设计师,62岁的黄旭华与一百多名探讨人员一道下水。
试验取得圆满胜利,他写了十六个字表达心情:“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一个为志向搏击的人,绝不会在困难面前当逃兵,更不会在工作中斤斤计较、满腹牢骚,而是以乐观的心态迎难而上,以淡泊的心态对待名利。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当遇到人生坎坷时,要乐观地面对现实。
B.对一个人而言,学问越丰富,心态越乐观。
C.拥有良好心态的人,能乐观地面对世事。
D.我们无法左右世事,但可以限制我们的心态。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D.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不得不说,减肥从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入手,的确是个快捷的方法。
其实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头,就出现了低碳水的流行减肥法,该法限制高碳水化合物食品的摄入,但可以自由摄入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
①,运用这种膳食减肥的人体重下降的确很快,但很快人们又发觉,之所以体重下降,不过都是体内水分平衡失调造成的。
到了21世纪,有大量的探讨也表明,低碳水食物能够更为快速地降低体重。
五十二情境型语用综合练(一)(40分钟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7分)①“儿化”是北京极具特色的语言文化现象。
②儿化往往利用卷舌作用造成一种与原有语音形式相近的新形式,从而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新的意义。
③例如,“尖”到“尖儿”,“亮”到“亮儿”,儿化后词性发生了改变,词的功用得以扩大。
④自儿化诞生起就与附加词义和感情色彩相联系:可表示“细小”,如门缝儿、家雀儿;可形容“喜爱”,如胡同儿、发小儿。
⑤还可带有“轻蔑、厌恶”,如败家子儿、破烂儿……⑥但其表示褒贬爱憎也需要看具体的对象和情境,需要说话者灵活使用,听话者A________。
⑦儿化,因其在语音、词汇上的丰富功能和意蕴,得以在上千年的语言流变中发展和保存。
《红楼梦》是以北京话为语体写成的, 这个语体的重要标志就是引人注目的儿化词。
曹雪芹对儿化词的运用是B____________的。
《红楼梦》中的儿化词经过曹雪芹的严格淘洗和高度提炼,保持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京都方言的特色。
其儿化用语多出现在口语场合,在人物对话如拉家常、闲聊中。
但作为统治阶级的贾政、北静王、贾雨村等则嗜好运用C____________的文言雅文。
贾府中运用儿化词语上自贾母、王熙凤下至刘姥姥、老嬷嬷等阶层。
当然,身份不同,儿化词的表意也各异:贾母的儿化词语包含对晚辈的关爱,凤姐儿则多表现为幽默打趣,刘姥姥等下层人物多出自质朴粗俗。
1.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文“其表示褒贬爱憎也需要看具体的对象和情境”可知,该句的意思是说话者需要灵活使用儿化词,听话者也能自然领会其含意,所以可用成语“心领神会”,解释为: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第二空,通过概括后文“《红楼梦》中的儿化词经过曹雪芹的严格淘洗和高度提炼,保持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京都方言的特色。
生活情境类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复习1劝说词【技巧指津】劝说词是规劝对方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口语表达。
劝说时,既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又要使对方愉快地接受,因此,劝说词应做到委婉、明确,称呼对方要有礼貌,说话要客气,要用和对方商量的口气,要把劝说的理由明确告诉对方,切忌命令、强迫的口气。
拟写劝说词,第一步,确定劝说要达到的目的,即核心事件是什么;第二步,简述劝说的理由,要充分,能从对方角度考虑,打动人心;第三步,要注意修辞、句式、语气等方面的要求,最好能写得有一定的文采。
【经典考题】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综合能力。
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并根据情境和要求答题。
育英中学准备在高三年级学生中举行一次“三年来我最满意的作文”交流展示活动,要求参与者将自己在高中阶段写作的最满意的一篇作文当众朗诵展示。
你班钟华同学作文很好,但他性格内向,不好意思当众朗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活动。
(30—50字)解析: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
劝说内容一方面要符合劝说词的特点,另一方面要符合同学的身份,还要特别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示例:示例一:钟华,再美的珍珠,躲在贝壳里也显示不出它的价值。
你有这么好的文章,不展示出来太可惜了。
你说呢?示例二:钟华,胆子大一点儿,大家都是同学。
美文共欣赏嘛,读出来让大家开开眼界吧。
