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4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常见金属活动顺序表为: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一般位置越后的金属,金属性越弱,原子的还原性越弱。
金属活动顺序表常有如下应用。
1、判断金属与酸反应情况(1)在氢以前的金属(K →Pb )能置换出非氧化性酸中的氢生成氢气,且从左到右由易到难,K →Na 会爆炸。
(2)氢以前的金属与氧化性酸(如浓H 2SO 4、HNO 3)反应,但无氢气生成,反应的难易及产物与金属活动性、酸的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①Fe 、Al 在冷的浓H 2SO 4、浓HNO 3中钝化,加热或稀HNO 3可充分反应。
②Zn 与HNO 3反应时, HNO 3浓度由浓变稀可分别生成NO 2、NO 、N 2O 、N 2、NH 4NO 3。
③氢以后的金属(Cu →Ag )与非氧化性酸不反应,但与氧化性酸反应,与硝酸反应时,浓硝酸一般生成NO 2,稀硝酸生成NO 。
④氢以后的Pt →Au 与氧化性酸也不反应,只能溶于王水。
2、判断金属与水反应情况(1)K →Na ,遇冷水剧烈反应,且易发生爆炸。
(2)Mg 、Al 在冷水中反应很慢,在沸水中可反应。
(3)Zn →Pb 在冷水中不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水蒸气反应。
如:3Fe+4H 2O (气) 高温Fe 3O 4+4H 23、判断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状况(1)K →Pb 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
(2)Cu →Ag 在自然界中既有化合态,又有游离态。
(3)Pt →Au 在自然界中只有游离态。
4、判断金属单质的冶炼方法(1)K →Al 用电解法,如:2Al 2O 3(熔融)电解4Al+3O 2↑特例:Na+KCl ℃850NaCl+K (↑) (2)Zn →Cu 用热还原法,常见的还原剂为:C 、CO 、H 2或Al 等。
如:3CO+Fe 2O 3 高温2Fe+3CO 2;2Al+Cr 2O 3 高温2Cr+Al 2O 3(铝热反应,冶炼难熔金属) 特例:湿法炼铜:Fe+CuSO 4 = FeSO 4+Cu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单质的活动性减弱,元素的金属性也减弱电解精炼铜:2CuSO4+2H2O 电解2Cu+2H2SO4+O2↑(3)Hg→Ag用热分解法,如2HgO 2Hg++O2↑(4)Pt→Au用物理方法:如用浮洗法进行沙里淘金。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1、判断金属与酸反应情况①在氢以前的金属(K→Pb)能置换出非氧化性酸中的氢生成氢气,且从左到右由易到难。
②氢以前的金属与氧化性酸(如浓H2SO4、HNO3)反应,无氢气生成,反应的难易及产物与金属活动性、酸的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氢以后的金属(Cu→Ag)与非氧化性酸不反应,但与氧化性酸反应,氢以后的Pt→Au与氧化性酸也不反应,只能溶于王水。
注意:a、大多数金属在加热的条件下均能跟浓硫酸反应,除个别金属(如Al、Fe、Au、Pt)外几乎所有的金属在常温下就能跟硝酸反应。
b、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反应时,参加反应的酸全部起氧化作用;金属与氧化性酸反应时,参加反应的酸部分起氧化作用,部分起酸的作用。
c、金属与浓硫酸反应,浓硫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SO2,不活泼金属(如铜、银等)与稀硝酸反应,稀硝酸的还原产物—般为NO,与浓硝酸反应,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NO2。
d、活泼金属(如镁、锌等)与HNO3反应时,硝酸浓度不同,生成的还原产物也不同,硝酸的浓度越低,硝酸中氮元素被还原的价态越低,HNO3浓度由浓变稀可分别生成NO2、NO、N2O、N2、NH4NO3。
e、Fe、Al在冷的浓H2SO4、浓HNO3中钝化,加热或稀HNO3可充分反应。
f、变价金属(如Fe)与非氧性酸反应,生成低价金属的盐;变价金属(如Fe)与氧化性酸反应,可生成高价金属的盐(金属过量时,生成低价金属的盐)。
2、判断金属与水反应情况①K→Na,遇冷水剧烈反应,且易发生爆炸。
②Mg、Al在冷水中反应很慢,在沸水中可反应。
③Zn→Pb在冷水中不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水蒸气反应。
如:3Fe+4H2O(气)=Fe3O4+4H23、判断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状况①K→Pb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
②Cu→Ag在自然界中既有化合态,又有游离态。
③Pt→Au在自然界中只有游离态。
4、判断金属单质的冶炼方法①K→Al用电解法,如:2Al2O3(熔融)= 4Al+3O2↑ 特例:Na+KCl =NaCl+K↑②Zn→Cu用热还原法,常见的还原剂为:C、CO、H2或Al等。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应用在化学的世界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就像是一张金属的“能力排行榜”,告诉我们不同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的活跃程度。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大概是这样的:钾(K)、钙(Ca)、钠(Na)、镁(Mg)、铝(Al)、锌(Zn)、铁(Fe)、锡(Sn)、铅(H)、(氢)、铜(Cu)、汞(Hg)、银(Ag)、铂(Pt)、金(Au)。
为什么要了解这个顺序呢?因为它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先来说说在金属冶炼方面的应用。
越是活泼的金属,越难从它们的化合物中还原出来得到单质。
比如钾、钠、钙这些超级活泼的金属,一般不能通过常用的还原剂(比如碳)来还原它们的氧化物得到单质,而是需要用电解的方法。
而像铁、铜这类相对不那么活泼的金属,就可以用一氧化碳等还原剂从它们的氧化物中将其还原出来。
