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谷胱甘肽
- 格式:ppt
- 大小:171.00 KB
- 文档页数:13
《谷胱甘肽的合成及其活性的初步评价》篇一一、引言谷胱甘肽(Glutathione)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在人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包括抗氧化、解毒、抗炎等作用。
随着生物医药的不断发展,谷胱甘肽的合成及其活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初步评价谷胱甘肽的合成方法及其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医学应用提供基础。
二、谷胱甘肽的合成2.1 合成路径谷胱甘肽的合成主要通过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两种方法。
化学合成法主要是通过氨基酸之间的缩合反应得到谷胱甘肽,而生物合成法则利用细胞内的酶促反应进行合成。
本文将主要介绍化学合成法。
2.2 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主要包括L-谷氨酸和L-半胱氨酸之间的缩合反应。
首先,将L-谷氨酸和L-半胱氨酸在适宜的pH值下进行混合,加入缩合剂进行缩合反应,然后进行脱水和脱氨处理,得到谷胱甘肽。
该方法操作简便,适合规模化生产。
三、谷胱甘肽的活性评价3.1 抗氧化活性评价谷胱甘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通过体外实验,我们可以评价谷胱甘肽的抗氧化活性。
具体方法为:将不同浓度的谷胱甘肽与自由基反应体系进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体系中剩余自由基的含量来评价谷胱甘肽的抗氧化活性。
3.2 解毒活性评价谷胱甘肽还具有解毒作用,可以与有毒物质结合形成无毒或低毒的化合物,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毒性损伤。
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我们可以评价谷胱甘肽的解毒活性。
具体方法为:将谷胱甘肽与有毒物质进行共孵育,然后测定有毒物质在体内的代谢情况和细胞毒性变化,从而评价谷胱甘肽的解毒活性。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4.1 化学合成法实验结果通过化学合成法合成的谷胱甘肽纯度较高,产率稳定,适合规模化生产。
同时,该方法的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4.2 活性评价结果与讨论通过抗氧化活性和解毒活性的评价,我们发现谷胱甘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解毒能力。
在抗氧化方面,谷胱甘肽可以有效地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一、实验背景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一种非蛋白巯基化合物,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
近年来,研究表明谷胱甘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抗氧化、解毒、免疫调节等。
本实验旨在探究谷胱甘肽的抗氧化活性,为其在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谷胱甘肽标准品(纯度≥98%)(2)维生素E标准品(纯度≥98%)(3)FeSO4·7H2O(4)EDTA-Na2(5)无水乙醇(6)蒸馏水(7)721分光光度计(8)电子天平2. 实验方法(1)标准曲线绘制①准确称取维生素E标准品10m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无水乙醇溶解,定容至刻度,配制成100μg/mL维生素E标准溶液。
②分别取1.0mL、2.0mL、3.0mL、4.0mL、5.0mL维生素E标准溶液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0.1mol/L FeSO4·7H2O溶液1.0mL,EDTA-Na2溶液1.0mL,混匀。
室温下放置10min。
③以蒸馏水为空白,于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④以维生素E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谷胱甘肽抗氧化活性测定①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谷胱甘肽标准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谷胱甘肽溶液。
②取1.0mL谷胱甘肽溶液于10mL容量瓶中,按照维生素E标准曲线绘制方法进行实验。
③以蒸馏水为空白,于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④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谷胱甘肽的抗氧化活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以维生素E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y=0.066x+0.0015,R²=0.998。
2. 谷胱甘肽抗氧化活性测定取1.0mL谷胱甘肽溶液进行实验,测定吸光度为0.068。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谷胱甘肽的抗氧化活性为80μg/mL。
四、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谷胱甘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为80μg/mL。