【牛刀小试】1.班上来了位刚毕业的年轻老师小李,学生赵明由于上课没有及时记笔记,受到这位年轻老师训斥,该同学由此和他发生语言冲突,这位年轻老师认为学生不尊敬他,而这位学生也认为老师有意针对他。
对此,作为该班的班主任,你怎么处理才能重新焕发他们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都不超过100字)①你对这位年轻的同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你对这位学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是一位导演,在电影首映礼上,你看到很多记者、媒体朋友们都带了摄像机,为了避免盗版电影过早出现,你想劝说这些记者以及在场观众们不要拍摄,并且由电影放映方保管他们的摄影器材,你打算怎么劝说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3.小亮由于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决定就此问题对小亮进行家访,但是小亮不希望父母知道此事,因此想通过认错、表决心的方式取消老师家访的想法,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技巧,言之成理才行,请你替小亮想一段话来劝说这位老师。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情境语段练习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
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
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
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
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
”看我在杯盘狼藉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
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米粥。
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3分)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5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题。
吃喝当然是人生一大乐事,如果生活在太空,我们还能愉快地享用大餐吗?最早的太空餐是让人________的“牙膏”:宇航员从管子里面挤出半流体的食物,不需要咀嚼便直接咽下去,没有咀嚼的快感,没有多样的选择,首代宇航员的饮食条件相当艰苦。
专题一情境式语用(解析版)一、(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
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甚至被社会遗忘。
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
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
“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的工具。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边缘化获得制约放松身心B.私人化获得制约修身养性C.私人化焕发约束放松身心D.边缘化焕发约束修身养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边缘化”指人或事物从中心和主流逐渐被移除而走向非中心、非主流,处于不重要的地位。
“私人化”指公有组织或公有财产的所有权人变为个别私人所有的行为及其过程。
结合上文的“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以及下文“甚至被社会遗忘”的语境,此处应选择“边缘化”。
第二空,“获得”有“取得,得到”等意思。
“焕发”指“光彩四射;振作”。
结合上文的“才重新”以及下文的“生机”的语境,此处应选择“焕发”。
第三空,“制约”指“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
“约束”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的意思。
“制约”的对象通常是他人或他物。
“约束”的对象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自己。
根据上文“琴者,禁也”,可知目的是“禁”,是针对自己的修养而言的,再结合下文的“自己”,此处应选择“约束”。
第四空,“放松身心”,指对身心状态的注意或控制由紧变松。
语言文字运用(二)情境类语用题一、例题回顾例1:2019扬州高二语文期末根据下文,小静与同学参观路线顺序最合适的一项是( )(3分)小静和同学前往文博馆参观展览,她们打算从入口进去后按顺时针方向开始参观。
根据馆内的导览地图,从大门入口进去,右前方是国宝区,服务中心则位于馆内的正中央,服务中心的正北面是书画区,西北面是临时展区,临时展区的南面是雕刻艺术区,从雕刻艺术区走到大门的途中则会路过陶瓷区。