在金属与酸的反应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也起着关键作用。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够和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
比如锌和稀硫酸反应,就能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但铜、银这些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就没法和酸反应产生氢气。
这一特性在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时候就很有用啦,我们通常会选择锌这种金属,因为它反应适中,既不太剧烈也不太缓慢,容易控制反应进程。
再看看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够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比如说,铁能把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但反过来,铜就没办法把硫酸亚铁中的铁置换出来。
这一原理在工业上常用于从一些低价值的金属矿石中提取高价值的金属。
在日常生活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也有不少体现。
比如,为什么铁制品容易生锈,而金饰品却能长久保持光泽?这就是因为铁比金活泼得多,更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
还有,当我们要选择金属材料来制作特定的物品时,也会考虑金属的活动性。
比如,船的外壳通常会镀上一层锌,这是因为锌比铁活泼,当锌层受到腐蚀时,会先于铁被氧化,从而保护了铁不被腐蚀。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有关应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一、金属单质与氧气有关的反应1.常温下:K 、Ca、Na、Mg、Al、Zn 与氧气反应生成其对应的氧化物;Fe、Sn、Pb、H、Cu、Hg、Ag、Pt、Au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
2.在高温下:K 、Ca、Na生成复杂的氧化物,如钠生成Na2O2、钾生成KO2。
Mg、Al、Zn、Fe、Sn、Pb、Cu、Hg、Ag在加热条件下生成对应氧化物。
其中铁与纯氧燃烧和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Fe3O4、生成Fe2O3是在常温下有水存在的情况;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CuO、在高温下生成Cu2O。
二、金属单质与水的反应1.K 、Ca、Na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氢气;2.Mg、Al与沸水反应对应的碱和氢气;3.Zn、Fe、Sn、Pb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对应的氧化物和氢气;4.Cu、Hg、Ag、Pt、Au不和水反应。
三、金属单质与酸的反应1.氢之前的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氢之后的不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2.除Pt、Au外都能与氧化性酸反应。
四、金属氧化物与水K 、Ca、Na对应的氧化物能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其余氧化物不与水反应。
五、金属氧化与酸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六、金属硫化物1.K 、Ca、Na 、Mg、Al的硫化物能用于水;2.Zn、Fe的硫化物不溶于水,但能和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盐和硫化氢(H2S)气体。
3.Sn、Pb的硫化物不溶于水,但能和浓盐酸反应生成盐和硫化氢(H2S)气体。
4.Cu、Hg、Ag的硫化物不溶于水,也不与化非氧化性酸反应,要除去通常用氧化性酸氧化溶解除去。
如:S+10HNO3(浓)=Cu(NO3)2+H2SO4+8NO2↑+4H2O3CuS+8HNO3(稀)=3Cu(NO3)2+3S↓+2NO↑+4H2O3Cu2S+16HNO3(稀)=6Cu(NO3)2+3S+4NO+8H2OCu2S+12HNO3(浓)=CuSO4+Cu(NO3)2+10NO2+6H2O七、金属的硝酸盐1. K、Ca、Na的硝酸盐加热分解成亚硝酸盐和氧气;2. Mg、Al、Zn、Fe、Sn、Pb、Cu的硝酸盐加热分解成金属氧化物、二氧化氮和氧气;3. Hg、Ag的硝酸盐加热分解成金属单质、二氧化氮和氧气。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课教学设计
石洞镇初级中学杨海梅
课题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复习用教案)
教学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教师主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来学习化学。
通过习题分析、讨论交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学习过程。
设计思路
复习的过程不是对已学知识的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一个再学习、再认识、再提高运用能力的过程。
为此在这里采用讲解、练习、探究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熟练应用。
同时结合相应的习题,培养学生分析、表达等各种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材分析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将来学习高中化学的基础。
要求学生了解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并能用来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会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来判断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学生学情分析