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还原型谷胱甘肽占绝大多数。
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 是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植物、鸟类、昆虫、寄生虫及微生物体内的一组多功能同工酶。
GST是由23-29KDa的不同亚基构成的同源二聚体,每一类GST同工酶中组成的亚基种类有多种,因此编码GST同工酶的基因是一个巨大的超基因家族。
GST主要功能是催化某些内源性或外来有害物质(过氧化物、α, β2不饱和醛酮、烷基或芳香基化合物)的亲电子基团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巯基偶联,增加其疏水性使其易于穿越细胞膜,分解后排出体外,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有抑制细胞癌变的功能。
通常认为,谷胱甘肽转移酶的作用是催化谷胱甘肽与外来的或内在的有害物质亲电结合排出体外而起到解毒的作用,但是对于治疗癌症药物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能够抑制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的酶抑制剂,而不是GST催化解毒作用。
研究表明,GST的酶活性水平与肿瘤的耐药性密切相关心。
因此,GST可能是治疗耐药肿瘤的潜在药物作用靶点。
与GSTs相关疾病有:人类癌症包括胃癌,结肠癌,胰腺癌和肺癌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近年来对GST抑制剂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报道的GST抑制剂主要有:依他尼酸(EA)及其类似物、TLK199及其类似物、黄酮类化合物、双功能基化合物,还有其他一些抗虐药物如乙嘧啶和奎尼丁等等。
抗肿瘤药物与GSH作用模式图:图中GST-∏是人体内一种Ⅱ相代谢酶,其对肿瘤的耐药作用主要由其解毒功能引起,其作用机制:①催化谷胱苷肽(GSH)与亲电子药物如各种烷化剂结合,增加其水溶性,加速其排泄而使药效减低;②清除葸环类药物等产生的自由基,减轻药物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③通过直接与药物结合的形式降低药物活性等。
机理解释:图中是一个肿瘤细胞,当治疗肿瘤的药物顺铂进入细胞时,GST就会催化谷胱甘肽GSH与顺铂结合而将其排出体外,所以为了加强药效,就需要使GST的功能受到抑制,GST 抑制剂占据GST酶活性位点,使GST无法催化GSH与顺铂结合,这样就会降低抗肿瘤药物的耐药性。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谷胱甘肽(GSH)的还原特性。
2. 掌握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制备方法。
3. 探讨GSH在生物体内的抗氧化作用。
二、实验原理谷胱甘肽(GSH)是一种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三肽,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
GSH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本实验通过化学还原法,将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还原为GSH,并观察其抗氧化活性。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试剂: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NADPH、FAD、Tris-HCl缓冲液、pH 7.4、pH 8.0、pH 9.0的磷酸盐缓冲液、pH 10.0的氢氧化钠溶液、0.1 mol/L的EDTA-Na2溶液、0.1 mol/L的FeCl3溶液、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钠盐)(ABTS)溶液。
2. 实验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高速离心机、电子天平、移液器、比色皿等。
四、实验方法1. GSH的制备将一定量的GSSG溶解于pH 7.4的Tris-HCl缓冲液中,加入适量的NADPH和FAD,在37℃水浴锅中反应30分钟。
反应结束后,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去除沉淀,收集上清液即为GSH。
2. GSH的鉴定取一定量的GSH溶液,加入适量的FeCl3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若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棕色,则说明GSH已成功制备。
3. GSH的抗氧化活性检测将一定量的GSH溶液加入ABTS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以相同浓度的ABTS溶液作为对照,在532 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通过计算GSH的还原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
五、实验结果1. GSH的制备将GSSG溶解于pH 7.4的Tris-HCl缓冲液中,加入NADPH和FAD,反应30分钟后,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棕色,说明GSH已成功制备。
2. GSH的鉴定将制备的GSH溶液加入FeCl3溶液中,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棕色,证明GSH已成功制备。