A.雕刻艺术区——书画区——临时展区——国宝区——陶瓷区B.临时展区——书画区——雕刻艺术区——陶瓷区——国宝区C.国宝区——书画区——临时展区——雕刻艺术区——陶瓷区D.陶瓷区——雕刻艺术区——临时展区——书画区——国宝区例2:2020扬州高三语文期中在复兴中学《新闻采编》的校本课程中,张老师分享了如下的学校国庆报道,据此拟写标题最合适的一项是()(3分)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复兴中学于9月28日开展了 “向国旗致敬,做新时代筑梦人”国庆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伴随着《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高三(1)班同学脸贴国旗贴纸、列出“中国”“70”队形、高唱爱国歌曲,宣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同学们表示这次活动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让他们更深刻地意识到作为新时代中学生应当担起的时代重任。
A. 复兴中学开展“向国旗致敬”国庆主题教育系列活动B. 9月28日复兴中学高三学子举行礼敬国旗欢度国庆活动C. 向国旗致敬,做新时代筑梦人复兴中学开展国庆主题教育系列活动D. 复兴学子:真情表白祖国,担起时代重任答案:C例3:2020扬州高三语文一模下面是2018年6月公布的中国游学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图,对其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图1:游学学生所处学段图2:游学用户规模和增速A.图1显示,硕士以下随着学段的提高,游学学生占比不断提升。
B.图2显示,2015年至今,我国游学用户规模和增速都在持续增长。
C.根据图2,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游学用户规模、增速有望逐年上升。
2015年高考复习语言运用——生活情景类一、开场白怎样写出精彩的开场白呢?第一,围绕主题,力求精练。
写好开场白,准确是前提。
要善于直接运用“主题词”,尽快让对方清楚你要表达的重点。
范例: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群星走进魅力运城暨“亚宝之夜”大型文艺晚会上,著名节目主持人毕福剑是这样开场的:“运城不愧为华夏之根、诚信之邦、大运之城,这样美丽的夜晚,《星光大道》群星荟萃,走进运城,就是想让更多的观众和朋友了解运城,感受运城的无穷魅力和古老文化。
”这段开场白用简短的话语高度概括了运城的特点,点明了时间、演出人员和此行目的。
第二,巧妙切入,扣人心弦。
①结合场景,巧妙切入。
范例:1997年6月30日上午,驻港部队誓师大会开始前一小时,天突降大雨。
离大会开幕还有20分钟,天气又突然放晴,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现场即兴组织了这样一个开场白:“一场大雨洗刷的是中国百年的耻辱,而风雨过后,是中国晴朗的天空。
”这个即兴的开场白,很切合当时的场景,也极具内涵,显得得体又振奋人心。
运用这种方法,要求同学们必须建立在认真观察、巧妙结合的基础之上,切不可生拉硬扯。
②抓住“疑”点,巧妙切入。
生活经历告诉我们,在话语的交流中,对方最想知道的就是事情的结果,这有“疑”之处恰恰是我们开场白切入的一个好角度。
范例:在某中学刚刚结束的第13届“校园明星”颁奖大会上,主持人刘知雨是这样开场的:“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下,我校第13届校园明星就要产生了。
刚在后台,我一直想了解是哪几位,可惜,太保密。
这是你我共同期盼的,让我们怀着这份美丽的期盼开始今天的美丽之旅吧!”主持人的这段开场白,既突出了评选工作的严密性,又针对同学们想知道的最大“疑”点,巧设悬念,调动了全体师生的激情。
③创设矛盾,巧妙切入。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催化剂,在开场白的设计中,我们若能巧妙地去创设“矛盾”,对整个交流过程一定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范例: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中有一段故事,写方鸿渐到本县省立中学发表演讲,刚上演讲台,下面已是掌声如雷,他是这样开场的——“诸位的鼓掌虽然出于好意,其实是最不合理的。
高中语文生活情境类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复习:情境对话【技巧指津】情境对话分为人物对话和物物对话,设置情境对话要求简明、连贯、得体,符合人、物的特性,要求较高。
人物对话就是人物围绕着某一中心事件而进行的对话。
设计人物对话,第一步,要确定中心事件是什么,需要围绕所给话题内容来写,不可枝枝蔓蔓,偏离主题;第二步,根据所给情景,结合人物身份和对话气氛写出合适的语言,要求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年龄特征、生活逻辑等;第三步,要注意字数限制,修辞、句式、语体等要求,对话语言应简短明了,连贯得体。
物的对话中的物往往都已经拟人化了,带有某种人的特质。
所以设计物的对话的原则是既适合物的特点,又要适合人的特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做出合适的解答。
设计物的对话,第一步要结合题目中的情境来理解对话的内涵,也即确定对话的内容;第二步依照上下语境的提示,运用拟人修辞设计出合理的语言;第三步,注意句子的字数限制等要求。
【经典考题】1.情境对话(人)暑假里,几名高中学生相约去拜访班主任李老师,宛风给老师打电话预约,请你补写出以下电话内容的空缺部分。
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
(安徽高考卷)宛风:___①___李老师:噢,宛风啊。