新课学完后,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金属活动性方面的感性认识,能判断常见一些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能否与酸、与碱溶液发生反应。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还缺乏理性的思考,不能很好的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境,旨在使学生更好的体会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具体应用。
授课类型复习课课时设计 1 课时
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
技能
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并学会应用;通过对不同类型
习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表达能力。
过程与
方法
能准确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一些反应能否进
行;
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来设计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
活动性; 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
的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
间的交流与合作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化学
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习题分析小组讨论课前准备PowerPoint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阶段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及能力培养
情境创设(情境展示,学生表
演) 如何鉴别真假黄
金? [引导]根据初中
所学的知识以及你们
的生活经验,你能想出
哪些方法?请讨论后
通过精练的语言表述
出来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总结鉴别方法并通过语
言描述现象
[归纳]常用的方法有
①HCl或H2SO4②
CuSO4 溶液或AgNO3
溶液③置于火上灼热④
测密度⑤测硬度
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使学生能在具体
的情境中走入本节
课的主题。
培养学生的分析
能力归纳能力和语
言的表达能力。
新课引入[引言]如果我们今天
我们复习金属活动性
顺序,利用它来解决生
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练习]请写出初中化
学常见金属的活动性
顺序表
(用化学式表示)
[学生聆听]
[练习]学生回忆并书写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思考回答]金属活动性
顺序表是我们判断金属
活动性强弱,判断金属
跟酸、盐溶液能否发生
置换反应的重要依据
让学生了解学习
内容为进一步学习
金属活动性相关知
识做准备。
巩固学生对金属
活动性顺序的记
忆。
培养学生正确
规范书写化学用语
的能力。
例题解析
知识归纳
由金属活动顺序表中
的氢引入应用一:
[例题讲解]请仔细分
析练习,说出你们的解
题思路。
[引导]通过这道习题
的练习,你一定归纳出
了金属与酸反应与否
的一些规律,请你用简
明扼要的语句概括出
来
[学生分析习题] 分析
[练习1、2]
[小组讨论,总结规律]
㈡金属跟酸反应放出氢
气的反应规律:
①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
能置换酸中的氢,金属
越活泼反应越剧烈
②酸一般指盐酸和稀硫
酸。
③Fe跟酸反应生成的是
亚铁盐
培养学生判断金
属与酸能否发生反
应,归纳出金属与
酸反应的规律,强
化学生理解并学会
应用。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
学习的意识以及学
生的分析能力、归
纳能力和语言的表
达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
习方式,使学生会
学,做到耳到、手
到、心到。
例题解析
知识归纳[课件展示,出示练习]
[练习3、4]请仔细分析
练习,说出你们的解题
思路。
[引导]通过这道习题
的练习,你一定归纳出
了金属能否与盐反应
的一些规律,请你用简
明扼要的语句概括出
来。
[课件展示]金属活动
性顺序的应用二:
判断金属能否跟盐反
应
[点拨规律]金属与盐
反应的一般规律
[学生分析习题3、4]题
意,并运用所学知识进
行解析。
[小组讨论,总结规律]
㈢金属与盐反应的规律
①反应物中金属单质要
排在盐溶液中金属离子
的前面。
②Fe跟盐溶液
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
使学生能够判断
金属与盐溶液能否
发生反应,从而归
纳出该类型所需的
条件,强化学生对
这一知识点的掌
握。
培养学生小组合
作学习的意识,学
生的分析能力、归
纳能力和语言的表
达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
习方式,使学生会
学做到耳到、手到、
心到。
能力提升提问:四种质量相同的
金属和足量的酸反应
时的速率和质量的特
点引出应用三:
出示练习5、6、7
[学生分析习题5、6、7]
题意,并运用所学知识
进行解析。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
学习的意识,学生
的分析能力、归纳
能力和语言的表达
能力。
知识运用
点击中考[课件展示习题,点击
中考热点]
[学生分析习题]
小组合作学习,判断可
行性,简述理由。
给考生一个亲身体
验的情境通过类
比、联想,考查考
生运用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进
一步加强学生对金
属活动性顺序表相
关应用的理解,以
巩固本节重点、突
破难点。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