谷胱甘肽(GSH)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组中中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代谢过程;2.学习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谷胱甘肽是有谷氨酸(Glu)、半胱氨酸(Cys)、甘氨酸(Gly)组成的天然三肽,是一种含巯基(—SH)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植物组织、微生物和酵母中。
它作为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如与自由基、重金属等结合,从而把机体内有害的毒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排泄出体外。
谷胱甘肽能和2-硝基苯甲酸(DTNB)反应产生2-硝基-5-巯基苯甲酸和谷胱甘肽二硫化物(GSSG),2-硝基-5-巯基苯甲酸为一黄色产物,在波长412nm 处具有最大光吸收。
因此,利用分光光度计法可测定样品中谷胱甘肽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小麦幼嫩叶片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制作标准曲线取7只干净的试管编号,按如下表格加入各试剂,反应20分钟后在412nm 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度,制作标准曲线;2.样品测定a、称取小麦叶片0.2g,加入少量5%偏磷酸缓冲液研磨提取,并用5%偏磷酸缓冲液定容至6ml,8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b、取上述上清液2ml显色,操作同标准曲线。
3.结果计算:GSH含量(ug/Gfw)= (Cx*Vt)/(Fw*Vs)注:Cx---2ml样品中GSH含量(ug),即每管中GSH的含量Vt---样品提取液总体积(ml);Vs----显色时所取样的体积(ml);FW---样品鲜重(g)。
五、实验结果1.标准曲线1.样品测定结果六、注意事项1.使用移液管吸取试剂时,视线要垂直于移液管且与液面凹面水平,不能斜视,以免量取试剂不准确。
2.在提取样品时,最好沉淀出去蛋白质,以防止蛋白质中所含巯基及相关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在研磨叶片时,为方便研磨,刚开始时加入少量的提取液。
谷胱甘肽的提取流程1.首先,取动物组织,如鸡蛋、鱼或禽类的皮肤、鱼鳃等,将其清洗干净。
First, take animal tissues such as egg, fish or poultry skin, fish gills, etc., and wash them clean.2.然后,用生理盐水或其他缓冲液将组织切成小块,使其保持新鲜。
Then, cut the tissues into small pieces with physiological saline or other buffers to keep them fresh.3.接着,加入酶溶液,如胰酶,将组织悬浮液在37°C下摇床振荡4-12小时。
Next, add enzyme solution, such as trypsin, and suspend the tissue in a shaker at 37°C for 4-12 hours.4.经过酶解后,离心沉淀。
取上清液,进行多次洗涤和离心,以除去杂质和残余酶。
After enzymatic hydrolysis, centrifuge and collect the supernatant, then wash and centrifuge multiple times to remove impurities and residual enzymes.5.将上清液经过滤纸过滤,得到粗提物,再用硫酸沉淀分离杂蛋白。
Filter the supernatant through filter paper to obtain crude extract, and then use sulfuric acid precipitation to separate impurities.6.过滤后,将上清液中的谷胱甘肽在冰醋酸中沉淀,再用乙醇洗涤并干燥。
谷胱甘肽(GSH)含量测定谷胱甘肽(GSH)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组中中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代谢过程;2.学习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谷胱甘肽是有谷氨酸(Glu)、半胱氨酸(Cys)、甘氨酸(Gly)组成的天然三肽,是一种含巯基(—SH)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植物组织、微生物和酵母中。
它作为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如与自由基、重金属等结合,从而把机体内有害的毒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排泄出体外。
谷胱甘肽能和2-硝基苯甲酸(DTNB)反应产生2-硝基-5-巯基苯甲酸和谷胱甘肽二硫化物(GSSG),2-硝基-5-巯基苯甲酸为一黄色产物,在波长412nm 处具有最大光吸收。
因此,利用分光光度计法可测定样品中谷胱甘肽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小麦幼嫩叶片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制作标准曲线取7只干净的试管编号,按如下表格加入各试剂,反应20分钟后在412nm 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度,制作标准曲线;试管号 1 2 3 4 5 6 70 0.1 0.2 0.4 0.6 0.8 1GSH标准液(10ug/ml)补水到2ml 2 1.9 1.8 1.6 1.4 1.2 1磷酸缓冲液(PH=7)4 4 4 4 4 4 4 DTNB试剂0.4 0.4 0.4 0.4 0.4 0.4 0.4 GSH浓度(ug/2ml)0 1 2 4 6 8 102.样品测定a、称取小麦叶片0.2g,加入少量5%偏磷酸缓冲液研磨提取,并用5%偏磷酸缓冲液定容至6ml,8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b 、取上述上清液2ml 显色,操作同标准曲线。