宛风:___②___李老师:好啊!欢迎欢迎!宛风:___③___李老师:那就今天下午3点到我办公室吧。
宛风:___④ ___李老师:好的,再见。
解析:本题是一道很有生活味的题目,题目给定的是一个师生对话的情境,要求补充的是学生的话语,内容的补充不难,关键的是要得体,要符合说话的情境和学生的身份,还要有礼貌等,并且要口语化。
答案示例:①李老师,您好!我是宛风。
②老师,我和几个同学想去拜访您,您看行吗?③老师,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到哪儿见您呢?④好的,我们一定准时拜访您。
老师再见。
2. 情境对话(物)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流水与树根的对话。
(浙江高考卷)一天,流水遇到了树根。
流水讽刺树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根谦和地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了春天,流水穿过山涧,走过草地,惊讶地看到树根滋养出的鲜花装点了大地。
语言运用:情景对话一、例析情景对话即设置一个语境,要求根据提示,为题中人物代拟话语。
这类题型,属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这一考点。
商场购物、电话交流、探望病人、委婉劝说、得体转述、辩论反驳、接受采访等都属于这一范围。
情景对话因具有较强的生活实用性,又能考查实际口语交际能力,语言运用水平,符合“新课标”理念,所以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中屡有涉及,应当引起大家重视。
1. 暑假里,几名高中学生相约去拜访班主任李老师,宛风给老师打电话预约,请你补写出以下电话内容的空缺部分。
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
宛风:①李老师:噢,宛风啊。
宛风:②李老师:好啊!欢迎欢迎!宛风:③李老师:那就今天下午3点到我办公室吧。
宛风:④李老师:好的,再见。
注意身份、对象注意礼貌得体用语审题:把握情境目的(去拜访老师,电话预约)师生对话补出学生话语符合说话的情境(与老师话合拍)用语要得体(符合学生身份,注意礼貌用语)答案:李老师,您好!我是宛风,我和几个同学想去拜访您。
您看行吗?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到哪儿见您呢?那我们今天下午3点去办公室找您。
好的,我们一定准时拜访您。
老师再见。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
(4分)一个孩子拿着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妈妈答:“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
”小孩子又问:“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妈妈答:“那是橘子在告诉你 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语境内容前后呼应,语意连贯审读语境:生活现象哲理启示桔子人生要使补写的语句符合语境,首先要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妈妈”第一句话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妈妈”的话是通过挖掘平凡普通的生活现象的哲理启示教育孩子。
所以,补写的语句应该具备这些特点。
注意隐性要求:表达方式说话语气使用手法答案:每个集体都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团结起来力量大。
高中语文生活情境类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复习:情境对话
【技巧指津】
情境对话分为人物对话和物物对话,设置情境对话要求简明、连贯、得体,符合人、物的特性,要求较高。
人物对话就是人物围绕着某一中心事件而进行的对话。
设计人物对话,第一步,要确定中心事件是什么,需要围绕所给话题内容来写,不可枝枝蔓蔓,偏离主题;第二步,根据所给情景,结合人物身份和对话气氛写出合适的语言,要求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年龄特征、生活逻辑等;第三步,要注意字数限制,修辞、句式、语体等要求,对话语言应简短明了,连贯得体。
物的对话中的物往往都已经拟人化了,带有某种人的特质。
所以设计物的对话的原则是既适合物的特点,又要适合人的特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做出合适的解答。
设计物的对话,第一步要结合题目中的情境来理解对话的内涵,也即确定对话的内容;第二步依照上下语境的提示,运用拟人修辞设计出合理的语言;第三步,注意句子的字数限制等要求。
【经典考题】
1.情境对话(人)
暑假里,几名高中学生相约去拜访班主任李老师,宛风给老师打电话预约,请你补写出以下电话内容的空缺部分。
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
(安徽高考卷)
宛风:___①___
李老师:噢,宛风啊。
宛风:___②___
李老师:好啊!欢迎欢迎!
宛风:___③___
李老师:那就今天下午3点到我办公室吧。
宛风:___④ ___
李老师:好的,再见。
解析:本题是一道很有生活味的题目,题目给定的是一个师生对话的情境,要求补充的是学生的话语,内容的补充不难,关键的是要得体,要符合说话的情境和学生的身份,还要有礼貌等,并且要口语化。
答案示例:①李老师,您好!我是宛风。
②老师,我和几个同学想去拜访您,您看行吗?