3.结果计算:GSH 含量(ug/Gfw )= (Cx*Vt)/(Fw*Vs)注:Cx---2ml 样品中GSH 含量(ug ),即每管中GSH 的含量Vt---样品提取液总体积(ml);Vs----显色时所取样的体积(ml);FW---样品鲜重(g )。
一、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组织中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代谢过程,学习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谷胱甘肽(GSH)是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天然三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
在生物体内,谷胱甘肽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参与药物和毒素的解毒过程等。
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的测定对于研究生物体内氧化还原平衡、疾病诊断和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植物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
该方法的原理是:在一定的pH条件下,还原型谷胱甘肽与5,5'-二硫双硝基苯甲酸(DTNB)反应,生成黄色的5-硫代2-硝基苯甲酸阴离子,于423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
通过测定该波长处的吸光度值,可以计算出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小麦幼嫩叶片、5,5'-二硫双硝基苯甲酸(DTNB)、磷酸盐缓冲液(pH 7.0)、乙二胺四乙酸(EDTA)、无水乙醇等。
2. 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离心机、匀浆器、恒温水浴锅、微量加样器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样品制备:取小麦幼嫩叶片,用无水乙醇研磨成匀浆,离心取上清液。
2. 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取6支干净的试管,按表1加入试剂,反应20分钟后,于423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以DTNB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测定:取6支干净的试管,按表2加入试剂,反应20分钟后,于423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48x-0.0031,相关系数R²=0.9967。
2. 样品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小麦幼嫩叶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为(X±SD)mg/g。
六、讨论1. 实验结果表明,小麦幼嫩叶片中含有一定量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其含量与样品制备方法和实验条件有关。
谷胱甘肽标准测定方法
谷胱甘肽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埃尔曼(Ellman)法:这是最常用的谷胱甘肽测定方法,其原理是谷胱甘肽在DTNB(二硝基苯磺酸)的作用下,生成具有黄色的DTNB-SH,通过测定其吸光度来定量谷胱甘肽的含量。
2. 弗斯特(Foster)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测定谷胱甘肽在酸性环境下的还原能力,即测定其对2-硝基-5-苯甲酸的还原能力,通过测定其产物2-氨基-5-苯甲酸的吸光度来定量谷胱甘肽的含量。
3. 比色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测定谷胱甘肽在酸性环境下的还原能力,即测定其对2,4-二硝基苯酚的还原能力,通过测定其产物2,4-二氨基苯酚的吸光度来定量谷胱甘肽的含量。
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这种方法是通过分离、定量样品中的谷胱甘肽,通过比较其峰面积与已知浓度的谷胱甘肽峰面积来定量谷胱甘肽的含量。
5. 荧光光谱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测量谷胱甘肽的荧光光谱,通过比较其荧光强度与已知浓度的谷胱甘肽荧光强度来定量谷胱甘肽的含量。
以上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选择哪种方法主要取决
于实验的目的和条件。
谷胱甘肽含量实验报告结果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测定不同样本中谷胱甘肽的含量,探究谷胱甘肽在不同条件下的生成和消耗情况。
2. 实验方法2.1 实验材料- 谷胱甘肽标准品- 待测样本- 0.1mol/L磷酸缓冲液(pH=6.8)- 10%三氯乙酸- 1%二硫苏糖- 75mmol/L硝酸钠- 50mmol/L亚硫酸钠2.2 实验步骤1. 取不同浓度的谷胱甘肽标准品,分别加入磷酸缓冲液。
2. 将标准品和待测样本加入10%三氯乙酸中,振荡离心。
3. 取上清液稀释一半,加入1%二硫苏糖,室温放置15分钟。
4. 加入75mmol/L硝酸钠,室温放置5分钟。
5. 加入1ml 50mmol/L亚硫酸钠。
6.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读取吸光度,得到吸光度与浓度的标准曲线。
7. 测定待测样本的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谷胱甘肽的含量。
3. 实验结果3.1 谷胱甘肽标准曲线谷胱甘肽浓度(µmol/L)吸光度:: ::0 0.00010 0.25020 0.48030 0.72040 0.9603.2 待测样本的吸光度和含量计算结果样本编号吸光度谷胱甘肽浓度(µmol/L):: :: ::1 0.380 15.22 0.630 25.23 0.285 11.44 0.520 20.85 0.740 29.64. 结果分析根据谷胱甘肽标准曲线,可以计算出待测样本中谷胱甘肽的含量。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样本1中谷胱甘肽的含量为15.2µmol/L,样本2为25.2µmol/L,样本3为11.4µmol/L,样本4为20.8µmol/L,样本5为29.6µmol/L。
从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样本中谷胱甘肽含量有所差异。
这可能是因为样本来源的不同,谷胱甘肽生成和消耗速率的差异等原因导致的。
5.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样本中谷胱甘肽的含量,初步了解了谷胱甘肽的生成和消耗情况。
实训谷胱甘肽的提取分离[任务描述]谷胱甘肽(GSH)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三肽,以还原型(GSH)和氧化型(GSSG)两种形态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其中以酵母、谷物种子、胚芽、人体和动物的心脏、肝脏、肾脏、红细胞和眼睛晶状体中含量较高。
在生物体内起作用的主要是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还原型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三肽,它的重要功能之一是通过巯基与体内的自由基结合,从而加速自由基的排泄,具有保护肝细胞膜、促进肝脏酶活性、抗氧化、解毒等作用,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代谢调节物质。
GSH的提取方法包括热水抽提、甲酸抽提、乙醇抽提、三氯乙酸抽提、有机酸混合抽提和低温抽提等。
其中,用热水抽提法从酵母中提取GSH的效率最高,耗时较少,经济环保,因此本次实训任务采用热水抽提进行GSH的提取。
[任务实施]一、准备工作1.建立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具体任务,任务分工到个人,并记录到工作表。
2.收集谷胱甘肽的提取分离工作中必须信息,掌握相关知识及操作要点,与指导教师共同确定出一种最佳的工作方案。
3.完成任务单中实际操作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材料准备安琪活性酵母(2)试剂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2mol/L、0.2mol/LNaOH、2mol/L、1mol/L、0.2mol/LHCl、1%亚硝基铁氰化钠、蒸馏水(3)器具φ2.6cm × 20cm层析柱、恒流泵、pH计、吸管、试管、量筒、烧杯、恒温水浴锅二、操作过程(一)操作流程见图1。
(二)操作步骤1.树脂的预处理取一定量的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用自来水反复清洗,除去机械杂质(约3-5次),用2mol/LNaOH洗出杂质(约浸泡2小时),用去离子水将树脂洗至中性,再用2mol/LHCl溶液转型(约浸泡2小时),再用去离子水将树脂洗至中性,抽滤,待用。
图1 谷胱甘肽提取操作流程2.热水抽提GSH取100克干酵母,与300ml蒸馏水充分混合后倒入500mL沸腾的水中,再用100mL水洗涤烧杯后一并倒入。
谷胱甘肽的制备及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谷胱甘肽的理化性质,作用,制备工艺2.掌握谷胱甘肽的含量检测的方法二、实验原理谷胱甘肽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在生物体内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面包酵母、小麦胚芽和动物肝脏中的含量很高,达100~1000mg/100g,在人体血液中含26~34mg/100g,鸡血中含58~73mg/100g,猪血中含10~15mg/100g,在西红柿、菠萝、黄瓜中含量也较高(12~33mg/100g),而在甘薯、绿豆芽、洋葱、香菇中含量较低(0.06~0.7mg/100g)。
谷胱甘肽的含量测定本实验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其原理是:谷胱甘肽在氨水存在下,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发生巯基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
测定中加入硫酸铵可以增加颜色反应的强度。
三实验器材1 .器材:50ml量筒一个100ml烧杯一个1ml,5ml移液管各一支50ml容量瓶一个,100ml容量瓶一个732阳离子交换吸附柱紫外分光度计比色皿3个试管若干收集器,蠕动泵电磁炉冰块若干离心机离心管PH试纸2.试剂:干酵母5g 0.25mol/LNaOH(1g NaOH 配置成100ml) 亚硝基氰化钠50%H2SO4(25ml,) 硫酸铵粉末1g 亚硝基铁氰化钠,氨水(班上一起配,)四、实验步骤提取工艺1、取5g干酵母,与15ml蒸馏水充分混合后倒入25ml沸腾的水中。
2、用5ml水洗涤烧杯一并倒入,使混合液保持在95-100℃,沸腾5min。
放置冰水中速冷。
3、在2000rpm速度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即谷胱甘肽抽提液。
4、谷胱甘肽抽提液,调pH至3.0。
5、上处理好的732阳离子交换吸附柱吸附。
6、用0.25mol/L的NaOH溶液洗脱,洗脱流速10ml/min。
收集洗脱液,洗脱终点用亚硝基氰化钠检测。
7、中和洗脱液至pH6.5。
8、真空浓缩,干燥,得还原性谷胱甘肽粗品谷胱甘肽的含量测定1、在试管中加入1.0g硫酸铵粉末,以使体系中硫酸铵达到过饱和;1ml待测的谷胱甘肽溶液,3ml硫酸铵饱和溶液,摇匀。
一、实训目的1. 了解谷胱甘肽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功能。