③老师,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到哪儿见您呢?④好的,我们一定准时拜访您。
老师再见。
2. 情境对话(物)
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流水与树根的对话。
(浙江高考卷)
一天,流水遇到了树根。
流水讽刺树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根谦和地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了春天,流水穿过山涧,走过草地,惊讶地看到树根滋养出的鲜花装点了大地。
解析:解答本题,要特别留意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比如“流水”说话的特点是“讽刺”,“树根”说话的特点是“谦和”,最后的结果是“树根滋养出的鲜花装点了大地”。
答案示例:流水:你永远处在黑暗中,瞧你丑陋的样子,只知道喝我的汁液,你一无是处。
树根:是啊,我匍匐地下,默默地汲取,是为了春天变得更加美丽。
【牛刀小试】
1.请根据材料中设置的情景和人物身份,借助想象和虚拟,设计出合理的人物对话。
(不超过150字)
在上海世博馆丹麦国家馆里展出了著名的小美人鱼,那栩栩如生的动人形象引来了参观者的一致好评,大家议论纷纷,交口称赞,诗人、画家、动物保护专家,还有一位七八岁的儿童分别对此说了一句:
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保护专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八岁的儿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来这是一家四口,诗人是妈妈,画家是爸爸,儿童是儿子,而这位动物保护专家则是孩子的爷爷。
2. 请你根据人物关系和身份特点,想象出两人的对话。
(150字左右)
《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者阿瑟?柯南道尔(1859—1930),曾当过杂志编辑,每天要处理大量退稿。
有一位作者经常被退稿,于是心生一计,故意把稿件中间的几页稿纸粘在一起,结果在遭到退稿后发现这几页还是粘在一起,于是他带着这份稿件找到编辑部,打算找柯南道尔理论理论,一番对话后,这位作者羞惭而退。
作者:
柯南道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柯南道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文段所给情景,展开想象,补充对话。
在一片沼泽地里,农民特意种植了芦苇,打算在秋天收割编成苇席。
在芦苇丛里有一根竹子,这根竹子向旁边的芦苇抱怨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芦苇却笑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然,过了几天,农民把这根多余的竹子给拔掉了。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乌鸦因为看到水中肉的倒影,想要去抓,结果反而丢掉了自己嘴中的肉,对此动物们这样评论——
嘴馋的麻雀讥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漂亮的孔雀嘲笑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狡猾的狐狸诱骗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乌鸦自己反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前后文的有关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写出它们所作的评论。
1.诗人:多么美的人鱼啊,真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老公你说是不是?画家:是的,这雕塑用水面、岩石恰到好处地衬托了美人鱼的美,三者融为一体,表达了一种和谐、自然的美感呀!动物保护专家:你的观察不错,可惜啊,这种和谐自然现在却越来越少了,看着眼前的美,想想每天还有不知多少美丽的动物被屠杀,心情沉重啊!七八岁的儿童:爷爷,我会呼吁我们班上的小朋友都来关心爱护动物,童话里的小美人鱼很可怜,我们要珍惜她!
2.作者:您退回我的小说,但我知道您并没有把小说读完,您并没有把它们拆开,您这样做是很不好的。
柯南道尔:如果您用早餐时盘子里放着一只坏鸡蛋,您大可不必把它吃完
才能证明这只鸡蛋变味了。
作者:可是编辑的责任不正是应该帮作者来修改作品,提高作品的水准吗?柯南道尔:但鸡蛋已经是变了味的,再高超的烹饪家也没法做出佳肴来啊!
3.竹子:兄弟,我身份如此高贵,却不得不和你们这些空心的冒牌货杂处在一起。
芦苇:你虽然高贵,但在芦苇地里却是多余的,不能适应环境需要,迟早都要被清除掉!
4.麻雀:谁让你嘴馋又贪心呢,早吃下去不就赚了吗?孔雀:虽然我能理解你为了爱美照镜子,但我不能理解你为什么张嘴丢掉肉的愚蠢。
狐狸:下一次,先把肉放我这儿寄存着,保证安全,我只要一点点小利息。
乌鸦:“吃一堑,长一智。
”我已经得到教训,不需你们多嘴多舌了。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