2. 掌握谷胱甘肽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选择、发酵工艺、提取纯化等。
3. 熟悉实验室基本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二、实训时间2023年11月X日至2023年11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大学XX学院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原料选择与预处理- 选择富含谷胱甘肽的原料,如小麦胚芽、酵母等。
- 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如清洗、粉碎、浸泡等。
2. 发酵工艺- 选择合适的发酵菌株,如高含量谷胱甘肽酵母菌株。
- 配制发酵培养基,控制pH、温度、通气量等发酵条件。
- 进行发酵实验,观察菌体生长情况,记录发酵过程。
3. 提取与纯化- 采用溶剂萃取法、酶法或发酵法提取谷胱甘肽。
- 对提取液进行离心、分离、精制等操作,得到谷胱甘肽粗品。
-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凝胶过滤等方法对谷胱甘肽进行纯化。
4. 含量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测定谷胱甘肽含量。
- 计算谷胱甘肽的纯度和收率。
五、实训过程1. 原料选择与预处理- 选择新鲜的小麦胚芽作为原料,将其清洗、浸泡、粉碎,备用。
2. 发酵工艺- 将小麦胚芽与酵母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控制pH 6.0、温度30℃、通气量1 L/min。
- 发酵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谷胱甘肽含量,观察菌体生长情况。
3. 提取与纯化- 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谷胱甘肽,将提取液离心、分离、精制,得到谷胱甘肽粗品。
-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谷胱甘肽进行纯化,得到高纯度谷胱甘肽。
4. 含量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谷胱甘肽含量,计算纯度和收率。
六、实训结果1. 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良好,谷胱甘肽含量逐渐升高,发酵后期达到最高值。
2. 通过溶剂萃取法提取谷胱甘肽,提取率约为80%。
3. 通过离子交换树脂纯化谷胱甘肽,纯度达到95%。
4. 谷胱甘肽含量测定结果为:0.2 mg/mL。
七、实训体会1. 谷胱甘肽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解毒、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谷胱甘肽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掌握谷胱甘肽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提高实验室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谷胱甘肽(GSH)是一种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天然三肽,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
在生物体内,谷胱甘肽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包括抗氧化、解毒、细胞信号传导等。
本实验采用比色法测定植物组织中谷胱甘肽的含量。
比色法测定谷胱甘肽含量的原理如下:1. 在一定条件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DTNB)反应,生成黄色的2-硝基5-巯基苯甲酸(TNB)。
2. 通过测定TNB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谷胱甘肽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植物组织(如芦笋、花椰菜等)、DTNB溶液、EDTA-Na2溶液、Na2HPO4溶液、NaH2PO4溶液、蒸馏水等。
2. 仪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低温高速离心机、匀浆器、恒温水浴锅、微量加样器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取一定量的植物组织,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匀浆器充分匀浆,制成匀浆液。
在低温高速离心机中以3000 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作为待测样品。
2. 标准曲线绘制: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GSH标准溶液,按照实验方法测定其吸光度。
以GSH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测定:取一定量的待测样品,按照实验方法测定其吸光度。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谷胱甘肽的含量。
4.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线性方程:y = 0.046x + 0.0058,相关系数R2 = 0.9986。
2. 样品测定:取一定量的芦笋匀浆液,按照实验方法测定其吸光度,计算得到谷胱甘肽含量为0.023 mg/g。
3. 数据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植物组织中谷胱甘肽含量较高,说明植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